00000製作說明【阿彌陀佛】 《天台教學辭典》【阿彌陀佛】2020.3.6總目錄
  天台教典,可以説上數百卷之多,且義理深奧誠使初學者難以入門,因為研究佛法,絕不單是一知半解,更不是盲目的修持,就能達成安身立命的境界。然至今尚未見能輔助初學者研究天台學的『中文辭典』出現為憾。
  一九六一年筆者留學日本時,見日人編成多種『佛學辭典』為研究工具書,就想編一部有關天台學的『中文辭典』,但回國來已過三十多寒暑,還未成願為愧。最近在半年前,接到天台山國清寺及湖北省玉泉山寺之邀請,皆為紀念智者大師,舉行成道1400年大法會,是以憶起數十年前之願未償,故擬在台灣刊行『天台學辭典』為報祖恩之萬一。遂請佳里善行寺會旻法師當主編,而于兩年前託永本法師和佛光山同學所集聚部份稿整理,請王淑芬小姐,負責更廣集詞句並修訂之職,有關校對即煩天台學研究所同學效勞。特于 大師圓寂紀念日刊行。
  本辭典的問世,也許只是為初學研究者方便之用而已。還祈今后更有人編出整然的『天台學大辭典』則功德無量。
  今冬恭逢
  智者大師圓寂一千四百年紀念,由王淑芬小姐籌資刊行,在欣喜之餘特誌數語以資留念。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四日慧岳恭寫于天台學研究所
【阿彌陀佛】佛學系列詞典請到掌上百科論壇,或https://freemdict.com/,查看下載。
【阿彌陀佛】佛學系列詞典主要作品:
《佛光大辭典增訂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佛教大辞典(任继愈)》【图片版】
《佛教小辞典(杜继文)》【图片版】
《新编佛教辞典(陈兵)》【图片版】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佛教小百科(中國佛教協會編)》
《中國百科全書佛教篇》
《釋氏要覽》
《三藏法數》
《佛學次第統編》
《禪林象器箋》
《一行佛學辭典(14本合輯)》
《一行佛學辭典簡編(9本合輯)》
《佛经解说辞典(刘保金)》【图片版】
《南山律學辭典》
《实用净土宗辞典(林克智)》【图片版】
《禪宗典籍550種提要》
《天台教學辭典》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
《因明辞典》【图片版】
《阿毗達磨辭典》
《佛教人物傳總集》
《佛教難字字典》【图片版】
《俗語佛源》等等。

《一行佛學辭典簡編(9本合輯)》所收辭典:
台大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續一切經音義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翻梵語
佛光阿含藏
阿含辭典(莊春江)
法相辭典(朱芾煌)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說明:以上除了【图片版】外,其他均为文字版。 00 總目錄 00 總目錄
01 天台教學辭典 刊行序 
02 天台教學辭典 編者序 
一大車  一大事因緣  一中  一中一切中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切門禪  一切禪  一化  一化五味教  一心三惑  一心三智  一心三觀  一心五行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一行一切行  一行三昧  一念  一念三千  一空  一空一切空  一門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界  一相一味  一食頃  一乘  一乘三乘  一乘三寶  一音教説  一乘真實·三乘方便  一乘經  一城  一時  一假一切假  一旋陀羅尼  一理  一理隨緣  一期縱横  一圓實  一道無為心  一實無相  一實圓宗  一實相印  一實圓乘  一縷一觸  一體三寶  一境三諦  一境四心  了然  了因佛性  人中尊  人記品  人華  二十八天  二十五三昧  二十五方便  二十智  二十種惡觸  二土弘經  二方便  二世尊  二因  二戒  二足尊  二宗釋題  二河  二法  二空  二食  二乘成佛  二現  二處三會  二善  二惑  二智  二圓  二福  二種三觀  二種舍利  二種信心  二種甚深  二種懺悔  二種觀法  二領  二德  二斷  二諦  二應身  二十二心數  二十七觸  七方便  七依定  七多羅樹  七益  七番共解  七難  七寶塔  七寶樹林  七賢  七種二諦  七種生死  八人地  八大龍王  八王子  八圓  八種授記  八觸  九旬談妙  九師相承  九祖相承  九部經  九種大禪  九述權乘下種  十二因緣  十六王子  十八生處  十八變  十八種禪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指要鈔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  十不二門示珠指  十不二門註  十不二門文心解  十不二門顯妙解  十不二門樞要  十五智斷  十心  十如是  十如權實  十住小白華位  十劫  十妙  十妙生起次第  十信相似道  十界  十界一念  十界互具  十界皆成  十界真實  十相  十乘觀法  十神力  十善菩薩  十惱亂  十普門  十境  十種境界  十種惡觸  十羅刹女  三一二乘  三力  三十二應  三十三身  三十六句  三十六禽  三十四心斷結成道  三三昧  三千  三千塵點劫  三千諸法  三大五小部  三大部  三子  三不退  三止  三止三請  三光天子  三因佛性  三妙  三身華梵  三身壽量  三車四車  三法印  三周授記  三周説法  三界虫  三是偈  三科揀境  三軌  三乘觀門  三根  三益  三草二木  三術  三部經  三善知識  三善道  三惑  三智  三照  三道  三疑  三種止觀  三種世間  三種法身  三種法華  三種思惑  三種病相  三種鬼神魔  三種教相  三種禪  三種證相  三障  三箇告勅  三德  三請  三輪教  三諦  三諦相即  三藏教  三關  三轉法輪  三轉讀文  三獸渡河  三識  三懺  三權一實  三變土田  三觀  久遠實成  凡夫  凡聖一如  千如是  口安樂行  大收教  大白牛車  大乘  大乘止觀法門  大般涅槃經玄義  大涅槃經疏  大通智勝佛  大通結緣  大智度論  大經  女人往生  尸棄大梵  山家  山家山外  山家義苑  山家緒餘集  山家學生式  山家觀心異論決  己證  已辨地  不二不異  不生不生不可説  不共教  不老不死  不但中  不定止觀  不定教  不染世間法  不輕之行  中道  中道王三昧  中道應本  中道觀  中諦  丹田  五十展轉隨喜  五千上慢  五小部  五支戒  五方便  五方便念佛門  五日八講  五日十座  五比丘  五百仙人  五百由旬  五百塵點劫  五行  五位  五住地惑  五序  五宗教  五味  五品弟子位  五重玄義  五重念佛  五重相對  五悔  五時八教  五時教  五停心觀  五停四念  五略十廣  五眼  五種三諦  五種法師  五種眷屬  五種通經  五種善根發相  五障  五德  五濁  今家  介然  介爾  元品能治  元琇  元照  内凡  内外不二門  六行觀  六妙門  六宗  六卽佛  六卽  六重本跡  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位  六根懺悔  六瑞  分身  分證  分證卽  化法  化法四教  化城喩  化復作化  化儀  化儀四教  天台九祖  天台九祖傳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三生  天台三教  天台大師  天台小止觀  天台山  天台五悔  天台五時  天台四教儀  天台四教儀集註  天台四教儀集解  天台四釋  天台宗  天台學  天台宗全書  天台傳佛心印記  天學初徵  心具三千色具三千  心性三千  心觀  文義四用  方便  方便品  方便隨緣止  方等三昧  方等三昧行法    止門  止觀  止觀大意  止觀不二  止觀義例  止觀輔行傳弘決  付財  付囑  仙人  令法久住  出入息  半滿二教  右膝着地  台宗二百題  台密  四一  四十二品無明  四句分别  四本止觀  四安樂行  四佛  四佛知見  四車  四車家  四事供養  四味  四明  四明十義書  四明仁岳異説叢書  四明家  四明尊者  四明尊者教行錄  四門  四信  四信五品  四乘觀智  四家大乘  四神足  四唱  四悉檀  四教  四教四門  四教義  四教證據  四種三昧  四種四諦  四種佛  四種華嚴  四種聲聞  四種釋義  四導師  四機  四謗  四難  外凡  外用  外貪欲  平等大慧  弘決外典抄  弘贊法華傳  未顯真實  末代贖命涅槃  末法思想  本化  本化四菩薩  本地垂跡  本佛  本利益妙  本果妙  本門本尊  本門開顯  本門題目  本神通妙  本跡二門  本跡十妙  本跡相攝  本跡釋  本高跡下  本國土妙  本眷屬妙  本感應妙  本壽命妙  本説法妙  本覺法門·始覺法門  正法華經  正直捨方便  玄朗  玄疏  玄義  玄題寶塔  玉泉寺  瓦官寺  甘露法  甘露門  生佛一如  生酥殺人  生滅二觀  生滅四諦  任運  光宅  光宅四乘  光宅寺  共教  劣應身  同聽異聞  同體大悲  同體之惑  名字即  名别義通  各留半座  合身  合掌  因果為宗  因緣説周  因緣釋  多寶佛  多寶塔  妄心觀  如是  如夢勤加  安樂行  托事觀  有門  有相安樂行  有相無相  有教無人  有無二見  有結  次第三觀  百法界  行者  衣座室三軌  衣珠喩  佛土  佛子  佛典釋例  佛性  佛性與般若  佛法死人  佛知見  佛乘  佛祖統紀  佛教史書  佛教醫術  作法懺悔  判釋  别五時  别付屬  别相三觀  别教  别教無量四諦  别理隨緣  别解四類十如是    即中  即身成佛  即離  含中教  坐禪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妙音菩薩  妙莊嚴王  妙觀  希有  延促劫智  延壽  延慶寺  忍辱地  忍辱衣  求車  見思惑  言教  乳藥  事教  事理  事理三千  事理雙修  事造  事觀理觀  依怙  具足  取相惑  受持  垂跡  性具  性善性惡  性横修縱  東土九祖  果頭無人  河淮  法界  法座  法智  法華一乘  法華七喩  法華二妙  法華三大部補注  法華三昧  法華三昧堂  法華三昧經  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三部經  法華五百問論  法華五重玄義  法華文句  法華文句記  法華玄義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論  法華玄贊  法華宗  法華前方便旋陀羅尼  法華涅槃時  法華曼荼羅  法華尊者  法華傳記  法華經十七名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疏  法華經義記  法華義疏  法華論疏  法華懺法  法華靈驗傳  治世産業皆順正法  直入  知禮  長者窮子喩  陀羅尼  阿修羅王  非行非坐三昧  始覺·本覺法門  析玄記  信念唱題  信解品  俗諦常住  南方無垢世界  南無妙法蓮華經題  咸潤  後番醍醐味  思假  按位接  施開廢  界内事教  界内教  界内理教  界内惑  界外事教  界外教  界外理教  界外惑  相似即  相待妙  苦際  重山  是法住法位  毒發  俱遊行藏  修惡  修懺要旨  兼行六度品  兼但對帶  兼利  冥一  娑婆  恥小慕大  悟入  捃拾教  旃檀薪盡  校量歎  涌出  海潮音  烏龍  病起六緣  病患  病導師  真心觀  真因  真妄觀境  真如  真俗中三諦  真淨大法  真善妙有  真實  破法遍  破魔  素法身  純圓獨妙  被接  高六  高山頓説  泰國濃巴蓬寺禪堂作息表  章安  偏教  偏圓  唯心由心  唯佛與佛知見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唯獨自明了  國清寺  國清百錄  密行  密成通益  寂滅相  常在靈鷲山  常行三昧  常坐三昧  接入圓  授記  授記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  推撿  捨父逃逝  捨身    教主  教相  教相三意  教相判釋  教乘法數  教義  教證二道  教觀二門  教觀綱宗  清竦  淨土境觀要門  淨心  淨名寺  淨覺  添品妙法蓮華經  理具事造  理毒性毒  理即佛  理教  理善  理懺事懺  現世利益  眷屬妙  第一寂滅  第一義悉檀  第十六王子  貪欲  貪欲即是道  通别  通明禪  通教  通教四門  通惑  通解十如是  陰妄一念  頂珠  頂墮  頂禪  鹿車  勝應身  善人禪  善巧安心  善知識  善惡  善惡四位  單三複三具足一  尊特報身  惑染  悲觀  普門  普門示現  普賢三昧  智旭  智者  智者大師别傳  智者大師塔院  智圓  智璪  智鍇  智顗  最澄  湛然  渴愛  無上兩足尊  無央數劫  無生四諦  無生門  無安  無作三身  無作四諦  無明  無明惑  無相心地戒  無相安樂行  無相教  無量四諦  無量義處三昧  無量義經  無量壽經義疏  為實施權  異方便  登地  登住  童女  結要付屬  結緣  絕待妙  菩提心  菩薩比丘  菩薩階位  華開蓮現  華落蓮成  華嚴時  訶五欲  開三顯一  開示悟入  開近顯遠  開跡顯本  開會  開廢俱時  開廢會  開遮  開權顯實  開顯  傳燈  傳燈大師  圓位  圓具  圓接别  圓教  圓教四門  圓詮  圓頓  圓頓一乘  圓頓止觀  圓頓教  圓頓章  圓頓無作大戒  圓頓菩薩大戒  圓實  圓斷  圓融  圓融三諦  圓融三觀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新學四書  會一立五  會三歸一  極位  源信  源清  瑞相  當分跨節  當位即妙  經變  經讚  義寂  義通  聖行  解釋  隔歷  隔歷三諦  隔歷長遠教  頓漸二教  跡化  跡本  跡佛  跡門法華宗  跡門開顯  補處智力  滅盡定  境本定身  境觀不二  境觀相資  實相印  實教  實諦  對治助開  慈忍  慳貪  歌頌  漸次止觀  漸教  爾前  甄迦羅  疑網  盡是女身  盡淨虚融  福聚海無量  種智還年  種熟脱  端嚴  算題  綱格  維摩經疏  蒙潤  誦文法師  誘引  説法  説法妙  説法品  説法瑞  領解  頗羅墮  誓扶習生  誓願  誓願安樂行  踊念佛  銀地道場    增道損生  墜芥  寫經  廢三顯一  廢立  廢跡顯本  廢權立實  廣修  廣智  彈偏析小  慶昭  慧文  慧日  慧明  慧威  慧思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義例纂要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  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  數息觀  樓閣  熟酥味  窮子  緣起  緣修  緣修·真修  緣理斷九  蓮華  蓮華十喩  蓮華三喩  蓮經  請觀音經  調五事  誹謗正法  諂曲  閲藏知津  歷緣對境修  濁劫  獨菩薩教  積聚精要心  蕅益  融通  諦閑  諦觀  諸見境  諸家教相同異集  諸嗣宗派記  諷誦  辨體  醍醐殺人  醍醐喩  醍醐經  錢弘俶  隨自意三昧  隨自意隨他意  隨門  隨喜  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品  隨喜品  隨喜廻向  隨順  頭破七分  髻珠喩  龍女成佛  應化佛菩提  擬宜教  禪人  禪波羅密  糞除  聲教  聲聞乘教  薪盡火滅  還門  臨終時之狀態  韓國禪堂略規  擧手低頭  斷圓  斷疑生信  藏教  藏教七階  藉通開導  轉女成男  轉教融通  壞驢車  繫珠喩  藥王菩薩  藥草喩  鏡像圓融  離垢世界  勸持品  勸發品  嚴王品  嚴淨  寶所  懺法  覺意三昧  譬喩  釋門正統  魑魅魍魎  魔佛  魔戒  魔事  魔事境  權大乘  權化  權化實化  權乘實果  權跡  權假  權實  權實二教  權實二智  權實不二門  權實止觀  權實四句  權實同體異體  讀經  變成男子  顯戒論  顯益  體空觀  體智  囑累  囑累品  靈山會上  觀不思議境  觀心二百問  觀心食法  觀心誦經法記  觀心論疏  觀心釋  觀世音信仰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行  觀行五品位  觀法  觀音玄義  觀音玄義記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記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觀練薰修  讚佛乘  讚歎  01 天台教學辭典 刊行序 天台教學辭典 刊行序總目錄
  《天台教学辞典》
  监修:释慧岳主编:释会旻
  
    【刊行序】
  
  佛陀遺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欲得到真實受用,必須先了解佛典的含義而配合于實踐,始能得智慧融攝而獲得淨化身心。換言之:學佛過程,定慧相依是缺一不可的重要。如果有慧缺定,則墮于空虚,如無慧之定,則落盲目無功,是以研究佛學必依理論和實踐相資,始能轉迷啟悟,而趨入成佛之道的真實受用。
  再説:要得到佛法之真實受用,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樹立語言、動作、思想之正軌,即強調以心之正思惟為根本旨趣。因心如猿猴般盡被妄心攀緣,致使六根對六塵,産生貪瞋痴而墮于生死不休的苦果。
  所謂妄心之作弄,遂演千變萬化的狀態而造諸惡業,故唯識學家強調:不可被六識七識所牽而妄造諸惡業,致使本來清淨的真如心被汚染。故禪家在實修禪七當中,其主旨還是針對要打死第七識之妄心捨取的觀念,才能尋到真如心的主人翁。
  又淨土家之念佛,主張必念至一心不亂,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妄心所染,且在念佛聲中,必須念佛、觀佛、想佛而統一心志,以棄除妄想為念佛旨趣。
  而律宗大德,更主張依戒而嚴肅身心,以不被妄心作弄,必時時刻刻守持如法,以非禮勿視、非禮勿作、非禮勿言、非禮勿聽等的修持為寶訓。
  華嚴家,更以一真法界之無盡緣起為修行方向,且以理智無二而得交徹鎔融,彼此俱亡,即能、所皆絕,一行純修一切行,以斷妄盡還源的清淨,成就華嚴學的極致。
  又密宗亦以受持真言而總持如來之真語、如語、不妄等,以三密加持,則凡一字一文,皆能任持無量教法為原則,至於天台宗,智者大師妙契佛陀本懷,針對心之演變而宣説:一心具十法界、一念三千等,強調在修行實踐道上,絕無便宜可佔,亦無方便可取,必須步步踏實地的一份耕耘,才能得一份的收穫。故天台教學,最重視以研究理論而趨入實踐的斷妄心為旨趣。如是之教學得唐代湛然大師的忠實繼承。降至宋代,更得知禮大師加之發揚光大。
  但中國佛教,自西元七七九年至九五七年之兩百年間,因戰禍不休而各宗派衰微不振。天台宗也免不了遭受破壞,如經典被焚,或流散于國外,教徒也隱散于各地,致使教典缺乏而研究無門。當知天台學是最重視理論和實踐的宗派,而欲研究理論門,最需要的全靠大藏經,但教典散失,對天台宗而言是極致的重傷之損失。
  現代雖具有『大藏經』,然在短暫人生,豈能整然研究盡三藏龐大的大藏經。唯對研究自宗之根本教典就需數十年的時間和精神,是以為研究方便,必須有『佛學辭典』為輔助是刻不容緩的事實。
  近世紀來,學佛者愈多而愈需要『佛學辭典』為研究工具,國人有鑒及此,故于一九一九年在大陸,有丁福保(一八七四~一九五二)老居士發心,首先編『佛學小辭典』,更于一九二一年編『佛學大辭典』,誠是裨益研究者方便不少。
  在台灣,于一九八八年,由佛光山刊行『佛光大辭典』(三巨册),一九九四年由台南妙心寺出版『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册)。至于單行本,有香港吳汝鈞博士,在一九九二年編『佛教思想大辭典』(一巨册)由商務印書館發行。又以專門性的有一九三七年,由朱芾煌居士編出『法相大辭典』(二巨册)一九六二年由台灣瑠璃經房影印流通。
  所謂天台教典,可以説上數百卷之多,且義理深奧誠使初學者難以入門,因為研究佛法,絕不單是一知半解,更不是盲目的修持,就能達成安身立命的境界。然至今尚未見能輔助初學者研究天台學的『中文辭典』出現為憾。
  一九六一年筆者留學日本時,見日人編成多種『佛學辭典』為研究工具書,就想編一部有關天台學的『中文辭典』,但回國來已過三十多寒暑,還未成願為愧。最近在半年前,接到天台山國清寺及湖北省玉泉山寺之邀請,皆為紀念智者大師,舉行成道1400年大法會,是以憶起數十年前之願未償,故擬在台灣刊行『天台學辭典』為報祖恩之萬一。遂請佳里善行寺會旻法師當主編,而于兩年前託永本法師和佛光山同學所集聚部份稿整理,請王淑芬小姐,負責更廣集詞句並修訂之職,有關校對即煩天台學研究所同學效勞。特于 大師圓寂紀念日刊行。
  本辭典的問世,也許只是為初學研究者方便之用而已。還祈今后更有人編出整然的『天台學大辭典』則功德無量。
  今冬恭逢
  智者大師圓寂一千四百年紀念,由王淑芬小姐籌資刊行,在欣喜之餘特誌數語以資留念。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四日慧岳恭寫于天台學研究所 02 天台教學辭典 編者序 天台教學辭典 編者序總目錄
   【編者序】
  近世紀來,中國人之生活水準提高,而學佛的風氣亦隨之提高。但佛學之哲理深奧,實有不知從何着手之惑?因佛經浩瀚如海,要深入確是不易的事實。故在短暫人生的歲月裡,以畢生去鑽研,恐怕還未能如願達成。因三藏十二部之文献,欲為盡知解其義理命脈,必須要分門别類而有系統性的研究,始可知其旨趣而不誤入偏見邪途。故在治學研究的坦途上,親近善知識及工具書是非常的重要。
  但自古來,雖有不少人闡釋經論,但因自由的詮釋,致使初學者無法樹立正念,並加以明察而導致思想上的偏差,成為偏解而墮入邪見。故學佛者本身之義理了悟,需于精神上契合于宗教之實踐,始能獲得安身立命。
  「天台教學」是理論門與觀行門並重,即教觀双美的宗派。而理論門是針對法界實相,衆生本質,攝入于整個圓融體系,而顯現圓融三諦為旨趣。觀行門是實踐止觀的實修體系,即止是停止一切妄想而安住于無念;觀是由妄想散亂之停止而顯觀真智,得以觀察諸法實相為本旨。
  智者大師四十八歲(五八六),由天台山再至金陵光宅寺時,即以内證之釋經方法,將『法華經』二十八品,分為本跡兩門,而顯現行者自心之相互觀照成為妙談。因古來對『法華經』的讀誦,都見以心外之客觀性,或文藝傳奇,或因功德理念之象徵性而理解。但智者大師却是以觀心釋而將之融會于自内證之心理解脱,配合實踐重修,誠是超越古來的解釋法殊勝良多。如對「見寶塔品」之多寶塔的湧出大地,自古來,都認為唯是奇跡現象而已。但大師發現多寶塔的出現,是象徵自心之脱離無明煩惱的境界,與實相真理相互觀照為旨趣。又對「三變土田」的第一變視為斷除枝末煩惱的見思惑;第二變解斷微細的塵沙煩惱;第三變為斷根本煩惱的無明惑等,皆盡會歸而納于自心的修持法;至于全經文的解釋,都不離「人生」與『法華經』之密切關係為焦點。
  智者大師五十六歲(五九三),在玉泉山宣講『法華玄義』,強調「心、佛、衆生」三法無差别,即十界互具、百界千如、圓融三諦、一實相即諸法之權實不思議法。更顯揚本跡兩門而對「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無不是實相妙理,以顯『法華經』超越諸經為圓融妙旨。
  另一『摩訶止觀』是大師五十七歲(五九四),同是在玉泉山宣講:將禪學語體化而組織,成為實踐門之極致——止觀學。大師年輕時代(三十歲),曾在南京宣述禪學書——『釋禪波羅密』,係是以印度傳來之禪學詮釋,但在玉泉寺時代,却專以「觀心」為主體,且超然顯揚「止觀」之含義殊勝于「禪」的至理,故以「止觀」攝盡一切禪修實踐法,作為樹立天台實踐門的特色。
  再説;佛教絕不是單以知解為滿足,更不是盲目的修持,就能到達究竟寶所。因此智者大師才強調:知解必須配合實踐,始能將智慧融于生活中,得以淨化身心。且定慧必須相依,如單有慧缺定,則墮于空虚;如無慧之定,則落盲目無功,是以理論和觀心,如鳥之兩翼、單車之双輪,需在相依相扶,始能轉迷啟悟,斷惑證真而獲得真實受用。
  然欲深入佛法的真實受用,必須要有良好的研究工具書輔助,暫不論談整然的三藏聖典,唯天台學的叢書就有數百卷之多,其術語所含之難解,使人需費不少的時間,方能查出解答,故為初學者入門之方便,而編出『天台學辭典』是現時代極盡需要的,但編者所編的内容錯誤難免,還祈十方大德指正是禱。
  今冬恭逢
  智者大師圓寂一千四百週年之慶,謹以本書恭献于
  智祖大師之前,為微報深恩之萬一。並祈
  佛陀、智祖大師加庇,能使我更有研究機緣,不勝焚祝之至。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四日會旻敬寫于善行寺丈室 一大車 一大車總目錄
  『法華經』譬喩品説:有一長者,宅舍起火,長者為救諸子出火宅,告之門外具足珍玩等物,諸子遂爭競馳走,奔出火宅,長者各賜一大車,其車駕以一大白牛。所謂「一大車」,即比喩『法華經』大乘無上妙法,可救度眾生出三界火宅。〔法華經玄贊卷四〕
一大事因緣 一大事因緣總目錄
  依『法華經』方便品説:佛為使眾生開示悟入,而出現世間。世親大士在『法華經論』卷下,詳論「開示悟入」之要義,列舉佛出世之四種緣由:

1.如來具足一切智,能如實了知諸法深義;如來欲以其知見開啓眾生,令彼等悉皆了知諸法深意,故出現于世。

2.二乘與佛之法身平等,無有差别;如來為示現此義,故出現于世。

3.二乘等不能了悟究竟一佛乘之真實義;如來為使彼等悟知,遂出現于世間。

4.為使彼等更證入不退轉地,獲得無量智業,即是如來出現世間之一大事因緣。
〔法華文句卷四上、法華玄論卷五〕
一中 一中總目錄
  唯一中道之意。在『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5 B):「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不偏二邊為一中。
一中一切中 一中一切中總目錄
  修中觀時,舉一中觀,則空觀、假觀皆在其中,所謂空、假、中三觀之修持法;雖立三觀,然而隨舉一觀時,則賅攝其餘二觀;此即非一、非一切之中道觀。智者大師特稱為不可思議三觀之妙旨。
〔摩訶止觀卷五上〕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總目錄
  無上甚深微妙法,廣大而難以言説,故為一切世間眾生,難以信受奉行。在『法華經』序品(大正九·3 C):「欲令眾生咸得聞之,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切門禪 一切門禪總目錄
  九種大乘禪之一。所有禪定學皆由此門為旨歸,故稱一切門禪。即:有覺有觀俱禪、喜俱禪、樂俱禪、捨俱禪。此四種禪定,相當于色界之初、二、三、四禪,至第四禪定時,即無善、惡、憎、愛之觀念,能攝持一切禪法。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法華經玄義卷四〕
一切禪 一切禪總目錄
  九種大乘禪之一。能自行化他,具足一切功德禪定。分為世間、出世間二種。此二隨所應、各有三種,

即:1.現法樂住禪:即菩薩之禪定遠離一切妄想,身心安然,捨離味着及一切諸想。

2.出生三昧功德禪:乃菩薩之禪定,出生種種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十力種性所攝三昧,而入于一切無礙慧、無諍,是二乘尙不能知願智之勝妙功德。

3.利益眾生禪:即菩薩饒益有情所施,滅除眾苦,如法攝眾,為知恩報恩,歡喜讚歎,無怨憎念,或以神力令眾生歡喜等功德。
〔菩薩地持經卷六、法華經玄義四上、法界次第初門〕
一化 一化總目錄
  1.指佛陀一代教化,或一時之教化。『觀經妙宗鈔』有「一時一化」之語。

2.同一化益:在『法華文句記』卷七中(大正三四·285 B):「若會已后,同霑一化;民無二主,國無二王。」
一化五味教 一化五味教總目錄
  以五味配于佛陀一代時教之教法。五味指乳、酪、生穌、熟穌、醍醐等即台宗所立之五時判教。此教法依北本『涅槃經』卷八所説五味喩之思想而來。在先后順序上有五時之分。在『法華文句』卷六下(大正三四·86 C):「四大弟子,深得佛意。探領一化五味之教始終次第。」
一心三惑 一心三惑總目錄
  又稱同體三惑。三惑又云三障,台宗將煩惱分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三種,因一心中具有此三惑,故必須修三觀才能斷三惑。即:

1.見思惑:指迷于三世之道理(見惑),迷于現在事象(思惑),兩者並稱為見思惑。因能招感三界生死之果報力用,故屬界内惑;又其通于聲聞、緣覺、菩薩所斷,故又稱通惑。此惑專依修空觀得可以斷除。

2.塵沙惑:比喩人之惑障,如塵沙之多,故稱塵沙惑。菩薩應知,一切眾生具有無量惑障,及對治眾生惑障之無量教法,菩薩雖以空觀破除見思惑,但尙執于空理,致使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無邊之差别相,故塵沙惑又稱着空惑。此惑僅為救度眾生之菩薩所有,故若此惑不斷,則不得自在。此惑又稱别惑。共通于界内、界外,可用假觀來對治。

3.無明惑:乃昧于「萬有即法界」之理所引起之煩惱,與塵沙同有招感界外,變易生死果報之力用,故屬界外惑障。上述别惑可由假觀對治,此惑則依中觀而斷除。

以上三惑次第由三觀分别斷除,係别教之説法。若以圓教,三惑為一體,即以一心三觀對治,無須分别破除。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
一心三智 一心三智總目錄
  指一心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又稱三智一心,不思議三智。台宗以修空、假、中三觀,即可得三智。若依别教之次第三觀,則依序可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但圓教之不次第三觀,則可在一心中同時得三智,稱一心三智。在『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5 B):「若因緣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隨情道種權智。若一切法一法,我説即是空,即隨智一切智。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義者,即非權非實一切種智。例上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一切非權非實,遍歷一切,是不思義三智也。」在『大智論』卷二七(大正二五·260 B):「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依據北齊慧文大師讀此文,而豁然悟圓理之極致。以之授與慧思大師,思大師傳與智者大師,智大師依之證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圓理,遂成為台宗之核心教義。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二(大正三七·187 C、三八·154 B)、佛祖統紀六(大正五○·903 A)〕
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總目錄
  實踐門之觀法。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一心,即能觀之心;三觀,即空、假、中三觀。了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説,能于一心中圓修空、假、中三諦者,即稱一心三觀,為圓教觀法。『摩訶止觀』卷五上:「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若一切法即一法,此法即是空,是為空觀;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是為總空觀;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是為總假觀;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是為總中觀;此乃『中論』所説不可思議之一心三觀」。其中,所謂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隨緣之形成一切現象,皆不實在為假,故實踐修觀稱假觀。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現象皆真如顯現,無獨立實體為空,故修此則稱空觀;一切現象非一非一切,同時具有上述两種性質,此為中道觀。如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破執故。如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實踐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為絕對,故以此觀空、假、中三諦之任何一諦,而三諦無不圓具,稱一心三觀。然此不思議法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特為圓教利根菩薩所修之殊勝法門。

又一心三觀亦明示三意,即『維摩經玄疏』卷二(大正三八·528 C)所示:「一、明所觀不思議境,二、明能觀三觀,三、明證成。」即:

1.明不思議觀境:即是一念無明心,以因緣所生十法界為境也(中略)。

2.明能觀者:若觀一念無明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則一心三觀,圓照三諦理,不斷癡愛起諸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現。

3.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乃對任何對象境,皆為一境三諦,若依之修觀,即可證得圓融三觀。
〔大智度論卷二七、維摩經略疏卷七、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
一心五行 一心五行總目錄
  又云如來行、不次第行、圓五行。一心中具足五行功德,稱一心五行。即聖行、梵行、嬰兒行、病行、天行。若以五行配于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俗諦三昧;天行則中道王三昧。然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圓具此五行而不缺其一,此一心即具五行,稱一心五行。此係修性不二,因果融即,一即五、五即一,不即不離不思議行。
〔北本涅槃經卷十一、法華玄義四下〕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總目錄
  中道實相理,遍佈于一色一香等一切微細物中。即一色一香雖為微細物,但亦含盡中道實相之本體。即諸法中,隨舉一法,即具三千三諦妙法。當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别,即在法性中,現緣慮用謂之心,而顯示質礙用謂之色,若迷用法性昧于真理謂之生,能起慧悟作用,而證極致作用為佛,台宗以空、假、中等三觀,去觀照一切諸法,所顯現之悟境為至理中道。
〔摩訶止觀卷一上圓頓章、十不二門〕
一行一切行 一行一切行總目錄
  一行之中具足一切行,又稱圓行。華嚴、天台諸宗所立妙行皆屬之。在『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正三五·108 C):「一行即一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即菩薩行位中所謂「圓融相攝門」,謂一行中已含攝前后諸行,乃圓極法界,無礙自在。始終皆齊之行,是故一一位滿即至佛地。此即主伴具足圓融無礙行。
〔摩訶止觀卷一上〕
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總目錄
  實踐禪觀行者,將心住于一定境界中修持為一行三昧。依『文殊師利所説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卷下(大正八·731 A):「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密如説修學,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子,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别相。」在『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正四六·11A)以一行三昧為四種三昧之一,又名「常坐三昧」。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一〕
一念 一念總目錄
  1.時間單位。乃指極短時間,或作瞬間,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時。如『仁王般若經』卷上(大正八·826 A):「九十刹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在『往生論註』卷上(大正四○·834 C):「百一生滅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為一念。」或謂「二十念名為一瞬,二十瞬名為一彈指」。此皆泛指極短促時間。又一意念生起之間,稱為一念頃,或一發意頃。
〔摩訶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論卷三八、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

2.指一次之念。念為思念,一般有「心念」、「觀念」(觀想法性理、佛之相好、時節因緣,與眾生之素質能力)、「稱念」等名詞。凈土宗將「念」解為「稱念」。故以一念配合一聲佛號,稱名一句即謂一念。在『無量壽經』卷下(大正一二·二七九 A):「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無量壽經鈔卷六〕

3.三千性相圓具一念心。謂心具足一切,即稱一念。
〔摩訶止觀卷五上〕

4.一念相應。依據與刹那一念相應智慧,得頓時開悟,稱為一念相應。在『大乘起信論』等書,謂本覺與始覺相應,得理智冥合之無念之念,即是一念為焦點。
〔大般若經卷三九三〕

5.其他語句,與連用者有「一念信解」,指一次聽聞佛法即刻開悟,如念一聲阿彌陀佛,稱為「行之一念」,即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之刹那,稱為「信之一念」,對于決定往生淨土之因,稱「一念業成」,不拘一遍或十遍,稱念阿彌陀佛,以成往生淨土因,稱為「一念十念」。此外,有關一念稱名念佛之成語甚多,如超乎思想境界稱為「一念不生」,歸依佛法而生信服之心稱為「一念隨喜」。
〔法華經分别功德品〕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總目錄
  一念亦稱一念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差别之總現象。一念三千即凡夫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諸法性相。蓋台宗思想即針對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在『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4 A):「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由吾人于二六時中之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之某一法界,如與殺生等瞋恚相應,是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餓鬼界;若與人倫道德相應,是人間界;乃至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是故,一念互具互融,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時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百界復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陰、眾生、國土三世間,即三千世間具足于一念中。智者大師由自證妙悟顯明一念三千妙論。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法華玄義卷二上、法華文句卷二上、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天台教學史157頁〕
一空 一空總目錄
  萬法皆歸一空,雖為數字,却表示超越對立之數,為絕對唯一之狀態。空之意為本性空寂,亦即含具妙慧。在『三藏法數』卷四:「一空者,謂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聖凡因果之法,雖有種種不同,但求其體性,畢竟皆空。」
一空一切空 一空一切空總目錄
  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觀中,空並非只作空義解,同時亦兼含假中二義,以顯示空之真義,故稱一空一切空。在『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5 B):「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中略)若一切法一法,我説即是空,即隨智一切智。」
一門 一門總目錄
  一理即是所通:門謂正教,即是能通。譬佛所説一乘教,則能通于實相理,即由一門深入三摩地為實踐要旨。
〔妙華蓮華經卷二譬喩品〕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總目錄
  一即十、十即一、一即多多即一,乃一與一切,其體用相融而不二,以顯明法界緣起中之現象相即關係。此乃華嚴、天台等圓教所立圓融無礙之極致。『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中,謂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又『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中,由兩方面論證:

1.現象之異體關係,即一與十乃相對待,一為十之基數,十由十個一所構成,無一即無十,既得成十,故知「一即十」,同理可證成「十即一」。

2.現象之同體關係,十中各個一之自體,即是第一個一,换言之,十之自體性空(無獨立自性),故謂「十即是一」。同理,視十為自體,一為構成十之因素,故其自體亦是性空,稱為「一即是十」。由此證明整體與部分,一般與個别,皆不離相即關係。故一塵中,即與一切佛土相即;一念中,亦與無量之時間相即。華嚴宗運用于佛教理論與實踐,與全部義理與實踐,視為一整體而稱為「一」,其各分支和法門則稱為「多」,或對能生萬有之一心稱為「一」,而所生之萬有則稱之為「多」。在『摩訶止觀」卷第五(大正四六·55 B)説:「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陰一切陰,一切陰一陰,一切究竟一究竟。……一法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法華經玄義卷三下、摩訶止觀卷五上、天台四教儀集解卷下〕
一界 一界總目錄
  1.眾生之居住處。又云一世界,界為界限。『楞嚴經』卷一(大正一九·108 B)「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為一界。」
2.十法界中之任何一界。在『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二上(大正三三·696 A):「以無邊佛智,照廣大佛境(中略)。己身他身,微妙寂絕,皆非權非實,而能應于九界之權,一界之實,而于佛法無所損減。」
一相一味 一相一味總目錄
  指實相一味之法。佛之説法,雖隨眾生根機之差異,而有二乘、三乘與五乘之分,然其實質是同一相、同一味,稱一相一味。在『法華經』卷三(大正九·19 C):「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中略)。如其體相,性分大小,所潤是一,而各滋茂,佛亦如是。」所謂一相,指眾生之心體;一味,指如來之教法。若以一地喩眾生心體,以一雨喩如來教法,則一地合一雨,一相合一味,真如之體(眾生心體)乃與一實之理(如來教法),相契合而無間隔為旨趣。
一食頃 一食頃總目錄
  短促之時間。『無量壽經』卷下(大正一二·273 C):「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法華經』序品(大正九·4 A):「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説,猶如食頃。」皆為短暫時間之例。又『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三四七,初分囑累品,按時間之長短,依次分為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時、食頃、須臾、俄爾、瞬息頃,故知一食頃乃一時及須臾間之表示。
〔大寶積經卷三七、法華義疏卷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二末、慧琳音義卷三〕
一乘 一乘總目錄
  指佛乘,乘乃載運之義。佛説一乘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得至涅槃彼岸。喩以七寶大車而導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説法華,蓋因眾生根機不等,于是先説三乘之法而調熟之。

『法華經』説:「于一佛乘分别説三,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后至法華時,會三乘小行,歸廣大之一乘。因為声聞乘與緣覺乘之教法唯權巧方便法而已,而佛陀出世之一大事,乃為引導一切眾生,盡成佛道為旨趣。
〔詳見《中華百科全書》2~9頁。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二譬喩品〕
一乘三乘 一乘三乘總目錄
  乘為「交通運載」義,指成佛之教法,佛法乃唯一真理,能教化眾生悉皆成佛,故稱為一乘。三乘教法則針對眾生之性情與能力,分為声聞、緣覺、菩薩等,並各有三種不同果報。「一乘」之語出自『華嚴經』明難品、『法華經』方便品與『勝鬘經』一乘章。又稱佛乘、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喩如海水深廣,稱為一乘海。又一乘為大乘之最高教義,故佛典中有「一乘極唱」之語。又『法華經』為説明一乘理法之妙典,故有「一乘妙典」之稱;其經文稱為一乘妙文。據『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大乘莊嚴經論』卷四等,声聞乘屬小乘、下乘;緣覺乘、獨覺乘屬中乘;菩薩乘屬大乘、上乘,故三乘法稱為三乘教。因聲聞、緣覺等二乘,不信受大乘法,故稱愚法二乘;至如迴小向大之二乘菩薩,則稱不愚法二乘。
在大乘法中,法相宗區分眾生為五性,其中定性聲聞、定性緣覺與定性菩薩,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薩,才能信受一乘教,並得佛果,故採取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立場。天台宗、華嚴宗,視一乘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立場。三論宗以三乘中之菩薩乘為真實,二乘為方便;天台宗與華嚴宗,則于三乘之外另立佛乘。故法相宗與三論宗有「三車家」之稱,華嚴與天台以「四車家」之稱。所謂三車、四車之别,乃據『法華經』譬喩品中説明三乘、一乘之關係而來。此外,華嚴宗稱究極教理為「一乘圓教」,稱其他宗為「别教」。
〔法華經方便品、解深密經卷二、顯掦聖教論卷二十、攝大乘論釋卷十(玄奘譯)〕
一乘三寶 一乘三寶總目錄
  六種三寶之一。乃不定種性所修。依『勝鬘經』、『法華經』之説,謂一乘指根本一乘所有之三寶,佛、法、僧皆攝于此一乘三寶之體;即以究竟法身為佛寶,一乘法為法寶,一乘之菩薩眾為僧寶,故『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大正四五·343 C):「説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無説一乘法事。」又同卷(345 A):「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此六處為大乘故説。初四是法,后二是僧,故為一乘方便,二寶亦一乘攝。」  
〔三寶詳解,見《佛教百科全書》2~419頁。〕
一音教説 一音教説總目錄
  佛陀以一音説法,聞者各得其解。在『維摩經』卷上(大正一四·538 A):「佛以一音演説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然傳至部派佛教時代,「大眾部」繼承此説,但「説一切有部」,則以佛陀説法,對聞法者,各所聞為是各自地鄉語而得益。
一乘真實·三乘方便 一乘真實·三乘方便總目錄
  一乘教為真實教,三乘教為方便教。一乘教主張一切眾生悉能成佛果之法。然根性未熟眾生,則無法直承,故遂設三乘教法,誘導俾近之三乘,以立各别之因果,故謂一乘為真實,三乘為方便。依『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9 C):「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沉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于三惡道。我寧不説法,疾入于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説三乘。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喩我,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作是無上法,隨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别説三乘,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説諸果,雖復説三乘,但為教菩薩為焦點。」
一乘經 一乘經總目錄
  指『法華經』。此經以闡明一乘教法,故稱一乘經。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卷第六(大正三三·761 B):依『法華』方便品之「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而強調『法華』雖説種種道,其實為一乘,亦復皆令至寶所。即『法華經』被稱為經王,乃由「方便品」之長行,世尊之佛智稱歎,舍利弗之三請,增上慢人之五千人退席。因三乘方便,一乘真實之巧妙組織而成就「一乘法」,乃從信根具足者,始能趨入證道為旨趣。
一城 一城總目錄
  譬喩小乘之涅槃。佛為志樂小法之眾生,説小乘之涅槃。猶如為逢險道之眾生,化一城以供眾人止息。在『法華經』化城喩品(大正九·26 A):「以方便力,于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中略)可于中止,隨意所作。」
 一時 一時總目錄
  指佛陀某時説法之時期。諸經之首,皆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一語,乃經典序文六種成就之一。在『金剛仙論』卷一(大正二五·801 A):「既曰我聞,説必有時,故次云一時。然時有多種,或有一念時,有日夜時,有百年時,有一劫時,有春秋冬夏時。今言一時者,非此等時(中略)。雖言一時,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説,故不知何時也?」
又據天台『觀經疏』(大正三七·189 A)説:時有二種,即:1.迦羅:乃短時之意,又稱實時。2.三摩耶:長時之意,又稱假時。然不論時之長短、假實,在佛説法時,總稱為一時以契時宜為焦點。
〔大智度論卷一、法華經文句卷一〕
一假一切假 一假一切假總目錄
  台宗所説「空、假、中」三觀中,「假」並不僅作「假觀」一義解,亦表示即空觀,即中觀之假,故稱一假一切假。
一旋陀羅尼 一旋陀羅尼總目錄
  『法華經』勸發品説:三陀羅尼中之第一旋陀羅尼,即旋轉凡夫報諸法之有相心,俾達于空理之智力,相當「空、假、中」三觀中之空觀。
一理 一理總目錄
  諸法皆同一理。宇宙一切諸理,無始無終,不增不減,同一平等故稱一理。又理性融攝,其大無外;諸法雖殊,其理原是一。理雖是一,而能統貫諸法;諸法雖殊,莫不本乎一理。事理融通,法法無礙,是則世間、出世間法,皆不外此一理。在『法華文句記』卷六中(大正三四·263 A):「由一理故,遍通一切。」
一理隨緣 一理隨緣總目錄
  真如之本體,絕對平等精一之理,因無明而忽然起念,故生出種種諸法差别現象。在『止觀大意』(大正四六·460 B):「隨緣不變故性,不變隨緣為心。」在『金剛錍』(大正四六·782 C)中所説:「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
一期縱横 一期縱横總目錄
  佛陀一代説法,判為五時四教。一期,指佛説法度生之時期;縱横,指五時四教。即以其説法有次第,故謂縱;四教為化法之藏、通、别、圓四教義,在説法時,亦兼但對帶,針對眾生根性之契合,而非深淺次第故謂之横。一期縱横,即以縱横之名,顯示佛陀一代之妙説。
一圓實 一圓實總目錄
  四教之第四圓教,以分化法四教為權實,前三教屬權,第四圓教則為實,此為偏圓相對之權實。前三者尙未盡圓,以偏教故稱為權教,圓教則稱實教。
一道無為心 一道無為心總目錄
  一道清淨無為之心。又云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淨心。即遠離各種造作、有為無為等各種别执,而安住于一道理之清淨心。在台宗教義中,主張「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即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根境備于性中,泯境智于一如為旨趣。
〔摩訶止觀卷一、十住心論卷八〕
一實無相 一實無相總目錄
  指究竟、絕對不二而遠離一切虚妄相之真理妙體,即諸法之實相。在『無量義經』(大正九·385 C):「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 一實圓宗 一實圓宗總目錄
  台宗主張一乘實相圓頓教法,稱為一實圓宗。
一實相印 一實相印總目錄
  三法印之對稱。實相即諸法實相。大乘教以諸法實相為本,離此即屬魔説。在『法華玄義』卷八(大正三三·779 C):「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之印證,即佛説,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説。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説。」
一實圓乘 一實圓乘總目錄
  指『法華經』以闡明一實圓頓之教旨,故被稱為一實圓乘。
一縷一觸 一縷一觸總目錄
  獲得袈裟之一縷,或一度觸及袈裟者,皆可得無量之功德。如『往生要集指麾鈔』卷九,一牛嘗以其角觸及袈裟,來生受報為僧,由功德而能聽聞佛法。
〔法華文句卷三〕
一體三寶 一體三寶總目錄
  三種三寶之一。又稱同體三寶、同相三寶。三寶指佛、法、僧三者,名稱雖異而其本體實同。一體略分三義:

1.就事而論:佛體上有覺照義為佛寶;佛德有可軌義為法寶;離違諍之過已盡為僧寶,此三義雖有别,而其德體不異,故稱一體。通于成實、毘曇教義。

2.就破相之空體而論:事雖有别其體皆空故。此義唯限于大乘之教義。

3.就實而論:三寶雖有别,皆以實性為體故。此義亦唯限于大乘教義。在『華嚴經』孔目章卷二(大正四五·五五四 A):「同相三寶者,謂同一法性真如,有三義不同。謂覚義、軌法義、和合義。」
〔法華玄義卷五下〕
一境三諦 一境三諦總目錄
  天台實相論中之重要思想。謂任何現象,皆是空、假、中三諦相即。又稱圓融三諦或不思議三諦。為「隔歴三諦」之對稱。「隔歴三諦」是空、假、中不相即,其體各别;空是不與假相即之空,假是不與空相即之假,中是不與空、假相即之中。而「一境三諦」則相反,是三諦相即,謂法由因緣所生故無自性,所以稱空。一切由因緣所生而有法,所以稱假。即空即假,所以稱中。在『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5 B)云:「若法性無明合,有一切法,陰界入等,即俗諦。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即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如是遍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是故微妙莊嚴佛身,是天然三諦之妙相,雖狰獰可怖之獄卒,亦是法性三諦之妙相。至于風行雲走,山高水長,鳶飛魚躍,皆是三諦圓融微妙相,盡是法性常住相。隨便取一法為對境,其實相皆不可得,超絕凡慮是為空;但空非斷無,空之當相,即法性常住妙相是為假。
又空為遮情門,假為表德門,遮情、表德,原屬一體兩面觀,遮照不二,空即假,假即空,故不可偏空,亦不可偏假,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絕對不可思議,即名為中。是故説空、説假、説中,皆是法爾自然妙諦,天然性德,宇宙萬有實相。隨舉一物為對境,無非圓融三諦,故名為旨趣。
一境四心 一境四心總目錄
  眾生因業報不同,而對同一境界認識有所差異。又名一水四見,一處四見。在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四云(大正三一·402 C):「謂于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皆悉充滿膿血等處,若魚等傍生,即見舍宅遊道路,天人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處有清涼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無邊處定,即于是處唯見虚空。」
〔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

了然 了然總目錄
  宋代高僧(1077~1141)。臨海人,俗姓薛,號智湧,世稱虎溪尊者。七歲出家,師事祥符寺道中師。十六歲受具足戒,學台教于安國元慧師。乃知禮大師第五代孫,是南宋中期最傑出大德。『佛祖統紀』卷十五(大正四九·226 C)説:「十六具戒,從安國慧師學教觀,慧解驟發,頓發辯才,侍安國元慧,遷白蓮,未幾去謁明智,智問:華嚴十法界、大論三世間,法華十如是,三處文義共成三千,荆溪何云指的妙境,出自法華?師曰:華嚴大論是死法門,法華十如是,是活法門,智首肯之。」
據志磐大師讚述,了然大師不但慧解、辯才都甚出眾,且是台宗教學忠實之傳述者。
了然大師之新教學理論,屬不偏在來之具相、具性,為自立一幟且強調性具之新學説,這在『大乘止觀宗圓記』卷一(卍續·55):「然二家所見,莫不皆以性具之法為所顯故,故顯性家而不具相,故顯相家而曰:離情,如此談具,相出性外,情出性外,乃令一性具法不周,今所説者:而此一性,無所不具,若生若滅,若破若顯,若常若無常,悉皆頓足,故相與情不出性外,以皆具故,從相須破,則性亦泯寂;從性須顯,則情相宛然。此破此顯皆為性具,亦不分于能具所具,強而為言,名之曰具。」
了然大師主張;必須顯破兼具,才是性具説,也才是完整而穩健的論調。
又對于「一念三千」,古來就有種種不同的解釋,即:A 「理有事無」,三千屬畢竟三諦非相之理;B 「事有理無」認為三千唯俗諦,空中理體是無相;C 「理事具三千」理是體,事是相等解釋。但了然大師却主張:「一念卽三千」,卽不出介爾陰妄現前一念,换言之:亦卽是心性一念,卽異于過去山外派之見解,強調:淨法及煩惱染法,還具世界觀之最高原理而屬事與理融攝之一切現象全體,謂之三千。
〔參照:卍續五六·370 C〕
了然大師之新教學特徵,是理與事之相依相成,俱體俱用,這在『十不二門樞要』下卷(卍續五六·381 A)曾以波與水的妙喩而顯明詳盡。卽主張一念現前通于迷悟、因果、理事、破顯等之常住而十界應同,且為實踐化用上,如來不得不現惡而救度地獄眾生。在『止觀宗圓記』『十不二門樞要』,都處處言而顯明天台性惡特色。
宋昭興十一年(1141)圓寂,世壽六十五。著有:『止觀圓宗紀』『十不二門樞要』『虎溪前後集』等。
〔佛祖統紀卷十五、釋門正統卷七〕
了因佛性 了因佛性總目錄
  三因佛性(三佛性)之一。指顯發眾生本具正性之觀智。由此而成就般若果德。了是照明了徹,以智慧立名。因是依緣而能生一切為因。在談佛性時,正因用以指理性。了因是悟諸法實相,以表智慧,以智慧而了證成佛理體。緣因是表示萬行。在『金光明經玄義』卷上「覺智(佛)非常非無常(性),理智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稱了因佛性。」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八、法華文句卷九下、法華玄義卷五下〕
人中尊 人中尊總目錄
  佛陀之敬稱。佛陀乃人中為最尊貴、最殊勝者,故稱人中尊。法華經序品(大正九·4 B)謂:「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
人記品 人記品總目錄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第九品。「授學無學人記品」之略稱。本品記載佛授予阿難、羅睺羅等二千位,學與無學將來作佛之記别。又「學」,乃指未斷盡一切煩惱,尙須修學無漏之戒定慧;「無學」則指斷盡三界見思惑煩惱,得阿羅漢果之人。
人華 人華總目錄
  『法華經』卷三藥草喩品(大正九·20 B):「佛所説法,譬如大雲,以一味雨,潤于人華,各得成實。」以三草(小藥草、中藥草、上藥草);二木(小樹、大樹)喩佛以智方便演説一相一味法(如一味雨)滋潤一切眾生,眾生隨其根性(如草木所稟各異)所受不同,各得大小道果。
〔法華義記卷六、法華經玄義卷四下〕
二十八天 二十八天總目錄
  欲界六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其中色界之十八天據「上座部」而立。「薩婆多部」立十六天,「經部」立十七天。大乘亦據「上座部」而立十八天。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中〕
二十五三昧 二十五三昧總目錄
  眾生流轉輪廻之生死世界,分二十五種: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無色界四有。所謂「有」是現實生存执情。為破三界二十五有,以二十五種三昧正定,亦稱三昧王。卽:1.無垢三昧能壞地獄有,2.不退三昧能壞畜牲有,3. 心樂三昧能壞餓鬼有,4.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5.日光三昧能斷東弗婆提有,6 .月光三昧能斷西瞿耶尼有,7.熱燄三昧能斷北鬱單越有,8.如幻三昧能斷南閻浮提有,9.不動三昧能斷四天處有,10.難伏三昧能斷三十三天處有,11.悦意三昧能斷炎摩天有,12.青色三昧能斷兜率天有,13.黄色三昧能斷化樂天有,14.赤色三昧能斷他化自在天有,15.白色三昧能斷初禪有,16.種種三昧能斷大梵天有,17.雙三昧能斷二禪有,18.雷音三昧能斷三禪有,19.注雨三昧能斷四禪有,20.如虚空三昧能斷無想有,21.照鏡三昧能斷淨居阿那含有,22.無礙三昧能斷空處有,23 .常三昧能斷識處有,24.樂三昧能斷不用處有,25.我三昧能斷非想非非想處有。
〔南本涅槃經卷十三、法華玄義四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四上〕
二十五方便 二十五方便總目錄
  觀心修行之法,分方便與正修二種。方便二十五種,正修有十乘觀法。二十五方便行,分為五科1.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2.訶五欲:訶色、聲、香、味、觸五者。3.棄五蓋: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法。以五法蓋覆心神,致使不能發定慧故稱蓋。4.調五事:調心不沈不浮、身不緩不急、息不澀不滑、眠不節不恣、食不飢不飽。5.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等五法。『摩訶止觀』卷四(大正四六·48 C):「此二十五法,為通一切禪慧方便,與諸觀不同,故方便亦轉。」  
〔天台四教儀、摩訶止觀卷四上、天台小止觀〕
二十智 二十智總目錄
  天台四教以明之二十智,其中三藏教有七智:1.世智,2.外凡智,3 .内凡智,4 .四果智,5.辟支佛智,6.菩薩智,7.佛智。通教有五智:1.四果智,2.辟支佛智,3.入空菩薩智,4.出假菩薩智,5.佛智。别教有四智:1.十信智,2.住、行、向之三十心智(卽十住、十行、十迴向),3.十地等覺智,4.佛果智。圓教有四智:1.五品智,2.六根智,3.住、行、向、地之四十心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4.佛智。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三〕
二十種惡觸 二十種惡觸總目錄
  修諸禪定,在諸禪善根中,有真有偽,不可妄執取捨,因為發諸禪三昧時,自心不能辨别邪正,易認魔定為善根發遂而心執着,致使發狂患病,故必須驗别邪正為妥。所謂邪法多種,茲約一觸中略出十双邪法:1.觸體增減,2.定亂,3 .空有,4.明暗,5.憂喜,6.苦樂,7.善惡,8.愚智,9.縛脱,10.心強軟。
〔大正四六·496 C〕
二土弘經 二土弘經總目錄
  台宗論述以肉身得無生法忍之菩薩,能遍方便、實報二土,弘經利益與否之論。則生身得忍之菩薩,雖已斷部份無明惑證中道,但尙未成就法性身,因為猶存父母所生之果縛肉身,雖能遍方便、實報二土,仍無弘經利益;則雖自能增道損生,未能起應,但以此土及神通往他土而已,尙不能入方便有餘,故不能利益上土。
〔法華玄義卷七(大正三三·762 C)、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四(大正三三·916 C)〕
二方便 二方便總目錄
  方便含有二義:
1.世間善巧方便:即菩薩為自利、利他,或為二利而示現種種善巧作為,名世間善巧方便。2.出世間善巧方便:即菩薩唯利他不為己的精神,為出世方便。天台學以體外體内而分方便。所謂體外,指『法華』以前之所説,即針對望真實為體外方便。體内或云同體方便,即『法華經』所説之方便,在顯真實之法,開方便卽真實,是為體内方便。  
〔法華文句卷三、維摩略疏垂裕記卷二(大正三八)〕
二世尊 二世尊總目錄
  指多寶塔中之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二尊佛。又稱法華二聖。
〔法華經卷四寶塔品〕
二因 二因總目錄
  習因、報因。1.習因:習是依宿習相續之義,乃后受果,必習續前因而增長,如習于貪欲,則貪欲愈增。2.報因:報是果報義,報因乃由宿世以來所作所為因,如行善惡因,卽受苦樂之報。
〔四教儀集註卷中、法華文句卷十八〕
二戒 二戒總目錄
  一、世間戒與出世間戒。又稱在家戒與出家戒。1.在家五戒、八戒等。2.出家者應受持之十戒、六法、具足戒等。
〔正法念經卷五九、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四教儀集註卷下末〕
二、權戒與實戒。又稱粗戒與妙戒。1.權戒乃權教所説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諸小乘戒。『瑜伽』等諸大乘戒,皆是三乘共門所持。藏通二教,乃界内較淺之粗戒。2.實戒乃實教所説之戒律,如『梵網經』中十重、四十八戒,獨為别、圓二教與界外菩薩受持之妙戒。
〔法華玄義卷四下〕
三、事戒與理戒。又云隨相戒與離相戒。1.事戒係受持三業、四威儀等事相戒法,如『四分』『瑜伽』『梵網』等大、小乘戒是。2.理戒乃不执戒相,以安住空、假、中三觀為戒律,如圓頓大戒。〔摩訶止觀卷四之一〕又事戒、理戒有三品之别。事戒上品得天報。中品得人報。下品得修羅報。若在理戒空觀之三品中,下品配聲聞。中品配緣覺,上品配通教菩薩。假觀之三品中,下品配三藏菩薩,中品配通教出假菩薩,上品配别教菩薩。中觀三品中,下品配别教之菩薩,中品配圓教菩薩,上品配佛。
二足尊 二足尊總目錄
  佛陀之尊號,是最尊最貴者。又二足譬福、智,以佛圓滿福、智之二足,故稱二足尊。『禪苑清規』卷九沙彌受戒文(卍續六三):「歸依佛,两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
〔法華經授記品〕
二宗釋題 二宗釋題總目錄
  天台、賢首二宗之釋經題,有通别、能所之異。1.台宗以通别二義而釋經題,如『妙法蓮華經』,上四字是别,為經之專名,故别。經之一字則為通,一切諸經皆云經。2.賢首宗:則必以能詮之文與所詮之義判别。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上六字為所詮,經一字為能詮,餘經亦然。
〔華嚴經疏卷三〕
二河 二河總目錄
  以水火二河比喩眾生之貪瞋,以中間之中流喩清淨心。
〔大智度論卷三七〕
二法 二法總目錄
  以十双二法,攝盡一切諸法。真俗、教行、信法、乘戒、福慧、權實、智斷、定慧、悲智、正助。〔止觀傳弘決六之二〕
二空 二空總目錄
  人空、法空。人空又稱我空、生空,即人我空無之理,謂凡夫妄計五蘊是我,因固執而造諸煩惱,生種種業。佛以破此妄執,總説五蘊無我,唯假和合而已。
法空:即諸法空無之真理,二乘人未達法空時,猶計五蘊為實有,佛為破此妄計,宣説般若妙慧,令其了悟皆空之真理稱為法空。
〔大智度論卷九三〕
又台宗立但空,不但空,于藏、通、别、圓四教中,藏、通二教不明空、假、中三諦,觀一切法皆悉虚幻,認為至極理,以見空,不見不空,稱為但空。别、圓二教,認為三諦相即空,非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稱不但空。又藏、通二教所詮析空觀為但空,通教所詮體空為不但空,乃指體空之内含中道理。
〔摩訶止觀三上〕
二食 二食總目錄
  一、法喜食與禪悦食。聞法與禪定皆為精神食糧,能資益身心。1.聞法歡喜,能增長善根,資益慧命,如世間之食,能養諸根,能持其命稱為法喜食。2.入于禪定,得靜悦樂,能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稱為禪悦食。
〔法華五百弟子〕
二、正命食與邪命食。1.比丘以乞食資養色身,清淨延命為正命食。2.必以乞食如法自活,若依四邪、五邪之法而生存,稱邪命食。
〔大智論卷三〕
二乘成佛 二乘成佛總目錄
  指聲聞、緣覺二乘得以成佛,為『法華經』前十四品(跡門)之中心思想。法華以前,佛為方便説故,僅對菩薩得以成佛;至法華涅槃時,會三顯一,即經過四十餘年之調教,根機已成熟,始説依一乘妙法,二乘均得以成佛之妙論。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
有關二乘成佛,唯識宗主張「二乘不能成佛」,而台宗則主張一切眾生,皆有成佛之可能,在『摩訶止觀』卷六(大正四六·79 B)説:「華嚴、大品不能治之,唯有法華能令無學還生善根,得成佛道」。
二現 二現總目錄
  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須現、不須現二種。
1.須現:為中道智眼未開者,示現丈六應身,廣大無邊之身相。在天台判教中,須現為别教之機,故華嚴以兼别教,稱為須現之尊特。
2.不須現:為中道智眼已開,觀丈六佛身為周遍法界之妙身,故不必更現廣大尊特相。如『法華經』卷四中,龍女見佛三十二相,讚歎為「微妙淨法身」。天台判教中,不須現為圓教機,以法華純圓稱為不須現之尊特。〔觀經妙宗鈔卷下〕
二處三會 二處三會總目錄
  指『法華經』二處之會,卽靈山、虚空。三會,卽:1.自初至寶塔品之半,在靈山説,故稱靈山會。2.自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至神力品終,坐于虚空之多寶塔中,佛又以神力使大眾亦在虚空稱虚空會。3.囑累品以下,由塔出還本座説,稱為復靈山會。
二善 二善總目錄
  事善與理善。滅事惡為淺近善,稱事善(有漏善),滅理惑為深妙善,稱理善(無漏善)。又有漏善為未斷煩惱之世間善(包括五戒、十善),依此能招未來樂之果報。無漏善則為斷除煩惱之出世間善,亦為得涅槃菩提之善,依之能至寶所得安身立命。如藏教為界内之事善,通教為界内之理善。别教為界外之事善,圓教為界外之理善,皆以深淺相對而分事理之説法。
〔法華玄義卷五上〕
二惑 二惑總目錄
  惑是指内心之迷亂,能妨碍開悟,且惑能使人沉于生死苦海。在『俱舍論』卷九(大正二九·48 A):惑業為因故生,生復為因起于惑業,從此惑業,更復有生」。在『成唯識論』卷八(大正三一·43 B)「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惑有見惑與修惑。1.見惑是推度義。以邪思推度而起迷情為見惑,如我見、邊見等,為見道位所斷之惑。2.修惑,又云思惑,乃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惑,如貪、瞋、癡等,為修道位所斷之惑。〔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又有理惑與事惑。藏、通二教,以見惑故迷于無常、無我等四諦之理為理惑。修惑乃迷于色聲等,世法事相為事惑。别、圓二教,總攝一切妄惑為三:1.根本無明能覆中道理為理惑。2.塵沙能障菩提,覆俗諦法。3.見思能障涅槃,覆真諦法,二者皆為事惑。
又見思為界内惑,塵沙、無明為界外惑。三惑中,見思是三乘通斷故稱通惑,塵沙、無明為菩薩所斷故稱别惑。
又:法相宗所立之煩惱、所知二障,前者迷于涅槃之理,故為理惑;后者迷于俗諦之事相是為事惑。
〔法華玄義釋籤卷六〕
二智 二智總目錄
  出世聖者之智慧。一.盡智與無生智。1.盡智:斷盡一切煩惱,得入無學位之無漏智慧為一切阿羅漢所有。2.無生智,為知其自然智不退智慧。為利根羅漢所得。即退法乃至不動法六種羅漢中,前五種只有盡智,唯第六種兼具二智。
〔俱舍論卷二六、大毘婆沙論卷一○二〕
二.根本智與后得智。唯識家之名相。1.根本智,又云根本無分别智、無分别智、正體無分别智、正體智,乃直證二空所顯真如理,斷惑障之智。亦卽無差别之智。2 .后得智,又稱后得差别智,乃轉有為之事境,了知依他起性之如幻,而不生我法迷惑,亦卽差别之智。
〔攝大乘論卷下、成唯識論卷九〕
三.權智與實智。1.權智,又稱方便智。通達權巧方便之智慧。2.實智,乃契合實理之智慧。若判其事理深淺,則權智照事淺,實智照理深。如來實智、權智皆能圓滿,稱為二智圓滿。古來諸家學者亦以此二智,各宣揚其教説。 
〔大乘義章卷十九、法華玄義卷三之下〕
四.如理智與如量智。1.如理智,以照了第一義諦真理智。2. 如量智,以照了俗諦森羅差别智。
〔十八空論、佛性論卷三〕
五.一切智與一切種智。若依『大乘玄論』卷四,有各種異稱,前者為空智總相智,如量智,后者為有智,别相智,如理智。若以權實判别,則一切智為權智,一切種智為實智。
六.觀察智與取相智。出自『大明三藏法數』卷五。1.觀察智,乃照了二空所顯真如理,不分别能證、所證之平等智。2.取相智,乃照事、理之圓融無礙,善取法界差别相智。
二圓 二圓總目錄
  指法華以前,華嚴、方等、般若三時所説圓教教理,以及講『法華經』(開三顯一)時所説之圓教教理為旨趣。
二福 二福總目錄
  梵福與聖福。前者乃大梵天王之福德,后者為三乘聖果之福德。
〔法華文句卷十〕
二種三觀 二種三觀總目錄
  次第三觀與一心三觀。前者亦稱别相三觀,乃别教之觀法;后者亦稱不次第三觀,為圓教之觀法。 
〔摩訶止觀卷三、卷五、維摩經略疏卷七〕
二種舍利 二種舍利總目錄
  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如多寶佛之舍利屬前者,釋迦佛之舍利屬后者。
〔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菩薩處胎經卷三常無常品〕
又身骨舍利與法頌舍利。前者為佛之遺骨,后者係對肉身之遺形,稱不滅法身,卽指佛之遺法,轉而敬稱一切大小乘之經典為舍利。
〔浴佛功德經〕
二種信心 二種信心總目錄
  對『法華經』生起信之二種信心。1.就佛立信,以『法華經』為久遠實成之圓佛所説,故可尊信。2.就經立信,皆依『法華經』為真實,故得信受奉行。
二種甚深 二種甚深總目錄
  證甚深與阿含甚深。1.證甚深:指諸佛之智慧甚深無量。2.阿含甚深:指其智慧門甚深無量。前者為所詮之理甚深,后者為能詮教甚深。又證甚深可分:義甚深、實體甚深、内證甚深、依止甚深、無上甚深等五種。阿含甚深,分為受持讀誦甚深、修行甚深、果行甚深、增長功德心甚深、快妙事心甚深、無上甚深、入甚深、不共聲聞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等八種。
〔法華經論卷上、法華玄贊卷三〕
二種懺悔 二種懺悔總目錄
  理懺與事懺。1.理懺:觀諸法實相萬法皆空理,以罪惡乃妄心所造,而妄心無體,罪惡是空,得以滅除眾罪。2.事懺:以禮佛誦經等事相上,作法發露懺悔罪過。又理懺乃自懺煩惱道,事懺即懺苦道、業道。
〔心地觀經卷三、摩訶止觀卷二〕
二種觀法 二種觀法總目錄
  唯心識觀與真如實觀。1.觀身、口、意三業之所作,及一切善、惡等之外境,悉是唯心所作,為唯心識觀。2.思惟無生無滅之心性,離分别想念,入諸三昧,觀如實理,稱為真如實觀。又行人之根機分利、鈍二根,利根人修真如實觀,鈍根則修唯心識觀。而天台學則為事、理二觀兼修。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大明三藏法數卷六〕
二領 二領總目錄
  『法華經』信解品:四大聲聞陳述自己之領解,分為二類,卽:1.探領,領解佛陀未出世前,在法身地,照聲聞之機稱為探領。卽探得佛陀本懷而有所領解。2.齊領:又云齊教領,是以聲聞之身,受教于佛陀而領解,稱齊教領。
〔法華文句(會本)卷十七〕
二德 二德總目錄
  一、智德與斷德。1.眾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稱智德,乃照了一切事理。2. 眾生所具之緣因,至于佛性果,稱為斷德,乃斷盡一切妄惑。前者為菩提,后者為涅槃。
〔觀音玄義卷上〕
二、悲德與智德。1. 悲德:為諸佛菩薩利他之德。2.智德:為諸佛菩薩自利德。
三、性德與修德。1.性德:謂本來性具德,如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德。2.修德:即修成德,如三因中之了因、緣因二佛性,三德中之般若、解脱二德。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二斷 二斷總目錄
  二乘斷破見思惑,稱為子縛斷。斷滅一期果報之身,稱果縛斷。
〔法華玄義卷三〕
二諦 二諦總目錄
  俗諦與真諦。諦是具實相理體之基本理念。凡夫從實際事物現象中作觀察為俗諦—世諦。聖人由事物之真實現象體認空,即依觀察智而體會真理為第一義諦—真諦。但若從空,或有之單方面來理解是錯誤,必從空有兩面之含具,去體認始能得到圓滿結論。對二諦之具體内容,各宗派隨其思想體系而解釋不同。『法華玄義』説:「陳世中,論破立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自立二諦義。」繼之説:「古今異执,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余説,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説,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
〔大正三三·702 B〕
二應身 二應身總目錄
  劣應身與勝應身。1.劣應身:乃對十地以前的凡夫與二乘所應化示現之身。2.勝應身:指十地以上菩薩所示之報身。
二十二心數 二十二心數總目錄
  精神作用上,不善心起時,具二十二心數相應共生,即:1.忿、2.恨、3.覆、4.惱、5.嫉、6.慳、7.誑、8.諂、9.憍、10.害、11.無慚、12.無愧、13.昏沉、14.掉舉、15.不信、16.懈怠、17.放逸、18.邪欲、19.邪勝解、20.妄念、21.散亂、22.不正知。
〔瑜伽師地論卷一〕
二十七觸 二十七觸總目錄
  觸名:1.堅、2.軟、3.輕、4.重、5.強、6.弱、7.冷、8.熱、9.澀、10.滑、11.強濯、12.猗樂、13.疲極、14.不疲極,15.若病若差、16.身利、17.身鈍、18.嬾重、19.迷悶、20.瞪瞢、21.疼痺、22.嚬呻、23.飢渴、24.飽滿、25.嗜樂、26.不嗜樂、27.懵等。
〔成實論卷第五(大正三二·274 B)〕
七方便 七方便總目錄
  方便乃聲聞入見道初果從進趣為名,即前之七行位,又稱七方便位、七賢、七賢位、七加行位。分為:五停心觀、别相念住、總相念住、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大乘義章』(大正四四·789 B):「聲聞乘,分為二,謂賢與聖,見諦道前,調心離過名之為賢;見道以上證理成德,説以為聖。……見道以前修七方便名方便道。五停心觀、總别念處、煖等四心是七方便。」
台宗立二種。1.依「藥草喩品」,三草二木之意而立,謂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及藏教、通教、别教之菩薩乘。2 .依斷見、思二惑而立,謂藏教之聲聞、緣覺,通教之聲聞、緣覺、菩薩。
七依定 七依定總目錄
  色界初禪至無色界之無所有處等,七種禪定為七依定。『成實論』卷十二(大正三二·338 C)三昧品云:「有七依,依初禪得漏盡,乃至依無所有處得漏盡。依名因,此七處得聖智慧,如説攝心能生實智。有人但得禪定謂之為足,是故佛言:此非足也。應依此定更求勝法,謂盡諸漏故説為依。」又七想定即七依也。問:佛何故説七依,名七想定?答曰:外道無真智故但依止想,一切依止,皆為想所汚不能解脱故名想定。聖人能破壞想慮而依此直取漏盡為旨趣。
七多羅樹 七多羅樹總目錄
  多羅樹,為高大之植物,極高可達二十五分尺。故譬物體高大,常以七多羅樹,言其比多羅樹高出七倍。如『法華經』藥王品(大正九·53 C):「坐七寶之台,上昇虚空,高七多羅樹。」
七益 七益總目錄
  聖人施化之七種利益。卽:1.二十五有果報益(地上清涼益),聖人對二十五有之眾生,應機施化,可得冥顯兩益。2.二十五有因華開敷益(小草益),聖人能辨眾生心中多因,對其起二十五有,應機施化,可得冥顯兩益。3.真諦三昧析法益(中草益),聖人對聲聞、緣覺二乘,應機令其析色入空,俾得冥顯兩益。4.俗諦三昧五通益(上草益),聖人對藏教六度之菩薩,應機使得五神通,遊六道,得冥顯之兩益。5.真諦三昧體法益(小樹益),聖人對通教之三乘,應機令其體色入空,得冥顯兩益。6.俗諦三昧六通益(大樹益),聖人對别教之菩薩,應機使學恆沙佛法,具六通,出假利生,乃得冥顯兩益。7.中道王三昧益(最實事益),聖人對圓教之菩薩,應機使修不次第之三觀,得冥顯兩益。
〔法華玄義卷六下〕
七番共解 七番共解總目錄
  台宗立:名、體、宗、用、教等五重,以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等七法(七番共解),分别加以説明。1.標章:使層次分明,俾研究者容易憶持而不忘。2.引證:引經文為證,使人深信。3.生起:令聞者不致散亂明其次第。4.開合:隨順眾生之根性,分别種種開合,令其得益。5.料簡:設問答論述疑惑。6.觀心:實際修持觀心。7.會異:會釋優點,顯揚自心,了達實相本旨,維護信念堅固。『法華玄義』卷一(大正三三·682 A):「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簡、會異等,起慧心故;觀心卽聞卽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脱門。」
智者大師主張,學佛者必依佛説而使聽經者發菩提心。成就五根、五力以破除五障(信破疑障、精進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亂障、慧破愚痴障)為旨趣。
七難 七難總目錄
  卽:火難、水難、羅刹難、刀杖難、鬼難、枷鎖難、怨賊難。
〔法華經普門品〕
七寶塔 七寶塔總目錄
  又稱多寶塔。佛陀于靈鷲山説法華時,忽然地下湧現七寶塔,高五百由旬(一由旬·十公里),縱横二百五十由旬。多寳如來全身舍利,坐在其中。
〔法華經見寶塔品〕
七寶樹林 七寶樹林總目錄
  極樂淨土之林,由七寶樹所成,又稱七寶行樹。
七賢 七賢總目錄
  見諦道前,調心離過,名為賢。見道以上證理成德為聖(大正四四·789 B)。故聲聞在見道以前之七種方便位。又云七加行位。卽:1.五停心位:修不淨、慈悲、緣起、界分别、數息等五觀,得對治貪、瞋 、癡三毒及着我、散亂等五障。2.别相念住位:身、受、心、法等所緣,觀其自性與共相,對治不淨、樂、常、我四顚倒。3.總相念住位:總觀身、受、心、法,修非常、苦、空、非我之行相。4.煖法位:近無漏聖火。5.頂法位、6.忍法位、7.世第一法位等,具觀三界四諦之境,修十六行相,能生世間最勝善根位。前三位為三賢,又稱外凡;后四位為四善根,又稱内凡。若未生無漏智,不能稱聖;以入離生之方便加行位故,又稱七方便、七加行。
〔百科全書第二61頁〕
又大乘所謂之七賢,卽1.初發心人,2.有相行人,3.無相行人,4 .方便行人,5. 習種性人,6.性種性人,7 .道種性人。此七賢皆于地前調心順道,故稱為七賢。  
〔大乘義章卷十七、法華玄義卷四下、仁王經天台疏卷上〕
七種二諦 七種二諦總目錄
  二諦有七種之别。1. 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2.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3.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4.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5.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6.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7.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
〔法華玄義二(大正三三·702 C)〕

t-1.GIF
七種生死 七種生死總目錄
  六道迷界之眾生,于輪廻流轉中,有分段、變易等二種生死。但諸論書又别立新説,即有「七種生死」。據『摩訶止觀』卷七上説:分段生死依于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有三種之别,再加上界外之四種生死,卽:方便、因緣、有有、無有,共為七種生死。即:1.分段生死:乃三界果報,其壽命有長短,身有大小,皆不能免生死。2.流入生死:乃眾生從有識以來,迷真逐妄,流入生死海,漂溺不息。3.反出生死:眾生若發心修行,背妄歸真,則能反出生死,至于涅槃。4.變易生死:又云方便生死。因遂果易,稱為變易。即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等既離三界生死,生于方便等土,其斷惑證果為生死。5.因緣生死:即登地以上諸菩薩,皆以所觀不思議境為因,能觀真無漏智為緣,以共破無明惑。復為化度眾生而示現生死。6.有后生死:乃十地菩薩,還有無明未斷,故有變易生死之存在。7.無后生死:是指等覺菩薩破最后一品生想無明煩惱,得證入妙覺位成佛。
〔摩訶止觀七上、輔行傳弘決七上〕
八人地 八人地總目錄
  藏、通、别、圓化法四教中,三乘人共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見道,正斷見惑之八忍位。所謂八忍位,卽見道之苦法智忍、集法智忍、滅法智忍、道法智忍、苦類智忍、集類智忍、滅類智忍、道類智忍等八忍。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大正四六·332 B)〕
八大龍王 八大龍王總目錄
  八位龍王,列名于法華會座上之護法善神。又作八龍王。卽:1.難陀龍王,意譯歡喜龍王,乃護法龍神之上首。2.跋難陀龍王,意譯賢喜龍王,又稱優波難陀龍王,與難陀龍王是兄弟。3.沙伽羅龍王,意譯海龍王,又稱娑竭羅龍王,係古來請雨法之本尊,亦是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4.和修吉龍王,意譯寶有龍王、寶稱龍王、多頭龍王、九頭龍王,又稱婆修豎龍王、筏蘇枳龍王。能繞妙高山,並以小龍為食。5.德叉伽龍王,意譯多舌龍王、兩舌龍王、視毒龍王、現毒龍王、能損害者龍王。即以怒視可使人畜即時命終。6.阿那婆達多龍王,意譯無熱惱龍王,又稱阿耨達龍王。住于雪山頂之阿耨達池。7.摩那斯龍王,意譯大意龍王、高意龍王、慈心龍王、大力龍王、大身龍王,又稱摩那蘇婆帝龍王。8.優婆羅龍王,意譯青蓮龍王,因住青蓮華池而此名。
〔法華經卷一序品、陀羅尼雜集卷三、法華經文句卷二下〕
八王子 八王子總目錄
  卽過去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之八位王子。1.有意王子,又稱有志王子。2.善意王子。3.無量意王子,又稱加勸王子。4.寶意王子,又稱寶志王子。5.增意王子,又稱持意王子。6.除疑意王子,又稱除慢王子,7.響意王子。8. 法意王子。『法華經』卷一序品:過去無量劫,有佛號日月燈明,后有二萬同名之佛,相次出世,于最后之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位王子,聞父王出家成正覺,亦皆捨王位出家,隨文殊師利前身之妙光菩薩學佛道,復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而成佛。
〔法華經文句卷三上〕
八圓 八圓總目錄
  圓教有: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等八種圓融。1.教圓:煩惱卽菩提、生死卽涅槃,惑、業、苦三道卽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祕藏之妙理,或諸法實相、凡聖一如、生佛不二等為教圓。2.理圓:三諦妙理,中道不偏,為理圓之相。3.智圓:照一切種智中道為智圓。4.斷圓:一斷一切斷,斷一惑則斷一切惑,又不斷之斷為斷圓。5.行圓: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觀行,一行一切行為行圓。6.位圓:先后相即,一位即具諸位功德為位圓。7.因圓:雙照二諦,自然流入果地為因圓。8.果圓:妙覺不思議三德果,不縱不横為果圓。
〔四教義卷一〕
八種授記 八種授記總目錄
  授記是佛對發心之眾生,授與將來必當作佛之記别。依覺知與否分為八種。1.己知他不知:發心而自發誓願,未廣及于人,未得四無所畏,未得善權故。2.眾人盡知己不知:發心廣大,得無所畏,得善根故。3.己眾俱知:位在七地得無畏,得善權,得空觀故。4.己眾俱不知:未入七地,未得空觀之無着行故。5.近覺遠不覺:諸根具足不捨如來無着之行故。6.遠覺近不覺:未能演説聖賢之行故。7.近遠俱覺:諸根具足不捨無着之行,遍遊十方世界,作不思議,顯佛神德故。8.近遠俱不覺:未得菩提,皆不能悉知如來藏等行故。
〔法華文句卷七上〕
八觸 八觸總目錄
  將得初禪定時,身中所生之八種感觸:1.動觸:坐禪時,忽然身起動亂之象。2.癢觸:忽然身癢,如無置身處。3.輕觸:忽然身輕如雲如煙,有飛行之感。4.重觸:忽然身重如大石,不能動彈。5.冷觸:忽然身如水冷。6.暖觸:忽然身熱如火。7.澀觸:忽然身澀如木皮。8.滑觸:忽然身滑如乳。所謂八觸發生之原因,乃欲得初禪定時,上界之極微入欲界極微,由二者交流,使地水火風狂亂發動。如不明此法相人,忽然驚懼,以為發病,遂亂血道,傷害身心不安,當慎。
〔釋禪波羅密卷五、摩訶止觀卷八、卷九〕
九旬談妙 九旬談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闡明『妙法蓮華經』妙字,據云:從四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三個月間(九旬),每天不斷的以「妙」字,含具三十種妙而發揮不思議圓融論理,故自明朝以來,都稱頌為九旬談妙。
〔(妙玄節要跋·卍續二八·542 B)〕
九師相承 九師相承總目錄
  南北朝時代,有九師相承禪法次第之説。據『止觀輔行搜要記』卷一載:天台九師為明、最、嵩、就、監、慧、聞、思、顗。然『摩訶止觀』卷一所記:第七為北齊慧文、第八南岳慧思、第九天台智顗,其他六師之所傳則不明?『釋門正統』卷一:慧文以前之六師相承,為明最、神最、嵩多、就多、監多、慧多,然正確與否仍待研究。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梁高僧傳卷十二、續高僧傳卷二十三〕
九祖相承 九祖相承總目錄
  台宗之九祖傳承,即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九位祖師傳承天台教。案天台宗雖為智顗所創,但顗承慧思,思承慧文,文由龍樹大士『大智度論』三智一心,及『中觀論』四諦品偈,了悟三觀相即之旨,故尊龍樹大士為高祖,智顗(者)大師以下,次第相承及至湛然大師,顯揚祖書,中興教門。
〔佛祖統紀卷七〕
九部經 九部經總目錄
  又作九分教、九部法。略稱九經。為佛經内容之九種分類。九部名稱,南北所傳諸説各異。據『法華經』方便品之九部為:修多羅、祇夜、伽陀、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緣、譬喩、優波提舍,稱為小乘九部,係自十二部中,除毘佛略(方廣)、伽羅那(受記)、優陀那(無問自説)等三部。
〔百科全書第二册 109 頁〕
九種大禪 九種大禪總目錄
  為菩薩所修之九種禪定,略稱九禪。『法華玄義』卷四上:九大禪如醍醐,為出世間上上禪。卽:
一.自性禪:觀心之自性,一切諸法莫非由心,心攝一切。或唯住止,攝心不散;或唯住觀,分别照了;或止觀雙修,定慧均等,稱為自性禪。
二.一切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之禪,有世間、出世間二種,其二種又各有三種禪。卽:①現法樂住禪:離一切妄想,身心止息,為第一寂滅。②出生三昧功德禪:出生種種不可思議無量無邊之十力種性所攝三昧,入一切無礙慧、無諍願智之勝妙功德。③利益眾生禪:布施眾生除眾苦,知所應説法,知恩報恩,護諸眾生。
三.難禪:此禪難修。有三種:①第一難禪:久習勝妙禪定,于諸三昧得心自在,哀愍眾生為令成熟,故捨第一禪之樂而生欲界。②第二難禪:依禪出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深三昧,超越二乘。③第三難禪:依此禪而得無上菩提。
四.一切門禪:一切禪定皆由此門出。有四種:①有覺有觀禪:為色界初禪之定,初靜慮與尋伺相應,故云有覺有觀。②喜俱禪:為色界第二禪,能與喜共發。③樂倶禪:為第三禪能發勝妙樂。④捨俱禪:為色界第四禪定,無善惡憎愛念,故稱捨倶。
五.善人禪:攝一切善法,乃大善根眾生所修,有五種:①不味着,不喜禪定味。②慈心倶,愛念眾生與禪倶發。③悲心倶,愍念眾生與禪倶發。④喜心俱,歡喜眾生離苦得樂。⑤捨心倶,平等心與禪俱發。
六.一切行禪:乃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有十三種,卽:①善禪,能攝一切善法。②無記化化禪,不待思維而自然能在定變化無盡。③止分禪,心不散與定相應。④觀分禪,分别照了與慧相應。⑤自他利禪,正定現前,得自他兩利。⑥正念禪,定中無雜念。⑦出生神通力功德禪,生一切神通。⑧名緣禪,通達一切名相因緣。⑨義緣禪,能通達一切義理。⑩止相緣禪,永離一切散亂。(11)舉相緣禪,悉皆清淨無碍。(12)捨相緣禪,善惡相悉皆捨離而無染着。(13)現法樂住第一義禪,能定住第一義中。
七.除煩惱禪:若修此禪,能除滅眾生種種苦惱,有八種:①呪術所依禪,入定能除諸苦患、毒害、霜雹等。②除病禪,能除四大所起之眾病。③雲雨禪,能興潤甘雨,能解災旱,救諸饑饉。④等度禪,能救諸恐難及一切水陸人非人之怖。⑤饒益禪,能以飲食饒益曠野饑渴之眾生。⑥調伏禪,能以財物調伏眾生。⑦開覺禪,能使諸迷惑眾生覺悟。⑧等作禪,令眾生之所作,悉皆成就。
八.此世他世樂禪,修此禪定,能令眾生得現在、未來二世樂,有九種:①神足變現調伏眾生禪。②隨説示現調伏眾生禪。③教誡變現調伏眾生禪。④為惡眾生示惡趣禪。⑤眾生以辯饒益禪,即以辯才饒益眾生,使其開悟。⑥為失念眾生以正念饒益禪。依此定使其不生邪見。⑦以不顚倒論微妙,讚頌摩得勒伽(智母)為令正法久住世禪,能由正慧造論,使正法久住。⑧世間技術義饒益攝取眾生禪,能以世間法利益一切眾生。⑨暫息惡趣放光明禪,能使惡趣眾生暫息苦惱。
九.清淨淨禪,依此禪定,一切煩惱惑業悉皆斷盡,可得大菩提清淨果,故名清淨。加一「淨」字乃表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有十種:①世間清淨不味不染禪。②出世間清淨淨禪。③方便清淨淨禪。④得根本清淨淨禪。⑤根本上勝進清淨淨禪。⑥入住起力清淨淨禪。⑦捨復入力清淨淨禪。⑧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⑨離一切見清淨淨禪。⑩斷煩惱智障清淨淨禪。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九述權乘下種 九述權乘下種總目錄
  日僧大寶大師述(由『佛教大系』十七·220)
第一:辯親生下種,與泛爾聞法結緣異者,謂:下解性于第八識,名之下種。如耳歷法音,不解其義者,但名泛爾聞法,未是親生下種。當知。下種必結緣,結緣未必下種。
第二:泛論下種者,權實前后不必局定,何者?根鈍障重,一向不可下權實種子。根鈍障輕,但不可下圓乘種子,須先下權乘種。根利障重,根利障輕,並得下圓乘種。蓋以障重故,雖不信受,以根利故,能了其義。冥下解性于第八識,所謂強毒之種是也。障輕可知,但障之輕重,令有信毁異,倶以根利,故藏識受圓,聞熏而持,當破無明功能,名圓乘下種也。應知。根鈍障輕人者,最初結緣定在權乘,若爾,不可謂眾生最初結緣限圓乘也。故『妙樂』二十一云:「往在大通佛所,未結大緣以前,歷諸味中並聞三教」。
第三:對后熟脱,論最初種者,定可限圓乘也。蓋種熟脱三,中間調熟,雖通權實,最后得脱在一佛乘。脱謂種子脱穅穀,驗知最后之脱既在圓乘,最初之種何可是權乘耶?脱時是米,而種是麥,無有此處?近代人解云:最初之言,望后熟脱,非謂聞法最初以上,可謂確論。
第四:歷五時簡下種圓乘者,又有二途:若就久遠劫來番番種脱,及十方諸佛化道者;圓乘下種,不限法華,以佛慧義齊,故可通四味圓也。若論今番當機者,三周得悟聲聞;往在大通之時,聞王子覆講下圓乘之種,故限法華之圓,不通爾前。又今番當機泛爾聞法,在下種前。故『妙樂』二十一云:「往在大通佛所,未結大緣以前,歷諸味中並聞三教」。若論下種者,實種在前,權種在后,故『釋籤』一上云:「結緣以后,退大迷初,故復更于七教之中下調停種」。
第五:詳『玄籤』文意者,『妙玄』一上云:「設教元始,巧為眾生,非頓漸不定顯密種子」。(案:此文總舉五時八教,顯言攝法華也。文含三義:一者大通時之第五時下種(今番當機)。二者大通時之前四味圓乘下種(非今番當機也)。三者結緣以后,尋下中間調停之種(正在今番當機傍曁異類)。于中第五時下種可知,不必待解釋也。故『籤』中釋出后二義可見。)
又云:「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法華是種脱教,四味三教是熟益教。今以法華亦為熟益者,機未熟故不能得脱,但潤少分益故。當知。以機生故,法華亦成熟教。若于一類圓人,不妨法華總成三益教也。)
『釋籤』一上云:「且指跡中大通為首」。(本成以后,跡化多端。今番正為大通結緣,可得脱者,出現于世,故以大通為化源也。多跡中取一,故云且指,非謂今番化源。雖有二種(大通及二萬億),今經跡門且從大通。若爾應云:跡中且指大通。是非唯違文義。跡門開顯,仍成方便,于理不通(大通結緣)。『化成品疏』廿、廿一,二萬億佛。「譬喩品疏」十三。(又『妙玄』六十同雙出二萬佛所,十六王子元始。)
又云:「雖寄漸及不定,不以餘教為種」。(案:此文且舉漸及不定,意通指四時化。蓋大通佛所,王子引眾,雖在四味席,但取所聞圓乘,為眾下種。故云雖寄漸及不定,不以餘教為種。此是非今番當機。『玄』文總明五時下種云:「作頓漸不定顯密種子」。于中四味,下種難思,故作此釋。若今番當機,于彼法華中,下圓乘種者,于彼四味唯聞餘教。故『妙樂』二十一云:「往在大通佛所,未結大緣以前,歷諸味中,並聞三教。及至法華,雖聞圓頓,但成結緣,如繫珠也」。然彼法華下種者:王子覆講,經説分明,故荆溪大師不釋之。又大通説前四時者,「五百品」云:「具設諸肴膳」是也。如『妙樂』二十一預釋出之。)
又云:「結緣以后,退大迷初,故復更于七教之中,下調停種」。(案:下種以后,即生退大,王子尋下,中間調停種。須知,佛種及調停種,下之並在大通時也。『籤錄』一上佛種為元始下種,調停種為中間下種,非也。)
第六:示種熟脱,本約譬者,『妙玄』二上云:「眾生種非種,芽未芽,熟不熟,可度脱不可度脱」。『籤』釋之云:「聞法為種,發心為芽;在賢如熟,入聖如脱」。『大論』二云:「佛心種子乃至糠脱(論文,本釋阿羅訶也,借以證種脱約譬)」但種熟脱之與種芽熟脱開合異耳。
第七:釋異文者,『輔行』二之四釋:「不知常住,不成聲聞。」文云:「此斥都未發大心者,則成無本,雖復無本,據受者心,據佛本懷已施大化」。解云,如初句云:未發大心,則成無本者,正約根利遮輕之人,下種時即發心。如次句云:雖復無本,據受者心等者,此有二種類:一者縱令根利遮重,未發大心,據佛本懷,已下強毒之種。二者縱令根鈍障重,根鈍障輕,二人都不可下圓種。據佛本懷,已結成佛遠緣。故云:雖復無本,據受者心,據佛本懷,已施大化。『搜要記』三云:「又準佛化,無不皆從大乘繫珠,不輕尙以佛性強毒,豈容單以小化為初」。解云,如初句云:皆從大乘繫珠者。總明根利遮輕,根利遮重,倶下佛種。如次句云:不輕強毒者,别釋根利遮重,有強毒種。
第八:評異説者,『私記』一本,不簡藏識下種成否?漫謂元初聞法為下種,限圓乘者非也。且如『輔行』三之四云:「雖復無本,據受者心;據佛本懷,已施大化」。寶地一概判為下種,餘文準知,不復煩舉。又近代輒判,據佛本懷,已施大化。偏為成佛遠緣者,擇而未精,據如前辯。
又『私記』一,未簡下種結緣同異云:通論之,結緣亦名下種。評云:結緣未必下種,應云下種亦名結緣,恐不可謂結緣亦名下種。又『私記』云:「或以聞法名結緣是微緣故,發心名下種是佛種子故也。」評云聞法有二:謂成佛遠緣(耳歷圓音未解其義)及親生下種(能解其義下一乘種)也。當知。聞法不必微緣。又發心,必顯聞法時既下種,故『輔行』三之四云:「未發大心則成無本」。發心非下種義。故『釋籤』二上云:「聞法為種,發心為芽」。故不可謂發心名下種也,名字不穩。應云:下種必聞法,聞法未必下種。發心必下種,下種未必發心。則無所遺,不待復評。
第九:遮外難者,難云:若云結緣未必下種者。問:眾生最初結緣限圓乘耶?將互權乘耶?答:可限圓乘也。問:中通漫云結緣?答:中約下種云限圓乘,似殆不成問答之式。答云:下種必結緣,故問中云結緣也。然不直云下種通漫,云結緣者,意使答主惑途,蓋立問之巧也。然論權乘下種,驗知結緣者約下種也。故答中云:可限圓乘也。敵家竊張鶴翼之陣,答主,巧立魚麟之備,甲越之設,可謂雙美。
問:根利遮重,既不信受,如何得下佛種于藏識耶?答:遮重故謗,根利故解,以解知故,冥下佛種。故『妙樂記』二十八云:「現雖不受聲納于懷」下,解性于藏識,是云聲納于懷。思之,又復須知。所依本文,正明化道始終不始終。即約種脱以究化道始終,不可謂聞法為始。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總目錄
  台宗立思議生滅、思議不生不滅、不思議生滅、不思議不生不滅等,四種十二因緣,以此配化法四教(藏、通、别、圓)。圓教稱十二因緣為佛性,卽依緣而生現象無非是中道之理。
觀十二緣起與四諦觀,同為佛教重要觀法,據傳:釋尊。因觀此而開悟證果。據『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依無明而行等順次觀迷之生起者,稱為雜染順觀;若老死等支各立苦集滅道四諦,從老死逆次觀迷之生起者,稱為雜染逆觀。由無明滅則行滅等順次觀悟之現成,稱為清淨順觀;由老死滅而生滅等逆次觀悟之現成者,稱為清淨逆觀。
據『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四所説,觀迷生起之流轉門,係除「無明」「行」外十支,觀悟現成之還滅門,則係觀十二支。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轉門為順觀,還滅門稱為逆觀,至今仍採此説。據台宗,依三世兩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種十二因緣觀,各依順序可破斷見(包含常見)、着我見、性實見等三種。
〔中阿含卷十、涅槃經二四、大因經,增一阿含經三六重品、卷四六放牛品、法華玄義卷二、法界次第初門〕
十六王子 十六王子總目錄
  『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大正九·22):于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未出家時有智積等十六位王子。彼成佛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為沙彌,從佛聞三乘教,悉皆信受。佛住禪定八萬四千劫,其間十六沙彌各昇法座,為四部眾廣説『法華經』,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于十方國土説法,卽東方作佛之阿閦、須彌頂,東南之師子音、師子相,南方之虚空住、常滅,西南之帝相、梵相,西方之阿彌陀、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之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須彌相,北方之雲自在、雲自在王,東北之壞一切世間怖畏、釋迦牟尼。
〔法華經文句卷七下、法華義疏卷八〕
十八生處 十八生處總目錄
  修四禪定所生之色界十八天處,又云十八天。卽一.初禪三天:①梵眾天,梵者「淨」之意。此天無染欲,乃初禪天主之民眾。②梵輔天,此天為初禪天主之輔佐臣僚。③大梵天,此天為初禪天之主,梵名尸棄,主領三千大千世界。
二.二禪三天:①少光天,此天光明最少。②無量光天,此天光明增勝,無有限量。③光音天,此天以光明為語音。
三.三禅三天:①少淨天,此天意識之樂受清淨。②無量淨天,此天之淨勝少淨天,不可量測。③遍淨天,此天樂受最勝,其淨周遍。
四.四禪九天:①無雲天,前舉諸天之所居依雲而住,此天則在雲上,居無雲之首,故稱為無雲天。②福生天,此天修勝福力而生于其中。③廣果天,此天之果報廣大,無有勝之者。④無想天,此天從生至死一期果報,心不行想。⑤無煩天,此天離欲界苦與色界之樂,而無煩惱。⑥無熱天,此天心境,無依無處,清涼自在而無熱惱。⑦善見天,此天妙見諸世界,圓澄而無塵垢。⑧善現天,此天空無障礙。⑨色究竟天,此天于諸塵微之處,研窮究竟。
〔天台四教儀〕
十八變 十八變總目錄
  佛、菩薩、羅漢等依禪定自在之力,示現十八種神變。有二説:一.『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威力品之所説。
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二,根據『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本事品所説,而列舉出十八種神變。卽:①右脇出水,②左脇出火,③左脇出水,④右脇出火,⑤身上出水,⑥身下出火,⑦身下出水,⑧身上出火,⑨履水如地,⑩履地如水,(11)没空于地,(12)没地于空,(13)行于空中,(14)住于空中,(15)坐于空中,(16)臥于空中,(17)現大身滿虚空,(18)現大復小。
〔法華經玄贊卷十、教乘法數卷三八〕
十八種禪 十八種禪總目錄
  「禪道」乃參禪學之道,即見性成佛之道也。又禪學有十八種之多,若不具足認知而參學,易入邪禪非禪之類,真可嘆畏矣。
一.口頭禪:不肯參悟,又不領會禪理和宗旨,只襲取禪家素淺常語,以資談助而妄稱禪師。被種種葛藤,纏之又纏,縛之又縛,處處自相矛盾。而不知自己早入邪見,反斥真實禪家為邪見,呵佛罵祖,胡説亂道,只逞口快一時,談之何用。難免惡報,果在三途。
二.鸚鵡禪:猶如鸚鵡學話不明禪意,僅學幾句機鋒轉語,熟讀流利,逢人即唱,遇佛亦歌,如云:「汝心即佛,汝性即法,佛法無二,汝即僧寶,何必外求?不即不離是西來意,本無修證,徒勞苦功」等語。日夜常唱,令人厭聽,若人反問:「如何是佛」?即揚眉舜目而已,空無所答。
三.野狐禪:野狐精靈變幻狂人之禪,外道談禪,不明因果,隨口亂説,墮野狐身。昔日百丈大智禪師上堂,忽有化人曰:「我昔住持此山,上堂時,有僧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答:「不落因果」,故墮狐身,祈和尙代一轉語。智曰:「不昧因果」,化人憬悟。謝曰:「蒙慈悲,我脱狐身。請和尙令人到山岩内為狐身荼毘。」化人遂脱狐身而去。此如野狐精,不畏因果,受此野狐果報身也。
四.剗子禪:空解之邪禪,將賢聖高人法語,亂説亂剗,妄為之謂保衛正法而戰,實則邪見深重,亦是不畏因果之妄禪。
五.黄揚禪:黄揚木歲長一寸,若遇閏年則倒縮一寸也,大慧禪師曾説曰:「這漢子參黄揚木禪而倒縮了。」借呵鈍漢參禪,少有進步者。
六.枯木禪:昔有婆子供養一僧二十年,常遣女送飯幷給奉一切。時女年十六,一日,婆命女抱僧,定曰:「正恁麼時如何?」僧曰:「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女歸從實如報,婆曰:「廿年供養個俗漢。」遂逐出該僧焚燒草庵。此明示呆坐廿年少有進步。曹洞石霜(807~888)禪師門下最多。
七.葛藤禪:垂示不直,如葛藤纏樹,譬喩煩惱之多。驢唇馬嘴,馬篤闊論,東扯西拉,唯引祖師術語,斷章取義,妄説為能事。所説則令人厭聽,而強人信受。
八.文字禪:唯以文字解説禪法,而無禪修體驗之俗漢。
九.老婆禪:婆心是懇切語,所謂親切叮嚀之禪。
十.啞夢禪:例如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有無會,莫作虚無會,如吞個熱鐵丸相似,吞也不落,吐也不出,旨為蕩盡從前惡知惡見。久則純熟而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忽然憬悟。猶如啞子忽醒了千年大夢,所得聖境只許自知,故如啞夢禪。
十一.如來禪;入如來地,得覺、聖、智三種聖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而修是最上乘禪。展轉相傳北方最多故名如來禪。
十二.祖師禪:仰山慧寂(840~916)禪師倡立,不立文字,依祖祖相傳之禪,乃針對『楞伽經』所説:如來禪而立此稱,即以如來禪為教内禪,以祖師禪為教外别傳,為了義至極禪也。
十三.棒呵禪:宗匠接人之作風,或用圓棒,或以大喝,臨濟禪師問黄檗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檗便棒打,如是三問三度被打,后參大愚禪師頓悟檗旨。臨濟、黄檗機鋒敏捷。所謂檗打、濟喝,故后人棒喝交馳,今謂警醒人之迷謂:「當頭棒喝」令人醒悟也。
十四.一指禪:盡宇宙悉攝于一指頭上之意。金華山之倶胝禪師(南岳下五世),有一日被實際尼,問而不能答為愧。后得杭州天龍和尙到寺。胝問之:天龍,時豎一指示之,倶胝即大有徹悟。胝由是常豎一指對學者參問,不别提唱,機宜應便矣。胝在示寂臨前曰:「吾得天龍一指禪,一生受用不盡矣。」
十五.一味禪:頓修、頓入、頓寂、頓悟之一味禪也。有僧向歸宗禪師請辭云:欲往諸方學五味禪,歸宗禪師曰:我這裏有一味禪,為甚麼不學?其僧即止,專學一味禪,得大徹悟。
十六.一字禪:僧問:弒父殺母,佛前懺悔。弒佛弒祖向甚處懺悔?雲門曰:露。又問:如何是正法眼藏?雲門曰:清淨法眼萬德秘藏。等語類知。
十七.三字禪:碧巖評唱曰:雲門尋常愛説:「三字禪」之「顧鑑咦」。説破禪旨,顧謂自我反省,鑑為自我鑑戒,咦為言詮不及,必依實踐,即當機緣成熟,上根利智所悟者,乃應機之頓悟禪也。
十八.上乘禪:禪無深淺,悟有差别,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理而修者,為小乘禪。悟我、法皆空所顯真理而修,為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無漏智本自具足,妙智正信,此心是佛,即性是法,依此而修者,是上乘禪。又名如來清淨,亦名一行三昧,是一切三昧之根本。
〔禪源諸詮集序(大正四八·399 B)〕
上來所説十八種禪,一至四為宗門所不應有,五至六雖可有而無法策進,故二種禪名死水潛活龍。惟第七不可親近,近則煩惱增重,其餘皆可參學,惟棒、喝禪學第一眼,乃頓悟法門也。當知頓根利器者門門皆可頓悟,頓超者法法即可頓超,見性者時常見自本性,明心者處處明真心,明即是心,無心不明,亦即明法,見即是性,無性不見,見性即是見佛。法法不離自性,佛佛不離真心,自性三寶本來具足,不假他求,全憑自己矢志,以徹證頓悟為旨趣。
〔禪學指南〕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總目錄
  一卷。唐代荆溪湛然(711~782)大師撰。乃『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四中之一節(大正三三·918),在湛然大師圓寂后不久,由道邃大師為學徒研究之方便,特從「十不二門」摘出以單行本普遍流通(大正四六·702)。又云十不二門義、十不二門論、本跡不二門、本跡十妙不二門、法華本跡不二門、法華本跡十不二門、法華十妙不二門、妙法蓮華本跡十妙不二門、法華玄記十不二門。
智者大師撰『法華玄義』解釋『妙法蓮華經』題之「妙」義,共立跡門十妙與本門十妙,以闡釋證道之修行與成果兩方面。又講説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等觀心法門,由門人灌頂大師記錄成『摩訶止觀』十卷。玄義與止觀,可以説是智者大師之教相與修觀方面大著。

本書卽針對玄義中所説本跡十妙而作之注解,共立色心、内外、修性、因果、染淨、依正、自他、三業、權實、受潤等十項相對關係之法門,于每項下又援引『止觀』之論點以闡明三千、三諦之要旨,確立十項法門本跡不二、教觀一如、解行雙修等真義。故本書可謂總括玄義與止觀两大要典,並以教觀相資為宗趣,成為天台羣籍之樞要。
内容如下:
一.色心不二門:乃根據十妙中之境妙而立。係智慧觀照之對象,總攝在一念之中。分别而則有色法與心法二種。但對宇宙一切攝入于凡夫一念中,故稱心外無法。此外,卽使是一微塵,亦圓滿具足宇宙之一切,故稱色法與心法不二,而無區别。
二.内外不二門:根據智妙及行妙而立。智慧所觀照之對象,雖有内外之分(卽屬自己内在之一念心法,與自己以外所有心物之現象),但自三千、三諦之理而實無内外之區别,故稱不二。亦卽内在之心與佛、眾生等三法互融,本質上無别。
三.修性不二門:根據智妙及行妙所立。一念之性德,本來具足一切,但必須假借智慧力,再加以實踐修行始可顯現,故性與修之關係,宛如水與波;卽依修照性,依性起修,故稱不二。
四.因果不二門:根據位妙及三法妙而立。雖因修德而有因位與果位之别,然此僅是本來具足之三千諸法,其現象各有差别,實則因與果之本體無異為旨趣。
五.染淨不二門:根據感應妙及神通妙而立。由因果之别,雖可分為被煩惱所汚之「染」,及離煩惱之「淨」,然此僅是法性與無明互用之二面。亦卽法性變成無明,而作用時造出迷之九界,無明變為法性作用時,則隨緣而有自由自在教化作用,故稱染淨迷悟無别。
六.依正不二門:根據感應妙及神通妙而立。對前所述之淨,雖有正報之佛身(毘盧遮那佛)與依報之佛土(常寂光土)之别,但此依正二報,于理本具一心,故無依正之别。
七.自他不二門:根據感應妙及神通妙而立。「自」指施教化之佛,「他」指被教化眾生。佛隨眾生根機而施教,眾生亦順適其教化,即因眾生于理本具足三千,佛始得以三千之理為果而完成教化,故自他之感應不二。
八.三業不二門:根據説法妙而立。佛陀以身、口、意三業教化眾生,此三業不外是本具三千之表現,此與眾生理具之三千無異,故佛與眾生之三業毫無區别。
九.權實不二門:據説法妙而立。佛之三業作用于教化對象時,隨對象而説方便法與真實教,但其三業是攝入一念中,故三業表現權實法為不二。
十.受潤不二門:根據眷屬妙、利益妙而立。佛陀對大小權實廣施權實之益,但能受之眾生,本具非權非實之機,故能潤之佛,以隨應權實之機起教化,卽共一地之所生,一雨之所潤,故稱受潤不二。

本書在宗代得廣被推崇,如義寂、源清、宗昱、知禮大師等,名德皆有多次之講佈以弘揚。本書之注疏,在我國有八種之多,較著名者有道邃之『十不二門義』一卷、源清之『十不二門示珠指』二卷、宗昱之『十不二門註』二卷、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等。
十不二門指要鈔 十不二門指要鈔總目錄
  二卷。北宋知禮(959~1028)大師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乃注湛然大師之『十不二門』,為后世天台正統教義之重要典籍。唐湛然大師曾著『玄義釋籤』,闡揚法華玄義之本門十妙與跡門十妙。以弘跡門十妙之「解」、本門十妙之「行」,兩者是同等的兩璧,不可獨偏。當時山外派之十不二門注釋書亦有多種。故知禮大師撰『指要鈔』為批判山外派解説之誤,而強調十不二門之重要性。書中宣揚天台性具説,主張觀法之對境,不僅有真心,還具妄心,才能稱性具圓備法門。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總目錄
  四卷。宋可度大師著,(卍續五六册)。本書是將知禮大師『指要鈔』詳加注釋之書。所謂『指要鈔』乃開啓湛然大師『十不二門』之妙鑰。即『十不二門』是從『法華經』出『玄義』,由『玄義』出『釋籤』,從『釋籤』出『指要鈔』,再由『要鈔』出『詳解』,如是詮言五轉而始得之妙典,故其價值可知。
因『指要鈔』之語深,其義廣含,非利根上智,無法易解?因而可度大師為之詳解,誠是裨益后代學者方便不少。然本書從宋代至明代間,尙未廣被流通,只是私藏于僧寮而已,故時人唯仰而不獲益。幸得明末四明延慶寺僧,傳慧師深明大義,不敢私藏法寶而呈獻與天台傳燈大師。燈大師見之如熱渴滿飲,珍重尊為入台教之指南。后由燈大師之弟子正謐師將『鈔』與『詳解』整理會合而成四卷,藏于書櫃三十年之久,始得正識師募資刊行,誠是研究天台學之一大福音。
十不二門示珠指 十不二門示珠指總目錄
  二卷,倶云『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收于卍續五六册。北宋源清大師著,其旨趣是:「法王髻珠,靈山解賜智者,得已轉示餘人,人有不見者,荆溪師指之令見,猶有不能隨指而觀者,故余今復指其指焉。」
本書在教理上之特色是:色心不二門之「惣(總)在一念,别分色心」之一念,解為一念靈知,性體常寂。又性即一念,心是性靈虚寂,即性是法身,虚即般若,寂即解脱。又云一念是真知之妙體等。
十不二門註 十不二門註總目錄
  一卷(註法華本跡十不二門)。宋宗翌大師述。收在卍續五六册。本書内容:在内外不二門云:「九法界中,即外境也。佛法界即内境,内外合明一念方具三千妙境。」而批評山内之外境是色心門,其中三千性相為外境,智性為内境者即是不達文旨矣。著者之主張:以唯一佛性為内境,以九法界性為外境。其思想偏向山外派之緣理斷九思想理論,較為濃厚。
十不二門文心解 十不二門文心解總目錄
  一卷。宋仁岳(992~1064)大師著(卍續五六)。本書是仁岳大師離開四明后之作。故其主張與『指要鈔』站在相反立場而解釋。凡是研究宋代天台學屬必讀的一部。
十不二門顯妙解 十不二門顯妙解總目錄
  一卷。宋處謙(1011~1015)大師著,倶稱『法華玄紀十不二門顯妙解』(卍續五六356)
本書是從湛然大師之『十不二門』刊行以來,在研究者中,各自主張而異論繁雜。處謙大師雖尊奉知禮大師為依據而不批評諸家之異説,唯專以不二門之旨趣加以申述。即色與心,雖分為不二,但其體是一,所謂總(一念)、别(色心)而分十門,乃為顯粗妙(粗:藏通别,妙:圓教)而已。其實色心之體是一而圓融無碍,故強調山家、山外都是依「法華妙義」為旨趣。
十不二門樞要 十不二門樞要總目錄
  二卷 宋了然大師著(卍續五六364)。
本書是宣揚止觀實踐為旨趣。了然大師在本書卷上主張「一念三千」,即不出介爾陰妄現前之一念,且強調淨法、煩惱法,都具世界觀之最高原理,即事與理皆攝持一切現象全體謂之三千(卍續五六·370 C)。
又在卷下,主張:一念現前,通于迷悟、因果、理事、破顯等常住而十界應同,且為度生教化用上,如來不得不現惡而救度地獄眾生,更為顯明性具之特色為旨趣。
十五智斷 十五智斷總目錄
  十五智德與十五斷德。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梵行品(大正一二·481 B):「譬如月光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形色光明漸漸增長,(中略)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形色光明漸漸損滅。」是以月之體譬喩法身;以光色增長,譬喩十五智德之摩訶般若,謂諸善根本漸增;以光色漸減,譬喩斷德之無漏解脱,謂得煩惱漸減;以地前之三十心為三智斷,十地為十智斷,等覺、妙覺各為一智斷,而成十五智斷。
〔法華玄義卷五之一〕
十心 十心總目錄
  『摩訶止觀』卷四上(大正九·39 C)之二種十心。
一.順流十心:眾生由此十心,隨順煩惱,流轉生死。①無明昏暗:諸眾生從無始來,暗識昏迷,無所明了,廣造諸業。②外加惡友:謂諸眾生内具煩惱,外值惡友,扇動邪法,迷惑我心,不修善業。③善不隨從:諸眾生既具内外惡緣,卽内滅善心,外滅善事,復于他人所作善事無隨喜之心。④三業造惡:諸眾生恣縱身、口、意三業,無惡不為。⑤惡心遍布:諸眾生為惡之心遍布一切處所,欲惱害于人。⑥惡心相續:諸眾生起惡心,晝夜相續不斷。⑦覆諱過失:諸眾生不自發露所作惡行,無悔改心。⑧不畏惡道:諸眾生不知戒律,無惡不為,于惡道全無畏懼。⑨無慚無愧:諸眾生造諸惡業,不知慚愧。⑩撥無因果:諸眾生生邪見,撥無一切善惡因緣果報。
二.逆流十心:修行者由此十心,可除由順流十心所造之惡法。卽:①深信因果:破撥無因果之心。②生慚愧心:破無慚無愧之心。③生大怖畏:破不畏惡道之心。④發露懺悔:破覆諱過失之心。⑤斷相續心:破惡念相續之心。⑥發菩提心:破遍布之惡心。⑦斷惡修善:破三業造罪心。⑧守護正法:破善不隨喜之心。⑨念十方佛:破隨順惡友之心。⑩觀罪性空:破無明昏暗之心。若欲懺悔二世重障,行四種三昧者,當識順流十心而明知過失,以運逆流十心為對治。此二十心通為諸懺之本。
〔摩訶止觀卷四上之二(大正九·39 C)〕
又念佛之十種心,據『大寶積經』卷九十二(大正一二·528 B)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于命終時卽得往生極樂世界。所謂十種心:①無損害心:謂念佛人于諸眾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損害,令得快樂。②無逼惱心:念佛人身心安靜,于諸眾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愍傷,令得脱苦。③樂守護心:念佛之人于佛所説正法,當須不惜身命,守護愛惜。④無執着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觀察,于一切法不生執着。⑤起淨意心: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雜染法,復于利養等事,常生知足心。⑥無妄失心:念佛人求生淨土,成佛種智,在一切時念念不捨。⑦無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心,于諸眾生尊重恭敬,不生輕慢。⑧生決定心:念佛人不着世間言論,唯求無上菩提,深生正信,畢竟不惑。⑨無雜染心:念佛人修習功行,種諸善根,心常遠離一切煩惱雜染。⑩起隨念心:念佛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着心,于無念之中,常念彼佛。
又據『大日經疏』卷二,十心即:種子、牙種、疱種、葉種、敷華、成果、受用種子、嬰童、殊勝、決定等心。皆得建立于人天二乘菩薩一一地中。
十如是 十如是總目錄
  探究諸法實相之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種如是,又稱十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九·5 C):「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卽一切諸法之本來相狀(實相)具足十種如是。智者大師以十法界、三種世間等相配而構成「一念三千」之妙論。然歷來諸家對于十如是所解各有異説。慧思大師主張,上文應在「如」字斷句,而稱為十如,或稱十如實相、十如境。又此經文係歸納『法華經』中之「開會」要義,卽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會三歸一等思想,故稱略開三顯一、略法華等。日本天台宗亦盛行有關之各種口傳。智者大師以前諸師對此文之解釋,或單稱智慧之作用,或謂佛之十力作用、或解為敘説三乘法之内容。
智者大師針對十如是含攝下列諸理:迷悟與依正二報,事(現象)與理(本體)一體無别,權(事物)與實(真實)融于一如。依『法華文句』卷三下:則自十法界、佛界、離合與位次等四方面加以解釋。據『法華玄義』卷二上:于空假中三諦,此應有三種不同讀法,卽:是相如(卽空)、如是相(卽假)、相如是(卽中)。十如是之中,「相」卽相狀,指外在之形相;「性」卽不變,指内在之本性;「體」卽以相、性為性之主體。「力」卽體所具有之潛在能力;「作」乃顯現動作;「因」指直接原因;「緣」為間接緣因;「果」卽由因、緣和合所生之結果;「報」指果報。以上之因緣果形成后世之報果。「本末究竟等」之中,「本」指開始之相,「末」指最末之報,「等」指平等;卽以上之如是相乃至如是報,皆歸趣于同一實相而究竟平等,故説本末究竟等。
〔摩訶止觀卷五上〕
十如權實 十如權實總目錄
  指「十如是」之權實。諸師對此説法不一。光宅法雲大師謂:前五如是一相、性、體、力、作為權,屬凡夫。其次四如是:因、緣、果、報為實,屬聖人。最后一如是本末究竟等,乃總結權(本末)實(究竟等)。又北地論師主張前五如是為權,后五如是為實。對上二説,智者大師評前者為凡夫缺因、緣、果、報,聖人缺相、性、體、力、作,卽凡夫無實,聖人無權;評后者為偏于人情之見。故智者大師另就十界而論十如是,認為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有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故有百法界千如是之説。以九界之十如是為權,佛界之十如是為實;並將十界分為五類,卽惡、善、二乘、菩薩、佛,以前四類為權,后一類為實。此乃就表相而論,若細論之,則十界原為一念之心所具;就理體而言,十界本來無差别平等,而各具權實為旨趣。
十住小白華位 十住小白華位總目錄
  華,又云花。小白華為四種天華之一,又云白華。台宗,以法華六瑞相之第三雨華瑞配于四輪、四種性、四位。小白蓮華表銅輪習種性十住,開佛知見,故稱十住小白華位。除小白華外,大白蓮華表銀輪種性十行,示佛知見;小赤蓮華表金輪道種性十迴向,悟佛知見;大赤蓮華表琉璃輪聖種性十地,入佛知見。
〔法華文句卷二下(大正三四)〕
十劫 十劫總目錄
  劫,指長久時間單位。阿彌陀佛,在過去世為法藏比丘修行時,立四十八願以期成佛。自成佛以來,至今十劫。『阿彌陀經』及『無量壽經』上皆有阿彌陀佛成佛,至今已十劫之記載。但依所譯之不同,亦有為十小劫或十大劫之説。
〔法華化城喩品、無量壽經卷上〕
十妙 十妙總目錄
  十種超勝之不可思議微妙。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法華經)經題中最初之「妙」字,妙具包含十義,而分别説跡門十妙、本門十妙、觀心十妙。此説見于『法華玄義』卷二上、卷七上等。跡門之十妙屬『法華經』前半十四品,乃基于方便品之諸法實相意,而藏、通、别之三教與菩薩等九界為權(方便法)與圓教、佛界等之實相對比,權是粗、實是妙(殊勝法)若自開除執權之心,以表顯實相之意義而言,則權卽實、實卽權。法華一乘圓教是權實共妙之絕待妙;法華之妙與法華以前諸經之粗,相比較為相待之妙,若泯絕相待之言語思慮,則為絕待妙。
又本門十妙屬『法華經』后半十四品,乃依據壽量品中開跡顯本之義,以明久遠本佛妙。觀心十妙則是觀照實踐『法華經』本跡二門所説之真理。又本跡二門十妙各具心法妙、佛法妙、眾生法妙之三法妙,及相待妙、絕待妙之二妙。若以本跡相對比,跡是權、粗,本是實、妙。茲略述跡門、本門、觀心十妙如下:
一.跡門十妙,即:①境妙:智之對象境為妙。②智妙:觀照之智慧為妙。③行妙:實踐覺悟之行為(所修之行)為妙。④位妙:實踐階段之階位為妙。⑤三法妙:真性、觀照、資成之三軌為妙:即對境、智、行三妙之果為三法妙,準此類推,三道、三識、三佛性等十種三法亦為妙。⑥感應妙:眾生之根機與佛之應現道交。卽導者與被導者之相契為妙。⑦神通妙:以佛之身業為妙。⑧説法妙:佛之口業為妙。⑨眷屬妙:親近佛陀,受其利益者為妙。⑩利益妙:又云功德利益妙。受益之效果為妙。
以上十妙復分為自行(自求實踐)與化他(教導他人)两種,①至④是自行之因,⑤是自行之果,⑥⑦⑧是化他之能化,⑨⑩是化他之所化。

二.本門十妙,分别為①本因妙:從本佛之因,即修行之因為妙。②本果妙:依其因而得本佛之果為妙。③本國土妙:本佛所在之國土為妙。④本感應妙:本佛以悟智救度眾生之作用,與被救者根機相應,故説妙。⑤本神通妙:本佛悟道之初,為救度眾生而示現之神通為妙。⑥本説法妙:本佛悟道最初之説法為妙。⑦本眷屬妙:最初依本佛被教化者為妙。⑧本涅槃妙:本佛之涅槃常住,本來具足,異于為教化而示現之涅槃。⑨本壽命妙:本佛能自在地示現長短不同之壽命,其壽命為妙。⑩本利益妙:謂本佛給利益為妙。
以上十妙復分為自行與化他二種:①是自行之因,②、③、⑧、⑨明自行之果,④、⑤、⑥是化他之能化,⑦、⑩是化他之所化。跡門是針對在斷迷妄、悟中道,故詳説自行因,對此,本門係表佛是久遠佛,乃菩薩漸增長中道智慧,漸次減少變易生死,故詳説自行之果。如此本跡互異,但其不思議之境界則無差别。

三.觀心十妙,雖在『法華玄義』中無詳説,但可依湛然大師『十不二門』説而理解。
〔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上至卷七下、法華經綸貫、法華十門觀心十妙釋〕
十妙生起次第 十妙生起次第總目錄
  跡門十妙、本門十妙之生起順序。即
一、跡門十妙之生起次第:①以境妙為首,乃因實相之境體,非佛、天、人所作,本來自爾,為諸佛所師之處。②智妙之體為能觀之智,然迷實相理境者遂起惑,解理者卽以此生智,故次于境妙。③智為行之本,由智目起行足,故行妙為第三。④位妙之體為智行德相,乘住于三法而登諸位。⑤三法妙為位妙之所乘所住,故次于位妙。⑥住三法已,寂而常照十界之機,若有機感必能相應,故列感應妙為其次。⑦隨機宜先以身業現神通,以對機令生警覺,此為神通妙之體。⑧若堪受道,佛卽以口業開導之,故説法妙次之。⑨受教入道,則為法之眷屬,故眷屬妙為第九。⑩利益妙列為最后,係因眷屬若如實修行,皆能拔生死之淵源,開佛知見,行大利益為旨趣。
二、本門十妙之生起,即:①先由因行而至佛果。②佛果成,故有國土。③極果居國土,有照機。④若機動,則施化;施化則有神通。⑤以神通駭動機已。⑥次為説法。⑦説法所被之機卽成眷屬。⑧眷屬已度,則緣盡入涅槃。⑨涅槃故論壽命長短。⑩長短壽命所作利益,乃至佛滅度后有正、像等利益。
〔法華玄義卷二上至卷七下〕
十信相似道 十信相似道總目錄
  圓教行者,若入于十信位,即斷三界見思二惑,得六根清淨,圓融三觀之益顯明,能發相似初住以上真證智慧,故稱十信相似道。
十界 十界總目錄
  迷與悟之世界差别,可分為十種類,卽:1.地獄界,2.餓鬼界,3.畜生(傍生)界,4.修羅界,5.人間界,6.天上界,7.聲聞界,8.緣覺界,9.菩薩界,10.佛界等十界。此中,前六界為凡夫之迷界,即六道輪廻之世界。后四界乃聖者之悟界,此稱六凡四聖。又九界為因,后一界為果,稱「九因一果」。
又密教以五凡五聖為十法界。五凡: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與天。五聖:聲聞、緣覺、菩薩、權佛、實佛。
又有分為四類者:四趣、人天、二乘、菩薩、佛。亦有分為五類者:三惡道(三途)、三善道、二乘、菩薩、佛。
地獄是地下牢獄,為受苦最重者。畜生是互相餌食,生存之苦亦重。餓鬼則是不得飲食,苦無休止。修羅是阿修羅之簡稱,住于海邊或海中,乃嫉妬心最強。至于人,係苦樂參半。天則享勝樂,但五衰相現最后受苦。聲聞卽聽佛所説法而證悟。緣覺乃觀因緣而悟者(又名獨覺)。菩薩為度他人成佛之實踐者。佛乃自悟且能悟他之最成就者。
台宗認為十界各具有權實,權與實于本質上為一體,因此十界皆真實,故稱十界權實。又十界中,聲聞、緣覺二乘人,一般被認為無法成佛。但依『法華經』卷一,認為可成佛,故有十界眾生皆能成佛之説。台宗以佛界為平等真理,其他九界有差别,乃因理隨緣而生妄法,為緣理斷九之執故須斷破。此乃别教所説方便教,非圓教之真實説法。
十界一念 十界一念總目錄
  日本融通念佛宗之教旨。出自融通圓門章(大正八四·4 A):「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中略)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中略)是主張他力往生(中略),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中略)億百萬遍,功德圓滿。」卽依天台所説一念三千、十界互具,與華嚴所説圓融無礙、相卽相入之理,主張融通念佛之旨。所謂十界一念,卽十界具一念,一念起十界,十界一念,一念十界,融通徹底,無二無别為旨趣。
十界互具 十界互具總目錄
  佛界至地獄界等十界,互相具備其他境界。即一心能造十界因果,人心具足十界,可知十界之心性無異。十界中之任何一界,均具足十界,合有百界。
十界皆成 十界皆成總目錄
  『法華經』謂十法界之眾生皆悉成佛,故又云十界皆成佛,此為法華之特色。在五時教中,第四時説『般若經』,以轉教二乘為菩薩,令知一切佛法寶藏,淘汰大小各别之情執。至法華涅槃時,説十界皆成佛,則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摩訶止觀卷六之三、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十界真實 十界真實總目錄
  十界之性(法體)論真實,則十界權實。依别教所談,係為思議相待之十界,認九界為妄法,佛界為真實。圓教則認九界為權,佛界為實,此僅統括分法而已;若細論之。則十界各具權實,而權實之本質同體,故十界具真實。蓋分别十界之權實有三義:1.就迷悟事用:九界為權,佛界為實。2.就修性義門:隨緣之義十界俱權,不變之義十界俱實。3.就修性法體:隨緣及不變並十界真實。今以十界為真實乃據第三義。
〔台宗二百題卷六〕
十相 十相總目錄
  『法華經』譬喩品説:善人之相有十。卽1.利根:智慧明了,多聞強識之求佛道人。2.植善:曾見億百千佛,植諸善根,深心堅固之人。3. 修慈: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人。4.恭敬:心生恭敬無二,離諸凡愚,獨處山澤之人。5.捨惡親善:捨惡知識,親近善友之人。6.持戒如珠:持戒清淨如大明珠,求大乘經人。7.質直敬佛:質直無瞋,常愍一切,恭敬諸佛之人。8.譬喩説法:以清淨心,用譬喩言辭,説種種因緣而無礙。9.四方求法: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樂于受持大乘經典。10.頂受專修:至心求經如求佛舍利,得已頂受專修,不復志求餘經,乃至不念外道典籍者。對此十種善人,方可為説『妙法蓮華經』。
〔法華文句(會本)卷十六〕
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總目錄
  修圓頓止觀之前,即二十五方便修畢后,為正觀對象軌範之十種觀法。此十法,即能因至果成就觀法,略稱十乘觀法。又稱十乘軌行、十觀成乘、十法成乘、十法成觀、十法止觀、十重觀法、十乘觀、十乘或十觀。修此觀法能安住眾生心,故以坐處喩之,有「十乘床」之稱。又以觀法能除迷妄,猶如風能拂去灰塵,故喩稱十乘風。在『摩訶止觀』卷五以下,有詳細之説明。「十乘」乃因觀不思議境等十法,能運乘修行者至菩提果;圓教觀法必依之。十法之中,觀不思議境為觀本體之正觀,上根者依此卽足;若尙未成功或中根者,進而修第二至第七觀法;至于下根者,則更修第八以下之觀法。但最后亦須修備具足十種觀法。十種觀法卽:
1.觀不思議境:卽觀凡夫于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備人生所有一切念,三諦相互一體化為不思議之妙境。此種觀法,趙宋天台山家派,知禮大師在『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舉槌砧、淳朴之喩。觀為觀之主體,三觀即當于「槌」;不思議境為所觀之客體,所觀之三諦即當于「砧」。此三諦三觀雖有能所關係,但皆為觀慧之内容,故以觀不思議境智慧之槌砧,為鍛錬凡夫日常所起之無記六識心。以三千三諦為妙體,則須觀六識心,以三諦三觀卽為所觀。依此而成立兩重之能所關係。對之山外派,認為不思議境乃是真如本身之真心。
又日本天台宗另有異説,認為「天真獨朗觀」為總無明心之八識觀境。
2.發真正菩提心:又稱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觀未成時,改發圓教無作之菩提心,為求菩提救度眾生,立四弘誓願。
3.善巧安心止觀:又稱巧安止觀。善巧妙用止觀,俾使心安住于真實之本性。
4.破法遍:卽破除遍于一切諸法所執着之心。
5. 識通塞:能觀智之知通塞,識别情智之得失。
6.道品調適:又稱修道品。卽檢討三十七道品,以檢適合行者之能力實踐為主。
7. 對治助開:又稱助道對治。如以六度對治六蔽等善法,以除障礙之幫助。卽開闢三解脱門,以對治障礙。
8.知次位:絕不生起登聖位之慢心,更須了知自己修行之階段,善自分别了知修證分齊。
9.能安忍:對内外障礙,心不動搖而能安忍,成就覺道。
10. 無法愛:又稱離法愛。卽除對非真菩提之執着,而證入真正菩提位。  
〔法華經玄義卷八下、摩訶止觀卷五上至卷十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一至卷十之二〕
十神力 十神力總目錄
  佛演説『法華經』后,示現十種神變。卽:1.出廣長舌,上至梵世。2.由無數毛孔無數色光,遍照十方世界。3.攝舌相而謦欬。4.彈指。5.由謦欬及彈指之二音聲,地起六種震動。6.由震動而遍十方世界之眾生皆來會。7.天龍、夜叉等見此盛會之莊嚴,百千萬億菩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生大歡喜心。于虚空中高唱奉敬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8.諸眾生聞虚空中之聲,合掌向娑婆世界歸命稱名。9.以種種華香、瓔珞、幡蓋等遙散娑婆世界。10.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但如來與菩薩之十力各别。
〔法華經神力品、法華文句記卷二九〕
十善菩薩 十善菩薩總目錄
  圓教十信位菩薩。階位相等于『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之六根清淨位。此類菩薩了知斷惑之十信,信信皆通,具足十善。『仁王般若經』卷上菩薩教化品(大正八·827 B):「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别三界苦輪海。」
日本真言宗,則認為十善菩薩不局限于十信,乃廣通十信、三賢之菩薩。
〔法華玄義(會本)卷五上、法華文句(會本)卷二七、十住心論卷二〕
十惱亂 十惱亂總目錄
  修行安樂者,宜遠離之十種惱亂。卽:1.豪勢:指國王、王子等。2.邪人法:卽外道之法。3.凶戲:卽兇惡之遊戲。4.旃陀羅:卽從事屠殺等之賊。5.二乘:卽不廻心向大而入涅槃之行人。6.不男:卽男根不全之人。7.欲想:卽婬慾之情。8 .危害:卽獨入他人之家。9.譏嫌:卽世人所諱嫌之行。10. 畜養:卽畜養犬貓等八不淨。
〔法華玄義卷四之二〕
十普門 十普門總目錄
  周遍之圓法,能通入實相,計有十法,稱十普門:
1.慈悲普:眾生緣、法緣、無緣之三慈中,僅無緣之慈悲與實相同體,普遍一切任運相應,故以無緣為慈悲普。
2.弘誓普:無作四諦能收一切法,故依之發弘誓,名弘誓普。
3.修行普:依次第而行五行(聖、梵、天、嬰兒、病)謂之不普;若不依次第而行,一行卽如來行,謂之普。
4斷惑普:用一切智、道種智,斷四住及塵沙惑,如切枝條,若以一切種智斷無明除五住則如除根本,故謂之普。
5. 入法門普:二乘能了别諸地之定有淺深差别,僅「中道王三昧」不生起滅定想,含攝一切之三昧,故指入中道王三昧為入法門普。
6.神通普:羅漢、緣覺神通其緣境偏狹;若緣實相而修方為真神通,一發則一切發,故謂之普。
7 .方便普:證悟實道以前方便不謂之普,自證實道以后,能依化用方便能逗機利物,一時圓遍,故謂之普。
8.説法普:能以一妙音應十法界之機,隨其宜而令得解脱。
9.成就眾生普:無量眾生遍滿十方法界,時時能潤益之。
10.供養諸佛普:能以一切供具身命財,普遍供養十方諸佛。卽中道實相理遍通一切,無所壅塞,故諸佛菩薩乘此理,能開無量門,示現種種身,以拔一切眾生苦,成就菩提。
初五普為自行,次三普為化他,后二普自行兼化他兩意。
〔法華經文句卷十下、觀音經玄義卷下、法華玄論卷十〕
十境 十境總目錄
  依十乘觀法所觀之境。又云止觀十境、十種觀境。卽:
1.陰界入境:又云陰入界境、陰入境、陰妄境。卽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為對象作觀。正修觀時,唯取五陰中之識陰,卽以日常現實之心動為對象,而觀其卽空、假、中之理。因行人所受身為五陰、十二入等所成,常自現前,故特以為初境。
2.煩惱境:卽對貪、瞋、癡等重惑引起之境作觀。五陰、十二入等係隨煩惱而起,故須觀其原因之貪、瞋、癡由何而來?
3.病患境:又云病境。由四大不調,或修觀不精而起病患為對境,觀病患之病相、病因與治病方法等等。
4.業相境:略稱業境。當知以上三境,皆由宿世以來所作善惡等煩惱所現之業相,故對之無須恐怖,必明朗作觀,其相自然消除。
5. 魔事境:略稱魔境。觀業相滅惡之際,令天魔畏懼而不加擾亂,故須以死之覺悟作觀。
6. 禪定境:又云禪門境、禪發境、世禪境、禪境。作觀能除魔事,但在真智猶未發時,必修四禪、十六特勝、通明禪等諸禪為要旨,若耽着于此禪味,必成為止觀之障礙,故須次第觀諸禪。
7. 諸見境:略稱見境。隨觀法之進境,生出相似真理之見解,或聞法而産生相似妙悟智解,但此皆屬邪見、偏見,究非真理,后成為止觀之障礙,故須進而觀諸見。
8.增上慢境:又稱上慢境、慢境。以觀前諸見錯認為證道,且將此狀態認為是涅槃,遂起憍慢心成為止觀之障礙,故觀增上慢,須要特别注意。
9.二乘境:見與慢靜止之際,將生滿足感于卑小志之心,而偏執空寂理,遂無法趨入大乘,而還墮落二乘。
10.菩薩境:當二乘之心靜止時,同時中産生「藏、通、别」前三教菩薩(異于圓教菩薩境)之心,凡此皆為止觀之障礙,故須再觀正境為旨趣。
如上,能次第觀此十境,遂生圓教實相之智解。十境之中,陰入境界時常自現于眾生前,故十乘觀法,必先以此為對象而作觀。
〔摩訶止觀卷五之上、法華經玄義卷三下、四教義卷十一〕
十種境界 十種境界總目錄
  圓教之菩薩,于十信位所證得十種境界。又云十種證相,略稱十境界。據『法華三大部讀教記』卷五,十種境界,卽:1.見神力化事,2.見化事變現,3.見普賢説法,4.見東方之佛,5.見十方之佛,6.見十方佛土,7.見佛及其地,8.見座上之世尊,9.見釋迦分身,10.見多寶佛塔。在十信位中,位位有十種境界,總成百法,此百法卽為一切法門之根本。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法華玄義卷五之上、四教義卷六〕
十種惡觸 十種惡觸總目錄
  修諸禪定,發諸禪善根,是中有真有偽,不可妄執取捨,因在發諸禪三昧時,自心不能辨别邪正,易認魔定為善根發因,而心遂取着,致使發狂患病,故必須驗别邪正為要。所謂邪法多種,茲引一觸中略出十雙邪法:
1.觸體增、減:如動處發時,或身動手起,腳亦隨然,外人見其兀兀如睡。或如着鬼,身手紛動。或坐時見諸異境,此為增相。減者:動初發時,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漸漸減壞,因而失境界,坐時蕭索,無法持身,此為減相。
2.定、亂:定乃動觸發時,識心及身,為定所縛,不得自在。或復因而,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出。亂即動觸發時,心意撩亂,攀緣不住。
3.空、有:空是觸發時,都不見身,謂證空定。有者:觸發之時,覺身堅定,猶如木石。
4.明、暗:明者觸發之時,見外種種光色,乃至日月星辰,青黄赤白,種種光明。暗者觸發時,即身心暗暝,如入暗室。
5.憂、喜:憂者觸發時其心熱惱,憔悴不悦。喜者觸發之時心大慶悦。勇動不能自安。
6.苦、樂:苦者觸發時,身心處處痛惱。樂者觸發時,甚大快樂,貪着纏綿。
7.善、惡:善者觸發時,念外散善覺觀,破壞三昧。惡者觸發之時,即無慚無愧等,諸惡心生。
8.愚、智:愚者觸發時,心識愚惑,迷惛顚倒。智者觸發時,利使知見,心生邪覺,破壞三昧。
9.縛、脱:縛者觸發時,五蓋及諸煩惱,覆蔽心識。脱者觸發時,謂證空無相定,得道得果,斷結解脱,生增上慢。
10.心強、軟:強者觸發時,其心剛強,出入不得自在,猶如瓦石,難可回變,不順善道。軟者:觸發時,心智軟弱,易可敗壞,猶若軟泥,不堪為器。
如上二十種惡觸,擾亂坐者身心破壞神定,令心邪僻是為邪定發相。
〔釋禪波羅密卷三下〕
十羅刹女 十羅刹女總目錄
  守護受持『法華經』之十位羅刹女。出典在『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正法華經』卷十「總持品」。特為日本天台宗、日蓮宗所尊崇。
1.藍婆羅刹女:又稱有結縛羅刹女,係右手按劍,左手持經卷之像。
2.毘藍婆羅刹女:又稱離結羅刹女,雙手敲鈸。
3.曲齒羅刹女:又稱施積羅刹女,手持花籠。
4.華齒羅刹女:又稱施華羅刹女,右手下垂屈左手以持寶珠。
5.黑齒羅刹女:又稱施黑羅刹女,左手執寶幢,屈右手置于胸前。
6.多髪羅刹女:又稱被髪羅刹女,右手執寶幢,屈左手置于胸前。
7.無厭足羅刹女:又稱無着羅刹女,左手執水瓶右手執蓮瓣。
8.持瓔珞羅刹女:又稱持華羅刹女,兩手持瓔珞。
9.皐帝羅刹女:又稱何所羅刹女,雙手捧持經篋。
10.奪一切眾生精氣羅刹女:又稱取一切精羅刹女,雙手合十。
十位皆為立像。另于「法華十羅刹法」中,有詳盡而迥異之記載。
此外,『蓮華三昧經』説:初四羅刹為淨利等四大菩薩,第五為釋迦佛,次四者為八葉之四大菩薩,第十為多寶如來。並菩薩處胎時、初生及生后,此等羅刹女常衞護之。
〔孔雀明王經卷中、吽迦陀野儀軌卷下、法華經文句卷十下、佛像圖彙卷三〕
三一二乘 三一二乘總目錄
  三乘和一乘。據『華嚴五教章』卷一:1.三乘即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還有證道之别;此三乘中,聲聞、緣覺二乘為攝愚法(愚于大乘法空理)之二乘。2.一乘,『法華經』中所説,一切眾生悉可成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即會三乘而歸于一佛乘。在藏、通、别、圓等四教,藏、通二教為三乘,别、圓二教為一乘。華嚴宗之小、始、終、頓、圓等五教,小、始二教為三乘,終、頓、圓等三教為一乘;若配于諸宗,則三論、法相、成實、俱舍等四宗為三乘,華嚴、天台等為一乘。
三力 三力總目錄
  實踐修持成就之三力。
1.法力:又云經法力。即『妙法蓮華經』之力。此經敘述十方三世諸佛自利利他功德,乃八萬法藏之重要妙法,為過去諸佛與未來諸佛之行願所修法。若依『法華』有相無相二行修三昧,可成就一切行。
2.佛力:又云願力。指佛欲令行者解脱之願力。佛陀于其大願中之第五十二願:若眾生于諸微妙法中起一念之信,至心受持,則如來與十方諸佛俱現身,或隱于其人前,其人所願必得,乃至速成無上道。
3.信力:行自力所起之信心。對佛法生信不疑,能出離生死證得菩提,不生猶豫之心。冥合此三力,即可成就妙行,稱三力冥合。
又行入三昧定中,得見佛利益之三力,即威神力、三昧力、本功德力。前二為佛力,后為眾生之宿善力;一説前為佛力,后二為眾生力用。皆針對生佛之力用,和相倚始得見佛之益。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一〕
三十二應 三十二應總目錄
  觀世音菩薩為濟度眾生,順應各類而示現三十二種形相,稱為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據『首楞嚴經』卷六,其示現之相及應化因緣(應以何種身分得度?即現何種身相為其説法,令彼解脱)1.佛身應:若見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時, 則于彼前應現佛身,而為説法。2.獨覺應: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則于彼前應現獨覺身,而為説法。3.緣覺應:已斷十二因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即于彼前應現緣覚身,而為説法。4.聲聞應: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則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説法。5.梵王應: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梵身清淨,則應現梵王身,而為説法。6.帝釋應:若諸眾生欲為天王,統領諸天,則應現此身,而為説法,令彼成就。7.自在天應:自在天為欲界第五天,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説法。8.大自在天應:大自在天為欲界第六天主,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虚空,則現此身,而為説法令其成就。9.天大將軍應:若諸眾生愛統理鬼神、救護國土即現此身而為説法。10.四天王應:四天王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若諸眾生愛統理世界、保護眾生,即于彼前現此身,而為説法。11.四天王太子應:若諸眾生愛生天宫,則于彼前現此身而為説法。12.人王應:苦諸眾生,樂為人王,菩薩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説法。13.長者應:若諸眾生愛主族姓,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14.居士應: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15.宰官應:若諸眾生愛治國土邦邑,即應現此身,而説法令彼成就。16.婆羅門應: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衞自居,則應現此身而為説法。17.比丘應: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説法。18.比丘尼應: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説法。19.優婆塞應:若有男子樂持五戒,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0.優婆夷應:若有女人持五戒自居,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1.女主應:女主即天子之后。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國,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2.童男應:若有眾生不壞男根,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3.童女應:若有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4.天應:若有諸天樂出天倫,則應現天身而為説法。25.龍應:若有諸龍,樂出龍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6.藥叉應:藥叉(夜叉)。若有藥叉樂度本倫,即現此身而為説法。27.乾闥婆應:亁闥婆,即帝釋天之樂神。若有乾闥婆樂脱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8.阿修羅應:若阿修羅樂脱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29.緊那羅應:緊那羅,又云「人非人」,頭上有角,似人而非人。若緊那羅,樂脱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30.摩呼羅伽應:摩呼羅伽,即大蟒蛇。若摩呼羅伽,樂脱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説法。31.人應:若諸眾生愛樂人身,修人之行,即現人身而為説法。32.非人應:非人即鬼畜類。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則于彼前應現其身,而為説法,令彼解脱。其中獨覺應、緣覺應重複。四天王應、四天王太子應、女主應皆為集合身而非一身。此三十二應,係菩薩以三昧聞薰、聞修、無作之妙力所得自在成就。與『法華經』普門品説三十三身大同小異。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卷十、觀音義疏卷下、法華玄論卷十〕
三十三身 三十三身總目錄
  又稱三十三應化身。即觀世音菩薩,為攝化普益而示現三昧中之三十三種化身。此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舉。其順序為:
1.佛身,2.辟支佛身,3.聲聞身,4.梵王身,5.帝釋身,6.自在天身,7.大自在天身,8.天大將軍身,9.毘沙門天身,10.小王身,11.長者身,12.居士身,13.宰官身,14.婆羅門身,15.比丘身,16.比丘尼身,17.優婆塞身,18.優婆夷身,19.長者婦女身,20.居土婦女身,21.宰官婦女身,22.婆羅門婦女身,23.童男身,24.童女身,25.天身,26.龍身,27.夜叉身,28.乾闥婆身,29.阿修羅身,30.迦樓羅身,31.緊那羅身,32.摩睺羅伽身,33.執金剛身。
『補陀落海會軌無上記』中,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等四婦女身,而代以人身、非人身、婦女身、童目天女身。『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則無毘沙門天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迦樓羅身、執金剛身等七身,而另加四天王身、四天王太子身、女主身、人身、非人身,又將辟支佛身分為獨覺身、緣覺身。
另于梵文及西藏文之『法華經』則僅舉出十六身。『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亦揭出妙音菩薩有三十六應身,而梵文及藏文皆僅舉出三十三身。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卷十、觀音義疏卷下、法華玄論卷十、法華義疏卷十二〕
三十六句 三十六句總目錄
  『法華經玄義』論及感應道交,由機應相稱所立之三十六句。眾生之機與如來相應為機應;眾生之理性與佛無殊,對眾生為隱,對佛為顯,機應即就其不一不異而立。
機者,可分冥機、顯機、亦冥亦顯機、非冥非顯機;應者,分冥應、顯應、亦冥亦顯應、非冥非顯應。前四機各配四應,即冥機冥應、冥機顯應、冥機亦冥亦顯應、冥機非冥非顯應;其餘三機復同,成十六句。機既召應,則應亦成十六句,如冥應冥機、冥應顯機、冥應亦冥亦顯機、冥應非冥非顯機;其餘三應復同,機、應各十六句,合為三十二句。另加亦冥機、顯機、亦冥亦顯機、非冥非顯機之根本四句,共成三十六句。其中,冥為過去,顯為現在,冥顯為過去與現在,非冥非顯為未來。一人身業之機具三十六,三業具百八機,三世之三業具三百二十四機。又一界三百二十四機,自行化他有六千四百八十機,故互十法界,凡六萬四千八百機。
〔觀音玄義卷下、觀經疏妙宗鈔卷四、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二〕
三十六禽 三十六禽總目錄
  又云三十六時獸、三十六獸。係于晝夜十二時辰交互出現以惱亂修禪者之禽獸。每一辰各有三獸,寅時為狸、豹、虎,卯時為狐、兔、貉,辰時為龍、鮫、魚,巳時為蟬、鯉、蛇,午時為鹿、馬、獐(鹿類之小形),未時為羊、雁、鷹,申時為狖、猿、猴,酉時為烏、雞、雉,戌時為狗、狼、豺,亥時為豕、[豕*俞]、豬,子時為貓、鼠、伏翼,丑時為牛、蟹、鼈。寅、卯、辰之九獸屬東方木,巳、午、未之九獸屬南方火,申、酉、戌之九獸屬西方金,亥、子、丑之九獸屬北方水,若依時唤名,即可消去媚鬼。又密教列此三十六獸于星曼荼羅。
〔摩訶止觀卷八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八之三〕
三十四心斷結成道 三十四心斷結成道總目錄
  以三十四種刹那之心,斷盡煩惱而成就佛道。略稱三十四心。三藏教菩薩,扶惑潤生,歷劫具修六度梵行,饒益有情,最后至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慧發真無漏智時,以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脱,頓斷見思習氣而成正覺,稱三十四心斷結成道。
依『大毘婆娑論』等意,菩薩未坐樹下以前,先以有漏智,斷除下八地之修惑,但有漏智不能斷除見惑及有頂地之惑,故在金剛座上欲將成道時,起無漏智,以三十四心斷除見惑及有頂地之惑。
〔俱舍論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中末〕
三三昧 三三昧總目錄
  『法華經玄義』卷四所説之三三昧:1.真諦三昧:破見思垢。2.俗諦三昧:破惡業垢、塵沙垢。3.中道三三昧,破無明垢。  
〔佛地經論卷一、雜阿毘曇心論卷七、注維摩經卷四、法華玄義釋籤卷五上、摩訶止觀卷七之上〕
三千 三千總目錄
  泛指一切萬法之總稱。全稱三千法、三千法門、三千世間、三千諸法。 由地獄乃至佛之十界,依圓融理,每一界互含其他界,合為百界。再以百界之每一界乃至本末究竟等十如,合為千如。千如復有眾生、國土、五陰(三世間)之别,三類千如總合為三千世間。以三千總攝宇宙萬物(諸法),故稱三千諸法。此三千諸法皆具在眾生日常之刹那心中,以此意義故稱心具三千。又此三千諸法内含真如本體,故稱理具三千(又云本具三千、性具三千、性德三千)。由理具三千,隨因緣顯現于現象界,故稱事造三千(又云變造三千、事用三千、修德三千、修起三千)。
〔法華玄義卷二上、法華文句卷九、觀音玄義卷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
三千塵點劫 三千塵點劫總目錄
  『法華經』化城喩品所舉大通智勝佛,滅度以來久遠之劫。彼佛滅度以來甚大久遠,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悉磨為墨,每經過一大千世界而下一點,至諸墨俱盡,而所經過國土皆碎為微塵,更以一塵為一劫乃大通智勝佛,滅度以來久遠之劫量。『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佛陀成佛久遠以來,而另立五百塵點劫,或五百億塵點劫之説。
〔大智度論卷三二、法華經玄贊卷九〕
三千諸法 三千諸法總目錄
  總賅一切萬有諸法。又稱三千、三千世間。所謂三千乃彰顯天台圓教諸法,本來一多相即、圓融互具、無增無減而設之數,係將『華嚴經』之十法界、『法華經』之十如是、『大智度論』之三世間等相乘之法數。
蓋一心具有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在十法界中之界界相具為百界;又每一法界具十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成百界乘十如是,為千如是;復乘三世間(國土、眾生、五陰)成三千世間,即在陰妄刹那之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諸法,又稱心法三千、心造三千。要之,雖數三千,但諸法實則無量,故所謂百界千如三千世間,其實其數量終非言語思想所能詳述,故知三千實際為顯無量數之數量。
此外,另有一色三千、一香三千、一聲三千、三千圓具等表示賅攝諸法之詞。『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4 A):「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
〔法華玄義卷二上、摩訶止觀卷五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止觀義例隨釋卷二〕
三大五小部 三大五小部總目錄
  三大部是智者大師諸撰述中,闡發法華思想之三大部典籍,即『妙法蓮華經文句』、『妙法蓮華經玄義』與『摩訶止觀』各十卷。又其著作中之『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金光明經玄義』二卷、『金光明經文句』六卷、『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等稱為五小部。
三大部 三大部總目錄
  又稱天台三大部、法華三大部、三大章疏。乃智者大師之名著,為天台宗之根本典籍,即『妙法蓮華經文句』『妙法蓮華經玄義』『摩訶止觀』各十卷,皆是其門人灌頂大師筆錄。其中『妙法蓮華經文句』講述于隋開皇七年(587)在金陵瓦官寺,闡釋『法華經』之字字文義。『妙法蓮華經玄義』初説于瓦官寺,開皇十三年(593)復精解詳説于荆州玉泉寺,乃闡明法華經題及教相。『摩訶止觀』是開皇十四年(594)在玉泉寺説,乃妙解『法華經』之觀心法。  
〔法華文句記卷十下、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釋門正統卷三弟子志、 山家正統學則卷上〕
三子 三子總目錄
  比喩三種根機生性各異之三子。出典在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三)謂三子之中,其一有信順之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對世間事能速疾了知。其二不敬父母,無信順心,然利根智慧,世間事亦能速疾了知。其三不敬父母,及無信順之心,鈍根無智。此蓋以初子喩指菩薩,二子喩指聲聞,三子喩指一闡提。台宗在化教中,即先于華嚴時化導菩薩,其次利益聲聞,最后于涅槃時開導闡提。
又同經(卷三十三)亦有三田、三馬、三器、三病人之譬喩,概亦顯明菩薩、聲聞、闡提等三機之别。 
〔雜阿含經卷三二、卷三三、法華經玄義卷一上、涅槃經會疏卷三一〕
三不退 三不退總目錄
  修行佛道過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稱為不退。三不退即:1.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2.行不退:所修之行法不退失。3.念不退:正念不退轉。此三不退配以菩薩之行位,諸宗説法不一。
法相宗依萬劫修因入十住之位,成就唯識觀,無復退墮惡業流轉生死之位,稱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識觀,對利他之行不退失,稱為行不退;八地以上,得無功用之智,念念入真如海,即在定散中亦恆常自在,稱為念不退。
台宗則以别教之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在此間斷滅見思惑而永超三界生死;以第八住至十迴向之終為行不退,在此間破除塵沙惑而不退失利他之心;又以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此時既斷多品無明惑,永不退失中道之正念。如配以圓教,則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以上為念不退。
另據吉藏大師之『法華義疏』卷一,三不退之異説有四:1.十住位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二乘地,稱位不退;十地之中,第七地菩薩所作之修行不再退轉,稱行不退;第八地以上之菩薩入無功用道,自然進道不動念,稱念不退。2.外凡六心稱為位退,七心以上稱位不退,餘二者如同前釋。3.習種性,稱位不退;道種性,解行純熟,稱行不退;初地以上得無生忍,不復生心動念,稱念不退。4. 十信十住是信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迴向是行十退,十地念不退。三不退若加處不退,即為四不退論。
〔法華義疏二、維摩經略疏一、法華玄義四上、法華文句記二中〕
三止 三止總目錄
  台宗針對空、假、中三觀所立之三種止行:1.體真止:針對空觀而立。體達無明顚倒之妄,即是實相之真者,稱為體真止。以徹達因緣和合諸法空無自性,故能止息一切攀緣妄想而證空理;空即是真,故稱為體真止。若達此境地,則發定、開慧眼,能見第一義,成就真諦三昧。
2.方便隨緣止:又稱方便止、繫緣守境止,乃針對假觀而立。菩薩隨緣歷境,心安于俗諦而不動,為方便隨緣止。蓋菩薩知空非空,故能善巧方便,隨緣分别藥病,以教化眾生,並安于俗諦,心不為外境所動。此能開法眼,成就俗諦三昧。
3.息二邊分别止:又云制心止,乃針對中觀而立。指不分别生死與涅槃、有與無等二邊相。蓋前述之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俗,皆不符合稱中道。既知真非真,則為空邊寂靜;知俗非俗,則為有邊寂靜,亦即息真俗二邊而止于中諦。若達此境,則發中道,定開佛眼,成就中道三昧。
〔小止觀證果章、摩訶止觀卷三上〕
三止三請 三止三請總目錄
  佛陀宣講『法華經』之典故。在方便品之初先讚歎如來之二智,然以諸法實相甚深微妙,欲説又止,后由舍利弗代眾請説。如是佛與舍利弗,交互各有三止三請,即佛始允,其第三次之請而廣説妙法,稱三止三請。
三光天子 三光天子總目錄
  日天子、月天子、明星天子。『法華經』卷一序品,即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之記載。『法華經文句』卷二下,名月等三天子乃帝釋天之内臣,如同卿相。
又『法華經玄贊』卷二,三光即指寶光、名月、普香。觀世音名寶意,為日天子,即寶光;大勢至名寶吉祥,為月天子,即名月;虚空藏名寶光,為星天子,即普香。此係將日月星配以『法華經』之三天子。
然在梵文本『法華經』相應經文之處,同時列舉出:月天子、日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光明天子等五天子之名。又將大明星天子作菩薩形,日、月二天則取天人之形。若依三光,則皆作菩薩形。若依跡象而言,則皆取天人形,即本、跡互用,以顯其象。
〔虚空藏菩薩神呪經、七佛八菩薩所説大陀羅尼神呪經卷一、法華義疏卷一〕
三因佛性 三因佛性總目錄
  智者大師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對一切眾生,皆具三因佛性,此因顯著,即成三德妙果。
1.正因佛性:正即中正,中必雙照,離于邊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三諦具足為正因佛性。亦即諸法實相之理體,為成佛之正因。
2.了因佛性:了即照明,由前正因,發此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為了因佛性。
3.緣因佛性:緣即緣助,由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得開發正因之性,為緣因佛性。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四教義卷六〕
又『佛性論』卷二:1.應得因:指二空所現之真如。2.加行因:指菩提心。3.圓滿因:得加行而因行圓滿。
其中,應得因具有三種佛性,即:住自性、引出性、至得性。
三妙 三妙總目錄
  台宗所立「心、佛、眾生」三者,妙融自在之説。乃自他相互包攝之語。蓋『法華經』有相待、絕待二妙,此二妙以顯融心、佛、眾生三法,則眾生之法亦具有二妙,佛法與心法二亦各具二妙,而得融妙自在自成三妙。  
〔法華玄義卷二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上〕
三身華梵 三身華梵總目錄
  又云三如來。即:1.法身毘盧遮那如來,毘盧遮那,為遍一切處。法身性相常然,真如平等,身土無礙遍一切處。
2.報身盧舍那如來,盧舍那為淨滿。報身諸惑淨盡,眾德圓具,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報身;外以身光照應大機,即他報身。
3.應身釋迦牟尼如來,釋迦牟尼譯為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隨機普現説法利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九下〕
三身壽量 三身壽量總目錄
  法、報、應三身之壽量:1.法身壽量:法身非色質、非心智,乃指法性為身,故壽量非報得命根、非連持之壽,即不遷不變為壽,此壽非長量、非短量,無在世及滅度,非實非虚。
2.報身壽量:久修善業得智力,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
3.應身壽量:智與體冥合,能起大用,隨所應度,處處顯現,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不等。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九下〕
三車四車 三車四車總目錄
  車可運載,比喩佛法化度眾生可運載至涅槃城。三車指羊、鹿、牛車,加上大白牛車為四車。『法華經』譬喩品,有火宅三車之譬喩。
1.羊車:以羊挽車。比喩聲聞人,修四諦行以求出離三界,但欲自度,不顧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顧后之羣眾。
2.鹿車:以鹿挽車。比喩緣覺,修十二因緣,以求出離三界,略有為他之心,如鹿之馳走,能回顧后之鹿羣。
3.牛車:以牛挽車。比喩三藏教菩薩,修六度行,但欲度人出于三界,而不欲自出,如牛之荷負,安忍普運一切。另以大白牛車比喩一佛乘。
古來,有關三車四車之解釋,有二派,其一:表示菩薩乘之牛車與佛乘之大白牛車,視為同一者,有三論宗、法相宗,稱三乘家、三車家。
另在牛車之外,别立大白牛車,即天台宗、華嚴宗,稱一乘家或四車家。
〔法華經玄贊卷四本、華嚴五教章卷一、五教章通路記卷三、卷四〕
三法印 三法印總目錄
  法印是佛法之特徵。乃印證義理是否正確?若所説與法印相契,則可認為是佛説,如與法印違背,則被判定為非佛説。
依『法華玄義』卷八上(大正三三·779 C)説:「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説,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説。」
又『大智度論』卷五(大正二五·99 B)説:「除諸法實相(三法印)其他一切法,盡名為魔説」。所謂三法印:諸行無常,乃了解諸法諦理是空;諸法無我,是不執于諸法,能捨我執;涅槃寂靜,如實修道,必得安身立命為旨趣。
三周授記 三周授記總目錄
  上中下三根之聲聞,由聽聞『法華經』之三周説法而得悟。因此,佛為之各各授予作佛之記,稱為三周授記。三周者,法説周、譬説周與因緣周。
1.法説周乃對上根授記,如譬喩品中,對舍利弗授記即是。
2. 譬説周對中根授記,如授記品中,對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四大聲聞授記即是。
3.因緣周對下根授記,如五百弟子授記品中,對富樓那、千二百聲聞、憍陳如、優樓頻螺迦葉等授記;授學無學品中,對阿難等二千人授記;提婆達多品中,對提婆達多授記;勸持品中,對波闍比丘尼、六千有學無學比丘尼等授記即是。
〔法華經文句卷四上、法華文句記卷四中、卷四下、法華玄論卷五〕
三周説法 三周説法總目錄
  『法華經』之跡門,開權顯實而立名目,亦即佛為令聲聞悟入一乘實相理,遂就上中下三根之機,而重覆説法三回,稱為三周説法。
1.法説周:又稱初周。乃佛為上根人,就法體以直説諸法實相,十如之理;開三乘之權,使其了悟一乘之實。此時唯有大智舍利弗一人解悟得授記。即方便品中所談。
2.譬説周:又云中周。乃佛對法説周不悟之中根,更作三車一車之説。初許三車是施權,后賜一大車是顯實,俾使了悟一乘妙理。此時有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須菩提等四大弟子領解得授記,即譬喩品中所談。
3.宿世因緣周:又云下周,略稱因緣周。佛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之下根者,説其宿世乃大通智勝佛下之一乘機種,使彼等了悟宿世久遠之機緣而得悟。此時有富樓那、憍陳如等千二百聲聞領解得授記,化城喩品中所談。
此三周分重敘正説(佛説)、領解(明弟子之領解)、述成(佛對弟子之領解認可)、授記(佛對弟子成佛作預言)四階段。專以度化上、中、下三根,可謂周備完足。
〔法華經義記卷三、法華經義疏卷八、法華文句卷四上、法華經玄贊卷三〕
三界虫 三界虫總目錄
  三界惑,能斷一切善根,如虫食盡無漏苗之功德。
三是偈 三是偈總目錄
  又稱三諦偈。乃龍樹菩薩著『中論』觀四諦品中之一偈:(大正三○·33 B)眾因緣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乃中觀學派,有關「中觀」經典之總義。指世間諸法,皆由各種因緣所生成,並無固有自性,人所認識之實在事物,皆為施設名言概念而已,自性則空無所有;對因緣所生法既承認其假名之一面,又見及性空之一面,此即中道。隋、唐時代之三論宗、天台宗等,對此偈頗有發揮,形成各自之體系。
三科揀境 三科揀境總目錄
  台宗論觀心之境,在『圓頓止觀』十境中之第一:陰入界境,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之境,而示觀境。其揀境之次第,先揀捨十八界與十二入,而取五陰;繼于五陰中揀捨色、受、想、行等前四陰,唯取第五識陰。又在識陰之中揀捨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而特取第六識,于第六識中揀捨善惡識,而取無記識,后復揀捨心王、心所,獨取心王以為觀境。此乃觀境之要法,亦為知禮大師主張妄心觀最有力證據之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摩訶止觀五上〕
三軌 三軌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字時,具説十妙,其中三法妙為三軌:1.真性軌:無偽不變之真理性,即真如實相。2.觀照軌:破迷情,顯真理之智慧作用。3.資成軌:助成觀照智用(智慧作用)之萬行。
〔法華玄義卷五下、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一〕
又弘經者之三種軌範,即慈悲室、忍辱衣、法空座等,合稱衣座室三軌。蓋以大慈悲拔苦而與樂,愛護眾生如室;以忍辱行遮蔽眾生惡障煩惱如衣,以一切法空自安而安他如座。
〔法華經文句卷八上〕
三乘觀門 三乘觀門總目錄
  四教中之三藏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分别以觀苦諦、集諦、道諦,作為修行之初門。即:
1.聲聞觀苦諦為初門,因聲聞其根最鈍,先觀苦果五陰生死身,以苦諦觀為初門。
2.緣覺觀集諦為初門,緣覺其根稍利,觀苦果集因之惑業,以集諦之觀為初門。
3.菩薩觀道諦為初門,菩薩其根最利,直觀出世因法,以道諦之觀為初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大正四六·166 C)若論修行初門不同,故章安大師云:「聲聞以苦諦為首,緣覺以集諦為首,菩薩以道諦為首。」此約三藏三乘生滅四諦。通教菩薩以界内滅諦為首,别教菩薩以界外道諦為首,圓教菩薩以界外滅諦為首。
〔四教儀集註卷上〕
三根 三根總目錄
  眾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根。據『法華經』藥草喩品:猶如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中,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其上中下,隨樹之大小而各有所受。上根者(利根),根性伶俐,速發智解,堪忍耐難行,能證妙果;中根次之,下根(鈍根)最劣。
『摩訶止觀』卷六下(大正四六·79 B):「下根斷惑盡,方能出假,佛于法華中,破其取涅槃心,勸發無上道,起方便慧。(中略)中根者斷見惑已,生死少寬,思任運斷。(中略)上根者初心聞慧即能體達見思即空。」
〔大智度論卷五四、法華玄論卷九、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
三益 三益總目錄
  修行有三種得益,又云種熟脱。
一.所化實益之因果始終分為三類,即眾生始于心田種下佛種,至最后得解脱為旨趣。
1.下種益:以農夫于田圃播下穀種,比喩佛以成佛得道種子,種入眾生心田中,此即與佛法最初之結緣。
2.調熟益:以種子發芽漸熟,比喩眾生心田之佛種漸熟。即已入于佛法之行中。
3.解脱益:以穀物成熟可收割,比喩佛種之全部調熟,因圓果滿,得解脱自在。
〔俱舍論卷二三、大毘婆娑論卷一七八、法華文句卷一〕
二.菩薩因行六波羅密,得一切種智成就佛樹,以葉、花、果三益利潤眾生,即:
1.葉益:眾生因菩薩而得離三惡道,是為葉益眾生。
2.花益:眾生因菩薩而得生貴族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處,是為花益眾生。
3.果益:菩薩得一切種智,令眾生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至佛道。眾生漸漸以三乘法而證涅槃,為果益眾生。
台家以此三益分别配于圓教觀行即、圓教相似即、圓教分真即。
〔大品般若經卷二二、大智度論卷八五、摩訶止觀卷七上〕
三草二木 三草二木總目錄
  以草木大小,喩顯根性之不同。三草,即小藥草、中藥草、大藥草;二木,即小樹、大樹。
『法華經』藥草喩品(大正九·20 A):「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知無漏法,能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羅漢緣覺,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
蓋佛之説教雖平等一味,但隨眾生根性而所受不同,如草木之所禀各異。有關三草二木之配釋,異説殊多。
智者大師以之配于七方便,依序喩指人天乘、二乘、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别教菩薩,如是五乘各各隨分受潤。
窺基大師則反之,謂三草無成佛種子,分别喩顯無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二木得以成佛,分别喩顯不定種性、菩薩種性。即智者大師以三草二木表示十界皆得成佛之真趣,而窺基大師則以彰顯五性各别為要旨。
〔法華經義記卷六、法華經玄義卷四下、法華文句卷七上、法華義疏卷八、法華玄贊卷七〕
三術 三術總目錄
  台宗強調在修禪觀,去魔障所用之内外三種方法。全稱為内外三術。行者于修畢第八觀「知次位」時,每易為内部之逆緣(強賊)與外部之順緣(軟賊)所擾,致損内德為招名利而自行破敗;為防止此順逆二緣之障,以達到安忍不動之境,遂以内外三術分别對治之。1. 内三術:即以空、假、中三觀對治内心所起之慢、見、煩惱等諸魔障。2.外三術:對治外來之名聞利養諸障亦有三法,即:①對于一切名利,不受不着。②縮隱己德,露己缺點。③遁跡住于萬里無人到絕域之地。
圓頓行者若能用内外三術,安忍于順、逆二緣而不傾動,則能成就十乘觀中第九之能安忍,而策進五品得六根清淨位。
〔摩訶止觀卷七、傳弘決卷七之四〕
三部經 三部經總目錄
  略稱三經。為各宗自奉經典中,特别選出三部與其宗義同性質之經典。台宗之三部經,即『無量義經』一卷、『法華經』七卷、『觀普賢經』一卷。
三善知識 三善知識總目錄
  修行人欲得道果,必受教授知識之訓誨,同行知識以策勵,外護知識以資養俱備,方能成就其功,故稱善知識。即:
1.教授善知識:即傳法之師。其人内外方便,通塞障礙,皆能決了。
2.同行善知識:修行之人互相策發,切磋琢磨,倂心齊志,如乘同船。
3.外護善知識:指營理所須以助修行人,或遇有從外而破害道場,必保護安全。
〔摩訶止觀卷四下〕
三善道 三善道總目錄
  三惡道之對稱。又云三善趣。由三品善業轉生趨向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等三種善處。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大正三三·698 C):「無明與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羅因緣,如畫黃色;無明與中品善行合,即起人因緣,如畫白色;無明與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緣,如畫上上白色。」
〔大智度論卷三十、摩訶止觀卷五上、大乘義章卷八末、翻譯名義集卷四〕
三惑 三惑總目錄
  三毒之異稱,即貪欲、瞋恚、愚癡等三種根本迷惑。又云三障。台宗就界内、界外之惑分為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
1.見思惑:見惑與思惑之並稱。見惑,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即迷于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之想着,即迷于現在事理之煩惱。此見思惑為聲聞、緣覺共執,故稱通惑。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為界内惑,須修空觀對治之。
2.塵沙惑:迷于界内外恆沙塵數法所起之惑障,稱塵沙惑。二乘斷除見思惑后,易着于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稱着空惑,致妨礙出假利生,化度眾生。此惑為二乘趨入菩薩間所斷,又稱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須假觀破之。
3.無明惑:由痴而對一切法無所明了,故稱無明。即迷于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屬界外惑,唯大乘菩薩,得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以中觀破之。若論斷位,則别圓二教不同。依别教之説,十信位能伏住見思惑,初住能斷除見惑,七住能斷盡思惑,八、九、十住能斷除界内塵沙惑,十行斷界外塵沙,十迴向能伏住無明惑,初地以后至妙覺位能斷除十二品無明惑。
依圓教之説,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煩惱,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斷除見惑,七信位能斷盡思惑,八、九、十信結斷除界内外之塵沙惑,初住以至妙覺位能斷除四十二品無明惑。實則三惑原係一惑之粗細而已。即惑體無别,其粗稱為見思;細者稱為無明,介于其間稱為塵沙,是故所謂斷捨當無前后異時之别。
又若以三惑對配二障,則見思惑相當于煩惱障,塵沙惑、無明惑即相當于所知障。
〔摩訶止觀卷四上、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卷七之四、法華經玄義五上、玄義釋籤卷三下、四教義卷一〕
三智 三智總目錄
  『大智度論』卷八十四,三慧品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1.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緣覺之智。
2.道種智:又云道種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種種差别之道法。此智乃菩薩之智。
3.一切種智:又云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别相智,即佛智。台家認此三智為修空、假、中三觀所成,即一切智為空觀所成,道種智為假觀所成,一切種智為中觀所成。
又依空、假、中三觀之義,别立二種三智,1.别相三智:别教菩薩,次第修習别相三觀,成就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習中道觀,了見佛性,成就一切種智,常住涅槃。2. 一心三智:不依别相之次第,融三諦于一境,即一心作三觀,故所發之三智亦于一心中證得,無前后之别。
又『華嚴經疏』卷四,亦舉出俗智、真智、中道智。其中真智即觀照真諦空理之智,相當一切智;俗智即觀照俗諦諸法差别之智,相當道種智;中道智乃不偏真俗二邊,雙遮雙照,相當一切種智。
〔大品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二七、摩訶止觀卷三上、觀音玄義卷下〕
三照 三照總目錄
  太陽之照耀高山、幽谷、平地,比喩佛陀教化眾生之次第。據舊譯『華嚴經』卷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而后金剛寶山,最后照一切大地;佛陀教化眾生亦如是次第;菩薩摩訶薩、緣覺、聲聞及一切眾生。
智者大師在『法華經玄義』卷一,就佛陀説法分為:高山、幽谷、平地,並配列五時加以解説,即:照高山為華嚴時,照幽谷為阿含時,照平地分為三時:即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經玄義釋籤卷一、觀音義疏記卷三、翻譯名義集卷十四〕
三道 三道總目錄
  又云三聚。惑道、業道、苦道;此三為生死流轉之因果。1.惑道:又云煩惱道,迷惑惱亂諸法事理之妄心。2.業道:由妄心所發,乃身口意三業所作。3.苦道:以惑業為因,招感三界六道之果。道有能通之意,此三者乃由惑起業,由業感苦,隨苦復更起惑,輾轉相通,生死不絕,故稱三道;或以輪轉之義,三者輪轉不絕,故亦云三道。
『金光明玄義』卷上,以十二因緣配于三道,謂過去無明、現在之愛、取等三支為煩惱道。過去之行、現在之有等二支為業道。現在之識、名色、六入、觸、受,及未來之生、老死等七支為苦道。

又台宗以分段、方便、實報等三報而各説三道之别:即以見思之惑為煩惱道,煩惱業障為業道,招感界内之生為苦道。此為分段三道。以塵沙惑為煩惱道,無漏之業為業道,變易生死為苦道,此為方便三道。以無明惑為煩惱道,非漏非無漏業為業道,彼土變易為苦道,此為實報三道。
另據圓教之説,三道與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及真性、觀照、資成等三軌,彼此融通而圓妙自在。共成三千三諦圓具妙法。
〔俱舍論卷九、雜阿毘曇心論卷八、瑜伽師地論九三、華嚴經探玄記一三、法華玄義五下〕
三疑 三疑總目錄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二:習禪之時,若生起如下三疑,則不能入禪定。1.疑自:若人以諸根暗鈍、罪垢深重,遂自疑非是學道之器,禪定終不能發。2.疑師:懷疑師長,威儀相貌皆不具足。作此疑慢,禪定不能生。3.疑法:懷疑所受之法,非正真道,故不敬信受行持,禪定不能生。以上種種因緣,若覺知疑過,當急棄之。棄疑蓋,即為棄五蓋之一。
三種止觀 三種止觀總目錄
  漸次止觀、不定止觀與圓頓止觀,略稱三止觀。此三觀依序為初淺后深之觀法、淺深不定之觀法、初后不二之觀法,三者皆是趨入實相之大乘止觀,乃智者大師秉承南岳慧思禪師之説,為三根性説三法門,並引三譬喩而廣説之妙法門。
1.漸次止觀:略稱漸次觀,為初淺后深之觀。此法猶如登梯由低而高。即先持戒,達三善道;次修禪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達涅槃道;復修慈悲,達菩薩道;后漸觀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此即「漸次止觀」法門,能見佛性,住大涅槃。
2.不定止觀:非初觀實相,亦非次第由淺而深,乃前后互更圓融之觀法。如置金剛寶于日中,其色彩之現象不定。此為無别階位,隨眾生根機而作前淺后深,或前深后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等法,以成實相之觀。即指世界為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人、對治」;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故稱不定止觀。此係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而得無生忍。
3.圓頓止觀:指初發心即觀實相,觀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佛界及眾生界亦然。故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猶如神通之騰虚空,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此係以法性寂然修四種三昧,行八正道,雖有初后,然實無二無别,故得開佛知見,得無生忍。  
〔摩訶止觀卷一上、法華玄義卷十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上(詳閲:百科全書3~1433)〕
三種世間 三種世間總目錄
  略云三世間。『大智度論』卷七十,世乃隔别之義;間是間差之意。
1.眾生世間:即五陰所成一切眾生;為能居之正報。又云假名世間,于十界、五陰等法,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故稱假名世間。
2.國土世間:即器世間,即有情所居之國土,如山河大地等,為所居之依報。
3.五蘊世間:又云五陰世間,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十界五陰各有差别,故稱五陰世間;為依正二報之通體。〔大智度論卷四七、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
三種法身 三種法身總目錄
  一.羅什三藏所立之三種法身:1.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現之化身佛,即金剛身。2.五分法身:即戒、定等五分功德。3.實相法身:即空性諸法實相。
〔注維摩經卷三〕
二.台宗所立之三種法身:1.但空法身:乃小乘之法身。2. 即假法身:乃滅無常色而獲常、樂、我、淨等,為大乘别教之法身。3.即中法身:如來法身,非常、非無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為大乘圓教之法身。〔天台仁王經疏卷二〕
三.理法身、智法身、理智無礙法身。
三種法華 三種法華總目錄
  日本天台宗指根本、隱密及顯説為三種。日僧最澄大師在『守護國界章』卷上:一切佛教盡攝于『法華經』所説之一乘教中,故一切教説,皆屬法華之教,法華一乘之外,别無教法。即:
1.根本法華:指『華嚴經』是佛之自内證,為佛尙未説出之法華。2.隱密法華:指阿含、方等、般若時等諸經;乃為根機較低者,廣開方便之三乘説,然其中之義理教説亦隱含一乘法。3.顯説法華:指『法華經』乃明白説出唯一佛乘。復次:在口傳法門方面,有惠思大師及惠威大師立别種之三種法華。此外,又立有四種、五種、七種法華等説。此説與密教結合,則顯示胎藏界與金剛界兩部不二,或謂印與種子不一不異。
三種思惑 三種思惑總目錄
  由塵境起諸染着而生三種惑。1.俱生思惑:即從托胎時就有之愛惡心。2.依見之思惑:乃隨見惑而生起,係由邪師,邪教等誘導所生。3.三界繫思惑:即通三界九地思惑,作正三毒。
三種病相 三種病相總目錄
  『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四(參照大正四六·505 B):修禪定者,若善識病源,能明四大、五臓、五根等三種病發之相,善加調治,則身心安穩而不廢修業。
1.四大增動病相:①地大增故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等諸患生。②水大增故,痰多脹滿,飲食不消等諸患生。③火大增故,煎寒壯熱,肢節皆疼等諸患生。④風大增故,虚懸戰掉,嘔吐氣急等諸患生。
2.五臓生患相:①若患從心生,身必寒熱,口中常燥。②患從肺生者,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兼之鼻塞。③患從肝生者,愁憂瞋恚,頭痛眼庝。④患從脾生者,通身遊風,通身痒悶,飲食失味。 ⑤患從腎生者,咽喉噎塞,腹脹耳滿。
3.五根中患相:①眼或赤或疼,昏花翳暗,是為眼患。②耳或痛或聾,或嘈然作聲,是為耳患。③鼻塞及流濃涕,是為鼻患。④舌或瘡或硬,飲食失味,是為舌患。⑤四體卒痛,百節酸疼,是為身患。
三種鬼神魔 三種鬼神魔總目錄
  『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四(參照大正四六·507 A)魔能現諸形相,惱亂修行,障蔽禪定;行者若不善分别以袪除之,則使魔得其便,致使身心恐怖,有碍精進。
1.精媚鬼:此鬼由精靈變化而厭媚人,以十二時中,子鼠丑牛等獸為種種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惱亂行人,各當其時而來。若多卯時來者,必是狐兔之類,説其名字,精媚即散。餘時來者,類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滅。
2.埠惕鬼:埠惕即惡夜叉。此鬼亦作種種形貌,或如蟲類,緣人頭面鑽刺之狀,或抱持于人,或復言説,音聲喧鬧,及作諸獸之形來惱行人。行者應即覺知,且暗中呵罵彼鬼名號(大正四六·507 A):「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兼誦戒律以除卻之,彼鬼即便退去,無能惱亂。
3.魔羅鬼:魔羅,意為能奪命。此鬼能奪行人智慧之命,多作三種形相,惱亂行人,即現醜色、惡聲等可畏五塵及虎、狼、獅子、羅刹等違情之相,或現美色、嬌聲等可愛五塵,及父母等順情之相,或現尋常所見五塵等非違非順之相。以上三相或令怖畏,或使愛着,皆能動亂行人之心,致禪定不得顯發。
三種教相 三種教相總目錄
  一.乃『法華經』與法華以前諸經,在教相上之三種差别。
1.根性融不融相:即五時八教之判教。法華以前之四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乃以化儀與化法四教,教化根性未熟之二乘、三乘、五乘等。其化法四教中雖有圓教,然僅有法開會(一切教法皆同),而無人開會(泯除三乘之别,人人皆可成佛)。法華所教化者則為根性純熟一佛乘之機,能化之教亦具有「法開會」與「人開會」,為純圓獨妙之開顯圓。
2.化道始終不始終相:餘教當機益物,不説如來引權歸實施化之意。唯法華則明佛設教之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秘密等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脱,具有種、熟、脱三益。
3.師弟遠近不遠近相:眾經皆謂佛于菩提樹下成道時,實智始滿為施權智,但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故亦不能施權智。法華則言佛坐菩提樹下前,早已成道,權實二智已滿,且弟子亦入實智甚久,故先解權智而行之。則道樹之前,師與弟子權實長遠。三種教相中,智者大師多用第一判,湛然大師、日僧最澄大師多用第二判,日蓮大師多用第三判。
〔法華玄義卷一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
二.南地諸家通用之頓、漸、不定等三種教相。
1.頓教:華嚴為化菩薩,如日照高山,故稱為頓教。
2.漸教:分有相、無相二教。三藏教(小乘教)為化小乘,先教以「半字」教,稱為有相教;釋尊成道十二年后為大乘説五時,般若乃至常住稱為無相教。有相、無相俱為漸教。
3.不定教:如勝鬘、光明等經,非頓非漸,闡明佛性常住,故稱為偏方等不定教。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法華玄義卷十上〕
三種禪 三種禪總目錄
  三種禪定,1.世間禪,乃色界、無色界之禪定,有二:①根本味禪:有四禪、四無量、四空等三品,合稱十二門禪。乃厭離欲界之散亂而修四禪,欲求大福則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②根本淨禪:逢佛出世,聞佛説法,則得依之而直發無漏智,故稱淨禪。有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三品,分别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禪:觀、練、薰、修四種:①觀禪:觀為觀照。明觀諦照不淨等境,故稱為觀。有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種。②練禪:練為鍛鍊,即指九次第定,此禪由淺至深,順序鍛鍊四禪、滅盡定,依不雜異念,以無漏法鍛鍊而滅有漏,通達八地。③薰禪:薰為薰熟自在義,如獅子奮迅三昧,能除異念之間雜念,得順逆進退皆隨意自在。④修禪: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
3.出世間上上禪:即『地持經』卷五之九種大禪:①自性禪:修觀心之實相,不外求。②一切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③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④一切門禪:一切禪定皆由此門而出。⑤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⑥一切行禪:含攝大乘之一切行法。⑦除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⑧此世他世樂禪:令眾生悉得二世之樂。⑨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
〔俱舍論卷十八、法華玄義卷四之一、禪波羅密門卷一上〕
三種證相 三種證相總目錄
  上中下三種根人,修習法華三昧,于三七日中,雖一心精進,然因根性之異,故所證之境相亦不同。
1.下根證相:指下根行人于三七日中,獲得戒根清淨。分為三品:①下品戒根漸淨相:于三七日中,或得靈異好夢,或覺諸根明淨,四大輕利,道心勇發。②中品戒根淨相:于三七日内,行道坐禪中,忽見光華淨色,聞妙香氣及微妙音聲稱讚,身心慶悦,得法喜樂。③上品戒根淨相:于三七日中,身心寂淨,或自見身着淨法服,威儀齊整身相端嚴,信心開發得法喜樂,無所怖畏。
2.中根證相:指中根行人,所證之相,亦有三品:①下品定根淨相:若坐禪時,忽覺身心澄靜,發諸禪定,覺觀分明,喜樂一心。②中品定根淨相:若坐禪時,身心安定,覺出入息長短細微,遍身毛孔出入無碍,或見自身諸不淨相,因發禪定,身心快樂,寂然正受。③上品定根淨相:若坐禪時,身心安靜,緣自五陰之身,即覺無常、苦、空,夢幻不實,乃至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猶如虚空寂靜無為,厭離世間憫念一切。
3.上根證相:上根行所證相,亦有三品:①下品慧根證相:若行坐念誦中,忽覺身心如雲如影,夢幻不實,因此覺心,則發智慧,了達諸法,而無障礙,于諸經論中隨義能解。②中品慧根證相:若行坐念誦中,身心寂然,猶如虚空,于正慧中,面見普賢菩薩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悉現其前,是得大智慧,得諸佛所説之法,通達妙義無窮盡。③上品慧根證相:若行坐念誦中,身心豁然清淨,入深禪定,覺慧分明,得無礙總持,獲六根清淨,開佛知見,入菩薩位。
三障 三障總目錄
  三種障礙聖道及加行善根之煩惱、業、果報障。于宗教學中,指修禪時妨礙禪定之三種障礙。
1.昏沉暗蔽障:謂昏沉暗睡,則無别知,而障諸禪定。
2.惡念思惟障:謂雖不昏沉,然惡念忽起而破禁戒。
3.境界逼迫障:謂雖無昏沉、惡念等事,而身或猝痛、火、燒、陷地、落崖、猛虎等奔逐,魔惱並起,諸惡相現而逼惱行人,横生驚怖等。
〔天台四教儀卷四·禪波羅密卷四〕
三箇告勅 三箇告勅總目錄
  『法華經』中,佛陀對跡化菩薩,與來自他方菩薩予之三度教勅:
1.不久當入涅槃,為欲『法華經』付囑諸弟子乃至后世人。
2. 告諸大眾,佛滅度后,若有能讀誦護持此經,即于佛前自説誓言。
3.善男子,佛入滅后,若有能受持、讀誦此經,今于佛前自説誓言。
〔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
三德 三德總目錄
  三德之説雖出在『法華經』以前諸經,但法華圓教之三德,係針對非縱非橫、非三非一,可説大異前説。同時三德亦可配于三菩提、三佛性、三寶、三道、三識、三般若、三大乘、三身、三涅槃等。
又據『攝大乘論』舉出:轉五蘊成三德,即轉色蘊可成法身德,轉受、想、行三蘊可成解脱德,轉識蘊可成般若德。  
〔摩訶止觀卷三上、止觀傳弘決卷三之一、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法華玄義卷五下〕
三請 三請總目錄
  指三次請佛説法。『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正九·42 B):「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説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唯願説之我等當信受佛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依『法華論』卷下,三請有三種意義:1.欲令大眾,推覓甚深之佛陀境界。2.欲令大眾,生起尊重之心,畢竟欲聞。3.欲令增上慢者,離席而去。
〔法華經玄贊卷三末〕
三輪教 三輪教總目錄
  一.指梁·真諦三藏依『金光明經』而立之三輪教:1.轉法輪:佛成道后,于七年中轉小乘四諦之法輪。2.照法輪:七年后説諸部般若以明空,以空照有,故稱照法輪。3.持法論:三十年后説『解深密經』等,説空有以持轉、照二輪,故稱持法論。
〔華嚴玄談卷四〕
二.嘉祥大師依『法華經』信解品立三種法輪:1.根本法輪:指『華嚴經』純為菩薩開顯一因一果之法門。2. 枝末法輪:指小乘諸經乃至方等、般若等諸大乘經。以鈍根不堪聞一因一果,故將一佛乘分别為三乘教。3.攝末歸本法輪:指『法華經』即會三乘歸一佛乘。
〔法華遊意卷上〕
三.玄奘大師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所立三法輪:1.轉法輪:指初時小乘經之有教。2.照法輪:指第二時般若經之空教。3.持法輪:指第三時『解深密經』等之中道教,為法相宗之三時教。
〔華嚴五教章卷上、華嚴玄談卷四〕
三諦 三諦總目錄
  以諸法實相之真理分為空、假、中三諦。此據『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與『仁王般若經』卷上「二諦品」而來。智者大師于『法華玄義』卷一上、二下,『摩訶止觀』卷一下、卷三上、卷五上等所説,即:
1.空諦:又云真諦、無諦。諸法本空眾生不解,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對治之,則執情自忘,情忘即能離諸相,了悟真空之理。
2.假諦:又云俗諦、有諦。諸法本雖即空,然因緣和合,則歷歷宛然。于空中立一切法,故稱假諦。
3.中諦:又云中道第一義諦。以中觀觀之,諸法本來不離二邊、不即二邊、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淨洞徹,圓融無礙。三諦雖為化法四教中之别、圓二教所説,但别教之三諦,有各種稱法,如隔歷三諦、歷别三諦、次第三諦、不融三諦、别相三諦等。即三諦為各個獨立之真理,其中空、假二諦,係就現象而言,中諦則就本體而論,故前二諦較劣,后一諦最為殊勝。相對之,圓教三諦亦有多種名稱,如圓融三諦(又稱三諦圓融)、一境三諦、不次第三諦、非縱非横三諦,不思議三諦等。然三諦並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互融,形成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諦。觀此三諦之真理,有所謂三觀,即圓教之中,觀圓融三諦之三諦圓融觀,為眾生一念中具足圓融三諦,稱一心三觀。
台宗又就别入通、圓入通、别教、圓入别、圓教等,五種修行階段,而論究三諦之深淺:
1.别入通:又云别接通,指通教人,接入别教之機者。此等人聽聞非有漏非無漏之説,遂以有漏為俗諦,以無漏為真諦,以非有漏非無漏為中道。故知其所謂中道,係從通教所説真俗二諦而領悟中諦,此即為「但中」,僅具「雙非」而無「雙照」之整然。
2.圓入通:又云圓接通,即通教人接入圓教之機者。此等人所了解真俗二諦與别入通無異,然聽聞非漏非無漏之説時,兼具雙非、雙照,故知其所領悟中道,異于别入通人,為「不但中」之中道。
3.别教:以有為假諦,以空為真諦,以非有非空為中道,故知其所謂中道亦為「但中」。
4.圓入别:又稱圓接别,即别教人接入圓教之機者,所了解之二諦,與前記三種人無異,然其所領悟之中道,為具足一切佛法之「不但中」。
5.圓教人非但了解中道具足一切佛法,且亦了解其所領悟之真諦、俗諦,亦皆具足佛法,三諦圓融,一即三、三即一,在五種人中最為殊勝。
此外,三諦之真理,若因應凡夫心(情)而作各種説法,稱為隨情説。若對十信以上之菩薩,説空、假二諦為情,説中諦為悟智,稱為隨情智説。若對十住以上之菩薩,則説為真智所照不思議三諦,稱為隨智説。
〔金光明經文句卷二、卷四、卷五、觀音玄義卷四、摩訶止觀七上〕
三諦相即 三諦相即總目錄
  圓教之空、假、中三諦圓融不二,以别于别教三諦之隔歷。
〔摩訶止觀三上〕
三藏教 三藏教總目錄
  一.佛陀一代教法之總稱。
二.小乘教法。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一。佛陀入滅之年,大迦葉等結集經、律、論三藏,總集小乘一切教理,故稱小乘為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三藏之整然而分,故以之為摩訶衍藏,而與小乘之三藏對稱。
三藏教雖有「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門,皆見偏空之理,而説「我空、法有」。其修行人分為聲聞、緣覺、菩薩,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其觀法皆為析空觀,即分析色法為「極微」,分析心法為「刹那」,觀其體「空、無我」。其果位,聲聞有七賢七聖階位,最后證得阿羅漢果,緣覺證得辟支佛,菩薩證得應身之佛果。然此三種人皆斷盡三界之煩惱,但尙有凡夫體,稱有餘涅槃,最后灰身滅智,歸入空寂之無餘涅槃為旨歸。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上、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華嚴刊定記卷一〕
三關 三關總目錄
  或云楞嚴三關。即宋代慈雲遵式(964~1032)大師,住錫天竺寺時,有一貴官,注『楞嚴經』求印可(大正四九·208 C)。師云:閣下留心佛法,誠為稀有。茲先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為流通。否則遂付于丙丁,官許之。
師云:一.真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注釋?二.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為是何義?(昔師注者云:初變一為十,以三世四方互成十二。次變十為百,三世四方互成百二十。三變百為千,三世四方互成千二百,是為一根功德之數,總六根為七千二百。除眼、鼻、身、三根,各虧四百,實得六千,為六根功德也。又一為變生十百千為三疊,凡三番織成其數)。
三.二十五聖所證圓通,實無優劣,文殊大士何得獨取觀音菩薩?其作者無法回答,師即舉付之火中,于是「楞嚴三關」,自茲而出。
三轉法輪 三轉法輪總目錄
  一.三分佛陀之教説為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乃三論宗吉藏大師所立之判教名稱,略稱三法輪、三輪。1.根本法輪:為大菩薩直接宣示悟境之根本教説。『華嚴經』所説一因一果之一乘教屬之。2.枝末法輪:尙不理解佛法之薄福鈍根者,將佛陀一代四十餘年之教法(一乘教),分為方便三乘而説諸經,此由根本一乘教分化而來,故稱枝末。3.攝末歸本法輪:將枝末之三乘教法,歸結根本之一乘教,為『法華經』之教説。復次:如『般若』『淨名』等大乘經典,因為不廢三乘而可説是枝末法輪。或三乘入一乘教,亦可稱枝末法輪;若以直入一乘教,則稱為根本法輪。又三論宗之判教是:以聲聞藏、菩薩藏為主,而以三轉法輪為副。 
〔法華經信解品、譬喩品、法華遊意、中論疏卷一〕
二.指佛陀三轉四諦之法輪:1.示轉: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2.勸轉:勸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3.證轉:證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 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為旨趣。
三轉讀文 三轉讀文總目錄
  空轉、假轉、中轉。又稱十如三轉。『法華經』方便品有「十如是」文(大正九·5 C)「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智者大師以「十如是」文,分為三種讀法,在『法華玄義』卷二上,由三種不同讀法,以顯現空、假、中之三諦法:
1.空轉:若讀「是相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則「諸法皆空」,以彰顯「空」諦。
2.假轉:若讀「如是相」,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則「空即假、現象即差别」,用以彰顯「假」諦。
3.中轉:若讀「相如是」,乃至「本末究竟等如是」,則「諸法即諸法實相」,以彰顯「中」諦。
三獸渡河 三獸渡河總目錄
  以兔、馬、象三獸渡河,比喩三乘斷惑修證之深淺。佛陀住世説法四十九年,然因聽聞教法之人,根機深淺不同,為方便而宣説三乘法,教法雖有三乘之别,但同屬一味法性,故聲聞、緣覺菩薩以所證之深淺,猶如兔、馬、象三獸渡河,兔渡則浮,馬渡及半,象乃徹底截流。
『法華玄義』卷八下(大正三三·781):「三獸渡河,同入于水,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兔馬力弱,雖濟彼岸,浮淺不深而不到底。大象力強俱得底岸。三獸喩三人,水喩即空,底喩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喩如兔馬。菩薩智深,喩如大象,水軟喩空,同見于空,不見不空。底喩實相,菩薩獨到,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聲聞悟道最淺,緣覺悟道稍深,菩薩悟道最深。法性空理,猶如河水,三乘人雖證同一法性,渡同一生死之流,然因其根機深淺不同而差别。
1.象渡河:比喩菩薩修六度萬行,利益眾生,斷除見思惑,習氣盡淨而證菩提,如象渡河,得至其底。
2.馬渡河:比喩緣覺修十二因緣,斷除見思惑,雖兼斷習氣,但未能淨盡,唯證真空理,如馬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
3.兔渡河:比喩聲聞修四諦法,斷除見思惑,未能除斷習氣,但證真空理,如兔渡河,浮水而過,不能深入。
在『法華玄義』卷八下,更分象為大小二種,而以小象比喩别接通之菩薩,以大象比喩圓接通之菩薩。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七、優婆塞戒經卷一、大毘婆娑論卷一四三、摩訶止觀卷六上〕
三識 三識總目錄
  一.類别八識為三種為三識。此係四卷『楞伽經』之卷一所説。①真識:指自性清淨真淨識,乃淨分之第八阿賴耶識;此識能了别真實自體。②現識:指所藏之種子變現根身與世界之識,即染分之第八阿賴耶識;然亦有以第七末那識,能了别妄相,而别為妄識。③分别事識:指起六塵等諸境分别之識,即六、七二識;然亦有以前六識能了别事相,而别為分别事識。
此外,四卷『楞伽經』卷二亦舉出轉相識、業相識、智相識等三識説。  
〔維摩經玄疏卷五、中觀論疏卷七本、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之下,大乘義章卷三末、卷十三〕
二.台宗所立,九識之后三識,即第九清淨識之阿摩羅識、第八無沒識之阿賴耶識與第七分别識之末那識。『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大正三九·4 A):「云何三識?識名為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别之,即是佛識;阿梨耶識即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而别分之為菩薩識;(中略)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别識,訶惡生死,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識。」

又『法華玄義』卷五下,以此三識類通真性、觀照、資成等三軌,且廣亙十種三法,亦即三識、三軌乃至三道,皆同體異名,同為三千三諦圓具之妙法,是故法法圓通融即。
〔法華玄義釋籤會本卷五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法華玄義私記卷五末〕
三懺 三懺總目錄
  懺即懺摩為悔過。據『天台四教儀集註』,懺摩有三種:1.作法懺:謂身禮拜、口稱唱、意思惟,三業依法披陳罪過,求哀懺悔。2.取相懺:謂定心運想,于道場中,或見佛來摩頂,或見光現,或見花飛,或夢見諸瑞相,或聞空中聲,對此諸相,隨獲一種,罪即消滅。3.無生懺:一切罪業,皆從一念無明心性所生,若醒心性本空,罪福無相,則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滅。以上作法、取相二懺為事懺,無生懺為理懺。理懺為正,事懺為助;若正助實踐,即事理兼運,則無罪不滅,無福不生。
三權一實 三權一實總目錄
  化法四教中,藏、通、别三種為權施未了教,稱三權;對之圓教為真實了義教稱一實。『法華文句』卷三上(大正三四·36 A):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
〔法華玄義卷七〕
三變土田 三變土田總目錄
  三變穢土為淨土。又云三變土淨、三變土。佛陀在靈鷲山,講説『法華經』寶塔品時,為供養多寶塔,集合十方分身諸佛,並以神力三度將娑婆穢土變為清淨國土。
據『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釋迦如來講説法華時,多寶如來之寶塔由地踊出,佛即由多寶如來之宿願,聚集自己散于十方説法之分身,先將娑婆世界變為淨土,唯除此會之會眾,其餘諸天人皆移至他土,乃更于八方,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之國為淨土,又移諸天人至他土,然猶不能容盡。乃更于八方,再度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為淨土,又移諸天人至他土。
『法華文句』卷八,解釋三變土田,乃由三昧之力,三昧有三義:初變娑婆,是背捨能變穢為淨;次變二百那由他,是勝處轉變自在;后變二百那由他,是一切處于境無碍。
又初一變表示淨除四住,次一變表示淨除塵沙,后一變表示淨除無明。
〔法華玄論卷九、法華經玄贊卷八、法華文句記卷八〕
三觀 三觀總目錄
  一.三觀是台宗之重要法門,為教理實踐修行之骨架。係對一切存在之三種觀法,即空觀、假觀、中觀稱「空假中三觀」。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而立為旨趣。
1.空觀:又云從假入空觀。空是離性離相義。觀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間,稱為空;由觀一念空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以空觀蕩除見思,以假觀蕩除塵沙,以中觀蕩除無明,即畢竟空為空觀。换言之:自世俗常識(假)進入宗教認識真理(空)為空觀。
2.假觀:又云從空入假觀。假是無法不備義。觀一念心具足一切諸法稱為假;即由觀一念假,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法,以假觀立俗諦法,以中觀立中諦法,三法皆立為妙假觀。换言之,不留滯于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為假觀。
3.中觀:又云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之對待。觀一念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為中;由觀一念中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為圓中觀。簡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以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為中道觀。
二.據『維摩經文疏』卷二一就别、圓二教,以簡别三觀之相,舉出别相、通相、一心等為三種三觀,即:
1.别相三觀:即歷别觀于三諦。若從假入空(空觀),僅得觀真諦;若從空入假(假觀)僅得觀俗諦;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真、俗二諦。此别教之三觀。别教認為三觀盡不相同,且為依序漸觀,故又稱次第三觀、隔歷三觀。依次可斷除三惑而得三智之妙論。
2.通相三觀:即于一觀中,圓解三諦。若從假入空,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皆是空;若從空入假,知俗假是假,真諦中道亦皆是假;若入中道正觀則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皆是中。即以一觀而皆通為通相三觀。
3.一心三觀:即一念心中而能圓觀三諦。觀一念心畢竟無,淨若虚空為空觀;能觀之心、所觀之境皆歷歷分明為假觀;雖歷歷分明,然性常自空,空不定于空,假不定于假為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為一心三觀。
上述通相三觀、一心三觀,即指圓教之三觀,圓教認為三觀乃一念心中,融合空假中三諦之真理,稱圓融三觀、不次第三觀。又因觀之對象,在一念心,故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而為即空、即假、即中之觀。此即破執心(空),以一切現象似有(假),體達絕對世界(中),而在一念中作觀為旨趣。
對此一念,宋代山家派,指此一念為妄心,但山外派則認為是真心。山家派視觀之對象(境)為妄心的有力理由,乃根據『摩訶止觀』卷五上,三科揀境(區别)説。即在決定觀之對象時,要分别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境界。先在三科中取五陰,復在五陰中取識陰,又在識陰中取第六識心王,為作觀之對象,此係直取凡夫妄心為觀之對象。
三.三觀在化法四教中,屬别、圓二教之觀法。若將三觀配于四教,則空觀屬藏、通二教。藏教分析一切心物之存在為無實體,而終歸空理,此即所謂之析空觀。通教則更進一步體達一切諸法,如幻而入空理,此即體空觀,此觀能斷除三界内所起見思惑。然空觀偏向空理,故稱「但空觀」。對之别、圓二教之空觀,則稱「不但空觀」。但通教對利根、鈍根修觀時,有時會令利根者,從但空觀而進入不但空觀,如别接通、圓接通即基此種理由而來。
假觀屬别教觀法,台宗將假觀分為二種:1.生死假,即癡迷眾生之情見。2.建立假,即聖者以出世智眼所照之見。前記藏、通二教之空觀,從假入空時之假,屬生死假而尙未達建立假。别教之假觀,則以空入假之觀,于空之上安立假差别,故為建立假。别教之特質,即為觀無量四諦而建立恆沙之佛法,以出假利生。
另立圓教之假觀與别教之假觀不同之處,即别教將空、中二觀别立,互不相即,且獨立假觀為對境,唯斷塵沙惑;而圓教則視空、中二觀為一,即空即中,以妙假為對境,能同時斷除三惑。
中觀屬圓教,為最高無上之觀法。乃融合空、假二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以觀中道理而圓解三諦,稱為不但中觀。换言之,别教之中觀則稱但中觀。别教以修但中觀,須先于十住位,修空觀以破見思惑,次于十行位,修假觀以破塵沙惑后,方得進修中觀(但中觀)以破無明惑。此三觀一心,同圓教之不但中觀。
〔維摩經玄疏卷二、摩訶止觀卷五、法華經玄義卷一、金光明經玄義卷下、四教義卷一、宗鏡錄卷三五〕
四.智者大師講『法華經』時,另立三種觀心法,即:1.從行觀:又云約行觀。專就諸經之行門而修觀,即唯于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一,如觀「陰」等即是其意。2.附法觀:附諸法相以修圓觀,即四諦五行等法相,入一念心,以成其觀。3.託事觀:又云歷事觀。假託事義以成修觀,隨歷一事以觀法相對,以助修觀。如假借王舍城為觀,則觀王為六識心王,舍為五陰,王舍城為吾人之一身,乃至此王舍城即空假中,心王造此舍,若析五陰則舍空,空即涅槃城。
又『十不二門樞要』卷上,十乘為三種觀法之通體,託事、附法、從行等,則為三種觀法之别相。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止觀義例、止觀義例隨釋卷六〕
五.南山道宣律師,所立之南山三觀。依序二乘、小菩薩、大菩薩之觀法:1.性空觀:聲聞、緣覺二乘人,觀因緣所生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皆無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稱性空觀。相同台家所説之析空觀及體空觀。2.相空觀:藏、通二教菩薩,觀因緣所生一切諸法,其相本空,但眾生情執,妄見種種差别相。必常以此理觀察自心,稱相空觀。3.唯識觀:識即心識。别、圓二教大乘菩薩,了知世間一切外塵諸法,皆唯識所現,心外無物,自性本清淨。此理深妙唯意緣知,稱唯識觀。唯識觀又分二種,即利根所修「直爾總觀」與初心所修之「歷事别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四〕
六.華嚴宗杜順大師,依『華嚴經』所立法界三觀。法界指所觀之境;三觀,指能觀之心。1.真空觀: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真為非虚妄之念慮;空為非形礙之色相。以簡别妄情顯真性,而歸平等空性,使見色非實色為真空,令見空非斷空為真性,如此則能泯滅妄情所見事相,而彰顯真空妙體。2.理事無礙觀:即四法界中之理事無礙法界。理是性靜明體,事是形相分限義。即觀萬象差别之事法與平等無差理性,相融而無礙自在。乃因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變現;猶如水即波,波即水。亦即觀真如性起萬法,而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即理事無礙觀。3.周徧含容觀:即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周徧乃無所不在;含容是無法不攝義。真如性乃一味平等,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全體,一一事相亦徧含容一切法界,故一相與多相互融無礙,大小相含,互攝互容而重重無盡,為周徧含容觀。
上述三種所觀境,雖同一心法界,然因能觀之智深淺不同,而有此三種别,故又稱為三重觀門。
杜順大師又在『法界觀門』中開真空觀為會色歸空觀、明空即色觀、空色無礙觀、泯絕無寄觀四句;開理事無礙觀為理徧于事門、事徧于理門、依理成事門、事能顯理門、以理奪事門、事能隱理門、真理即事門、事法即理門、真理非事門、事法非理門等十門;又開周徧含容觀為理如事門、事如理門、事含理事門、通局無礙門、廣狹無礙門、徧容無礙門、攝入無礙門、交涉無礙門、相在無礙門、溥融無礙門等十門説
〔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
七.圓覺三觀。『圓覺經略疏』卷下,舉出三種修觀之精神狀態,1.奢摩他,意譯為止,即止寂義。欲求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而在染淨等境心不妄緣,即是體真止,相同天台空觀。2.三摩鉢提,意譯為等至。遠離昏沉、掉舉謂之等;令心平等安和謂之至。欲求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與根塵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觀而修,以除諸幻即是方便隨緣止,能隨緣歷境而安心不動,相同于天台假觀。3.禪那,意譯為靜慮。靜即定,慮即慧。欲求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便能隨順寂滅境界,即是息二邊止,能不分别生死、涅槃、止息、有無等之二邊相。相同天台之中觀。
又宗密大師將上述三觀,依次稱為泯相澄神觀(靜觀)、起幻銷塵觀(幻觀)、絕待靈心觀(寂觀)。
八.圓覺三觀與天台三觀之異同,據『圓覺經略疏』卷下,二者之義理雖同,然意趣相異。其相同為泯相即空觀、起幻即假觀、絕待即中觀。圓覺三觀之相異處,乃明示行人之用心方便,多就心而成行,故不立所觀境;天台三觀則推窮諸法之性相,多就義理而生解,故立所觀三諦。
同書又舉出圓覺三觀,共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輪是摧輾義,能摧毀惑障而轉正智,故稱為輪。二十五輪,即先依次單修靜觀、幻觀、寂觀三觀,稱為單修三觀為三輪。次修「交絡三觀」,初以靜觀為主而兼修幻、寂二觀,三者交絡成七輪,再依次各以幻觀、寂觀為主而兼修其餘二觀,如此三個七輪總成為二十一輪。后以圓覺慧圓修三觀,稱為如意圓修觀,此僅一輪,以上總計為二十五輪。
〔圓覺經大疏卷下〕
九.『觀經疏傳通記』卷三,舉出三種觀心法:1.觀矚觀:如眼、耳等五識緣五塵境,矚對現境,顯現分明而無推度計量。2.觀知觀:謂與意識相應之知解,藉眾相而觀于義。3.觀行觀:即十三觀等。依正定力而行推度境界之觀法。若將此三觀配于三分别,則觀矚觀為自性分别,觀知觀為隨念分别,觀行觀為計度分别。〔淨土法門源流章〕
久遠實成 久遠實成總目錄
  又云久成、久遠古成、久遠本佛、無始古佛,乃印度摩揭陀國菩提伽耶,菩提樹下開悟成佛之伽耶始成佛陀,係為一種方便示現假相;實際上釋迦佛于久遠前,早已開悟成佛,且已教化眾生。『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即以為藍本,而加以開演。
久遠實成之思想,係以佛陀所悟「以法為永遠常住」為根本而衍生。即諸弟子對佛陀追慕心切,而産生此思想。佛教本為真理信仰,佛陀遺言,于自己圓寂后,諸弟子應以法為依歸。然諸弟子本因仰慕佛陀之聖格而傳仰佛法,故從佛陀滅度后,不僅以所遺留之教法為滿足。更恭誠追慕佛陀,進而謀求能代替佛陀而尊種種教説。故『法華經』,則將諸佛説盡歸于佛陀,且尊奉為永遠恭敬之對象。
〔法華論卷下、法華玄義卷一上、法華文句卷九下〕
凡夫 凡夫總目錄
  音譯必栗託仡那,意譯為異生。略稱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階位,則未見四諦理之凡庸淺識者,均稱凡夫。『大日經疏』卷一,凡夫以無明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于諸趣中遂産生種種類别之眾生,故正譯為異生。然菩提流支、真諦、笈多三藏等則譯為毛道凡夫、嬰兒凡夫、小兒凡夫,后二譯名源于梵語(音譯婆羅必栗託仡那),婆羅有「愚」義。
又對四向四果之聖者,其餘未見道者,亦皆稱凡夫。俱舍宗以四善根為内凡,三賢為外凡,三賢以下為底下凡夫;大乘則以初地以前為凡夫,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内凡,十信為外凡。外凡以下稱凡夫。又對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四聖,而生死流轉于六道,皆稱六凡,即地獄之有情以至天界眾生皆是。
凡夫之内涵意義,稱凡夫性、異生性,略稱凡性。犢子部認為其體乃欲界之見惑;有部指其乃聖道之非得而言;經部不别立其體,但以此乃聖法相續之分位差别;唯識宗認為係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且是分别而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作用之假立名目。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梵網經卷上、佛性論卷三〕
凡聖一如 凡聖一如總目錄
  又云佛凡一體、凡聖不二。指凡聖本性同一。即凡夫(迷惑中之眾生)所具本性,與聖者(超越迷惑者)所具之本性無異。故不論凡夫、聖者之生命本質並無區别,僅由于意識活動及迷惑與否之迥異而已。
〔注維摩詰經卷四、摩訶止觀卷五上〕
千如是 千如是總目錄
  台宗融攝一切諸法而立三千數目之用語。「如是」,乃表指示之詞。台宗針對萬法,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總有十界,十界之性各具十界,相乘而為百界,其百界一一具有「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種如是,故稱千如是。再以加乘三種世間,則有三千而成諸法實相之數。然百界千如並非固定數量之語,因理實各具諸法無量,故百千數即顯示畢竟無數之量;又因十如是能三轉讀顯證三諦圓理,而百界千如即三諦實相,故亦表示圓融三諦理。
〔法華玄義二〕
口安樂行 口安樂行總目錄
  四安樂行之一。不樂説人及經典過之行法。即遠離説過、輕慢、歎毀、怨嫌等四事,修攝其心而得安樂。『法華經』安樂行品(大正九·37 C):「文殊師利。如來滅后于末法中欲説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説,若讀經時不樂説人及經典過」為旨趣。
大收教 大收教總目錄
  『法華經』與『涅槃經』「捃拾教」之相對稱。佛宣説『法華經』,如春耕、夏刈、秋收循序漸進而成一時大收;即由初頓華嚴以來化導之功,因所化根機已漸純熟,故在法華會座,宣説開顯妙法,俾使之會入一佛乘。湛然大師之『法華玄義釋籤』卷二(大正三三·823 C):「法華開權,如已破大陣(中略),故以法華為大收。」
大白牛車 大白牛車總目錄
  『法華經』譬喩品,所説四車之一。天台、賢首諸師以羊車比喩聲聞乘,以鹿車喩緣覺乘,以牛車喩菩薩乘,而以大白牛車比喩一佛乘。對界内三乘方便權教,以門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車喩界外一乘真實法門,此即所謂「會三歸一」之妙旨。嘉祥、慈恩諸師則主張宅内牛車與宅外牛車同體無殊,故二乘會歸菩薩乘。
大乘 大乘總目錄
  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上乘、勝乘、第一乘。乘乃交通工具之意,係指能將眾生從煩惱岸載至覺悟彼岸之教法。有如次各説:
1.『阿含經』尊佛陀教説為大乘。
2.大乘、小乘之語,係佛陀入滅后一段時期,即大乘佛教興起之際,才有大、小乘對立之名詞。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則認為大乘並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發展,小乘乃大乘思想之基礎。
3.小乘視釋迦佛陀為教主,大乘則提倡同尊三世十方之無數佛。小乘僅否定人我之實在性,但大乘否定法我之實在性。小乘以自己解脱為主要目標,故為自調自度(調指滅除煩惱;度指證果開悟)聲聞、緣覺之道。大乘認為涅槃有積極意義,乃自利、利他兩面兼顧之菩薩道。
4.小乘中有『阿含經』、『四分律』、『五分律』等,及『婆娑論』、『六足論』、『發智論』、『俱舍論』、『成實論』等論。至于大乘則『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以及『中論』、『攝大乘論』等論。大乘教徒雖承認小乘三藏之價值,然不如大乘經典之殊勝;但小乘徒却以大乘經論為非佛説。
5.大乘以殊勝之理由:『菩薩善戒經』卷七與『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一列舉七項,世親大士之『攝大乘論釋』卷六,亦舉出十一種理由。『菩薩善戒經』所説之「大乘」要義:根據十二部經中之最上毘佛略(方等)教法(法大),發菩提心(心大),領解其教法(解大),以清淨心(淨大),具足菩薩之福德與慧德(莊嚴大),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時大),具足相好而得無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門之核心要義。
6.印度大乘系統,有中觀、瑜伽二派,及后期之密教。①初期大乘:約一世紀至五世紀頃,集中闡發「假有性空」之理論,逐步形成由龍樹、提婆等大士創始之中觀學派。②中期大乘:約五世紀至六世紀頃,出現宣説如來藏緣起與阿賴耶識緣起為特色,集中闡發「萬法唯識」之各類經典,從中形成,由無著、世親大士為始祖之瑜伽學派。③后期大乘:乃七世紀以后,佛教義學逐漸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紀初在印度絕跡。而由印度傳出之大乘佛教,屬北傳佛教。
7.在我國,根據大乘諸經論,所創多數教派,如三論、涅槃、地論、淨土、禪、攝論、天台、華嚴、法相、真言等,各為表示自宗優越,而對大乘經典作種種分類與判析。例如,真言宗分顯教、密教;華嚴宗及天台宗分權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説」之教)、實大乘(大乘中之真實教,主張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復有分為有相大乘、無相大乘二種;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説法。
8.我國及日本、韓國現行之佛法,均屬大乘。
9.錫蘭、緬甸、泰國等屬古來之上座部系統;而西藏、蒙古所行教法,則屬大乘系統。
10.天台宗將小乘經律論三藏稱為三藏教(藏教),(華嚴宗則稱為小乘教)。又認為小乘中「有門」(發智論、六足論等)、「空門」(成實論)、「亦有亦空門」(昆勒論,此論未傳入我國)以及「非有非空門」(迦旃延經,此亦未傳入我國)等四門,稱為小乘四門、或小乘四分。
11.智者大師之『金光明玄義』,立有理乘(一切存在為真如理性)隨乘(隨應對象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證自悟、悟他果位)等三大乘之説,相當于真性、觀照、資成等三軌。〔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大寶積經卷二八大乘十法會、放光般若經卷五歎衍品、金剛仙論卷二、入大乘論卷上、法華文句卷三下、大乘大義章卷下、大乘義章卷一、摩訶止觀卷三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
大乘止觀法門 大乘止觀法門總目錄
  四卷。略稱『大乘止觀』。南朝慧思大師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中。
本書闡述大乘止觀之妙法。以如來藏緣起思想為基礎,即以心意識中,真妄和合本識為中心體系。此外,又闡論染淨二性説;此二體系互為表裏,尤以后者富于性惡思想之傾向。本書共分三科,即略標大綱、廣作分别、歷事指點,另設五番建立,為之要旨。
1.止觀依止:修止觀法門,須先依止一心,即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如來藏、法界、法性)之體狀有三種差别。即:①此心為第一義諦之真如心,本來即離一切名相。②此心雖離一切分别及境界相,但與彼諸相法性不一不異。③舉空與不空二種如來藏義,廣辨真如義。
2.止觀境界:以真實性、依他性、分别性,為大乘止觀之所觀境。真實性,即出障真如及佛之淨德;依他性,即在障之真如與染和合而成之阿黎耶識;分别性,即六、七二識之妄想分别。三性具染淨兩面功能,故泛通十法界。
3.止觀體狀:為修習大乘止觀法門之入門:①就染濁三性而説,②就清淨三性作釋。二門之中又各分為三性。止觀體狀,説明由三性入三無性之方法,亦即轉分别性為無相性,轉依他性為無生性,轉真實性為無性性。若入三無性,得止行成就,安住常寂之境,復可由止起觀于定中興起三業大用。
4.止觀斷得:依三性次第止觀修習,可得各各層次斷惑證真之成果。
5.止觀作用:如止行成就,能體證清淨心「理融無二」之實相法性,與一切眾生圓同一相之身。若得觀行成就,即因淨心體顯,使法界無礙三業大用自然生出,一切染淨之大能便得興起。所謂「歷事指點」,即將日常生活、禮佛、飲食乃至一切活動,悉納入修行軌跡中,並分止觀二門,勸令奉行。本書係天台教學及性具思想之濫觴,亦為禪宗思想之先鋒,是國人所著最早之一部綜合性佛學鉅著。註釋書有了然大師『宗圓記』五卷、智旭大師『釋要』四卷、諦閑大師『述記』二卷,普行法師『啟蒙』,慈山大師『頌註』一卷、清潭大師『頌講義』一卷等。
〔天竺别集卷上、佛祖統記卷二五、天台宗章疏〕
大般涅槃經玄義 大般涅槃經玄義總目錄
  二卷。略稱『涅槃玄義』。章安灌頂大師撰(大正三八·1)。本書及『經疏』乃『涅槃經』最重要之解説書。卷首為序論,將涅槃分為别釋與通釋兩類而解釋,以説明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又分為釋名、釋體、釋宗、釋用、釋教等五科。此種「名、體、宗、用、教」之分科法,本為智者大師獨特之妙談,灌頂大師繼承依之為本經而立論。宋代智圓大師亦依之解釋『涅槃經』,有『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為本書之註疏。
大涅槃經疏 大涅槃經疏總目錄
  三十三卷。具云『大般涅槃經疏』,略云『涅槃經疏』『大疏』,或稱『南本涅槃經疏』(大正三八·42)。
本書乃章安大師五十四歲(614)著『玄義』二卷及『疏』,歷時五年才撰成之名著。古來涅槃之思想研究家,皆稱讚章大師之『涅槃疏』頗具神解之名著,故凡有心于涅槃研究,乃屬必讀要典之一。
大通智勝佛 大通智勝佛總目錄
  大通智勝。又稱大通眾慧如來、大通慧如來。于過去三千塵點劫前,演説『法華經』。依『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一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此佛未出家前有十六王子,在父王成道后,十六王子亦出家為沙彌,聽聞大通智勝佛,宣講『妙法蓮華經』而信受奉行,后亦各昇法座廣説此經,一一皆度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且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聽聞為其眷屬,諸王子中之第十六沙彌,即釋迦如來。此即法華三周説法中之「因緣周」説法。釋尊既為過去大通智勝佛之王子,故靈山會上聽眾,皆為如來之結緣眾。然「大通結緣」之説,至因緣周(化城喩品)始有所開示。雖係為下根人説其宿緣,但法説周及譬説周之機根(上、中二根)亦俱有宿世結緣義。
〔正法華經卷四、大智度論三二、法華文句卷七下、法華玄義卷一〕
大通結緣 大通結緣總目錄
  『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往昔三千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出世,宣説『妙法蓮華經』。此佛為其出家十六子講説『法華經』。十六子中之第十六子即現在之釋迦佛。此十六子以聽聞大通智勝佛之説法,因而結下聽聞一乘法華緣,稱大通結緣。又參與靈山法華會座之聽眾即為大通結緣眾。
〔法華文句二十、法華玄義一上〕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總目錄
  一百卷。印度龍樹菩薩著,后秦鳩摩羅什譯。又稱『大智度經論』、『摩訶般若釋論』、『大智釋論』、『釋論』、『智度論』、『智論』、『大論』。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係詮釋『大品般若經』之論著。「大智度」為「摩訶般若波羅密」之意譯。相傳本書原文有十萬頌之多,據推測今本百卷係羅什三藏縮譯而成?
羅什三藏譯本中,初之三十四卷,係「大品般若初品」注釋。其后各卷是節略,若全部譯出,或超千餘卷之數?
卷首之序文是僧叡大師所作。全書所引經典極多,為理解大乘佛教之重要論書。
本書對學説、思想、用例、傳説、歷史、地理、實踐規制、僧伽等之解説甚為詳細。所引用之經典、論書包含原始佛教聖典、部派佛教諸論書,及初期大乘之『法華』、『華嚴』等諸經典。並宣演「勝論派」及其他印度一般思想,堪稱為當時之「佛教百科全書」。本書是龍樹大士晚年之名著。
大士另在弘揚般若思想之大作為「中論」,以「般若皆空」為焦點。而本書則立足于「諸法實相」之積極肯定,兩者皆是極力闡明大乘菩薩之思想宗教實踐為旨趣。
又由本書可了解在三世紀頃佛教學説之大要。且以后大乘佛教等諸論説,,幾乎皆以本書理論為中心而開展。因此龍樹大士被譽為「八宗祖師」之理由在于斯。
又本書不僅為印度思想形成之重要典籍,及『大乘起信論』所説「真如」「空」與「中道」思想之相即,均深受本書影響。此外本書中之佛身觀與法身觀,是密教思想之先驅,且為真言陀羅尼根源之論典。
本書譯于姚秦弘始四年(402)至七年,自譯出以來,研究風氣甚盛。與三論學派(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並興,成為四論學派,更為歷來各宗派所依用引據之重要論典。台宗亦依之在『四教義』卷十二,即尊之為「大乘通申論」。
近年來,研讀此書之風氣甚盛。故坊間流行數種版本,且有新式分段排版本。又在敦煌及新疆等地發掘之古寫本,題名為「摩訶般若波羅密優婆提舍」,以現行本與古寫本互相校核,始知現行本中,有不少脱誤之處。
本書注疏極多,較重要者有『大智度論抄』二十卷(慧遠)、『大智度論疏』(曇影)、『大智度論疏』十四卷(僧侃)、『釋論玄門』一卷(慧思)、『大智度論釋』十卷(行賀)、『大智度論疏』二十四卷(慧影)等。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八、卷十、大唐内典錄卷三、卷五、續高僧傳卷十三、關于大智度論之古本(秃氏祐祥,龍谷大學論叢第二五七)、有關燉煌出土『智度論』(本田義英,宗教研究新第六之二)〕
大經 大經總目錄
  各宗派所指大經名稱各異,天台宗即指『大涅槃經』;淨土宗乃指『大無量壽經』,密宗則指『大日經』及『金剛頂經』為大經。
女人往生 女人往生總目錄
  又云女人成佛。即指女人之身往生淨土,或指女人轉男身成佛。蓋因印度女人之地位甚低,不得成為梵天王、帝釋、魔王、轉輪王、佛等五。惟女人有此五障,或淨土中無女人等觀念,與大乘佛教所言,眾生皆可成佛思想互相矛盾,故佛典中始有可變女人身成佛之説。如阿闍世王之女阿術達發菩提願,轉女身得當來作佛之授記;羅閲祇國優迦長者之女須摩提,轉女身為沙彌,受成佛之記。『法華經』中亦有「龍女成佛」之記。關于女人往生説,于『無量壽經』中言及阿彌陀佛第三十五願,即若女人聽聞彌陀名號而心生歡喜信受。並發願往生淨土者,則可轉為男身,此為救度女人之誓願,亦即女人往生之根據。『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三十亦有誦念真言,隨心供養承事,則比丘、比丘尼、族姓男、族姓女皆可往生西方淨土。又『觀無量壽經』即以韋提希夫人為正機,開念佛往生之道。  
〔法華經卷五、無量壽經卷上、法華文句卷二三〕
尸棄大梵 尸棄大梵總目錄
  為色界初禪天之天主。尸棄,意譯為頂髻、火。此王本修火光定,破除欲界惑,故從德而立名。又據『大般若經』卷五七○現相品,以持髻梵王為堪忍界之天主;『法華玄贊』卷二,以持髻王即尸棄大梵。而堪忍界即娑婆世界,尸棄大梵為娑婆世界四禪天之天主。
近代有學者認為,尸棄大梵係表示過去七佛之第二尸棄佛與梵天思想之混合。大乘所謂現在佛出現之説,亦從梵天思想而來。
〔法華經卷一、法華文句卷二下、法華義疏卷一(吉藏)〕
山家 山家總目錄
  隱入山中之師或其門徒。如智者大師久住天台山,知禮大師久住四明山,各在所住山上演妙法義,高唱天台學稱為山家。又如『山家義苑』、『山家緒餘集』、『山家教典志』等諸書中,對「山家」一詞即指台宗或天台家。
在日本,山家一詞特指日本天台宗之開祖最澄,此外亦指比叡山之門風。例如最澄有「山家大師」之稱。天台法華宗,分學生式又稱山家學生式,合壇灌頂記,稱山家灌頂記,天台法華宗傳法偈,稱山家傳法偈,圓頓菩薩戒稱山家律。
山家山外 山家山外總目錄
  指台宗之山家派與山外派。即北宋初年,以知禮大師為主之天台正統派為山家派;對之錢塘派慶昭智圓等大師為山外派。由唐末天下戰亂不息,台宗典籍大多散佚,其后從韓、日本逆輸入有關天台典籍,幸而于九、十世紀頃獲台學復興盛況。
然由對于原典看法不一,遂導致觀點歧異。久之乃有山家、山外之對峙。兩派對抗起于對『金光明經玄義』廣略二本真偽問題之論爭,廣本有「觀心釋」一章,略本則無。兩派分裂,肇始于五代末,當時高論清竦大師門下有螺溪義寂、浙江志因大師。所謂山外,乃從志因之弟子慈光晤恩大師,晤恩之弟子有奉先源清、靈光洪敏大師,源清之弟子有梵天慶昭、孤山智圓大師,慶昭復有永福咸潤、永嘉繼齊大師等弟子,為山外派之系統。而山家派,乃義寂門下有寶雲義通、國清宗昱大師,義通之弟子有四明知禮、慈雲遵式、寶山善信大師。知禮復有廣智尙賢、神照本如、興教梵臻、廣慈慧才、淨覺仁岳大師等。

兩派之筆戰論諍,先是從山外派之晤恩大師以「觀心釋」作『發揮記』一書,認為是后人附加,而專依解釋略本,其門弟源清、洪敏大師,亦造「難詞二十條」同尊此説,且否定廣本之「觀心釋」。時有善信,致書知禮大師請其撰文對評二十條難詞,知禮大師作「扶宗釋難」,指摘二十條難詞之説。源清大師門下二傑:慶昭、智圓大師合作「辨訛」,以扶助『發揮記』。知禮大師又撰「問疑書」以詰「辨訛」之説,慶昭大師亦以「答疑書」回覆之。知禮大師更作「詰難書」,慶昭大師則著「五義書」轉申其意。知禮大師又以「問疑書」責難之。踰年未獲答書,知禮大師遂以「覆問書」催促之。慶昭大師于是撰「釋難記」以為解説。如此往復五回,其間共歷七年。景德三年(1006),知禮大師綜括前后十度往返論文義,而撰『十義書』。翌年,慶昭大師亦作「答十義書」為之辯抗,知禮大師更撰「觀心二百問」反詰之。

又經十餘年,智圓大師又撰『光明玄表微記』,復以「四難」否認廣本之『觀心釋』。翌年,知禮大師作『光明玄拾遺記』,論破智圓大師之説。自晤恩大師否認廣本,至知禮大師論破「四難」,前后歷四十年,其間之諍議論點雖多分歧,然主旨盡在觀心之真妄境之諍為焦點。
山家派主張「妄心觀」,其觀心目的在轉凡心而實現理心,應修圓觀之直接對象為日常起滅刹那心,所謂真性理心,本非對象性之物,故不成為觀察對象,而能成對象只有無明妄心,故針對觀妄心,方能趨入三諦妙理。

山外派則主張「真心觀」謂觀道要點,在依妙解而定妙行,妙解乃理解圓融三諦三千之圓理,妙行是實行圓妙之三觀;由妙解而得妙行,即無真妄之别,亦即依妙解而得實相三諦理心,此須視一理心為觀法之直接對象。此理心(一心、一念)並非妄心妄念之一心,而是靈知自性心之不思議境。以上論諍,若從哲學觀點上可謂是「山家實相論」與「山外唯心論」之爭而已。

山外派唯心論,顯已離開天台「性具説」而趨近華嚴為媒介而顯『大乘起信論』的論調。山外以唯圓之思想,山家則以别圓二教圓融之思想,故知禮大師在『十不二門指要鈔』中,立華嚴為别教,主張「别理隨緣」,山外則反對此説。

此外,就智者大師之『請觀音經疏』所説「理性毒害」問題,亦導致知禮、智圓大師間之論諍。智圓大師作『闡義鈔』主張「理毒」應消伏,故理毒可斷且非性惡;知禮大師即作『釋消伏三用章』「十九問」,提出「理毒即性惡」,謂存性惡不必斷。由此,智圓大師僅就圓教上立論,知禮大師則就别圓二教圓融而説。其后慶昭大師之門人咸潤大師以『籤疑』駁斥知禮大師,知禮之門人淨覺大師即著『止疑』反駁之。
又關『觀經疏妙宗鈔』所説「色具心具」説,兩派主張亦異。『妙宗鈔』乃知禮大師所撰,其主張「心法」與「色法」同體皆具有三千,皆為能造能具之總體;山外派之咸潤大師作『指瑕』反對知禮大師之説,主張心法與色法互異,心法具有三千,為能造能具之總體,而色法不然。僅為所造所具之體。淨覺大師乃撰『抉膜』以駁斥咸潤大師之説。

另就「三千之有相無相」,兩派亦各執一端,山家派主張理事一體,無論理造三千或事造三千,皆為「有相」而有差别現象;山外派則認為理具三千乃平等而無相,事造三千始為「有相」,且有差别之現象。

t-2.GIF

自從五代末年,山家派計有:義寂、義通、諦觀、遵式、知禮、宗昱、尙賢、本如、梵臻、慧才、仁岳大師等;山外派則有志因、晤恩、源清、智圓、慶昭、咸潤、繼齊大師等。然知禮大師門下之淨覺仁岳大師,與知禮之法孫神智從義大師等人,其后又就「觀心觀佛」之觀點,與知禮大師不契而辭其座下,另創新説,時人稱為「后山外」,又稱「雜傳派」為别「后山外」,乃將上記所舉之源清、慶昭大師等之外派稱為「前山外」。
〔四明十義書、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卷三、山家緒餘集卷下、釋門正統卷五、佛祖統紀卷八、卷十四、天台教學史第四章(慧岳)、宋代天台教理史(李世傑)〕
山家義苑 山家義苑總目錄
  二卷。宋代可觀(1092~1182)撰。收于卍續藏第五七册。本書旨在祖述台宗山家派知禮大師門下之南屏派,並論述台宗要義。内容:卷上雙游義、金錍義十篇、十不二門中總别義、辨岳師三千書。卷下:部教義、定教義、受戒普説、議蘭盆五章、初燄正義、料簡借别名通等。全書除闡釋台宗教判之外,亦論及『觀無量壽經』中「五逆謗法」義、『梵網戒疏』中受戒要義。此外對宋代台宗山家、山外之爭論,就佛身常住説、佛性説、事理三千説等問題,再而評述知禮、淨覺仁岳、孤山智圓大師等諸師之見解為有關宋代台宗之重要論典。
山家緒餘集 山家緒餘集總目錄
  三卷。宋代善月(?~1241)撰。收于卍續藏第五七册。宋代台宗分為山家、山外二學派,善月大師乃山家派中廣智系之論師,本書即其論集。全書由教、觀二篇合成,教篇内含:開權通論、聲聞化源、無量義經同異體論、性惡義等三十一論題。内含:觀境真妄論、三千總别義、十種境界義等八論題。〔佛祖統紀二五〕
山家學生式 山家學生式總目錄
  一卷。日僧最澄大師撰。係是培養山家學生制度法典。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計分天台法華宗年分學生式(六條式)、勸奬天台宗年分學生式(八條式)、天台法華宗年分度者回小向大式(四條式)等三部。對日本南都佛教,本書明確地舉出天台宗之修行規定,依大乘戒而宣説一宗獨立之重要宗典。
山家觀心異論決 山家觀心異論決總目錄
  二卷。日本天台真迢(?~1659)撰。述宋代台宗山家、山外二説之異論:事理即具、心法觀體、觀境真妄、三千總别、三諦明體等五篇。
〔版存立正大學〕
己證 己證總目錄
  又云自證。即指自己所證見之見解、境界、為他人不得窺知。又指一般傳承之説,有其獨到之見解。由自證見解法,則稱己證法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大正四六·225 C)「五百比丘無非正説,各説己證,名隨自意。」『成實論』卷一(大正三二·244 B)「佛法可自證知,不可以將己所證傳與他人。」
〔法華玄義卷五〕
已辨地 已辨地總目錄
  又云所作辨地、已作地、已辦地。即台宗所説三乘共位之第七地。三乘行者,斷盡色界、無色界思惑,發起真無漏智,斷盡五上分結七十二品。智斷功畢,故稱已辨。然于此位雖已斷盡正使(煩惱),但尙未能除去習氣。相當于三藏教中第四果。又于三乘共位中,聲聞位終于此地,故就聲聞而立已辨為名。

另據『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七地中菩薩,必須不着二十法:1.不着我,2.不着眾生,3.不着壽命,4.不着眾數乃至知者、見者,5.不着斷見,6.不着常見,7.不應作相,8.不應作因見,9.不着名色,10.不着五陰,11.不着十八界,12.不着十二入,13.不着三界,14.不作着處,15.不作所期處,16.不作依處,17.不着依佛見,18.不着依法見,19.不着依僧見,20.不着依戒見。

所須具足之二十法:1.具足空,2.證得無相,3.了知無作,4.三分清淨,5.具足對一切眾生之慈悲智,6.不捨一切眾生,7.平等觀一切法,8.了知諸法實相,9.無生法忍,10.無生智,11.宣説諸法一相,12.破除分别相,13.轉憶念,14.轉見,15.轉煩惱,16.等定慧地,17.調意,18.心寂滅,19.無礙智,20.不染愛等,為二十法。
不二不異 不二不異總目錄
  不二卽不異。由性稱不二;由相稱不異。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四〕
不生不生不可説 不生不生不可説總目錄
  四不可説之一,出典在『大涅槃經』德王品。台家以配于圓教所詮諦理。圓教説真如理本來不生,十界差别卽依理故亦為不生,稱不生不生。卽真如理與十界差别相無二。此不生不生道理玄妙不易解,僅可智證,故稱不可説。
〔四教義卷一、維摩經玄疏卷一〕
不共教 不共教總目錄
  「共教」之對稱。又稱不共般若。指不與二乘共學而獨為菩薩之教。依『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説,華嚴别教一乘乃只為大菩薩所説,不與聲聞共説,故稱不共教。根據『大智度論』所舉共、不共二種般若波羅密中以不思議經(華嚴經)為不共般若波羅密而來。台家將般若分為共與不共二種。其中,不共般若卽指别圓二教,為般若部之正意。
〔大品般若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三四、法華玄義釋籤卷六、華嚴五教章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不老不死 不老不死總目錄
  指悟入諸法實相。悟諸法實相,即知生老病死本來空寂,原無老死,故『法華經』藥王品、『法華義疏』卷十一等,均謂聽聞『法華經』入理得不老不死而獲安身立命。
不但中 不但中總目錄
  「但中」之對稱。台宗作空、假、中三諦説,以雙遮雙照為中道第一義。其中,觀卽空、卽假、卽中,卽三觀圓融,于空假二邊談中道,稱不但中,為圓教所詮中道諦理。觀此不但中理,稱不但中觀。
〔法華玄義二下、維摩經文疏二一〕
不定止觀 不定止觀總目錄
  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又云不定觀。既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而係任修一法,依過去宿習善根所發,豁然開悟而證實相,得無生忍。智者大師依之説『六妙門』一卷。
〔摩訶止觀卷一上、法華經玄義卷十、止觀私記卷一〕
不定教 不定教總目錄
  三教之一,化儀四教之一。卽不攝于頓漸二教。又云得益不定化儀。依『法華經玄義』卷十上、『華嚴經疏』卷一:南中諸師以『勝鬘』、『金光明』等經,不拘頓漸次第得明佛性常住之旨,稱偏方不定教。然台宗則反對此説,主張不定乃一音異解義,于五味中通有之,且立顯露不定、祕密不定之别,而與頓漸二教共稱化儀四教。據『法華經玄義』卷一上、『八教大意』中,佛以一音演説法,依如來不思議神力,能令眾生于漸説中得頓益、頓説中得漸益,以得益不同故,稱顯露不定教。又如來三輪不思議,因人根機對此人説頓,彼人説漸,俾使其各各得益,稱不定教。
〔法華玄義五下、摩訶止觀一上、止觀輔行講義一〕
不染世間法 不染世間法總目錄
  不染着世間塵欲法。『法華經』從地踊出品(大正九·42 A):住于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
不輕之行 不輕之行總目錄
  倣效常不輕菩薩之行,于所遇之人禮拜恭敬,並讚歎(大正九·185 A):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中道 中道總目錄
  離开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道。中道為佛教之根本理論,在大小二乘廣受重視。故其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則一致以此語表示其教理之核心。中道之意義稱中道義,中道真理稱中道理。中道教(三時教之一)卽指中道教説,以中道為旨趣稱中道宗(法相宗主張唯識中道,自稱為中道宗),觀中道稱中道觀(中道第一義諦觀·三觀之一)。又中道乃表示,宇宙萬有之真實相稱中道實相。
台宗立空假中三諦説,主張一切諸法超越空、假絕對,且其本體非為言説思慮之對象卽中諦。中諦為化法四教中之别、圓二教所説,但别教視三諦為各個獨立之真理(隔歷三諦)以空、假二諦為現象,中諦為本體,此種釋法稱但中。
圓教則視三諦並非孤立,一諦中具足三諦,三諦圓融無别(圓融三諦)為卽空、卽假、卽中之中諦,稱不但中。
又通教雖不言三諦,但所説空理中已包含中道,故通教亦稱含中之教。
此外,台宗主張中道理為宇宙真實相,悟証其理卽能自由自在,趨向佛乃至地獄十界,卽應受教化之機而變化,以應化之本源含中道理,故稱作中道應本。
藏教與通教菩薩並不具此種能力。前者唯伏見思惑,而不能斷盡,以此惑為因而受生三界(伏惑行因);后者以誓願力扶持煩惱習氣,生于三界而教化眾生(誓扶習生)。
中道王三昧 中道王三昧總目錄
  三三昧之一。又云中道三昧。斷無明惑之三昧。卽遮空假二邊,觀達中道理所證禪定。
〔法華經玄義卷四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五上〕
中道應本 中道應本總目錄
  圓實中道為應化本源。中道理為法界實相,卽離有、無二邊,中正不偏,動靜相卽而出入自在。證此理能于十界自在現身應化,故稱中道應本。此係别圓二教義。
若藏通二教,則以斷證之至極,遂入灰滅涅槃,不知中道理,故藏教菩薩特意留惑,通教菩薩以誓扶習氣,而分别受生利物。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中道觀 中道觀總目錄
  又云中道第一義諦觀,為三觀之一。卽觀中諦理,以斷無明惑為旨趣。
〔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俱舍論卷二十八〕
中諦 中諦總目錄
  又云中道第一義諦,為台宗所立三諦之一。諦卽真實不虚義,中卽中正絕待之稱。中諦,謂不離二邊,亦不卽二邊之中正絕待理。  
〔菩薩瓔珞本業經上賢聖學觀品、法華經玄義二下〕
丹田 丹田總目錄
  指肚臍下,卽臍下約一寸處。于坐禪之際,將體氣集中于此,令心不散亂,並可收治病之效。或約在肚臍下二寸半。此外,肚臍下稱下丹田;對此,兩眉間稱上丹田。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摩訶止觀卷八〕
五十展轉隨喜 五十展轉隨喜總目錄
  依『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展轉得聞『法華經』第五十人,隨喜功德廣大無邊,遠勝于大施主八十年間,施與一世界人,種種娱樂之具,及説法令彼等皆得阿羅漢果功德。此可知其前四十九人,尤以最初聞説『法華經』而隨喜者,功德無量無邊。顯示五品中隨喜品之功德無量。此五十人之先后次第,就其所得功德勝劣而論,古有南北二師之異説,南方師于展轉立展轉勝、展轉平、展轉劣三種,以展轉劣之最后最劣者比較,而顯殊勝。
北方師以十地四十心等五十位為五十人,以第十地乃聞佛説法,故為最勝。
智者大師則立有二釋:1.横約藏、通、别三教四眾。如藏教立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門,各門皆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加沙彌、沙彌尼為六人,四門則有二十四人,又各有隨信行、隨法行之别,故為四十八人,加最初與最末二人,總得五十人。通别二教亦同。
2.直約圓教。凡數法有小七、大七,小七為單一之七,大七有七七四十九。師徒皆具有自行化他德,但最后一人僅能自解,無教他德故共五十人。
〔法華經義記卷八、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文句記卷十中、法華義疏卷十一(吉藏)、法華經玄贊卷十〕
五千上慢 五千上慢總目錄
  又云五千起去。釋尊演説『法華經』初,座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五千人,其中懷增上慢者,尙未聞廣開三顯一法門,卽起座離去,稱為五千上慢。依『法華文句』卷四上,此五千佛弟子五濁障多、執小翳大、未得謂得,具有障、執、慢三種過失。彼等聞開三顯一時,以言略義隱之故,尙未生謗,足成繫珠因緣,去則有益;若聞廣開三顯一之法門,則乖情起謗,自障障他,阻之反于彼等有損,故釋尊不予制止,而任其離去。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法華經玄義十下、法華玄義釋籤十下〕
五小部 五小部總目錄
  全稱天台五小部。指智者大師撰述中:1.『金光明經玄義』二卷,略稱光明玄。2.『金光明經文句』六卷,略稱光明疏。3.『觀音玄義』二卷,略稱觀音玄、别行玄。4.『觀音義疏』二卷略稱觀音疏、别行疏。5.『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略稱觀經疏。前四部皆由灌頂大師筆錄,『觀經疏』唯缺筆錄?且自古就有真偽之論? 又『金光明經玄義』也有廣略二本,其中對「觀行釋」亦有真偽論,因而導致山家、山外二派之論爭。
五小部皆有知禮大師之記,卽『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金光明經文句記』八卷、『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三卷。
〔山家正統學則卷上〕
五支戒 五支戒總目錄
  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大正十二·674 A)説:由大涅槃心,一理之根本,開出五種支末事戒。
依淨影大師之『涅槃義記』卷五:1.根本業清淨,離其根本不善業道。2.前后眷屬餘清淨,離其業道之前后方便。3.非諸惡覺覺清淨,離八惡覺。4.護持正念念清淨,修六念心,助成戒行。5.回向阿耨多羅三菩提,大乘戒以求佛道。寶亮大師則將五支戒配于大小乘諸戒,以小乘四重戒為根本業清淨戒,第二篇以下卽四重之餘,為前后眷屬餘清淨戒,不起三毒與不犯菩薩戒,為非諸惡覺覺清淨戒,不犯四十輕戒,為護持正念念清淨戒,嚴持上四戒為回向菩提,即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智者大師以四重或十善性戒,為根本業清淨戒,偷蘭遮等餘四篇,為前后眷屬餘清淨戒,定共戒為非諸惡覺覺清淨戒,道共戒為護持正念念清淨戒,大乘戒為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涅槃經集解卷二七、四念處卷三、涅槃經會疏卷十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一〕
五方便 五方便總目錄
  二十五方便之略稱。『天台小止觀』之修習法,二十五方便,卽:1.具五緣,2.訶五欲,3.棄五蓋,4.調五事,5.行五法。(詳見大正四六·462)又智者大師就念佛門,隨機而説五種方便。卽:1.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念佛行人求往生淨土者依之。2.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求除懼障者依之。3.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求離迷心執境者依之。4.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求除心實有者依之。5.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深寂滅者依之〔五方便念佛門〕。又指北宗禪所説:五種解脱得證之方便法門,與「觀心」説同為北宗禪思想之骨幹。
五方便念佛門 五方便念佛門總目錄
  一卷。智者大師撰。又云五方便門,終題『五方便念佛觀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闡説念佛五門及其入方便之次第等。初説行者,念佛時從淺入深之次第,卽凝心禪、制心禪、體真禪、方便隨緣禪、息二邊分别禪;次敘圓觀無淺深念佛五門之來意及入方便次第;更舉『大寶積經』卷一一六之一行三昧,及卷八十九之畫像觀禮文;終以化法四教而説行者之念佛。
〔佛祖統紀卷二五、樂邦遺稿卷上、淨土指歸集卷上、日本國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錄、入唐新求聖教目錄、淨土教之研究(望月信亨)〕
五日八講 五日八講總目錄
  日本佛教用語。謂于五日中,分八座講説『法華經』八卷。卽自初日夕座始,至第五日之朝座終。依據『法華經傳記』卷三,唐慧明傳:慧明大師應天人請,分八座開講『法華經』為法華八講之始。
五日十座 五日十座總目錄
  日本佛教用語。又稱法華十講。唐代慧明大師將『法華經』八卷,分為八座宣講為法華八講之始,后盛行于日本。日本除法華八卷外,加上開經之『無量義經』一卷及結經之『普賢觀經』一卷合為十卷,在五日中,朝夕各一座,亦卽分十座講説,稱為五日十座。
〔法華經傳記卷三(大正五一)〕
五比丘 五比丘總目錄
  又稱五群比丘。乃釋尊成道后,初轉法輪所度化之五位比丘。悉達多太子踰城出家,其父淨飯王大驚遂遣使追還,然因太子發心堅固,王乃從王師中選出憍陳如等五人,侍奉太子學道,此五人遂與太子共修苦行。太子以六年苦行,未能達到解脱,故放棄苦行,于尼連禪河沐浴,並接受牧羊女之乳粥供養,憍陳如等五人認為太子退失道心。遂離開太子,赴鹿野苑苦行林,繼續苦修。
釋尊成道后,因念五人當先為度脱,故至鹿野苑為説四聖諦、八正道、布施、持戒、生天等法,令得法眼淨。五人中,憍陳如與阿説示,為釋尊母系親屬,餘三人為釋尊父系親屬。
印度加爾各答博物館,尙藏刻有釋尊初轉法輪,教化五比丘石板。五比丘之譯名,諸經所舉互有出入,列舉如表:
┌─────┬──────────────────────────┐
│經   名│     五  比  丘  名           │
├─────┼──────────────────────────┤
│中本起經 │拘鄰、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葉、頞陛。       │
├─────┼──────────────────────────┤
│無量壽經 │了本際、仁賢、大號、正語、正願。          │
├─────┼──────────────────────────┤
│佛所行讚 │憍鄰如、跋陀羅、十力迦葉、波澀波、阿濕波誓。    │
├─────┼──────────────────────────┤
│佛本行集經│憍陳如、跋提梨迦、摩訶那摩、波沙菠、阿奢踰時。   │
├─────┼──────────────────────────┤
│過去、現在│憍陳如、跋陀羅闍、摩訶那摩、跋波、阿捨婆闍。    │
│ 因果經 │                          │
├─────┼──────────────────────────┤
│ 四分律 │憍陳如、婆提、摩訶摩男、婆敷、阿濕鼻。       │
├─────┼──────────────────────────┤
│新婆沙論│憍陳如、跋提、摩訶男、婆敷、頞鞞。         │
│法華文句 │                          │
├─────┼──────────────────────────┤
│最勝王經 │阿若憍陳如、婆帝利迦、摩訶那摩、波濕波、阿説恃多阿鞞│
└─────┴──────────────────────────┘
此外,『法華玄義釋籤』卷六之二,列為頞鞞、跋提、俱利、釋摩男、十力迦葉,以摩男與俱利為不同之二人,摩男為陳如之異名,皆誤謬之論。又有以摩男為跋提之異名者亦誤。因摩男為摩訶那摩之略稱,意為大名,乃拘利太子之尊稱,為釋氏,故亦稱釋摩男。
〔中阿含卷五六、增一阿含卷三、卷十四、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佛本行集經卷三四、五分律卷十五、四分律卷十四、卷三二、毘奈耶破僧事卷六、法華文句卷一上、法華經玄贊卷四、佛祖統紀卷二、法苑珠林卷十一〕
五百仙人 五百仙人總目錄
  五百位外道。有關五百仙人,依『大智度論』卷十七(大正二五·181 B):1.憍賞彌國優塡王,因色染故,曾斷五百仙人手足。2.五百仙人在山中,聞甄陀羅女歌聲而失禪定。3.五百仙人飛行空中,聞甄陀羅女歌聲,因而其心狂醉遂失神足隨于地面。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三〕
五百由旬 五百由旬總目錄
  『法華經』化城譬喩品説:越過五百由旬險難惡道,卽至寶處。五百由旬之解釋,異説甚多。智者大師謂凡聖同居土(六道凡夫及三乘聖者,共同雜居國土,為三界果報)為三百由旬;方便有餘土(斷除見思煩惱,而出離三界生死生處)為四百由旬;實報無障礙土(指已證一分中道理者之果報土)為五百由旬,以超越實報無障礙土,為究竟常寂光土,乃諸佛如來居處。又吉藏大師以三界為三百,聲聞地為四百,緣覺地為五百。窺基大師以三界結惑為三百,七地所斷習氣為四百,八地以上所斷無明為五百。
〔法華文句卷七、法華玄論卷八、法華玄贊卷八〕
五百塵點劫 五百塵點劫總目錄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所舉釋尊成佛以來久遠之劫量。
又云五百億塵點劫,卽粉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為微塵,每經過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土而下一塵,如是東行至微塵淨盡,而所歷世界皆化作微塵;以其一塵為一劫,而釋尊成佛以來,復過于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此顯示世尊成佛以來劫量長遠不可算計。
〔法華文句九下、法華玄義一上〕
五行 五行總目錄
  五元運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于天地間運行不息,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要素與佛教之地、水、火、風四大種,能造説有相通之處。此為佛教東傳以前,我國固有思想,廣行儒、墨、道、法、兵、醫諸家之間。漢代以后此説漸盛,更將之配于人生百般事象。

五行有相生、相剋之兩義。南北朝以來,五行説混入佛教,『提謂經』等以之配五戒,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法,則以配于五字、五佛、五智、五臓等。『大日經疏』卷四,配于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宿曜儀軌、摩訶止觀八上、大明三藏法數二三〕又指菩薩所修五種行法。卽:1.聖行:聖乃正之意,菩薩依戒、定、慧所修之行,稱聖行。2.梵行:梵,菩薩于空、有二邊無愛着染,稱為淨;以此淨心運于慈悲,與眾生樂而拔其苦,稱梵行。3.天行:天指第一義天。菩薩由天然理成妙行,稱天行。4.嬰兒行:嬰兒,以喩人天、小乘。菩薩以慈悲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小善之行,稱嬰兒行。5.病行: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大悲,示現同于眾生之煩惱病苦等行,稱病行。

上述五行,乃台宗之釋義,但别圓二教對于五種按配,則另有殊義。

一、就别教意而論,五行次第如下:1.聖行:初地以前菩薩自行。2.梵行:初地以前菩薩之化他。3.天行:初地以前菩薩内證。4.嬰兒行:初地以上菩薩,隨應善之現化。5.病行:初地以上菩薩隨應惡之現化。上記五種前后隔歷,互不融卽,稱次第五行,故稱别五行。二、就圓教而論,以『法華經』中所謂如來莊嚴為圓聖行,如來室為圓梵行,如來座為圓天行。如來衣有二:其中之柔和為圓嬰兒行,忍辱為圓病行。然此五行在一心中,圓具無缺,修性不二,因果融卽為一實相行,一卽是五,五卽是一,不卽不離而不可思議。故稱不次第五行、如來行、一心五行、圓五行、一五行。

此外,據『法華經玄義』卷四下,一心五行卽是三諦三昧,聖行卽是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卽俗谛三昧,天行卽中道王三昧。  
〔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法華經玄義三下、四上、涅槃經疏十三、大乘義章十二〕
五位 五位總目錄
  又云小乘五位,卽1.資糧位:又分三位:五停心、别相念〔各别觀察四念處〕、總相念(總觀察四念處)。
2.加行位:煖位(未見智火,已得煖相)、頂位(觀行轉明,如登山頂悉皆明了)、忍位(四諦法忍可樂修)、世第一位(雖未證理,而世間最勝)此四位加功實行,取證道果。
3.見道位:指聲聞初果斷三界見惑,見真空理。
4.修道位:指二、三果修四諦道法,斷欲界思惑。
5.無學位:聲聞第四果阿羅漢,斷盡三界見思惑,證界内真理究竟,已無法可學。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五住地惑 五住地惑總目錄
  又云五住地煩惱。卽見、思無明煩惱,有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等五種,稱五住地惑。出『勝鬘經』。此五種惑為一切煩惱所依所住又能生煩惱,故稱住地。
『大乘義章』卷五:
1.見一處住地,卽身見等三界見惑,入見道時,併斷于一處。
2.欲愛住地: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而着于外五欲(色、聲、香、味、觸)煩惱。
3.色愛住地: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捨外五欲而着于己色身煩惱。
4.有愛住地:無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捨離色貪而愛着己身煩惱。
5.無明住地:三界一切無明。無明為癡暗心,其體無慧明,是為一切煩惱根本。
五住地惑中,唯識家主張:前四種住地惑為煩惱障種子,后一種為所知障種子。
台宗則以見一處住地為見惑,第二、三、四為三界思惑,總稱為界内見思惑,二乘人斷而出三界。第五無明住地,卽界外惑,立四十二品之别,經四十二位次始能斷盡變易生死,得證大涅槃。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勝鬘經述記卷下、法華經玄義卷五上、法華文句記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
五序 五序總目錄
  智者大師分『法華經』别序為五:1.眾準序: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等。2.現瑞序:「六瑞」卽是。3.疑念序: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等。4.發問序: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等是。5.答問序:爾時文殊師利卽是。〔法華文句卷二下〕
五宗教 五宗教總目錄
  又稱五教。卽依五種宗旨,而立判教之名。係齊代護身寺自軌法師所立佛教義理之分類,將諸經論所説,主旨分為五種:
1.因緣宗:以六因四緣理,破外道邪因、無因等誤説;指一切有部、雪山部、多聞部等。
2.假名宗:一切有為法,均屬因緣所生假相,無實體而以假名存在;指經量部、説假部、成實論等。
3.不真宗:一切諸法,本為虛幻而無實體,此卽為「空」,然眾生執着于現實,故須以空理來否定;指般若經、三論等。
4.真宗:肯定「卽空卽有」之真理乃永遠不變(法界常住)、普遍于一切法之上(悉有佛性),指涅槃經等。
5.法界宗:宇宙中事事物物,悉為真實互化同融,自由自在,相互無礙;指華嚴經而言。
〔法華玄義十上、玄義釋籤十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教章卷一〕
五味 五味總目錄
  五種味,卽: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在製造牛乳過程中,次第所成之諸味。諸經論用以比喩根機(人)或教法(法)之差别次第,如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謂: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其用以比喩教法,如北本『大槃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大正一二·449A):「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密,從般若波羅密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喩于佛性,佛性卽是如來。」此段經文從劉宋慧觀大師、蕭齊劉虬(438~495)大德以來,皆用以譬喩佛陀一代説教之次第。然諸家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吉藏大師之『大品經遊意』(大正三三·66C):辨五家味相生,第一家云:十二部配當阿含,修多羅配禪經,何者?定能發智,以修多羅配當禪經也。方等配般若、思益等,般若配法華,醍醐配涅槃也。

天台學就如來所説一代聖教,次第立為五時,而以五味配五時,譬如五時教逐漸産生稱為「約教相生」;以五味濃淡比喩根機利鈍稱為「約機濃淡」。

1.乳味:乳從牛而出,故用以比喩十二部經從佛宣説。如來最初宣説華嚴圓頓教,唯被大機,不攝二乘,此經最初開演,粗妙混融,故以乳味譬之。
2.酪味:酪味從乳而生故用以比喩九部經,從十二部經中出。如來第二時于鹿苑宣説阿含等經,接引二乘,斷除見、思惑,證真空理,乃從頓施漸,故以酪味譬之。
3.生酥味:生酥從酪而出,故用以比喩繼九部經后宣説之大乘方等經典。如來第三時于方等會上,宣説『楞伽』『楞嚴』等諸大乘經,讚歎大法,呵責小教,令諸小乘耻小慕大,故以生酥味譬之。

4.熟酥味:熟酥從生酥而出,故用以比喩繼方等后宣説之『般若經』。如來第四時宣説諸般若空慧法門,蕩除二乘疑執,付之大乘法財,令其心漸通泰,故以熟酥味譬之。
5.醍醐味:醍醐從熟酥而出,用以比喩繼般若后宣説『法華』『涅槃』等經。如來第五時于靈山會上,宣説『法華經』開前四味三乘之權,歸于一乘圓妙之實,令諸眾生咸得作佛。復説涅槃,乃扶戒律而談常住理,故以醍醐味譬之。

天台學論五味更立前番、后番之别,前番五味係經由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以至于法華,而以『法華經』為后教后味;后番五味則于法華之座為未入實者,更以『般若經』淘汰之,方令入于涅槃之教,故以『涅槃經』為后教后味。以五味配于五時外,台家另以藏、通、别、圓等四教,各配于五味,其説在『法華經玄義』卷十下。

又灌頂大師『涅槃經會疏』卷十三,另有别解,卽以牛譬喩涅槃之教主,以乳譬喩戒聖行,以酪譬喩定聖行,以生酥譬喩四諦慧聖行,以熟酥譬喩二諦慧聖行,以醍醐譬喩一實諦慧聖行。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法華經文句卷六下、三論遊意義、大乘玄論卷五教迹義、涅槃經義記卷十(淨影)、涅槃經會疏卷十三〕
五品弟子位 五品弟子位總目錄
  八行位之一。略稱五品位。台宗立圓教位有八,五品弟子位乃其中第一位。十信以前之外凡位,區别為五品,在六卽位中乃第三之觀行卽(觀行五品位)。對五品一般指專心自己之實踐行,故稱弟子位。五品卽:
1.隨喜品:聞實相圓妙位法而信解隨喜,内以三觀觀三諦境,外用懺悔、勸請、隨喜、發願、廻向等五悔勤加精進。
2.讀誦品:信解隨喜,並讀誦講説妙法之經。
3.説法品:以正確説法,引導他人,由此功德觀自心修行。
4.兼行六度品:觀心之餘,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
6.正行六度品:觀心進修時,自行化他事理具足,故須以六度實踐為主旨。
以上所説出自『法華經』分别功德品,而在『法華玄義』卷五上,以三藏教五停心位,比擬于此。又『法華文句記』卷二十七,以五品弟子位配三慧,其中前三人配聞慧位,兼行六度配思慧位,正行六度配修慧位。〔天台四教儀〕
五重玄義 五重玄義總目錄
  智者大師為解釋各經内容,所立五種解法。又云五重玄談、五重玄、五章。
1.釋名:解釋一經之題目。
2.辨體:辨别一經所詮體性,如『法華經』卽以『中道實相』為全經所詮妙體。
3.明宗:闡明一經之宗趣。
4.論用:舉説一經之功用。
5.判教:又云判教相,判立一經教相,以定一經之評價。此一義解法,見于『法華玄義』『維摩經玄疏』『金光明經玄義』『仁王經疏』『金剛般若經疏』『觀音玄義』等著作中。
如『法華玄義』卷一,舉出『妙法蓮華經』所具五重玄妙義稱法華五重玄義。卽:①以法喩為名,②以諸法實相為體,③以一乘因果為宗,④以跡門十四品為斷疑生信之用,以本門十四品為增道損生之用。⑤以無上醍醐為教相。
『維摩經玄疏』,亦舉出『維摩經』之五重玄義:①以不思議人法為名,②以不思議真性解脱為體,③以不思議佛國因果為宗,④以不思議權實、折伏攝受為用,⑤以不思議帶偏顯圓為教相。
智者大師于『菩薩戒義疏』中則依五重玄義而取「釋名、出體、料簡」三重玄義,此則為特異之釋例。  〔阿彌陀經義記、觀無量壽佛經疏、玄義私類聚卷一、四、法華略義見聞卷一、法華玄義講述卷一〕
五重念佛 五重念佛總目錄
  天台學所立五方便念佛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又『華嚴大疏鈔』卷六十二,五種念佛法門。即:1.稱名往生念佛門:口中稱念佛名號。2.觀相滅罪念佛門:觀念佛色相而滅罪。3.攝境唯心念佛門:觀萬法唯一心。4.心境無礙念佛門:能觀心與所觀境二者相融而無礙。5.緣起圓通念佛門:觀法界一相,泯絕心境之名,法性自緣而非隨緣,自性融通而非彼此互融。上五種中前二種乃事念佛,后三則為理念佛。
〔華嚴經疏卷五六、華嚴大疏鈔卷八五〕
五重相對 五重相對總目錄
  日本佛教用語。又云五種教相、五段相對、五段相傳。為日本日蓮宗,五綱判教中,所用判教名稱。卽:1.内外相對,佛教與非佛教。2.大小相對,大乘與小乘。3.權實相對,『法華經』之實教與其他權教。4.本跡相對,『法華經』之本門與跡門。5.教觀相對,經文上顯示之教相及文義中所示之觀心。
五悔 五悔總目錄
  五種悔過,乃滅除罪惡之五種懺悔法。
1.台宗修法華三昧時,于晝夜六時所作五種懺悔法。又稱五懺悔:①懺悔:悔罪而修善果。②勸請:勸請十方諸佛轉法輪以救眾生。③隨喜:喜悦、稱讚他人善行。④回向:以善行功德回向菩提。⑤發願:發願一心成佛。以上五者,台家稱為「别方便行」,是助修法華實踐行,其實踐由最初五品位至等覺位,位位皆須勤行此方便,以助開觀門。
〔摩訶止觀卷七下、修懺要旨〕
2.密宗修金剛界法時,所誦五首偈頌,卽歸命、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五者配以五智,而與普賢菩薩十大願同義,故亦稱普賢行願讚。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内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祕密三摩地禮懺文、乳味鈔卷一〕
五時八教 五時八教總目錄
  台宗將經典内容,加以分類、解釋。從佛陀説法之順序分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從教導方法,分為頓、漸、祕密、不定等四種類(化儀四教),又要適應根機,而教導教理内容,分為藏、通、别、圓等四種類(化法四教)。以上總稱為五時八教。佛陀所説一代聖教分為五時:

①第一華嚴時: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間,説『華嚴經』如日照高山,當時説教内容:是正説圓教兼説别教,而説法對象是别教大菩薩眾。從佛陀教化意義:乃佛陀自内證之佛慧,擬試眾生根機能否適應,故又稱擬宜時;從教學順序説:即于初從牛擠出之乳味。『華嚴經』有前分與后分之别,前分是三七日之説法,不含聲聞在内;后分是「入法界品」,則有舍利弗等大聲聞在内。但此時説法,雖有聲聞皆如聾若啞,未能收化益效果。

②第二鹿苑時:是指佛陀説『華嚴經』后十二年間,于十六大國説小乘四阿含,如日照幽谷。佛陀最初説法場所在鹿野苑,故又稱鹿苑時;更取所説經名,故亦稱阿含時。此期所説對象,僅為小乘法(卽三藏教)。從佛陀教化之意義:是以根機較淺者為對象而誘導,故又稱誘引時;在教學順序上,此期譬喩為酪味。

③第三方等時:鹿苑時之后八年間,説『維摩』『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時,如日照平地(食時)。此時之教法併説藏、通、别、圓四教,為破第二時得小乘淺證,認為與佛深證同之我執偏見。其中所説斥小歎大(斥責小乘而讚歎大乘)、彈偏褒圓(彈訶偏教而褒揚圓教)之意,乃欲啟發小乘人,生起恥小慕大(恥小乘,尊大乘)之心。若從佛陀教化意義,此期稱為彈訶時(訶責小乘);在教學順序上,則喩為生酥味。又「方等」為大乘經之通稱,此時為初説大乘經時期,故亦稱方等時。

④第四般若時:指方等時后二十二年間,説諸『般若經』之時,故依經名而立名,如日照禺中(巳時)。此時所説教法,在内容上為通、别、圓三教。從佛陀教化義,此時為淘汰大小乘分别偏執,説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故稱為淘汰時;在教學順序上,喩為熟酥味。此時期乃佛陀為須菩提尊者等説般若,令其仰慕大乘。且由二乘更進至大乘中之妙空,故稱般若轉教;以此能消除法上區别,故亦稱法開會。其中,除闡示通教消極之體空(共般若,為三乘共學)外,亦明别圓二教積極之不空中道理(不共般若,為菩薩所學)。

⑤第五法華、涅槃時:為使受教者之能力進至最高境界,證入佛知見之時,約于佛陀在最后八年間説『法華經』,與入涅槃前,一日一夜説『涅槃經』之時期,如日輪當午。此時所説教法,純係妙滿之圓教。卽會通前四時淺劣方便教,並彰顯真實開顯圓教為旨趣。從佛陀教化之意義,此不止于理論上之法開會,乃是實際令一切皆證入之人開會;在教學順序上,稱為醍醐味。『法華經』與『涅槃經』關係在顯揚畢竟一(佛)乘。
『法華經』屬前五味中之后教后味,係將華嚴時以后至法華間之二乘,加以開會,俾令成就「入佛知見」為目的(大收教)。『涅槃經』則對法華所遺漏之有能力者,追説追泯藏、通、别、圓四教,並説佛性常住、扶律談常,教化使令成佛,故為后五味中之后教后味,亦稱后教『涅槃經』(捃拾教)。

除華嚴三照、涅槃五味外,另有法華長者窮子喩;亦顯示佛陀一代教化之次第,如表:

t-3.GIF

五時復有通、别二種。别五時卽將佛陀教化眾生方法,依次分為五時期,以顯説法之次第;通五時,則指每時期中,相應受教者能力而説法,俾各得不同法益,以顯教法融通。此外,關于五時年限有多種異説,又此五時是否應以時間而别,或以理論組織而分類之,自古以來就成為爭論之焦點。

2.八教卽化儀四教(教化眾生所用之形式與儀則)與化法四教(教化眾生之教法組織)。

化儀四教:①頓教:佛陀最初將自内證之方法直接教示眾生,如華嚴經所説。②漸教:教化内容由淺漸深之教法;即阿含(初)、方等(中)、般若(末)三時所説。③祕密教:佛陀應眾生不同根機能力而因材施教,施予特别教化,即彼此互不相知。④不定教:各種根機之眾生雖同坐一席,然隨各人能力,所體悟之教法不一。

其中,祕密教與不定教之共同點為「同聽異聞」,卽同座一席聽法,而所聞法各異,但前者相互俱不知法益差别,是為人法俱不知,后者則了知相互利益差别,是為人知法不知。
又不定教之原意,謂各人所證悟教法不一,故嚴格而言,所謂祕密教,應稱為祕密不定教,而不定教則應稱為顯露不定教。對此,頓漸二教乃公開教法,故稱之為顯露定教。

化法四教:①三藏教:小乘教略稱藏教。為三乘人説『阿含經』,以明但空理(僅知空之一面,尚不知同時有不空之妙有),並由析空觀(分析觀空,又云拙度觀)而入有餘涅槃。該教之菩薩,已制伏見思二惑,惟未斷盡煩惱,為教化眾生,必再經三阿僧祇劫至證悟為止之實踐因行,故稱伏惑行因。

②通教:「通」有通同、通入、共通等三義。以該教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通之大乘初門教,故稱通教。卽由如幻卽空理(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成故為如幻空假),觀體空觀(觀全體本來畢竟空,又云巧度觀)。此教菩薩中之鈍根,僅能理解較淺教理,與藏教菩薩同證菩提果(通同);勝根菩薩,則能領悟教中,所含深奥中道妙理,最后入别圓二教(通入)。如此由通教轉進别教,稱為别接通(或别入通),由通教轉進圓教,稱為圓接通(或圓入通)。同時,通教菩薩,為學習别教妙理,而以别教修行名目,表示通教位次,稱為名别義通。

③别教:别,有不共與歷别二義,卽:不共二乘而獨為菩薩説(不共),此别于其他三教。又由差别面觀察諸法(歷别),故稱别教。此教次第觀空、假、中三諦而悟中道理,但因其中道,别于空、假稱但中理(觀空、假之外,另有獨立之中);其觀法為次第三觀,又稱隔歷三觀。别教菩薩,至初地后悟中道理,與圓教人相同,但在初地以前,從但中理,體悟其中所含不但中理(空、假不離中),卽自十住至十廻向之間,有從别教轉進圓教,稱圓接别(或稱圓入别)。前述别接通、圓接通及圓接别,合稱三被接。所謂被接之意是指觀理之際,體悟其中所含深意,由此再轉進更高層次之教。

以上三教,在理論上皆可通至佛果,但實際上,行者在因中卽被接,以致無人可達三藏教之斷惑位、通教八地以上,乃至别教初地以上,故稱有教無人(無人證教),或果頭無人(無至佛果者)。

④圓教:圓,意卽不偏、圓融、互備。卽不論迷悟,在本質上並無分别,是真實理,故圓教在顯示佛之所悟,亦卽明示佛陀之自内證。此教觀空、假、中三諦理,在一諦中互具其他二諦,故中道理,稱為不但中理。圓教菩薩以一心觀空、假、中稱一心三觀,或稱不次第三觀,圓融三觀。

以上四教中,藏、通二教為教證俱權(教與證俱為方便,非真實法),别教為教權證實(教為方便法,證為真實法),圓教則教證俱實(教、證俱為真實法)。若以此配于五時,則第一華嚴時,正説圓教兼説别教(兼)。第二鹿苑時但説三藏教(但)。第三方等時對説四教(對)。第四般若時帶通别二教正説圓教(帶)。第五法華涅槃時中,法華為純圓教,而『涅槃經』之追説為四教並談,追泯則純圓教。同時,法華之圓(今圓)與説『法華經』以前四時圓(昔圓)雖為同一教義(今圓、昔圓,圓體無殊)但論其作用則互有優劣,故謂法華為純圓獨妙之開顯門,而超越前四時,顯出殊勝妙作用。由此,『法華經』乃「超八醍醐」之最勝教可知。
〔法華玄義卷一、卷十、四教義卷六、法華經文句卷六下、維摩經玄疏卷六、摩訶止觀卷五下、天台八教大意、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天台四教儀集解卷上、天台四教儀備釋卷上、天台教學史〕
五時教 五時教總目錄
  又云五時。在佛教聖典評判上,主張佛陀四十九年説法,由淺而入深分為五個階段,稱五時教。但我國對于經典編目,並不依其發展先后為根據,係以五時教判為準。
1.涅槃宗之五時教。劉宋時代慧觀大師,主張佛教有頓教與漸教二種,前者乃專以菩薩為對象,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華嚴經』。對聲聞、緣覺二乘人,次第導入悟境稱為漸教。依所説順序,漸教之内容復分為:①三乘别教:又稱有相教。卽為三乘人,分别説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之分别教。②三乘通教:又稱無相教。卽共通三乘之教。③抑揚教:又稱褒貶抑揚教。卽讚揚菩薩,貶抑聲聞之教,如説『維摩經』『思益經』等。④同歸教:又稱萬善同歸教。卽開會三乘而歸一佛乘之教,如説『法華經』。⑤常住教:又稱雙林常住教。卽主張佛性常住教,如説『涅槃經』。此説為我國判教史上之嚆矢,流行于江南,僧柔、智藏、法雲大師等均承此説。僧宗、寶亮大師等,復加之配于『涅槃經』所説五味喩。又北地慧光大師,所立四宗教判,亦以五時教為其本據。
〔三論玄義卷上、大品經遊意、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法華玄論卷三、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三五、華嚴經疏卷一〕

2.南齊之劉虬大德,亦主張教有頓教與漸教二種,漸教復分為五時,卽:①人天教:世間之教。②有相教: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阿含經』等。③無相教:否定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般若經』等。④同歸教:如『法華經』等。 ⑤常住教:如『涅槃經』等。但『出三藏記集』卷九『無量義經』序(劉虬作)中,唯列七階而未舉五時。
〔大乘義章卷一、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法華經玄贊卷一、華嚴經疏卷一〕

3.天台教學,亦有五時説。所立五時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4.據唐代法寶大師之五時教即為:①小乘教,②般若教,③深密教,④法華教,⑤涅槃教。第二般若教以下,依次又稱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法寶大師之五時説,在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論』中述及,然該書僅存卷三,缺教判章,故其内容不詳?
〔俱舍論寶疏卷一、五教章通路記卷五十〕
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總目錄
  息止惑障之五種觀法。或云:五觀、五念、五停心、五度觀門、五度門、五門禪。即:
1.不淨觀:乃多貪眾生,觀想自他色身不淨而息止貪欲心。如觀想死屍青瘀等相,以對治顯色貪,觀想鳥獸噉食死屍,以對治形色貪,觀想死屍腐爛生蟲蛆相,以對治妙觸貪,觀想死屍不動,以對治供奉貪,及觀想白骨之骨鎖觀,以對治以上四貪。
2.慈悲觀:又稱慈心觀、慈愍觀,乃多瞋眾生,觀想與樂拔苦而得之真正快樂,以對治瞋恚煩惱。
3.緣起觀:又云因緣觀、觀緣觀。乃觀想順逆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癡煩惱。
4.界分别觀:又云界方便觀、析界觀、分析觀、無我觀,乃觀想十八界等諸法由地、水、火、風、空、識所和合,以對治我執障。外道于身心常執為我而起我執,故地、水、火、風、空、識六界,起因緣假和合之分别,若觀無我,則能對治我執。此觀為聖道方便,故稱界方便觀。
5.數息觀:又云安那般那觀、持息念。卽計數自己出息、入息,以對治散亂尋伺,而令心念止持于一境,為散亂眾生所依止之修持為旨趣。
另『五門禪經要用法』中以念佛觀,取代界分别觀,而與其他四觀合稱五門禪。所謂念佛觀,卽念應身、報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對治昏沈暗塞障、惡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種障。  
〔菩薩地持經卷三力種性品、俱舍論卷二二、二九、大毘婆沙論卷四十、瑜伽師地論卷二六、順正理論卷五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一、 大乘義章卷十二、摩訶止觀卷七〕
五停四念 五停四念總目錄
  五停心觀與四念處(住)。五停心觀,卽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别觀、數息觀。四念處,卽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法華玄義』卷三(大正三三·707C):五停四念,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觀能翻邪,定能制亂。
五略十廣 五略十廣總目錄
  『摩訶止觀』之正説,廣立十科,稱為十廣,卽: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種分科,稱為五略。
1.大意,内含五略,卽:①發大心:修止觀須先發菩提心,故闡明四弘誓願,揭示十廣中前六章之大意。②修大行:闡明四種三昧,揭示十廣中第七止觀之大意。③感大果:卽修觀之結果,闡明由「觀行」,修進「相似」而至于分真卽位,則感得大果報而八相作佛,揭示十廣中第八果報之大意。④裂大網:感大果后趣于化他,宣説五時八教,故為闡明破邪見大網之大用,揭示十廣中第九起教之大意。⑤歸大處:化他事既畢,卽歸于三德祕藏大涅槃,故揭示十廣中第十旨歸之大意。
2.釋名:解釋止觀之名。
3.體相:説明止與觀並非别體,乃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
4.攝法:闡明止觀二法中,攝入恆沙無量萬法。
5.偏圓:闡明爾前四時三教止觀皆偏,唯今止觀獨為圓妙。
6.方便:為修觀前之加行方便,卽廣明二十五方便。
7.正觀:闡明正修止觀相,揭示十境一一可修十乘觀法為旨趣。但此章未説竟,而且更缺果報以下三章。
〔摩訶止觀卷一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卷一之三〕
五眼 五眼總目錄
  指五種眼力。
1.肉眼:為肉身所具之眼。
2.天眼:為色界天人,因修禪定所得之眼,此眼遠近前后,内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
3.慧眼:為二乘人之眼,能識出真空無相,亦卽能輕易洞察一切現象皆為空相、定相。
4.法眼:卽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能照見一切法門之眼。
5.佛眼:卽具足前述四種眼作用之佛眼,此眼無不見知,乃至無事不知、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台家説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通、别、圓,四教于五眼之義各不相同。
密教則認為五眼無優劣之分,主張前四眼德,皆與佛眼相等。又真言家特重佛眼,將其佛格化,稱為佛眼尊。  
〔大品般若經卷二、無量壽經卷下、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三、華嚴經疏卷五七、大乘義章卷二十、三觀義卷上〕
五種三諦 五種三諦總目錄
  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諦有五種,卽于别教、圓教、别接通、圓接通、圓接别各立三諦。
1.别教之隔歷三諦:又云次第三諦、别相三諦。其殊異為隔歷不融,空必非假中,假必非空中,中必非空假,行人必先證空諦,進證假諦,復證中諦,而非一證一切證。
2.圓教之圓融三諦:又云不次第三諦、非縱非橫三諦。其特質為圓融無礙。卽隨德用,雖分空假中三諦,然其體則唯一,互具圓融為旨趣。
3.别接通三諦,卽被接根機由通教之真俗二諦而發現中諦,所解知中道為但中。
4.圓接通三諦,如上被接引之根機,由通教真俗二諦發現中諦,所解知為不但中。
5.圓接别三諦,由别教隔歷三諦點出中諦,此中諦為不但中。
〔法華玄義卷二下、摩訶止觀卷一下、卷三上、卷五上〕
五種法師 五種法師總目錄
  弘揚佛法之五種法師。又稱五法師。
1.受持法師:能將如來言教經論深信受之,又能憶持而不忘。2.讀經法師:能正心端坐,眼觀經文而宣讀。3.誦經法師:對經能背誦而不須對文。4.解説法師:能教授並解説經中文句。5.書寫法師:能書寫經典而流布廣傳于世間各地。
另在『大智度論』卷五十六舉出: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為讀、不忘為誦、宣傳為説、難曉須釋等六種法師。又據『梵文本法華經』法師品,列舉:受持、説話、解説、親近、書寫、記憶、覩見等,稱為七種法師。
〔法華經法師品、法華文句卷八上、法華疏私記卷八本、法華疏慧光記卷五二〕
五種眷屬 五種眷屬總目錄
  『法華玄義』卷六下:如來説法必假彼緣,緣卽受道人;人受道已,因法為親卽成眷屬。計有五種:
1.理性眷屬:諸佛與眾生之理性平等,自然相關,故一切眾生雖未曾受道,亦得稱為眷屬。2.業生眷屬:由往昔聞法之善業,復生佛世,受持得度。3.願生眷屬:昔由聞法結緣,未得證果,曾發誓願,務在得道,今乘宿願,見佛聞法。4.神通眷屬:先世值佛,破惑見理,或生他方,因佛出世,以神通力來生此界輔佛行化。5.應生眷屬:菩薩既破無明惑已得法身,卽能起用化他,應入生死,導引眾生,趨向佛道。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三〕
五種通經 五種通經總目錄
  受持、讀、誦、解、説、書寫等五法而弘通經典,敷演佛法。卽五種法師行。
〔法華文句卷八上〕
五種善根發相 五種善根發相總目錄
  坐禪所積功德五種相。卽:
1.息道善根發相:修行數息觀成就,于禪定時自心安悦而發善根;又分為①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②隨意特勝善根發相。
2.不淨觀善根發相:修行于禪定中起不淨觀,捨愛執着而發善根;分為①九想善根發相,②背捨善根發相,③大不淨善根發相。
3.慈心善根發相:修行于禪定中起慈悲心,入于深定,起清淨善根。
4.因緣觀善根發相:修行于禪定中生正見,遠離斷常邪見,心生法喜而起善根。
5.念佛善根發相:修行于禪定中,憶念諸佛功德相好等,而發清淨善根。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五障 五障總目錄
  五種障礙。又云五礙。1.女子無法成梵天王、帝釋、魔王、轉輪聖王、佛等。一般五障與「三從」常連用。又『大寶積經』卷三十八説:則缺魔王一障。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超日明三昧經卷下、法華經玄贊卷九本〕
2.修道上之五種障礙。又云五蓋障。『大日經疏』卷一舉出五種:①煩惱障:根本煩惱之障礙。②業障:過去、現在惡業障。③生障:因前業而生于惡環境障。④法障:因前世因緣,無法遇善知識,故有不得聞法障。⑤所知障:雖聞正法,然因諸種因緣,而無法修行般若波羅密。又有惡道障(生三惡道)、貧窮障(生貧窮家)、女身障(受女身果報)、形殘障(肢體殘損諸根不具)、喜忘障(健忘)為五障。
3.五力障礙,卽欺、怠、瞋、恨、怨等五障。欺能障信,怠能障進,瞋能障念,恨能障定,怨能障慧。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
五德 五德總目錄
  戒師五德。卽:①持戒,②十臘,③解律藏,④通禪思,⑤慧藏窮玄。
〔天台戒疏卷上〕
五濁 五濁總目錄
  『法華文句』卷四下,劫濁無别體,劫是長時,刹那是短時,總約四濁而立假名。眾生濁亦無别體,攬見慢果報而立假名。煩惱濁以五鈍使為體,見濁以五利使為體,命濁以連持色心為體。其中見濁、煩惱濁是因濁,命濁是果報濁,眾生濁是行因之果人濁。另據『悲華經』説,人壽自八萬歲,漸次減至二萬歲后,為五濁生起時,而現世界充滿煩惱痛苦,稱為五濁惡世。又云濁惡世、濁世。五濁之始較輕微,漸次隨時代之潮流變化而增五濁熾烈,稱五濁增時。
又『法華經玄贊』卷四中,舉出十二濁與五濁關係,諸佛國土,具足清淨莊嚴,為利益眾生,乃方便示現諸濁。此十二濁唯大乘具有,卽隨佛所化土之勝、劣而示現立之。五濁則僅據穢土相而立論,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濁之劫濁、時濁卽五濁之劫濁;眾生濁、難化眾生濁卽眾生濁;煩惱濁、説種種煩惱濁卽煩惱濁;命濁卽命濁;外道亂濁卽見濁。其餘三乘差别濁、不淨佛國土濁、魔濁、魔業濁等四種則非五濁所攝。
〔俱舍論卷十二、雜阿含經卷三二、阿彌陀經、悲華經卷二、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一、文殊師利問經卷下、順正理論卷三二、注維摩詰經卷三、法華經義記卷三、菩薩地持經卷七、華嚴經孔目章卷二〕
今家 今家總目錄
  今師、一家等語同義。各派末徒,以過去舊師不明本派奥旨。今依祖師則善能顯彰一宗玄意,故自稱為今家。如『法華玄義釋籤』卷三下、『四教義』卷五等説:今家、一家,乃台宗教徒之自指。
介然 介然總目錄
   宋代僧,明州鄞縣人。初學于福泉山延壽大師,復從明智中立大師受天台教觀于南湖。元豐初年(1078)建十六觀堂于四明延慶寺側。建炎四年(1130)金兵至明州,寺眾盡散,師獨不去。兵至,訝其不畏死而虜師北歸,后不知所終?時人遂以其去日為忌,尊之為定慧尊者。
〔佛祖統紀卷十五〕
介爾 介爾總目錄
   介,弱、小之義;爾,係助辭。形容至微至小,卽現前刹那一念心。「介爾之一念」、「一念介爾之起心」等語,均係台宗用語。『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4A):「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卽具三千。」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上〕
元品能治 元品能治總目錄
   元品無明卽根本無明,為台宗所立四十二品無明中之第四十二品無明。欲斷元品無明,有等覺智斷、妙覺智斷二説。等覺智斷之説,謂元品無明障妙覺極位,故為顯現妙覺智,應以等覺智斷之。妙覺智斷説,謂元品無明其力強大,非因位之智所能斷,故須以妙覺果智斷之。前者乃以斷惑入位之次第,后者為入位斷惑之次第。
〔南本涅槃經卷十六、勝鬘經一乘章、維摩經玄疏卷三、摩訶止觀(會本)卷一之五〕
元琇 元琇總目錄
   唐代高僧,天台縣人,台宗第十三代祖師。生寂不詳?依國清寺物外法師修學止觀,盡得玄旨,敷演微妙,世稱妙説尊者。某日昇座説法,有異僧十人于行列末聽法,講畢凌空而逝。門下弟子有清竦、常璪二人得其所傳。
〔佛祖統紀卷八、釋門正統卷二〕
元照 元照總目錄
  宋代律僧(1048~1116)。餘杭(浙江杭縣)人,姓唐字湛然,號安忍子。少年離俗,十八得度,從神悟處謙大師學台教,但志在毘尼。后禮廣慈律師受菩薩戒,嗣允堪律師南山正傳。宋元豐(1078~1085)年間,主持昭慶寺弘律傳戒。晚遷靈芝,居止三十年,世稱靈芝尊者。于政和六年九月圓寂,世壽六十九。諡號「大智律師」。著有『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等註釋書。
另以台宗之旨,註道宣律師『四分律删繁補闕行事鈔』,而撰成『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大正四十·157),異于允堪律師註釋之『會正記』故世稱其為資持派。
〔釋門正統卷八、靈芝崇福寺記、咸淳臨安志卷七九〕
内凡 内凡總目錄
  「外凡」之對稱。為見道以前階位之一。修行而未證見正理稱為凡夫,若對正理發相似之智解稱為内凡,未發相似之智解稱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處、總相念處等,三賢位為外凡,而以煗、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為内凡。大乘以十信伏忍位為外凡,而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賢位為内凡。
台家于四教所配位次各異,藏教配于煗等四善根位,通教配于大品十地中之性地,别教配于五十二位中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位,圓教配于六卽中之相似卽。  
〔成實論卷十五智相品、大乘義章卷十七、卷十八、四教義卷二、四、五、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下〕
内外不二門 内外不二門總目錄
   十不二門之一,湛然大師所立。依智妙及行妙義,而論内外境之不二。外境:眾生、諸佛及依報;内境:自己之心法。觀内外二境,而使其相互融合,入于不二之妙,稱内外不二門。卽託外境之依正色心,觀卽空、卽假、卽中。又了知外境色心一念無念,唯有内體三千實性,以顯示心、佛、眾生,三法無差,其性無異為焦點。
〔玄義釋籤十四〕
六行觀 六行觀總目錄
   以「有漏智」次第斷除「修惑」之際,所修厭下欣上之觀法。三界分九地,比較上地與下地,下地為粗、苦、障,故觀而厭上地為靜、妙、離,故觀而欣之。依此欣上厭下力用,可次第斷除下地惑,故又稱欣厭觀。

有部主張:行者入見道前,可依六行觀斷除修惑之一分,而入于見道。據『俱舍論』卷二十四,于無間道時, 緣自地(自己現在境位)與次下地諸有漏法,觀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于解脱道中,緣次上地諸有漏法,觀靜、妙、離等三行相之一,如是則可斷除次下地惑。合其上下,共須觀六行相故稱六行觀。『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五,厭下地苦、粗、障,欣上地勝、妙、出,依此六法修行,是為六行觀。其一一觀法為:

1.厭粗觀:思惟欲界五塵能起眾惡,是為因粗。而此身為屎、尿等三十六種臭穢物所成是為果粗。粗因粗果,皆須厭惡。
2.厭苦觀:思惟身中所起觀念緣于貪欲,不能出離,是為因苦。而欲界報身常受饑渴寒熱、病痛刀杖等種種所逼為果苦。苦因苦果,皆須厭惡。
3.厭障觀:思惟煩惱障覆真性,是因障。而此身質礙,不得自在是果障。因障果障,皆須厭惡。
4.欣勝觀:厭惡欲界下劣貪欲苦,欣喜初禪上勝禪定樂。
5.欣妙觀:厭惡欲界貪欲五塵樂,心亂馳動,欣喜初禪禪定樂,心定不動為因妙。厭惡欲界臭穢身,欣喜受得初禪身,如鏡中像雖有形色,無有質礙為果妙。因妙果妙皆可欣喜。
6.欣出觀:厭惡欲界煩惱蓋障,欣喜初禪心得出離為因出。厭惡欲界身,質礙而不得自在,欣喜初禪獲得五通身,自在無礙為果出。因出果出皆可欣喜。

依此上下對望之欣厭力,能斷下八地惑,尚不能斷第九地惑(有頂地)。若欲斷有頂地惑,必依觀四諦無漏智,因現無漏智勢力強,能對治自地惑及上地惑。此六法入觀,係隨斷惑者意而定,不必依無間道厭粗觀與解脱道欣靜觀為對應之序。唯識宗認為,六行觀能伏住煩惱,不令起現行,然無法斷除煩惱種子。  
〔俱舍論二三、大毘婆沙論六四、四教儀集註中〕
六妙門 六妙門總目錄
   台宗所立。妙,指涅槃;入涅槃法門有六,故稱六妙門。
1.數息門:數息(從一至十)攝心為入定要法第一妙門。2.隨息門:隨息出入而不計其數,如此則禪定自易引發,故為第二妙門。3.止門:心止而諸禪自發,故為第三妙門。4.觀門:觀五陰虛妄,破種種顛倒妄見,則無漏方便智可因此開發,故為第四妙門。5.還門:收心還照,知能觀之心非實,則我執自亡,無漏方便智自然而朗現,故為第五妙門。6.淨門:心無住着,泯然清淨,則真明無漏智因此而發,自然斷惑證真,故為第六妙門。上述六妙門中,前三門屬定,后三門屬慧,依此定、慧,卽可獲得真正菩提。
〔六妙法門、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六宗 六宗總目錄
   又云六宗教、耆闍六宗。『華嚴五教章』卷一,南朝,陳代耆闍寺安廩法師立有六宗判教。就所詮理趣,將佛陀一代聖教判為因緣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宗、常宗、圓宗。『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慧光大師判有四宗之别,卽因緣、假名、誑相、常等四宗,其中因緣宗指毘曇之六因四緣,假名宗指成實論之三假,誑相宗指大品三論,常宗指涅槃、華嚴等之常住佛性、本有湛然。而安廩法師根據其説,復加真宗(法華經)、圓宗(大集經)成為六宗之説。

又據『華嚴五教章』卷一、『華嚴五教章義苑疏』卷二等,上記四宗為北齊大衍寺曇隱大師所立,安廩法師所立六宗教中,前二與曇隱所立相同。第三不真宗,説明諸大乘通説諸法如幻化等。第四真宗説明諸法真空理等。第五常宗説明真理恆沙功德常恆等義。第六圓宗明法界自在、緣起無礙、德用圓備,卽華嚴法門等。又不真宗與真宗二,乃由曇隱所立不真宗分出,圓宗則由其所立之真實宗分出。其中,常宗與諸師之同歸時教相同,圓宗與自軌法師所立五宗教中法界宗相同。
〔四教義一、法華玄義釋籤十九、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一〕

又日本奈良(710~794)時代之六種宗派,稱為南都六宗。卽法相宗、三論宗、俱舍宗、成實宗、華嚴宗、律宗。
六卽佛 六卽佛總目錄
  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卽位,稱為六卽佛。據『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上,六卽佛:1.理卽佛:又稱理佛,指一切眾生,本具佛性與如來無二無别,皆卽是佛,稱理卽佛。
2.名字卽佛:又稱名字佛。指或從善知識聞知,或從經典中見得,而了知此「理性卽佛」,此人于名字中,通達了解一切諸法皆是佛法,稱名字卽佛。
3.觀行卽佛:了知一切法皆佛法,進而依教修行,達至心觀明了、理慧相應(境智相照)觀行相卽,此人言行一致以證此位,稱觀行卽佛。此位分為五品位,卽:隨喜品、讀誦品、説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卽佛:指前述「觀行卽」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惑,制伏無明,此雖未能證真理,但于理彷彿,有如真證,稱相似卽佛。此位分為十信位。
5.分證卽佛:又稱分真卽佛。指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位;無明惑中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等覺位,漸次破除一品無明而證一分中道。
6.究竟卽佛:斷除共四十二品元始無明,發究竟圓滿覺智,卽證入極果妙覺佛位。
此六佛雖因智(悟)情(迷)深淺,而有六種分别,但其體性不二,彼此互卽稱「卽」為旨趣。
六卽 六卽總目錄
  真理相卽成為一體有六種論。又云六是、六絕、六如。『華嚴經』謂大乘菩薩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台宗以之為别教菩薩行位,而另立圓教菩薩六行位稱為「六卽」。1.理卽:一切眾生悉具如來藏之佛性理體。2.名字卽:聽聞一實菩提理,而于名字(名言概念)中,通達了解位。3.觀行卽:既知名字而起觀行,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此位分隨喜、讀誦、説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深淺次第,稱「五品弟子位」。卽圓教外凡位,同與别教十信位。
4.相似卽:止觀愈趨明靜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惑,更能制伏無明,相似真證,卽圓教内凡十信位,又稱「六根清淨位」與别教三賢位同。5.分證卽:又云分真卽。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位,卽由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等覺等位,依次破除一品無明而證得一分中道。以上皆為聖位,在别教中,十地相當于十住位,等覺位相當于十行中初行,妙覺位相當十行中第二行,至于圓教十行中第三行以上,在别教則未論及。6.究竟卽:斷除四十二品無明,究竟諸法實相位,此卽妙覺位為圓教究竟極果。此六位雖有六種之别,而其體性不二,彼此互卽。卽,是之義。理位卽是理卽位,乃至卽是究竟位。蓋此六卽位,或顯法門深淺,或明修行次第。以六表示位次高低有序,則可令修行人不生上慢心;以卽表示理體初后皆悉相同,則可令修行人,不生退心。
〔摩訶止觀卷一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六卽義、觀經疏卷上、觀經疏妙宗鈔卷上,天台教學史117(慧岳)〕

t-4.GIF

六重本跡 六重本跡總目錄
  又云六種本跡。本謂所依住處不移動;跡,謂往來之蹤跡出沒多端。台宗對本跡二門所立六種釋義。
1.理事本跡:由實相真諦理而生出一切法,以實相理為本,一切事象為跡。
2.理教本跡:本時(本來之時)所悟事理二諦,乃超越一切言説絕對真理,故以之為本。而昔時佛以方便二諦教説為跡。
3.教行本跡:稟持昔時佛之教為本,而由教詮理起行為跡。
4.體用本跡:以稟教修行契理而證得法身為本,以法身理體起應身用為跡。
5.實權本跡:以久遠實得之法應二身為本,為度化眾生,以種種權施,現法應二身為跡。
6.今已本跡:依『法華經』以前諸教所説事理乃至權實為跡。而以『法華經』所説久遠事理乃至權實為本。若非今經明示久遠之本,則無以垂説之跡,而顯今經之本。本跡雖殊,但其不思議則一致。故以六重輾轉顯示本時、今説與跡中教門雖不相同,然依本跡相關之互顯義,以明本跡二門不思議為一致。
〔法華玄義卷七〕
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總目錄
  又云六根淨。卽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淨無雜,亦指我人身心充滿種種功德而清淨。
台宗所説,圆教十信位為六根清淨位。『法華經』法師品:依受持、讀、誦、解説、書寫經典等五種行,可依聖典力量,而俾獲六根清淨,並得六根種種功德。將以上想法配于修行行位,在判教上之别教而言,即為三贤位;依圓教而言,則為六卽中第四相似卽。五種行為五品弟子位。
〔大智度論卷十一、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文句記卷十中、四教義卷六、摩訶止觀卷一上、卷四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三〕
六根清淨位 六根清淨位總目錄
  又云六根淨位。智者大師所立别教五十二位中之十住位,相當于圓教六卽位中相似卽位。此位菩薩,已斷除見思二惑,而得六根清淨。
〔四教義卷六、止觀傳弘決卷四之二〕
六根懺悔 六根懺悔總目錄
  卽向諸佛禮拜、懺悔過罪之際,特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懺悔罪障。大乘經論之懺悔,其特色在僧眾前,告白自己所犯過錯,以示悔過;或伴以禮拜,或其他行儀,普遍化之悔過罪障;其内容為身口意三業、貪瞋癡三毒、十惡五逆等六根懺悔。
又『文殊悔過經』有六根悔過,『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有六根懺悔等,其最具代表性,係『普賢菩薩行法經』及其懺法、行法等,對六根各作懺悔。
〔慈悲水懺法卷中、摩訶止觀卷二上、釋禪波羅密卷二、觀心論疏卷三、大乘六情懺悔、敦煌本大佛略懺、禮懺文三種及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六瑞 六瑞總目錄
  又云法華六瑞。佛欲説『法華經』前示現六種瑞相。『法華經』為佛宣説出世本懷妙法,故先現六種祥瑞,以作開經之緣起,稱為法華六瑞序,則三世十方諸佛,説此經前必定示現之教化法式。
1.説法瑞:佛先説『無量義經』為法華作序。
2.入定瑞:佛説『無量義經』畢,卽入于無量義處三昧。
3.雨華瑞:佛入定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
4.地動瑞:雨華之后,大地起六種震動
5.眾喜瑞:會中大眾見此殊勝,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6.放光瑞:佛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一萬八千之佛土。
〔法華經卷一序品、法華經文句卷二下〕
分身 分身總目錄
  分身化現,或指其化身。諸佛菩薩由于慈悲,用種種方便法,化身至各處教化眾生;故分身為教化、攝取眾生而起稱分身攝化。
〔法華玄義七〕
分證 分證總目錄
  初地以上次第修行,斷除一分煩惱,證悟一分中道。『大乘起信論』稱隨分覺,台家稱為分證卽。
〔摩訶止觀卷一下、止觀大意〕
分證卽 分證卽總目錄
  圓教菩薩修行階位之一,為六卽位中第五位。又云分真卽。乃分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四十一品無明,而證中道位。
化法 化法總目錄
  「化儀」之對稱。如來所説法門教旨。台宗稱藏、通、别、圓四教為化法四教,譬如藥味,以化儀譬如藥方。
〔天台八教大意、止觀義例卷上、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化法四教 化法四教總目錄
  台宗之判教學説。以佛陀教化内容有藏教、通教、别教、圓教等四種,與化儀四教並稱為天台八教。即:1.藏教:全稱三藏(經、律、論)教之小乘教。為三乘人各别演説生滅四諦,以析空觀同斷見思惑,令入有餘涅槃。
2.通教:指諸部義通大小,包括深奥與淺顯道理。乃為三乘人説體空無生四諦,令同入有餘涅槃。
3.别教:指不共二乘人,專為大菩薩説無量四諦,以次第三觀破三惑,令證「但中」理。
4. 圓教:指法華教義。亦卽為菩薩説無作四諦,以圓融三觀同斷三惑,令證「不但中」理為旨趣。   〔法華玄義卷一、四教義卷一、天台八教大意、天台四教儀〕
化城喩 化城喩總目錄
  法華七喩之一。化城指變化之城邑,比喩二乘涅槃處。『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有眾人要過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才能達寶處,但疲極欲返,其導師為振奮眾人,以方便力,于道中過三百由旬處化作一城,令彼等得休息,終能向寶處前進。卽化城比喩二乘所得涅槃非為真實,佛為彼等達大乘至極佛果方便假説而已。有關五百由旬之解釋,古來謂五百由旬,乃喩指到達佛果,所須經歷路程,『法華經文句』卷七下,詳舉諸家之説,而謂三界果報處為三百,有餘國處為四百,實報國處為五百。若以煩惱而言見惑為一百,思惑為二百,塵沙為四百,無明為五百。若以觀智而言:則入空觀為過三百,入假觀為過四百,入中觀為過五百。
〔法華玄論卷八、法華玄贊卷八、法華玄義卷五下〕
化復作化 化復作化總目錄
  在一界身上現一色相,更于此身上,又現于百界,即化而復化,口、意兩輪亦然。故成為化復作化。
〔(大正三○·897B)地持經卷二〕
化儀 化儀總目錄
  佛陀化導之形式方法。教化眾生内容,稱為化法。化法如藥味,化儀如藥方,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方可奏效。台宗立頓、漸、祕密、不定等四教為化儀四教,藏、通、别、圓四教為化法四教。
〔八教大意〕
化儀四教 化儀四教總目錄
  佛陀教導方式有頓教、漸教、祕密教、不定教等四種,與化法四教並稱為天台八教;八教與五時為台宗判教之名。據『四教義』卷一、『八教大意』等:
1. 頓:指『華嚴經』所説不歷階次,「頓」至佛位之教義,由化儀上稱頓教。
2. 漸:指『阿含經』『般若經』『方等經』等教義,依次漸修,故稱漸教。
3. 祕密:指「同聽異聞,互不相知」,各人聞聽與自己根機相應之道理,此稱祕密教。
4. 不定:指「同聽一理,彼彼相知」,而各有不同之理解,稱為不定教。  
〔法華經玄義卷十下、法華經文句卷六下、維摩經玄疏卷六、天台四教儀備釋卷上〕
天台九祖 天台九祖總目錄
  台宗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北齊慧文、第三祖南岳慧思、第四祖天台智者、第五祖章安灌頂、第六祖法華智威、第七祖天宫慧威、第八祖左溪玄朗、第九祖荆溪湛然等大師。龍樹菩薩雖生于印度,因北齊慧文大師依其『中觀論』以妙證一心三觀之妙旨,故奉為第一祖。還有稱北齊慧文大師為天台初祖。蓋以龍樹大士為印度人,故未予計入。
〔佛祖統紀卷六、卷七〕
天台九祖傳 天台九祖傳總目錄
  一卷。南宋沙門士衡編。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記述台宗九世祖師傳記。九祖卽:高祖印度龍樹、二祖北齊慧文、三祖南岳慧思、四祖天台智者、五祖章安灌頂、六祖法華智威、七祖天宫慧威、八祖左溪玄朗、九祖荆溪湛然等大師。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總目錄
  一卷。章安灌頂大師撰。又稱八教大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書略述天台教判化儀、化法等八教大綱。先將化儀四教配于華嚴等五時而略説,次敘述化法四教之名義、機根、行位、得果,及觀行四門與十乘觀法,並明五時之通别權實等。另有清順治十八年(1661)刊本。高麗諦觀大師删補本書,編出『天台四教儀』一卷。 
〔大明三藏聖教北藏目錄卷四、閲藏知津卷四二〕
天台三生 天台三生總目錄
  台家以種、熟、脱等三階段表示,佛道成就相稱為天台三生。種,卽下種,謂初種成佛得道種子。熟,卽調熟,謂修行漸次成熟。脱,卽解脱,修行已成,因圓果滿。此三階段,或配于久遠、中間、今世,或于一生之一念中立。三生,僅示三位之别而已。
〔法華文句(會本)卷一〕
天台三教 天台三教總目錄
  天台判教中之三教。又稱大綱三教。乃化儀四教中,祕密教以外之頓教、漸教、不定教。此三教收攝『法華經』應世前諸經。〔法華玄義十〕權門三教。乃化法四教中,除圓教以外之藏教、通教、别教。指總攝釋尊一代教法之漸、頓、圓三教。圓教指『法華經』。
〔法華經科註卷一下〕
天台大師 天台大師總目錄
  智顗大師(538~597)之别稱。荆州華容(湖北華容)人,俗姓陳,字德安,名智顗。十八歲投禮法緒大師出家于長沙果願寺。后入光州大蘇山,從慧思大師習四安樂行。曾于金陵先后開講『法華經』『大智度論』並宏闡禪法。后于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開皇十一年(591)于揚州為晉王廣(隋焬帝)授菩薩戒,得封稱「智者」之號。開皇十七年十一月廿四日圓寂,享年六十,世稱天台大師。師一生造寺三十六所,寫經十五藏,造佛像十萬尊(或八萬尊),度僧千餘人,傳業學生三十二人。弟子中以灌頂、智越、智璪等大師為最著。其著述甚多有:『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摩訶止觀』十卷、『維摩經玄疏』三四卷、『金光明經文句』六卷、『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菩薩戒義疏』二卷等,共計三十五部一百三十六卷。
〔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唐高僧傳卷十七、大唐内典錄卷十、參照:天台教學史六三頁(慧岳)〕
天台小止觀 天台小止觀總目錄
  一卷。又稱『童蒙止觀』。智者大師撰,係為針對十卷『摩訶止觀』而名。本書僅以一卷小册,宣説「止觀法門」之要義,故一般稱為小止觀。復因『摩訶止觀』所説深遠幽玄,而『小止觀』則極其素朴平明,故名「童蒙」。其内容有關坐禪方法與坐禪觀心,為初學坐禪指南書。『小止觀』之内題及撰號有二種。一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另一為『略明開朦初學坐禪止觀要門』天台山顗禪師説,齊國沙門淨辨私記,二書雖為同本,而内容頗多差異,一般之流通本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起信論義記卷下末、閲藏知津卷三九〕
天台山 天台山總目錄
  位于浙江台州府(天台縣)佛霞嶺山脈東北端。又稱天梯山,或稱台岳。以山形如八葉覆蓮,有八支八溪及上台、中台、下台等,似三星之台宿,故稱天台。共由桐柏、赤城、瀑布、佛隴、香爐、羅漢、東蒼、華頂等八峯組成,最高之華頂峯高1136公尺。另傳本稱南岳,周靈王太子晉居此,其魂為山神,命左右公改稱天台。峯巒甚多,有招賢、金墩等諸山,摘星、玉女等諸峯,百丈、獅子等諸巖,劉阮、丹霞等諸洞,鬧、秀等諸溪,惠澤、靈澤、百丈等諸潭,泉、墨等諸湖。

又有醴泉井、智者泉、錫杖泉、墨池、放生池、五百羅漢石等,自古就頗負盛名。並為道士、隠士棲隠之地,如伯夷、叔齊、彭宗、阮肇、許邁、葛玄、顧歡、葉法善、司馬承禎、吕洞賓、張紫陽等皆曾居于此。故山中道觀、佛寺特多。

佛教開拓此山,相傳約吳赤烏年中(238~251),首建清化寺、翠屏菴,未久,有支遁、于法蘭、曇光、竺曇猷等大德,先后創建棲光寺、隠岳寺、中巖寺等。其后法順大師創建瀑布寺,慧明大師創建臥佛寺。僧護大師居于石城,發願造彌勒菩薩石像,僧淑、僧祐大師繼其業,于梁天監十五年(516)竣工。智達大師開創棲禪寺,天花尊者建開嚴寺,僧祐大師亦建白巖寺。

至南朝陳宣帝太建七年(575)智顗大師定為修禪之地,于佛隴峯建修禪寺(后稱禪林寺),自此為天台宗之根本道場。智顗大師晚年,晉王廣(焬帝)建天台山寺,大業元年(605)賜額「國清寺」,且台宗歷代祖師皆住于此。后又增建平田寺。唐貞觀六年(632)灌頂大師圓寂于國清寺,其后智越、普明、智威大師等相繼住之。據傳豐干大士居國清寺時,拾得大士為典座,寒山大士住寒巖幽窟中,常來該寺乞食,與拾得大士交遊,賦詩頌三百餘首。后玄朗、湛然大師相繼至此。建中三年(782)湛然大師入寂于佛隴道場,門人奉全身塔于塋兆之南隅,元浩大師纂輯其教法,號天台中興之祖。

唐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義真大師等至智者禪院(真覺寺)從道邃、行滿大師薰習台宗教法。返國后創立日本天台宗。唐武宗會昌廢佛之后,天台山寺塔多被毁壞。最澄大師于禪林寺中所創草院亦告荒廢。后來圓珍、圓覺大師再興之。依國清寺建止觀堂,號天台山國清寺日本國大德僧院,凡是日本留學僧每多巡拜天台山。后梁龍德年中,德韶大師住雲居,受吳越王之歸依,再興復智者大師舊蹟。

唐末以來,禪宗興盛,故天台山禪寺特多。五代時,德韶、義寂大師等再興。至宋代,知禮、遵式大師等,將天台教學遷至四明山、西湖,其后天台山逐漸衰微。元代時有無見先覩大師住之,明代有曇噩、象先真清,易菴如通、月亭明得大師等棲止于此。然至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幾已衰滅。天台山原有佛寺七十二,明萬曆年中,存廢相半。現存國清寺、真覺寺、高明寺、大佛寺、華頂寺、上方廣寺、下方廣寺、萬年寺、寶相寺等。其中以國清寺為根本道場,伽藍俱備,最為著名。真覺寺為安葬智者大師之地,龕前有雙石塔,號定慧真身塔院。高明寺留有智者大師講『淨名經』遺蹟,號智者幽溪道場。寶相寺又稱赤城寺,大佛寺(新昌)為智者大師入滅之處,吳越王時,德韶大師創建堂舍,號寶國華嚴院,宋代始改為今名。山頂有七級二十丈之磚塔,係梁岳陽王妃所建,今存四級。其他有飛霞、玉京、餐霞、華陽、紫陽等五洞。  
〔天台四教儀集解卷上、梁高僧傳卷十一、卷十三、卷十四、國清百錄卷二、卷三、卷四、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天台山方外志、法華持驗記卷上、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二一至第一二六、職方典第九九五、第一○○○、第一○○二、天台霞標卷五之四,中國佛教史蹟評解卷四(參照:一九九五、十月出版『國清寺志』)〕
天台五悔 天台五悔總目錄
  台家依五門薰修滅罪法門之行事。此五法于晝夜六時修之稱為六時五悔。乃智者大師依『彌勒問經』『占察經』『普賢觀經』等而立,卽:1. 懺悔:發露無始以來,身、口、意三業所造罪悔改之。
2. 勸請:勸請十方佛留身久住,恆轉法輪,救護眾生。
3. 隨喜:捨嫉妬之念,讚歎自他一切諸善根。
4. 廻向:以所有功德善根廻向發菩提心。
5. 發願:發四弘誓願,利導前四願行及一切眾生。
上五種,通為悔罪滅惡,故皆名悔法。台家以五悔為法華實踐修持之助行。據『摩訶止觀』卷七下:日夜六時行之,懺悔能破大惡業罪,勸請破謗法罪,隨喜破嫉妬罪,廻向則破諸有罪,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合部金光明經卷二、修懺要旨、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四、法華三昧懺儀、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天台五時 天台五時總目錄
  天台學將佛陀一代聖教,用太陽照物之比喩,分判為五時,稱為天台五時。據『天台四教儀』佛陀于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説『華嚴經』,次于鹿苑接引二乘而説『四阿含』等經;次説『方等經』及『楞伽經』等,令諸二乘廻小向大;再次説『般若經』,遣除二乘情執;后説『法華』『涅槃』,以開示眾生咸得成佛。故稱五時。
1. 華嚴時:係以經題而立名。如來初為大乘根熟者首談此經,如日照高山,此時乃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深于海印(喩佛智),現刹土于毫端,以此化度大乘菩薩。
2. 鹿苑時:就地點而立名。如來次説阿含等經,如日照幽谷。此時乃如來因小乘于華嚴大法不見不聞,猶如聾瞽,故隠大化而施小化,遂于鹿苑説四諦法,演『四阿含經』。
3. 方等時:就所説之法而立名。方,為眾機普被;等,指四教(藏、通、别、圓)並談。謂如來次説方等諸經,如日照平地。如來于鹿苑中説小乘法,二乘人以得少為滿足,如來遂假維摩居士以呵斥之。使其恥小乘而慕大法,故説『維摩』『楞伽經』等。
4. 般若時:就經題而立名。謂如來説此經,如日照禺中之時(巳時)。小乘既被彈呵,廻心向大,然其執情未能頓泯,如來遂廣談般若空慧法以滌蕩之。
5. 法華涅槃時:就經題而立名。如來正説『法華』『涅槃經』,如日輪當午。如來于前四時調機純熟,故在靈山會上稱性暢談,令其會權歸實,了妄卽真,演長遠之壽量,顯至道之幽微,上中下根咸蒙授記,此乃如來宣説『法華經』之因。然猶有餘機未盡,故又説『涅槃經』以收拾遺餘。
天台四教儀 天台四教儀總目錄
  一卷。又稱『四教儀』。高麗國諦觀大師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宋初,諦觀大師應吳越王之請,奉還天台三大部等至我國,投禮于螺溪義寂大師門下,深研天台教學,十年后示寂,其同門在故篋中發現本書,乃為研究天台教義大綱與觀心(實踐修行)要略之入門書。内容係删補「天台八教大意」而成,以「法華經」信解品之譬喩與『涅槃經』五味、『華嚴經』三照等譬喩為中心,判天台五時,及頓、漸、祕密、不定等化儀四教,並略述藏、通、别、圓等化法四教、教説、行人、行位、證果等。復以『摩訶止觀』二十五方便,略述圓教十乘觀法。
本書之註釋書極多,歷來以宋朝從義大師『四教儀集解』三卷、南宋元粹大師『四教儀備釋』二卷與元朝蒙潤大師『四教儀集註』三卷,為本書三大註釋書。  
〔佛祖統紀卷十、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大明三藏聖教北藏目錄卷四、閲藏知津卷四二〕
天台四教儀集註 天台四教儀集註總目錄
  三卷,元代蒙潤大師撰。略稱『四教儀集註』。本書依據山家派正義,詳釋天台四教儀,釋義精密,繁簡得當,為初學之捷徑。註疏頗多,還有『天台四教儀集註科文』一卷。清代性權大師之註『彙補輔宏記』二十卷等。
〔大明三藏聖教北藏目錄卷四、佛典疏鈔目錄卷下·卍續藏第五七册〕
天台四教儀集解 天台四教儀集解總目錄
  三卷。宋代從義大師撰。又稱『四教儀集解』『四教集解』『天台四教儀科解』。闡解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
〔卍續藏第五七册。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
天台四釋 天台四釋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之方法。又云天台四大釋例、四大釋例、四種消釋、四種消文。卽:
1. 因緣釋:又稱感應釋。以佛與眾生關係之因緣而作解釋。謂教法係由感應道交而起,以四種悉檀為因緣,作四種釋義:①世界悉檀:導眾生認識空有。②為人悉檀:使眾生起正信。③對治悉檀:破除惡執。④第一義悉檀:使眾生證入于實相。
2. 約教釋:就藏、通、别、圓四教義,由淺至深解釋經文。
3. 約本跡釋:依本地與垂跡二門而解法義。
4. 觀心釋:雖了法義,但行未隨解,于己無益,故再用文句以觀己心為圓證趨入妙境。
又有關佛及弟子之行事等多用因緣釋,如是我聞等教義多用約教釋,有關佛及弟子本身事跡多用本跡釋,王舍城等地名,及名數則多用觀心釋。
〔法華文句卷一上、法華文句記卷一上〕
天台宗 天台宗總目錄
  又稱法華宗、天台法華宗、台宗、圓宗、台家。隋朝,智顗大師棲止天台山,倡立教觀雙運,世稱天台大師,宗稱天台宗或台教。天台宗徒,略稱台宗徒。又依『法華經』以判一代時教,且最尊崇『法華經』,故又稱法華宗,皆尊智顗大師為開祖,以『法華經』教旨為基礎,提倡三諦圓融妙理,依觀心法以期「速疾頓成」之大乘宗派。

智顗大師師事南岳慧思大師(515~577),修習三種止觀法,慧思大師依北齊慧文大師受「一心三智」之旨。據『摩訶止觀』卷一上,慧文大師依『大智度論』修觀心得法,依『中論偈』以一心三觀為基礎。慧思大師受觀心法,而啓發法華三昧,著『法華經安樂行儀』『隨自意三昧』『諸法無諍三昧門』等。

智顗大師于陳天嘉元年(560)謁見慧思大師,恭受法華三昧、四安樂行,讀『法華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時,豁然開悟。后赴金陵瓦官寺宣演『法華經』開題,及宣講『大智度論』,並闡『次第禪門』。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隠棲十年。所著『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台三大部」。

台宗雖以龍樹大士為高祖,而以智顗大師為第四祖,然以其思想集大成而言,智顗大師實為台宗之開祖。其門人頗多,受法弟子有三十二人。其中,灌頂(561~632)大師奉事智顗大師二十餘年,頗領持其遺教,撰有『大般涅槃經玄義』及『疏』、『觀心論疏』等數十卷。為第二祖。其后之傳承三祖智威、四祖慧威、五祖玄朗大師。

玄朗大師門下有六祖湛然大師(711~782),夙習台學二十年,對當時華嚴、法相、律、禪、密等諸宗,大張天台教網,嘗蒙玄宗等三帝勅召,却堅辭不赴,專事著作與講法,被稱為台宗中興祖。著有『法華玄義釋籤』『法華文句記』『止觀輔行傳弘決』『止觀義例』『金剛錍』等二十餘部。更提倡「非情佛性」、「無情有性」,主張「草木磚石」亦有法性。而確立宋代天台教學之基礎。其弟子有道邃、行滿、元皓、道暹、明曠大師等。道邃再傳宗頴、良諝大師。未久,會昌法難及唐末五代戰亂,天台典籍章疏大多散逸,台宗遂漸衰微。
至宋代高麗僧諦觀大師應吳越國忠懿王之請,奉還天台典籍來華,台宗得從衰頽而獲轉機。羲寂大師之門人,義通大師亦由高麗國來,師事羲寂大師,弘揚教觀。其門下有四明知禮(960~1028)大師及慈雲遵式大師等諸哲。知禮大師作『指要鈔』及『五小部疏』等,與遵式大師同稱為天台山家派。義寂大師之另一弟子慈光志因大師,傳下晤恩、源清、洪敏、孤山智圓(976~1022)、梵天慶晤(963~1017)大師等,此系稱山外派。有名之兩派爭端,起于『金光明玄義』廣本之真偽問題,由之逐漸演變成唯心論與實相論之對立論諍。知禮大師曾針對晤恩大師之「真心觀」而製「扶宗釋難」倡導「妄心觀」之説,而后兩派往返論戰達四十年之久,成為山家、山外之爭。

山外派,慶昭大師門下咸潤、繼齊大師等繼之。但山外派之學説不久就衰微。而山家派知禮大師之法系頗為興盛。其門下之廣智尙賢、神照本如、南屏梵臻大師等三人,被稱為四明三家。
降至元代,台宗之學不振。至明代,幽溪傳燈、真覺大師等盛弘。至蕅益智旭(1599~1655)大師,援引唯識、禪宗之旨,以資發揮天台教觀,倡導性相、禪淨融會為旨趣。
近百年來,天台學之復興,得力于諦閑(1858~1932)大師,于一九一九年創立觀宗研究社于寧波觀宗寺,為作育天台學者之專門學府,一時人材蔚起,有仁山、常惺、寶靜、靜權、倓虚、禪定、可端、根慧、靜修大師等諸尊宿,詳見『天台教學史』(三六四頁,諦公大師譜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印行)。  
〔佛祖統紀卷五至卷二二、天台九祖傳、天台山方外志、八宗綱要卷下、五教章通路記卷十二〕
天台學 天台學總目錄
  陳宣帝建德七年(575)智者大師入天台山而創台宗。其上承龍樹大士,得北齊慧文禪師之『中論』、『大智度論』奥旨,獲一心三觀妙論后,傳與南岳慧思禪師,得悟證法華三昧,著『法華安樂行義』,傳授與智者大師而修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盛弘教觀,並依『法華經』融攝性空論義,而大成天台教學。其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台宗教義,説一心具十法界,靜觀此心,妙悟「煩惱卽菩提、生死卽涅槃」真理。其綱要有三:卽一念三千之世界觀、一心三觀、三諦圓融哲理。指諸法實相互融圓攝,整個宇宙究竟合一,每一現象(物或心)所表現原理是圓融三諦(空、假、中),明示事物或生命本身卽是實相,卽是如如,一切法平等,為天台止觀之中心思想。
要之,天台一宗以『法華經』為典據,直顯諸法實相哲理,自「理」方面而言,以卽空、卽假、卽中之圓融三諦,彰顯諸法當體;就「事」方面言之,揭示百界千如、一念三千「性具」思想(性德本具)而所謂理事互相融卽,卽是諸法實相、法界本然(法爾自然)之性體。
天台宗全書 天台宗全書總目錄
  二十五册。日本天台宗典刊行會編纂。係日本撰述之天台宗叢書。其内容搜羅甚廣,包括中、日天台文獻之注釋及顯密二教之章疏。一九三五年四月刊行,由東京真盛寺内同會事務所、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發行。
天台傳佛心印記 天台傳佛心印記總目錄
  一卷。元代懷則大師撰。又云『佛心印記』。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闡明天台宗所傳佛心印「性具性惡」之法,並破斥禪家「教外别傳,見性成佛」、相宗之「定性二乘」、性宗之「無佛性」等義。註書有明代傳燈大師著『天台傳佛心印記註』二卷等。
〔佛祖統紀卷二四、大明三藏聖教北藏目錄四、閲藏知津卷四二〕
天學初徵 天學初徵總目錄
  一卷。智旭大師述。明末,天主教傳入我國,萬曆十年(1582)耶穌會至澳門,設中心進行宣教,出版『天主實義』二卷,主張儒家之天與天主教之天一致,而責難佛教與聖賢之道相悖。
袾宏蓮池大師作『天説』四篇(收在竹窓三筆一書中)反駁之;智旭大師作『天學初徵』,指出天主教予盾二十二條,復作『天學再徵』,列舉評破二十八條。智旭大師二著稱天學二徵,收錄于『闢邪集』二卷中。本書所論包含創造主宰、降生贖罪、奉事拜察、靈魂不滅、天堂地獄、臨終翻悔等問題。
心具三千色具三千 心具三千色具三千總目錄
  宋代台宗之山家、山外二派所持異論之一。台家對一念心之真妄産生論争,山家派主張妄心觀,山外派則主張真心觀。山外派學者源清、慶昭、智圓大師等立于唯心論觀點,主張心法為能造,生佛為所造,立「心具三千」説,主張一念之心性圓具三千,故不同意色法中亦圓具三千。其中智圓大師主張心、佛、眾生三法原來不外一心,不承認所謂色本具三千,須「色卽心」故,歸于心具之本,則同意色法亦圓具三千。
山家派知禮大師等,則固守實相論之立場,以色心不二而立色具三千説。主張心法與色法皆圓具三千,謂心法若能造而攝一切,色法亦然。后世以山家派色具三千説,能顯圓實理,故依之為台宗正義。
〔金剛錍論、金剛錍顯正錄卷一、别行玄記卷二、十義書卷上、止觀大意、摩訶止觀(會本)卷五之三〕
心性三千 心性三千總目錄
  一念心性具足十界三千諸法,為台宗之基本教義。吾人心中具有地獄、餓鬼等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重法界,共百法界,每一法界又具有三十種世間,故共具三千種世間;凡夫卽在一念中,具足三千世間諸法性相。
心觀 心觀總目錄
  圓教一心三觀之觀法,為不次第三觀,卽空、假、中三觀卽于一心,舉一觀而圓具三觀。此觀法以吾人平常心念為所觀境,故有别于華嚴宗法界觀與法相宗唯識觀等。
文義四用 文義四用總目錄
  『法華文句記』將眾生應用文字、義理之情形分為1. 有文有義:常人用之。謂凡立言立論,有文字可資證據,有義理可以依憑者,此尋常人皆能用,故稱常人用之。
2. 無文有義:智人用之。謂凡立言立論,雖無文字可資佐證,但有義理可以依憑,此唯智者能用,故稱智人用之。
3. 有文無義:昧者用之。謂凡立言立論,雖有文字可資證明,但無義理可以依憑,此暗昧人,不明義理而强自用,故稱暗昧者用之。
4. 無文無義:迷者用之。謂凡立言立論,既無文字可資證明,又無義理可以依憑,此愚迷人,不了文義而强自用,故稱迷者用之。
方便 方便總目錄
  十波羅密之一。又作善權、變謀。指能巧妙地接近、施設、安排等為向上進展之方法。諸經論中常用此名詞,歸納其意,可分四種:
1. 真實法:為誘引眾生入于真實法而權設,稱為權假方便、善巧方便。卽佛菩薩應眾生根機,用種種方法施予化益。
2. 般若實智:般若達如之慧;方便通權之智。以權智觀照于平等實智所現之差别。
3. 權實二智:皆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而盡示化之法門。
4. 為證悟真理而修加行。
『法華文句』卷七:法用、能通、祕妙等三種方便,其中,應藏、通、别三教之對象所施,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實門,為能通方便;法華為前權教祕,以法華圓教而開顯,此祕卽妙,為祕妙方便。
同書復舉體外、同體二方便,真實體外之方便稱體外方便;方便卽真實,稱為同體方便,又稱體内方便。諸佛之隨他意語、隨自意語卽屬后者。
此外『摩訶止觀』卷四上,就藏、通、别、圓四教,而别方便遠近。卽:藏教以三賢為遠方便,以四善根為近方便;通教以十信為遠方便,以三賢為近方便;圓教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觀行五品為遠方便,以相似之六根清淨為近方便。
『淨名經疏』卷三,舉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種方便。其中諸佛及四十一位菩薩,能悟知不可思議二諦理卽自行方便;在藏通别三教及圓教有門,已了知之諸菩薩,不斷除煩惱,而平等地在界内、界外宣揚種種教法,卽化他方便,合以上卽所謂自他方便。又據『摩訶止觀』卷四,為修圓頓止觀之準備,須先備具五緣、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種方便。所謂具五緣卽: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呵五欲卽勸修行必訶責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棄五蓋卽指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種煩惱心。調五事卽調食、眠、身、息、心五事。行五法卽行能生善法之欲、精進、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般若經卷三二八、舊華嚴經卷三七、瑜珈師地論卷四五、十地經論卷一、法華經義疏卷四、法華文句(會本)卷七、大乘義章卷十九〕
方便品 方便品總目錄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品名。内容講説三乘方便與一乘真實稱方便品。
又『維摩經』第二品名。其内容記敘維摩詰居士,以各種方便化益眾生,且于毘耶離城權現疾患,為探病者説色身之無常猶如聚沫、浮雲,使彼等發真正道意。
方便隨緣止 方便隨緣止總目錄
  台宗所立三止之一。又云繫緣守境止,略稱方便止。係相對于空假中三觀中之假觀而立,偏于俗諦。菩薩知空非空,能善巧方便,隨緣分别藥病,化益眾生安于俗諦而心不為内外變化所動,稱方便隨緣止。
〔摩訶止觀卷三〕
方等三昧 方等三昧總目錄
  半行半坐三昧。智者大師依『大方等陀羅尼經』制立之三昧行。
三昧,乃專行其法而調直其心。卽于閑靜處莊嚴道場,請二十四尊像,衣鞋等均須清淨,長齋七日,每日三時洗浴,奉請熟知内外律者為師,受二十四戒及陀羅尼呪,于初日分三請三寶十佛、方等、父母、十法王子,供養禮拜后以誠心陳悔罪咎,起誦「摩訶袒特陀羅尼」旋繞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呪不緩不疾不高不下,旋呪畢,卻坐思惟觀實相中道正空,觀訖又起而旋呪,旋呪竟,復正坐思惟。
〔摩訶止觀卷二、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總目錄
  一卷。智者大師説,門人灌頂大師筆記,為行『方等三昧儀軌作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又稱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儀、方等懺儀、方等行法等。
方等三昧與法華三昧,同屬『摩訶止觀』四種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乃依『大方等陀羅尼經』行法,為誦持陀羅尼,懺悔行道,期以延年增壽,得現世利益之單純行法。另『國清百錄』亦收有「方等懺法」,乃此行法之别行本。
止 止總目錄
  梵語「奢摩他」之音譯。又云止寂,禪定之另一名稱。卽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而心歸于專注一境狀態。台宗以止配于空、假、中三觀而分三止:1. 體真止:證得一切皆空為對應空觀之止。
2. 方便隨緣止:又云繫緣守境止,卽菩薩以方便,隨應眾生,安住假諦理而不動為對應假觀之止。
3. 息二邊分别止:不偏于空有二邊(兩極端),住于中道為對應中觀之止。
『摩訶止觀』卷三,止有三義:
1. 息義:卽令一切惡覺、惡觀寂然不起之相;此以「所破」觀點為旨趣。
2. 停義:卽令心緣于諦理中,繫念現前而停住不動狀態;此以「能止」之觀點為焦點。
3. 不止止義:卽以非生非滅、非垢非淨「法性」而稱為止;此就「諦理」觀點而言。
此外,一般常將「止」與「定」(卽三摩地)視為同一,然若據『瑜伽論略纂』卷五説:則兩者仍有其相異處,卽「三摩地」通于定、散,復通于染、淨。「奢摩他」僅于定中有而于散心中則無;且于淨位中有而于不淨中則無;又僅于「有心位」中有,而于「無心位」中則無。又通常將止、觀二者並稱為止觀,謂攝持心念,歸止一處,以防止神識飛颺散動,並遮止邪念妄想生起稱為止;若能進一步開啓正智以觀照諸法則稱為觀。然雖將二者並舉為一詞,但前者(止)偏向消極性、防遮性,后者(觀)則其積極性、建設性為旨趣。
〔雜阿含經卷二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一、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二、大乘起信論、瑜伽師地論卷四五、法界次第卷上〕
止門 止門總目錄
  入正定以成就觀行有六種法門(六妙門),止門為第三。止,息心靜慮。卽以止為門,捨隨息而凝心寂慮,心無雜念,能自然開發諸禪定,惟此時行者未發慧解,猶執着于禪定境界而已。
〔法界次第卷上之下〕
止觀 止觀總目錄
  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在諸經論中闡釋有數種:台宗之實踐法門,止為梵語(奢摩他),觀為梵語(毘婆舍那)之譯。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注于特定對象(止),並生起正智慧以觀一對象(觀)稱為止觀,卽以定、慧二法為焦點。又作寂照、明靜。定、慧與戒同為佛教徒重要實踐德目,如『阿含』諸經對此有多論説:止與觀相輔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離之關係,如鳥雙翼、車之兩輪。

在天台實踐法,以教義化、組織化、體系化之集大成乃智者大師。其著『摩訶止觀』卽以止觀妙義構成其體系,以空假中三觀實踐法而完成其組織。『摩訶止觀』卷三上,有關止觀名義解説:各立三義稱為三止三觀。止之三義,卽:①止息義:謂煩惱妄想寂然而停息。②停止義:謂緣心諦理,繫念現前而停住不動。③對不止止義:卽對不止而明止義。無明與法性不二,無明動為不止,法性不動為止,此乃就相待(相對)而論,以不止而明止。觀之三義,卽:①貫穿義:謂妙用智慧以貫穿而滅煩惱。②觀達義:謂觀智通達以契會真如。③對不觀觀義:卽對不觀而明觀之義。謂無明與法性不二,然無明為不觀,稱法性為觀,乃就相待而論,以不觀而明觀。

同書又舉出,止觀具有相待(相對)與絕待(絕對)義。相待止觀包括上述三止三觀,卽:①止息義與貫穿義乃就修門(實踐門)上之斷德(斷煩惱德)而言。②停止義及觀達義乃就智德(斷煩惱后所生之智德)而言。③對不止止義及對不觀觀義乃就性德(智、斷二德為不二法性之德)為主旨而言。

絕待止觀,又稱不思議止觀、無生止觀、一大事止觀。其非言説之道,非心識之境,滅絕絕滅故稱絕待止;顚倒妄想斷除故稱絕待觀。卽超越對待之域,止觀皆不可得,為言亡慮絕之境界。

天台止觀有三種,卽:①漸次止觀:持戒修定,以漸次悟入實相。此卽『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卷實踐法。②不定止觀:順應眾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實踐順序亦不定。為『六妙門』一卷實踐法。③圓頓止觀:以實相為對象而行解亦圓滿頓速。為『摩訶止觀』十卷之實踐法。
〔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乘止觀法門卷一、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七、華嚴五教止觀。中華佛教百科全書3~1429〕

又據『大乘起信論』舉出修行止觀門之方法,卽:止息一切境界散亂相而隨順奢摩他(止),以分别因緣生滅相而隨順毘婆舍那(觀),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而得成就。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

以曇鸞大師之『往生論註』卷下,奢摩他譯作止,即止心一處而不做惡;毘婆舍那譯作觀,即心緣諸相而不亂。

又據『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大正三二·三五八A)廣説止觀行相:止為定;觀為慧,一切善法從修而生,皆為止觀所攝。止能遮結;觀能斷惑。又世間眾生皆墮二邊,若苦若樂;止能捨樂,觀能離苦。又七淨中戒淨、心淨為止,餘五名觀;八大人覺中,六覺為止,二覺名觀;四憶處中,三憶處名止,第四憶處名觀;四如意足名止,四正勤名觀;五根中四根名止,慧根名觀;五力中四力為止,慧力為觀;七覺分中三覺分名止,三覺分名觀,念覺分則止觀俱隨;八道分中之三分名戒,二分名止,三分名觀,其中,戒亦屬止。又止能斷貪,觀除無明。

又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各别舉出:修習止與觀三種事由,卽:①為不放逸、莊嚴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習奢摩他(止)。②為觀生死惡果報、增長善根、破諸煩惱等三事,而修習毘婆舍那(觀)。蓋止觀卽是修行者觀行要法,在『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等諸經論中宣説甚多。
〔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喩經、長阿含經卷九、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六妙法門、止觀大意、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下〕
止觀大意 止觀大意總目錄
  一卷。湛然大師撰。又稱『摩訶止觀大意』『圓頓止觀大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書論述『摩訶止觀』一部樞要,舉出五略十廣、四種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等綱目加以闡説。為初學者之入門指南。
止觀不二 止觀不二總目錄
  止,謂法性寂然;觀,謂寂而常照。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中水影現萬象,故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大正四六·151C):「中道卽法界,法界卽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
止觀義例 止觀義例總目錄
  二卷。湛然大師撰。又稱『摩訶止觀義例』『圓頓止觀義例』。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書以七科例總括『摩訶止觀』一部要旨,以闡明天台觀門之綱要。七例卽:1. 所傳部别例,2. 所依正教例,3. 文義消釋例,4. 大章總别例,5. 解行相資例,6. 心境釋疑例,7. 喩疑顯正例。註疏有從義大師『止觀義例科』一卷、『止觀義例纂要』六卷、處元大師『止觀義例隨釋』六卷等。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
止觀輔行傳弘決 止觀輔行傳弘決總目錄
  二十卷。湛然大師撰,全稱『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略稱『止觀輔行』『摩訶止觀弘決』『止觀弘決』『輔行』『弘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書原十卷,開為二十卷,係是『摩訶止觀』之註釋書,亦為研究『摩訶止觀』之最高權威著作,引用書典頗多。北宋天聖二年(1024)入藏,后由日僧最澄大師傳入日本。
〔佛祖統紀卷十、卷十一、卷二五〕
付財 付財總目錄
  佛在般若會座,宣大乘法為須菩提尊者等小乘聲聞,猶如將大乘法財付與小乘聲聞,故稱付財。「付財」一語取意自『法華經』信解品,即借聲聞轉教以彰顯佛意,乃將大乘法財付與小乘聲聞,如信解品中長者將家財委付窮子。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付囑 付囑總目錄
  托與物事。又云囑累。付、與物;囑、託事,乃以言語託事。表示佛陀託付弘傳教法。如『無量壽經』卷下,釋尊付囑彌勒菩薩弘傳本願念佛(彌勒付囑)。『法華經』如來神力品,釋尊付囑本經最重要之『妙法蓮花經』五字于上行菩薩等本化菩薩。由此,日本日蓮宗認為『法華經』(題目)之付囑乃為末法時代,對眾生之特别要法,特選本化菩薩付囑之,故稱「别付囑」;而在『法華經』囑累品,佛對一切菩薩,付託此經,稱為「總付囑」。此外,神力品之釋迦佛在多寶塔中,與多寶佛并坐時所付囑,故稱塔内付囑;而囑累品乃釋迦佛出多寶塔后之付囑,故稱塔外付囑。又囑託袈裟等物,或付與大法,亦稱為付囑。在禪宗中,師授弟子佛法奥義時,均稱付囑,故為禪宗常用之語。
〔六祖法寶壇經、歷代法寶記〕
仙人 仙人總目錄
  1.譯:利師、哩始。又云僊人、神仙、大仙、仙聖,略稱仙。即住于山林,保持長壽延年。據『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下,此諸仙人皆持成就禁戒,常修苦行具足威德有大光明,住于山河或居林藪食果飲水,具有五種神通,遊行虚空,一切所為皆無障礙。
又稱佛為仙人中之最尊者,故亦稱大仙。于佛教經典中,列舉仙人之種類名稱極多,如『中阿含』卷三十(大正一·618 B)『教曇彌經』舉出七古仙名,『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二,問阿羅邏品,列舉二十九仙人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下舉出六十八大仙名,『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則列舉仙人十種類。
此外,我國自古亦盛行神仙之説,如『抱朴子内篇』卷二,論仙即是。
〔長阿含經卷二二世本緣品、大方等大集經卷四一星宿品、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
2.婆羅門教及印度教,指吠陀頌詩之作者為仙,然未指特定人,后亦泛稱一般聖人,是為神、人、阿修羅等以外之似神如人,並被賦予極大法力之神通。一般分為三類:
(1)出身神者,稱天仙。(2)出身婆羅門者,稱梵仙。(3)出身刹帝利者,稱為王仙。有時又分七類,即上記三類外,另有大仙、至上仙、多聞仙等。
令法久住 令法久住總目錄
  護持佛陀正法,使其長久流布于世。持戒為令法久住之要因。『五分律』卷一,所舉結戒十利中,第九項即為「法久住故」。此外,令法久住法,為密教事相,文殊法之一,即依文殊一字法而修之密法。日本東寺無名法即是。
〔雜阿含經卷四一、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十付囑品、勝鬘經十受章、阿娑縛鈔卷一○二〕
出入息 出入息總目錄
  出息與入息合稱。出息為呼氣,入息為吸氣。『摩阿止觀』卷七(大正四六·93 C):「風氣依身,名出入息。此息遷謝,出不保入。」『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三(大正四六·374 A):「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故須精進,善修無常。」
半滿二教 半滿二教總目錄
  又云半滿教、半滿二字教。即半字教與滿字教並稱。半字,原指梵語之生字根本,即字母;滿字,指集合字母所構成之文字。印度古代『毘伽羅論』為著名之文法書典,于五章中第一悉曇章,明舉生字「半字教」;若以全部五章而授之,則屬「滿字教」。于佛教中,乃轉用其意,以半字教引申為小乘聲聞之「九部經」,而以滿字教,引申為「大乘方等經典」。此種半滿二教分法,約同于大小二乘分類。半字教乃根據『北本湼槃經』卷五與卷八之譬語而來。『湼槃經』中如教育子弟先教半字,后教滿字『毘伽羅論』,故佛陀説法先説「小乘九部經」,后説「大乘方等經典」。
除上記外,有關半字、滿字之解釋,據『出三藏記集』卷一、『湼槃經義記』卷四上説,從所表意義而言,説世間事,使生不如意者為半字;説出世間事,使生善稱為滿字。歷來諸師多以此為教判之稱:
1.北涼曇無讖三藏及隋慧遠大師,認為小乘聲聞藏為半字教,大乘菩薩藏為滿字教。
2.北魏菩提流支所立,佛陀成道后十二年中所説教法為半字教,十二年后所説為滿字教。
3.智者大師及窺基大師認為,半滿二教即大小二乘之意。
4.湛然大師配于天台四教,即藏、通、别等三教為半字教,以圓教為滿字教。
5.『湼槃論』一書將此二教配于漸教、頓教之説法,然其所謂漸教乃指聲聞緣覺教,頓教指湼槃教,與后世禪宗之頓漸教法無關。總之,一切佛教可歸納為半滿二教、權實二教(權假教與真實教),整然佛教之教説亦可總稱為「半滿權實」。
〔華嚴經疏卷一、法華玄義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右膝着地 右膝着地總目錄
  為印度敬禮法。即以右膝跪地,右趾尖觸地,使右股在空,又豎左膝于上,使左足蹠着于地。又作互跪、胡跪。據『釋門歸敬儀』卷下,所謂互跪,即左右兩膝交互跪地,乃有所啟請敬意。或用于悔過授受儀式,多為此丘所用。若以兩膝據地,兩脛翹空,兩足趾拄地,挺身而立,則稱長跪,多為比丘尼所用。『法華經』信解品(大正九·16 B):「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
〔禪林象器箋十禮則門〕
台宗二百題 台宗二百題總目錄
  十五卷。日本天台宗僧智周(1659~1743)撰。收錄「天台教義要論」二○七題包括:1.宗要九十四題,有二佛並出、應身八相等論題。2.義科四十三題,有三身成道、性念處斷惑等論題。3.問要七十題,教觀傍正、心法形色等論題。本書以問答體,論述我國天台、荆溪、知禮等諸大師及日本學者之相異説為旨趣。
台密 台密總目錄
  日本天台宗所傳密教,以比叡山延歷寺、園城寺為中心。乃别于空海大師所傳之東寺密教(東密),故稱台密。日本天台宗承受台、密、禪、律四宗思想而成,其中除發展天台本宗之宗義外,以發展密教思想為最可觀。其與東密最主要之區别有四:
1.台密以「三乘教」為顯教,以「一乘教」為密教;東密以大日如來法身説教為密教,而以釋迦應身説教為顯教。
2.台密主張「圓密一致」,東密主張「密勝顯劣」。
3.台密認為大日、釋迦二者同體,東密則謂二者别體。
4.台密對金剛、胎藏、蘇悉地三部大法並重,三者之中尤其重視胎藏與蘇悉地;東密則僅重金剛、胎藏兩部大法。

台密之依用經典為『大日經』七卷、『金剛頂經』三卷、『蘇悉地經』三卷、『一字頂輪王經』五卷、『瑜祇經』一卷,並稱五部密經。其主要流派有三,即:根本大師流、慈覺大師流、智證大師流,各以最澄、圓仁、圓珍大師為代表。詳如
1.最澄被尊稱為「傳教大師」,唐代來華,于靈巖寺從順曉阿闍梨受金胎兩部大法及諸學,返日本后揉合天台與密宗教義,創立日本天台宗,特以止觀(天台圓教)、遮那(密教)為修學要旨,倡圓密一致説。
2.慈覺大師圓仁亦來華,依全雅阿闍梨受金剛界之灌頂,及就元政阿闍梨習金剛界法。另于青龍寺,依義真阿闍梨受胎藏、蘇悉地兩大法,依法全阿闍梨受胎藏大法。其主張與最澄之説略異,謂圓密一致中應有一分差别,提倡理密事密、理同事别之説,亦即釋尊與大日二者相同,就事而言,則有差别。
3.智證大師圓珍亦曾至我國,從般若怛羅三藏學兩部密印,又從智慧輪三藏習受兩部秘法,從法全阿闍梨受金胎蘇三部大法。其主張與最澄、圓仁之説差異較大,闡明圓密二教差别,立「顯劣密勝」之説。最澄、圓仁、圓珍三人分别傳承之密教,稱為根本三流、台密三流。其中,圓仁之弟子安然為台密之集大成者,提倡「理同事勝」之説,以大日如來勝釋迦如來。圓仁門下又有慈慧大師流(又云川流)、皇慶流(又云谷流)等二流。集事相之大成者為皇慶流,復分出院尊、三昧、佛頂、蓮華、味岡、智泉、穴太、法曼、功德、梨本等分流,合稱台密十三流。此外尙有「山寺六流」,即上述三昧、穴太、法曼,與穴太流分出西山、葉上等二流,再加智證大師流。
〔台密九流相承、阿娑縛抄卷六、合灌記圓密二教名目、密教發達志〕
四一 四一總目錄
  一.四種實智所照之境,分為教一、理一、機一、人一。出自『法華經義記』卷二。
1.教一:皆成佛道之教。
2.理一:一實相之理。
3. 機一:齊感一果之機。
4.人一:昔日之聲聞,改心斷惑為今日之菩薩。此四一皆歸屬法華,亦即以教、理、機、人而開顯一乘。
此外,方便智所照之境,即所謂三教、三人、三機之三三,以教、人、機三,開顯三乘,此乃方便法門,而非真實教,故不説三理(因理無三乘之别)。
二、『法華義記』卷三,别立果一、人一、因一、教一之四一,此係以因果為理,自「理一」中開展出因一、果一兩種,再加上人一、教一而成四一。
三、智者大師于『法華玄義』卷七上,針對上述兩種四一加以論破,並于『法華文句』卷四上,調和舊説,設立教一、行一、人一、理一之四一。依台家之解釋,開顯『法華經』方便品中一乘,就教、行、人、理,名闡明唯一無二之旨,稱為四一開顯,即:
1.教:能詮之經典;因能詮經典唯説一佛乘,故稱教一。
2.行:依其教而修之行法;以此行法唯修一乘妙行,方能證實相理,故稱行一。
3.人:開佛知見而修行法之人;其人唯為菩薩(此以三乘人同為菩薩),故稱人一。
4.理:依行而開佛知見所證;其所證唯諸法實相理稱理一。
四十二品無明 四十二品無明總目錄
  圓教所斷除之無明。圓教菩薩四十二階位中,自初住以上皆為斷除無明位,故在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四十二階位中,每階位各斷除一品無明,總有四十二品無明。
相對者,别教所立,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斷除無明位由初地以上位為始,共有十二階位(即十地、等覺、妙覺),每階位各斷除一品,故總有十二品無明。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四句分别 四句分别總目錄
  即以肯定、否定、複肯定、複否定等四句,分類諸法之形式。又云四句法。四句,即由一種標準(A),或二種標準(A與B),把諸法分類為下列四種(四句):第一句「是A(非非A)」,第二句「非A」,第三句「亦A亦非A」,第四句「亦非A亦非非A」。有時非A即B,在任何場合,A與非A(或B)均有相互包含對方之關係。例如對有、無而言,可成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稱為有無四句,于諸經論中,常以四句法形式,解釋各種義理。如『中論』卷一「無生四句」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俱舍論』卷二十五「厭離四句」為「厭而非離、離而非厭、亦厭亦離、非厭非離」。『成唯識論』卷一,所舉外道之「一異四句」為「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法華文句』卷三上之「權實四句」為「權、實、亦權亦實、非權非實」。此外,對有與空、常與無常、自與他、淨與穢等,均亦可作四句分别而解釋。
四句中,第一句為單純肯定,故稱第一單句;第二句為單純否定,故稱第二單句;第三句為複合肯定,故稱第三俱句、雙亦句;第四句為複合否定,故稱第四俱非句、雙非句。
然佛教真理不得僅用此四句分别而把握。因其空不可得,故『大乘玄論』卷一云:真諦理乃「離四句,絶百非」。百非即是對有無等一切概念,一一加上「非」字,以表示否定意。此即謂,佛教真理不僅不宜以四句未分别而已,而是超越百非之否定。
〔雜阿含經卷三四、新華嚴經卷二一、大智度論卷三八、法華經玄義卷八下〕
四本止觀 四本止觀總目錄
  止即止息諸妄想;觀,觀照境象。止與觀為進修佛道與戒定慧共為重要法門。故自佛陀時代開始,以迄后來各宗派,皆極重視實踐法門。智者大師闡論止觀要法,共有四種止觀。即:
1.『摩訶止觀』十卷,由弟子灌頂大師記錄而成,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並稱為「天台三大部」,乃智者大師一生著作中,融合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最圓熟之著作。
2.『禪波羅密』又稱『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共十卷。
3.『六妙門』又稱『六妙法門』全一卷。將止觀分類為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等三種,此書旨在闡釋不定止觀之奥妙修持法。
4.『坐禪法要』又稱『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小止觀)一卷。以上四書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四安樂行 四安樂行總目錄
  四種可令獲得安樂之行法。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及『法華文句』卷八下載,菩薩于惡世末法,弘揚『法華經』時,應安住于四種法,稱四安樂行。即:
1.身安藥行:謂身若遠離豪勢、邪人邪法、凶險嬉戲、旃陀羅、二乘眾、欲想、不男人、危害處、譏嫌事、畜養年少弟子沙彌等十事,則可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故稱身安樂行。
2.口安樂行:口若遠離説過、輕慢、歎毁、怨嫌四事,則可得安樂,攝持其心,故稱口安樂行。
3.意安樂行:謂意若遠離嫉諂、輕駡、惱亂、諍競四事,而為眾生平等説法,則可得常好安樂,修攝其心,故稱意安樂行。
4.誓願安樂行:于『法華經』不聞不問、不知不覺、不信不解之眾生,生起慈悲心,而立誓自己若證得正覺時,必以神通力、智慧力導引之。使入于法華實道中,發此誓願而常好修攝自行,故稱誓願安樂行。

四安樂行之名稱有多種,然一般多以上述『法華文句』卷八下,所舉身、口、意、誓願等四安樂行而立名。
此外,慧思大師之『法華經安樂行義』中,將上述四安樂行,依次稱為正慧離着安樂行、無輕讚毁安樂行(又云轉諸聲聞令得佛智安樂行)、無惱平等安樂行(又云敬善知識安樂行)、慈悲接引安樂行(又云夢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

另『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四,則依華嚴宗澄觀大師之説,舉出畢竟空行、身口無過行、心無嫉妬行、大慈悲行等四安樂行為旨趣。
關于修行四安樂行菩薩,據法雲大師『法華義記』卷七,佛為接引下品菩薩而説四安樂行,使其于五濁惡世中,藉修此四安樂行,于弘揚『法華經』之誓願等,而不生退轉心。智者大師則認為以圓教初發心之行者而説,使其能遠離濁亂、憂惱,而自行化他。至于忍力成就之諸大菩薩,則因其神通自在,深知權實義,能隨順眾生緣,以弘經度化,故不須特别示以修行方軌。

另:三論宗嘉祥大師在『法華義疏』卷十中主張:四安樂行,係為小行人而説,因其弘經之心,常生退轉,故佛明示修四安樂行,能為之常受快樂,以策勵之。
另:就四安樂行之行體而言,道生大師之『法華經疏』卷下,以四行體,依次為心理、身口無過、離嫉妬、慈悲;又法雲大師以其為智慧、説法、離過、慈悲心。
智者大師則以止、觀、慈悲三者為四行之通體;吉藏大師雖僅以正觀為四行之通體,然因四行力用不同,而有四種之别,即觀實相義為第一行,正觀離過為第二、第三行,正觀空寂(能拔苦與樂)為第四行。
此外,『法華文句』卷八下,以依事、附文、法門三釋,詳解「安樂行」一詞為逐字義。
〔法華玄義卷四之下、法華玄論卷八、法華玄贊卷九、法華文句記二三〕
四佛 四佛總目錄
  賢劫初出現之四佛。
台宗判教中,闡論修證位次時,舉出藏、通、别、圓四佛,即:三藏佛(藏教佛)、通佛(通教佛)、别佛(别教佛)、圓佛(圓教佛)。
四佛知見 四佛知見總目錄
  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四者。『法華經』方便品闡示「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謂佛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于世,稱為開示悟入四佛知見。
蓋「開示悟入」乃台宗闡論諸佛出世本懷所揭示之要旨。「開」謂破除無明,開顯如來藏而彰顯實相理;「示」謂惑障既除,知見體現,法界眾德自然顯示分明;「悟」謂覺悟事理之法體而融通無礙;「入」謂事理既融,任運自在,得冥合本有之法體。
四車 四車總目錄
  『法華經』譬喩品列舉之羊車、鹿車、牛車等三車與一大白牛車。以四車次第比喩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與一佛乘。
四車家 四車家總目錄
  華嚴家與天台家將『法華經』譬喩品火宅喩中,列舉之羊、鹿、牛等三車比喩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而將另一大白牛車比喩為一佛乘,三車與大白牛車合為四車,謂三乘之外,别有一乘法之主張,故稱四車家、一乘家。
反之,主張牛車與大白牛車視同一車,認為菩薩乘等同佛乘等之論家、法相家等,則稱三車家、三乘家。
四事供養 四事供養總目錄
  供奉淨資恭敬三寶日常生活中所需之四事。指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或指衣服、飲食、湯藥、房舍等。據『無量壽經』卷下,時常以四事供養一切諸佛。又據『盂蘭盆經疏』卷上,每年于僧自恣日(七月十五日)以四事供養佛、法、僧三寶。
〔法華安樂行品〕
四味 四味總目錄
  台宗判立五時教中,前四教稱為四味。將佛陀一代教説判别為華嚴時、鹿苑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湼槃時等五時,又如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等五味,次第比喩五時教,層層而進階境界。四味即除去法華湼槃時之醍醐味。〔北本大般湼槃經卷十、卷十四〕
又指出家修行,必修之出離、離欲、寂滅、正智等四種法味。
四明 四明總目錄
  1.指四種『吠陀論』。吠陀為印度婆羅門教之最古經典共有四部,以梵文寫成,主要内容為對神之讚歌、祭詞、呪詞等。據『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二,韋陀(吠陀)又云「明」,四韋陀即外道四明。『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大正一六·437上):「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呪等悉皆通。」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六〕
2.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之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鎖、金剛鈴等四攝菩薩之印明又云四攝。此印明係密教修法中,于迎請本尊之同時,以依道場恭設仰觀本尊及壇上所安置本尊像,冥會于行者自身中,所結誦者,稱「四明」,係針對其真言而説(共四項真言);而稱「四攝」,則是依其功能而言,謂依此印明可將本尊攝入于己身中。『秘藏記本』(大正八六·3 A):「真言行者能作此觀,以四明引入佛性于己體為旨趣。四明謂鈎、索、鎖、鈴。鈎,鈎召;索,引入;鎖,堅住;鈴,歡喜。」
3.北宋知禮大師之尊稱。為台宗第十七祖。四明山位于浙江鄞縣西南,知禮大師自咸平年間(998~1003.)即住山麓之延慶寺,弘揚天台教觀,世人尊稱為四明尊者或四明大師。
四明十義書 四明十義書總目錄
  二卷。宋代知禮(960~1028)大師撰。又稱十義書。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智者大師撰述之『金光明玄義』,在唐末五代動亂后,流傳有廣略二本。且謂廣本中之十種觀心部分,被認為是后世所增添,例如慈光、悟恩大師著『金光明玄義發揮記』主張此論。自此山家、山外兩派,遂展開四十餘年之論争,本書于此背景下著作而成。
本書廣泛引用,五次論争中之諸問答,内容包括山外派慶昭、智圓大師等所撰之辨訛、答疑書、五義書、釋難書,及山家派知禮之問疑書、釋難扶宗記、覆問書等。更以十義對山外派諸師闡明觀境真妄問題。十義,即:1.不解能觀之法,2.不識所觀之心,3.不分内外二境,4.不辨事理二造,5.不曉觀法之功,6.不體心法之難,7.不知觀心之位,8.不會觀心之意,9.不善銷文,10.不閑究理。
此外,當時有十數種,往復論難書多已不存,唯僅存本書與觀心二百問,故本書成為了解山家、山外論争之珍貴資料。注釋書有宋代繼忠大師之『四明十義書科』一卷,日本之光謙著『四明十義錄』二卷、『四明十義講要』一卷等。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佛祖統紀卷八、卷二五〕
四明仁岳異説叢書 四明仁岳異説叢書總目錄
  七卷。宋繼忠大師集。又稱四明仁岳往復書。收于卍續藏第五十六册。本書集錄宋代台宗之山家、山外兩派,初期往復論争之七種著作。包括:岳闍梨十諫書、法智遺編解謗書、岳闍梨雪謗書、附法智遺編别理隨緣十門析難書、釋難扶宗記、附法智遺編止疑書、附法智遺編抉膜書等。
内容係兩派就『金光明玄義』、『十不二門指要鈔』、『觀經疏妙宗鈔』,各書中所述觀境真妄、别理隨緣、理毒性惡、色具心具、三身壽量、彌陀報應等,各種重要論題,往返論難。故本書成為研究宋代台宗之重要資料。
此外,『四明十義書』、『四明尊者教行錄』、『佛祖統紀』、『釋門正統』等書,可為本書之輔助資料。惟『釋門正統』之記載有若干訛誤?
四明家 四明家總目錄
  承嗣宋代台宗四明知禮大師教學之門人及學者,又稱山家。
四明尊者 四明尊者總目錄
  知禮大師,久居四明山,弘揚天台正義,為台宗山家派之中心人物,世人尊稱四明知禮譽為四明尊者。
四明尊者教行錄 四明尊者教行錄總目錄
  七卷。南宋宗曉(1151~1214)大師編。又稱『四明教行錄』。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係仿灌頂大師『國清百錄』而收錄四明尊者知禮大師一生之文集。計有教門、問答、釋妨、巨儒、高釋、往返書信等百餘篇。
該錄編于嘉泰二年(1202)十二月,約在知禮大師示寂后一百七十餘年,故其中頗多遺漏。全書七卷中,前六卷為四明尊者之作,后一卷則載其他諸師之有關詩文。卷首有宗曉大師序,卷末附錄『螺谿振祖集』、『寶雲振祖集』之刊行。
〔佛祖統紀卷八、卷二五、諸宗章疏目錄卷二〕
四門 四門總目錄
  一.四門游觀。即釋尊為太子時,曾分别由王城之四方城門出遊,因此了知人生無常而決意出家之故事。
二.台宗判立藏、通、别、圓四教,每一教各配以四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稱為四教四門,為進入佛教真理之門户。
1.藏教之四門:係根據緣生析空觀,以證此教所詮之偏真理:①有門:觀因緣生滅有,破除十六知見等,發起真無漏,了見偏真理;如『毘曇』所説即屬之。佛弟子中,憍陳如即由有門而證得道法。②空門:觀因緣假實生滅入空之法,能破除假實惑,而見空得道;如『成實論』等所説即屬之。須菩提即由空門而證得道法。③亦有亦空門:觀因緣生滅之亦有亦空,破除有無偏執,而入于第一義諦;如『昆勒論』所説即屬之。迦旃延即由亦有亦空門而證道法。④非有非空門:觀因緣生滅之非有非空,以發起真無漏;如『車匿所用論』即屬之。車匿即由非有非空門而證得道法。上記中『昆勒論』、『車匿所用論』未傳入我國。

2.通教之四門:以如幻體空觀,證知因緣即空、諸法幻化理:①有門:觀善恶業果法,至湼槃皆如幻化,猶如鏡中像。②空門:謂幻化本不實,不實故空,如求鏡中像,了不可得。③亦有亦空門:諸法既如幻,故稱為有;幻不可得,故稱為空。④非有非空門:謂幻有既不可得,幻空亦不可得,兩者皆捨非有非空。

3.别教之四門:以歷别入中觀,證入佛性第一義:①有門:『湼槃經』所説佛性,猶如乳中有酪,石中有金,故稱有門。②空門:猶如石中無金性,乳中無酪性,眾生之佛性如虚空。③亦有亦空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有無俱得,譬如牛乳之中,可含有酪性,亦可不含酪性。④非有非空門:謂佛性即中道,有無雙遣,譬如牛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

4.圓教之四門:以圓融無礙觀,證入圓教所詮中道理:①有門:觀見惑、思惑是假,即法界具足佛法,又諸法即是法性因緣,乃至第一義亦是因緣是為有門,故知三諦相即假。②空門:觀幻化見思二惑及一切法,不在因、不屬緣,我及湼槃是二皆空,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知此即三諦皆空理,亦即三諦相即空。③亦空亦有門: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于第一義而不動,然善能分别諸法實相;又如大地能生種種芽,于無名相中假名相説,故知為空假雙亦(肯定)中道。④非有非無門:觀幻化見思二惑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非世故非有,非出世故非無,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知為空假雙非(否定)中道。
然于四教四門中,不論從任何一門均可悟入佛道。四教中,以藏教多從有門而悟入,圓教則多從非有非空門悟入。  
〔大智度論卷一、卷二、摩訶止觀卷六上、天台四教儀卷三、卷四、法華經玄義卷八下、法華經文句卷四上〕

三.發心、修行、菩提、湼槃等四門。密教以此四位作為修行階段,而配于胎藏界曼荼羅之東南西北四方,故東門又稱發心門,南門又稱修行門,西門又稱菩提門,北門又稱湼槃門。此外,或以四門配于金剛、寶、蓮華、羯磨等四部,或春、夏、秋、冬四季,或阿字四點,或常、樂、我、淨等四德,或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
四信 四信總目錄
  一.依『大乘起信論』:指虔信真如及三寶。又作四種信心。即:1.信根本:真如法為諸佛之師,眾行之本源,常信受者,得出離空有、能所等一切對待相。2.信佛:信佛具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諸佛,得發起善根,求一切智。3.信法:佛法能滅除慳、貪等障,常念修行諸波羅密,則可得大利益。4.信僧: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故應常樂親近,以求如實之行。另據『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八,四信中之信真如(根本)為佛本,信佛為所成,信法為所依,信僧為所學;並配之于教、理、行、果等四法。
〔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下〕
二.台宗依據『法華經』卷五分别功德品,將佛在世時,弟子信解不同,分為四階位:1.一念信解:隨所聞而開悟,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然僅止于自解,尙未能向他人説教者。2.略解言趣:稍具説法能力,而略能向他人説教者。3.廣為他説:謂廣聞廣解,能廣為他人説法者。4.深信觀成:信解、説法、觀行具足,而能自觀體得者。此外『法華文句記』卷十上,將四信配于聞、思、修三慧。即:一念信解、略解,言趣配于聞慧位,廣為他説配于思慧位,深信觀成配于修慧位,由淺至深而漸修成六根清淨十信位。
〔法華文句卷十、止觀傳弘決卷七〕
三.為修行淨土者,信心堅固之四種相。依日本淨土真宗開祖親鸞之『愚秃鈔』卷下,本願往生淨土者,對他人之非難,亦不動搖之信心有四種:1.往生信心,2.清淨信心,3.上上信心,4.畢意不起一念疑退信心。親鸞上人根據善導上人之『觀經疏散善義心釋』所説,依四類提出疑難者,階位高下分别列舉四種往生信心相。即以往生信心破除百千萬億别解、别行凡夫之疑難,以清淨信心,破除地前菩薩、羅漢、辟支佛等疑難,以上上信心破除初地以上乃至十地菩薩等疑難。以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信心,破除化佛、報佛等疑難。所謂疑難,指四類人中,有引經據典説淨土為虚妄而不得往生,或謂佛陀所説淨土教為虚妄等,然行者以信心破之,則更增上往生之信心為旨趣。
〔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卷一〕
四信五品 四信五品總目錄
  依台家之説,佛陀為闡明『法華經』功德,曾在「分别功德品」中,對在世時之弟子,明示四信功德,對其滅度后之弟子,遺示五品功德,故或謂四信與五品實同體異名。惟佛陀在世時,因無屬色塵經卷,故缺五品中之讀誦品而成為四信。四信,即一念信解、略解言趣、廣為他説、深信觀成;五品,即隨喜品、讀誦品、説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又以五行品類之差别稱品,而非篇章名。
〔法華文句卷十上〕
四乘觀智 四乘觀智總目錄
  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乘人,觀十二因緣智,有高低程度之别。據智者大師之『法華經玄義』卷三上:
1.聲聞乘觀十二因緣,未見佛性而得聲聞道,稱下智觀。
2.緣覺乘觀十二因緣,未見佛性而得緣覺道,稱為中智觀。
3.菩薩乘觀十二因緣,見佛性,然未了了而住于十住地,稱為上智觀。
4.佛乘觀十二因緣,見佛性而得佛果菩提。稱上上智觀。
智者大師又將四乘觀智,配于藏、通、别、圓四教,即下智觀即藏教析智,中智觀即通教體智,上智觀即别教「但中」,上上智觀,即圓教「不但中」。
〔南本大般湼槃經卷二五師子吼品、大般湼槃經疏卷二五、大般湼槃經集解卷五四、法華經玄義釋籤卷三上〕
四家大乘 四家大乘總目錄
  又云四大乘。指華嚴、天台、真言、禪等四宗,為大乘諸宗中之主要四宗。略稱華、台、密、禪。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依歸,天台宗依『法華經』而立,真言宗(密宗)依大日如來之「真言秘密」立教,禪宗則依禪定而探求心性本源。
日本天台宗最澄大師來唐時,所承學之四宗為台、密、禪、戒等四宗,稱為四家相承、四種相承,與前説稍有不同。此外,華嚴、天台之實大乘二宗,與三論、法相之權大乘二宗,亦稱四家大乘。
四神足 四神足總目錄
  三十七道品中,次于四念處、四正勤之第三行法。又云四如意分、四如意足。係由欲求(欲)、心念(心)、精進(勤)、觀照(觀)四禪力,引發種種神用而産生三摩地(定)。據『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下:于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如此則慧多定少,今修四種禪定攝心,始能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稱如意足。
又關神足釋義,據『大毘婆娑論』卷一四一,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故稱為神,引發于神故稱神足。即依欲、勤等力引發等持,再依止等持而引發種種神用,故稱四神足。
此外,據『俱舍論』卷二十五:四善根位中,于頂位可修得四神足。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一、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佛般泥洹經上、大集法門經卷上、法藴足論卷四神足品、瑜伽師地論二九、大乘義章十六〕
四唱 四唱總目錄
  『法華經』從地踊出菩薩之上首,有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等四菩薩,係菩薩眾中,最上首之唱導師,故稱四唱。『秘藏寶鑰』卷下(大正七七·371 A):「娑界震裂,四唱一處。」
〔法華經第十五〕
四悉檀 四悉檀總目錄
  悉檀譯為成就、宗、理等。佛化導眾生之教法,可分四個範疇,即: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等四悉檀。略云四悉。『法華經玄義』卷一下,以悉檀為梵漢兼稱之語。悉,即遍義;檀,為檀那(布施)之略稱,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舉出可説與不可説二種第一義悉檀。可説者,乃以「一切實、一切非實、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四句。不可説則為諸佛證得之理。
又將四悉檀配于藏、通、别、圓四教四諦,即:世界悉檀配于藏教生滅四諦、為人悉檀配于通教無生四諦、對治悉檀配于别教無量四諦、第一義悉檀配于圓教無作四諦。此外,禪經中所説之四隨,即四悉檀。 
〔維摩經玄疏卷一、大乘義章卷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下、華嚴經孔目章卷三、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下〕
四教 四教總目錄
  佛陀一代教説,以諸經内容、形式等,判釋為四類。
一.宗愛法師所立,又稱四時教。據『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大品經游意』等,而依頓教、漸教、不定教等,三教中之漸教,再立四種。即:1.有相教:指佛陀于初成道十二年中,所説小乘三藏,屬「見有得道」之旨。2.無相教:指佛陀自成道十二年后,至『法華經』以前所説諸『般若經』,屬于「見空得道」之旨。3.同歸教:指佛陀宣説『法華經』所説「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等之旨。4.常住教:佛陀最后于娑羅雙樹間,所説『湼槃經』,即「佛性常住」,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等之旨。然據『華嚴經疏』卷一,四時教,由劉宋岌法師判立;而另據『法華經玄義』卷十上,虎丘山岌師,僅判立有相、無相、常住等三時教。華嚴宗澄觀大師亦以武丘山岌法師判立三時教。而宗愛師依其説立四教。但宗愛師之事跡不詳?唯知四教判釋,在南朝十分盛行。且被諸法師採用,如莊嚴寺之僧旻大師即接受此説。
二.北齊大衍寺之曇隱大師所立。又稱四宗教、四宗。據『華嚴五教章』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一第:1.因緣宗:説六因、四緣義,主張諸法,皆各有其體性,如小乘「説一切有部」之宗旨。2.假名宗:説諸法悉皆虚假而無實性,如『成實論』,經量部之宗旨。3.不真宗:説諸法皆空,假立名相亦然。如諸『大乘般若經』之經義。4.真宗:説如來藏性緣起,主張佛性平等、法界自在,如『涅槃』、『華嚴』等諸經義。另有數種四宗教之判釋,内容與曇隱大師之説相同。如『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光統律師立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常宗等四宗。淨影寺慧遠大師于『大乘義章』卷一,判有立性宗、破性宗、破相宗、顯實宗等四宗。

三.梁代光宅寺法雲大師所立。又稱四乘教。據『華嚴五教章』卷一,即:聲聞乘教、緣覺乘教、菩薩乘教,與一乘教合為四教。三乘教,指佛陀演説『法華經』前之教法,屬權教。一乘教,則指『法華經』一乘教法,屬實教。

另據『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法雲大師與僧柔、慧次第諸師,皆判立頓、漸、不定三教,且于漸教中,廣説五時教判,然未曾見及四乘教之名稱。今謂法雲大師立四乘教,或係依『法華經義記』卷四之説法而附會?茲列舉其文(大正三三·619 A):「三種寶車,即是羊、鹿、牛車,即譬昔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學人究竟果;珍寶大車,平等種,無三種差别,即譬今日『法華經』中,為眾生受記同得佛果。」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四.梁代真諦三藏所立。據圓測大師『解深密經疏』卷一:
1.四諦教:指『阿含經』,闡説四諦之旨。2.無相教:指諸『般若經』,闡説諸法皆空之旨。3.法相教:指『楞伽經』等,分别諸法緣起之相。4.觀行教:指『華嚴經』等,闡説證入法界之觀行。
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此四教係隋代笈多三藏所立,而真諦三藏之教判則為頓、漸二教而已。另據『華嚴經疏』卷一,真諦三藏所立者為轉輪、照輪、持輪等三輪。故推斷上記四教並非真諦之教判?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卷一〕

五、智者大師所立。分為化法、化儀二種:1.化法四教:佛陀教化眾生之教法内容,可大别為藏、通、别、圓等四教。2.化儀四教:佛陀教導眾生之方式有頓、漸、秘密、不定等四教。
〔天台八教大意、止觀義例上〕
四教四門 四教四門總目錄
  台宗對佛陀一代教化,判立藏、通、别、圓四教,四教各配于四種入理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故稱四教四門。據『法華經玄義』卷八下,四教中藏、通二教為界内教,俱證偏真理;以入理門,有巧拙之殊,而生不同八門。别、圓二教為界外教,共證中道理;入理門有偏圓之異,故亦生不同八門。
『四教義』卷四(大正四六·731 C)「四教各明四門,雖俱得入道,然隨教立義,必須逐便。若是三藏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通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空門。别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亦有亦空門。圓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非有非空門也。」
四教義 四教義總目錄
  六卷或十二卷。智者大師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為别『天台四教儀』而稱『大本四教義』。在『淨名(維摩)玄義』前半部分為四教義六卷、四悉檀義二卷、三觀義二卷等三部分。四教義即其中之一,而另别刊行。内容包括:釋四教名、辨所詮、明四門入理、明判位不同、明權實、約觀心、通經論等七科,分别闡釋藏、通、别、圓等四教與教義,且從各種觀點而解説四教之異同。亦即依四教以論述佛陀一代教化之大綱。註釋書有:『四教義私記』一卷(證真)、『四教義資持記』十二卷(皎空)、『四教義箋錄』一卷(本純)等。
〔法華文句記卷一中、維摩經玄疏卷三、大唐内典錄卷十〕
四教證據 四教證據總目錄
  台宗為證明所立化法四教,而引證諸經論之名目。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古來諸師所通用,而化法四教(藏、通、别、圓)則起于台宗,故須論述其證據。智者大師于『四教義』卷一,詳示:四教名義之成立,乃依大乘經論為旨,而非依其語,如『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光明遍照德王菩薩品之四不可説,即説四教義;『法華經』藥草喩品三草二木稟同澤,即説圓教;『中論』四諦品之因緣四句,亦説四教。『法華玄義』卷十下説四教名義,更舉『長阿含』卷三『遊行經』之四大教,『月燈三昧經』卷五之四,修多羅為證。
然『法華玄義』所述僅為異聞,非天台之正義。又非難者謂:智者大師所引用之經,無一有四教名義,更何況引用阿含小文以證后三教。
智者大師以自解佛乘之智見,通達佛陀一代教化,入于法華妙旨,故所立天台教判,雖無經論直接為證,卻不違經論之旨。對所引經論提出非難者,實未了知依義不依語之真意。
四種三昧 四種三昧總目錄
  又云四種大道。指『摩訶止觀』卷二上: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此乃將眾多「止觀行」依其實踐方式而分類為四,藉由此四種行法,即可正觀實相,住于三昧。止觀行,即為得正智慧,而將心專注于一對象,並在身體上力行實踐為旨趣。
1.常坐三昧:乃依『文殊説般若經』、『文殊問般若經』而修之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獨居靜室,結跏正坐,捨雜念思惟而繫緣法界,觀一切法皆是佛法,並專心稱念一佛名號。于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無間,則能破除業障,顯發實相理。因為僅修常坐一行,故又稱一行三昧。

2.常行三昧:乃依據『般舟三昧經』而修之三昧,又稱般舟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于道場内,身常旋行繞佛,無有休間,口常唱念阿彌陀佛,心亦常顴想阿彌陀佛,即步步聲聲念念唯阿彌陀佛。而精勤不懈,則可依佛威力、三昧力,及行者本身功德力,而于定中見十方諸佛顯現于行者前,故又稱佛立三昧。

3.半行半坐三昧:指依據『大方等陀羅尼經』、『法華經』而修之三昧。前者稱方等三昧,后者稱法華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為一期,于道場内,恭誦持陀羅尼呪,旋行一百二十匝(周)結念,疾徐適中,旋呪已,則靜坐思惟,觀實相理,觀畢復起旋呪,如此,反覆行之。法華三昧以三七(二十一)日為一期,修行法包括嚴淨道場、淨身、三業供養、請佛、禮佛、六根懺悔、繞旋、誦經、坐禪、證相等次第。

4.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種以外之一切三昧;亦即不侷限身體行儀上之行、住、坐、臥,而含攝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經』稱為覺意三昧,慧思大師則稱之為隨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念起即覺,意起即修。此為四種三昧中最自由而最重要之實踐法,但不易修。以上四種三昧中,前三種均為實相理觀,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于事理二觀。蓋四種三昧為台宗「觀心」時所必修之行法。在日本,最澄大師于比叡山,亦建立四種三昧院。其中以常行三昧,對日本念佛法門之興起,有深遠影響。
〔修懺要旨、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一、止觀義例纂要卷一、天台法華宗義集〕
四種四諦 四種四諦總目錄
  智者大師所創,即指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等。其義出自『北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配于藏、通、别、圓四教。並依「德王品」之生生等四不可説,及『中論』「四諦品」之因緣所生法等四句偈,而創立四教之依據。〔法華經玄義卷二〕又智者大師依『勝鬘經』『涅槃經』之説,别立淺深不同之四種四諦,與藏、通、别、圓四教相配:
1.生滅四諦:為藏教所説,以有為生滅,而觀四諦因果為實有生、滅。
2.無生四諦:又云無生滅四諦。為通教所説,以因緣諸法即空無生,而觀四諦迷悟因果,均是空無而無生滅。
3.無量四諦:為别教所説,以界内界外恆沙無量差别,而觀一切現象皆由因緣生,具有無量差别,故四諦亦有無量相。
4.無作四諦:圓教所説,迷悟當體即實相。而觀迷與悟之對立矛盾即非矛盾,皆為實相本體。
〔法華玄義卷二下〕
四種佛 四種佛總目錄
  「化法四教」,即藏、通、别、圓四教差别,而立三藏佛、通佛、别佛、圓佛。又稱四教四佛。
1.三藏佛:又稱藏教佛,乃坐于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斷三十四心見思惑而成正覺之佛。身長丈六,對三乘根機説生滅四諦,住世八十年,現老比丘像,灰身滅智于娑羅雙樹下,故稱劣應身佛。
2.通佛:又稱通教佛,即已在「因位」斷除三惑正使,于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相應慧,斷除殘餘習氣而成正覺佛。其本身如藏佛,為丈六劣應身,惟時或以神力示現尊特勝應身,故稱帶劣勝應身。對三乘根機,説無生四諦,住世八十年,現老比丘相,而入滅娑羅雙樹下。
3.别佛:又稱别教佛,指『華嚴經』、『梵網經』所説之盧舍那佛。即斷除十二品無明,入于妙覺位,坐于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正座,或于色究竟天灌頂,現圓滿報身(他受用身)佛,唯為菩薩眾,轉無量及無作四諦法輪。
4.圓佛:指『華嚴經』、『普賢觀經』所説毘盧遮那佛。即總斷除四十二品無明而成清淨法身佛,居于常寂光土,以虚空為座。『普賢觀經』(大正九·392C):「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圓教佛係法、報、應三佛相即而具足一身,『法華經』所謂「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法華玄義七、天台四教儀〕
四種華嚴 四種華嚴總目錄
  台宗將『華嚴經』分為前分華嚴、后分華嚴、盡未來際華嚴、法界華嚴四種。
1.前分華嚴:又云初頓華嚴、寂場華嚴、三七日華嚴。佛陀成道后三七日間,于寂滅道場菩提樹下,對法身大士頓説華嚴,即説法八會中之前七會。
2.后分華嚴:又云時長華嚴。乃佛陀成道三七日后,赴鹿野苑等處,應大小機而為種種説法,即第八會之入法界品。此會中有舍利弗尊者等聲聞在座,故知非三七日説法;又得阿難尊者結集而成,附于前分華嚴之后,故稱后分華嚴。
3.盡未來際華嚴:乃佛陀既示現入滅,然其法身常住不滅,且為初地以上菩薩,盡未來際恆説不息。
4.法界華嚴:謂三世不絕,故所到處皆為華嚴説法之道場;又法界華嚴不同于前三能詮教,為諸味所詮之圓理。
按四種華嚴説,乃宋代善月大師所倡。然『佛祖統紀』卷三上,則立寂場、時長、盡未來際三種華嚴,唯約時、約處、約理之不同,而論異説。
〔法華文句記卷四下、法華經文句格言卷中、法華玄義卷十下、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下、天台四教儀集註講義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詮要卷一〕
四種聲聞 四種聲聞總目錄
  聲聞,指聞諸佛聲教而得悟道者。又聲聞,即指佛陀在世諸弟子。『法華論』卷下、『瑜伽師地論』卷八十等,將聲聞分類為四種:
1. 決定聲聞:又云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聲聞。其久習小乘法,故今聞小乘教而證果,既證小果后,不願再進求大乘法。
2. 退菩提聲聞:又云廻向菩提聲聞。此等聲聞,本是菩薩,曾發菩提心,且積劫修道,忽因厭生死,退失道心而證小果。
3. 應化聲聞:又云變化聲聞。此聲聞本是諸佛菩薩,内秘真實行,外現聲聞身,能引接前二種聲聞歸趨大乘,廣化眾生令入佛道。
4. 增上慢聲聞:自稱已得增上法而輕慢其他,此種聲聞厭惡生死,欣樂涅槃,因修戒定慧之道,稍有所得便謂證果,此乃未得谓得、未證謂證,故稱增上慢聲聞。
〔法華經卷二信解品、法華經文句卷四上、法華玄贊卷一、法華論疏卷下、法華文句記卷四中、大乘義章卷十七〕
四種釋義 四種釋義總目錄
  解釋經論及其文句之四種釋例,略稱四釋。凡有三家不同之説,茲依天台釋: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之釋例。又云四大釋例、四種消釋、四種消文。即:
1.因緣釋:以四悉檀為因緣,解釋教法興起。四悉檀,原為龍樹菩薩判釋世尊一代教化之方法,今轉用為釋義方規。如解釋經首「如是我聞」之「如是」兩字。
①世界悉檀:如是為指證信詞,即説經之事實。此乃通途釋義,使聞者易解而接受。
②為人悉檀:如是為信順辭,乃表白阿難既深信仰,而勸眾生信受。
③對治悉檀:為破外道,經首冠阿(無義)、漚(有義)所引起之諍論。
④第一義悉檀:如乃真如義,是即真如離百非;俾使趨入中道實相為正義。
2.約教釋:以如來一代教為藏、通、别、圓四教,由淺至深,解其經文。如解「一心」,藏教以意識,通教以阿賴耶識,别教以如來藏識,圓教以三千諸法。
3.本跡釋:即置跡化(垂跡)現相而明本門(本地)實性。如舍利弗為比丘聲聞,是就垂跡而釋;其原本為菩薩,此乃就本地釋之。
4.觀心釋:依如來所説法義,作觀心之對境,由觀己心而入實相妙理。蓋若尋跡,跡廣,徒自疲勞,若尋本,本高不可及,此猶日夜數他人寶,自無半分錢,故當寄于一心,作觀心為旨趣。
〔法華文句記卷一上、法華經科註卷一、法華文句要義七〕
四導師 四導師總目錄
  『法華經』踊出品所載,由地踊出諸大菩薩中之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等四菩薩。以此四菩薩為眾中上首,此乃菩薩眾之導師,故稱四導師。
四機 四機總目錄
  人天、二乘、菩薩、佛等四類機緣、根機。機,意謂機緣、根機、根器,具有遇緣即發動之可能性,即指堪受教法能力,或指具有堪受教法之素質能力之人。即:
1.人天機: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二乘機:謂厭惡生死,欣求涅槃。
3.菩薩機:謂先人后己,慈悲忍讓。
4.佛機:于一切諸法中,觀中道實相,以頓斷諸惑而出離生死為極致。
〔法華文句卷十下〕
四謗 四謗總目錄
  斷無謗、建立謗、異謗、議謗。即權即實離無謗。即實而權離建立謗。權實即非權實離異謗。双照權實。徧一切處離議謗。
〔大正三三·820C〕
四難 四難總目錄
  一.幸遇佛陀出世,佛陀説『法華經』而聽聞『法華經』,聽聞后能信受等四事,甚為稀有難得。故稱四難。此説出自『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據『法華經文句』卷五上、『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六:
1.值佛難:眾生因無始惑業,輪廻六道中,若生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四趣,而不得見佛聞法;雖得人身,卻生于佛不出現之東、西、北三洲,或生于南洲邊地,或執着邪見等,故雖佛出世而眾生亦不得見佛,何況佛不常出世,此稱為值佛之難。
2.説法難:如來出世,本欲説大乘法,然以眾生根器不純,不得已而權説三乘法,故歷四十餘年,雖談經三百餘會,最后至法華會上始方顯真實,皆因大法難説之故。
3.聞法難:一乘圓頓法,微妙甚深,難解難入,若鈍根聞之,則惑耳驚心,生疑起謗,如法華會上五千人等,雖梵音盈耳,猶退席而去。
4.信受難:一乘圓頓法,唯談中道實相理,此果佛所證,非三乘所知,故如來于法華會上,先后作三乘、一乘説及三車、一車之譬喩,並以宿世因緣説,而使上根、中、下根人,皆得信受證悟為信受難。
此外,『法華經玄贊』卷四末,以佛出、説法、難聞、能聽之四稀為四難。另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三,舉六難處説,與四難有共通。
〔法華義疏卷四〕

二.修菩薩行之四種困難。據『華嚴經疏』卷六:
1.背己利世難:自違背私欲而利益世人難也。
2.行相唯苦難:不追求世間欲樂,為利益眾生而修苦行。
3.處經諸有難:為利益眾生,而經歷諸種苦處。
4.時劫無量難:菩薩為求無上佛果,兼修利他行,故所經歷時劫無量。
外凡 外凡總目錄
  修行佛道中之凡夫位,與「内凡」相對。即「見道」以前階位之一。聲聞乘(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住、總相念住等三種修行階位(三賢位)為外凡。菩薩乘(大乘)以十信伏忍位為外凡。『大乘義章』卷十七末(大正四四·810B):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緣真性,故名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捨故名為凡。在台宗中,藏、通、别、圓四教其説各異。藏教以五停心等賢位為外凡,通教以大品十地中,乾慧地為外凡,别教以五十二位中,十信位為外凡,圓教則以「六即」中,觀行五品位為外凡。
〔成實論卷一、卷十五、天台四教儀集註〕
外用 外用總目錄
  「内證」之相對。由本體示現外在之作用。佛菩薩濟度眾生,應機而示現相好、光明、説法、利生等一切神通、功德,即稱外用功德。内證功德則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大正四四·869A):以定住緣,息其外用。『法華玄義』卷一上(大三三·684B):内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  〔選擇本願念佛集卷上、正法眼藏四禪比丘(道元)〕
外貪欲 外貪欲總目錄
  對外在境物等所起貪欲。屬貪欲三種發相之一。又稱外貪欲相。貪欲乃欲求所好他物,而起染污之愛着。據『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四,外貪欲即行者修習禪定時,對男子或女子容貌生起愛着心,復因念念不止而障蔽其修行。『摩訶止觀』卷八上(大正四六·104C)外貪欲起,以不淨助;内貪欲起,以背捨助。
平等大慧 平等大慧總目錄
  唯有一乘之佛慧,即佛宣説『法華經』之實智,此智亦稱諸佛實智。蓋以此智能證平等理性,故稱平等;又以眾生皆齊可得此智慧,故稱平等。『法華經』見寶塔品(大正九·32B):「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説。』」『法華經科註』卷四(卍續四八·454C):「平等有二:1.法平等,即大慧所觀中道理 2.眾生平等,一切眾生皆用因理,以至于果同得佛慧也。」
弘決外典抄 弘決外典抄總目錄
  四卷。日本具平親王撰。唐代湛然大師著『止觀輔行傳弘決』為『摩訶止觀』注釋書,而『弘決外典抄』則將其書中引用之外典如『周易』、『尙書』等,及其注釋書五十餘部之文,予以抄出,並加注釋。
〔日本紀略后篇卷十一、大日本史卷九四、日本訪書志〕
弘贊法華傳 弘贊法華傳總目錄
  十卷。唐代藍谷沙門惠詳大師撰。略稱『法華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此書詳備三國至中唐,有關『法華經』流傳及研學、誦持『法華經』所得靈驗事蹟,多採傳記體。内容分為圖像、翻譯、講解、修觀、遺身、誦持、轉讀、書寫等八部分,圖像係記載寺院、經像、寶塔等建造因緣;翻譯乃論述真、偽譯本及其異同;講解、修觀、遺身、誦持、轉讀、書寫等,皆記述修學法華者之傳記或感應。依此,得見『法華經』在我國佛教史上之地位與影響。
未顯真實 未顯真實總目錄
  世尊從成道時起,至説『法華經』為止,凡四十餘年間,在『法華經』以前所説諸經,皆為方便權教未顯真實,至説『法華經』時,始宣説真實之教。
末代贖命涅槃 末代贖命涅槃總目錄
  『涅槃經』又云贖命涅槃、對治無常涅槃。台宗主張:佛憫念末代鈍根之機,易于毁犯戒法、生起惡見(謂如來為無常)、亡失法身慧命,故于『涅槃經』中講説戒律,以扶助戒門(戒律),又談佛性常住理,以扶助乘門(教乘)。如是戒、乘二門並説,台宗稱之為「扶律談常」;而『涅槃經』即為此扶律談常教。又以其乃救贖末代法身慧命之重寶,故稱末代贖命涅槃。  
〔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末法思想 末法思想總目錄
  釋尊入滅后,教法住世歷經正法、像法時代,而修行證悟者漸次减少,終于至末法時代,從此一萬年間,則僅殘存教法而已。人雖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此一萬年間,即稱末法,而此種末法思想,散見于諸經典中。末法思想,促成此時期教徒之反省與奮起,而使其開始思考、尋求解決挽救方法。我國文獻中,此種思想,最早見于北齊慧思(515~577)禪師立誓願文。其次為隋代信行(540~594)提倡之三階教,其以正法住世時為第一階,像法為第二階,末法為第三階,各階各有其相應法。一乘為第一階法,三乘為第二階法,普法為第三階法。認為當時已進入末法時代,若依前二階别法,來修行實甚困難。必須修行普法(全佛教),歸依一切三寶、斷除一切惡、修持一切善,始易有成。唐代道綽(562~645)、善導(613~681)大師等主張與末法相應之淨土教,強調懺悔、念佛等,實踐生活為信仰重點。日本平安朝中期,源信(942~1017)、源空(1133~1212)上人等亦繼承此一思想,而鼓吹淨土宗;日蓮(1222~1282)上人創立日蓮宗,亦因順應末法思想而成立。日本平安末期之『末法燈明記』一書,乃推動此思想最有力之著作。
〔無量壽經下、善見律毘婆娑卷十八、往生禮讚、法苑珠林卷九八〕
本化 本化總目錄
  久遠實成「本佛」之教化。相對之伽耶始成「跡佛」教化,則稱為跡化。『法華經』卷五,從地踊出品:有菩薩乞求擔受佛陀滅度后之弘經任務;釋尊答云(大正九·39下)「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 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于我滅后護持讀誦,廣説此經。」彼時,娑婆世界,盡皆震動,而于其中踊出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此即説明釋尊乃久遠實成之本佛,由地踊出之菩薩,即釋尊于過去久遠時所教化弟子;此等弟子,稱為本眷屬或本化菩薩。相對本佛、本化菩薩,講經四十餘年之釋尊,即為伽耶始成跡佛,受其教化之弟子,稱跡化菩薩。

又關于釋尊為何不允許跡化菩薩弘經,而許本化菩薩弘經?智者大師在『法華經文句』卷九踊出品中,提出六義釋之:1.解釋佛陀阻止跡化菩薩誓願弘經,立有三義,即:①諸跡化菩薩各有任務,若住此土,將廢彼方利益。②他方與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③若許跡化菩薩弘經,則不能召請本化菩薩,如此,則跡不得破,遠不得顯。
2.解釋佛陀召請本化菩薩弘經,亦有三義:①既為佛子,即應度生為職責。②此等菩薩結深廣緣,可遍益此土外,亦能遍益分身土、他方土。③能開近顯遠,普被一切眾生。

又本化,由地踊出菩薩有四導師,稱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釋尊將未來世之弘法重任付囑此等菩薩,稱别付囑,因于塔中所行,故又稱塔中付囑。同經囑累品:釋尊出寶塔后,將法付囑予跡化他方之無量菩薩,使之流布。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
本化四菩薩 本化四菩薩總目錄
  本化,乃久遠實成「本佛」之教化。本化四菩薩,指佛在久遠本時所教化之四位菩薩。『法華經』卷五從地踊出品:佛入滅后,自娑婆世界,下方空中,踊出六萬恆河沙數之菩薩,以應末法弘經之召,而以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等四位菩薩為上首,乃菩薩眾中四導師。其時補處彌勒菩薩見之,驚曰(大正九·40C):「我于此眾中乃不識一人。」釋尊謂:「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故知此四位菩薩,為久遠本時應生之眷屬。蓋『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中,釋尊曾多次宣告,其于成佛以來,已經百千萬阿僧祇劫,后世乃根據此説而稱為「久遠實成之本佛」,其時所教化之弟子稱為本眷屬、本化菩薩;相對于此,在菩提伽耶證道成佛則稱「伽耶始成之跡佛」,其時所教化之弟子稱跡化菩薩。

又釋尊對上行等本化菩薩,付囑未來末世弘法大任,稱别付囑、塔中付囑;對之,對無量他方跡化菩薩付囑流布大法,則稱總付囑、塔外付囑。
在日本,以『法華經』為信仰主旨之日蓮宗,依準上記説,而稱其宗祖日蓮乃本化菩薩中之上行菩薩降生,並認為在四菩薩中,上行菩薩表示「火大」德,無邊行菩薩表示「風大」德,淨行菩薩表示「水大」德,安立行菩薩表示「地大」德,釋尊則表示「空大」德,合之為「妙法蓮華經」五字為旨趣。
本地垂跡 本地垂跡總目錄
  本地與垂跡併稱。又云本地垂跡、本跡。謂佛菩薩為教度眾生,由自己實身變化諸多分身,垂世以度化眾生;實身為本地,分身為垂跡。地,為能生義,以利物而自本身垂萬化,故為能現之本,稱本地;所現之末,稱垂跡。如久遠實成之本師釋迦牟尼(本門),示現丈六弊垢劣應身(跡門)為度化眾生而顯現。本地垂跡思想,依『法華經』之本跡二門、『大日經』之本地加持説。又如觀世音菩薩之分身攝化、地藏菩薩現比丘相、住世羅漢之應化無方等,皆為方便誘引末代凡夫趨入正道,而有此類垂跡攝化之説。
古印度盛行輪迴轉生説,諸神應化説亦不少。佛教傳入中國來,被視為偽作之『清淨法行經』載:孔子、顔回、老子三聖為菩薩、羅漢為應化而來。道教且有老子八十一化之説,此外,禪宗亦有寒山、拾得布袋等為垂跡而來等説,此皆可顯示中國亦有本地垂跡之説。然于日本,則專指傳統固有「神道」中之神而説本地垂跡,例如,在天台、真言等諸宗,則以佛為本,以神為跡,每一神均有一佛、菩薩與之搭配,其神祇皆為佛、菩薩之垂跡。
〔日本高僧傳卷七三、卷七四、日本佛教史之研究〕
本佛 本佛總目錄
  本門、本地之佛。『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正九·42C):「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此乃釋尊為久遠實成之本佛。對本佛始成正覺之釋尊即稱跡佛。
此外,本佛又指自己心内之佛性。日本真宗,則以阿彌陀佛為諸佛中之王為本佛;其他現于極樂國中之諸佛為末佛。
本利益妙 本利益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十。謂久遠本佛利益眾生,乃至佛滅度后,于正法、像法等所作利益眾生,皆微妙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
本果妙 本果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二。本地圓妙因,究竟證得之大果,具真性、觀照、資成三德,微妙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法華玄義卷七上〕
本門本尊 本門本尊總目錄
  日本日蓮宗三大秘法之一。指十界曼荼羅。所謂十界曼荼羅係中央書寫「妙法蓮華經」五字,左右圖以各種天部諸尊,以表十界互具,示無作三身之佛相。實修三大秘法行者,以十界曼荼羅為久遠本佛,奉為本尊而歸依之,故稱為本門本尊。
〔三大秘法鈔、三大秘法指要鈔〕
本門開顯 本門開顯總目錄
  歷來諸家解釋『法華經』時,大多判立為本、跡二門,即以『法華經』前十四品為跡門,猶如正覺始成之新佛;后十四品為本門,猶如久遠實成之本佛。以本門開伽耶始成之近跡,而顯久遠實成之本佛,此即開跡顯本、開近顯遠,亦即本門開顯。
本門題目 本門題目總目錄
  日本日蓮宗三大秘法之一。即法華行者,修三大秘法時,口中所唱「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七字。題目指「妙法蓮華經」五字,係『法華經』二十八品之題號。又此五字概括法華八軸之秘奥,本尊之奥義亦全在此五字而無遺,故為表示歸依本尊妙意而加「南無」二字,以唱此七字為歸依于本尊。若不解本尊之意而唱,亦得自然生顯本尊之聖影終得成佛。
〔三大秘法鈔、三大秘法指要鈔〕
本神通妙 本神通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五。即本時神通妙。如來初成道于度化眾生之際,所示現神通不可思議。『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正九·42B):「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中略)或説己身,或説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上引,己身己事為圓神通,他身他事為偏神通,秘密為妙;皆本時神通妙。
〔法華玄義七上〕
本跡二門 本跡二門總目錄
  本門與跡門並稱。又云本地垂跡,略云本跡。本謂久成之本地;跡謂近成之垂跡。即指實體與影現。本門,謂如來于久遠往昔即已成道(久遠實成之本佛),以顯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體説,故謂實體;跡門,指新近示現之佛陀(伽耶始成),以顯示本佛為教化眾生,而自本地應化垂跡之説,故謂應跡、影現。

據『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一切世間天、人皆以釋尊為伽耶始成之新佛,而實則于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已成佛,伽耶成佛僅是垂跡而已。蓋佛身有生身與法身之别,謂生身已滅度,而法身猶存,或謂生身即法身;于其壽量,則謂生身唯八十歲,真身壽命達七百阿僧祇劫。
『法華經』之久遠成佛説,屬一種佛陀觀,特就成佛問題之論釋,以認伽耶始成身,乃久遠實成之本佛。智者大師之説即源于此。

本跡之説,原為姚秦鳩摩羅什三藏門下之僧肇、僧叡等大師所倡,至隋代智者大師轉用其義,以解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據僧肇大師之注『維摩詰經』卷一并序(大正三八·327B):「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又據『法華經』傳記卷二,僧叡大師傳載:僧叡將『法華經』科分為九轍,其中之第七「本跡無生轍」,即説明『法華經』寶塔品之本跡。

智者大師主張本跡二身義,將『法華經』内容分别為本跡二門,即『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為跡門,后十四品為本門。跡門,以方便品為主,開三乘之權巧方便,而顯一乘之真實義,此即開權顯實。本門,以如來壽量品為主,開伽耶始成佛之近跡,顯久遠成佛之本,即開跡顯本。跡門為「權」(方便法),本門為「實」(實相理),而成權實一體妙法。

换言之,跡門乃伽耶近成之佛,于法華以前所説:藏、通、别三教,均以導入法華圓教方便,為除眾生執着于方便教,而顯示圓教(跡門開顯),即説聲聞、緣覺悉能成佛一乘法。本門則為拂除如來為近跡佛之觀念,而直顯為久遠已成之本佛,以俾菩薩增長中道智慧,而減少變易生死(增道損生)。若本與跡對照,本門為理圓,跡門為事圓(圓為圓教意)。然本跡二門,均為顯示一實相之理。又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卷七,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字,立有本跡二重十妙,即于跡門十四品及本門十四品中,各立有十妙。説本門十妙中,立有六重本跡(六種本跡)。即:1.理事本跡,2.理教本跡,3.教行本跡,4.體用本跡,5.實權本跡,6.今已本跡。又解釋「蓮華」二字時,亦于跡門及本門各立三喩,稱為跡本三喩、蓮華三喩。

智者大師將本跡二門之教旨,于著述中加以宣揚,對經典之解釋方法,除用因緣、約教、觀心三釋外,更立本跡釋,合為四釋。
本跡二門説,影響甚廣。如密教本地身、加持身之説,及日本神佛本跡説,均深受影響。此外,日本之覺運上人等轉釋此説,以阿彌陀佛分立本跡二門。未久,淨土宗之幸西上人及真宗之親鸞上人等繼承其説,而立十劫正覺彌陀與久遠實成彌陀,前者為跡門彌陀,后者為本門彌陀,並主張本門彌陀與眾生所具佛性同體。而淨土宗西山派之證空上人則主張十劫彌陀以表示慈悲,久遠彌陀表示智慧,二者皆為真實之妙談。  
〔法華文句卷九下、大乘四論玄義卷九、法華玄義卷八上、淨名玄義卷四、法華玄論卷九、止觀義例卷上、觀音玄義記卷一〕
本跡十妙 本跡十妙總目錄
  本門十妙與跡門十妙。不可思議謂之妙,妙即實相理。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字時,立有本跡十妙,總論『法華經』所説因果、自他等皆具十妙。『法華經』跡門十四品,由方便品立: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應妙、神通妙、説法妙、眷屬妙、功德利益妙等跡門十妙,而對爾前諸經(説法華前)之十粗,詳論法華所説之境、智等,是絕妙不可思議。
在本門十四品中,由如來壽量品立:本因妙、本果妙、本國土妙、本感應妙、本神通妙、本説法妙、本眷屬妙、本涅槃妙、本壽命妙、本利益妙等本門十妙,對跡門之十粗,詳細説明本門因果等,皆絕妙不可思議。〔法華玄義卷二、卷七〕
本跡相攝 本跡相攝總目錄
  本跡十妙與十不二門相攝。湛然大師于『法華玄義』所立本跡十妙,創立十種不二門與之相攝,而歸結一念心,以明示觀法大綱,而顯示深意誠是奥妙。
〔法華玄義卷七〕
本跡釋 本跡釋總目錄
  天台四釋之一。智者大師以因緣釋、約教釋、本跡釋、觀心釋等,四種方法解説『法華經』稱天台四釋。本跡釋:即依本地與垂跡二門以解釋。多用論述有關佛及弟子之事跡,例如解釋「舍利弗等諸佛弟子」一句,若謂彼等為比丘聲聞,則係就跡門而釋;若謂彼等原是菩薩,則係就本門而釋。
本高跡下 本高跡下總目錄
  台宗論釋本跡二門高下時,所立四句之一。據『淨名玄疏』卷四、『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五等,以佛身而論:如佛示現菩薩身,稱本高跡下;菩薩示現佛身,稱本下跡高。又如佛示現佛身,稱本跡俱高;初地菩薩,示現初地相,稱本跡俱下。
〔法華玄義七〕
本國土妙 本國土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三。即本地果佛住土不可思議。『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大正九·42B):「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説法教化,亦于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其中,娑婆為本時之同居土,餘處為本時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
〔法華玄義七上〕
本眷屬妙 本眷屬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七。謂本時説法,皆被稱為微妙不可思議。如無量之居地涌出菩薩于法性寂光中,以本佛為父,能列座于本門説法之會座。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下〕
本感應妙 本感應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四。謂本地果佛之感應不可思議。既已成果,即有本時所證二十五種三昧,慈悲誓願與眾生之機感相應,隨順度化。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
本壽命妙 本壽命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九。即于本時果報,能自由示現壽命長短,為一切壽命之根源微妙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
本説法妙 本説法妙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六。謂本佛開示説法不可思議,悉令眾生發大道心。蓋諸佛説法,猶如由牛乳析出五味,應機教法則有四教五時之别;但伽耶成道以來説法,僅係跡化示現而非本時之妙。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七上〕
本覺法門·始覺法門 本覺法門·始覺法門總目錄
  日本佛教用語。乃日本天台宗,就『法華經』「本跡二門」説,調合『大乘起信論』與『釋摩訶衍論』,有關心性染淨思想所立之教説。本覺法門,指從「果位」向「因位」逆向次第之修行法門;始覺法門,指從「因位」向「果位」順向次第之修行法門。本門為九識法門,跡門為六識法門;本門為本覺下轉法門,跡門為始覺上轉法門。蓋密教教義中,原本就將修行者之菩提心漸次昇為修行,取向大别以從因向果、從果向因二種,而分别歸屬始覺上轉與本覺下轉為義趣。日本天台宗欲融合顯密二教,心性染淨思想,揭出本、始二覺法門為焦點。
〔中華百科全書4~1725〕
正法華經 正法華經總目錄
  十卷。西晉竺法護三藏譯。收在大正藏第九册。乃『法華經』現存三譯中之最古本。本經譯于太康七年(286),由聶承遠傳譯為華語,張仕明、張仲政筆受,竺力、帛元信共同參校。本經之原本為于闐國王宫所藏六千五百偈之貝葉本,經中含有大量,鳩摩羅什三藏譯『妙法蓮華經』所無之譬喩故事,且各品名稱異于『妙法蓮華經』者亦不少。故成為對照研究『法華經』之重要資料。
全經共有二十七品,内容與羅什譯本大致相同。然藥草品(羅什譯為藥草喩品)中有迦葉之問答及日月生盲之譬喩;授五百弟子決品(羅什譯為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有入海取寶喩;藥王如來品(羅什譯為法師品)中有寶蓋王及千子善盡太子法供養之事;又諸呪皆譯梵為漢;于總持品(羅什譯為陀羅尼品)與樂普賢品(羅什譯為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有關陀羅尼之漢譯出入甚大;又將提婆達多品與見寶塔品合為「七寶塔品」;光世音普門品(羅什譯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無「重頌」;囑累品列于最后一品。
〔出三藏記集卷八、歷代三寶紀卷十一、開元釋教錄卷十一、卷十四〕
正直捨方便 正直捨方便總目錄
  依台家之解釋「正」係對傍「直」乃對曲。于藏、通、别、圓四教中,即非通、别二教之偏,亦非人、天五乘之曲,故謂之正直。又方便,乃指引導眾生趨入真實正道方法。由此,捨離一切方便法門,正説真實教,稱為正直捨方便,亦即圓教所説佛一代教法,乃真實而唯一成佛之法。『法華文句』卷五(大正三四·62C):「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别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説正直一道也。」『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10A)「于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
玄朗 玄朗總目錄
  唐代高僧(673~754)乃台宗第八祖。婺州(浙江義烏),又云東陽人。俗姓傅,即傅大士之六代孫。字慧明,號左溪,九歲出家。武后如意元年(692)二十歲,敕住東陽清泰寺。依光州岸律師受具足戒,從之學律儀經論,常嫌古人章疏之判不妥,故博覽羣籍而最精研『涅槃經』。曾至會稽妙喜寺與印宗禪師研學禪要。
后聞天台教學之教觀雙美,遂詣東陽天宫寺,從慧威大師學『法華經』等。復依恭禪師修習止觀。又涉獵儒書,兼好道家之學,而最后以止觀為入道安心之要。
其后,因好山林而厭人寰,遂隱居婺州浦陽縣左溪巖,常隨僅十八僧物,復行十二頭陀,麻衣蔬食,獨坐一龕,達三十餘年。開元十六年(728),應婺州刺史王正容之請,暫居城下,尋以疾辭還山。
平日誨人不倦而勤講學,天台教法由斯轉盛。門下有中興台宗之湛然大師、韓國人法融、理應、純英大師等高僧輩出。一日,顧門人曰:(大正四九·188B)「吾六即道圓,萬行無得,戒為心本,汝等師之。」天寶十三年安祥圓寂,世壽八十二。吴越王諡號「明覺尊者」世稱左溪尊者。撰有『法華科文』二卷。  
〔永嘉集、宋高僧傳卷二六、佛祖統紀卷七、卷四十、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釋氏稽古略卷三〕
玄疏 玄疏總目錄
  玄,指『法華經玄義』;疏,指『法華經文句』,二書併稱為玄疏,或『妙玄妙疏』。
玄義 玄義總目錄
  玄義為解釋經論本文前,先闡明經論所詮之幽旨。智者大師以玄義内容,分為五重:①釋名:即解釋題名。②辨體:顯明題名所含之意義。③明宗:明教理之主旨。④論用:論教學作用。⑤判教:判在佛教整體中之地位。所謂台宗之五重玄義為旨趣。
玄義,多係就一部經論題目而論談,蓋「題」乃一部經論總標目。智者大師以五重玄義,解釋諸經之題目。復以釋名、出體、料簡等,三重玄義解釋題目。
又吉藏大師著『三論玄義』,立破邪、顯正二義,以論述「三論」大義。善導大師著『觀經疏』玄義分,亦以序題、釋名等,七門玄義而論釋。  
〔法華經玄義卷十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卷一〕
玄題寶塔 玄題寶塔總目錄
  日本佛教用語。即指刻有玄題之石塔。日本日蓮宗將「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之經題,稱為「玄題」。又以人與『法華經』結緣而積修功德,將「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刻于其上,並置山門旁、山野關卡,或人多聚集處。此即所謂玄題寶塔。
玉泉寺 玉泉寺總目錄
  位于湖北當陽縣玉泉山之東南麓。玉泉山頗富勝景,形似覆船,故又名覆船山。東漢建安年間(196~220),普淨禪師初結茅于此,梁宣帝勅建覆船山寺。歷來高僧來住者甚多,如道立、法常、法隱、法忍等大師皆曾入山而安住領眾修行是叢林之一。

隋代開皇十二年(592),智者大師為報地恩而創建一寺。次年四月,智者大師于此講『法華玄義』。文帝原勅寺額「一音寺」,后勅改為「玉泉寺」,以其由洞穴出水注凝為泉,色似瑠璃,味如甘露故稱玉泉。開皇十四年四月,智者大師在此講『摩訶止觀』,玉泉之名由是大顯。而與棲霞、靈岩、國清並稱天下叢林四絕。
清光緒五年(1879)曾重修。寺内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毘盧殿、東禪堂、紫雲庵、西禪堂、鐘樓、鼓樓、藏經閣、大士閣、圓通閣、般舟堂、送子庵等。

大雄寶殿前有大鐵鑊,内有隋大業十一年(615)之銘刻;左有高七尺之觀音聖像碑,係出于唐吳道子之筆。寺之東北為智者大師講經台遺址。寺前有外門、鐵塔,塔每層七尺,共十三層,係北宋嘉祐六年(1061)所建。
又寺内祀奉關公聖像,極為威武之伽藍菩薩。宋崇寧年中,改寺為護國寺,后世稱為玉泉護國寺。抗戰期間遭日本飛機炸毁,現已修復。  
〔梁高僧傳卷五、天台智者大師别傳、續高僧傳卷九、宋高僧傳卷五、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五、佛祖統紀卷六〕
瓦官寺 瓦官寺總目錄
  位于南京鳳凰台。東晋興寧二年(364),得慧力大師奏請,得詔令施捨陶官舊地以建寺,掘地得古瓦棺,因稱瓦官寺。未久慧力大師又建造一塔;至竺法汰法師住持時,更拓建堂宇興建重門,並宣講『放光般若經』,僧眾雲集遂成為名藍。竺僧敷、竺道一大師等亦住錫于此,大張講席。

太元二十一年(396)遭回祿之災,堂塔歸于灰燼,帝勅令興復。寺中安置有:戴安道(戴逵?~396)所造佛像五尊、顧長樂(344~405)所畫維摩像,及師子國所獻玉像。劉宋以降,慧果、慧璩、慧重、僧導、求那跋摩、寶意等大師均相繼住錫敷揚經論,或宣譯梵典。梁時,增建瓦官閣。
陳光大元年(567),智者大師亦住錫而講『大智度論』及『次第禪門』,並修繕該寺。五代南唐昇元時,改稱昇元寺。
宋太平興國(976~983)年中,敕名崇勝寺,明初,寺基廢滅,一半成為徐魏公之族園,另一半則入驍騎之衞倉。嘉靖年間,于徐公園傍建積慶庵,稱為古瓦官寺,然已非舊址。

萬曆十九年(1591)僧圓大師等人募資于鳳凰台右建叢桂庵,並贖台地,據崇岡臨江面而大興殿宇,號為上瓦官寺,改積慶庵為下瓦官寺。今上瓦官寺稱鳯游寺,僅存留部分堂宇而已。
〔高僧傳卷五、卷六、卷十二、卷十三、天台智者大師别傳、續高僧傳卷六、卷十七、佛祖統紀卷三六、卷五三、金陵梵刹志卷二一、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六六一〕
甘露法 甘露法總目錄
  如來教法。即法味清淨,長養眾生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華經』藥草喩品(大正九·20A):「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于世。為大眾説,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經論』卷二(大正二六·130B):「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佛地論卷四、注維摩詰經卷七〕
甘露門 甘露門總目錄
  如來教法。甘露為涅槃之譬喩,故趨赴涅槃門譬為甘露門。又云甘露法門。『長阿含經』卷一(大正一·8C):吾愍汝等,今當開演甘露法門。『法華經』化城喩品(大正九·24C):「能開甘露門廣度于一切。」
生佛一如 生佛一如總目錄
  眾生本具之理性與諸佛之法身,乃平等無差别。又迷悟不二、生佛不二、生佛平等、佛凡一體、凡聖一如、凡聖不二。謂眾生與佛二者非個别存在,乃相即不二,其間含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妙意。此在台宗,依諸法實相理,密宗則依六大一實説,二者所據雖不一,但均不認為由后天實踐所得,而是我人本具之宿植德本。
『不增不减經』(大正一六·467A)「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法身。(中略)是故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大正四六·643C)「若就心體平等,即無修與不修、成與不成,亦無覺與不覺,但為明如如佛,故對説為覺也。又復若據心體平等,亦無眾生、諸佛與此心體有異,故經偈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别。然復心性緣起法界,法門法爾不壞,故常平等、常差别。常平等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别;常差别故,流轉五道,説名眾生,反流盡源,説名為佛。」 
〔諸佛無行經卷下、力莊嚴三昧經卷中、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卷四、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
生酥殺人 生酥殺人總目錄
  台宗術語,將佛陀説法順序分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而分别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配之。生酥味即配于方等時。以生酥比喩方等大乘教,謂于過去曾聽聞佛法,比喩能殺惑;即今值遇佛陀説教,得昔日所聽聞之佛法,因而産生作用,猶如毒發能殺無明惑,『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大正三三·806B):「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蘇、醍醐亦能殺人。此謂過去佛所,嘗聞大乘實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釋迦聲教,其毒即發,致結惑消滅。(中略)生蘇中殺人者,有諸菩萨,于方等大乘教得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其義也。」即證智為殺惑之喩。
生滅二觀 生滅二觀總目錄
  指生觀與滅觀。生觀:即依順序觀十二因緣,從觀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乃至緣生生老死等次第生起相;亦即由因向果而順次作觀為流轉門。滅觀:即逆觀十二因緣,從老死觀至無明等次第滅壞相;亦即由果向因而順次逆觀為還滅門。
〔天台四教儀〕
生滅四諦 生滅四諦總目錄
  台宗所立四種四諦之一。此係三藏教之説,主張因緣生滅實有;認為苦、集、道三諦依因緣實有而生滅,滅諦亦可視為實有滅法。亦即指立于實生實滅上四諦。即1.苦諦:苦,逼迫義;有三苦、八苦等。即觀色、心等諸法無常逼迫而知生死實苦。2.集諦:即觀煩惱惑業,實能招集生死之苦。3.滅諦:即觀涅槃理,而將生死諸苦歸于寂滅。4.道諦:即觀戒、定、慧之道,而斷盡惑業,生起正智以證入涅槃為旨趣。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卷下〕
任運 任運總目錄
  非用力作以成就,即隨順諸法自然而運作,不假人力之義,與「無功用」同義。在學術論調,以七地前為有功用,八地以上則無功用而得任運自然。『往生禮讚』(大正四七·439A):「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顯示極樂淨土自然任運之德
〔摩訶止觀卷五〕
光宅 光宅總目錄
  南朝高僧(467~529)。義興陽羡(江蘇宜興)人。七歲出家,法號法雲,與僧旻、智藏大師被譽為梁代三大法師。嘗住持光宅寺(江蘇),故世稱光宅。善説『法華經』,所撰『法華經義記』(别稱法華經義疏),又稱『光宅疏』。
〔續高僧傳卷五、法華玄義卷一下〕
光宅四乘 光宅四乘總目錄
  南朝光宅寺之法雲法師。依『法華經』譬喩品所説四車,判釋佛陀一代教説為四乘教,故稱光宅四乘。據『華嚴五教章』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一等,即:1.以羊車比喩聲聞乘,2.鹿車比喩緣覺乘,3.牛車比喩菩薩乘,4.大白牛車比喩佛果一乘。此乃光宅大師于三乘教外,别立圓融一乘教;以三乘教為法華以前之權教,一乘教為法華一乘之實教,開啟天台、華嚴諸宗之判教基礎。
〔法華經義記卷四、法華經玄義卷十上、五教章通路記卷十三〕
光宅寺 光宅寺總目錄
  位于江蘇(南京)。梁武帝天監元年(502),一説天監三年,由武帝捐獻舊宅所建,時因觀音聖像放光七日,故稱光宅寺。寺中安置金銅大佛。勅法雲大師為住持,並制定僧制。該寺由于法雲大師講説『法華經』而名聞天下。
智者大師于陳至德元年(583),亦在此講『仁王經』『法華經』。乃南朝梁、陳時代之江南首屈一指之名刹。其后沿革不詳?
〔梁高僧傳卷十三、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釋氏稽古略卷二〕
又位于長安(陝西西安)朱雀街西光宅坊,唐代儀鳳二年(677)建立。據傳武則長安二年(702)或三年,于寺中置七寶台,故改稱七寶台寺。寺中佛像雕刻精妙,有數尊被日本東京博物館請去收藏。
〔唐會要卷四八〕
共教 共教總目錄
  般若波羅密法門為三乘共學之教。又云共般若、三乘共教、共教大乘。乃「不共教」之對稱。依化法四教而論『般若經』等諸大乘經,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通之教法,屬通教;反之,如『華嚴經』,唯菩薩能知其深義者則屬别、圓二教。亦即共教為通教,不共教為别、圓二教。共教同于慧觀大師五時教之三乘通教、元曉大師四教之三乘通教。在『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大正四五·522B):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圓教一乘所明諸義,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廣如『華嚴經』説。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名字雖同而意皆别異,如諸大乘經廣説。
〔大品般若經卷三、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教章一、四教義一〕
劣應身 劣應身總目錄
  台宗將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所見之佛應身,分别為勝、劣二種。劣應身,即藏教之教主,示現丈六相,居四土中凡聖同居土,故又稱丈六身佛、劣應丈六身佛。『天台四教儀』(大正四六·775A):示從兜率降下,託摩耶胎,住胎、出胎、納妃、生子,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成劣應身。此外『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所舉,劣應身乃大乘勝應身之對稱其本非劣。又小乘教以佛陀亦為實業生身稱劣應身。
同聽異聞 同聽異聞總目錄
  台宗所立化儀四教中之第三秘密教與第四不定教,于佛説法時同座而聽,然所聞法各異,小乘機聞小法,大乘機聞大法,稱同聽異聞。又同聽異聞者所聞教法,若為自他互相知,然受益因人而異稱為不定教;而自他互不相知,受益亦各自不同者,則稱秘密教。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
同體大悲 同體大悲總目錄
  又云同體慈悲。指觀一切眾生與己身同體,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悲心。亦即初地以上菩薩,攝眾生于自體,以眾生苦為己苦,生起大悲心。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大正一二·458C):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無捨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所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
〔摩訶止觀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二、法華經玄義卷四下〕
同體之惑 同體之惑總目錄
  同體,即觀一切眾生與己身為同體,為真如平等無二無别;如波之于水、四肢之于一身。同體之惑,則謂人之根本無明,因為真如被染迷惑;此無明與真如,猶如波與水為同體,故稱同體之惑。
〔法華經玄義卷五上〕
名字即 名字即總目錄
  台宗圓教修行位次。乃「六即」中之第二位。從善知識處或經典上,聽聞一實菩提道,而于名字中通達妙理,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行位。
〔摩訶止觀卷一下〕
名别義通 名别義通總目錄
  以别教法門,顯明通教義理,乃台宗判釋經論中,名義相違時所用之方法。如經論文中,載有:界内三乘行人斷證階位,附于界外菩薩階位,于此文中三界内之階位,由藉三界外菩薩斷證階位以顯示之。然修行人實際斷證,仍屬于三界内因果,故此説甚難判釋。往往使人執文而迷義。故若以「名别義通」之方法判釋,則易了解體會。蓋台宗將通教判為界内理教,别教判為界外事教,故上述階位説,即可借别教之始終,以顯明通教三乘修行斷證。此種借别教名,以明通教階位之名稱者,有三種形式,即:1.三乘共借一教,亦即借别教始終,以稱通教三乘位。2.三乘僅借中之十地。3.三乘中之菩薩,借别教始終為旨趣。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一〕
各留半座 各留半座總目錄
  即先往生淨土者,將其蓮華座,留半座給后來往生者。表示信心相同,所得果報亦相同。『五會法事讚』卷末(大正四七·482C):各留半坐乘華葉,待我閻浮同行人。此源于佛陀在世時,常將座位留半座給迦葉之事。此外『法華經』卷四,亦舉出釋迦佛與多寶如來並坐之事。
〔華手經卷一〕
合身 合身總目錄
  台宗化法四教中第二通教之佛身。蓋通教佛身,乃于一佛身上,顯現勝、劣二種應身,故稱合身。據『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舉出敷草座佛身,及敷天綩綖佛身二種:敷草座佛身,即現丈六比丘像之劣應身,而敷天綩綖佛身,即現尊特身之勝應身。
通教佛稱為合身,然非指通教機,可見勝、劣二種應身,係指通教中,雖屬鈍機,亦可見勝應身,即丈六比丘劣應身,應小乘機示現通教勝應身。
〔法華文句卷二〕
合掌 合掌總目錄
  又云合十。即合併兩掌,集中心思,而表恭敬禮拜。本為印度自古敬行之禮法,佛教傳而沿用之。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手,左手為不淨手,故有分别使用兩手之習慣;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之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之面目。『般若心經』中之「不垢不淨」即為此意。關于恭敬合掌禮佛,廣見于諸經論中。如『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9C)「恭敬合掌禮」。『觀無量壽經』(大正一二·345A)「合掌叉手,讚歎諸佛」等。又『觀音義疏』卷上,我國以拱手為恭,印度以合掌為敬。合掌表示衷心敬意外,亦表示返本還源,入于非權非實,事理契合為旨趣。又『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禮法共有九等,合掌為其中之第四位禮法。
關于合掌形式,以密教即將左右兩手配于金剛界與胎藏界,或理與智、定與慧等,並將十指配五大、十波羅密等。此外,『大日經疏』卷十三,舉出十二合掌,即:1.堅實心合掌。2.虚心合掌,又稱空心合掌。3.未敷(開)蓮合掌。4.初割蓮合掌。5.顯露合掌。6.持水合掌。7.歸命合掌,又稱金剛合掌。8.反叉合掌。9.反脊(背)互相着合掌。10.横柱指合掌。11.覆手向下合掌。12.覆手合掌。此十二合掌,皆具有深奧之意義。〔法華經譬喩品、法苑珠林二十、禪林象器箋卷十〕
因果為宗 因果為宗總目錄
  以一乘因果為『法華經』之宗旨。乃台宗所立法華五重玄義之第三。『法華經』以一乘因果為宗,因果為修行中心而顯體要訣。然『法華經』中諸法實相體乃非因非果,無修無證之真常妙理;若迷失實相真理為凡夫,悟得實相真理即為上聖。『法華經』乃以因果之宗而論修行、悟道妙理,認為修行進趣始終之次第,修行之始為因,修行之終為果,全經即説明因果道理,以彰顯實相之理體,故『法華經』以因果為宗。
因果二字,所詮理有二:1.以弟子(對機)為因,師(釋尊)為果。亦即弟子為因位修行,師則果上位。2.弟子與師各自有其因果。師與弟子皆各有行位始終,而其因果亦各有權實。亦即于上述弟子之因果,及跡門佛之因果,皆稱為權因權果;而跡門開會之弟子之因果,及本門佛之因果,則皆稱為實因實果。如此因果有兩重,又各有權實,于『法華經』中,本跡二門所顯示不同兩義。
〔法華玄義卷九〕
因緣説周 因緣説周總目錄
  『法華經』三周説法之第三。謂第二譬説周時尙未得悟,為下根人,故佛乃更説大通智勝佛之宿世因緣,以明示宿世久遠機緣,此即因緣説周。憍陳如、富樓那等一千二百聲聞,因此而得悟,蒙佛授初住八相記别。此因緣説周為『法華經』化城喩品至人記品之説相。
〔法華經義記卷三、法華文句卷四上〕
因緣釋 因緣釋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所用四種釋例之一。以四悉檀為因緣,解釋教法之興起。『法華文句』卷一上(大正三四·2A)因緣亦名感應,眾生無機雖近不見,慈善根力遠而自通,感應道交故用因緣釋也。
多寶佛 多寶佛總目錄
  多寶又稱寶勝佛、大寶佛、多寶如來。據『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多寶佛係『法華經』之讚歎者,為東方寶淨世界教主。亦為五如來之一。此佛入滅后,以本願力成全身舍利,每在諸佛宣説『法華經』時,必從地踊出,現于諸佛前,以『法華經』為真實義作證明。又多寶佛所踊出七寶塔,由無數珠寶嚴飾而成,表示一切諸佛國土同一寶性。另多寶佛與釋迦佛並坐于七寶塔中,則顯示諸佛皆為度化眾生成就,而示現于世間。我國自古以來,對法華信仰頗為盛行。多寶佛隨『法華經』而著名。故亦流行造立多寶塔,于大同雲岡石窟中,就有不少多寶塔遺蹟以資紀念。其形像,據『法華曼荼羅威儀形色法經偈』,頭有烏瑟紺髮冠,眉間放毫光,普照一切,身呈黄金色,結定慧智拳印,身披袈娑衣,跏趺安坐于大蓮華上。諸經每以多寶佛為金剛界大日如來,而以釋迦佛為胎藏界大日如來。  
〔大智度論七、法華文句八、法華義疏九、慧琳音義二八〕
多寶塔 多寶塔總目錄
  又稱多寶佛塔,乃安置多寶如來。此塔之建立,根據『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之説而來。
我國自古因法華信仰盛行,故造立多寶塔之風氣亦頗興盛。如大同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皆有多寶塔之遺蹟;一般多于寶塔中安奉釋迦、多寶二佛並坐相是依『法華經』中多寶佛分半座于釋迦佛之記載而來。又六朝時代之多寶塔,大多建造成三層塔之形式。此外,據『佛祖統紀』卷四十,唐開元二十年條、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等所舉,可知唐代諸多寺院,都有多寶塔之建造以表尊敬。
在日本,長谷寺所藏銅版千佛多寶佛塔圖,其塔為古代三層寶塔式之建築。至后世則稱雙層式寶塔為多寶塔;其下層有三間,上層軸部有圓壔形,上下連接為饅頭形(龜腹),為其特色。日本高野山之根本大塔(瑜祇塔),即與此種形式相同。此外,日本多寶塔之遺蹟尙有鎌倉時代石山寺、金剛三昧院(高野山)、慈眼院(大阪)、淨土宗(廣島)、長保寺(和歌山)等皆屬日本國寶。其中,以石山寺多寶塔,為日本現存最古老之遺蹟。
妄心觀 妄心觀總目錄
  知禮大師(山家派)所盛倡之觀心法。謂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中所觀之境,以一心一念皆為凡夫心念之情識上微細刹那心稱為妄心觀;若一心一念皆為實相真如之理心稱為真心觀。知禮大師認為圓教觀心,必須從凡夫微細心念,來彰顯三千三諦圓理;亦即觀迷妄凡心,以達實相真如理心。乃因圓教雖開顯諸法本真之妙解,然尙未離盡無明妄心,故為還源復本,必須了悟妄以顯眞。蓋妄心觀乃為初心修觀之機而論,山外派之真心觀,則係以利根之機而論。
〔四明十義書、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三、六、金光明經玄義、摩訶止觀五〕
如是 如是總目錄
  六成就中之「信成就」。通常置于一經之首,例如「如是我聞」表示深信此經所記,皆佛親口所説妙法以資證信。又為表示諸法實相之語。例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所舉十如是即是一例。十如是謂諸法實相具有十種如是,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此在『法華經文句』卷三下,具有詳細解釋。
再説:對他人印可證明之語。
對他人之所説所解,加以肯定贊成為如是如是。
如夢勤加 如夢勤加總目錄
  夢本無實,乃屬睡眠中之妄識對境作弄而已。但凡夫在夢中,卻認為是真實不虚而勤加追求(患空惑作弄)。當知諸法本無,因被無明惑作弄,故有如夢之諸多現像存在。如能了悟真性無夢,同時即可轉迷成智,得以將空名無實之妄惑斷絕(斷空惑),而證入真如清淨性海為旨趣。
〔大正四六·703。參照:東大圖書出版,知禮一四六頁慧岳〕
安樂行 安樂行總目錄
  指菩薩于惡世末法期間,弘揚『法華經』時安住身心之法。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等,稱四安樂行。亦實踐諸行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實行自利利他之安樂行為旨趣。
慧思大師在『法華經安樂行義』于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動稱為安;不受五陰煩惱束縛稱為樂;身心安樂而自行化他稱為行。同書並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
1.有相行:乃外在修法,如一心讀誦『法華經』文字等,稱為文字有相行。
2.無相行:乃内在修法,如修止觀等,以體達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妄之三昧;故不以有相安樂行為行法,而于自然無行狀態之自行化他。另據『法華文句』卷八下舉出三釋,以解安樂行義:
1.依事釋:依事物以身安全,心無憂惱為樂,依此(身安心樂)能行自利利他行為。
2.附文釋:乃附上「勸持品」中三軌以釋:即以着如來衣(行止行)為法身安,入如來室(行慈悲行)為解脱心樂,坐如來座(行觀行)為般若妙行。
此外,另以安樂行品文,即安住于忍辱地為身安,不為煩惱、暴力所困為心樂,觀諸法實相行進為焦點。
3.法門釋:以修行法門,不緣生死、涅槃等二邊法,而安住不動為安;不執取三昧廣大之用,及不受五陰為樂;于無受無行之狀態下之行中道為行。
托事觀 托事觀總目錄
  又云歷事觀。為『止觀義例』所説三種觀心法之一。即假托事義以成修觀。如觀王舍城之王為心王,舍為五陰,心王造此舍,若析五陰則舍空,空即涅槃城。如此一一事相入心而悟為真理,故稱托事觀。若華嚴宗即為十玄門中,托事顯法生解門。
有門 有門總目錄
  台宗所立四門之一。即觀諸法為有,作為入道法門。亦即觀因緣生滅諸法為有,破除十六知見等,並發起真無漏智,以了見「偏眞理」。于四教中之三藏教,如毘曇、俱舍等宗,多偏重有門。此外,法相宗之教義亦有此法門。
〔大智度論卷三一、四教義卷三、卷四、法華經玄義卷八下、卷九上〕
有相安樂行 有相安樂行總目錄
  「無相安樂行」之對稱。基于『普賢觀經』,及慧思大師四安樂行偈文而立。認為理觀為「無相安樂行」,事誦為「有相安樂行」。亦以散心誦念『法華經』,于坐、立、行中,皆一心誦念『法華經』,稱有相安樂行。凡以此行而得見普賢上妙身,以資證明實踐之功德成就無量。
〔法華經安樂行義、萬善同歸集卷二〕
有相無相 有相無相總目錄
  有相與無相並稱。即有形相稱有相;無形相稱無相。有相即指有形相而能與他物分别者。又一般以生滅變化之事物為有相,故有相亦稱有為法。
無相為「有相」之對稱,然有時則指超越有、無二相之空為焦點。據『大智度論』卷六十一,無相有假名相、法相、無相相等三種相,以此三相皆無所得,故稱無相。
又據相對、差别原理而立是為有相;而依據絕對、平等之空理而立是無相。依此而所謂有相教、無相教;有相行、無相行;有相觀、無相觀;有相善、無相善等分别。

淨土宗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以位置及清淨形像表示稱有相淨土。然根據無色無形空理,則認為宇宙一切即是淨土,稱為無相淨土。
密宗對有相、無相,有深淺二種不同。1.淺略:以凡夫之認識,可以明確的指認諸法形相為有相;諸法本質為空,無形無色為無相。2.深秘:謂一切萬法各自本來之形相,分明而住為有相;在一相中具足一切相,然又不留一相為無相。
台宗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1.有相安樂行:即不入禪定三昧,一心誦念『法華經』。2.無相安樂行:即以法華妙理,修一念三千之妙觀。
禪宗主張教門為有相,禪門為無相。

此外,以諸佛身相而論,若以佛身為三十二相、八萬四千相好稱有相佛;若以佛身為理體空寂、無色無形稱無相佛。一般以諸佛法身為無相,報應身為有相。

然有關法身為有相或無相,諸師看法不一。蓋一切萬法,以各其自性,形成宇宙中森羅萬象之面貌。此種「有相」因其生滅變化無常,本質為空故非實有。若不執着此一有形境界,則可入涅槃無相境界。
又若以般若智慧觀照實相之真理,則可超越有相、無相之别而體達二者乃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理為旨趣。〔大寶積經卷五、大日經卷七、大乘起信論、十二門論觀相門、大智度論卷十八、法華玄義十上、往生論註卷上、下、安樂集上、下〕
有教無人 有教無人總目錄
  唯有教法而無實際行證與「果頭無人」同義。台宗判教中,以三藏教斷惑位、通教八地以上、别教初地以上為有教無人。蓋在台宗之藏、通、别三教,若以「行人稟教」(因)之觀點,既有教法亦有趨向極果修行人,故稱「有教有人」;然若「因成果滿」(果)之觀點,則僅有教法而實無證極果,故稱「有教無人」。此係因三藏教之根機歷三大阿僧祇劫,即可成為后教(通教、别教、圓教)人,通教八地以上即可了知中道理,别教初地以上同圓教初住位,故三教中之修行者,皆于「因」中即蒙受被接利益,皆被接入后教中,因此實際上並無證得三教極果之人。因而台宗藉以顯示藏、通、别三教為方便權教。
此外,淨土宗基于上述説法,認為末法時期,以自力修行之聖道門依因證果不易,故唯有教法而無實證,即有教無人;而依他力修行之淨土門,則易修易證,故為有教有人、有教有證。
〔四教義卷十二、摩訶止觀卷三下、安樂集上、維摩經玄疏四、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
有無二見 有無二見總目錄
  有見與無見。據『法華文句』卷四,有見為常見,無見為斷見,由二見而産生六十二種錯,實為可怕。此外,若執着有之邊際,或執着無之邊際,皆為不正邊見稱為有無二邊。
〔法華經方便品、肇論〕
有結 有結總目錄
  有,是生死果報;結,是招感果報煩惱。謂貪、瞋、癡等諸煩惱,能束縛人而使墮于生死境界中,不得出離生死海,故稱有結。『法華經』序品(大正九·1C):「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法華文句卷一上〕
次第三觀 次第三觀總目錄
  化法四教中,别教所立之觀法。又云别相三觀、隔歷三觀。即隔歷次第而修習空、假、中三觀。故圓教所立一心三觀稱不次第三觀。
别教認為空、假、中三觀乃互相隔歷而不融通,故須次第漸觀之,由之可依次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
圓教認為一念心中即能圓觀空、假、中三諦,而不須次第修習,故圓教三觀稱圓融三觀、不次第三觀。
若三觀配于别教菩薩行位,則十住位修習空觀、十行位修習假觀、十回向位修習中道觀。然亦有通修三觀者,如十住位之菩薩,除修習空觀外,亦兼修假觀及中道觀。
蓋台宗將三觀,分為次第與不次第:乃係以别教次第三觀,彰顯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以明示圓教之圓融教相。
〔菩薩瓔珞本業經上、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摩訶止觀卷三上、法華玄義卷三上、卷四下、四教義卷一、卷五、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百法界 百法界總目錄
  指地獄界至佛界之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具十界共成百法界。台宗將一切諸法分為十類: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以每一法界並非各自孤立,而各具十界,故共有百法界。又百法界中,每一法界各具十種事理(十如是),百法界即有千如是稱「百界千如」為台宗融攝一切諸法之慣常用語。
行者 行者總目錄
  指修觀行者,或泛指一般學道之修行者。又稱行人、修行人。如專修念佛法門,稱念佛行者。密教中誦持真言、修供養法、護摩法等真言門稱為真言行者。專持『法華經』稱法華行者。
〔觀無量壽經、大日經卷一具緣品〕
又禪林中之行者,指未出家而住寺内幫忙雜務者。有剃髪者亦有未剃髪而攜家帶眷者。據『釋氏要覽』卷上行者條,『善見律毘婆娑』,善男子欲出家,未得衣鉢,欲依寺中住者,稱為「畔頭波羅沙」。畔頭波羅沙,譯為行者。又據『禪林象器箋』職位門行者條,舊説日本與我國之行者有别,日本之行者雖剪除鬚髪而行事與俗人同;在中國則唯有僧人及沙彌剃髪而已,行者不剃髪但持守五戒。然若據日本『諸宗階級』上,喝食行者皆有髪。故知日本行者未必剃髪。
禪林行者,依其職務不同而諸多種類,如參頭行者、六局行者、副參行者、客頭行者、方丈客頭行者、茶頭行者、供過行者、門頭行者、喪司行者、執局行者、堂司行者、庫司行者、供頭行者、眾寮行者、方丈行者、庫司客頭行者、喝食行者、直殿行者、監作行者、直靈行者等。此外方丈行者略稱方行,西堂行者稱西行,后堂行者略稱后行,監寺行者略稱監行,副寺行者略稱副行,維那行者略稱維行,典座行者略稱典行,直歲行者略稱直行,知客行者略稱客行,首座行者略稱首行、辨事,知殿行者略稱殿行。又年少行事,或寺院中服雜役之小沙彌,稱童行、行童、道者、童侍、僧童。行者之居所稱行堂、行者房、童行堂。行堂主首,稱行堂主或單稱堂主。 
〔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住持章訓童行條、持寶通覽卷下〕
又日本修驗道之「山伏」亦通稱行者。彼等為得神驗法,而于山野作苦行修練。山伏二字具有「入法性真如寶山,能降伏無明煩惱」之義。例如修驗道之祖「役小角」即以常年跋涉深山幽谷、修練種種苦行而被稱為「役行者」。又近代日本有一定之行裝,巡拜名山靈蹟者亦稱行者。
衣座室三軌 衣座室三軌總目錄
  又云弘經三軌。指弘傳『法華經』所應遵守之三種軌則。以衣、座、室三種譬喩,如來衣譬喩柔和忍辱心,如來座譬喩一切法空,如來室譬喩利益一切眾生大慈悲心。故依此三軌,初發菩提心之法師不因毁譽迫害等而動念為忍辱衣;離執着為法空座;願利益眾生為慈悲室。此三軌之德廣大,如佛三身,忍辱心能空二邊情,遮遣自他之諍故為法身;諸法空為般若之智德故為報身;大慈悲室為解脱自在德故為應身。
『法華經』卷四法師品(大正九·31C):「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后,欲為四眾説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説?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着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説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智者大師將此段經文進而闡釋:在『法華文句』卷八上(大正三四·108A)「慈悲覆物,惠利歸己名之如室;遮彼惡,障己醜名之為衣;安心于空,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名之為座。」
〔法華經玄義卷四下、法華義疏卷九(吉藏)、法華經玄贊卷八末〕
衣珠喩 衣珠喩總目錄
  法華七喩之一。又云繫珠喩、衣内明珠喩。比喩有大器而滿足小智者,猶如衣内繫寶珠而不自知?據『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此時親友忽有要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與其衣裏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醒已行至他國,再為求衣食,倍受艱難,若稍有得,便以為足。后再會遇親友,具語前事,其人乃以寶珠購其所需成為富家。蓋昔佛為菩薩時,教化聲聞弟子,令發一切智心,今彼等忘失而不覺知?今佛出現令彼等覺醒,指示其所得而令其歸入一乘為旨趣。
佛土 佛土總目錄
  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礙土(實報土)、常寂光土(寂光土)等四土説。其中,凡聖同居土,即凡聖共住,有淨穢之别,淨者如西方極樂世界等。方便有餘土,係修方便道之空觀與假觀,斷除見惑與思惑出分段生死。但尙未斷除無明惑,故必更于界外受變易生死,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十心菩薩等所生土。而修真實法中觀,斷除無明之别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為實報土。寂光土即成佛者所住之國土。

華嚴宗從相待差别而論(别教一乘),應人類能知機緣所説之世界(因分可説土)為世界海;悟佛果者,能知真如世界(果分不可説土)為國土界;全宇宙名為蓮華藏世界,乃十身具足毘盧遮那如來所教化國土。

法相宗立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受用土復分為自受用土、他受用土,故亦立四土,而為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所依土。其中,法性土乃以法界真如理名為土,與身無别;自受用土為佛果無漏第八識上,所顯現無漏純淨佛土,除佛以外無法測知者;他受用土,則為教化十地菩薩之變現土;變化土為教化地前菩薩、二乘及凡夫所變現土。

真言宗以真言行者,觀心所顯境地,分為三階成就妙果(三品悉地),上品安住于密嚴佛國,中品安住于十方淨土,下品安住于諸天修羅宫,依次以法性身、報身、應身,分出等流身之居所。三品悉地人所感土,其體不可得。依父母所生身,可立即證得大覺位,則凡夫所見穢土當體即是密嚴佛國。

淨土宗以阿彌陀佛有法、報、應三身,故有法身土、報身土應身土等。一般以阿彌陀佛之報身所居報土為極樂淨土。
日本淨土真宗,謂此為真實報土,並立引導、教化眾生之方便化土。  
〔成唯識論卷十、觀無量壽佛經疏、維摩經略疏卷一、法華玄義卷六下、卷七上、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
佛子 佛子總目錄
  1.信順教法,承其家業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種不絕。乃大乘佛教用為菩薩之美稱。
〔法華卷一方便品、梵網經卷下〕
2.佛教徒,受大乘菩薩戒者。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3.佛弟子、佛教信者。
4.一切眾生。眾生常依順佛,佛之憶念眾生,猶如父母憶子女;且眾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稱眾生為佛子。〔法華文句卷九〕
佛典釋例 佛典釋例總目錄
  一般對經論解釋,先説明題號、大意(稱為玄談、玄義),其次用逐文解釋(入文解釋、隨文作釋)之方式。以智者大師所著為例,『法華經玄義』係解『法華經』之玄義,而『法華文句』則為入文解釋。『玄義』有名(名稱)、體(本質)、宗(旨趣)、用(作用)、教(佛法組織)等五重玄義,其解釋採取七番共解方式。即:
1.標章:提示名體等所論一切問題。2.引證:引用經典為證據。3.生起:論名體等順序。4.開合:分析綜合。5.料簡:作問答體談論問題。6.觀心:以名體等為對象而觀心修行。7.會異:評論他人之異説,令眾生趨入理解。
關于解釋語句,各宗均有其固有釋法,茲舉三論宗、台宗、密宗等之四釋法如下:
1.三論宗所採四種釋義,為依名釋義(隨名釋義)、因緣釋義(互相釋義)、顯道釋義(理教釋義、見道釋義)、無方釋義。吉藏大師在其著『二諦義』、『三論玄義』等採用上述釋義法。如真意謂「真實」,此即依一般意義而解為依名釋義,真非離俗而獨立之真,乃與俗因緣具有相依關係,依此故解真是俗、俗是真,是為因緣釋義;但真與俗並非固定而不變,乃本具無相性質,故此解謂顯道釋義;無相作用不定故真、俗無非包含一切法,此解謂無方釋義。

2.天台四釋例(又云四大釋例、四種消釋、四種消文)為因緣釋、約教釋、本跡釋、觀心釋。『法華文句』即採用此種釋例。如説教法興起因緣,依四悉檀而作四種解釋,即因緣釋;基于化法四教判,而作四種解釋,為約教釋;由本跡二門立二種解釋為本跡釋;攝教説之内容于自心,而觀實相理為觀心釋。

3.密宗四重秘釋,即淺略釋、秘密釋(深秘釋)、秘密中秘釋(秘中深秘釋)、秘秘中秘釋(秘秘中深秘釋)等,綜合一行大師『大日經疏』與『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之成解釋法。如説阿字是梵王為淺略釋,顯教中處處説之;解大日如來説,阿字本不生,為深秘釋;解阿字自説本不生,為秘中深秘釋;解本不生理,自有理與智,自覺本不生理,此謂秘秘中深秘釋。又密宗大師解釋梵字真言等,尙有所謂十六玄門釋。   
〔二諦義卷中、法華文句卷一上、法華文句記卷一上、中、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菩提心義卷一〕
佛性 佛性總目錄
  又稱如來性、覺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能性、因性、種子、佛菩提之本來性質,為如來藏異名。據『北本涅槃經』卷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或斷煩惱即顯佛性。
在原始、部派佛教等,不説佛、菩薩以外者成佛,故亦不説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旨。但據世親大士『佛性論』卷一,「有部」等部派,主張眾生無先天「性得佛性」,但有后天依修行而得「修得佛性」。依此而分決定無佛性、有無不定、決定有佛性三類眾生。對此,「分别説部」以空為佛性,一切眾生悉以空為本,從空所生,故主張本性皆具佛性。同書卷二,復將佛性分為三位(稱三位佛性、三佛性),即:1.住自性佛性,眾生先天具有之佛性。2.引出佛性,以依修行所引發之佛性。3.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圓滿顯發者。但中、日諸宗派,亦有諸説而論難。
1.台宗:立正、了、緣三因佛性之説,①正因佛性:一切眾生本具三諦三千理。②了因佛性:觀悟佛理所得智慧。③緣因佛性:能起智慧善行。其中前者屬性(先天),后二者屬修(后天),但本來性修不二、圓融無礙,故三佛性是非縱非横。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智德)、果果性(涅槃斷德)即稱五佛性。以其因果不離,故為因位、果位互具。
2.華嚴宗:以眾生佛性,圓滿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為佛性、覺性,以此與非情具有真如理稱為法性加以區别,故主張成佛唯限于有情。
3.密宗:森羅萬象,悉是大日如來法身,故立悉有佛性説。
4.三論宗:廢有關佛性之議論,以别説因果是迷執,故稱非因非果無所得中道為佛性。
5.法相宗:二種佛性論,①理佛性:所有存在本體真如理。②行佛性:含藏于各人阿賴耶識中,成佛因之無漏種子。強調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種性説,即菩薩、聲聞緣覺證悟三種定性、不定性及永不能成佛之無性;主張唯菩薩定性與不定性具有行佛性。
6.禪宗:以證悟眾生本來面目,但卻否定執迷佛性之有無等,故有「狗子佛性」等公案。
7.淨土宗:承認理佛性説,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淨土真宗主張:成佛係依阿彌陀佛本願力,即如來給予眾生信心為佛性,認信心就是佛性説。
此外,諸經典亦見佛種、佛種性等,意謂成佛之因,但其内容依經各異,通常多指眾生本具佛性,或指煩惱、菩提心、菩薩修行、稱名等。
〔大般泥洹經卷四分别邪正品、北本涅槃經卷二八、菩薩善戒經卷一、入楞伽經卷二、卷七、解深密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六七、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梁譯攝大乘論卷七、大乘玄論卷三、大般涅槃經疏卷二五、華嚴經疏鈔卷三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大乘義章卷一佛性義、法華經玄贊卷一、法華玄義卷五下、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中觀論疏卷一末〕
佛性與般若 佛性與般若總目錄
  牟宗三(1909~1995)著。(台灣學生書店印行)。全書以佛性與般若兩種觀念為綱領,且以天台圓教為發揮中國佛教哲學最極致之思想。全書雖亦述及般若、涅槃,及龍樹菩薩諸論義理,然重點則在中國南北朝及隋唐佛教義學思想,尤重天台宗,且對智者大師思想更大力尊崇。
佛法死人 佛法死人總目錄
  智者大師指違犯小乘戒律,所嚴加禁制之殺人、淫亂、竊盗、妄語等四種重罪人。于小乘戒律中,僧眾若觸犯上述四重罪之一,在佛法中即猶如死罪,稱斷頭罪,不得以懺悔法補救滅罪。然大乘戒律中,若犯此重罪,尙得以持呪懺悔等,消除罪業,而復得清淨戒體。『摩訶止觀』卷四上(大正四六·39C):「若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無懺法;若依大乘,許其懺悔。」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
佛知見 佛知見總目錄
  諸佛如來,照見諸法實相知見慧解。此係二智中「一切種智」之用,故以智體而論「知」;亦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依眼而「見」。
蓋所謂「佛之知見」,乃徹底了逹諸法實相之真知真見。而如來出世一大事因緣,即為眾生「開啟」佛之知見,「示導」佛之知見,欲令眾生「了悟」佛之知見,並令「證入」佛之知見,得還其本來清淨面目而不復迷失。
『法華文句』卷四上,次第以開、示、悟、入等四字,特立四位、四智、四門、觀心等名目,而闡明「佛之知見」為旨趣。其中,就四位而以「開」配于十住位,此位斷除一分無明,得少分知見,此即「開」佛知見;準此,則「示」配于十行大白位,「悟」配于十迴向小赤位,乃至「入」配于十地大赤位,此位斷盡一切無明,證得知見圓明,此即「入」佛知見。

其次,若以四智,則以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等次第配于開、示、悟、入。若以四門,則以空、有、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等分别配于開、示、悟、入。若以觀心四釋,則以空假中三諦理不可思議為「開」;以分别空假中之心為「示」;以空假中「三一相即」為「悟」;以空假中之心,非存于空假中任何一者中,而又齊照空假中三者為「入」。

『法華經』(大正九·7A):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于世;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于世。
〔法華玄義二上、卷九、摩訶止觀卷三、法華文句記四下、四教義卷十二〕
佛乘 佛乘總目錄
  又稱菩薩乘、大乘、如來乘。此係對聲聞、緣覺二乘,而指菩薩乘;蓋菩薩乃居于「真實成佛」以求佛道,故稱為佛乘。
〔增一阿含經卷四五、法華經卷二譬喩品〕
依華嚴、法華説:一切眾生,悉可成佛,稱為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而説唯一成佛之法,故又稱一乘。『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140A):「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説法。」
〔法華經玄義卷一、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三藏法數卷三二〕
佛祖統紀 佛祖統紀總目錄
  略稱統紀,五十四卷,南宋志磐大師著。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全書主要闡明天台教學之傳統,以南宋景遷大師『宗源錄』、宗鑑大師『釋門正統』為基礎,仿史書紀傳體、編年體增編而成。本紀八卷、世家二卷、列傳十二卷、表二卷、志三十卷。

『本紀』載釋迦成道、益物,與台宗所奉西土二十四祖、東土九祖、興道以下八祖傳。世家收錄南岳、天台等大師一九八人之傳記。列傳收錄慈雲至廣智、神照、南屛等大師三七八人之傳記(十九、二十兩卷五十五人之傳已佚)。表有二:1.列出梁武帝天監元年(502)至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五百三十餘年間之歷代傳教表。2.圖示西土與東土之佛祖系譜。志有九種:山家教典志一卷,錄台宗著作;淨土立教志三卷,記述淨土宗僧俗傳;諸家立教志一卷,記述禪、華嚴、法相、密教、律宗創教簡史,三世出興志一卷,略説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大小三災;世界名體志二卷,記述世界八方諸天通論;法門光顯志一卷,列有關像塔、佛事諸錄;法運通塞志十五卷,篇幅最大,編年紀載,歷代佛教史蹟;歷代會要志四卷,輯歷代興廢佛教事例;名文光教志二卷,贊頌台宗之志記碑文等。

本書奉台宗為正統,其編述雖偏重天台宗,但因採擇史料豐富,編選精審,不失為研究中國佛教史之重要參考資料。其中第十九、二十兩卷,僅存目錄而缺傳文?然在卍續藏「法運通塞志」,末段有補錄,此或為后人所增補?此外,繼本書后,另有『續佛祖統紀』一書刊行,計二卷。收于卍續藏第七五册。其内僅增補列傳部分,所增補者為三十人傳記,然編者編時不詳?
〔閲藏知津卷四三〕
佛教史書 佛教史書總目錄
  印度民族原無史書,然以梵文佛典中『文殊師利根本儀軌』之王授記品,與『錫蘭佛教史』之大史、小史為例。其中王授記品係釋尊時代至八世紀頃,印度王統史。此外,各類史話,亦散見佛教經律典籍及注釋書。然于西藏史料中可見豐富之印度、西藏佛教史。其中,布頓之史書著作尤多,為組織印度佛教史之根本資料。

我國自古重視歷史,歷代所傳佛教史書亦浩瀚廣博,屬紀傳體者,有梁代寶唱大師『名僧傳』、慧皎大師『高僧傳』等;屬編年體者,有宋代志磐大師『佛祖統紀』、元代念常大師『佛祖歷代通載』等,近于紀事體者,有宋朝贊寧大師『大宋僧史略』等。

此外,隋代灌頂大師『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唐代冥詳大師『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行狀』等别傳,皆可作為史書之補助資料。又記載一宗相承之紀傳,有唐代海雲大師『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宋代道原大師『景德傳燈錄』等。

有關一經或一宗,信仰之雜傳集者,有唐代惠詳大師『弘贊法華傳』、法藏大師『華嚴經傳記』、宋代戒珠大師『淨土往生傳』等。
感應傳方面,有宋代非濁大師『三寶感應要略錄』等。其他有梁代僧祐大師『弘明集』為奉佛排佛之佛教史專題資料。
佛教醫術 佛教醫術總目錄
  印度稱醫學為醫方明,乃五明之一。佛典中提及之醫術,亦屬此一系統,『增一阿含經』卷十二、『金光明經』卷三除病品等,皆載有三大患三良藥(三種妙藥)之説。另從『法華經』卷五之良醫喩,亦可見印度醫術之大端。

此外,有關僧尼受戒、安居等,行持規定「二十犍度」中,其第七項「藥犍度」(又稱醫藥法)即詳載:比丘患病種類、對治諸病處方、病中飲食等種種規定。『南海寄歸内法傳』亦舉出「八分醫方」,歸納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

『大藏經』所集:有關醫療治病典籍有『佛醫經』『療痔病經』『呪齒經』『呪目經』『呪小兒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迦葉仙人説醫女人經』『治禪病秘要經』等。

佛陀時代之「耆婆」為諸經所舉名醫代表,佛陀及其弟子皆曾接受過耆婆治療,傳説耆婆亦曾從死婦腹中救出活胎兒。『北本涅槃經』卷八:有切開盲人眼膜用醫學器材「金箆」,其后成為密教修法之用器。西藏大藏經丹珠爾中之醫方明部亦收有『龍樹百治療法』等數部醫書,西藏、蒙古等寺中之教育部,大多設有醫學部門。相傳后漢,譯經家安世高亦精通醫術,將印度醫學與佛教學同時引入中國;在隋書經籍志中,亦收錄龍樹菩薩藥方、婆羅門諸仙藥方等。唐代醫書千金方中,亦揭示上述三大患等説法,明代『本草綱目』亦多參照佛典中之植物中。
〔修行道地經卷六、四分律卷三九、摩訶僧祇律卷十、大唐西域記卷二、佛教醫學(日本大日向大乘著)〕
作法懺悔 作法懺悔總目錄
  三種懺悔之一。依據佛陀所制戒律而自説己罪咎,不敢覆藏之作法。亦即身禮拜瞻敬,口中稱唱讚誦,心意觀想聖容,三業殷勤,一一依于法而懺悔過去、現在所作罪業。
〔摩訶止觀卷二上、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判釋 判釋總目錄
  判斷經論旨趣,解釋其義理。判,剖判義,謂剖判佛陀教化始終之大綱。釋,解釋義,謂解釋一代聖教之契機益物。台宗明如來一代所説教義大小深淺,稱為教相判釋,即以佛陀一代所説聖教為所判所釋,以五時八教為能判能釋。若將五時八教分為部、教,則部為五時,教為八教;或部為五時與化儀四教,教為化法四教,故其次第以部判一代教,亦以教解釋。例如以部判『華嚴經』為初頓華嚴;以教釋,則為圓兼一别。
别五時 别五時總目錄
  台宗所判通、别五時之一。依智旭大師『教觀綱宗』卷上:將佛陀一代五十年判立五時之次第順序,其中别五時者,以最鈍根聲聞而言,即在華嚴時擬宜(擬指分配,宜謂機宜)所化機,至法華時而予以開會,係佛陀對法華機,匠心獨運之施設。對通五時之達變,别五時為攝化法。
别付屬 别付屬總目錄
  『法華經』神力品中法門之付屬,又云本化别付。係『總付屬』之對稱,合稱總别二付。付屬,乃付託經法依屬弘教之義,又稱屬累。
『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佛陀示現十種大神力,特以壽量品法門付屬本化諸大菩薩。智者大師將此文分為稱歎、結要、勤奬、付屬四段,結要付屬法華心要「妙法蓮華經」,而弘此法時偏為末法之最下機。如是,所付之法為「妙法蓮華經」,所付為本化菩薩,此即稱别付屬。
别相三觀 别相三觀總目錄
  别教所立之觀法。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諦觀。又云次第三觀、隔歷三觀。係圓教「一心三觀」之對稱。
1.從假入空觀:又云二諦觀,略稱空觀。謂假是虚妄俗諦,空是審實真諦,欲棄俗歸真,入二空審真實諦,則須先觀假,知假虚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修此觀法可斷三惑中之見思惑,得三智中之一切智,其所修位同于别教十住位。2.從空入假觀:又云平等觀,略稱假觀。即不止于真諦空理,進而建立假之俗諦差别觀。若住空則與二乘無異,不成佛法,無益于眾生,故觀空不住空而入假,此乃知病而識藥、應病而授藥,故稱從空入假觀。所謂平等,係從假入空觀而有此稱。前者乃破假趨空,此則破空顯假;則破用均等,故言平等觀。修此觀法可斷三惑中塵沙惑,得三智中道種智,其所修位相當于别教十行位。3.中道第一義諦觀:略稱中道第一義觀、中道觀、中觀。以空假二觀,方便雙照真俗二道觀。即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見思、塵沙二惑既盡,心無偏着,故得雙遮之方便,復因次第用于二觀,觀其二諦,故得雙照方便,如此則顯中道佛性,而為能觀中道觀,乃諦觀不二,惑智一如。修此觀法可斷三惑中之無明惑,得三智中之一切種智。〔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二、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法華玄義卷三〕
别教 别教總目錄
  藏、通、别、圓等化法四教之一。宣説華嚴等諸大乘經中不共二乘。此教特為菩薩説恆沙俗諦理,用道種智斷塵沙及界外之見思、無明三惑,修諸波羅密自行化他行,立三賢十聖位,以無礙道金剛喩定為因,解脱道涅槃四德為果,不饒益聲聞緣覺二乘,唯利益菩薩,故稱别教。又不共二乘,稱不共教。化法四教中,别教為界外事教,雖明實相中道,而「但中」理尙不圓融相即,須次第修空假中三觀,次第照三諦理,次第經歷五十二位階次,次第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次第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
〔觀音玄義卷下、法華經玄義卷一下、卷二下至卷五。四念處卷三、卷四。四教義卷二、卷三。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天台八教大意、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四〕
華嚴家所立别教一乘是略稱。謂華嚴一乘教義恆與三乘機别異,而獨被于圓頓大機,故稱别教一乘。
别教無量四諦 别教無量四諦總目錄
  化法四教中,别教乃獨為菩薩法,異于三乘共修之藏、通二教,且其所明法門行相,隔歷次第亦異于一切圓融圓教。菩薩所化眾生既無量,其所用法門亦無量,故稱無量四諦。即:
1.苦諦:菩薩諦審十界眾生之生死諸苦,果報不同而有無量相,是為苦有無量相。
2.集諦:菩薩諦審十界眾生之五住煩惱皆不相同,由惑招集生死苦,為集有無量相。
3.滅諦:菩薩諦審六度行,能證涅槃寂滅理,因諸波羅密各不相同,為滅有無量相。
4.道諦:菩薩諦審十界眾生無量,所用自利利他法門,亦有恆沙之多,無可算計,為道有無量相。
别理隨緣 别理隨緣總目錄
  别教所談之緣起説,乃知禮大師所立。又云但理隨緣、一理隨緣。别教之根本義,在隔歷三諦説,故在談緣起時,主張緣起之初乃平等真如理,超出差别事象,謂差别事象乃無明所作,非真如理中所固有。即别教真如理,在三諦中,不遠離空假二邊中道諦。故别教之平等真如,超越差别事象,為一隔歷理故稱别理;此理為偏但理,故稱但理;又與事象差别相反,為純一理故稱一理。此為别教緣起説之特徵。
蓋真如隨緣義,在『大乘起信論』具有詳解,故華嚴宗賢首大師為『起信論』作疏,以此真如隨緣,判為五教中,漸、頓、圓三教之分際,以真如不隨緣為始教,以真如隨緣與不隨緣而判大乘教之權實。

將緣起説應用于天台教者,乃荆溪湛然大師依『起信論』作不變隨緣説,判決别圓隨緣為焦點。然而宋代台宗學者應用『起信論』之傾向愈盛。而皆不知别圓隨緣差别,均視同圓教而已。知禮大師遂在緣起説,闡明别圓二教差異,特稱别教所談為别理隨緣;對圓教真如,性具諸法,為一切諸法,稱為理具隨緣。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三〕
别解四類十如是 别解四類十如是總目錄
  從十法界、佛界、離合、位次等四方面,分别解釋諸法實相具有之十種「如是」。乃智者大師所創立。『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舉十「如是」以顯示諸法實相義,稱為十如是,然經中並未進一步解説。歷來諸師,針對各項「如是」,廣作詮釋,而較著名者,有劉宋法瑤大師、蕭齊玄暢大師、梁代法雲大師。智者大師認為上記諸師所説未盡周全,乃于『法華文句』中,另自十法界、佛界等,四方面重新解釋,而别解四類。『法華文句』卷三下:

1.以十法界而言,總賅各類眾生成四類,其各類皆具有不同之十如是:為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四惡趣共通之十如是:①四惡趣眾生墮于不如意處,常觀惡相及不如意相,此一苦相為四惡趣如是相。②此類眾生常具惡習,猶如生成,不能改變此為如是性。③粗惡之色、心難以調伏摧折,即如是體。④地獄眾生常受刀山、油鍋苦,餓鬼眾生,常受吞銅食鐵苦,畜生則常有弱肉強食、魚蛇侵咬,或索車挽重苦,皆係業力所招致,即如是力。⑤身、口、意,常能造作惡業,即如是作。⑥所造作有漏惡業,為遭受惡報原因,即如是因。⑦愛、取等煩惱,復成為助因,助長其有漏惡業,即如是緣。⑧多欲眾生受地獄身,見種種苦具(刑具)為欲境,而生起愛染,即如是果。⑨多欲眾生既墮地獄,入于前述欲境,而受鐵床銅柱等苦報,即如是報。⑩上述乃以如是相為本、如是報為末,故知九如是皆為實相三諦妙理,凡此種種皆與佛界十如無異,即如是本末究竟等。

2.人、天善趣共通之十如是,係就善與樂而論:①與惡趣相較則人、天所顯相,自然清潔高勝,即人、天如是相。②所造白法乃屬善性,即如是性。③所具色、心堪稱安樂穩當,即如是體。④能護持五戒十善,堪任法器,即如是力。⑤有所作為能用以止惡行善,即如是作。⑥行持五戒、十善等善業,為日后善報因素,即如是因。⑦以善業為因,復以善性為愛、取等助因,助長善業形成,即如是緣。⑧任運自在中,産生善心,即如是果。⑨以善業所感,自然得享受人、天之至樂,即如是報。⑩一切人、天之相、性等如是皆為實相,即如是本末究竟等。

3.聲聞、緣覺二乘共通之十如是,係就真無漏而論:①二乘已遠離生死,證得涅槃,此即如是相。②已解脱煩惱繫縛,故得無漏性,即如是性。漏為煩惱之異稱。③具有「有為無漏」五分法身,即如是體。④能動煩惱,堪能為出離三界之道器,即如是力。⑤為達涅槃而精進勤修三十七科道品,即如是作。⑥具有無漏正智,即如是因。⑦有種種善緣以增長道業助因,即如是緣。⑧以諸等善因善緣而修成四沙門果,即如是果。⑨以善業善因等,遠離三界内分段生死,而唯感三界外變易生死,即如是報。⑩一切二乘之相、性等如是皆為實相,此即如是本末究竟。

4.菩薩及佛界共通之十如是:①所具菩提為開顯正性、資助成佛「緣因」,即如是相。②智慧為照了智理、顯發法身「了因」,即如是性。③理體乃原本具足,不假修行而成就佛果「正因」,即如是體。④具有無量四弘誓願,即如是力。⑤以無量六度萬行化度眾生,即如是作。⑥以不可思議智慧莊嚴,為未來果報業因,即如是因。⑦復以種種福德莊嚴為增長道業助緣,即如是緣。⑧由各種殊勝業因、助緣而證得菩提果,即如是果。⑨證入究竟解脱得大涅槃,即如是報。⑩其相、性、體等一一之如是皆為實相,即如是本末究竟等。

5.佛界之十如是為①如是相:諸佛所行萬善,此等善行,亦即三因佛性中之緣因。②如是性:藴于佛性中内照慧;此慧亦即三因佛性中之了因。③如是體:十方諸佛理體,即自性清淨心,此理體亦即三因佛性中之正因。④如是力:具有菩提心慈悲善根。⑤如是作:任運自在中,無有造作而自然顯現力用。⑥如是因:于昔時所修所行一切,一一皆成當前業因。⑦如是緣:一切善緣皆成為助長其菩提助緣。⑧如是果:經由過去無量真修所達妙覺位。⑨如是報:其所證得大涅槃果。⑩如是本未究竟等:以上記九種如是中,自非本非末之佛相乃至佛報為諸佛自行「權」,而以非等非不等究竟等,為諸佛自行「實」則權實相即無二,為佛之如是本末究竟等。

再就離合以佛之自行化他權實而論諸法實相:①若從「隨自意」:由佛心中所觀照十界十如皆為無上之相、無上之性,乃至無上果報,即唯一佛法界之十如是,猶如大海能統攝百川,亦即自行權實。②若由「隨他意」,則有九界十如是,即化他權實。③若從「隨自他」:自行「權」兼有「實」,化他「實」兼有「權」。故以離合觀點來詮釋諸法實相之真義,以十如是而開之則無量十如,合之則唯一十如。凡此種種,非吾人情慮所能知曉,唯佛能知究竟。以修行位次,即十如顯示向上修行過程:①如是相:指一切眾生皆有本來實相即如來藏相。②如是性:指性德智慧。③如是體:為中道法性三德理,此理通于十界。上述相、性、體三之次第為性德(不藉修行、先天即有德)三因,亦即三因佛性之緣因、了因、正因,乃相當于「理即」兼「名字即」。④如是力、如是作:為研修性具三德而入于「相似即」十信位。⑤如是因、如是緣:為入于初住以上之四十一位。⑥如是果、如是報:指修行至佛地之果位。上述之力作、因緣、果報為修德(由修行所得德)三因。⑦如是本末究竟等,以性具三德為本具而以修顯三德為末,皆名三德,即究竟等。

另據『法華經玄義』卷三上:十如與十二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無諦等六境同義,僅係開、合不同而已。如論十如與四諦之開合:藏、通二教苦、集諦為六道十如,即苦為如是體、果、報,集為如是相、性、力、作、因、緣;滅、道、諦為二乘、菩薩界十如,即滅為如是體、果、報,道為如是相、性、力、作、因、緣。

又别、圓二教苦、集為四聖界外,變易生死十如,即苦為如是體、果、報,集為如是相、性、力、作、因、緣;滅、道為涅槃之十如,即滅為如是體、果、報之常住法身,道為如是相、性、力、作、因、緣之般若解脱。

又據『法華經玄義』卷五下:十如與三軌之義同:①如是體為主質,即為真性軌。②如是性據内,如是力為了因,如是因為習因,如是果為習果,上述四項為觀照軌。③如是相據外,如是作為萬行之精勤,如是緣為報因,如是報為報果,上述四項即為資成軌。④如是本末究竟等,若自「空」為觀照軌;自「假」為資成軌;自「中」為真性軌。

此外,據『法華經玄義』卷二上『法華經』中十如是文,有三轉讀文,即:①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轉為三諦中「即空」義。②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轉為「即假」之義。③相如是、性如是,乃至報如是,轉為「即中」之義。
〔法華論卷下、法華經玄贊卷三、法華義疏卷四上〕
即 即總目錄
  二物融為一體而無差别,又云相即。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娑婆即寂光等是。據吉藏大師『大乘玄論』卷一「即」有二義:1.表示二種事象完全為一體,而具有不二關係為「即是」之「即」。2.表示二種事象之體,雖有别而具有互不相離之關係為不「相離」之「即」。

又依知禮大師『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在天台教學中,「即」分三種:1.二物相合之「即」謂二種不同物合而互不相離。2.背面相翻之「即」,如手背與手掌,兩者互為表裏,其表裏之别,雖如二物不同,然實際同為一手。3.當體全是之「即」,如澀柿之轉變為甘柿,雖有澀甘之别,實則同為一柿。又上記三種中二物相合之「即」,雖有各别之存在,但其關係不相離,背面相反之「即」,現象上雖有不同,而其本質上之性(本體、實體)實乃為一;當體全是之「即」,二物雖然見似有所别,但其自體無别,具有「二而為一」之關係。以上為天台哲學之要旨。
知禮大師更以菩提達磨門下三師之得悟情形,與天台三種「即」比較之,用以説明台、禪在旨趣上之殊同。1.台宗二物相合之「即」,如明與暗,其體雖别,而所在相同,于判教中屬通教不離之即;禪宗主張:煩惱惑與菩提性互不相離,故總持尼以「斷煩惱、證菩提」為所證至理,達磨大師評言「得吾之皮」。2.台宗背面相翻之「即」,于判教中,屬别教之即;即禪宗所謂「煩惱即菩提」。蓋煩惱與菩提雖為二,然其體實為一,即菩提之一理隨緣,則顯現差别煩惱相,故攝煩惱相,歸于菩提性,道育師乃以「迷時即煩惱,悟時即菩提」為所證之至理,達磨大師評言「得吾之肉」。3.台宗當體全是之「即」,于判教中屬圓教極談;禪宗亦謂,隨眾生情智而有煩惱與菩提差異,法者本無别異,如水波相融,水不異波故,慧可大師以「本無煩惱,元是菩提」為所證之至理,達磨大師評言「得吾之髓」。故知天台與禪宗皆以當體全是之「即」為極至理,而非前二種可比擬。

蓋二物相合之即,雖為不離,然非不二;背面相翻之即,雖為不二,然非為一;當體全是之即,則在不二而一為旨趣。此外「即」亦可由時間上來理解,如光來時暗即去,此為「同時即」;或雖有時間之隔,二物有不相離關係,如惡行為之后即招感苦果,此為「異時即」。在一乘佛教中,「即」為教理根本,諸宗對此亦有各種不同之解釋。

又華嚴宗有「相即相入」説,即謂現象世界事事物物,其體互融為一體(相即),彼此相互作用和合而無礙(相入),當體即是絕對世界之表現,此為「相即相入」。此外于同體門、異體門,各立有同體相即、同體相入、異體相即、異體相入之説。又有關體之空、有,則有「一即十」、「十即一」、「一即多」、「多即一」之説。

天台宗認為一切存在本來具足三千諸法,由性體言佛與眾生平等;由修行階位,佛與眾生即有差異;故立「六即」説:①眾生悉具三千三諦理,稱為「理即」。②聽聞佛法,理解三千三諦理成為概念(名字)稱為「名字即」。③在内心相續觀念三千三諦理,稱為「觀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④由上述三種斷盡三界所起見思惑,而六根清淨與真菩提相似稱為「相似即」(内凡,六根清淨位)⑤實踐三千三諦之觀法,而漸斷無明煩惱,得真如之一部分稱為「分證即」,又稱分真即(初住至等覺等四十一位)。⑥完全開悟而顯示真如,稱為「究竟即」(妙覺位),依此可消除「自己與佛同等」之增上慢,且亦可消除「無法成佛」之觀念。

密宗有「即身成佛」説,對所謂「即」之意,日僧覺鑁上師有當體即、無礙即、常住即、相應即、輪圓即、不離即、速疾即等七種解釋。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論卷四觀四諦品、大乘玄論卷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卷一之五、摩訶止觀卷一下〕
即中 即中總目錄
  台宗立諦理,有空諦、假諦、中諦等三諦。圓教之中諦乃空假二諦相即之「中」故稱為即中,以異别教之中諦。
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總目錄
  又云現身成佛、現生成佛。即發菩提心起,不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等,長時修行即可成佛,亦即以現在身即可成佛之意。
大乘佛教認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别,其本性悉為真如,故説其自體並無迷與悟、凡夫與聖者之别。體悟理具體以現實之身顯現,稱為即身成佛。
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龍女八歲以現身成佛,聞此之眾生,必至不退轉位,佛亦為彼等授記别。日本最澄大師『法華秀句』卷下,即根據此説認為眾生依『法華經』之經力,可即身成佛。又台宗將圓教菩薩階位,以六即説明,其中第一「理即」,就一切眾生本來本性,即具足真如即為佛,故不論成佛、不成佛。第二「名字即」以上,依修而即身成佛。
即離 即離總目錄
  事理不二稱「即」,事理差别稱「離」。台宗以此分為别圓二教之深淺。『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今家以即離分于圓别。」
〔大正四六·715B〕
含中教 含中教總目錄
  藏、通、别、圓等化法四教中,密含中道義理之通教。通教為大乘教法初門,其所説「如幻即空」教義中,含有「非有非空」中道理,故稱含中教。有二義:
1.通教雖無中道名,然利根菩薩,了悟通教「體空」真理,由是而趨入第三别教(别接通),或第四圓教(圓接通);故能被接化通教,稱為含中教。
2.通教不説「佛性常在」,本不能視為中道,但如教義所説「不生不滅」理,就佛意而言,已然密詮中道,故稱含中教。
〔法華玄義釋籤二三、摩訶止觀六下〕
坐禪 坐禪總目錄
  端身正坐而入禪定。禪乃禪那之略稱,意譯靜慮。結跏趺坐,不起思慮分别,稱為坐禪。坐禪原係印度宗教自古以來之實踐修持法,佛教亦採用之為常課。佛陀成道時,于菩提樹下端坐靜思,是佛教坐禪之始。
據『大般涅槃經』卷中,出家法以坐禪為第一。佛教大小二乘皆修習坐禪,其類别有數息、不淨、慈心、因緣、念佛、四無量等種種禪法,因而産生「般舟三昧」、「首楞嚴三昧」等多種三昧。

我國自達摩禪師東渡以來,禪宗漸興,專以修禪為悟道要法,將禪與三昧廣稱爲禪法。僧叡、慧思、智顗禪師等,皆極提倡坐禪。根據『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坐禪之規儀,有當隨時、當得安床、當得端坐、當得閑處、當得善知識、當得好善檀越、當有善意、當有善樂、當能服藥、當得善助等諸事。

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特立具緣、呵欲、棄蓋、調和、方便、正修、善發、覺魔、治病、證果等十科,以闡説修習坐禪之法則。其中,具緣指持戒清淨、衣食具足、得閑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呵欲指呵責世間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棄蓋指棄絕貪欲蓋、瞋恚蓋、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等五蓋;調和指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方便指欲、精進、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關于坐禪方法,在禪宗清規,具有詳細規定,例如『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坐禪儀條,謂坐禪應息心靜慮,節制飲食,于閑靜處結跏趺坐,或半結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端坐,耳與肩、鼻與臍相對,舌抵上腭,唇齒相着,兩目微微張開,並説坐禪而致疾病,乃不得其要之故。又智者大師于『六妙法門』中,謂坐禪時可能生起報障、煩惱障及業障等三種障,並説明對治各障法。

日本『永平清規』之辨道法,提示黄昏(日没后)、后夜(午前二時)、早晨(早餐后)、哺時(中食后)之四時坐禪法。或省略后夜坐禪,稱三時坐禪。
蓋坐禪,從精神、身體、醫學等方面觀之,皆甚受重視。高僧在坐禪中之腦波與熟睡者相同,而卻不是睡眠,為其特徵。此外,在禪林中,上堂前暫時于僧堂坐禪,稱為坐堂;小參及每日晚參前于僧堂坐禪,稱為坐參。又定式坐禪之后再行禪坐,稱為精進禪;得法之住持陪伴大眾坐禪,稱伴禪,或稱陪禪。用以報知坐禪時刻,而掛于眾寮前之板,稱為坐禪板。
〔達摩多羅禪經卷上、坐禪三昧經、分别功德論卷二、大乘起信論、摩訶止觀卷八下、五門禪經要用法、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起信論義記卷下、敕修百丈清規卷七月分須知條、景德傳燈錄卷三十、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總目錄
  七卷,或八卷。后秦鳩摩羅什譯。略稱『法華經』。收在大正藏第九册。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共有二十八品。妙法,意為所説教法微妙無上;蓮華經,比喩經典之潔白完美。據推測,其出現可溯自西紀元前后?該經認為小乘佛教各派,過分重視形式,致使遠離教理真意,故為顯現佛陀真精神,遂採用詩、譬喩、象徵等文學方法,以讚歎永恆佛陀(久遠實成佛)。稱讚釋迦佛成道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説微妙法。旨趣在弘揚「三乘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歸于一佛乘,調和大小乘各種説法,提倡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其表現雖為文學性,然主旨則契入佛陀教説之真思想。各品出現年代雖互異,然自整體觀之,在佛教思想史、佛教文學史上,具有不朽之價值。

漢譯『妙法蓮華經』有六種,現存本有三種: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286)。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八卷(406)、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七品(601)。其中以正法華最詳密;妙法華最簡約而流傳却最廣,一般所稱誦者皆奉此本並研究亦最多。

印度早有世親大士為著略解,稱『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二卷(菩提流支、曇林等譯)。我國自鳩摩羅什三藏譯出,注釋者亦不少。首先有南朝宋代竺道生大師『法華經疏』二卷,繼之光宅寺法雲大師『義記』八卷、智者大師『法華文句』十卷、吉藏大師『義疏』十二卷與『玄論』十卷、窺基大師『玄贊』二十卷等。且智者大師基依該經創立天台宗。

日本聖德太子注『義疏』以后,此經成為日本鎮護國家三部經之一,在日本極受尊信。最澄大師于日本開創天台宗,而該經更成為佛教學之中心並新佛教之主幹。本經之梵文本,近時于新疆之喀什噶爾等地發現,于一八五二年,法國學者布諾夫(Eugéne Burnouf)從梵文譯成法文本出版。遂之有英譯本、日譯本(梵和對照)出現。本經為古來流佈最廣之經,于『大般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及『大智度論』『中論』『究竟一乘寶性論』『攝大乘論』『佛性論』『入大乘論』等諸論中,皆有舉出本經並援引經中文義。然在道教典籍中,亦見屢引該經文與經説。此外敦煌出土本中,有『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馬明菩薩品第三十,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書寫『法華經』風氣自古就興盛。最早書寫本經而有文字可稽,即鳩摩羅什譯出本經六年后(西涼建初七年411)。
〔法華文句卷八下、歷代三寶紀卷八、出三藏記集卷四、卷八、開元釋教錄卷十一、十四、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二、閲藏知津卷二四〕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總目錄
  二卷。印度世親大士著,后魏菩提流支、曇林等合譯。本書為『法華經』之注釋書。又稱『妙法蓮華經論』『法華經論』『法華論』,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書引用『法華經』梵本與鳩摩羅什三藏譯本不符,好類似現存于尼泊爾梵本。
别譯有元魏勒那摩提、僧朗大師『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一卷,其譯語雖與本論相同,但缺歸敬頌,並有字句差異及詳略等不同。現今發現敦煌出土本中,有類似高麗藏本,勒那摩提譯之論本。注疏有隋吉藏大師疏三卷、唐代義寂、義一大師合著『述記』二卷。
〔大智度論疏卷二四、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教錄卷六、卷十二、彦琮錄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
妙音菩薩 妙音菩薩總目錄
  妙音,又譯曼殊瞿沙菩薩。在『法華經』妙音菩薩品中,有此菩薩之功德。然在密教中,此尊與文殊師利(妙吉祥)同尊,表顯文殊説法之德。據『大日經疏』卷一載,妙吉祥菩薩又稱妙德、妙音;以其大慈悲力故,開演妙法音,令一切眾生得聞。在胎藏界現圖曼荼羅中,此尊位于文殊院中央之北方第五位。玄法、青龍『二儀軌』謂之為五髻文殊,表如來五智。在現圖曼荼羅中,其形像為童子形,有三髻,身呈黄色,右拳豎起,置于胸前,持青蓮花,左掌向上仰,横持梵篋,跏趺坐于赤蓮花。其種子與三昧耶形等均與文殊菩薩相同。
妙莊嚴王 妙莊嚴王總目錄
  又稱嚴淨王。據『法華經』卷七莊嚴王本事品,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彼佛教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夫人名淨德(又云離垢施),有二子,一名淨藏(又云離垢藏),一名淨眼(又云離垢眼),二王子皆善神通,修菩薩行,勸原信奉婆羅門之王歸佛,王終以國付其弟而出家。蓋此王即蓮華德菩薩,王后即光照莊嚴相菩薩,二王子即藥王菩薩、藥上菩薩。
〔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妙觀 妙觀總目錄
  圓教「圓融三觀」為妙觀。于空、假、中三諦中,觀空諦為三諦,觀假、中二諦亦各皆為三諦,稱為即一而三;反之,觀三諦俱為空諦,觀三諦亦皆各為假中二諦,稱為即三而一。如是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圓妙融通而一無隔障是為妙觀。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上〕
希有 希有總目錄
  希字通稀,謂事之甚少、難逢。尤指如來之示現及其一代教法,故有「希有大法王」、「希法」之稱。『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三,謂佛陀有四種希有:1.時希有:謂佛陀之出世,非曠世所常有。2.處希有:三千世界中,佛陀不出現于他處,唯降生于迦毘羅城。3.德希有:佛陀乃具無量福德智慧,以其最尊,無人能比,謂德希有。4.事希有:佛陀一代所作,係以佛法普利眾生,為希有殊勝不可思議。
若能了知諸佛妙法,生尊重不思議心,亦稱為希有人,如『金剛仙論』卷十(大正二五·874B)「明此般若理深旨遠,唯是諸佛境界,非餘人所知,故凡夫、二乘、小行根、小行之人所不能受,以信者難得故,曰希有也。」
又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謂:若人能相續念佛,如分陀利華(花),以念佛為人中之希有,故有此喩。 〔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無量壽經卷上、金剛般若疏卷二(吉藏)、法華義疏卷三(吉藏)〕
延促劫智 延促劫智總目錄
  能自在伸縮時劫之佛智。是佛之一種方便力。『法華玄義』卷七下(大正三三·770A):「若須用方便者,佛有延促劫智,能演七日為無量劫義。」為延長短時,使眾生有長時之感。
又促,亦指由佛神通力,使人處于無量劫中,猶如一瞬間短暫;延,即一瞬間感覺如無量劫之長。因于促延狀況皆能任運自在,故稱為延促自在。
〔法華義疏卷一、大乘四論玄義卷九〕
延壽 延壽總目錄
  唐末高僧(904~975)。臨安府餘杭(浙江杭縣)人,俗姓王,字仲玄,號抱一子。初為吏,三十歲依龍册寺翠巖令參禪師出家。后往天台山參謁德韶國師,初習禪定,得其玄旨。后于國清寺嚴修法華懺頗有感悟,且朝放諸生類,夕施食鬼神,讀誦『法華經』。后往明州雪竇山傳法,法席甚盛。並復興杭州靈隱寺。建隆二年(961)應吴越王錢俶之請,遷永明大道場,接化大眾,故世稱永明大師。師倡禪淨雙修之道指心為宗,四眾欽服,住錫永明十五年,時人皆稱是慈氏下生。師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編成『宗鏡錄』一百卷。更對當時各宗派之宗旨分歧,志以調和為職責。高麗王見此書,乃遣使以弟子禮,並派國僧三十六人前來學法,法眼禪風遂盛行于海東。開寶八年在念佛聲中吉祥圓寂,世壽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著有『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一卷、「唯心訣」一卷等六十餘部。
〔宋高僧傳卷二八、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傳法正宗記卷八、宗門統要續集二十、佛祖統紀二六〕
延慶寺 延慶寺總目錄
  1.位在浙江鄞縣。創建于后周廣順二年(952),初名保恩院。宋至道三年(997),知禮大師嘆其頽弊,遂重興而與覺圓師以十年之經營,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始成,賜額延慶寺,立為台宗傳教院,講席頗盛。宋元豐(1078~1085)年間,有比丘介然師,在寺西隅建一大寶閣,安置西方三聖,環以蓮池,于其周圍造十六小屋,標以觀經中十六觀名,宛如樂邦淨土殊勝境。明永樂年中,列為台宗五山之第二。
〔四明教行錄卷一、佛祖統紀卷八、四明尊者年譜、延慶寺淨土院記、延慶重修淨土院記、宋明州新修保恩院紀〕
2.位于江蘇松江。為台宗山外派重鎮,宋(1163~1164)年間,道因法師主其丈席,學者甚眾,遂列為台宗十刹之一。清末太平軍燬之,雖曾再造,但規模已損。
忍辱地 忍辱地總目錄
  指生忍與法忍。生忍即安忍有情之瞋駡捶打;法忍,即安忍一切寒熱、風雨飢渴、老病等非情禍害,于此二忍能安然不動,故稱忍辱地。『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大正九·171B):「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忍辱衣 忍辱衣總目錄
  1.指忍辱心。忍辱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喩如護身衣。
〔法華經法師品〕
2.袈裟異名。袈裟能使人忍辱柔和,故有此稱。
〔釋氏要覽卷上〕
求車 求車總目錄
  據『法華經』卷二譬喩品,火宅中諸子,出宅外向長者求車;藉以比喩眾生厭離生死,而願求佛道妙意。
〔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義記卷四、法華經文句卷五上、卷五下〕
見思惑 見思惑總目錄
  見惑與思惑,三惑之一。略稱見思。即迷于界内事、理之見惑與修惑。見修二惑,為三界分段生死因,台家將此二惑並稱為見思。其中,迷于界内理,貪着五欲入于憶想稱見惑;迷于界内事,生厭怠稱思惑。又意根對法塵之非理計度,起諸邪見為見惑,對五塵貪愛染着為思惑。藏、通二教至極果,别教至第七住,圓教至第七信時始能盡斷之。

『天台四教儀』謂:見思惑有見修、四住、染污無知、取相惑、枝末無明、通惑、界内惑等七種異名。其中,見思乃稱見道所斷之見惑與修道所斷修惑,故稱見修。

見,指見一處住地;思,指欲愛等三住地惑,總稱四住。又相對無明等不染污無知,稱見思為染污無知。相對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稱見思取六道生死相為取相惑。相對無明根本惑,稱見思為枝末無明。又以塵沙、無明為菩薩所斷之别惑,見思為三乘人所通斷,故稱通惑。相對無明等界外惑,見思唯潤增有漏業,招感三界生死,故稱界内惑。

又解釋見思之語,有從解得名與當體受稱之别。所謂從解得名,即就能斷智解,而立所斷名,即能斷之無漏智生起,照見四諦理時,其所斷惑稱為見惑;其能再度思惟四諦理而斷稱為思惑。所謂當體受稱,係就惑當體而立名,即煩惱本無實體,乃見為假有之虚妄不實法,故稱見惑;貪、瞋等煩惱緣五塵、六欲事相,深思惟而留于内心,故稱思惑。  
〔法華經玄義卷四上·卷五上、摩訶止觀卷五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五、卷七之一、觀音玄義記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中·卷下〕
言教 言教總目錄
  如來以言語詮示之教法。『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五C):種種因緣,種種譬喩,廣演言教。一般佛教之説有、説無、説非有、説非無,皆為詮示教法;其教理雖為所詮之法,然真諦無名言,理既不可説,則言教已落入第二義,故『二諦義』卷上(大正四五·90B)教有言説,理不可説,理既不可説,云何得悟?所以得悟理者,必假言説,為是故説有無、説非有無,並是教學,皆令深入悟理也。
又『顯揚聖教論』(大正三一·579B)二十,有差别理趣言教、建立理趣、無異理趣、無作用理趣四種,……及言定意不定、意定言不定、言意俱定、言意俱不定之四句分别。
〔瑜伽師地論卷七八、大乘玄論卷一、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三、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五〕
乳藥 乳藥總目錄
  『涅槃經』、『摩訶止觀』所舉之譬喩。謂醫者以牛乳為治病良藥,其乳或為甘露,或為毒藥;比喩相同名稱之教法,因説者、説時不同而有邪正之别。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佛陀初為小乘機説無常義,至「涅槃時」復説常住義,小乘者遂疑二説前后矛盾,佛陀乃説新(客)醫舊醫同用乳藥之譬喩。即昔時有一鈍國王,其御醫亦頑冥,每為王醫病,不察病症,一味用乳藥治病;后有一新醫至,勸王禁用乳藥,王聽其言,並令全國皆禁用乳藥。偶然王忽有病,新醫復用乳藥,王乃指責新醫言行前后相違;新醫則謂:若牛不食酒糟、滑草,不在草原、下濕之地放牧而飲以清流、食以青草,行住得所,其乳即為甘露妙藥,其餘則皆為毒害。
此一譬喩,概以舊醫比喩外道,比新醫比喩如來,而舊醫純用乳藥者,如彼外道唯説邪常;新醫初時禁制乳藥者,如初時欲摧破外道邪常而説無常,待無常教法成立后,復説大乘真常妙理。是知乳藥名稱前后雖同,而邪正則迥然有别為旨趣。
〔大正一二·618B〕
事教 事教總目錄
  藏、通、别、圓等四教中,分别為事與真諦理,乃以藏教為界内之事教,通教為界内之理教;别教為界外之事教,圓教為界外之理教。其中,界内事教,係分析現實中,各種色心諸法相差别而闡明,界外事教則先由界外而再返回現實;即針對現實各種事相,一一施設其真實自在,以詮釋恆沙無量事象。
事理 事理總目錄
  事,指事相、事法;理,指真理、理性。在佛教中,事、理之相對意義有二:
1.凡夫依迷情所見事相,聖者依智見所通達真理。而所謂「真理」,則依各宗派之説而各有不同,或指四諦理,或指真空理,或指中道理。
2.現象與本體相對,即森羅差别現象事法,以現象本體,乃平等無差别理性真如,而現象事與本體理,二者之關係,各家立説不同:
依台宗之説,事理相當于『法華經』之本、跡二門,俗諦事屬跡門,真諦理屬本門。若配于化法四教,則藏教為界内事教,通教為界内理教,别教為界外事教,圓教為界外理教。又台宗依事理之别,而以觀法亦分事觀與理觀,將惑分為迷事惑、迷理惑,以懺悔法分為事懺與理懺。此外,依天台性具義,則十界三千法悉為性具,故非依于因緣所生,亦係無為常住之真如法界。
事理三千 事理三千總目錄
  台宗將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合稱為事理三千。又云兩重三千、兩種三千、理具三千事用三千、理造三千變造三千、理造三千事造三千、性具三千修具三千。據知禮大師之『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理,指實相理性;具,即本來具足之意。理具三千,即謂萬有原本一一皆具足三千諸法,而非由人天鬼畜等所造作。事,指森羅差别事相;造,與具同義。事造三千諸法,係由于心隨染淨諸緣而生起,其一一法而呈現森羅差别相狀。
此外,所謂「事理三千」,係由于方便配對名目,乃相對于理具三千而立事造三千名相,兩者合之為事理三千,而非謂計有六千之法;此理體無差而事理不二,故僅唯一之三千。
又藏、通、别、圓四教中,若以别教觀點,事理諸法歷然有别。然自圓教觀點而論,自地、水、火、風、空、見、識等七大,乃至于十界三千諸法,其一一當體為實相理性;故諸法雖森羅萬象,然却相互融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台宗同時有「三千圓具」與「三諦圓融」説,二者並存而無礙,為台宗教義之極致。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
事理雙修 事理雙修總目錄
  事行與理觀之修習同等重要。又云事理雙行。通常精勤于事行作法者,每易忽略理觀證悟;而重視理觀證悟者,則易輕忽事行作法。就念佛而言,稱名念佛為事行,觀想佛名為理行,即口中稱念、心中觀想,兩者同時並行始成事理雙修之念佛行法。
又習禪時,若坐禪戒律雙修,乃方是了觀真如理;故禪林中,對執着教相而昧觀法,稱為事相禪師。
〔摩訶止觀卷七下〕
事造 事造總目錄
  「理具」之對稱。台宗謂真理(法性理體)圓具三千諸法,此三千諸法以染淨諸緣,而有差别相顯現為事造。
事觀理觀 事觀理觀總目錄
  又云事理二觀。自事、理,分觀法為事觀、理觀二種。事觀,即謂觀照森羅差别事;理觀,即謂觀照無生平等理。台宗之山家、山外二派對事理二觀,各有不同説法。山家學者以事理二觀係因觀照法有别,至于所觀境,則悉為迷事一念。
此事理二觀説,始于湛然大師『止觀義例』二卷中,引用『占察經』卷下,所謂唯識、實相二觀,印證事理二觀。蓋唯識觀即縱任三性,用四句推撿,達于實相理為事觀,實相觀即達實相理觀;故在唯識、實相二觀而言,亦不得以所觀境,分為差别事與平等理為焦點。此外,處元大師撰『止觀義例隨釋』卷四中,承知禮大師之意,指斥「山外」學者之觀照内心為理觀,觀照外色為事觀之説。同書中並闡論四種三昧與事理二觀之關係。
〔中論疏卷七、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
依怙 依怙總目錄
  即依恃之意,如子女之依賴父母。于佛教中,轉指眾生因貪瞋等無明纏身,造作各種惡業而墮于輪廻中,須仰賴佛、菩薩之慈心悲願,予以濟度,始能出離苦厄,故稱依怙。
具足 具足總目錄
  具備滿足之略稱。『法華經』普門品(大正九·58A):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此外,具足依義,謂如來具足世間、出世間法為眾生之所依。又具足三千,乃一毫内具足三千之略稱,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楞伽師資記』序(大正八五·1283B):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塵之中容受無邊世界。     
〔無量壽經卷上、六十華嚴性起品、大乘義章十四〕
取相惑 取相惑總目錄
  取相,謂取執于生死涅槃二邊相,不知空法而妄取諸法相,稱為取相惑。通常指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據『天台四教儀』,集諦即見思惑,又稱見修、四住、污染無知、取相惑等,故以見思惑為主,取執六道生死相,稱取相惑。又塵沙惑取執涅槃相,無明惑取二邊相,亦稱取相惑。蓋取相一語出自『大智度論』卷四十六(大正二五·395C):「初習行着心,取相菩薩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滅;若體得實相,菩薩以大悲心行眾行難可得破,如水中生火,無能滅者。」
此外,一般對執着有、無二邊,而未脱物我對立概念,稱為取相存見之流;「相」即指境相,「見」則指知見。
〔楞伽師資記菩提達摩章、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中、摩訶止觀卷六下〕
受持 受持總目錄
  攝受心憶而不忘。可分三方面:
1.受持戒律,無論出家、在家,一旦領受佛所制定戒法,即須誓願持守,不得有違。
2.受持經典,乃十種法行、法華五種法師行之一。即受學經典之際,须發淨信解,以恭敬心閲讀,並須時時諷誦、憶念。又信受佛陀教法稱受持佛語;信受某部經典,如信受『法華經』稱受持法華。在日本日蓮宗,謂行者于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經題、受持『法華經』之際,立即可由凡夫身轉為佛身,稱為受持妙法成佛,略稱受持成佛。
3.受持三衣,據『釋氏要覽』卷上,僧眾得受三衣,須依法于適當時、地穿着,如入聚落聽法等,得披大衣;于淨處習誦等,得着七條衣;于私人處所,得着五條衣。   
〔妙法蓮華經普賢勸發品、陀羅尼品、勝鬘寶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從容錄三〕
垂跡 垂跡總目錄
  由佛菩薩本體示現種種身以濟度眾生。此種思想係源于『法華經』「本跡二門」,與『大日經』「本地加持」説,如『法華經』壽量品、『大日經』胎藏界四重曼陀羅所説即此思想之具現。
蓋佛三身中之法身、報身為本跡,化身為垂跡。以垂跡而言即『大日經』胎藏界第四重外金剛院,所攝印度古來諸天諸神,皆是大日如來之垂跡。
另,日本佛教特别強調此類本跡垂跡思想;因佛教初傳入日本時,為與日本傳統固有之神道信仰相融合,遂有行基、最澄、空海等諸高僧提倡此一思想。謂佛教之佛、菩薩乃「本地」佛,而日本神道之諸神則為「垂跡」佛,此即日本佛教「神佛習合」思想之濫觴。如此情形與佛教初傳入我國相同,因當時為避免受固有儒家思想排斥,遂有部分高僧將儒釋兩家之基本信條相融互攝,如以「五戒」配合仁義禮智信等「五常」。
『注維摩詰經』(大正三八·327B):「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
性具 性具總目錄
  性:指法界性、法性、真如,或稱本、理、體;具:具足、具有之義。性具:即吾人本有真如法性。又云本具、理具、體具。
台宗主張法界中一一事法,本來圓具十界三千,迷悟因果諸法稱性具。即謂各個現象世界皆具有善與惡,此性具義為台宗之極説,具為教學基礎之根本特色。

台宗與華嚴二宗思想有其根本不同處,即台宗主「性具説」,華嚴主張「性起説」為華嚴之極談,性具則台宗之圓談。華嚴性起強調,説一理隨緣而成差别法,不隨緣時則無差别。天台圓教則謂真如理性,本來具足迷悟諸法稱理具三千;所謂理具隨緣而現起諸相宛然。稱事造三千。理具三千與事造三千皆是同性,故終日隨緣而終日不變,即相對于「别理隨緣」之不即,以論其相即故『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若不談體具,隨緣與不隨緣,皆屬别教之理。
此性具説乃以智者大師「三諦圓融、一念三千」説為基礎。然智者、湛然大師皆以觀心為主,故特别強調心具三千之旨,至宋代源清大師等山外派更承其説,主張唯心具三千,且以能具之心為靈知自性,為「心性靈知」説。又智圓大師僅説心具,而以心性為能造,以色等諸法為所造。仁岳大師等諸師雖同意色具説,但認為色心非僅指俗事,即于真如隨緣時始得為能具。

又針對山外諸師所主張,唯心具三千説,而知禮大師根據『摩訶止觀』觀不思議境等文,主張心具及色具,謂「性」非指「但理」而圓具三千性。又駁斥心性靈知説而謂吾人恆起陰妄刹那「一念心」中,即具有三千之性相。
台宗即以此性具説,于修行方面主張十界(六凡四聖)互具,謂眾生本性,即具有菩薩界以下九界惡法,亦具有佛界善法,佛與眾生根本無差異。
〔十不二門指要鈔上、法華十妙不二門示珠指下、金剛錍顯性錄二、十不二門文心解、四明十義書、四明尊者教行錄三〕
性善性惡 性善性惡總目錄
  性善與性惡並稱。又云性染性淨。即謂善、惡皆為眾生本有性具。眾生之本性,于先天具有善、惡稱為性善、性惡;后天行為所生之善、惡,稱為修善、修惡。台宗與華嚴宗,就性善性惡各有不同之説法。
1.台宗:主張一念三千説,謂十界(六凡四聖)中之佛界與其他九界眾生皆具三千迷悟法。依『觀音玄義』卷上,佛陀斷盡修惡唯存性惡;一闡提斷盡修善而唯存性善,故性善性惡永不喪失。
佛不斷性惡,即須至阿鼻地獄教化眾生時之自在妙用。一闡提不斷性善,若遇善緣則能得發宿植之善。
知禮大師強調性具三千説而重視性惡論,認為台宗之特色以性惡法門為旨趣。
2.華嚴宗:有性起性惡説。法藏大師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染淨之法雖皆依真如而立,然染有違于真而非真用,故僅以淨稱為性起。

又據澄觀大師之『華嚴經疏』卷二十一、『華嚴經疏演義鈔』卷四十二等所釋,妄體本真,故如來不斷性惡,一闡提不斷性善為焦點。
宗密大師『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一『圓覺經略疏』卷二等,亦承此説而論性惡,以心為能造,佛及眾生為所造。華嚴宗即以性起説而異台宗之性具説。
〔大乘起信論、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止觀義例卷上、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三〕
性横修縱 性横修縱總目錄
  台宗所説三如來、三佛性、三法、三德等,在藏、通、别、圓等四教中,以圓教不縱不横,于别教則縱横差别。就性修、因果二門乃有性横修縱、因縱果横之説。横者,差别義;縱者,次第之義。茲以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為例,以説明性横修縱,謂法身、般若、解脱三德齊為性德,三法自立,互不相融,如三王之鼎立,故稱性横;而其修成時,更起緣因、了因之功以資相助,故先法身,次般若,后解脱,次第顯發,稱為修縱。法華文句卷九(大正三四·128B):「若但性德三如來者是横,但修德三如來者是縱。」
〔法華文句記卷九、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一〕
東土九祖 東土九祖總目錄
  台宗在我國師徒相承之九世,相對于西天二十四祖。即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大師等稱台宗九祖。
果頭無人 果頭無人總目錄
  與「有教無人」同義。台宗判立之藏、通、别、圓四教中,前三教無實際證得佛果人稱果頭無人。果頭,即指果上、果地、佛果。
四教之中,藏、通二教,就「行人稟教」「因」位,雖有教法與行證教法;然就「因成果滿」之「果」位則僅有教法,而無行證教法之人。至于别教亦有教法而無行證教法之人;此係别教初地位以上定入圓教,恰如圓教初住位,故自初地以上僅有教法而無行證之人。綜此藏、通、别三教,稱為果頭無人、有教無人,唯獨圓教具足教法與行證,稱為有教有人。『摩訶止觀』卷三下(大正四六·33A):「前兩觀,因中有教行證人,果上但有其教,無行證人。何以故?因中之人,灰身入寂,沈空盡滅,不得成于果頭之佛,直是方便之説,故有其教,無行證人。别教因中有教行證人,若就果者,但有其教,無行證人。何以故?若破無明,登初地時即是圓家初住位,非别教初地位也。初地尙爾,何況后地后果?故知因人不到于果,故云果頭無人。」
河淮 河淮總目錄
  台宗鼻祖北齊慧文大師住處。河指河北,淮指淮南。『摩訶止觀』一(大正四六·1B):「南岳事慧文禪師,當齊高之世,獨步河淮。法門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故「河淮之流」,即指天台宗之流派。
法界 法界總目錄
  意識所緣對象,所有事物現象,為十八界之一。
台宗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以各相差别分齊義為焦點。
又法界亦為諸法實相十二名之一,十二名即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虚空界、不思議界。
〔雜阿含經卷十六、大寶積經卷二三被甲莊嚴會、大般若經卷三六○、舊華嚴經卷一、三、大毘婆娑論卷七一、大乘起信論、辯中邊論上、菩提心論〕
法座 法座總目錄
  説法之座,又稱法坐。『法華經』序品(大正九·4B):「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又一般説法時所用高座,亦稱法座、須彌座。后轉與「法筵」、「法席」同義。
〔禪苑清規卷二、從容錄四四〕
法智 法智總目錄
  『俱舍論』卷二六,列舉十智之一。謂緣欲界之苦、集、滅、道四諦理,而斷欲界煩惱之無漏智,稱為法智,乃徹知佛法真理之智慧。
又法智(960~1028)乃北宋台宗高僧四明知禮大師之號。知禮大師一生致力于著述講懺,弘傳法華、金光明等經,主張實踐必以斷妄心為旨趣。師乃宋代山家派之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為台宗第十七祖。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賜「法智大師」號,故后人稱師為「四明法智大師」。
〔佛祖統紀卷五十〕
法華一乘 法華一乘總目錄
  台宗判教中,以『法華經』所説一乘教為究竟真實教;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皆為詮顯唯一真實教而方便設立,故主張聽『法華經』始得知三乘融于一乘。此説根據『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8A)「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為旨趣妙論。
又天台、華嚴宗之一乘真實,三乘方便説,成為三論宗、法相宗主張菩薩乘真實、二乘方便説之根據。
法華七喩 法華七喩總目錄
  指『法華經』所説之七種譬喩。即:
1.火宅喩:出自譬喩品。火,比喩五濁、八苦等;宅,比喩三界。謂三界之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穩,猶如大宅被火所燒,而不能安居。
2.窮子喩:出自信解品。謂二乘人無大乘功德法財(六度萬行)得以莊嚴;猶如貧窮子,缺乏衣食以活身命。
3.藥草喩:又云雲雨喩。出自藥草喩品。藥草,比喩三乘根性。草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種,依次比喩天人、聲聞、緣覺、藏教菩薩。藥草雖大中小不同,若得雲雨霑潤皆能敷榮鬱茂,以喩三乘人根器雖有高下之别,若蒙如來法雨潤澤,則成大醫王普度羣生。
4.化城喩:出自化城喩品。以喩涅槃能防滅見思之惑,禦生死敵。謂如有人欲至寶所,而于中途懈退,遇有聰慧之導師,權化作城為之暫作止息,然后令其進至寶所。乃喩二乘人聞大教,始知因失修而流轉生死;故佛陀權設方便,令其先斷見思煩惱,為暫證真空涅槃,以為蘇息,后至究竟寶所(喩實相理,即究竟大涅槃)。
5.衣珠喩:又云繫珠喩。出自五百弟子受記品。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親友以寶珠繫于其衣中;但其不覺知而還受貧苦。后經親友告知,遂得寶珠衣食受用無盡。以喩二乘人昔于大通佛所曾下大乘種,然為無明所覆未能覺了,由聽如來方便開示,乃得證大乘果,利樂無窮。
6.髻珠喩:又云頂珠喩。出自安樂行品。髻珠,指王髻中珠。輪王,比喩如來;髻,比喩二乘權教;珠,比喩一乘實理。珠在髻中,猶如實理為權所隱。此謂如來于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二乘而得作佛,猶如輪王解髻中珠以與功臣。
7.醫子喩:又云醫師喩。出自如來壽量品。醫,比喩如來;子比喩三乘人。謂諸子無知,飲毒藥而心狂亂,其父設方便令服好藥以治其病。此喩三乘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設各種方便,令服大乘法藥,俾使速除苦惱無復再受眾患。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
法華二妙 法華二妙總目錄
  又稱待絕二妙。指相待妙與絕待妙。相待妙乃相對彼之粗而稱此為妙;若超越對待比較,則自明粗妙。妙之外即無粗,則稱絕待妙。台宗將如來一代聖教,依宣説時間分判為五時,又將佛教教義分為藏、通、别、圓四教,認為前三教為粗,圓教為妙。以此二妙,論及法華開權顯實之殊勝妙旨。
相待論判以顯示法華超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四時,及藏、通、别三教之上;絕待論開,則能令四時三教均皆圓妙。即:
1.相待妙:彼此互形為相,以彼望此為待;形,即形比義。謂以四時三教所説為粗,以法華所説為妙,即以四時三教粗以對顯法華之妙,稱相待妙。
2.絕待妙:謂法華開三乘之權,以顯一乘之實,然三乘即是一乘(佛乘),二者原本合一,實即是權,權即是實,絕諸粗而無復待之相,故稱絕待妙。
〔法華經玄義卷二至卷六、摩訶止觀卷三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四、五、止觀義例卷下、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三、法華玄義私記卷二、法華玄義講義卷二〕
法華三大部補注 法華三大部補注總目錄
  十四卷。宋從義大師(1042~1091)撰。又稱天台三大部補注、大部補注。收于卍續藏第二十八册。本書補注智者大師法華三大部(玄義、文句、摩訶止觀)及湛然大師注釋三大部(玄義釋籤、止觀輔行傳弘決·文句)等書中所缺略。前三卷内容補注玄義及釋籤,列舉「釋籤云台嶺」以下五百五十餘項。第四卷至第十卷補注(法華經、法華文句、法華文句記),列舉「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以下一千五百十餘項。十一卷至十四卷補注(摩訶止觀及止觀輔行傳弘決)列舉「輔行云濟行之教有宗信教堪輔行」以下八百五十餘項。
此外,同法華三大部注釋書,另有南宋法照大師撰『法華三大部讀教記』二十卷,收于卍續藏第二十八册,係引經説及天台一家之祖釋,而加以補述為焦點。
〔佛祖統紀卷二一、法華疏私記一、止觀私記一〕
法華三昧 法華三昧總目錄
  台宗立有四種三昧,其中之半行半坐三昧,又分為方等三昧、法華三昧等二種。法華三昧又云法華懺法、法華懺。即依據『法華經』及『觀普賢經』之修法,以三七日為一期,行道誦經,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觀實相中道諦理。此法以懺悔滅罪為主,故須于六時修五悔,即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六時,勤修懺悔、勸請、隨喜、廻向、發願等五悔。其法有三:
1.身開遮:開用行、坐二儀而遮止住、臥二儀。
2.口説默:口誦大乘經典而不間雜其他事緣。
3.意止觀:分為有相行、無相行。①有相行:依勸發品,若散心念誦『法華經』而不入禪定,則必以坐、立、行,一心念誦法華文字,並于日夜六時懺悔眼、耳等六根罪障。(事懺)。②無相行:依安樂行品入于甚深妙定,觀照六根,以達實相三諦正空(理懺)。

據『法華三昧懺儀』、『摩訶止觀』卷二上,凡欲見普賢菩薩色身、釋迦及分身諸佛等,乃至欲滅一切障道罪,及欲于入菩薩正位者應修法華三昧。『法華三昧懺儀』中立有明三七日行法華懺法勸修、明三七日行法前方便、明正入道場三七日修行一心精進法、明初入道場正修行法、略明修證相五科,並第四修行方法説,嚴淨道場至思惟一實境界等十種方法。唐代,湛然大師撰『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解釋此十種行儀。
智者大師曾于光州大蘇山入此三昧,而被稱為千古佳談。又據『佛祖統紀』卷八,知禮傳:宋天禧元年(1017),知禮大師與異聞師等十人,結修「法華懺」,誓于三年期滿焚身供養『法華經』等。     〔法華文句記卷二下、法華義疏卷十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十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法華傳記卷二、佛祖統紀卷六、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
法華三昧堂 法華三昧堂總目錄
  又云懺法堂、半行半坐三昧堂、法華堂、三昧堂。以尊重普賢菩薩為本尊,而修法華三昧。台宗多將之與常行堂(修常行三昧堂舍)並設,或連結廻廊,俗稱擔堂。此風盛行于中國,日本則以比叡山東塔法華三昧院為始,及其他各地普遍設置。法華三昧又稱法華懺法,故該堂亦稱「法華懺法堂」。
法華三昧經 法華三昧經總目錄
  劉宋元嘉四年(427)智嚴大師譯。全一卷收在大正藏第九册。本經乃佛為羅閲王之女利行,宣説法華三昧行法。叙述羅閲祇城耆闍崛山中,有無數比丘眾、菩薩眾等齊聚來會。欲請問佛:佛口放光明遍照十方,忽然不見佛陀?羅閲王辯通、王女利行、諸女齊來,佛遂由地涌出坐大寶蓮花上,為王女宣説法華三昧實踐法。王女得道,對大眾説法,王及諸女皆發心出家並得授記。
〔歷代三寶紀卷十、大唐内典錄卷四、開元釋教錄卷五〕
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三昧懺儀總目錄
  一卷。智者大師撰。又云『法華三昧行法』『法華三昧儀』、『法華經三昧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書下副題為「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禮法華經儀式」。
所謂法華三昧,乃尊『法華經』之精神,觀諸法實相理之三昧行。本書為智者大師從慧思大師傳承法華三昧之精髓,擷取『法華經』『觀普賢經』等諸大乘經典之精義,而揭示法華三昧方便及正修之行儀。
其旨在闡釋入菩薩正位,具諸佛功德之法門,含禮拜、懺悔、行道、誦經、坐禪等于三七日間,半行半坐之種種行法。
又『摩訶止觀』卷二上:關于法華行法,有『法華三昧』一卷為行者所宗。另據遵式大師之『法華三昧懺儀』勘定元本序加以推論,則本書之現存本,已非智者大師所説之原本,恐係后人加筆而成?此外,宋知禮大師撰『修懺要旨』一書,主要係依用本書而成。
〔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閲藏知津四十二、新編諸宗教藏總錄一〕
法華三部經 法華三部經總目錄
  指『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等三經。
1.『無量義經』一卷,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此經旨在説實相之法。慧基、智者大師等,皆以此經為『法華經』所指之無量義教菩薩法。吉藏大師『法華義疏』卷二,以依處同、眾數同、時節同、義同及譯經者同等五義,亦指此經為法華所指之經。故古來即以此經為『法華經』之前提開經。
2.『妙法蓮華經』七卷,后秦鳩摩羅什三藏譯。為流佈最廣之經典,智者大師依之創立天台宗。
3.『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劉宋曇摩密多譯。略稱『觀普賢經』本經係承『法華經』最末之普賢菩薩勸發品,而説觀普賢菩薩之方法及功德,被稱『法華經』之結經為旨趣。
法華五百問論 法華五百問論總目錄
  三卷。唐代湛然(711~782)大師著。又稱『法華經五百問論』『五百問論』『釋疑』。收于卍續藏第五十六册。為中唐時代『法華經』之注釋書,乃針對慈恩大師之『法華玄贊』,以台宗立場而難之。全書採問答形式,總數約有五百,故名『五百問論』。内容為天台一乘家對法相五姓家之論諍,主要論點以定性二乘成不成佛問題、一乘三乘權實問題為主幹,網羅『三車四車論』、『法華論』之四種聲聞、『攝大乘論』之四意趣、『法華經』壽量品之正宗流通論等,有關天台、慈恩兩家,重要問題衍生見解不同之處而加以論議。
法華五重玄義 法華五重玄義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諸經時,皆立五重玄義,即: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等五重,故解釋『法華經』亦立有五重玄妙義。據『法華玄義』卷一上:
1.法喩為名:即以妙法,喩蓮華。謂十界十如權實法妙而不可思議,故假借譬喩以彰顯之,以妙法喩權實一體,以蓮華喩華果同時,故『妙法蓮華經』以法喩為名。
2.以實相為體:謂中道實相為『法華經』所詮釋妙體,故稱實相為體。
3.以一乘因果為宗:一乘,即一實相;宗,即旨趣義。謂修實相行為因,證實相理為果,故稱一乘因果為宗。
4.以斷疑生信為用:用即力用。謂以大乘妙法開示圓機,于跡門令斷權疑而生實信,于本門則令斷近疑而生遠信,故稱斷疑生信為用。
5.以無上醍醐為教相:聖人垂訓稱為「教」,分别同異稱為「相」。謂『法華經』乃純圓極妙異于偏小之諸教,猶如醍醐上味,不同于乳酪、生熟二酥,故稱無上醍醐為教相。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
法華文句 法華文句總目錄
  十卷(或二十卷)。智者大師在陳禎明元年(587)于金陵光宅寺講説,由灌頂大師筆記。全稱『妙法蓮華經文句』,略稱『法華文句』『文句』『妙句』。為法華三大部之一。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北宋天聖二年(1024),遵式大師奏請入藏。

本書係對于『法華經』經文,作逐句之注釋。書中多運用台宗獨創釋經方法以解釋經文,稱為天台四釋:1.因緣釋:以佛與眾生之説、聽因緣,以解釋經文,同為古來解釋法。2.約教釋:以五味八教解釋偏圓大小之教學。3. 本跡釋:分法華經為本門與跡門,而解釋其義旨不同。4.觀心釋:將經上所説之每一件事,攝于自心而以觀實相理為旨趣。

于本書中多有論破他師之説,如序品中,就經之分科,論破道憑大師等七師之説;就「説無量義」論破道生大師等五師之説。于方便品中,就「十如實相」針對光宅大師等四師之説。在法師品中就「示真實相」破斥道生大師等十一師之説。尤其對光宅大師所論隨處加以難詰。

又明代真覺大師彙合湛然大師『法華文句記』,編成『法華文句會本』三十卷,由聖行師刻印刊行,資助研究者方便不少。且傳入日本盛行。

註疏有唐湛然大師所撰『法華文句記』三十卷。此外,宋代守倫法師『法華經科註』十卷,元代徐行善大德『科註』八卷,明代蕅益大師『法華會義』十六卷,一如大師『科註』七卷等,皆依『法華文句』為主幹而注解『法華經』。  
〔續高僧傳卷十七、宋高僧傳卷六、佛袓統紀卷七、卷十、卷二五、卷四五、卷四七〕
法華文句記 法華文句記總目錄
  三十卷(或二十卷)。唐代湛然大師(711~782)述。又稱『法華經文句記』『妙法蓮華經文句記』『文句記』『法華文句疏』『妙法蓮華經文句疏記』『妙法蓮華經文句疏』『天台法華疏記』『妙樂記』。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書乃天台三大部中『法華文句』之注釋書,與『玄義釋籤』『止觀輔行傳弘決』共為台宗之基本聖典。『法華文句』原本僅將『法華經』略為分科,湛然大師詳加細分科段,並將智者大師釋意不明之處逐一解釋,如書中所論之今圓昔圓之同異、修性之三因佛性等,可謂徹底之發揮台宗祖意。
此外,本書又強化台宗之主張駁斥三論宗、華嚴宗、法相宗等説,且力斥『法華經』囑累品不應置于全經之末,主張應置經前,而提出「八不可」。又依『宋高僧傳』卷二十七「含光傳」及本書卷末之跋,内有作者遊五台山時,曾與含光大師會面之記載,因而詳加推論本書約著于大曆九年、十年(774~775)頃?另據其門下道邃、行滿大師之記傳資料,謂彼等曾于毘陵聞師講『法華文句』,因而推論本書為湛然大師在晉陵妙樂寺之講本,故后世稱為『妙樂記』。

又據本書作者寄語開元寺之大藏師,考其原本似為十卷?明萬曆(1573~1619)年中,真覺大師為檢尋方便,遂將『法華經』『法華文句』『法華文句記』三部會合。現行『法華文句會本』三十卷即是再刻本。

又唐代智度大師述六卷。稱『法華經義纘』、『法華疏義纘』、『法華文句義決』、『法華文句東春』、『天台法華疏義纘』, 收于卍續藏第二十九册。本書亦為「法華文句」之注釋書。著者智度大師乃湛然大師之門人,精通天台、俱舍、唯識學。書中初就『法華玄義』而概説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等五章,次就『法華經』本文逐一注釋,并兼評『文句』、『文句記』為欲研究天台法華教學必讀之良書。
法華玄義 法華玄義總目錄
  十卷(或二十卷)。智者大師在隋開皇十三年(593)于荆州玉泉寺講述,灌頂大師筆記。全稱『妙法蓮華經玄義』。略稱『法華玄義』、『妙玄』,乃法華三大部之一,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三册。北宋天聖二年(1024),遵式大師奏請入藏。本書詳釋『妙法蓮華經』之經題,並説明『法華經』幽玄之旨趣。
内容分七番共解、五重各説二部分。即于五重玄義(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分通、别二門而釋之。通釋乃設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等七科,以通解一部大綱,所謂七番共解。别釋乃就前述五重玄義,一一詳説稱為五重各説。第一釋名章,闡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五字,包含待絕二妙、跡門與本門妙等。第二辨體章,闡明諸法實相為本經之經體。第三明宗章,強調一乘真實,以一佛乘因果為本經之宗旨。第四論用章,以斷疑生信增道損生為作用。第五判教章,立五時八教説,而以本經為超八醍醐、純圓獨妙教。

t-5.GIF
法華玄義釋籤 法華玄義釋籤總目錄
  二十卷。湛然大師著于廣德二年(764)。又稱『天台法華玄義釋籤』、『法華釋籤』、『玄義釋籤』、『玄籤』、『釋籤』、『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收于大正第三三册。本書乃闡釋『法華玄義』,全書將『法華玄義』分節,先示本文,次釋文旨字義,再于主要處敷演補釋。文中對于三論、法相、華嚴等之説多所評駁,盡力闡揚台家之旨趣。后世研鑽玄義者,多以本書為指南。  
〔天台宗章疏、東域傳燈目錄卷上、佛祖統紀卷十、卷二五、卷四七、大明三藏聖教目錄卷四、閲藏知津卷三九〕
法華玄論 法華玄論總目錄
  十卷。隋代嘉祥吉藏大師(549~623)撰。又稱『法華經玄論』,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書乃吉藏大師依三論教旨,以闡釋『法華經』之要義。内含:1.弘經方法:闡明弘傳『法華經』方法。2.大意:説明佛説『法華經』之十六種因緣。3.釋名:解釋經題「妙法蓮華」之深義。4.立宗:闡明『法華經』之宗旨。5.決疑:論『般若』『淨名』『法華』三經異同等。6.隨文釋義:依次第論釋二八品之大綱。書中博引僧叡、慧觀、道朗、劉虬、鳩摩羅什、僧肇、求那跋摩、道生、慧遠、菩提流支等諸大師之説。
〔法華論疏卷上、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三論宗章疏〕
法華玄贊 法華玄贊總目錄
  十卷。慈恩大師窺基(632~682)撰。又稱『妙法蓮華經玄贊』『法華經玄贊』『玄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書依法相唯識學之立場解釋『法華經』,根據『攝大乘論』等説,自一乘方便,三乘真實立場,批判天台、華嚴宗之説,文中甚多引用世親大士之『法華論』、劉虬之『注法華經』、慧表大德之『注無量義經』等出處,頗忠于原典。内容首先敘述『法華經』興起之因,其次闡明經之宗旨,解釋經品之得名,以彰顯經品之廢立、經品次第其次再解釋經之本文。本書有藏文譯本,題為『妙法蓮華經』收錄于西藏『大藏經』中。本書之注釋書有『法華玄贊義決』一卷、『法華玄贊攝釋』四卷、『法華玄贊決擇記』八卷等。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法相宗章疏〕
法華宗 法華宗總目錄
  日本天台宗。依『法華經』為宗,故又稱法華宗。尊依智者大師為開祖,以『法華經』為教旨,判立五時八教,提倡三諦圓融理,主張依觀心法,以期「速疾頓成」。又指日本日蓮宗因奉『法華經』為主要經典故有此稱。該宗以日蓮上人為宗祖,依『法華經』弘宣三大秘法,以期妙悟「即身成佛」為宗旨。
法華前方便旋陀羅尼 法華前方便旋陀羅尼總目錄
  旋是轉動不停。梵語:陀羅尼,意譯為總持、能持,即不忘失之記憶念慧力。台宗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立: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配于空、假、中三觀。
所謂旋陀羅尼:由得妙空理智力,即能回旋轉凡夫之執着相,得入空定。配合于修道位,即觀行五品(五品弟子位)。法華前方便陀羅尼:以十信空假定力為方便,其中空定為初,假定為后,故以空定名為前方便。
法華涅槃時 法華涅槃時總目錄
  台宗教判「五時」之第五。台宗依佛陀説法次序,而將諸經典分類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佛陀成道后四十餘年,見眾生根機漸熟,遂于靈鷲山説法華八年,開方便權門,顯一乘真實,並授二乘作佛之記,此為法華時。又臨入滅前一日一夜間,為座前弟子與末代眾生説『涅槃經』,謂一切眾生悉具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真理,此為涅槃時。法華、涅槃二經皆説大乘教,又同配為醍醐味,故共一時。
法華曼荼羅 法華曼荼羅總目錄
  為雕畫『法華經』説相之曼荼羅。又稱「法華經曼荼羅」「法華變相」。我國自古即盛行信仰『法華經』,故關于『法華經』説相圖畫、雕塑頗多。如『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九一:汝南侯大祥圖寫『妙法蓮華經變』一鋪(十里)。又大同雲岡及龍門石窟中,亦發現六朝時代所刻釋迦、多寶二佛並坐之多寶塔,甘肅省敦煌千佛洞中,亦有唐宋時代之法華變相壁畫數種。其中敦煌千佛洞第八窟壁畫,即『法華經』序品説相,第七十四、八十一、一○二、一一七、一二○、一六八等窟皆為法華諸品説相。第九十七、一一一、一三五等窟有多寶塔之壁畫及雕塑。

又密教修『法華經』法時,依用法華曼荼羅。據『妙法蓮華經』寶塔品載:以釋迦、多寶二佛為主尊曼荼羅,于修『法華經』法時依用之。『觀智儀軌』:其壇有三重,内院畫八葉蓮花,于花胎上安置窣覩波(塔),塔中畫釋迦牟尼如來、多寶如來同座而坐,八葉蓮華各奉一菩薩,内院四隅亦各奉一菩薩;第二重院安奉十二菩薩及四供養菩薩;第三重院畫四天王、龍王等;其壇之四隅畫四大明王。
〔法華經傳記卷六、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錄卷下〕
法華尊者 法華尊者總目錄
  唐代高僧。台宗第六祖智威(?~680)大師。處州縉雲(浙江)人,俗姓蔣。十八歲遇梵僧,發出家之志,遂往天台山國清寺師事灌頂大師。受具足戒后,咨受心要,定慧兼備。上元元年(674),入蒼嶺普通山,以其地狹,更赴軒轅鍊丹山,披荆斬棘,名其地為法華,不久學徒雲集,習禪者三百人,聽講者達七百餘人。尊者天性多才,富辭藻,作姚巖寺碑、頭陀寺碑。永隆元年(680)示寂,壽不詳?世稱法華尊者。
〔宋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七、天台教學史214頁〕
法華傳記 法華傳記總目錄
  十卷。唐代僧詳大師撰。又稱『唐法華傳』『法華經傳記』『法華經傳』。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
本書有關『法華經』之由來、傳譯及靈驗等事。分為部類增減、隱顯時異、傳譯年代、支派别行、論釋不同、諸師序集、講解感應、諷誦勝利、轉讀滅罪、書寫救苦、聽聞利益、依正供養等十二科。文中詳引諸典有『大智度論』、道生『法華義疏』、『西域傳』等二十餘種。與本書性質相類似之著作,有宋代宗曉大師所撰『法華經顯應錄』、清代周克復所撰『法華經持驗記』、高麗了因大師撰『法華靈驗傳』各二卷,皆收于卍續藏第七十八册。其中『法華經顯應錄』係增補『法華靈瑞集』(作者不詳),及宋代元穎大師著『續靈瑞集』中之缺者。分為古聖、高僧、高尼、信男、信女等五篇,總二三九傳,有慶元四年(1198)之自序。『法華經持驗記』則不分篇目,集錄晉代曇摩羅刹共二百二十餘人,成于順治年間(1644~1661)。『法華靈驗傳』係由『弘贊法華傳』、『法華經顯應錄』及高麗真淨師之『海東傳弘錄』中抄錄而成者。
法華經十七名 法華經十七名總目錄
  印度婆藪槃豆(世親大士)所造『法華經論』,舉出『法華經』十七種異名以顯示『法華經』甚深微妙之不可思議。即:
1.無量義:佛欲説法華一實相理,先説此無量義,以無量義會歸于一實相理;即實相中妙義無窮。2.最勝修多羅:『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于三藏中最勝極妙。3.『大方廣經』:唯談一乘實相,理具無外(大)、正理(方)、包富(廣)三義。4.教菩薩法:『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如來以此教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薩,隨順根機,令得證佛果。5.一切諸佛所護念:『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此理係佛自所證得,雖欲向世人開示,但因眾生根鈍,故默然自存妙理于心,且不欲速説。6.一切諸佛秘密法:『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此法甚深,唯佛能知。7.一切諸佛之藏:『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一切如來功德三昧,無不含攝。8.一切諸佛秘密處:『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佛以善根未熟眾生,非是受法之器,而不即為其演説。9.能生一切諸佛經:『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三世諸佛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果。10.一切諸佛之道場:『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聞此法者則能成就佛果菩提。11.一切諸佛所轉法輪:『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諸佛出世無不以此法門,摧破一切眾生煩惱障礙,令得解脱。12.一切諸佛堅固舍利:『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是諸佛真如法身舍利,宜古至今。13.一切諸佛大巧方便門:『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諸佛由此法門,既成大菩提已,復以廣大善巧方便,為諸眾生演説,天人聲聞緣覺諸菩薩法,令其悟入佛境界。14.説一乘寶典:『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顯示諸佛菩提究竟之體,非彼聲聞緣覺等所能證。15.第一義住:『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即是如來法身究竟所住處。16.妙法蓮華經:『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其以蓮華為喩,乃妙法係權實一體,蓮華乃華果同時。17.最上法門:『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理,一切無量名句所詮法義,無不含攝于諸經中最勝最上之理。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總目錄
  一卷。慧思(515~577)大師述。又稱『安樂行義』、『法華安樂行』。收于大正藏四十六册。
本書乃慧思大師依『法華經』安樂行品,所闡示之三昧行。書中主張實踐『法華經』之法華三昧有二種:一.有相行、二.無相行。所謂有相行,係就『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而説觀普賢行,強調若精進恭誦『法華經』,得此行法成就時即心眼頓開,能見乘六牙象之普賢菩薩。
然本書主要旨趣在于依安樂行品文,解釋無相安樂行,謂無相行乃精修禪定,體得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之三昧。
慧思大師向來為實踐智空義,以達佛法之奥旨,但屢遭迫害,為使當時各異説者信服,並欲彼等歸依正法,遂將其生活實踐體驗述成為本書。故本書非但興隆禪修實踐,並且奠定以止觀為宗,理論為旨之天台教學,盛傳至今不衰。
法華經疏 法華經疏總目錄
  二卷。劉宋竺道生大師撰。又稱『法華經略疏』、『法華義疏』、『妙法華經略疏』、『妙法蓮華經疏』、『妙法蓮華經略疏』。收于卍續藏第二十七册。

劉宋元嘉九年(432)編纂于廬山東林精舍。乃道生大師整理其師羅什三藏之講義復加己見,以闡明法華一乘之真義。書中將『法華經』本文分為:因、果、人三段,以法華妙義解明一乘因果為旨趣。
本書為最具有保存鳩摩羅什譯「妙法華」譯本之原典注釋書,如書中無提婆達多品,故僅有二十七品之型態,且普門品亦無偈頌,此皆保存『法華經』最古之型態。

又有關「妙法」之解説,及三一開顯、久遠顯本等,皆與羅什門下之主張相通。此外,本書所談圓理、中道,雖無天台、華嚴等之闡説,但天台等却是承受本書之思想不少。
本書為道生大師著作中,唯一現存本,且為我國現存最古之『法華經』注釋書,書中文辭暢達而富古意,且巧妙運用『易經』等經典字句,以予教義創新之解釋。故其優越風格,成為后世經典注釋之典範。又有人謂本書並非道生所作,而係他人偽撰?然『出三藏記集』卷十五道生傳中,明載道生述有:『維摩』『法華』『泥洹』『小品般若』等諸經義疏,且本書卷首、卷末均有「竺道生撰」四字,足證此説並無確鑿證據。

又本書另有三種「敦煌出土本」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法華經義記 法華經義記總目錄
  八卷。梁·光宅寺法雲(467~529)大師撰。又稱『法華義記』、『法華義疏』、『法華經疏』、『法華疏』、『妙法蓮華經義記』、『妙法蓮華經義疏』、『法華經義疏』、『法華光宅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本書初釋經題,次論經旨,再舉經文,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重三段之分科。其次解釋序品以下至普賢勸發品等二十七品文義,于各品下一一設科,以闡明經説之生起次第。特于方便品權實二智義、譬喩品之索車義等詳加解釋。然有關提婆達多品及普門品重頌之解釋皆無,也許當時經本中,尙無提婆達多品等?化城喩品十六王子説偈亦省略。

本書係我國現存『法華經』注釋書中,僅次于道生大師所撰『法華經疏』之古本。在日本聖德太子之『法華經義疏』大多亦根據此『法華經義記』而來。但智者大師、吉藏大師等之『法華疏』亦受此書影響不少。如『法華玄義』卷一下(大正三三·691C),即謂古今諸釋,世以光宅為長。

蓋法雲大師精通法華,其説頗受當代學者重視。彼以一乘因果、萬善同歸為『法華經』之特色。依傳説:本書為法雲口述由門人筆錄所成之名著。
法華義疏 法華義疏總目錄
  十二卷。隋代吉藏大師著。又稱『法華經義疏』、『法華經疏』、『妙法蓮華經義疏』。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書係以三論宗之立場注釋『法華經』。吉藏大師為三論宗之集大成者,亦常講『大智度論』、『法華經』等,且引用多數經律論疏加以注釋。

全書立部類不同、品次差别、科經分齊等三義,概説『法華經』大要,次解釋序品以下二十八品之文義。其中,部類不同者:明示諸經部類凡七例,而以此二十八品本為具足本。品次差别者:其下更開立生起次第、明具義多少、論品前后、明品有無、别釋序品等五義。科經分齊者:列舉各種有關分科之異説及己見。

其次解釋二十八品,卷一至卷六乃解釋序品以下三品,第七卷釋信解品,第八卷釋藥草喩品以下三品,第九卷釋五百弟子授記品以下六品,第十卷釋安樂行品以下六品,第十一卷釋隨喜功德品以下六品,第十二卷釋所餘五品。而其中獨缺普門品重説偈?

本疏義解懇切,援引頗多。雖基三論,但仍給『法華經』甚高評價,為研究法華不可或缺之文獻。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
法華論疏 法華論疏總目錄
  三卷(或二卷)。隋代吉藏(549~623)大師述。為世親大士所造「法華論」之注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吉藏大師著,諸多有關『法華經』注釋書,其立場深受『法華論』之影響。
全書旨在指南北朝時代四宗、五時等教判之歪曲法華經意例如貶低『法華經』為無常教,或覆相常住教,謂『法華經』無有根本一乘佛乘之真實義,『涅槃經』無佛性常住義等。故吉藏大師基依三論宗之立場,力説倡「法華一乘」妙旨,以闡明法華之殊勝,此書對教理史之影響極大。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三、諸宗章疏錄卷一、東域傳燈目錄卷下〕
法華懺法 法華懺法總目錄
  誦讀『法華經』,行懺悔罪障之修法,為台宗重要法儀。行此懺法,須先潔淨道場與身體,其次禮拜誠請諸佛,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罪,行道、誦法華經、行觀法等,為期二十一日。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早在南朝天嘉四年(563)時,陳文帝曾在宫中太極殿行此懺法。至隋代智者大師根據『觀普賢經』、『法華經』等,特著『法華三昧懺儀』一卷,從此遂有自該書摘要抄出,而别行于世之『法華懺法』又稱『法華三昧』、『法華懺』。
法華靈驗傳 法華靈驗傳總目錄
  二卷。高麗了圓(了因)大師撰。又稱『法華經靈驗傳』。收于卍續藏第七十八册。
本書記述古來有關『法華經』之靈蹟一○七條,係抄錄唐代慧詳大師撰之『弘贊法華傳』、南宋宗曉大師撰『法華經顯應錄』、高麗真淨大師撰『海東傳弘錄』等三書中,精選最奇特而成為啟勸后世之寶鑑。
治世産業皆順正法 治世産業皆順正法總目錄
  世俗之日常生活及生計職業等俗事,均與佛教之正道相契合。『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大正九·50A):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雲門錄』「遊方遺錄」(大正四七·574B)師云:「經中道,一切治生産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此符合禪林中以搬柴運水等作業為修行之一。
〔法華文句卷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
直入 直入總目錄
  台宗以直接進入悟境,稱為直入;亦轉指圓教行人。『摩訶止觀』卷一上(大正四六·2A):云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即邊而中,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
上引中,所謂直入中道,絕非是「但中」之中道。若僅知遠離空、假兩端之外,而執持一種絕然不二中道,此即為「但中」之中道,乃别教之中觀,若能觀即空、即假、即中,並收攝空、假而為「中」,此一中道方為「不但中」之中道,乃圓教之中觀。故台宗主張,若能直入此不但中之中道而專心一意欣求無上菩提,即是圓教之行。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摩訶止觀見聞添註卷五〕
知禮 知禮總目錄
  台宗高僧(960~1028)。四明(浙江寧波)人,俗姓金。字約言。七歲喪母,遂發願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專究律典。二十歲,從寶雲義通大師學天台教典。淳化二年(991)住持乾符寺。至道元年(995)進住四明山保恩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保恩院重建完成,三年(1010)受敕額「延慶寺」,師于此專事講懺四十餘年,學徒遍于東南。

師與遵式大師並為「山家派」之中心人物,而與「山外派」晤恩及其門下之洪敏、源清、智圓、慶昭大師等對立達四十年。即山外派晤恩大師曾著『金光明玄義發揮記』,主張『金光明玄義廣本』雖題為智者大師著,但實非真作;並主張真心觀,以所觀境為真心即真如。師遂著『扶宗釋難』以駁斥晤恩所謂『金光明玄義廣本』非真作之説。並主張妄心觀,以所觀境為妄心,即六識。二派間之往復論難,即所謂山家山外之論爭。其時山家派之議論大多出自知禮大師,來往論議文章,皆收于『十義書』『觀心二百問』等書中。又『十不二門指要鈔』為其代表作,其他另有『觀音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注疏之作。尤以『觀經疏妙宗鈔』等具獨特之見解,以批判山外派諸説,並宣揚天台教義之殊勝。

師之門下分三系而數代猶盛。宋真宗感念其德,賜號「法智大師」。歷來被尊為天台宗第十七祖,又長住四明延慶寺,故世稱四明尊者、四明大法師。天聖六年(1028)在念佛聲中吉祥示寂,世壽六十九。

大師生平致力于著述講懺,咸平二年(999)以后,講『法華玄義』七遍,『法華文句』八遍、『摩訶止觀』八遍、『大涅槃經疏』一遍、『淨名經疏』二遍、『金光明經玄義』十遍、『觀音别行玄疏』七遍、『觀無量壽佛經疏』七遍,及『金剛錍』等其數繁多。

又修「法華懺」一期四九晝夜,計五次;修十日一期之「金光明懺法」二十遍、一七日一期之「彌陀懺法」五十遍、七七(四十九)日「請觀音懺」八遍、三七(二十一)日「大悲懺法」十遍。又結十僧長期修「法華懺」達三年;請十僧修「大悲懺」長達三年;燃三指供佛;造佛像、寺院等不計其數。又每歲啟建念佛施戒會。

師之著述頗多,除前述外尙有『金光明經文句記』『解謗書』『大悲懺儀』『修懺要旨』『光明懺儀』『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觀音别行玄義記』『觀音别行疏記』『釋請觀音疏中消伏三用』『問目二十七條答釋』『二十問』『别理隨緣二十問』『義例境觀』等。

大師門徒甚眾,其中較著名者有:尙賢、本如、梵臻大師等三十餘人。  
〔四明仁岳異説叢書、釋門正統卷一、佛祖統紀卷八、卷十、卷二三、卷二五、卷四四、卷四五、釋氏稽古略卷四、往生集卷一。另參閲:『知禮大師』東大書局一九九五年版慧岳〕
長者窮子喩 長者窮子喩總目錄
  出『法華經』信解品,為法華七喩之一。有一長者子,幼年離家而生活貧窮。某日俳徊于長者家附近,長者見之知為己子,遂遣家人追回,然其子恐懼而逃,長者用計僱之為傭,並逐漸重用之,最后告之實情,且給予萬貫家財。故事中之窮子,比喩二乘人,家財比喩大乘教,謂二乘人無大乘功德法財,猶如窮子之缺乏衣食資具。
陀羅尼 陀羅尼總目錄
  又云陀憐尼。意謂總持、能持、能遮。即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羅尼為一種記憶術。『大智度論』卷五、『佛地經論』卷五載:陀羅尼為一種記憶術,即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義中持一切義;由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而能聯想一切法,總持無量佛法而不散失。
陀羅尼,能持各種善法,能除各種惡法。蓋菩薩利他為主,為教化他人故必須得陀羅尼,得此則能不忘失無量佛法,而在眾中無畏,同時亦能自由説法自在。
有關菩薩所得之陀羅尼,諸經論所説頗多。及至后世,因陀羅尼之形式類同誦呪,因此后人將其與呪混同,遂統稱呪為陀羅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長短加以區分,長句為陀羅尼,短句為真言,一字二字為種子。又有關陀羅尼之種類,依『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陀羅尼分為四類:
1.聞持陀羅尼:得陀羅尼者耳聞之事不忘。2.分别知陀羅尼:能分别一切邪正、好醜之能力。3.入音聲陀羅尼:聞一切言語音聲,歡喜而不瞋。4.入字門陀羅尼:聽聞阿羅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門,即可體達諸法實相。蓋以悉曇四十二字門,總攝一切言語之故。上述前三者稱為「三陀羅尼」。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舉四陀羅尼:1.法陀羅尼:能記憶經句不忘。2.義陀羅尼:能理解經義不忘。3.呪陀羅尼:依禪定力起呪術,能消除眾生災厄。4.忍陀羅尼:通達諸法離言實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關修得此四陀羅尼法,詳盡于『大乘義章』卷十一。

台宗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立有: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而配于空、假、中三觀。又呪,名為陀羅尼,故對經、律、論三藏而言,集聚呪之記錄,稱陀羅尼藏、明呪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陀羅尼,有大隨求陀羅尼、佛頂尊勝陀羅尼等,以及應不同諸尊之特殊修法,更依修法目的而誦相應陀羅尼。

此外,密教中,對供養祖師或為祈亡者冥福之法會,誦持尊勝陀羅尼稱為陀羅尼會、陀羅尼講會。    〔賢愚經卷十阿難總持品、大寶積經卷四無上陀羅尼會、卷一一五無盡菩薩會、海龍王經卷二總持門品、總釋陀羅尼義讚、慧苑音義一〕
阿修羅王 阿修羅王總目錄
  指阿修羅道之王。諸經典中列舉不少阿修羅王之名,其中,『法華經』序品列有婆稚、佉羅騫馱、毘摩質多羅、羅睺等四大阿修羅王,各有百千眷屬。

『起世因本經』卷五亦列舉四大阿修羅王,並記載其住處。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東面千由旬處大海下,國土縱廣八萬由旬,有七重城壁,王城稱為設摩婆帝,中央集會處稱為七頭。踊躍阿修羅王住須彌山南面千由旬處大海下,國土縱廣八萬由旬。奢婆羅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西面千由旬處大海下。羅睺羅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北面千由旬處大海下,宫殿莊嚴似毘摩質多羅。『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一,詳述四大阿修羅王住處、宫殿、園林、侍者、婇女、業因及壽命。

『新華嚴經』卷一:列阿修羅王,有羅睺、毘摩質多羅、巧幻術、大眷屬、大力、徧照、堅固行妙莊嚴、廣大因慧、出現勝德、妙好音聲等阿修羅王。
〔雜阿含經卷四十、長阿含經卷二十阿須倫品、大樓炭經卷五、佛為首迦長者説業報差别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大智度論卷三十〕
非行非坐三昧 非行非坐三昧總目錄
  台宗所立四種三昧之一。又云覺意三昧、隨自意三昧。雖稱非行非坐,然實通行、住、坐、臥及一切事,而隨意起修禪定,故又稱隨自意三昧、覺意三昧。即于一切時中,一切事上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
『摩訶止觀』卷二(大正四六·14B):「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大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
始覺·本覺法門 始覺·本覺法門總目錄
  始覺法門,乃從因向果,本覺法門是從果埀因。
析玄記 析玄記總目錄
  二卷,唐代敬雲大師著。據『佛祖統紀』卷二十二(大正四九·246B)敬雲大師是江蘇江寧縣南人,精研天台教學並精通眾經。在西元八九九年曾于永嘉寺講經時,依『俱舍論』所述小乘入道五位,配置于天台教學,著成『析玄記』二卷。可惜失傳?
信念唱題 信念唱題總目錄
  日本日蓮宗之教義。信念為意業,即于心中歸命虔信本門之本尊;唱題為口業,于口中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題,藉此可得開悟。一般而言,佛教重視理解與實踐相應,始能得至菩提。但日蓮宗,却主張末法眾生,以信心而依佛力勁修持為妥。
信解品 信解品總目錄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四品。信者,聞而不疑,解者,領悟入心。『法華經』之第二方便品,第三品為譬喩品。因中根人,初聞方便品,雖虚心信受,然未能領悟其意,故佛陀便于譬喩品中,廣引三車一車之譬,宣説會三歸一為旨趣。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犍連等四大聲聞,始領悟其旨。彼等欲述所悟妙旨,乃于此品説:長者窮子譬,以慈悲長者譬佛,以愚昧窮子譬三乘,而以財産相續(付財),譬成佛之記别,以自彰其領悟境界與法悦。此譬喩分五要節:台宗從之建立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等五時教判。五要節是指:1.父子相失:譬喩中途退失大乘心。2.父子相見:譬喩華嚴之擬宜。3.父命追誘:表示由阿含進入方等時所受彈呵益。4.領知家業:譬喩般若時之轉教。5.正付家業:譬喩法華開顯為旨趣。
俗諦常住 俗諦常住總目錄
  台宗論俗諦差别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之論題。又稱俗諦不生不滅、世法常住、世間常住、世間相常住。即世間俗諦諸法同于真諦,不生不滅而常住之意。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大正三三·703B):圓教二諦直説不思議二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一(大正三七·201A):世間常住者,即十法界三十世間,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間亦常。是即以真俗不二,言如真諦之不生不滅,俗諦亦常住。
〔大日經卷五秘密漫荼羅品、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止觀輔行傳弘決九之三〕
南方無垢世界 南方無垢世界總目錄
  指龍女成佛之淨土名。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所載:龍女嘗于眾會時,刹那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相,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上,成等正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説妙法。
南無妙法蓮華經題 南無妙法蓮華經題總目錄
  日本日蓮宗以唱『妙法蓮華經』題號,即為歸依『法華經』。日僧日蓮上人主張:『妙法蓮華經』非僅一題名,而含『法華經』所説宇宙究極真理,藉由「南無妙法蓮華經」之唱題,極易歸入真理獲得佛果。
〔參照:信念唱題〕
咸潤 咸潤總目錄
  宋代台宗山外派高僧。越州上虞人,俗姓鄭,字巨源。生卒年不詳?七歲師事等慈寺子明大師,精通律藏。后遊天台,讀智者大師三觀書而有省悟。遂謁錢塘開化寺慶昭大師,更求深造,博究『淨名』、『法華』、『涅槃』、『楞嚴』等妙理,得其心傳。景德四年(1007)上虞宰裴焕等迎回等慈寺,宣演淨教。慶昭大師示寂前授以爐拂,師繼席梵天寺。天禧中,持山外派之主張,抗知禮大師,批議其説。天聖三年(1025),遷會稽永福寺,隨從五百眾以上。日日領眾行化,遠近靡不崇其德。著『指瑕』、『籤疑』等。
〔佛祖統紀卷十〕
後番醍醐味 後番醍醐味總目錄
  又云后教五味,指『涅槃經』。台宗以五時教判之第五時為「法華涅槃時」,若以五味譬喩,法華與涅槃,同為五味最后之醍醐味,即法華在涅槃前説,故稱前番醍醐味;而涅槃在法華之后説,故稱后番醍醐味。
醍醐味者,即牛之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中最后味。五味恰如佛最初説華嚴,次説阿含、方等、般若,最后説法華、涅槃,故台宗以五味配五時教。
〔法華玄義卷十〕
思假 思假總目錄
  即思惑。于修道時所斷貪瞋癡等迷事煩惱。思惑之體虛妄無實,故稱思假。『摩訶止觀』卷六上(大正四六·70A):思假者,謂貪瞋癡慢,此名鈍使,亦名正三毒。
按位接 按位接總目錄
  「勝進接」之對稱。按,止之義,即止于舊位,而為后教所接入。天台教義中,通、别二教人被接于后教時,尚未入后教真位,而猶止于前教位,如别教十回向位、圓教十信位;亦即僅知中道理,尚未斷無明不能入證位(真位)。
〔玄義釋籤卷四、天台四教儀集註下〕
施開廢 施開廢總目錄
  以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三者合稱。台宗為顯示佛陀一代化導之用語。湛然大師『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就蓮華三喩而論施、開、廢三義,文曰:(大正三三·816C):今從事説,現蓮為譬,以順譬,故先施后開,又先開后廢。
〔玄義釋籤講述卷一〕
界内事教 界内事教總目錄
  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即三藏教或藏教,指小乘教而言。即為三乘人説『阿含經』,以明「但空」理,並由「析空觀」而入無餘涅槃之教。此一教義,特重色心諸法等事相差别,精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事法門,然所論唯偏真空理,究理猶屬淺薄,故被貶稱為界内事教。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界内教 界内教總目錄
  界外教之對稱。台宗所立四教中之藏、通二教。此二教對沉淪三界中眾生,教斷見、思二惑,俾使出離解脱三界,此一教法稱界内教。
又小乘教以出離三界為修道之究竟,得解脱三界為證涅槃,屬斷界内惑之教法,故亦稱界内教。其中,界内事教指藏教,界内理教指通教。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界内理教 界内理教總目錄
  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之通教。此教談因緣即空理,所談事相少于藏教,而窮理稍深,謂達生即無生,空即不空故稱之為界内理教。
界内惑 界内惑總目錄
  台宗立三惑中之見、思二惑。見惑即見道所斷之惑,迷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思惑,新譯稱修惑,即于思惟道(修道)所斷之惑,迷于現在事境之煩惱。此二者皆迷于界内事理,而招致不能了脱三界生死,故稱界内惑。
界外事教 界外事教總目錄
  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中之别教。此教菩薩,迷中道理重,故分别無量事法,以為方便而使悟理,稱為界外事教。『法華經玄義』卷三上(大正三三·710C):别教佛與菩薩,俱知界外十二因緣事。
界外教 界外教總目錄
  界内教之對稱。台宗所立四教中之别、圓二教。此二教之法身菩薩,已斷見、思二惑,出離三界,于界外淨土,受變易生死,斷無明而成佛。不以解脱三界為究竟果,故稱為界外教。其中,界外事教指别教,界外理教指圓教。反之,以解脱三界為究竟果之藏、通二教則被斥為界内教。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界外理教 界外理教總目錄
  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中之圓教。此教菩薩迷理輕,故不借事事方便,而直談一切萬法為中道實相妙理,稱為界外理教。此教説圓融無礙妙理,故稱理教。『法華經玄義』卷三上(大正三三·710C):圓教佛與菩薩,俱觀界外十二因緣理為旨趣。
界外惑 界外惑總目錄
  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塵沙、無明二惑。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迷于三界内外恆沙塵數法而障于事智稱為塵沙惑;可以修假觀對治之,而令證得道種智,成就解脱德。迷于中道第一義諦理而障于理智,稱為無明惑,乃純屬三界外惑。此惑唯有菩薩能斷除,故又稱别惑;可以修中觀對治之,而令證得一切種智,成就法身德。  
〔大智度論二七、摩訶止觀四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三〕
相似即 相似即總目錄
  台宗圓教所立六即位之第四,全稱相似即佛。智者大師依『涅槃經』而設六種階位,以示從凡夫至佛之位次。相似即,為相似智解發。謂于觀行即中,逾觀逾明,逾止逾寂,雖未能真證其理,而于理彷彿,有如真證,得六根清淨斷盡見思、塵沙惑,伏滅無明,是為相似即佛。此即圓教十信位,入此位即得『法華經』所説六根清淨德,稱為六根清淨位,亦即迷惑斷盡,習氣將清之時。『觀經疏妙宗鈔』卷二(大正三七·202C):良以此位始覺之功,尚伏無明,未全破故。非真本覺,唯得名為相似即佛。
〔摩訶止觀卷一、天台四教儀〕
相待妙 相待妙總目錄
  妙,含有比較其他殊勝為意。相待妙,乃針對彼粗而顯此之妙,故稱相待妙。若超越彼粗而稱自為妙,妙之外即無粗可言者,則稱絕待妙。以上二者簡稱為待妙、絕妙,而並稱待絕二妙。

智者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題中之「妙」字時,所採用解釋法,謂『法華經』乃大乘實教(真實教)中屬大乘,且較小乘為優。又在大乘中較其他諸經之權教(方便教、假説教)優越兼有實教義,故『法華經』直言實教,較之他經為殊勝。由此比較所得妙之意義,則稱相待妙。若僅由『法華經』之目的、本義而言,實無大乘、小乘之别,亦無方便、真實之分,則其超越相對上之思惟,及表現所得妙稱為絕待妙。

台宗將佛教教義,分為四教,將經之部類分為五部五味。于四教中,認為藏、通、别三教為粗,而圓教為妙。又于五部五味中,以華嚴部乳味、阿含部酪味、方等部生酥味、般若部熟酥味等,四部四味均非圓教之和合,僅有法華部醍醐味屬純粹之圓教(妙)。台宗即以此相待妙,批判其他教,而自謂超越其他教;對之絕待妙乃消除對立差别我執心,超越一切而成為絕對殊勝「妙」。由是,乃有相待判、絕待開之説。所謂相待判,係對教化眾生而言,絕待開乃對教本質,二者簡稱為判開。
〔法華玄義卷二、九、止觀義例上、止觀輔行傳弘決三〕
苦際 苦際總目錄
  即苦之最終際,亦即受生死苦最后之身。『法華經』序品(大正九·2C):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説涅槃,盡諸苦際。
〔中阿含經卷十五〕
重山 重山總目錄
  比喩煩惱雜多厚重。因煩惱非一,故稱為重。『摩訶止觀』卷一上(大正四六·3B):大悲憐愍一切無聞,如月隱重山,舉扇類之,風息太虛動樹訓之。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
是法住法位 是法住法位總目錄
  依一般的解釋:此法住于法位,指法位是如、法相、實際等,認為諸法實相,乃是緣起所生,即本來具有。但法雲(467~519)大師解釋「法位」為一乘。智者(538~597)大師解釋為真如。吉藏(549~623)認為「法住法位」是佛性的異名,别稱為一乘。窺基(632~682)大師即宣稱真如住于諸法中,其體性常有為「法住」,而離染得淨「分位」為法位。
〔(大正九·6A)參照:『法華經譯註』上,三五四頁·坂本幸男博士譯)〕
毒發 毒發總目錄
  置毒有二義:佛為能置,機為所置。以實相智喩之以毒,毒有殞命之能,實相智有破無明之功力。聲聞三藏毒發:酪中。通教毒發:生酥。别教毒發:熟酥。圓教毒發:醍醐。
又圓教行位:名字、觀行是乳中毒發。初信至七信:酪中毒發。八、九、十信是生酥毒發。初住以上是醍醐毒發。
〔參照:法華玄義釋籤〕
俱遊行藏 俱遊行藏總目錄
  台宗對半、滿、顯、密,因應機而有取捨之謂。『法華玄義』卷十下(大正三三·809A):「雖復俱遊行藏得所。」俱遊即喩五味與半、滿諸經相成。謂第一華嚴乃至第五法華涅槃之一代佛法,半、滿諸經常能觀眾生根機而利益為調御眾生,以五味次第能成就之。行藏,乃依『論語』述而篇「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而取其意,以半、滿、顯、密之教,隨時應機取捨而論行藏為旨趣。
修惡 修惡總目錄
  台宗用語。為相對「性惡」之稱。指惡為眾生本有之性,故稱性惡;相對于此,藉造作而成之惡,稱為修惡。『觀音玄義』謂,佛雖不斷性惡,而通達于惡,故于惡自在。不為惡所染,故佛以永不復有修惡為之所證妙果。
修懺要旨 修懺要旨總目錄
  一卷。宋代知禮(960~1028)大師撰。本書依『摩訶止觀』及『法華三昧儀』,以闡明法華三昧之要旨。然其所述修懺非僅限于法華懺法,更及于大乘經典,以其用心懺摩為要領,故修懺法時,所用誦文,則不必記載。
本書内容分為三章,首敘大乘經典之四種行法(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及修法華三昧之功德。次依『止觀』及『法華三昧儀』文,詳述懺悔義。末以修懺悔,顯揚究竟圓頓止觀為結語。
本書前有科文,末有附記香華運想偈。書中文雖簡短,然止觀實修之大要皆已涵蓋,故于宋代就廣為流行。 〔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卷二、卷七、佛祖統紀卷八、卷二五、諸宗章疏錄卷二〕
兼行六度品 兼行六度品總目錄
  天台觀行五品中之第四品。『法華經』分别功德品,以如來入滅后之弟子,説五品功德,其中第四品,即兼行六度品;蓋此品除修正觀外,又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以助觀心,故稱兼行六度品。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兼但對帶 兼但對帶總目錄
  台宗五時判教中,前四時之名目。第一華嚴時,圓教兼别教,故謂「兼」。第二阿含時,但説藏教,故謂「但」。第三方等時,藏、通、别、圓四教相對並説,故謂「對」。第四般若時,圓教挾帶藏、通、别,故謂「帶」。
『法華玄義』卷一上(大正三三·682B):「當知華嚴,兼三藏但,方等對般若帶。此經無復兼但對帶,專精直趨無上道故稱為妙法也。」
 兼利 兼利總目錄
  自利利人,是人我兼利。此乃大乘菩薩之基本精神。
〔無量壽經卷上、摩訶止觀卷五上〕
冥一 冥一總目錄
  混然而不可區别彼此稱為冥。『摩訶止觀』卷一下(大正四六·9C):「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無相之境相無緣之智,智境冥一而為境智。」
娑婆 娑婆總目錄
  音譯沙訶、娑呵、索訶。意譯為忍、堪忍、能忍、忍土。指娑婆世界,即釋迦牟尼佛教化之現實世界。因此界眾生堪忍而受盡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有諸佛菩薩于化導利樂時,堪受諸苦惱表現其無畏與慈悲精神。
又譯作雜惡、雜會。謂娑婆國土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此外,娑婆一詞,原指我人所住之閻浮提,現世成為釋迦佛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總稱百億須彌山世界為娑婆,並以釋尊為娑婆世界之本師。
〔法華文句卷二下、法華玄贊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一〕
恥小慕大 恥小慕大總目錄
  台宗所立五時中,在第三方等時之會座,聽聞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之説法,乃為啓發羞恥小乘之淺劣,欽慕大乘之尊高。此乃方等時具有彈訶益為旨趣。
〔法華經文句卷四、法華玄義釋籤卷十〕
悟入 悟入總目錄
  悟實相理,證入實相道。『法華經』方便品謂:佛陀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于世。
捃拾教 捃拾教總目錄
  拾取落穗教。台宗對涅槃經教之稱。于涅槃經教之前,有法華經會之開顯一乘。為眾生未堪聞法華,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更待涅槃經教之捃拾,顯具真常佛性,以入大涅槃。即涅槃捃拾,法華開會遺洩根機,故以秋收后之拾取落穗為喩,而法華為大收,涅槃為捃拾。
〔法華文句卷十、觀音玄義記卷一、天台四教儀〕
旃檀薪盡 旃檀薪盡總目錄
  佛陀涅槃在荼毘以旃檀為薪,故謂佛陀之滅度猶如薪盡火滅。
〔法華序品〕
校量歎 校量歎總目錄
  又云格量歎。欲讚歎任何功德,先假舉一大功德,使知其分量,再以此比較其他功德,則他功德之大,亦能不諭而知。『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所明即是此例。
涌出 涌出總目錄
  又云踊出。從地下涌出。諸經中多處載有寶物,或佛菩薩突然從空無一物之地下涌出之神妙事蹟。如『法華經』見寶塔品,有多寶塔自地下涌出之記述,同經「從地踊出品」亦載有:無量恆沙大菩薩,自地下涌出之情景。
海潮音 海潮音總目錄
  音之大以譬如海潮;一般喩佛菩薩優美音聲,或佛菩薩之應化。『大寶積經』卷四十菩薩藏會(大正一一·231C):「如來語言隨現而轉不可思議?今當略説:舍利子。如來語者,易解了語,易明識語,不高大語,(中略)梵天音語,海潮音語,雲雷音語,隨虛空量語,一切種妙成就語。」
『大佛頂首楞經』卷二(大正一九·110下):「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此喩:佛音聲如同海潮。『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正九·58A):「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此喩觀世音菩薩之應化。

上引三經,『大寶積經』是説佛百十語之一,即海潮音語。唐朝道暹大師『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卍續二十八)謂,所謂海潮音,若有念者,菩薩即應而不過時,如潮之不過限。明代一如大師『法華經科註』卷七(卍續三十一):「稱俗照機,若熟、若脱,時節不差,名海潮音。」此則表示對念觀音大士之應化,時節不差,如同海潮之無念,不違其時,與大悲音聲,應時適機而説法相似。
梵文『法華經』之海潮音為係「保持水者」之意,亦指雨雲、大洋則為「響」之意。
藏譯『法華經』中之海潮音為指「雷之響聲」,此與海潮音之譯名不符。
烏龍 烏龍總目錄
  唐代沙門惠祥大師所撰『弘贊法華傳』卷八所載人物。李烏龍者,幷州(四川萬源)人,其家以書寫為業,其子名遺龍。烏龍性耽嗜酒肉,不信佛教,一生中不書佛經。嘗語遺龍(大正五一·84A):「汝若吾子,不可信佛經。旋吐血而卒」。后幷州司馬特重「法華教説」,如欲寫其經,然無人能書。或謂司馬云:烏龍之子,遺龍繼業能書。司馬以方便調伏,遺龍遂立法華六十四字題目,然次夜夢百千天人繞大威德天。遺龍問:「誰人?」天答:「我是汝父烏龍,生前愚氣,不信佛經,墮大地獄。昨日地獄上忽有光明,于中現一化佛説偈曰:「假使遍法界,斷善諸眾生;一聞法華經,決定成菩提。」如是六十四佛次第而現,説偈亦爾。爾時地獄火滅,變為清涼池。我及眾生捨身生第四天。(中略)汝所造題目六十四字,一一之字,現化佛身,説偈救苦。」
病起六緣 病起六緣總目錄
  『摩訶止觀』卷八之上所言,眾生病皆因六緣而起:1.四大不順,2.飲食不節,3.坐禪不調,4.鬼神得便,5.魔神相擾,6.惡業所起。
病患 病患總目錄
  眾生病,皆由于四大所成之有漏身。一大不調,生一百零一病,四大不調則生四百四病。病起因緣有六:1.四大不順、2.飲食不節、3.坐禪不調、4.鬼神得便、5.魔神相擾、6.惡業所起。
凡夫有漏身,所患之病稱實病,聖者已脱有漏身,故無實病。聖者本無病,因利他大悲而現病,故稱權病。如佛陀背痛、維摩居士之疾病等。
又台宗以此病患,為十乘觀法對境之一,觀病患之當體即實相、即三諦三千。 
〔大智度論卷八、摩訶止觀八下、十住心論一(空海)〕
病導師 病導師總目錄
  眾生煩惱猶如病縛,若由凡夫俗子化導,則不僅未能使病得愈反增重;故凡師之化導為病導師。〔摩訶止觀五〕
真心觀 真心觀總目錄
  台宗觀法之一。觀一心三觀、一念三千時,以心為對象觀法,通常分為真心觀、妄心觀兩種,前者係趙宋時代山外派之源清、洪敏、慶昭、宗昱大師等所倡稱真心家,主張心乃一切事物之本體,即是真如理心。后者為山家派之知禮大師等所倡,稱為妄心家,主張:心為凡夫日常第六識作用之心。此二説乃根據智者、湛然大師之説而立,于此二説中,對初觀者甚難達真心觀,且真心觀頗近于華嚴宗之唯心緣起説,故歷來之台家,大多不以真心説為正統。然日本之天台宗,則以真心、妄心二觀法,相輔並存並重。
真因 真因總目錄
  真果之對稱。指圓教五十二位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等四十一位;此四十一位相對于真果(妙覺極果),故稱為真因。亦即屬于斷無明、證中道之因位。
天台四教儀(大正四六·780A)以我家之真因,為汝家之極果,故知真因與極果相對稱。
〔法華玄義卷五上〕
真妄觀境 真妄觀境總目錄
  修圓觀時,論其所觀境,有主張真心,亦有主張妄心,因而將真妄二心境並稱之為真妄觀境。『台宗二百題』卷十一:修圓觀時,所觀境為妄心,謂圓教行者,雖已開諸法本真妙解,然立行造修時,仍須加以揀擇,故執取凡夫芥爾陰妄一念為所觀之境。
真如 真如總目錄
  台宗依據性具説,主張真如本身,本來具足染淨善惡諸法。
又以諸佛自性(真如),稱無垢真如,或出纏真如;眾生之體性真如,因被煩惱而污垢,故稱有垢真如,或在纏真如。
依據『釋摩訶衍論』卷三,真如乃悟始覺、本覺二智之理,故立,性真如與虛空理二義。清淨虛空理有十義,即:無障礙義、周遍義、平等義、廣大義、無相義、清淨義、不動義、有空義、空空義、無得義等。
〔雜阿含經卷十二、二一、佛地經論卷四、七、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成唯識論卷二、梁譯攝大乘論卷下、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
真俗中三諦 真俗中三諦總目錄
  空、假、中三諦,乃台宗所判立「通教」之諦理。空者,因緣所生法,我説即是空;此依因緣而生之自性空。假者,諸法既無自性,故依因緣而生,非實性之有;此依因緣而假名為有。然則諸法以空故,非為假有;以假故,非為實空;又以空諦,故為實空;以假諦故為假有。如是非假有,非實空,亦實空,亦假有,即是中諦。
〔摩訶止觀卷一下、法華文句卷八〕
真淨大法 真淨大法總目錄
  『法華經』乃如來所證之法,其法真實清淨;相對二乘之不究竟,煩惱束縛盡棄,故稱清淨。『法華經』如來神力品地踊菩薩嘗讚之曰(大正九·51C):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説、書寫而供養之。
〔法華玄義卷七〕
真善妙有 真善妙有總目錄
  真空妙有之法。即台宗所立三諦中之假諦法。
真實 真實總目錄
  1.教法上之分類用語與「方便權假」對稱。台宗教判,以藏、通、别三教為方便教,而以圓教為真實教。
2.實修上所用,為「虛假不實」之對稱。身口各異,言念無實稱為虛僞。若表裏如一,更無虛妄,則為真實。
破法遍 破法遍總目錄
  又云破諸法遍、能破法遍、破遍。為台宗所立十乘觀法之第四,係以空假中三觀為遍破諸法執。心既安住于法界理,以其執着故,猶未能悟入,今遍破其執;雖名破法,乃僅除其病而已,非斷除其根本惑法。
〔摩訶止觀卷五下〕
破魔 破魔總目錄
  擊破魔軍之意,與「降魔」同。釋尊于菩提樹下,禪坐成正覺時,有魔王波旬來擾亂,被世尊擊退降伏,此亦稱八相之一。
在『佛性論』卷四把八相細分為十四事,其中第十一即為破魔軍。相當『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轉身清淨成菩提品第八之降伏諸魔眾。魔亦可比喩為煩惱,故轉稱斷滅煩惱為「破魔」。
〔摩訶止觀卷八下〕
素法身 素法身總目錄
  有情眾生,尚未修具功德,但具法身理性。為台宗所判六即位中「理即佛。」『法華經玄義』卷八上(大正三三·775C):「一切眾生皆有法身,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若修學定、慧,莊嚴法身,則一切見敬也。」又『天台四教儀』(大正四六·779A):「今雖然即佛,亦是素法身,無其莊嚴。」可談。
純圓獨妙 純圓獨妙總目錄
  台宗以法華妙異相對于「爾前」帶粗之妙,乃為純一無雜醍醐妙味,故稱純圓獨妙。所謂爾前,乃五時八教之判教中,將前四時總稱為爾前,指佛陀宣説『法華經』以前之四時。
台宗認為,爾前四時教中,「華嚴時」圓中兼别,于「鹿苑時」但(僅)説小乘,「方等時」則廣為對説四教,「般若時」别、圓二教通帶而説,所謂「兼、但、對、帶」説,判其粗妙,則華嚴一粗一妙,鹿苑但粗無妙,方等三粗一妙,般若二粗一妙,故爾前所説圓教乃帶粗之妙,非純一無雜之妙;唯第五「法華時」所説圓教,開顯圓旨故為純妙。故謂『法華經』開前四味「兼、但、對、帶」之粗,而顯一佛乘為純圓妙,以成就純圓獨妙為旨趣。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教觀綱宗卷上(智旭)、天台四教儀(諦觀)〕
被接 被接總目錄
  又云受接。台宗教義于通教或别教之修行者中,利根而資質優越,依據佛陀指示,得以引發其自身所具之智慧,而受其教説,所含中道理;即能直接進入更殊勝别教,或圓教之妙旨。
被接又分為别接通(别入通)、圓接通(圓入通)與圓接别(圓入别)等三種。通教修行者至見道悟空,覺知通教所説空非僅是但空,而是兼含不空之不但空,且超越空而現中道理時,其理從空、假獨立,而理解但中者,即進入别教(别接通);若理解空假相即圓融之不但中者,即進入圓教(圓接通)。同時,别教修行者中證初地以上,由于斷滅無明了悟中道理,與圓教悟境一致,即無被接之必要。地前菩薩,若于中道理,從理解但中理,進而理解不但中理,即進入圓教(圓接别)。于被接后,在别教十迴向,圓教十信階位者,以其只知中道理而尚未斷無明,稱似位被接,或按位接。别教初地、圓教初住階位者,以其已悟中道理,真斷無明,故稱真位被接或勝進接。 
〔摩訶止觀卷六、法華玄義卷二、天台四教儀集註下〕
高六 高六總目錄
  高者:指高祖智者大師;六者:六祖荆溪湛然大師,為台宗從所用之尊稱。
高山頓説 高山頓説總目錄
  世尊初成道時,演説最初華嚴實理,猶如日出時,先照高山。高山喩指菩薩機,頓説,謂不歷次第階級,而超然之大乘妙法。即先化菩薩,次化緣覺,后照聲聞及眾生,但佛本旨,無分别念。
〔天台四教儀、法華玄義卷一〕
泰國濃巴蓬寺禪堂作息表 泰國濃巴蓬寺禪堂作息表總目錄
  
AM02:45 早課預備鐘
從此刻至晚間休息前,每一刻都應該落實在正念和正知中,觀察當下身心五藴的生滅變化。

03:10 先到齋堂,將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再到大殿參加課誦。

03:15 校課誦經(巴利語·泰語)/(法之思惟及溫習,培養恭敬虔誠心)
04:00 禪坐/「觀出入息」
04:45 清掃大殿、齋堂
05:00 洗缽,著袈裟、僧伽梨
05:15 出發,前往托缽的村莊(共有十四條不同托缽路線)
待天色明亮,大眾皆到齊后開始托缽
托缽回來,若還有時間,可回茅棚禪坐片刻/「觀出入息」
08:00 為信眾迴向(在大殿)
08:15 打飯菜至缽中(該日欲斷食者,可在茅棚自修,不須出來)
聽到鈴聲,開始用缽飯(23~30分鐘左右)/(食厭想)
聽到鈴聲,停止用缽飯
洗缽、拭缽、曬缽令乾
聽方丈(依止阿闍梨)開示/10~15分鐘/(薰習戒、法)
三拜后,取衣缽回茅棚刷牙,晾袈裟令乾 經行/禪坐(交替)
PM12:45 禪坐預備鐘(佛日及雨安居期間,下午1:00有禪坐共修;若不是佛日,亦不是雨安居期間則沒有禪坐共修,一直到下午1:45時在聽到鐘聲,大眾一起淸掃環境)
01:00 禪坐/「觀出入息」/(地點:大殿)
02:00 淸掃環境/大殿、齋堂、佈薩堂、道路、森林小徑、淨房
03:00 經行/禪坐(地點:自己的茅棚)
04:00 飲用果汁/(齋堂)
04:25 經行(地點:自己茅棚)
05:30 沐浴淨身(觀身三十二物不淨)
05:45 晚課預備鐘
06:15 晚課誦經(法之思惟及溫習,培養恭敬虔誠之心)
07:00 禪坐/「觀出入息」
08:00 六茅棚禪坐/經行
10:00 洗足,入房右脅臥,繫念明相,作起覺想(亦可繼續禪坐/經行,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留學泰國—淨覺比丘提供
1998,7,15

章安 章安總目錄
  台安高僧(561~632)。浙江臨海章安縣人,名灌頂字法雲,俗姓吳。幼年喪父,七歲投禮攝靜寺慧拯法師出家。
章安大師天縱慧解。一聞不忘,且能日記萬言。年二十受具足戒。
二十五歲(585)隨侍智者大師。
二十七歲于金陵光宅寺聽講『法華文句』。
三十三歲(593)于荆州玉泉寺,聽『法華玄義』。翌年,聽『摩訶止觀』。凡是智者大師所講説之經典,悉皆結集,大小部共百餘卷。
五十四歲(614)著成『大般涅槃玄義』及『疏』,共計三十五卷。
大師晚年,曾住錫會稽稱心精舍,宣講『法華經』,時人讚:「有跨朗基,超雲邁印」之語,由此大師之精通『法華』,攝眾廣被可知。
大師七十二歲(632)八月七日早晨,遍寺内異香滿堂,大眾齊至稱念「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在念佛聲中,安詳圓寂于國淸丈室,壽七十二,臘五十二,世稱章安大師,總持尊者(大正四九·186)。『佛祖統紀』讚説(大正四九·187A):「昔日智者為佛所使,以靈山親聞法華之旨,惠我震旦,乃開八敎明三觀,縱辯宣説以被當機也。至于末代傳弘之寄,則章安侍右,以一遍記之才筆,為論疏垂之將來,殆與慶喜結集同功而比德也。
微章安,吾恐智者之道,將絕聞于今日矣」。
再説:由智者大師創設之兩大叢林(國淸、玉泉),自從大師圓寂后,即由章安大師負其全職統理。雖章安大師不分國淸、玉泉,但遺憾的是其傳承門下,在根本思想上起變化,國淸以「敎觀為本」而修持,但玉泉注重「敎律為本」傳承,俾使后來影響宋代的敎學論爭,是值得留意。

附:章安大師之著作
1.『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疏』三十三卷(大正三八·41)(本書是:註釋『大涅槃經』附『玄義』,依用天台之五重玄義,闡明追泯、追説而深入經藏,且該『涅槃疏』的問世,謹將智者大師的法華、涅槃之味,同醍醐的主張,闡明涅槃思想之提高,遂將當時涅槃宗之徒眾,幾乎都導引皈攝在台宗門下,俾使台宗得急速發展,故天台敎學史上,章安大師誠是不可抹滅的大功臣。故凡是有心硏究涅槃學,本書乃屬必讀的一部。)
2.『觀心論疏』五卷(大正四六·587)(本書是:顯揚智者大師『觀心論』要旨的名著,内容近似『摩訶止觀』,以四種三昧之歎勸為主旨。)
3.『國淸百錄』四卷(大正四六·793)(本書,原來是智寂大德所編輯,可惜只編至半而圓寂。續后乃由章安大師,以該草本為底稿,重新蒐集整理,即從智者大師,入天台山至寂滅后九年(陳大建七年·575至隋大業元·605)間的史料,共計一百零五錄,署名『國淸百錄』,凡是天台學子,必須一讀。)
4.『天台大師别傳』一卷(大正五○·191)(本書是:天台宗大成者—智者大師的傳記,凡是天台宗徒,必須恭讀的傳記。)
5.『天台八敎大意』一卷(大正四六·769)(本書是:天台敎學中的化儀、化法各四敎,合為八敎之大綱。但近代的日本學者,卻認為本書是湛然大師門下之明曠大德所作。)
章安大師的著作,還有『仁王經私記』三卷、『仁王疏』四卷、『眞觀法師傳』一卷、『智者大師十二所道場記』一卷、『南岳記』一卷等,可惜都無存。

附:章安灌頂大師年譜

章安灌頂大師年譜
年齡(西元) 事蹟
誕  生(五六一)章安大師字灌頂號法雲,俗姓吳,其祖先住于常州義興,后遷居臨海章安縣。幼而亡父,依母養大。唯出生三月,就能依母聲音恭念三寶,其母驚而向攝靜寺慧拯法師説明,遂得拯法師稱為奇特而賜名「非凡」的别號。
七  歲(五六七)投禮慧拯法師出家于攝靜寺。
二十歲(五八○)受具足戒。
二十五歲(五八五)入天台山隨侍智者大師。
二十六歲(五八六)三月,隨智者大師向金陵出發。
二十七歲(五八七)在靈耀寺、光宅寺、聽智者大師講『法華文句』等。
二十九歲(五八九)為避戰亂,隨智者大師向蘆山出發。
三十一歲(五九一)為晉王廣之受戒,隨大師至揚州總管府。
二十二歲(五九二)三月,隨大師至蘆山,八月至衡山,十一月至荆州。
三十三歲(五九三)夏,在玉泉山聽『法華玄義』。
三十四歲(五九四)四月聽『摩訶止觀』。
三十五歲(五九五)因為筆錄整理而過勞,未能隨大師回揚州,而至予章(南昌市)療病。在此過二年半之歲月,其間為『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筆錄添削修治而努力。
三十七歲(五九七)秋,呈上『玄義』『止觀』與大師,求賜正。十月隨侍大師,下天台山。十一月至新昌大佛寺,在二十四日晨,親自恭侍大師之圓寂。
三十八歲(五九八)正月,和普明法師同行至揚州,呈上大師之「遺書」、『維摩義疏』等與晉王,王許而遣司馬王弘、創建伽藍。十一月五日,晉王為二十四日之大師一周忌,遣典籤吳景賢,上山舉行追薦供養法會。
四十歲(六○○)十一月,晉王廣就太子位,和智瑁法師為祝賀使至揚州。
四十一歲(六○一)十月三日與智璪向揚州出發,呈上新寺完成謝狀。十一月三日在宫庭内,報告:大師圓寂后之不思議靈瑞驗談等。且為柳顧言之要求而著『大師别傳』。
四十二歲(六○二)正月六日代表天台山眾,為千僧齋謝意而和智璪向東宫(揚州)出發。
四十四歲(六○四)七月隋文帝駕崩,由皇太子廣即位,稱焬帝。十一月廿四日焬帝為智者大師舉行法會圓滿,而欽定四十九人出家,其法名,悉由章安大師編定呈報得准。
四十六歲(六○七)智者大師滅后的天台敎圑,雖由智越掌理,但凡重要之際,還是由章安大師處理
五十一歲(六一一)焬帝征伐高句麗時,恭請安大師于涿郡行所,暢談同學之誼。然后,楊廣請問出征事議,在當場的對答,即:「皇上。自古『師出必有名』,故普天下之戰爭,所謂爭的是財富,領土等利益。若論財富,高句麗只是一貧弱小國,傾全國之財力還不及我國一郡。若論版圖,先皇與皇上,一統江山,創立超越秦漢之世的大隋帝國,故小小的東夷之地,有何可爭?所以老僧想了一整夜,想不出皇上為何而戰。」
煬帝説:「法師。你有所不知?那東夷子,可惡。不尊敬我,本王來到此地,他竟不派人來迎接,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
章安大師説:「原來如此,是東夷子不知禮節而得罪了皇上。皇上為何不寫信罵他,讓他知錯,今后就不敢無禮。」
章安大師再説:「皇上。昨天説,你我同是智者大師門下,是好同學,就因是好同學,是以茲引您曾説過:「俱出有流,到無為地,平均六度,恬和四等,眾生無盡,度脱不窮,結僧那(四弘警)于始心,終大悲以赴難,博遠而法界,究竟若虛空,具足成就,皆滿願海。楊廣和南」(國淸百錄二)楊廣聽了,五十一歲沈默好久無對,然后,皇帝冷笑説:「你好大膽子。」章大師繼之説:「皇上。因果輪迴,業力難逃,戰爭是萬民之不幸,還請皇上三思。」
在座的大眾,都在等皇帝開口砍章大師頭,突然間,楊廣露出笑意,仰天大笑,説:「有意思。當年。智者大師拒絕朕之挽留,就是如此神氣,眞不愧是大師傳人。你放心。朕不會殺你。」楊廣自語:「大師啊。大師。您有如此高徒,堪足以慶喜。」遂令侍郎吳旻恭送回天台山。
但在被召見之前,曾有日嚴道場諍議事件(其原因不明?),故因此,章安大師。即從咸陽、桃林、幽州、薊州(河北)等地遊錫。
五十七歲(六一七)為避戰亂,遂隱于沃州山,曾在遂安為鄭氏講『淨名經』,然后,遊于栅城(仙居縣)、遂安、安州等地,至太平止。
五十九歲(六一九)著成『涅槃玄義』二卷,『疏』三十三卷完成。
六十九歲(六二九)完成『法華文句』十卷,添削修治。
七十二歲(六三二)八月七日早晨,遍寺内異香滿室,大眾齊至,稱念「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安祥圓寂于國淸丈室,世稱「章安大師」或「總持尊者」。
偏教 偏教總目錄
  「圓教」之對稱。二教之一。指偏于一方之教,一般多指小乘教,或指大乘教中之權教。如『法華經』乃真實不滅實教,其餘諸經,均為方便施設之權教。
偏圓 偏圓總目錄
  教理勝劣之用語。偏者:偏差之理,偏于空乃至中;圓者:圓滿具足一切。以大、小乘,則小乘為偏,大乘為圓。然大乘中,亦有偏圓之别,如四教中之圓教為圓,其他之藏、通、别三教則為偏教。
〔摩訶止觀卷三下〕
唯心由心 唯心由心總目錄
  依知禮大師『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大乘唯心,小乘由心。即大乘緣起説,以森羅萬象、萬法,並非實存于心外,都是一心變現。如『新華嚴經』卷十九(大正一○·102B)「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地經論』卷八(大正二六·169A)「一切三界,唯心轉故」等即是。
以「一心」而論,法相宗、法性宗之解釋不同,前者以生滅第八阿賴耶識為緣起根本,故唯心即唯識,亦即由第八阿賴耶識熏習、轉變等道理,談萬法唯識;后者則以一心真如本體立緣起説,由其不變隨緣德而主張一切唯心造。雖有如是差别,但對小乘仍齊標唯心之語。小乘緣起説則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與唯心相對而稱為由心,並認為諸法體性各别,依惑業力造作,分為能造及所造,此皆由心未能顯諸法歸攝于一心。台宗學者,依『指要鈔』而解説大乘唯心相當于别、圓二教,小乘由心相當于藏通二教。
唯佛與佛知見 唯佛與佛知見總目錄
  唯佛與佛能互知之智,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一語同義。其義1.謂佛之悟境唯佛知之,因位菩薩等不可得知?2.唯獨果佛與因佛(將悟究竟之菩薩)能知,二乘與凡夫俱不知其意?『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5C):「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是其義。又「唯佛與佛」一語,亦被唐代善無畏上師口説之『大日經疏』所轉用,以『法華經』中「唯佛」指釋迦如來,「與佛」指其他佛;然于『大日經疏』中,唯佛指大日如來,與佛指十九執金剛等曼荼羅諸尊,乃指説法會座中,主伴對望。又十九執金剛,亦為如來差别應身,非未悟眾生,故稱為唯佛與佛。
〔無量義經、法華經方便品〕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總目錄
  『法華經』方便品文為(大正九·8A):「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佛之教法,唯有『法華經』所説一佛乘為真實教法,而二乘(小乘、大乘)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説,則僅為誘引眾生之方便説而已。
唯獨自明了 唯獨自明了總目錄
  成佛大道,唯有修行者親身方能知之,非他人可能窺測?『添品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大正九·184A)「菩薩于淨身,皆見世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
國清寺 國清寺總目錄
  浙江天台縣北,天台山佛隴峰南麓,乃天台宗發祥之根本道場。隋開皇十八年(596)楊廣(煬帝)為智者大師所創建。始初,定光禪師住此峰,嘗謂弟子曰:將有聖善知識,領徒眾來集此山。不久,智者大師渡江至此,于佛隴之南建寺,未成而示寂。楊廣深悼之。遂為智者大師設千僧齋,興工建殿宇;初名天台山寺,后因智者大師初入此山時,定光禪師曾夢告:三國(指北周、北齊、陳)合而為一,有大權勢人能為建寺,寺若成,國即清,當稱國清寺。故隋大業元年(605)賜匾「國清寺」。寺成由灌頂大師領眾,成為天台宗根本道場,培育出行解並重之高僧不少。

唐貞元以后,日本留學僧,參詣該寺者甚眾,如最澄、義真、圓載、圓珍、成尋、俊芿、重源、榮西等大師,皆曾來禮智者大師之塔廟,並學習天台教法,並請回佛像經論,開創日本佛教天台宗。據圓仁大師『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該寺常有一百五十僧久住,夏季住三百人以上,可見當時法運之盛。唐會昌毀佛時,被兵火所焚。大中五年(851)重建,宋景德二年(1005)改稱景德國清寺。又遭兵火之禍,三朝御書數百卷盡失,獨存智者大師所題蓮經、西域貝葉經一卷,及隋栴檀佛像、佛牙而已。

南宋建炎二年(1128),得敕令重修,輪奐之美倍于舊日。建炎四年,下詔易教為禪,將國清講寺改稱禪寺,但至元朝至元(1335~1340)年間,由性澄大師(1265—1342)奏請恢復為台宗根本道場。經數度增建,號稱天下四絕之一。

寺之左右有五峰(八柱、靈禽、祥云、靈芝、映霞)環擁,雙澗環流合于前。有橋名豐干橋,傳為唐代豐干與寒山、拾得嬉遊之地。現在諸堂完備。寺前九層磚塔,相傳係隋焬帝命司馬王弘所建,高約二十三丈,平面六角,規模宏偉,但現存者疑似宋代之重建物?
寺中珍藏有:吳越王錢弘俶恭造之銅製舍利塔,所謂八萬四千塔之一,係從寺之域界中掘得,高十九公分,底部内有銘文。
〔國清百錄序、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天台山全志1995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國清寺志〕
國清百錄 國清百錄總目錄
  四卷。灌頂大師編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書初由智寂大師纂集智者大師之遺文及碑文等,書未成而先逝,后由灌頂大師增撰而成。自立制法至智者大師遺書一○四條,最后與臨海鎮解拔國將軍講述放生池之功德。成為欲了解智者大師一生功業最完備之資料。原有廣略二本,廣本已散佚?現存為略本。因智者大師創建國清寺,為紀念故有此名。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大明三藏聖教目錄、諸宗章疏錄卷一,1982年由日本京都大藏出版社,日人池田魯參教授著『國清百録之研究』〕
密行 密行總目錄
  微細護持戒行。亦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悉能持守無缺。如羅睺羅,以持戒嚴淨而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台宗密行有大小乘之别,微細護持為密行屬小乘;若據法華,羅睺羅原為法身菩薩,住于圓頓妙戒,然今現聲聞身,持小乘粗戒而隱密本地妙戒,故稱密行。
〔法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法華玄義釋籤卷八〕
密成通益 密成通益總目錄
  台宗為顯示五時中方等時「彈訶益」之用語。乃湛然大師所説。又云密成通人。藏教二乘于方等時,雖遭佛彈訶,然不知不識中入實機成熟,而蒙大乘初門通教之利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二(大正四六·446B):「方等旁用三藏,正用三教,以斥二乘,令二乘人密成通教。」  
〔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蒙潤)、四教儀集註半字談卷一〕
寂滅相 寂滅相總目錄
  以涅槃遠離一切諸法相,稱寂滅相。『大智度論』卷八十七(大正二五·668B):「涅槃即是寂滅相。」又遠離一切差别相,稱寂滅無二相。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圓覺經〕
常在靈鷲山 常在靈鷲山總目錄
  又云常在靈山。釋尊之肉身,雖以八十歲為期而入涅槃,然其法身卻常恆于靈鷲山説法。故靈鷲山,因釋尊説法之地而著名。
此語載于『法華經』卷五壽量品(大正九·43C):「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説法,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常行三昧 常行三昧總目錄
  四種三昧之一。又云般舟三昧。即依『般舟三昧經』,于七日乃至九十日中,旋遶行道以期見佛之修行方法。『文殊般若經』所説「一行三昧」為「常坐三昧」,相對于此,常行三昧,特專事行旋之法為旨趣。
即修行時,獨居閑處,常乞食而不受别請,嚴飾道場,備諸供具香餚甘果,盥沐其身。修行期間在佛聖像之周圍步行,口中稱念佛名號,心中觀想念佛,即步步聲聲念念皆不離佛,稱為三昧。完成此三昧即能見諸佛,故又云佛立三昧。善導大師所著『般舟三昧行道往生』撰中,將「般舟」意譯為常行道,即以三業無間,故有此稱。又于『觀念法門』一書中,詳述般舟三昧見佛法。至宋代以降,所盛行之蓮社念佛,即繼承此法而來。
日本則以天台宗開祖最澄大師于比叡山所立修四種三昧之制為始。
〔摩訶止觀卷二上〕
常坐三昧 常坐三昧總目錄
  四種三昧之一。又云一行三昧。依『文殊師利所説般若波羅密經』之法而修,即于一靜室或空閑處,安一繩床,傍無餘座,以九十日為一期,結跏趺坐,不動不搖不背不倚,以坐自誓,不拄肋床,除經行、飲食、便利外,必常依一佛而端坐正向,時刻相續,須臾不廢,若起睡蓋、疲倦、疾病等内外障,欲奪正念時,當常專稱一佛名,慚愧懺悔,以命自歸。若能于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無間,則能破除業障,顯發實相理,稱為常坐三昧。
接入圓 接入圓總目錄
  又云圓接通、圓入通。為台宗所説修行境界之一;亦指此境界之修行者。即通教利根修行者,觀因緣即空之理,並超越空觀而證入中道法界,斷破二品無明之后,即被接入圓教中。
蓋藏、通、别、圓四教,謂通教之教義中,雖説「空」理,然亦含有中道理,通教之利根菩薩,證此理,得以被接引入圓教之教義,此稱接入圓;又被接引入圓教利根菩薩,亦被稱為接入圓。
〔摩訶止觀卷六下、天台四教儀〕
授記 授記總目錄
  又云授決、受決、受記、受别、記别、記説、記。十二部經之一,九部經之一。區别、分析、發展之意。
本指分析教説,或以問答方式解説教理;轉指弟子所證,或死后生處;現在專指未來世證果,及成佛名號之預言。
如『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載:佛記伽伽羅大臣命終而生天,其餘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須陀洹。「授記」:主要指證未來成佛,最著名者,如釋尊于過去世得燃燈佛授記。及至大乘經典,成佛授記説更為普遍,如『無量壽經』載:法藏比丘得世自在王佛授記而成阿彌陀佛;『法華經』卷二記載:舍利弗等聲聞之授記。『法華經』卷四記載:惡人提婆達多,與一般視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獲授記。
授記成佛之種類甚多,『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大别之為「人與時」兩種差别授記:
1.人差别授記:以授記時間于發菩提心前后而言,有未發心授記、已發心授記;就授記者,是否顯現于受記者面前而言,有現前授記、不現前授記。
2.時差别授記:係依至成佛期間之一定或不一定,分為有數時授記、無數時授記。又據『大日經』卷一所載:授記佛果完成,是為完全授記,稱為無餘記;而授記未來能滅盡諸障,是為不完全授記,稱為有餘記。『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舉四種授記,即:未發心而與授記、發心即與授記、密授記、現前授記。『寶雨經』卷六,則舉現前授記、不現前授記、祕密記等三種。『大智度論』卷七十六:現前、不現前二種授記。『舊華嚴經』卷三十九離世間品:十種授記,又『同經』卷三十七明示十種自知授記法。『菩薩瓔珞經』卷九無着品:如來大眾之中菩薩授決,就覺知、不覺知而分成八種;于『法華文句』卷七上詳釋之。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如來性品,有速記、遠記二種,前者為發速願,故與速記,后者即為護正法者,故授遠記;于『法華義疏』卷八詳釋並説通記、别記之異。

授記條件:『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有國土名、佛名、時節、劫名、眷屬、正法存續期間等六項,然諸經所記,廣略不同。授記形式,一般皆以佛先微笑,由面門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請問微笑因緣,以為發端。
又關于為何授記?『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六舉出三種原由,1.菩薩多修功德,證得法性,故授記。2.修證階位較淺之小菩薩,其成佛種性尚未決定時或生疑,為去除疑堅固其道心,乃為之授記。3.令欣求佛果者見此授記,欣己當來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記。
另于『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卷三:如來授記之印呪。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佛本行集經卷四受決定記品、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成實論卷一十二部經品、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
授記品 授記品總目錄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六品。于『正法華經』稱為「授聲聞決品」。屬法華三周説法(法説周、譬説周、因緣周)之譬説周。佛陀令中根之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四大聲聞迴小向大,並為之宣説當來作佛,現前授記為焦點。
授學無學人記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總目錄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于『正法華經』稱為「授阿難羅云決品」。為法華三周説法之因緣周。佛于此品授記阿難、羅睺羅尊者,及學、無學二千人。
聲聞乘四果中,預流、一來、不還三果稱為學人;阿羅漢果稱無學人。彼等得聞往昔因緣,初迴小乘心,發無上菩提心,故佛授彼等為當來成佛之記别。
推撿 推撿總目錄
  推測思考,心雖無形,然隨念起動,有:未起(未起位)、欲念(將起位)、念(正起位)與念已(起念已滅位)等四相。對此,數度加以思考推測,遂悟無生法,稱為四運推撿。
〔摩訶止觀卷二〕
捨父逃逝 捨父逃逝總目錄
  『法華經』信解品,「長者窮子」譬喩同義。據傳,有一富有長者子,不知將繼承父親財產而離開家園,迷失他鄉,致窮困乞食,以此比喩眾生不知將來必可成佛,因妄想邪念覆蓋,以致流轉于迷界,無法自覺。「禪門」引用此語,批評學人遠離自己本性,而向外境求佛法,必無所得。
捨身 捨身總目錄
  捨棄身命。又云燒身、遺身、亡身。以捨身供養佛等,或布施身肉等與眾生,乃布施行為之最上乘。
據『大智度論』卷十一:布施財物為外布施,捨身則稱内布施(所謂内外,意即屬主觀身與屬客觀之物)。又『同論』卷十二,亦將布施分為上中下三等,其中捨身屬最上布施。有關菩薩捨身之意義,『大丈夫論』卷上,捨身命品:「菩薩為求一切種智,及悲愍眾生故捨身,同時亦令慳貪眾生起羞恥心。」經典中有不少捨身之例如:『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之藥王菩薩燒身供養、『金光明經』捨身品之薩埵王子捨身飼虎、『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雪山童子為聞法捨身與羅刹等。我國自盛行信仰『法華經』以來,傚藥王菩薩燒身供養者不少。計有『梁高僧』卷十二亡身篇,僧群以下十一人,『續高僧傳』卷二十七遺身篇,法凝以下正傳十二人附見二人,『宋高僧傳』卷二十三遺身篇,僧藏以下正傳二十二人附見二人等。日本亦屢見不鮮,同時伴隨淨土宗之流行亦出現投身、入水往生之風頗盛。
然凡人自殺乃佛教所嚴加禁止,『四分律』卷二,曾述及教唆自殺之比丘觸犯戒律之事。此外,『南海寄歸内法傳』卷四中,于此事亦有詳盡記載。
〔大品般若經卷十六、大寶積經卷八十、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釋氏要覧卷中〕
教 教總目錄
  聖人垂訓,眾人效之;或謂聖人被澤于下者,能詮之言教,始于佛陀一代所説教法與菩薩,或諸聖所垂教道之總稱。
一般分别:佛教為大乘教、小乘教二種。其中,復有漸、頓,權、實,了、不了,一乘、三乘,顯、密等;亦有分類為有、空、中三教,藏、通、别、圓四教,小、始、終、頓、圓五教等。此外,聖者教示,亦稱聖教,言説于音聲者,稱為言教、聲教。説之以為軌則,則稱教法。為遵循道路,稱為教道。以「證」稱為教證;以「觀」稱為教觀;以「禪」稱為教禪;以「行證」稱為教行證;以「行信證」稱為教行信證;以「理行果」稱為教理行果;以「境理行果」稱為境教理行果。
〔法華玄義卷一上、四教義卷一〕
教主 教主總目錄
  『法華經』之教主,依據『法華文句』(大正三四·251A)「當知法華,報佛所説。」『維摩經略説』卷一(大正三八·570B)「若説法華,但現尊特。」故知『法華經』之教主亦同于『華嚴經』,皆以毘盧遮那佛為其教主,惟台宗認為華嚴教主僅為報身而已,法華教主則為「應身即報身」(釋迦即遮那),此乃華嚴天台兩家,有關教主之異説。又以釋迦與遮那二身,宋代知禮大師,與其弟子仁岳大師各有不同看法,仁岳大師認為由同一法身之體而起應身、尊特二用,以普應三界内外之機;知禮大師則主張釋迦為境本定身,即應眾生機所現佛身之相,雖有優劣,但本身僅為應身釋迦,故華嚴教主為生身釋迦所現起蓮華藏塵之勝相,即須現尊特身,而法華教主為不須現尊特身而莊嚴。

又關于『大日經』教主,古來密家之間爭論頗盛。倡論異説計有二十餘家,其重要有七説。
1.自性身説:據『辨顯密二教論』卷上,自性受用佛為自受法樂,故為自眷屬説三密法門。『祕藏寶鑰』卷上,亦採相同説法,謂密教乃係自性法身大毘盧遮那如來,為自眷屬與自受法樂所説之法。
2.曼荼羅中台加持身説:略稱中台加持身説,據『大日經疏』卷一,以自在神力加持,故從心王毘盧遮那現起加持尊特身。又據同經卷三:以如來之加持,故由佛菩提自證德現八葉中胎藏身。
3.自受用身説:日本台密所立,圓珍大師『大日經疏抄』謂:薄伽梵,即毘盧遮那法身,乃自性身;佛加持身則受用身,乃自受用身。
4.他受用身説:自性法身加被他受用身,以令説自内證法。
5.三轉一體身説:謂本地法身為理身,受用身為智身,此二身冥合為加持身(即他受用身),此即『大日經』教主。以上三身,原為同一佛身中之三種顯現,故稱三轉一體身。
6.三點具足佛身説:即以理、智、事,皆具足身為『大日經』教主。
7.四身説:即以『大日經』所説「隨自意身」中,又别為法身、報身、應身、等流身等四身,其中以自性法身為此經之教主。
〔佛地經論卷一、法華文句卷九下、華嚴五教章卷三、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金光明文句記卷二之下、四明尊者教行錄卷四〕
教相 教相總目錄
  1.佛陀一代教法之相狀差别,即種種教義特徵及其差異,稱為教相。若以教相加之探討、闡釋、分别,即稱教相判釋,略稱判教、教判。一般以探討教相法門,係屬學術研究之範疇;各宗派乃針對此點而另設實踐法門,以期學解與實踐二門並重。如法相宗有教相與觀道二門,天台宗有教相與觀心二門,日本淨土真宗有教相與安心二門。
〔法華玄義卷一〕
2.「事相」之對稱。密教對法門之建立、義理深淺,或各種教理組織、教義解學等,加以研究、解釋,稱為教相。反之,實際修法則稱為事相。日本圓仁大師于『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一中,以教相:立明教本源、辨教起由、釋教深淺、明教義别等四門。
教相三意 教相三意總目錄
  又云三種教相。台宗認為『法華經』與在其以前經典相異處有三:
1.根性融不融相:認為『法華經』以外教法,真實與方便混雜,聽法眾生根性有利、鈍之分,因為程度不一,故不融;而説『法華經』時,眾生素質齊一,無利、鈍之分,故為融,其教法亦悉有真實教法。
2.化道始終不始終相:法華以外教法,乃是應時隨機之教法,故有許多法並非真意(不始終);唯法華教法,則是一貫三世有組織教法,能道盡如來真義(始終)為旨趣。
3.師弟遠近不遠近相:法華以外教法,認為釋尊今世始成佛,佛弟子亦今生始為佛弟子,然『法華經』言:釋尊過去久遠時,即已成佛,佛弟子亦于遠昔即為佛弟子,故不可將佛陀及佛弟子,認為是今生開悟,始得教化視為真實。
教相判釋 教相判釋總目錄
  判别佛陀一代教法之差别。略云教相、判教、教判、教攝。即依教説形式、方法、順序、内容、意義等而分類教説體系,以明佛陀真意。蓋佛教經典,乃釋尊一代所説教法,為數甚多,且説教義出現時、地與因緣各異,因應眾生根機,義理亦互有出入,欲知其意旨、因緣、次第,均靠整理諸經典及判定其價值,否則無法明白佛陀真實意旨,因此教相判釋遂由之而生。

在我國翻譯諸經論中,非依其成立之次第傳譯,乃係于同時傳譯不同時代,甚且有教理内容,相互矛盾之經典出現,以致初學者不容易理解其中奥義,因而無法入門?為指導初學者,故將諸經論之繁雜教説,加以組織體系化,並判定其價值與解釋其教相,故佛教在教相判釋方面特别興盛。
南北朝時代判教特盛,故有「南三北七,義成百家」之稱。至隋、唐,亦陸續出現新教判。我國教相判釋之始倡者,當推曇無讖三藏所譯『大般涅槃經』卷十四,以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比喩從佛出生十二部經。

另一方面表示整個佛教,教義有其體系,顯示教義有高下深淺,而樹立教相判釋之嚆矢,乃竺道生大師就如來説法立「善淨」「方便」「真實」「無餘」四法輪之區别,唱導頓悟成佛。劉宋慧觀大師將此頓漸思想引入教判,將佛陀一代教法大别為頓、漸二教,以『華嚴經』為頓教,于漸教中,作五時次第分别。法雲大師依『法華經』立牛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之四乘教。北魏菩提流支三藏于一音教外,别有頓、漸二教;地論宗南道派慧光大師立頓、漸、圓三教,更就其宗旨而分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常宗之四宗判。又江南依佛説法形式,立頓、漸、不定等三教,其中,漸教方面有:
1.虎丘山岌法師所舉有相教、無相教、常住教等三時教。
2.宗愛、僧旻法師于無相教而再舉同歸教,合為四時教。
3.定林寺僧柔、慧次、慧觀等法師于同歸教之前,再舉褒貶抑揚教,共立五時教。

至于北方七師教判,則為:
1.河南劉虬大德判立人天教、有相教、無相教、同歸教、常住教等五時教。
2.菩提流支三藏判立半字教與滿字教等二教。
3.佛陀三藏、光統律師判立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常宗等四宗。
4.護身寺自軌法師于四宗外另加法界宗,稱為五宗教。
5.耆闍寺安廩法師判立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真宗、常宗、圓宗等六宗。
6.北地某禪師,立有相大乘、無相大乘二種大乘。
7.鳩摩羅什三藏判立一音教,即指佛陀以一音演説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緃横問難以破「南三北七」十家,而自立三種教相、五時四教教判,其所依者為『法華經』,故就三種教相根性之融不融、化導始終不始終、師弟遠近不遠近三種相,顯示『法華經』優于他經;所謂五時,即佛成道后,對種種根機,應機所説法門,以時間分類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又將佛陀教導形式分為化儀四教(頓、漸、祕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别、圓)。此外三論宗吉藏大師立聲聞、菩薩二藏,在菩薩藏中,又别開根本、枝末、攝末歸本三法輪,為二藏三轉法輪判。
唐法相宗玄奘大師依『解深密經』『金光明經』等,立轉法輪、照法輪、持法轉三法輪判。其弟子窺基大師立三教八宗判,三教中以諸阿含等小乘義為有教,三論、般若等為空教,華嚴、深密、法華等為中道教;八宗者則以「犢子部」等為我法俱有宗、「薩婆多部」等為有法無我宗、「大眾部」等爲法無去來宗、「説假部」「經部」等及成實論為現通假實宗、「説出世部」等為俗妄真實宗、「一説部」等為諸法但名宗、般若諸經及中百論等,為勝義皆空宗、法華等經及無着大士等所説中道教為應理圓實宗。

華嚴宗法藏大師『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中,舉從來十家之判,而予以批判,自立五教十宗判。五教:指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十宗者:乃就窺基大師八宗之前六宗,加上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為焦點。

其他尙有宗密大師之五教説、宋延壽大師之三宗説、明智旭大師之禪教律三學一源論等,各種教判説。然以天台五時四教、唯識之三教八宗、華嚴之五教十宗等最為著名。

日本方面,則有:真言宗空海大師立顯教、密教二教判及十住心之教判,台密安然大師説五時五教,親鸞上人説二雙四重,日蓮上人立五綱之説等。
〔大乘義章卷一、大乘玄論卷五、解深密經疏一、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四〕
教乘法數 教乘法數總目錄
  四十卷。明代圓瀞法師編。師感于『藏乘法數』、『賢首法數』等缺軼甚多。乃基于天台之觀點,將佛教經典乃至諸子百家中,凡有關法數者,皆收集于此書。即初由「一心」,次第列記增至「八萬四千法門」,其間亦解釋外典之名數。本書並以分析、比較、歸納代替解説為其一大特色。
教義 教義總目錄
  1.教,能詮聲名句文;義,所詮一切義理。『大乘義章』分教聚、義法聚二種。其中,教聚立三門,義法聚説二十六門。華嚴家則論三乘一乘之分齊,皆具教、義,若僅指無盡緣起法為義,則除别教一乘外,悉為教而非義。
〔華嚴五教章卷一、華嚴經搜玄記卷十一〕
2.宗派所立教化之義理。又云教理。大乘、小乘分派别宗,各有主倡之教説,以施教化。如天台教義、華嚴教義、法相教義、俱舍教義等。
教證二道 教證二道總目錄
  教道與證道,或教行與證行並稱。以言語宣説,稱為教;基于教説而實踐,稱為教道或教行;而契合悟境真理之實踐,則稱證道或證行,合稱為教證。

『十地經論』卷一,以「阿含」為「教」,並以之與「證」並舉而廣論之。台宗即依準其説,將一切行法,分約行、約説二門。約行:即約行者實修觀行;約説:即指為對機誘引而施設化導能詮之教。又就此二門而分為四:
1.約行門教道:地前實修未契理體,仍循言教。
2.約行門證道:菩薩入十地位,理體現前,得離教親證真實法。
3.約説門教道:對地前菩薩為隨應機情、入地方便而説隔歷法門。如説真如為惑所覆,或須離空、有二邊以修真如觀。
4.約説門證道:對地前菩薩,説十地已證法。即機為地前,然法為相稱,地上已證融通無礙理證道之法。

總上述約行、約説之分,皆教道為方便權假,證道為真實。此説乃『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三、『法華玄義釋籤』卷六,依用『法華玄義』卷二下,有關教證二道説,以證權實,並解釋『摩訶止觀』卷三下,所顯别教義,亦即論證『法華經』以外之教為方便教,稱為教道;唯『法華經』為真實,故稱證道。

同時,化法四教各有其教證二道,其中、藏教、通教之教證為權假之設,稱為教證俱權;相對于此,圓教之教證皆為真實,稱為教證俱實;而别教則為教權證實,惟别教之教説,係針對不能直接理解圓教所立之方便説,然其證悟真理則與圓教同。

若依教道:别教、圓教之菩薩各具五十二階位;若依證道别教之初地菩薩,同于圓教之初住菩薩,稱證道同圓。『大乘義章』卷九、『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上等,依『十地經論』就教證體相,分出九種相對而詳釋,如行教相對、修成相對、就位分别、真妄分别、相實相對、體德相對、體用相對、自分勝進相對、約詮就實相對等。
〔大毘婆娑論一八三、十地論義記卷二、天台四教儀集註下〕
教觀二門 教觀二門總目錄
  教相門與觀心門之並稱,全稱教門觀門,簡稱教觀。台宗就教義理論與修行實踐而分判二門。
佛教聖典各種説法,自形式、内容等觀點加之分類、整理、推判而窮究其真理,屬思想體系理論,稱教相門;為體驗其真理修行方法,或講説要諦實踐,則稱觀心門。如論教義相狀差别而分五時八教等,即為教相門;心觀一念三千、一境三諦理之實踐法,即為觀心門。此二門猶如車之二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台宗為維護教義綱格,倘若偏向其中任何一方,即必須隨時加以輔整,如『天台三大部』中,『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二部,主説教相門,傍及觀心門;『摩訶止觀』則主説觀心門,傍及教相門。法相宗稱教相與觀道,密教稱教相與事相,日本淨土真宗稱教相與安心,凡此皆稱理論與實踐兩方面之妙談。
〔四教義卷一、教觀綱宗釋義卷上、法華玄義卷八下〕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總目錄
  一卷。明代智旭(1599~1655)大師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概説天台教義樞要之化儀、化法四教及十乘觀。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因長幅難閲故改為書册本。卷頭云(大正四六·936 C):「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故知本書以「教觀兼備」之天台教學立場,闡釋教觀二門之綱要。智旭大師鑑于『天台四教儀』之「止觀部門」過于簡略,故作本書補充之。若將本書與『天台四教儀』並為研究,可把握天台教義之精要。
清竦 清竦總目錄
  五代時高僧。台州(浙江天台)人,生卒不詳?台宗第十四代祖。從元琇大師受業,潛修天台十乘三觀法,日夜不懈。然后,繼元琇大師住持國清寺。時錢氏建吴越國,頗仰慕師之德行。極力護持而免受兵火之災。師乃勵志,長日臨座,高論不已,眾不敢有倦色,故有「高論尊者」之德號。門人有義寂、志因、覺珍大師等。
〔釋門正統卷二、佛祖統紀卷八〕
淨土境觀要門 淨土境觀要門總目錄
  一卷。元代懷則大師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書為懷則大師極力闡明宋代知禮大師之約心觀佛義。即天台觀法,有内觀、外觀二種。然有關觀阿彌陀佛應屬何種觀法?竟成為知禮大師門下引起爭議。本書即就此異論而加以探討敘述。
〔蓮門類聚經籍錄卷上〕
淨心 淨心總目錄
  即清淨心。指清淨之信仰心、清明離垢之心,或指眾生本具之自性清淨心。『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聽聞『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而生于十方佛前得安身立命。
『佛般泥洹經』卷上(大正一·166A):列有淨心、思心、智心等三心,淨心為尸大,思心為三摩提,智心為崩慢若。尸大心,即不淫、不怒、不貪;三摩提,即攝心不令散失;崩慢若,即心無愛欲,能持佛禁戒為旨趣。『新華嚴經』卷三十五,舉十種深心中,列有清淨心。唐代道宣律師之『淨心誡觀法』釋名篇:所謂淨心,即于現行煩惱、諸種病患等,修習對治,即時能隨分解脱,垢染漸滅,心轉明淨,發生定慧,起大乘清淨信心,趨向菩提種性住處,以今微因,后當感果。
〔新華嚴經卷七十三、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卷七、金剛三昧經〕
淨名寺 淨名寺總目錄
  位于浙江天台山。背倚高明山,一般稱高明寺。智者大師于佛隴講『淨名經』時,地忽起大風,吹散經卷,至五里外始落地;大師追去,見其地頗有靈氣,復感于山水勝秀,故築淨茅居之。
唐天祐年間(904~907)于其遺址創建該寺,稱為高明寺。后唐清泰三年(936),又號「智者幽溪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額淨名寺。明嘉靖中,曾一度淪為廢寺,至萬曆年間重建。寺内建築有大雄殿、天王殿、楞嚴壇、鐘樓。又藏有智者大師之柴金鉢及天竺貝葉經。寺旁有圓通洞;高明山下有大石,突兀崢嶸,如笋如笏,稱為看雲石,上刻「佛」字。
〔天台山全志卷六高明寺志·1995由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印行〕
淨覺 淨覺總目錄
  1.佛之異稱。心體無污染為淨,對境不迷稱覺。佛,意譯為覺;佛體清淨本然,故一般以淨覺為佛異稱。
2.北宋台宗高僧(992~1064)。霅川(浙江吴興縣)人,俗姓姜法名仁岳,字寂靜。自號潛夫,賜號「淨覺大師」。曾師事知禮大師十餘年,究其藴奥,及至山家、山外論諍漸激烈,師扶助知禮大師對抗山外派,出力甚多。后因論點不契而離去,投禮遵式大師門下,自成一派,世稱「雜傳派」或「后山外派」之泰斗。

曾住持昭慶寺及石壁、靈芝、慧安、清修諸寺,又主永嘉之淨社十年,大弘法化,還鄉住祥符寺。晚年專意淨業,燃三指供養佛,嚴守戒範。治平元年安祥示寂,世壽七十三。著有『大論節文』十二卷、『楞嚴集解』十卷、『楞嚴文句熏聞記』五卷、『楞嚴文句發軫鈔』二卷、『彌陀經疏』、『彌陀經疏指歸』、『金剛般若經疏』、『十諫書』、『雜錄名義』等凡五十五卷。
〔佛祖統紀卷二一、釋門正統卷五〕
添品妙法蓮華經 添品妙法蓮華經總目錄
  七卷。簡稱『添品法華經』。收于大正藏第九册。隋仁壽元年(601),闍那崛多與笈多共譯于長安大興善寺。『法華經』之漢譯本,依經錄所載共有六譯,然現代僅存本經及『妙法華』、『正法華』三部而流傳。
理具事造 理具事造總目錄
  理具即「本性」,乃先天具有之如實本性,又云本具、理造、性具、性德;此本有之性,隨因緣顯現而造諸現象,則稱事造,又云變造、事用、修起、修德、修具。
台宗認為一念心,具有三千諸法,即一念三千説。其本性圓滿具足萬有,稱為理具三千、理造三千、性具三千。但理具三千,常隨緣成為現象界,呈現森羅萬象之差别相,稱為事造三千、事用三千、變造三千、修具三千。以上合稱事理三千,又稱兩重三千、兩種三千,依其順次而顯示其體與用。然一一萬法,悉具本來三千諸法而無缺,理具與事造名雖異,然其體為同一旨趣。
理毒性毒 理毒性毒總目錄
  又云理性毒害。就『請觀音經疏』中理毒説是否性毒?為山家、山外二派所起諍論。經疏中解釋標題「消伏毒害陀羅尼」,謂法有體、用二義,消伏毒害乃闡明其力用,陀羅尼則説明其正體。消伏毒害之作用,有事、行、理三方面,事即虎狼刀劍,行即五住煩惱,理即法界,無染而染,即理性毒。對此,山外派智圓大師以理毒、性毒二者不同,認為真如以無明為緣而生起諸法,諸法乃無染而染,故稱為理毒。此毒非真如性德本具,故理毒可滅;性毒乃性惡無法滅除,故不應以性惡即理毒。山家派知禮大師則以其説為别教之説,圓教則認為理毒即性毒。知禮大師係就理毒即性毒之「即」字而論,以為若所迷法界不具三障之染,受熏變造而另有三障,此為别教之義,「即」之義不能成立;所迷法界原具三障之染,故現三障,復還原本時,染毒(即性毒)方合乎「即」義,為妙得契入圓旨。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一、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釋請觀音疏中消伏三用、天台教學史〕
理即佛 理即佛總目錄
  又稱理即、理介、素法身。台宗所立圓教六即位之一。從凡至聖分為六位,理即為初位。所謂理即,以一切眾生皆具中道佛性為理,此理具位與證得究竟佛果,相即不二為即,如三惡道眾生,雖無一毫之善,然其本具佛性為理即;故理即佛,唯具法身理體,不必功德莊嚴。『摩訶止觀』卷一下(大正四六·10 B):「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如上説,三諦一諦、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菩提心。」
〔天台四教儀〕
理教 理教總目錄
  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中之通教及圓教。「事教」之對稱。依所詮釋事理範圍,以欲、色、無色三界而分界内、界外。通教係談「因緣即空」理,稱為界内理教;相對之,藏教乃主説色心諸法之事相差别,稱為界内事教。圓教係説「圓滿融即」之理,稱為界外理教;相對之,别教之詮釋恆沙無量事,稱界外事教。
理善 理善總目錄
  滅理惑之深妙善,乃「事善」之對稱。以淺深相對而分事理。如以滅事惡為淺近善,稱為事善;滅理惑為深妙善稱理善。據『法華玄義』卷五:以藏、通、别、圓四教,分為界内事善、理善及界外事善、理善;其中通教為界内理善,圓教為界外理善。
理懺事懺 理懺事懺總目錄
  懺悔分事、理二種。「理懺」為「事懺」之對稱。又云觀察實相懺悔。即過去、現在所作一切罪業皆由心起,若了知自心本性空寂,則一切罪福相亦皆空寂,如是觀察實相理以滅罪,稱理懺。
事懺,又云隨事分别懺悔,以身禮拜瞻敬,口則稱唱讚誦,意則存想聖容。披露過去、現在三業所作之罪。『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二、『維摩經文疏』卷十五、『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等,依大小乘之説,分三種懺悔:1.作法懺悔,2.取相懺悔,3.無生懺悔。其中,作法、取相懺悔屬事懺,無生懺悔則理懺。
〔摩訶止觀卷二上〕
現世利益 現世利益總目錄
  當益之對稱。現在世受佛、菩薩之恩惠。由祈禱、修法、作善、念法等,得息災延命除病滅罪,乃至國家安穩等利益。又云現生益、現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此如來名號一入眾生耳,可消除眾病,家屬資具豐足。『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三身品」:講説金光明王微妙經典,可于其國土得國強軍盛、離病延命、王臣后妃無諍、國人修行正法無枉死者、諸天常護眾生等利益。
『觀念法門』載: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益壽,不遭九橫之難。日本親鸞上人于『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卷三:念佛行者于現生可獲十種利益:1.冥眾護持,2.至德具足,3.轉惡成善,4.諸佛護念,5.諸佛稱讚,6.心光常護,7.心多歡喜,8. 知恩報德,9.常行大悲,10.入正定聚。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灌頂經卷四、安樂集卷上〕
眷屬妙 眷屬妙總目錄
  法華「跡門十妙」之第九妙。指昔時曾受教于如來法,而今前來輔助如來教化者;此等如來之眷屬共分為五類,一一類中皆為不可思議,故稱眷屬妙。即:
1.理性眷屬:一切眾生,即眾生與佛,體性一如,平等無别,故不論結緣不結緣,皆佛子。
2.業生眷屬:由宿昔聞法善業,而今世值佛受教得度者;此等眾生係于昔時與大通佛結緣,故今來此受化。
3.願生眷屬:曾發宿願,願生于佛出世時之眾生;此等眾生,依宿願而來,故無論為親或怨,皆得見佛聞法。
4.神通眷屬:先世曾值佛而發心眾生;猶未斷盡煩惱,仍須再度受生,故在上界或他方,及今聞佛出世,以願力或神通力來生此界,無論親或怨皆以輔助佛行化,斷除餘惑出三界。
5.應生眷屬:已斷除無明惑而得法身根本,復以應化身入于娑婆,導引眾生而使向佛道者,如佛母摩耶夫人、佛子羅睺羅乃至諸聲聞等,悉是内秘外現皆為法身菩薩。
〔法華玄義卷六下〕
第一寂滅 第一寂滅總目錄
  實相妙理、涅槃寂靜。實相妙理,本為諸法中之第一義,故稱第一;遠離一切言辭相,故稱寂滅。『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九·9 B):「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第一義悉檀 第一義悉檀總目錄
  『大智度論』卷一説,四悉檀之第四,又云入理悉檀。佛以善巧依第一義來詮明,一實中道理,令眾生斷惑證理,稱第一義悉檀。即諸佛化導眾生法,有四種範疇,各成就其義,互不違背。其中第一義悉檀,即一切戲論悉可破散,諸佛及辟支佛、阿羅漢等行法,則真實固而不可破散,是超越語言道,心行處滅。
第一義悉檀分為可説、不可説:1.以諸佛等所得法為不可説。2.以一切實、一切非實、一切實亦非實、一切非實非不實等,四句闡説諸法實相為可説。若配于化法四教四諦,第一義悉檀即圓教無作四諦。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
第十六王子 第十六王子總目錄
  釋尊過去世前身之一。于過去三千塵點劫時,演説『法華經』之大通智勝佛,未出家前為國王,有十六王子,父王成道,諸子皆隨從出家學道,聞『法華經』歡喜信受。亦各自昇法座演説此經而皆成佛。于十方國土説法度生。其第十六王子即于娑婆世界,成正等正覺之佛陀,亦常教化過去大通智勝佛諸王子所化之眾生。
〔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
貪欲 貪欲總目錄
  又稱貪毒,略稱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煩惱之一。與「渴愛」同義。即對于自身所好,對境生喜樂之念,而起貪着之欲望。與無明共為三界輪迴苦之根本煩惱。『法華經』譬喩品(大正九·15 A)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貪欲即是道 貪欲即是道總目錄
  貪欲之事難惡,然具法性之實理,故依用貪欲而觀法性。此係基于台宗所立性惡法門,即以惡為眾生本具之性德。『摩訶止觀』卷十下(大正四六·136 B):「行惡者,執大乘中貪欲即是道,三毒中具一切佛法,如此實語,本滅煩惱,而僻取着還生結業。」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
通别 通别總目錄
  討論某一問題時,有通、别之分。義相上之一般共識,稱為通;各各念異,稱為别。又云通局。局,乃限于某一部分。通别一語,向為諸種義門所用。劉宋慧觀大師于其五時教中,立三乘别教、三乘通教名目;吉藏大師『三論玄義』,為破大小二迷,分通論、别論;智者大師在『維摩經文疏』卷二一:空、假、中「三觀」分通相、别相;迦才大師『淨土論』卷上,區分往生因為通因、别因;義寂大師『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上載:受戒法有通别二受。此外尙有通序、别序、通解、别解等,例證不勝枚舉。
〔十八空論、佛性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二、勝鬘寶窟卷上本〕
通明禪 通明禪總目錄
  禪定之一。阿羅漢等聖者于修四禪定、四無色定、滅盡定等九次第定時,觀息、色、心三事之禪法。又云通明觀禪、通明觀。修此禪定時,必通觀息、色、心三事而徹見無礙,故稱通明;又能得六通、三明,故稱通明。
『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二以下,論及此禪法,而未有通明禪之名。在我國南北朝時代北地禪師修得證之,始稱通明禪。
『摩訶止觀』卷九上(大正四六·121 A):次通明禪發相者,上特勝修時觀慧,猶總見三十六物,證相亦總。通明修時細妙,證時分明。華嚴亦有此名。大集辨寶炬陀羅尼,正是此禪;請觀音亦是此意。修時三事通修,能發三明、六通。
此禪修證之相:初禪時,斷離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具覺、觀、喜、安、定五支,視息、色、心三事如泡沫相;二禪時,斷離五蓋,具喜、安、定三支,視三事如浮雲相;三禪時,斷離五蓋,具念、捨、慧、安、定五支,視三事如影相;四禪時,斷離五蓋,具念、捨、不苦不樂、定四支,視三事如鏡像;五空處定滅盡三事,見皆空;六識處定,斷滅其空缘識;七無所有處定,斷滅其識,緣無所有;八非想非非想定,斷滅其無所有,緣非想非非想,九滅盡定,斷滅非想非非想等三種受想,身證滅受想之法。
〔法界次第卷上〕
通教 通教總目錄
  四教之一。即五時八教中,化法四教之第二,以方等及般若二時,所宣説因緣即空,無生四諦為教旨。在『四教義』卷一、『法華玄義』卷三下、『四念處』卷二等書中,對通教之「通」有不同詮譯。

據『四教義』卷一:通教之「通」有八義,即:1.教通:為三乘同稟。2.理通:三乘同見偏真理。3.智通:三乘同得巧度一切智。4.斷通:三乘同斷界内見思惑。5.行通:三乘同修見思無漏行。6.位通:三乘同歷乾慧乃至辟支佛等位次。7.因通:三乘同以九無礙為因。8.果通:三乘同得九解脱二種涅槃。又此教稱通教,而不稱共教,乃其教意不僅近于二乘,亦遠通别教、圓教。

一.『法華經玄義』卷三下:通教之「通」有二義:1.三乘共學義:即藏教之三乘,于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所學各異;通教三乘共學諦、緣、度,皆見「當體即空」理故稱通。2.單以菩薩:有通前通后義,通教之菩薩有利、鈍二種,鈍根菩薩與前藏教同證但空涅槃,稱為通前藏教,鈍同二乘;利根菩薩,聞當體即空説,了知不但空義,通于其后之别、圓二教,所詮中道實相理,稱通后别圓。此唯以菩薩,有通前通后義,故稱通教。

二.據『四念處』卷二:通有三義,稱為三通,即:
1.因果皆通,指共學行因、得果皆同之三乘。2.因通果不通:指初三乘共學,其后别接入别教、圓教之利根菩薩。3.通别通圓:指依通開導,雖本為别、圓之根機,以通教當體即空為方便,而開導别、圓中道智解。
再于化法四教中,藏通二教不同,藏教以三乘為各别之教,觀修不同,以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行等,其行位亦各有異,且正教二乘,傍化菩薩;而通教則以三乘同修般若,共觀因緣即空理,所斷之惑、所證之智,與行位亦皆同,正化菩薩,傍化二乘,故藏通二教不同。

台宗以藏通二教為界内教,皆斷除見思惑,見偏真空理,僅出離三界分段生死;其中藏教機為鈍根,即析色見空,故稱為界内拙度;相對于藏教鈍根,通教機為利根,即觀當體即空,故稱界内巧度。又通教雖説空,其中自含中道理,故利根菩薩見之得以接入于别教、圓教,稱為别接通、圓接通,此即通教被視為大乘初門之原因。

又若配于菩薩修行階位,則乾慧等十地,乃三乘所共十地,聲聞及鈍根菩薩于第七地,緣覺于第八地,各灰身滅智,利根菩薩中,其上根者于第四地,中根者于第五或第六地,下根者于第七或第八地「被接」而進入别、圓二教,故第九菩薩地及第十佛地,無有實在之佛菩薩位,稱為有教無人、果頭無人。
〔三論玄義、法華玄論卷三〕
通教四門 通教四門總目錄
  通教學人,所學雖同為諸法如幻、因緣即空理,然觀法有四門之别:
1.有門:又稱實門。諸法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然而有門以即空之有而入道;以善惡業果法,乃至涅槃皆如幻化,如鏡中像無實性,然尙有幻相之認知。
2.空門: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以幻化本自無實,以無實故空,如求鏡中像,終不可得。
3.亦有亦空門:又稱亦實亦不實門。謂雙照空有而入道;以諸法既如幻,故稱為有,幻不可得故稱為空,如鏡中像,雖見然實無可見,雖實無可見而有見。
4.非有非空門:又稱非實非不實門。謂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雙遮空有而入道;即二邊皆捨。據『四教義』卷三:通教四門者,即『大智度論』卷一,所説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
〔大智度論卷二、法華經玄義卷八下〕
通惑 通惑總目錄
  别惑之對稱。台宗所立三惑中,見思惑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共同斷除故稱通惑。至于塵沙、無明二惑係别教菩薩當斷,故稱别惑。
通解十如是 通解十如是總目錄
  又稱總釋十如是。『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舉出十「如是」之語,但經中並無進一步之解説,歷代諸師遂以此「十如是」廣作闡釋,較著名:劉宋法謠、蕭齊玄暢、梁代法雲大師等。智者大師綜合諸師之説于其著『摩訶止觀』卷五,詳述十如是之一般解説稱為通解;而智者大師創立新説,另從十法界、佛界、離合、位次等四方面分别解釋十如是,稱為别解四類。

通解十如是,即:
1.相如是:又云如是相,指外在可見形相顯現善惡行為。
2.性如是:又云如是性,指内在不可見之本性,諸法本性各有不同,無法改變,如木有火性,遇緣即發;此性亦指理性、佛性。
3.體如是:又云如是體,指眾生之質體,如五藴、十二處皆以色、心為其體。
4.力如是:又云如是力,指諸法所具有功能,如磚、泥可為砌牆之材料。
5.作如是:又云如是作,指身、口、意三業作為。
6.因如是:又云如是因,指招致果報業因(唐代新譯為等流因),即由前世所習染,成為今時之善惡業種。
7. 緣如是:又云如是緣,緣指助因,如以五榖種為因,雨露水土為其緣,所謂因緣和合,而種子即依雨露等助力而成長發芽(新譯為異熟因)。
8.果如是:又云如是果,指從過去所習染因,得其相應之果(新譯為等流果)。此習因、習果,相隔時限有三:①二者相隔過去、現在二世,②二者相隔現在、未來二世,③于現在世中因果皆有。
9.報如是:又云如是報,指由善惡業因,所招感未來苦樂果報(新譯為異熟果)此報因、報果間,必因果招彰。
10.本末究竟等如是;又云如是本末究竟等,即以上述各項「如是」中之「相」為本,「報」為末,本末皆由因緣所生,故本末皆空,此空即為諸法平等之極致。又前九種如是皆屬「事」,本末究竟等如是則為「理」。

台宗之空假中三諦闡釋,以空諦觀之本末皆為真空,以假諦觀之本末皆為妙假,以中諦觀之本末皆為中道法界。是知本末究竟平等三諦即為「實相」,而前九種如是則為「諸法」;兩者融合即以十如是闡釋諸法實相之「性空真如」諦觀要旨。
〔法華玄義卷二上、三上、法華文句卷三下、法華義疏卷四、授決集卷下、十如是義私記〕
陰妄一念 陰妄一念總目錄
  台宗觀門之境體。指凡夫日常所起一刹那之妄心,又云介爾妄心。陰妄:陰為藴之新譯,即此心屬五藴中之識藴而為迷妄;一念:為一刹那之心、介爾細念。指第六識無記心。謂現前介爾之妄心,圓具三千諸法,含藏圓融三諦妙理,故成為所觀境。其他諸法雖具此妙理,然初心者,參法直以融妙法體為所觀,故不以眾生界或佛界,而必揀擇近要易修之觀己一念心法作為所觀境。
〔摩訶止觀卷五上、四念處卷四、十不二門指要鈔上〕
頂珠 頂珠總目錄
  又云髻珠。即頭頂髮髻中之明珠。法華七喩之一。即如立有大功者,王以髻中明珠賞賜之。比喩法華之甚深秘藏,開顯一乘妙旨,是佛最高恩寵,如王髻中明珠。
〔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
頂墮 頂墮總目錄
  自頂位墮落。又云頂退。指聲聞四善根位中,自第二頂善根位退墮而生惡道。
蓋四善根中之煗、頂二位,為動諸根而若住散亂心,親近惡友,不聽聞正法,或自邪解,則必退失已得之位,而墮惡道。若忍位及世第一法,則不動善根故永不退墮于惡道。
智者大師以頂墮解為隋在頂位,不進不退之境地。即在圓教十信位而愛着相似法,無法進入初住位,又十信已斷見思惑,故不退墮。以其不退不進猶如住山頂;或謂已離三界惑故稱為頂,于此頂位不進,是為頂墮。

又『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則以菩薩退墮二乘為頂墮,據卷三九五載:由能入菩薩正性離生之故,即住菩薩種姓地中;既住菩薩種姓地中,即能決定不從頂墮;若從頂墮,應墮聲聞或獨覺地。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三六、發智論卷一、大毘婆娑論卷六、大智度論卷八六、法華經玄義卷九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四〕
頂禪 頂禪總目錄
  最高至上禪。台宗以「超越三昧」之異稱。『大智度論』卷十七(大正二·187 B):「諸禪中有頂禪。何以故名頂?有二種:阿羅漢壞法、不壞法。不壞法阿羅漢,于一切深禪定得自在。能起頂禪,能轉壽為富,轉富為壽。」可知『大智度論』對禪究極狀態之異名,即稱「頂禪」。『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十言及超越三昧亦載(大正四六·548 B):「亦名頂禪。于諸禪中最為高極,則能轉壽為福,轉福為壽。故復名佛智三昧。」
另外,以頂禪在『大毘婆娑論』卷一七八、『俱舍論』卷二七、『顯揚聖教論』卷二所説之「邊際定」,即第四靜慮分為九品,即其上上品定。或謂頂禪為『大毘婆娑論』卷一六五、『俱舍論』卷二八所説之「超定」,即超離有漏、無漏禪定之階次,能自由轉移之定。
〔法華玄義復真鈔卷三、法華玄義私記卷四本〕
鹿車 鹿車總目錄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所説三車之一。與羊車、牛車,合稱三車。喩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中之緣覺乘,以其常樂寂靜,獨居修道,如鹿處山林,不近人眾。
蓋車有運載物之作用,故以比喩佛之教法,可度眾生至于涅槃。若有眾生隨從佛,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獨樂善寂而深知諸法因緣者,稱為緣覺乘或辟支佛乘。此即如來為求拔濟眾生令離三界之苦,所施方便智慧為焦點。
勝應身 勝應身總目錄
  又稱尊特身。乃劣應身之對稱。台宗將佛應身分為勝、劣二種,其勝者稱為勝應身。此係對于初地以上菩薩,而應現尊特舍那身。此身為藏、通、别、圓四教中之通教利根者(已徹見「不但空」理)所見之佛身,亦即于丈六佛身上,所現周遍法界相好身。『摩訶止觀』卷一之二闡釋「見相發心」之理時,謂四教人依根機不同,見佛之不同相好而發菩提心。依此則藏教人觀劣應相好;通教人觀勝應相好;别教人觀報佛相好;圓教人觀法佛相好。此係以三身中之應身而分勝劣,乃對于丈六佛身而配觀想淺深于四教。

蓋四教中,藏教人所見佛身即劣應身,劣應身亦顯現丈六相于四土中居凡聖同居土,而通教人所見勝應身,雖亦同為丈六身相佛身,然能變現神通,隨意自在示現十里乃至百億里之相,于四土中居于方便有餘土,由此可知兩者具有明顯勝劣之别。

此外,勝應身又指報身中之「他受用身」。台宗自佛身分判為法、報、應三身,其中報身又分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他受用身,乃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轉正法妙之身。自受用身,乃諸如來修習無量福慧,恆自受用廣大法樂之身,故他受用對自受用而稱應身。又對于第三應身之劣而稱其為勝;蓋勝應身,為他受用之報身。『法華文句記』卷九下(大正三四·330 B)「故他受用亦得名報,亦得名應。若勝若劣,俱名應故。」
〔法華文句卷九之一、金光明文句卷一、卷二、四教儀集註半字談卷五(癡空)〕
善人禪 善人禪總目錄
  九種大乘禪之第五種。能含攝一切善法,為大善根眾生所修之禪定。有五種:
1.不味着:謂此禪定不樂着于禪定之味。
2.慈心俱;謂愛念眾生心與禪定同時産生。
3.悲心俱:謂悲愍眾生心與禪定同時産生。
4.喜心俱:謂歡喜眾生離苦得樂心與禪定同時産生。
5.捨心俱:謂無憎愛之平等心與禪定同時産生。 
〔法華玄義卷四上、法界次第初門卷下〕
善巧安心 善巧安心總目錄
  十乘觀法之第三種。為善巧安心止觀之略稱。謂巧妙運用止觀,使心安住于法性中。此觀法,除上根外,為中下二根必修觀法之一。
〔摩訶止觀卷五上〕
善知識 善知識總目錄
  正直有德行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云知識、善友、親友、勝友、善親友。反之,教導邪道之人,稱惡知識。『摩訶止觀』卷四下,善知識有三種:1.外護:指從外護持,使能安穩修道。2.同行:行動與共,相互策勵。3.教授:指善巧説法。圓暉大師之『俱舍論頌疏』卷二九:與法者為上親友,與財、法者為中親友,僅與財者為下親友,以上稱為三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亦舉出人、法、人法合稱等三種善知識。
善惡 善惡總目錄
  善與惡,若再加上無記,則合稱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順理,惡指違理。然于經論中有多種不同説法,依『成唯識論』卷五之意,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與無漏行法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違損之有漏行法為惡。其善惡分際,在順益與違損之差别。且善惡二者皆須貫串此世與他世,否則即為無記。如人、天樂果,于此世雖為順益,于他世則不為順益,故非為善而稱無記性。又如惡趣苦果,于此世雖為違損,于他世則不為違損,故亦非惡而為無記性。

淨影寺慧遠大師『大乘義章』卷十二中,就人、天、二乘、菩薩、佛等五乘,以闡釋善惡之名。即:1.順益為善,違損為惡。即以五乘所修善法為善;能招感三途果報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别報業等,稱為惡。2.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指無相空性。佛、菩薩及二乘所修善法為善;人、天所修善法是屬有相行,故為惡。3.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為己之自體,即指法界真性。依此義,以五乘緣修之一切善行皆惡為焦點。

台宗立善惡有六種:
1.人、天之善:指五戒、十善等之事善。但因人、天之果報盡時,仍墮于三途(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中,故亦為惡。
2.二乘之善:二乘人能遠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苦,故稱善;但二乘人雖能自度,而不能度他,故亦為惡。
3.小乘菩薩之善:小乘菩薩慈悲兼濟故為善;但因于自身中未斷任何煩惱故亦為惡。
4.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思煩惱故稱善;但因未見别教中道理,未斷無明故亦是惡。
5.别教菩薩之善:别教菩薩能見中道理為善;但所見中道為隔歷中道(隔離而不融通中道)而非圓教之圓融中道,其行帶有方便,不合中道理亦為惡。
6.圓教菩薩之善:圓教菩薩所見之圓妙理,本為至極之善,但由「順、背」及「達、着」等二義而亦為惡。「順、背」:謂順實相圓理為善,背之則為惡;「達、着」:謂達此圓理為善,而于圓理生起執着則為惡。其中第二義係以達、着二者判别善惡為台宗獨特之説。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大乘義章卷七、摩訶止觀卷二之三〕
善惡四位 善惡四位總目錄
  過去善惡作用,于今聞法有四位之别。即:
1.惡用偏增:此位不得聞法。如『法華經』卷七,增上慢人,于二百億劫中,常不聞法。
2.善用偏增:此位常聞法。如十住以上之大菩薩等。
3.善惡交際:謂捨凡入聖時,此位中有一類人聞法甚難,偶爾聞之即悟,如常啼菩薩、須達長者之老婢等雖為魔所障,或為自惑所障,而隔聞見,但不久即悟。
4.善惡容預:此位之善惡,同為生死流轉法,故為多難聞法,但因惡用不增,故亦非從不聞法;又非善惡交際,故雖能聞法而不能獲得大益。六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即是此類。由此可知,上根人中有難聞佛法者;凡愚人中亦有能聞法者。
〔往生要集卷下末〕
單三複三具足一 單三複三具足一總目錄
  經典所立之經題,概分為三種單稱、三種複稱、一種三稱具足,共為七種,以分别各經確立經題之旨趣。故又稱七種立題。智者大師認為歸納一切佛經之題,不外乎人、法、譬三大種,其中,又由單、複、具足之不同,而可細别為七種:
1.單人立題:如『佛説阿彌陀經』;其中之「佛」(釋迦佛)與「阿彌陀佛」均為人,而以釋迦佛為能説人,阿彌陀佛為所説人。
2.單法立題:如『涅槃經』,此經旨在闡説涅槃是法,單為以法立名之經題。
3.單譬立題:如『梵網經』,「梵網」指梵天寶網,其網目上有千重綵絡,重重交徹,無量無盡而不相障礙,而『梵網經』中之内容,即在講説十重四十八輕之大乘戒法,其一一教法無量無盡,猶如梵天網,故取以為譬。
4.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其中「文殊」為人。「般若」為法。
5.法譬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其中「妙法」為法,「蓮華」為譬喩。
6.人譬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其中「如來」為人,「師子吼」為譬喩。
7.具足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喩。上記七種,前三種單人、單法、單譬,並稱為單三,即指三種僅具有單一稱目;其次之三種人法、法譬、人譬,並稱為複三,即三種具有兩;最后一稱為具足一,指一種三稱皆具足。總括全部七種,則稱為單三複三具足一。

此以特殊義例,來判别經題旨趣。三論宗集大成者吉藏、東晉淨土教高僧慧遠、華嚴宗澄觀等諸大師亦各有見解。如吉藏大師于『法華遊意』中,共舉出但人、但法、但處、但時、但事、但喩、法喩雙舉、人法俱題、三義立名等九種。此外,其餘諸師列舉題目與解釋亦各異其趣而有特色。
〔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維摩義記卷一本、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八〕
尊特報身 尊特報身總目錄
  尊崇奇特之報身,略稱尊特身。蒙潤大師之『四教儀集註』卷上:梵語盧舍那,亦名尊特。報身為酬報因位願行之佛身,為法、報、應三身中之第二。此尊特報身,原居于實報土,具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相好圓滿廣大身形,然于娑婆世界出現之應身上,現起其尊特身。如華嚴會座教主盧舍那身,係對别圓二教之頓大根機而特現尊特身,故稱須現尊特身。相對之,法華會座中小機純熟,對于丈六三十二相應身,直接感見尊特身,稱為不須現尊特身。
〔維摩經文疏卷二、觀經妙宗鈔卷四、四明教行錄卷四、讀教記卷七、山家義苑卷上〕
惑染 惑染總目錄
  惑:指煩惱,即謂迷于貪欲、瞋恚、愚癡等煩惱而染污真性。『維摩經略疏』卷一(大正三八·564 B):「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也。」
悲觀 悲觀總目錄
  五觀之一。悲:惻隱之意。即常懷救苦救難之心而觀察眾生。『法華經』卷七普門品(大正九·58 A):「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普門 普門總目錄
  又云無量門。指普及于一切門。台宗認為『法華經』所説之中道實相理, 即遍通于一切,故諸佛菩薩依此理,能開無量門示現種種身,以拔眾生苦成就菩堤。
又以此而顯「十普門」之説,即: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説法普、成就眾生普、供養諸佛普等十普門。由此完成自行化他之殊勝德為旨趣。華嚴宗認為,圓教所説重重無盡主伴具足之理,即于一之中攝一切法,亦即『華嚴經』所説一門教法,實包含一切門,故稱為普門、普法。
又密教學認為總該諸尊德用,而包含一切總智總德之大日如來稱為普門;對之,彌陀藥師等諸尊,僅現一智一德,此種佛、菩薩則稱為一門。以大日如來為中心而諸佛、菩薩、諸天群聚會合之胎藏、金剛兩部大曼荼羅,稱為普門曼荼羅、都會曼荼羅;又建立此曼荼羅稱為普門壇;悉誦持海會諸尊之真言稱為普門持誦尊。
此外,由「一即一切」而修行一門法,可得普門萬德。
又佛、菩薩依種種緣,顯示種種相,而來救度眾生稱為普門示現。  
〔大日經疏卷一、卷四、卷八、觀音經玄義卷下(智顗)、法華玄論卷十、法華文句卷十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二(法藏)、法華經科註卷八〕
普門示現 普門示現總目錄
  佛菩薩神通自在,示現種種身,開無量法門,使眾生得證圓通。『法華經』普門品詳説觀世音菩薩之化導,觀音大士以三十三相為其普門示現之妙用。『摩訶止觀』卷一之五: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示以八相成道;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則以普門示現而顯示感應十界,以現身攝化為旨趣。此普門示現相當于十普門中「入法門普」。
〔往生論註卷下、大日經疏卷六〕
普賢三昧 普賢三昧總目錄
  普賢菩薩之修法,有顯密二法。
1.顯教:即依『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及『法華經』所説,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諦觀諸法實相中道理,懺悔六根罪障。若成就此三昧,則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示現而摩其頂。
2.密教:即依『普賢金剛薩埵念誦儀軌』所説,若身口意三密與佛相應,則現成普賢身,稱為普賢三昧。『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上(大正一八·272 A)依普賢三昧體及金剛三昧微妙堅牢和力,出現普賢大菩薩身。又普賢、文殊二大士為雙對法門,普賢菩薩主司一切三昧,文殊菩薩主司一切般若,助佛教化,故相對于文殊般若而稱普賢三昧。『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大正三五·441 C〕:普賢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
〔法華三昧懺儀、摩訶止觀卷二下〕
智旭 智旭總目錄
  明代高僧(1599~1655)吴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鍾,名際明。字蕅益,號八不道人。少習儒學,以衛道為職責,曾撰『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時,恭讀蓮池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悟前非,將所著闢佛論等盡燒毀。二十歲時誦『地藏本願經』發出世志。二十三歲發四十八願,自名大朗優婆塞;以聽講『大佛頂首楞嚴經』,對何故有大覺、何以生起虚空和世界等問題生疑?遂決意出家,體究大事。

二十四歲投禮雪嶺大師剃度,改名智旭。夏秋之間于雲棲寺聽講『唯識論』,疑與『佛頂經』之宗旨相矛盾,叩問之,得「性相二宗不許和會」之答,師猶不解其意?遂往徑山坐禪,豁然悟性相二宗本無矛盾衝突。二十六歲受菩薩戒,翌年遍閲律藏。偶罹病將危乃專意求生淨土。三十歲時,依道友雪航師之請,于龍居寺講律,繼至金陵,深切體察宗門流弊,自此決意弘律。三十二歲,擬註『梵網經』,而作四鬮于佛前為奉何宗?拈得天台宗之鬮,從此詳究天台教理。

翌年,入浙江孝豐靈峰寺,繼之歷住九華、温陵、石城、晟谿、新安等地,弘揚台教,注釋經論。

年五十六,于靈峰臥病,撰『西齋淨土詩』,另贊補九部書名為『淨土十要』。病癒撰著『閲藏知津』『法海觀瀾』二書。十月病再發,口授遺囑,並著『求生淨土偈』。

西元一六五五年一月二十一日趺坐繩床,舉手向西安祥在大眾念佛聲中示寂,世壽五十七,法臘三十四。

師為人嚴峻精修,厭棄名利,固持戒品而弘揚律藏,生平以閲藏著述為職。綜學法相、禪、律、華嚴、天台、淨土諸宗教義,尤持重天台宗,並主張佛、道、儒三教一致。除佛教諸宗外,亦究儒教及基督教,著作範圍甚為廣泛。其禪法係承繼延壽、梵琦、真可等大師之文字禪,而會歸于天台教觀。對天台教義亦有獨到之見解。在教判方面,安立貫通前后之五時説,于教理主張性具善惡與色心雙具、理事兩重三千,于觀法則沿用山家派之妄心觀。于律學方面,注重戒律實踐。其禪、教、律學,終皆指歸淨土,主張禪淨合一。並鑒及當時佛教中門户分歧之流弊,故力求諸宗調和,主張禪、教、律三學統一。其思想總結為三學攝歸一念,以念佛總攝釋迦一代時教。

清代以降,台家講道多以師之經論經疏為依據,形成「融合禪、教、律而歸入淨土」,延續至今尙盛。
大師示寂,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后人尊奉為淨土第九祖,天台第三十一祖。與憨山、紫柏、蓮池大師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其弟子有照南、靈晟、性旦、等慈等諸師。

著作頗多,有『楞嚴經玄義』二卷、『楞嚴經文句』十卷、『阿彌陀經要解』一卷、『金剛經破空論』一卷、『梵綱經合註』七卷、『毘尼事義集要』十七卷、『相宗八要直解』八卷、『閲藏知津』四八卷、『周易禪解』十卷、『四書蕅益解』四卷等四十餘部。其中『閲藏知津』為介紹佛教經典目錄學之著作。其弟子成時師編輯其遺文,題為『蕅益大師宗論』十卷。今人輯成『蕅益大師全集』而行世。
〔八不道人傳、淨土聖賢錄卷六、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一〕
智者 智者總目錄
  1.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體之人。『法華經』藥草喩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語,即表示此意。
2.天台智顗大師之德號。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從依智顗大師受菩薩戒,並尊奉為「智者」之德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
智者大師别傳 智者大師别傳總目錄
  一卷。隋代灌頂(561~632)大師撰。又稱『隋天台智者大師别傳』。以編年體記述,智者大師之行蹟。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
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之大成,灌頂大師則是天台法門之繼承者。在智者大師傳記中,本書撰著年代最早,記述亦極為詳細故廣被重視,與『國清百錄』同為大師行蹟之重要資料。
道宣律師著『續高僧傳』中之智顗傳,即承繼本書而來,二書雖略有出入,但可互補不足。
關于大師之資料,另有宋代曇昭大師『天台智者大師别傳註』一卷,及志磐大師『佛祖統紀智顗傳』。又據『國清百錄序』所載:渚宫之法論、會稽之智果師等,亦有智者大師别傳之作,可惜都失傳。
智者大師塔院 智者大師塔院總目錄
  位于天台縣北十公里,即天台山佛隴真覺寺中,乃天台宗創始者智者大師塔院。建于隋開皇十七年(597),殿内安置大師肉身塔,塔高約七公尺,全用青石雕成,二層六面,有飛檐二重,第一層正面佛龕中安奉智者大師坐像,殿后壁上則懸掛天台宗十七位祖師畫像。寺門外有碑亭,安立唐代元和六年(811)翰林學士梁肅所撰、徐放所書之修禪道場碑一座。
智圓 智圓總目錄
  宋代高僧(976~1022)。乃台宗山外派大師。錢塘(杭州)人,俗姓徐。字無外,號潛夫,又號中庸子。八歲于錢塘龍興寺出家,初習儒學,能詩文,后依奉先寺源清大師學習天台教觀。源清大師示寂,師離群隱居,研考經論,探索義觀,並與同門慶昭、晤恩等大師闡述山外派學説,與山家派代表知禮大師展開論辯。
后隱居西湖孤山瑪瑙坡養疾,從其學者眾。自此勤加著述,撰『閑居編』六十卷(存五十一),『金光明經玄義表徴記』一卷,于該書中以四難否認『金光明玄義』廣本觀心釋,以對抗山家派。
師又通周、孔、荀、孟、揚雄、王通之書,常謂以儒修身,以釋治心,欲調合儒、釋、道三教之融和為職責。

乾興元年二月在念佛聲中安祥示寂,世壽四十七,遺囑以陶器斂遺骸,藏于所居之巖内。又師撰『文殊般若經疏』『遺教經疏』『般若心經疏』『瑞應經疏』『四十二章經注』『不思議法門經疏』『無量義經疏』『觀普賢行法經疏』『阿彌陀經疏』『首楞嚴經疏』等十種,以教示徒眾,世人稱師為「十本疏主」。又以師隱居孤山,世稱孤山智圓。徽宗崇寧三年(1104),勅謚「法慧大師」。

除上記外,另撰有『涅槃經疏三德指歸』二十卷、『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首楞嚴經疏谷響鈔』五卷、『金光明經文句索隱記』一卷、『涅槃玄義發源機要』一卷、『十不二門正義』一卷等等,凡一百七十餘卷。
〔閑居編序、閑居編卷十二至卷十六、卷十九、卷三四、佛祖統紀卷十、卷二五、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六、釋氏稽古略卷四、往生集卷上〕
智璪 智璪總目錄
  隋代僧(556~638)。清河人,俗姓張。官宦世家。十七歲時雙親辭世,從安寧寺慧憑法師出家。復往天台山,受學于智者大師,精修法華懺法。至德四年(586),智者大師應永陽王伯智之請赴會稽山,師亦隨行,為永陽王修「法華懺法」。此外亦常修「法華三昧」,妙得諸多靈驗。
大業元年(605),煬帝巡幸江都,師往參謁,焬帝並為智者大師設千僧會。貞觀十二年,在念佛聲中安祥寂于國清寺,世壽八十三。
〔續高僧傳卷十九〕
智鍇 智鍇總目錄
  隋代僧(533~610)。豫章(江西)人,俗姓夏侯。年少出家,從楊都興皇寺法朗大師學三論,並從智者大師修習禪法。晚年造廬山大林精舍,修治西林寺,開講『法華』『涅槃』『十誦律』等。歷二十餘年,足不出山,亦不赴文帝禮請。大業六年安祥示寂于國清寺,世壽七八。
〔續高僧傳十七〕
智顗 智顗總目錄
  天台宗祖,智顗(538~597)是大師尊號,幼名「光道」「王道」,法號「智顗(義)」字「德安」。世稱「智者」,乃隋煬帝勅封之尊號。
大師俗姓陳,世居穎川(河南省許州之西),至東晉時代(西紀四世紀頃),因胡族(匈奴、鮮卑、羌)等侵入華北,而朝廷也被迫遷都于建康(南京),是以陳氏一族,也跟隨之南遷,移居荆州華容縣(湖南省)。
大師是梁大同四年(538)七月誔生于華容縣。據傳説:大師出生時,光明滿室,俱重瞳相,幼年聰慧過人。七歲時,就能諳誦『觀音普門品』等經,故被譽為神童。
大師之父親一陳起祖,係任職于梁元帝(武帝七子蕭繹),時官拜「使持節散騎常侍」,更被封為益陽縣開國侯。
梁承聖三年(554),江陵一帶,被西魏大軍攻襲,處于無奈情形下,梁元帝唯好投降,從此天下大權,便歸于陳霸先之手,遂改國號為陳。
梁朝滅亡,影響陳氏一家沒落。大師雙親,起祖夫婦因親睹國家敗亡,致使憂悲過度。一病不治而相繼死亡(大師十七歲)。古人説:「好景難長,世態變幻無常」。誠然不錯,昔日的名門公子,頓時變為無依孤兒。但這種家破人亡之悲境,也許是促成大師脱離俗塵增上緣?果然于翌年,機緣成熟,投禮長沙果願寺,法緒大師出家(大師十八歲555)。及至二十歲,依慣例,受具足戒在慧曠(534~613)律師座下。后到大賢山(湖南衡州南境),閉門精研持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等經,在僅兩旬之間,盡得其奥旨。
大師于天嘉元年(二十三歲),遙聞光州(河南省)大蘇山,慧思(515~577)禪師之禪慧兼具,德風蓋世,決意投禮其門,遂摒棄一切,越險衝難而始得進入光州。當時的光州,是位于陳齊兩國界境中,乃兵火不斷之地。思禪師一見,就連聲欣喜説:「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大正五○·191C)大師具有非凡宿因,由此可知。

大師在慧思禪師座下,苦練參究,精修普賢道場(法華三昧行),一日持誦『法華經』至藥王品之諸佛同讚言:「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豁然大悟,心境朗明,猶如長風雲遊于太虚微妙境界。同時,思禪師讚歎:「非汝勿證,非我莫識,所證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①」(大正五○·192A)大師自證三昧后,口若懸河,得無碍辯才,同時博得同道們器重。后人讚歎説:大師之開悟為「大蘇妙悟」。

然后,大師代講『大般若經』時,慧思大師即席對大眾説:「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矣。」大師這種成就,雖然受到慧思大師之讚歎。但卻不以此自滿,朝夕更加努力而勤修不懈。不久,戰事又起,承慧思大師示意而下山,至金陵瓦官寺住錫,時為陳光大元年(大師三十歲567)。

大師住錫瓦官寺,大開法筵,將其獨得之佛乘妙慧,加以無碍辯才,講解佛法奥旨。使當時堪稱德居僧首之警韶、法濟、法安等法師,盡捨指南之位,遵北面之禮恭于座下聽講。
〔參照:大正五○·192C〕

大師以年僅三十歲之僧青年,能在東晉以來,佛教文化最盛的金陵立足,且能揚名于世豈是偶然。由此可知是大師在大蘇山,親承慧思大師嚴厲薰陶所磨煉出來之成果。因為佛法價值旨在于注重理智修持和德行,決非是只以語文和口頭禪,所能體會得到。
大師住錫金陵八年(568~575)間,受到舉國上下一致皈崇,即:上得皇室寵遇,以及朝野名士禮敬;下受兆民欽仰。然若以弘法而論,當然是成功,但究其自他兩利方面而言,卻仍離大師本懷尙遠,因為聽法者雖日益增多,但領悟者卻日漸減少。大師覩此情景,精神上有説不出苦悶,于是想憶慧思大師臨别時:「……必須傳持慧燈化物,勿為作斷佛種之人」之嚴誡,油然生慚愧。因對于利他濟世之任務,生出無可形容之難過。于是大師便想:既然不能利他,復傷自行,豈不是空費光陰,徒勞無益。因此,決意不顧朝野名士之挽留,遂隠遁于天台山,日與獮猴為善友;夜和白雲作伴侣,實踐第二期苦行生活。

大師于太建七年(576~三八歲)九月,進入天台山,隨即棲住于華頂峰。有一夜,大師在峰巔石座上靜坐思惟,正在薰煉時,忽然狂風大作雷震山動,出現強輭兩大魔頭②,向大師兇猛襲擊,但洞徹諸法實相脱離一切憂苦的大師,豈能為其所動,仍然巍巍而莊嚴端坐。因而兩魔亦無可奈何地敗退。同時清淨宇宙,即時恢復晴朗寂靜之大自然境界。

大師經過此次降魔,思想得大轉變,由大蘇所證禪定(空觀),進趨至法華圓頓一實中道。換言之:由禪定轉向趨入俗諦止觀妙境界,遂而奠定天台教學基礎。

不久,大師移錫于土地寬大之佛隴,創建草茅精舍,繼續為諸弟子講學,至太建十年(579)五月,陳宣帝賜:「修禪寺」匾額,同時令始豐縣割税,以充作寺内經費,並派兩户農民為差使雜役。

大師在台山隱棲時(太建七年·575~至德三年·585),雖説是棲隱山中自修,但對于度眾工作,仍然不懈而並進無缺。即:當時山下附近住户,無不以從事捕魚為業,當然這種殺生之惡因,來生必受不堪設想之果報。大師睹此情形,極為憐愍,特囑寺眾將寺中所有值錢之物變賣,兑换銀兩購買孔玄達之一所大水池,盡數購漁民所捕大小魚類放于池中,俾使其享受安然天年。

有關放生愛護動物觀念,散見于諸大乘經典中。我國對放生思想,始自齊梁時代就有人極力提倡,但尙未廣行實現。然自大師更倡,遂得遍及于全國且流傳到現在。大師這種悲願不僅在我國,即韓國、日本等地也大受影響,而廣設放生「園」「池」以作愛護動物之設施于寺院境内。

大師創建放生池保護動物,得天台附近一帶,號稱扈王(漁業首領)嚴續祖與羊公賀等人,也深受大師悲德所化遂改業務農。更難得的是,他們所經營幾十年漁池,共計六十三所,悉數捐獻為放生池,並且發心創造船隻,恭請大師于江上講『金光明經流水品』以示懺悔。由此可知,大師之度生不僅是以人類為對象,更恩惠廣及群生,更顯示大師之慈悲偉大令人欽仰之處。
大師隱居山中,一住就是十載寒暑,至德三年(585~四八歲)正月,陳少主(叔寶)向群臣徵詢:「現時釋門中,誰為最勝?」由陳瞑出班奏説:「瓦官禪師智顗,道德超群,威嚴出眾,禪力饒及淵海,昔在京邑,群賢所崇,現隱天台,法雲東靄,願陛下。為京邑道俗,令開大法,詔之還京,則功德無量矣。」
陳少主,聽奏,即時出旨請大師入京,但大師不為所動。然自正月至三月間,連接五次請旨,始得大師應允被奉迎至金陵。陳少主親自恭迎而勅住錫靈曜寺。

至德三年(585)四月,在宫中太極殿,講『大智度論』開題,九月講『仁王經』並主持朝廷舉辦仁王法會。大師講『仁王經』時少主必親至座下聽講。更尊以國師禮,請大師至廣德殿,報告施政方針等等,極盡弟子之儀。因靈曜寺狹隘,不敷應用,故敕遷光宅寺。

至德四年(586)四月,少主駕幸光宅寺,嚴修捨身大施會,並向大師行五體投地最敬禮。

同時,皇后及皇太子,也在宫中崇正殿,設千僧大齋會,並歸依大師,親授菩薩戒等等,可説是盛極一時。
陳少主禎明元年(587)大師講『法華文句』于光宅寺,由章安大師記成十卷。

禎明二年冬,大師預知金陵非久居之地,藉以參禮慧思禪師靈塔為由,率其徒眾向長沙出發,至廬山住錫。不出所料,果然于翌年(589)正月,金陵就被隋文帝(楊堅)之大軍攻破,陳朝遂亡。

隋文帝統一天下不久,即開皇十年(590)正月十六日,特以敕詔慰問大師,其詔書首句便説:「皇帝敬問光宅寺智顗禪師……」由此,當時的大師,在江南佛教界之德望是如何尊貴可知。
文帝之第二子,晉王一廣,掌揚州總管時,也極欽仰大師學德兼優僧格,遂將揚州城内,最大之禪眾寺,整修宛如新建,數次特派欽差大使到廬山迎請,但都被大師拒絕,以「德薄鮮能,不堪作王師」為由,同時且推薦名僧為王師,但未被晉王接納。終被其誠意感動,才答應到揚州,晉王親迎于五里亭。且特為大師洗塵,敬設千僧大齋于總管府内,並請大師傳授菩薩戒,時向大眾説:「大師禪慧内融,應奉名為智者。」大師回答説:「大王普度遠濟,應法名為總持」,此是開皇十一年(591)十一月二十二日盛事。大師被譽為「智者」之尊稱,就是由此而來。大師與徒眾四十餘人,雖住錫于禪眾寺,但當時揚州城是江都要塞地,所以守衛森嚴,凡事不能隨便。大師有鑑及此,認為揚州非弘道之所,故僅住數月而不為晉王挽留,遂決意返回廬山東林寺。大師在此結夏安居,于八月(開皇十二年,592)再至南岳衡山。路過岳州,看彼地住民都不事農業,悉以捕殺為生,因而感到不忍。同時,巧遇刺史王宣武和學士曇犍兩人,大師被他們請留之便,特講『金光明經』流水品,勸告住民們棄殺業農,竟使一州五縣漁獵户,都感激流淚而盡改業從農,並自願捨棄漁獵區一千餘所。由此可見,大師教化力之偉大。
開皇十三(593)年春,大師回到誕生地荆州。當時荆州道俗,聽説生長在本地之「陳光道」(大師幼名)衣錦而歸,且是學德蓋世之高僧,故老幼相携爭先恐后而前來歡迎。當時之盛況,據道宣律師『續高僧傳』(大正五○·566C)説:「……道俗延頸,老幼相携戒場,聽眾將及萬。」
大師,又鑒及荆州是出生故里,是以特在揚子江岸之沙市,朝北數里之當陽玉泉山,建立玉泉寺,現在尙存有:毘盧殿、大雄殿、天王殿、東西禪堂、智者大師講經台等,寺内現還保存有甚具歷史價值「隋大業十一年(615)」鐡鑊一個。

所謂玉泉山本是荒險之地,時有怪獸蛇暴之難,諺説:「此地是三毒之藪」,但大師不惜勞苦,將此荒山創建為可觀道場。大師之大無畏精神,誠是台宗后裔們所應效法。開皇十三(593)年七月二十三日,得隋文帝敕賜「玉泉寺」匾額。

大師在玉泉寺講經中,最值得紀念的是:宣講天台教學之基本聖典『法華玄義』和『摩訶止觀』。

開皇十五年(595)正月二十日,復受晉王之請,再至揚州講『維摩經』,並著『淨名玄疏』六卷,于翌年秋,回到舊居天台山。大師回到天台山,竭盡全力,繼續撰著『淨名文疏』,該疏價值不亞于三大部,因該書是大師親自撰著的名作,所以博得后世學者們珍藏和重視。
開皇十七年(597)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師自知時至,遂對徒眾説:「商行寄金,醫去留藥,吾雖不敏,狂子勿悲。」且遂口授『觀心論』(大師遺誡),子時一刻,就在石城寺(新昌)彌勒聖像前,念佛聲中結跏趺坐安祥圓寂。春秋六十僧臘四十。以上是大師一代應化六十年間概略:

綜上所述,大師之思想,可分為前后兩期,即:在瓦官寺弘法,可以説是繼承慧思禪師之實踐般若,專以空觀為根本一屬前期思想。自從隱居天台山,在華頂峰頭陀降魔妙悟,即由空觀趨向法華實相觀—屬后期思想。

大師自證法華一實妙理后,遂以自解佛乘,講説三大部等,集大成為台宗教學聖典,樹立中國佛教之一宗,傳至唐,始稱天台宗〔本傳記參照:『佛祖統紀』大正四九·180~187、『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大正五○·191A~197C、『國清百錄』大正四六·793~823、『天台大師之研究』28~72佐藤哲英博士〕有關智者大師圓寂后,即開皇十八年(598),徒眾為大師建塔號「定慧真身塔院」,奉安大師全身舍利及德像與皇帝所賜方袍等。但現在不見該物?

至宋代建隆初年(560)吳忠懿王與羲寂法師重建寺宇。祥符元年(1008)勅賜「真覺寺」匾,宏傳戒法大開講筵。
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大師之二十七世孫真稔法師,重修佛殿僧房,大振宗風。
清光緒六年(1880),武林許靈虚、湖南魏槃仲、天台縣主楊昌珠等居士,恭請敏曦法師整修塔院,于光緒十五年(1889)開壇傳戒、講經為恭祝大師圓寂千二百九十二年紀念。

註①法華三昧前方便,初旋陀羅尼。梵語:陀羅尼,譯為「總持」「能持」,乃能攝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之「記憶術」。初旋陀羅尼,是指由得空理智力,能旋轉凡夫執着相,得入空定,即旋假入空之證空觀。所謂旋是轉也、疾也。法華三昧前方便陀羅尼,乃以十信空假定為方便,其中空定為初,假定為后,故以空定名為前方便。又陀羅尼有三種: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今指初旋即空觀之初旋陀羅尼,乃由凡夫修止觀而從凡入空之禪定。得配合于修道位,證觀行五品,即五品弟子位。又法華三昧通正助,在實踐中,念念不離三觀,即寂而照;照而寂之寂照不二,如得所觀現前,則三昧行成。則三昧是從定,陀羅尼是從慧,所證之定是法華三昧,得持空觀是初旋陀羅尼。

註②強輭兩魔:所謂「魔」,乃由自身心所生之障碍,稱内魔。來自外境之障碍為外魔。強輭兩魔,即現種種怖畏境為強緣魔;如現父母師僧,枕膝抱身為輭緣魔。

附:智者大師年譜
年號(西曆) 年齡 事蹟
梁大同四年(538)一歲天台大師智顗字德安,七月誕生于江陵(湖北荆州)華容縣。誕生之夜,神光照耀,屋中顯現奇瑞,因此幼名稱「王道」(光道)。俗姓陳,父起祖,乃梁武帝皇子湘東王(蕭繹)之貴賓,母徐氏。
(顗傳·顗譜·唐傳17)
大同十年(544)
七歲幼年隨母喜遊寺院。遇僧口授『觀音普門品』,凡入耳聽聞即能一字不漏的背誦。
(統紀6·顗傳)
大寶二年(551)
十四歲北齊之慧文禪師,依『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獲證大悟,道力獨步河淮。其觀法傳授與慧思禪師。(統紀37)
十一月十二日,蕭繹在江陵繼簡文帝即位,稱元帝。陳起祖即拜封:侍節使、散騎常侍、益陽縣開國侯。(江志61)。
承聖元年(552)
十五歲大師之雙親不許他出家,大師自畫佛像禮拜。大師在夢中曾遙見海邊山上,有僧人向他招手。(顗譜)
承聖二年(553)
十六歲慧思禪師在光州(河南省)開岳寺講『摩訶般若經』。(思願~統紀6)
承聖三年(554)
十七歲西魏侵入江陵,元帝死(孝元之敗)。大師全家遭遇失國之痛,親族流徙。(顗傳)
大師在長沙佛像前,誓願出家作沙門。(統紀62)
紹泰元年(555)
十八歲大師之雙親相繼逝世,大師遂請求兄長陳鍼允許其出家。得先父之舊友—湘州刺史王琳之助,得于果願寺,投禮法緒大師座下出家,法號智顗。(顗傳·統紀6)
陳永定元年(557)
二○歲大師受具足戒,在慧曠律師座下學習禪律。(顗譜)
登衡州(湖南省衡陽縣)大賢山,恭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三部,並實踐禮拜『方等懺法』不休。
十一月,慧思禪師于大蘇山,恭寫金字『般若經』一部及發願文。(思願~統紀)
天嘉天元(560)至天康元年(566)二三歲~二九歲大師奉事大蘇山慧思禪師。慧思,南豫州武津人,其行持即十年常誦『法華』、七載『方等』、「九旬常坐」,堪稱一時圓證。一見大師喜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日至矣。」大師在普賢道場,二七日恭誦『法華』,至「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藥王菩薩本事品)遂入定,了悟『法華』妙旨,通達諸法實相。(顗傳)
思大師讚曰:「非子莫證,非我莫識,所入定是法華三昧前方便;所發持乃初旋陀羅尼也。」(顗傳·輔行一、顗譜·統紀6、唐傳17)
光大元年(567)
三○歲有一日,大師對慧邈禪師之論對,答説:「除諸法實相(三法印),餘皆魔事也。」使慧邈獲益不少。(大正五○·一六二A)
慧思禪師,造金字『大品般若』,自講經題「玄義」,后由大師代講「入文判釋」,唯有「三三昧」與「三觀智」求教恩師,餘皆自行裁量。慧曠律師于遊錫途中,亦同席在會坐聽講。(顗傳~統紀6)
慧思禪師,決定隱棲南岳衡山(湖南省),囑咐大師至陳都(金陵南京)弘法。大師與法喜師等廿七人同至陳都。(顗傳、唐傳17·統紀6)
光大二年(568)
三一歲大師在陳都,曾指導法濟老禪師等之禪證,俾其心服,因而名聲廣揚。(顗傳)
大師住開善寺,不交世俗。曾與名僧大忍師等集會上,得諸先達之稱讚。(顗傳)
長干寺慧辯迎大師于宋熙寺。天宫寺僧晃請大師于牛首山佛窟寺傳授禪學。
法喜師歲六十而侍奉大師,曾被尙書毛喜説笑,法喜對曰:「所事乃仰德,豈論年齒?」因而對大師敬禮更厚。(統紀9)
當世文雄一尙書左僕射徐陵,由夢中得知大師乃宿世師範,遂親近聞法,得益良多。
(顗傳、唐傳17·統紀6)
當時,慧思禪師亦領眾四十餘人,登上南岳衡山。(唐傳17·統紀6)
太建元年(569)
三二歲正月,安成王(頊)即位稱宣帝。皇后柳氏、皇太子叔寶、皇子叔陵等皇族,及朝野重臣高士,都誠敬大師。(陳書5)
儀同沈君理(其父是元帝之小府卿,與陳起祖同僚,乃皇太子叔寶之岳父),請大師住瓦官寺,講『法華經』題。
宣帝敕停朝一日,及僕射徐陵、光祿寺卿王固、侍中孔奂、尙書毛喜、僕射周弘正等重臣皆列法席。(顗傳·統紀6)
小莊嚴寺慧榮師,兩次提出問難?興皇寺法朗師,也遣高足論難,皆被大師善答而屈服。
建初寺寶瓊師,對師尊重有加。白馬寺警韶、定林寺法歲、禪眾寺智令、奉誠寺法安等師及金陵著名之諸禪匠皆對大師執弟子禮之誠敬。
大師住錫瓦官寺八年當中,講『大智度論』,宣説『次第禪門』等。尙在語默動靜實踐中,教化徒眾
太建元年(569)
三二歲
而俾其獲法益者良多。並度人皈依三寶者,難以稱記。(顗傳·唐傳17、統紀6~37)
太建六年(574)
三七歲北周武帝廢佛、道二教(五月十七日,係三武一宗法難之二)。當時有法彦師,避北周法難至陳,遇大師于金陵,且在太建七年,隨侍而同登天台山,學習天台教觀。(顗傳·唐傳17、統紀6~37)
太建七年(575)
三八歲大師決意隱棲而選定天台山為住錫之所。宣帝敕旨慰留,徐陵亦誠敬請留。(統紀6)
九月,大師入天台山。該山是定光禪師三十年來于佛隴山結草庵之地,定光請大師住錫北山銀地嶺。(顗傳~唐傳~統紀6)
大師在銀地嶺建立精舍稱修禪寺。其經過與從前夢告相符。(顗傳、顗譜·唐傳17·輔行1)
太建八年(576)
三九歲大師在華頂峰實踐頭陀行,降強軟兩魔。際會神僧得授一實諦法門,依般若得大智,啟無緣大慈,顯同體大悲,趨入妙法華,成為天台教學組織基盤。(顗傳、顗譜·唐傳17·統紀6)
山上缺糧,大師與慧綽師等共種胡麻,拾橡實子充食。(顗傳)
太建九年(577)四○歲
二月,宣帝下旨:盡始豐縣税充為天台山眾之費用,且令保護大師。(顗傳·國百9·唐傳17·輔行1·統紀6)
六月,南岳慧思大師逝世。由其弟子信照師繼講『大智度論』。(統紀6·唐傳17)
吏部尙書毛喜(五一六~五八七)呈書,請大師住錫近都攝山,不允許下山。(國百20)大師為毛喜撰『六妙門』一卷,寄至金陵。
太建十年(578)
四一歲五月,徐陵奏請,帝旨改佛隴為修禪寺。
(國百10~統紀6)
大師勉勵在俗菩薩,雖身在繫縛中而心當不繫缚,必必歸實相而住于一切法,妙悟無為而同登正覺。呈『證心論』一文與宣帝。大師為兄陳鍼撰『方等懺』、『小止觀』令之修習,得平反仙人張果老預言,獲延壽十五年。(統紀37)
陳郡袁子雄,新野庚崇,親近大師聽『淨名經』,見奇瑞而遂發心改建講堂。(顗傳~唐傳17~統紀
太建十三年(578)開皇元年
四四歲北周之外戚楊堅建立隋朝,復興佛道二教。大師愍天台山下之漁民遇水難,且哀魚類被殺,遂築一放生池。(顗傳~統紀6)
受臨海縣,内史計尙兒之請,大師在江上講『金光明經』「流水品」,聞者都發心不殺生,將魚池悉改為放生池。(國百21~104)
至德元年(583)開皇三年
四六歲后主命徐陵之弟—國子祭酒徐孝克撰「放生碑」文,讚大師之功德。
(國百21~統紀6)
至德二年(584)開皇四年
四七歲五月,文帝之子—永陽王伯智平東將軍,為東陽州刺史,赴任會稽。永陽王登天台山,恭請大師為之授戒,並嚴修七日夜『方等懺法』。(顗傳~唐傳17~統紀6)
中夏間,永陽王有一日不慎墜馬受重傷,生命垂危之際,請大師為之嚴修『觀音懺』挽回一命。(顗傳~唐傳17)
八月,永陽王遣陳文強再三請大師下山,金陵高官們,亦懇請大師下出。(國百15)
至德三年(585)開皇五年
四八歲正月,陳后主(叔寶)遣趙君卿,請大師赴都,但大師不肯下山。

二月,主書朱宙,託龍宫寺道昇法師,再促請大師下山。

三月,后主再令永陽王親請大師入都。

三月下旬,大師始允許下山,向金陵出發。

(國百11)
章安灌頂法師(年二五),在登天台山谷途中,巧遇大師遂親近而同行至金陵。
(涅玄)
三月下旬,后主遣使黄寶吉出迎,並令陳建中恭迎大師住錫于至敬寺。(國百11~12)
四月,大師由至敬寺移錫靈曜寺,在太極殿舉行護國法會,宣講『大智度論』題,且當夏(四月十五日起)續講至夏安居結束。
(國百12·統紀6~37)
九月為國家大祭,開仁王會于太極殿,特請大師講『仁王經』。陳后主亦位于百官席上聽講。

僧正慧暅、僧都慧曠、長干寺慧辯師等,奉敕舉行七日間問難討論會,所提出問題,均被大師如冰溶于夏日之妙答
(國百12~唐傳14、17~統紀6、37)
對于后主有關淘汰僧尼之問,大師答:「雖不能誦讀數多經典,唯以正心修行精進,為學佛之道足矣。」得大師之一言,挽回僧伽一劫。(顗傳)
至德四年(586)開皇六年
四九歲三月,大師從靈曜寺移錫至光宅寺。
(顗傳~唐傳17)
皇后柳氏,依大師受菩薩戒,法號「海慧」。
(國百13)
四月,后主學梁武帝,在光宅寺捨身供養,大師為之講『仁王經』。(國百12·顗傳)
禎明元年(587)開皇七年
五十歲正月,皇太子淵設千僧齋,依大師受菩薩戒。改元禎明。毛喜歿(壽七十二)
(顗傳·國百14·統紀6)
大師在光宅寺講『法華文句』(灌頂大師廿七歲在金陵聽受,六十九于丹丘(赤城山)添削,成十卷)。(顗譜·統紀6、37~文句)
禎明二年(588)開皇八年
五一歲十月,隋兵五十萬,由揚子江,上下夾攻陳都。(隋書2)
禎明三年(589)開皇九年
五二歲正月,陳后主及文武官被俘,送至長安,陳朝滅亡。(隋書2)
大師為避亂,向荆湘(湖北、湖南)之地遊錫。
(統紀6)
大師在遊錫途中,上廬山追悼慧遠大師。
(顗傳~唐傳17)
十二月,隋文帝第三子揚州總管秦孝王俊,呈書請迎,大師不赴。(國百23)
開皇十年(590)
五三歲正月,文帝下勅,為大師護持佛法,祈願大師協力護持國政。(國百22)
五月,秦王俊,請示皈依之至情,祈大師允許。大師欲下長江之際而遇大風及高智慧等造反,無法成行。(國百23)
開皇十一年(591)
五四歲秋,晉王廣(煬帝)作揚州總管,恭整莊嚴禪眾寺(揚州教化中心)為大師之住錫處。
(國百24~25)
十一月,大師至揚州。晉王廣設千僧齋,依大師受菩薩戒,法號「總持」,王奉師為「智者大師」。楊廣廿三歲。(顗傳~國百26)大師本擬西上,被晉王慰留而與四十餘僧共住禪眾寺弘法。(國百27~28~29~30)
開皇十二年(592)五五歲二月,自從陳朝瓦解后,局勢混亂,寺塔須加以保護。故蔣州奉誠寺慧文師等請願,由大師呈上與王,三月得許下詔保護。
(國百32~33~34)
三月,大師向西行,晉王親臨江邊送行。大師再上廬山,聞風而恭迎者甚眾。(顗傳)
開皇十二年(592)
五五歲慧遠大師之遺蹟—東林、峰頂二寺近驛道受戰亂影響,不再為清淨道場。因此,三月,大師請王為東林寺、禪閣寺、峰頂寺等廬山三寺護法,得許。(國百35~36)
七月,王遣主簿王灌,上廬山慰問大師。
(國百39)
八月,大師至衡山,為禮謝慧思大師法恩。適恭逢思大師圓寂十五週年紀念,遂立顯德碑以資紀念。(國百40)
十月,王呈書至廬山,為留住大師而建立慧日道場,大師請照禪師為住持。又于潭州(長沙)建立法雲道場,請覺禪師為住持,祈願大師歸都。(國百40)
十一月,晉王遣書至潭州。(國百41)
大師請晉王為潭州大明寺(南岳慧思大師創立)之大護法。(國百65)
十二月,大師至荆州,為報出生地之恩。上萬僧俗參集戒場講座。修荆州十住寺為暫住錫之處。(國百55)
大師于(湖北省)當陽縣玉泉山創建精舍,得虔誠信心之積善朝山者,各施一材、一瓦,得眾力如神助,不久即成就荘嚴道場。
(國百94)
得敕賜匾「一音寺」。(顗傳~唐傳17~統紀6)
開皇十三年(593)
五六歲二月,晉王在入朝長安途中,遣人至荆州慰問大師。(國百42~統紀6)
五月,遣弟子智邃師攜玉泉伽藍圖呈上晉王,並求撰「慧思禪師塔碑文」。
(國百43~統紀6)
春至夏,天下大旱,大師為之請雨獲靈驗。
(顗傳~統紀6)
七月,晉王上奏大師創寺,文帝賜「玉泉寺」匾。(顗譜~國百44·統紀6·唐傳17)
八月,道因寺惠巖、十住寺道臻法師等,請講『法華』。又惠巖師及菩薩戒弟子陳子秀等,復呈上荆州僧俗請講『法華疏』。
(國百98~79)
夏,開講『法華玄義』,灌頂大師筆記。
(顗譜~統紀6、39)
九月,后梁主蕭琮,前陳領軍蔡徵,長安興國寺曇暹法師等,呈書欣慕大師德風。
(顗傳~國百95、統紀6)
九月,晉王由京都致書問候。(國百45)
開皇十四年(594)
五七歲春,晉王重遣使慰問。(國百45)
四月,在玉泉寺講『摩訶止觀』。「一夏敷揚、二時慈霪」。灌頂大師筆記。(止觀1輔行1顗譜~統紀6~39)
大師傳授岳州(湖北)刺史王宣武之「大乘戒法」。(統紀6)
學士曇捷,請講『金光明經』,大眾聞法受感化。尤其魚業户即時改業,廢一郡五縣一千餘所魚池為農田。(統紀6~39)
十月,文帝和晉王行駕泰山,經由東岳路上,修書向大師致最敬意之問候。(統紀46)
開皇十五年(595)五八歲正月,晉王隨從文帝行幸泰山,遣使奉迎大師。(國百472)
大師東下,荆州信眾遙禮。至揚州禪眾寺住錫。(國百47~統紀6)
六月,由大師指導嚴修晉王之菩薩天冠,王歡喜而求學禪慧,並請著『淨名經疏』。但大師意在急回天台山,故而推辭『經疏』之作。(顗傳~國百48~50)
晉王重請『淨名經疏』述作,特遣柳顧言上山堅請。七月,大師著『淨名經玄』寄送初卷與王。(國百51~輔行1~顗譜~統紀6)
七月,晉王發起舉行法會,並代度五沙彌為大師之弟子。(國百56)
大師請晉王為荆州玉泉寺、十住寺之大護法。王許,旨寄荆州總管達奚儒轉交。(國百53~統紀6)
王表謝意『淨名玄義』之述作,並慰留大師,請勿返天台山。(國百52)
天台山是大師寄終之地,故力辭而不留住棲霞寺。同時請晉王為修造天台山寺護法,得許。

八月,蔣山棲霞寺保恭師,願將該寺田園獻為十方叢林,請大師住持,師不赴。(國百100)
九月,晉王欲迎師入城,大師辭而歸東嶺(天台山)。(國百60)
秋,大師歸天台山舊所。該所人蹤久絕十二年,舊所荒廢成竹樹林。大師夙喜泉石,故負杖閑遊。歎曰:「雖在人間,不忘山野,幽幽深谷,愉愉靜夜,澄神自照,豈不樂哉。」(顗傳~統紀
開皇十六年(596)五九歲大師再上台山,住眾急增。遂為僧徒立制,定修行規範法十條(行道、參禪行道者、禮佛行道者、别行行者、知事人、食事心得、戒辛酒、諍論、謗誣禁、懺悔)。(國百1~統紀6)
吉藏大師為避陳末戰亂,亦至天台山近鄰,在會稽嘉祥寺住錫,帶門人智照師至大師座下問安。(國百102)
波若禪師(韓國人),為求法特至佛隴修學止觀禪法。大師允許,令其安住華頂寺。(統紀9~15)
開皇十七年(597)六十歲四月,晉王遣使入山請安。大師回書,約于秋季相會。(國百61)
第二次獻上『淨名經疏』『玄義』六卷,『文句』八卷。(國百61)
秘書官柳顧言,研究第二次獻上本。秋,呈書大師,請求他講説該書。

八月,吉藏大師及禪眾一百餘僧等,恭請大師宣講『法華』,大師感病,不應所請。(國百62~統紀6、10)
在豫章靜養之灌頂大師,將『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整治本,奉持回天台山。

九月,晉王遣使求大師下山,不允。

十月,晉王之參謀高孝信,再恭迎大師。

大師即日散施什物,翌日與特使等下山。(顗傳)
大師至剡嶺西門(新昌)石城寺時,預知臨終時地將至而不再動身。

十一月,大師修復吳縣維衛佛(毘缽尸佛)迦葉佛二聖像,及修復鄮縣(淅江省鄞縣東)阿育王塔寺,並剡嶺彌勒菩薩聖像。

望夜,皎月,大師獨自禪坐,時現有梵僧,告機緣之盡。夢見南岳禪師與法喜師等來迎,感得滅相現前。自示方墳于天台山峰,並遺言:「建『白塔』為見者生起清淨菩提心。」
又曰:「商行寄金,醫去留藥,吾雖不敏,狂子勿悲。」並口授『觀心論』,隨語疏成。(顗傳~統紀6)
大師遺囑有關發願疏文,及營造新寺院藍圖,並求賜寺匾,遺書呈上晉王,並囑后事,祈勿悲。(國百64~統紀6)
大師為弟子智越等,作最后説法:

「我非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位只登五品弟子位。我之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波羅提木叉(戒律)是汝師也。四種三昧(實踐行),是汝明導也。」
令侍者唱『妙法蓮華經』題為最后聞思。並示:要香湯漱口、説十如、十法界等法,強調一一法門攝一切法,皆能通心到清涼地得安心立命也。

在彌勒尊佛石像前禪坐,同時見彌勒佛聖像,發光遍滿全山,並照入房内。誡維那曰:「人命將終,得聞鐘磐聲,能增其正念。唯長唯久,至氣盡為期為要。世俗哭泣、着孝服,皆不應為。」大師言畢,跏趺,唱三寶名,深入三昧。(顗傳~統紀6)
十一月廿四日子時,在念佛聲中安祥入滅,春秋六十,僧臘四十。跏趺安坐十天,讓僧俗燒香散華禮拜。后奉禪龕,尚流汗遍身,徒眾奉歸于佛隴安座。(顗傳~統紀6~唐傳17)
開皇十八年(598)大師寂后一年五月,灌頂、普明師,奉持先師遺書及『淨名疏』三十一卷赴揚州。晉王對先師遺囑發誓加護。並派司馬王弘為特使,至佛隴峰頂,設千僧齋供養。並指示劃地,建造紀念塔,號「定慧真身塔院」。(統紀6)(據傳云:有繪像與特賜方袍,但現在不見?
開皇十九年(599)十一月,大師寂后第二年,晉王遣典籤吳景賢為特使,舉行頌福法會,五百僧眾自行來聚。(統紀7)
開皇二十年(600)十一月,晉王廣(三十二歲)為皇太子。灌頂、智璪兩師為祝賀使而赴京。(統紀7)
仁壽元年(601)十月,智越呈報皇太子,天台山寺完成。(國百74~統紀7)
皇太子遣張乾威與灌頂、智璪師同行,奉持「皇太子敬靈龕文」、「皇太子于天台設齋願文」、「皇太子敬僧書」至天台山,及先大師舍利龕前供奉敬物,並設千僧齋。恭禮啟開靈龕,遺體安然莊嚴。(國百76)
仁壽四年(604)七月,隋文帝崩,皇太子(廣)即帝位稱焬帝。智越和智璪師持慶祝文,向長安出發。(國百82)
大業元年(605)一月,智越上殿,帝賜天台寺五百匹布等。並敕旨:勿損先大師風望。(國百83)
八月,焬帝以皇帝身分,初次巡撫江都。智璪師代表至江都見帝,得賜國清寺匾。十一月,大師圓寂八週年,焬帝為紀念先大師,設千僧齋,度四十九人,施布二千匹、米一千斛(古代十斗為一斛)、薰沈香二斛。(國百89~90、統紀6)
特使盧政力,受命恭開先大師龕,回呈報遺身不見?並獻上灌頂大師著先師行狀『天台智者大師别傳』。(國百91~統紀6)

附: 宋 建隆初年(960),吳忠懿王與羲寂法師重建塔寺。
祥符元年(1008),勅賜真覺寺匾,宏傳戒法。
明 隆慶年間(1567~1572),真稔法師,重修佛殿,大振宗風。
清 光緒六年(1880)杭州許靈虛、貴州李明府、湖南魏槃仲、天台縣長楊昌珠恭請敏曦老法師共募淨緣整修塔院。

光緒十五年(1889)敏曦老法師于此,開壇傳戒、講經,弘揚天台教觀。〔智者大師傳記,由天台教學史六三頁抄出〕
最澄 最澄總目錄
  日本近江(滋賀縣)人(767~822)。日本天台宗祖,俗姓三津首。其先人為歸化日本之漢人。十四歲出家,遊學南都(奈良),后于東大寺受具足戒。喜好山林,因而入比叡山,專研佛教各宗經論而特崇一乘思想。創建根本中堂,稱比叡山寺,號一乘止觀院。其所舉行之法會,桓武天皇及各寺高僧皆列席,因而名聲大振。曾發願書寫大藏經,並修法華十講,又在高雄山寺講説天台教義。

唐貞元二十年(804)為深研法華一乘教義,由通譯僧義真大師伴隨,與空海大師同行入華。從天台宗九祖湛然大師之弟子道邃、行滿等大師受天台教義,並從道邃大師受大乘菩薩戒,后從順曉上師受密法。

翌年返國,于高雄山寺設灌頂台傳授密教,為日本傳授祕密灌頂之始。

西元八○六年,獲准設年分度者(按年限定諸宗、諸大寺之出家人數),于華嚴、律、三論、成實、法相、俱舍等南都六宗外,新增天台法華宗二人,正式創立日本之天台宗。

更與南都諸宗學僧對論法要,尤以法相德一師撰之『佛性鈔』判法華為權教,師著『照權實鏡』一卷及『守護國界章論』破其論説,最為著稱。

又因認為大小乘戒,不應合併而作山家學生式,上表請建大乘圓頓戒壇,而遭僧綱及南都諸大德之反對,遂撰『顯戒論』三卷、『顯戒論緣起』二卷駁之。然至其示寂后,日本天台宗始獲准在比叡山設立大乘戒壇。西元八二二年于比叡山中道院安祥示寂世壽五十六。

其一生精神為佛教新興與舊宗教之弊害對抗。所創天台宗為圓密一致,故主張四宗(圓教、密教、禪、戒)合一,對日本鎌倉時代禪宗之興起有深遠之影響。清和天皇追贈「傳教大師」尊號。世稱叡山大師、根本大師、山家大師、澄上人。著述甚多,號稱二百八十餘部,或四百餘部。現存有一百六十部,然部分真偽不詳?著作中『法華秀句』三卷、『内證佛法相承血脈譜』一卷、『唐決集』一卷等最為著稱,均收于傳教大師全集。
〔叡山大師傳、最澄大師一生記、内證佛法相承血脈譜、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卷二、卷三〕
湛然 湛然總目錄
  唐代高僧(711~782)。天台宗第九祖。常州荆溪(江蘇宜興)人,俗姓戚。家世業儒而獨好佛法。十七歲從金華方巖大師受天台止觀。二十歲入左溪玄朗大師之門,研習台宗教義,盡得其妙旨。

三十八歲出家于宜興淨樂寺,又至越州從曇一律師學律,后于吳郡開元寺講『摩訶止觀』。玄朗大師示寂,師繼其席以中興台宗為職責,提出無情有性説,主張木石等無情物亦有佛性,發展台宗教義。

歷住蘭陵、清涼諸刹,所至之處,四眾景從,德譽廣被。天寶、大曆年間,玄宗、肅宗、代宗優詔連徵,皆稱疾不就。晚年居天台國清寺。建中三年二月,安祥示寂于佛隴道場,世壽七十二,法臘四十三。弟子梁肅為撰碑銘。師被尊為台宗中興祖,世稱荆溪尊者、妙樂大師,又稱記主法師。

北宋開寶年中,吳越王錢氏追諡「圓通尊者」尊號。弟子有:道邃、普門、元皓、行滿、智度、法顒等三十九人。生平撰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法華經玄義釋籤』十卷、『法華文句記』十卷、『止觀輔行傳弘決』十卷、『止觀搜要記』十卷、『止觀大意』一卷、『金剛錍論』一卷、『法華三昧補助儀』一卷、『始終心要』一卷、『十不二門』一卷等均行流通。
〔宋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七、卷十、卷二三至二五、卷四九、卷五三、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天台九祖傳〕據近人對湛然大師之思想研究,有:日本學者比宣正博士著『唐代天台學序説』、『唐代天台學研究』,由東京山喜房出版。國人有:賴永海博士著『湛然』一九九三年由東大書局出版。還有韓國人,金希庭著『金剛錍論』研究(博士論文未出版)
渴愛 渴愛總目錄
  愛慕之意。比喩凡夫希求愛樂迷情,如渴者之求水。『添品妙法蓮華經』卷三(大正九·154A):彼丈夫受其義已,即行出家,住空閑處,專守一心。斷世渴愛,得五神通。
『説無垢稱經』卷一方便善巧品(大正一四·560C):是身如陽焰,從諸煩惱渴愛所生。『説無垢稱經疏』卷三本(大正三八·1039B):如春陽炎,遙看似水,諸熱渴惱,鹿多奔趣之,非水水想,名渴愛生。諸有為,從諸煩惱渴愛所生,亦復如是。上引『添品妙法蓮華經』渴愛:有渴、欲望、貪欲、性愛等義,或譯為愛,乃十二緣起之一。
〔華手經卷七毀壞品、卷八逆順品、維摩詰所説經卷上方便品、注維摩詰經卷二〕
無上兩足尊 無上兩足尊總目錄
  佛陀尊號。略稱兩足尊。如『金光明經』卷一(大正一六·337A):十方諸佛,現在世雄,兩足之尊。『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6C)無上兩足尊,願説第一法。此尊號有二義,即:
1.兩足:謂如人類之有雙足。佛是兩足眾生中,最尊勝無上者,故稱無上兩足尊。
2.以兩足喩權實、戒定、福慧、解行等,佛即具足此兩足,而遊行法界,無所障礙。依『華嚴經』、『金光明文句記』,謂諸佛平等,皆具一切行滿,本願滿,福慧具足,方成正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八三、法華玄贊卷三〕
無央數劫 無央數劫總目錄
  指無限長之時間。央,盡之意;劫,極長之時間,原為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時間單位,佛教亦沿用之。無央數乃阿僧祇之意譯。『無量壽經』卷上(大正一二·269C):自行六波羅密,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
〔法華經見寶塔品、灌頂經卷十二〕
無生四諦 無生四諦總目錄
  台宗所立四種四諦之一。又云無生滅四諦。在藏、通、别、圓四教,無生四諦係通教之説,認為因緣諸法,悉皆幻化,當體即空而無有生滅,以此觀苦、集、滅、道四諦,故稱無生四諦,以異于藏教之生滅諦。
1.苦諦:謂觀一切生死皆空,而無逼迫相。
2.集諦:謂觀一切惑業皆空,沒有和合,不生苦果。
3.滅諦:謂觀因緣諸法皆空,昔本無生,今亦無滅。
4.道諦:道,即戒定慧道。謂觀一切道行皆空,能治之道,泯亡不存。
〔法華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卷下〕
無生門 無生門總目錄
  觀諸法無生理為入佛道之初門,稱為無生門。『摩訶止觀』卷五下(大正四六·59C)無生門能通止觀,到因到果,又能顯無生,使門光揚,何者?止觀是行,無生門是教,依教修行,通至無生法忍,因位具足。淨名三十二菩薩,各説入不二門,皆是菩薩從門入位,而無生為首。
〔摩訶止觀卷六下、止觀大意〕
無安 無安總目錄
  世間一切悉以苦為自性,皆無安穩之法,故稱無安。『法華經』譬喩品(大正九·14C)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又與「惛沈」同義為十纏之一。
〔仁王經卷下〕
無作三身 無作三身總目錄
  台宗圓教之法、報、應三身,皆為本有自爾之性佛,不藉因行等造作而存。即『法華經』所説久遠實成之釋尊,不藉因行造作,本有自爾三身相即之性佛。全稱本有無作三身、本地無作三身。台宗首立此無作三身,係針對權教所論三身而説,標示其本有無作三身之旨。
〔法華經文句卷九下〕
無作四諦 無作四諦總目錄
  台宗四種四諦之一。此係圓教之説,主張迷悟當體即皆實相;認為大乘菩薩圓觀諸法,事事即理而無有造作。
1.苦諦:觀五陰、十二入等法皆即真如,實無苦相可捨。
2.集諦:觀一切煩惱惑業,性體本清淨,實無招集生死相可斷。
3.滅諦:觀生死、涅槃,體本不二,實無生死苦可斷,亦無涅槃寂滅可證。
4.道諦:觀諸法皆即中道,離二邊邪見,無煩惱惑可斷,亦無菩提道可修。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註〕
無明 無明總目錄
  煩惱之别稱。不如實知見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云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癡。
以十二緣起中無明支,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據台宗之説,依空、假、中三觀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此中,無明即迷于非有非空理,而障礙中道惑,亦即中觀所斷之對象。

關于斷除無明,在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迴向伏無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覺等十二階位,斷盡十二品無明。然在十迴向中,最后之第十迴向斷除最初之無明,進入初地;此最初無明,復分三品而斷,故稱三品無明。在圓教,則于初住以上至妙覺等四十二階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又第四十一階位(等覺)之最后心,即顯妙覺智,由此能斷除最后之無明(稱為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最后品無明)。

以上為過去之舊説,實則圓教不立三觀次第,而主張一心作觀,三惑同體同時可斷。  
〔長阿含卷一本經、大毘婆沙論卷二三、卷二五、卷三八、大智度論卷四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八、卷五六、卷五八、卷六四、十地經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寶窟卷中末〕
無明惑 無明惑總目錄
  三惑之一。指迷于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即障覆中道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根本。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細煩惱,遂成為法性障。此無明惑,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僅菩薩能了知而斷,故又稱别惑。又此惑乃由于受界外生死而有煩惱,故屬界外惑。别教菩薩從初地起漸斷此惑;而圓教則從初住起漸斷之,證中道實相理。
〔法華玄義卷三、卷五、摩訶止觀卷三上〕
無相心地戒 無相心地戒總目錄
  又稱無相金剛心地戒、無相戒。為大乘戒,以離一切定相堅固不壞佛心為戒體。戒相有『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戒。
此為禪門正傳之佛戒。台宗所傳之戒稱圓頓無作戒;密宗所傳之戒稱祕密三摩耶戒;各家皆以其宗義而所傳之戒。
〔敦煌本六祖壇經〕
無相安樂行 無相安樂行總目錄
  有相安樂行之對稱。台宗以理觀為無相安樂行,事誦為有相安樂行。此乃基于『普賢觀經』之説,及據南岳慧思大師之四安樂行偈文而立。
『普賢觀經』(大正九·389C):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
上述,可知無相安樂行係内心修行法,如修止觀等,以入于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之禪定三昧中;有相安樂行,則不必入于禪定三昧中,而以一心誦念『法華經』為修行。此二種乃殊途同歸之修法,若精進不懈怠則不論無相或有相,皆得見普賢妙法身。〔法華經安樂行義〕
無相教 無相教總目錄
  即無相空教。笈法師立三教,笈多立四教,而劉虬、慧觀、波頗蜜多羅等大德,各將如來一代聖教判立為五教,上述諸師皆以講説一切皆空教法為無相教,如『般若經』所説即為無相空慧法門。相對于此,稱小乘經為有相教。

法相宗以為第二時空教;華嚴宗以之為空始教;台宗所判五時八教中,以之為第四時般若時,謂于此時挾帶通、别二教而正説圓教。
〔法華玄義卷十上〕
無量四諦 無量四諦總目錄
  四種四諦之一。此係别教之説,認為三界内與三界外有恆沙無量之差别相,具無量法門,乃菩薩用以度化無量眾生,而聲聞、緣覺等二乘則慧眼亦不能知見,唯有菩薩能通達此法。
1.苦諦:即菩薩能知見眾生苦,有無量相。
2.集諦:菩薩知見眾生之惑業能招集苦果,亦有無量相。
3.滅諦:菩薩依方便正修而證入涅槃寂滅理,有無量相。
4.道諦:菩薩證得諸波羅密,有無量相,此無量道法能自利、利他,救度無量眾生。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卷下〕
無量義處三昧 無量義處三昧總目錄
  指佛陀欲説『法華經』時所入之三昧。無量,乃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義處,乃無量義之依處,即實相。生無量法義依處之實相無相三昧,稱無量義處三昧。
佛陀既已説無量義后,將説實相入此三昧,依所出無量義,故為無量義三昧;依所歸之義處,則為法華三昧。
〔法華經序品、法華文句卷二〕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總目錄
  全一卷。南朝蕭齊曇摩伽陀耶舍三藏譯,建元三年(481)譯。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經之旨趣,係基于有情煩惱無量,故佛陀説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此一法即無相。内容多以『法華經』為中心,與『法華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注疏有蕭齊劉虬大德『義經疏』一卷、唐代圓測大師『無量義經疏』三卷等。異譯本有劉宋求那跋陀羅三藏譯『無量義經』一卷,惜早已失?
〔法華義記卷一、顏琮錄卷一、閲藏知津卷二四〕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總目錄
  1.二卷,或一卷。隋代慧遠大師撰。又稱『無量壽經疏』『大無量壽經疏』『大經義疏』『淨影大經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係康僧鎧大師所譯『無量壽經』之注釋書。于文前舉出二藏二教之教判,以『無量壽經』為菩薩藏頓教所攝;次釋經名,分科經文,逐一解釋文義。
本書為『無量壽經』現存最古之注疏,其分科及三願分類等方法,為淨土諸家所引用。
2.全一卷。隋代吉藏撰。又稱『大經義疏』『無量壽義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
本書依據三論宗義而解釋『無量壽經』。初為序文讚歎西方淨土,次説無量壽之宗致,復論述如來之説法,最后分科節以釋正文。謂經之説相,先示妙果,后勸往生,為五濁眾生捨離穢土而取淨土為旨趣。
為實施權 為實施權總目錄
  台宗之教判用語。為歸于真實而施設權便之法。乃「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之對稱。實,究竟指歸,始終之真實義,為佛隨自意説;權,權宜,為暫用還廢之方便義,乃隨他意而説。其中,名為權,指「五時」中之前四時,即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並「四教」中之前三教,即藏教、通教、别教;名為實者,指第五時法華圓教。于前四時所説逗機益物法,為使歸于法華真實妙圓而暫假立方便權説,故稱「為實施權」。
〔法華經玄義卷一序、卷七下、法華釋籤卷一、法華經私記卷一〕
異方便 異方便總目錄
  佛為使眾生開悟所用之特異方法。后代諸師根據不同故所作解釋各異:
1.『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8C)「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根據此經文,『法華文句』卷十二解釋:若用圓妙正觀,即是實相方便;若用七方便觀而助顯第一義,則稱異方便。
2.『觀無量壽經』(大正一二·341C)「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根據此經文,智者大師『觀無量壽經疏』解為:異方便即是該經所説之十六觀,而非以直觀稱為方便;又以佛力故而見彼佛國亦是方便。
〔法華玄贊卷四、觀經疏玄義分、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上(隋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中(宋元照)〕
登地 登地總目錄
  依菩薩行而登入初地階位。大乘菩薩之修行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其中,登上初地階位稱登地,須經過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十地之間,自初地至第十地之終,則須經過二大阿僧祇劫修行始能成就。
初地,又稱歡喜地,台宗認為别教菩薩一登歡喜地,即開始斷除部分煩惱,求證部分真如理,永不退轉三界迷境,漸次昇進而至佛果。然在圓教菩薩而言,則因其「十住位」即相當于别教「十地位」,故圓教菩薩一旦登入「初住」位,即已棄除部分煩惱而證法性真理。
登住 登住總目錄
  依菩薩行而登入初住位。大乘菩薩之修行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其中登入十住位,稱為登住。圓教菩薩之十住,即相當于别教菩薩十地位;故圓教菩薩若入登住,即棄除部分無明惑而證理;别教菩薩則于登地以后方能成就。
〔法華玄義卷五、釋門歸敬儀卷中〕
童女 童女總目錄
  即未成年少女。『法華經』卷七普門品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童男童女身,為其説法。
又觀自在菩薩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銷伏毒害陀羅尼經』載:觀自在菩薩化身蘘麌哩曳童女,為眾生宣説真言,能除滅世間一切諸毒。
又有託童女占吉凶,或于行法時用呪法結線等。
〔大寶積經卷九八妙慧童女會、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無垢賢女經〕
結要付屬 結要付屬總目錄
  又云結要四句、結要付囑。謂歸結教法最重要部分,而將其傳付于人。『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謂:釋尊將如來一切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托付于上行菩薩等,付囑留傳于后世。『法華文句』卷十下亦言:一切法、一切力、一切秘藏、一切甚深事等四句,表示『法華經』最殊勝之名、用(作用)、體(本質)、宗(旨趣),為一經之宗用(結要四句)。然日本日蓮上人認為四句要法中,最重要者亦為「妙法蓮華經」五字(結要五字),而自認為是受佛陀付囑之上行菩薩降生,故令末法眾生念五字經名,可得如意為旨趣。
結緣 結緣總目錄
  今生之修行,雖無法獲得解脱,然亦可作為他日得果之機緣。『摩訶止觀』卷六下(大四六·80A):「和光同塵,結緣之始」一語,在台宗結緣係廣通于藏、通、别、圓四教。如『法華玄義』(會本)卷六下所説,若作三藏教之結緣,則宣説生滅法;若作通教之結緣,則宣説無生法;若作别教之結緣,則宣説無生恆沙佛法;若作圓教之結緣,則宣説不生不生一實相法。
台宗又依眾生根機利鈍,或業障輕重等類别,而將結緣分為汎爾結緣與下種結緣二種。眾生類别有四:
1.根鈍障重者,此類人縱聞圓乘教法,仍不能悟解,故屬于汎爾結緣。2.根鈍障輕者,此類人先聞權乘教法,悟解其義而結緣。3.根利障重者,4.根利障輕者,此二類人,聽聞圓乘教法而發圓解,得佛種薰于本識。其中以佛種薰本識稱為下種結緣,聞教而不能悟解,稱為汎爾結緣。
又一般為造立寺塔、刻印經書等,因喜捨金錢財物以結法緣情形,亦稱結緣。另如在一會座中,共同聽聞佛法之大眾,則稱結緣眾。后世教界中,廣用此語,其涵義亦廣,總之為彼此交結善緣之意。
此外,日本佛教有所謂「結緣五重」,即結緣灌頂、結緣八講、結緣經、結緣供養、結緣授戒等五種法會之總稱。
〔大日經疏卷四、法華文句卷二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
絕待妙 絕待妙總目錄
  無可對待之比較,純一獨妙,稱為絕待妙。台宗謂『法華經』之妙為絕待妙。而相對彼之粗,以顯此之妙,則稱「相待妙」。台宗以相待妙批判其他教,自成超越其他教,以自宗所依據『法華經』開三乘之權,次顯一乘之實,然就『法華經』之目的、本義而論實無三乘、一乘之别,亦無權實之分,故法華之妙乃超越相對比較而稱絕待妙。
菩提心 菩提心總目錄
  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云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即求無上菩提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而最初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
一.菩提心依種種緣而發,據『菩薩地持經』卷一:發菩提心有四種緣,以如是四種緣為增上緣,欣樂佛大智而發心:1.見聞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神通變化。2.雖未見神變但聞説菩提及菩薩藏。3.雖不聞法但自見法滅之相,故護持正法。4.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擾而難得發心。
二.『發菩提心經論』卷上,發心品載有四緣:1.思惟諸佛,2.觀身過患,3.慈愍眾生,4.求最勝果。
三.『無量壽經宗要』以「四弘誓願」作菩提心,且將之分:1.隨事發心(具體事項而發)2.順理發心(由普通真理而發)二種。
四.『大乘義章』卷九對發心立三種:
1.相發心:見生死與涅槃相,遂厭生死,發心求涅槃。2.息相發心:知生死本性寂滅與涅槃無異;離差别相,始起平等心。3.真發心:知菩提本性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歸自己之本心。
五.『摩訶止觀』卷一上: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圓教菩薩各因推量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諦理發心稱推理發心。
六.『大乘起信論』則説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于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種發心。
七.密宗主張發心為阿字五轉之一,復基于『菩提心論』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而説四種發心:1.信心:指對于求無上菩提,毫無疑惑心,為萬行之基礎,故又稱白淨信心。2.大悲心:發白淨信心,更立四弘誓願。亦作行願心、行願菩提心。3.勝義心:于諸教中選擇殊勝之真實。亦作深般若心、勝義菩提心。4.大菩提心:決定捨劣擇勝之際,十方諸佛即現于眼前證知,諸魔見狀則退怯不前。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以上四心雖有區分,但本為一體,以至佛果無須臾或離,此為自行化他、世間出世間,修諸尊之三密所得者,故稱有相菩提心;然以本來有相即無相,如虛空離一切相,故與無相菩提心相契。

又日本淨土宗,源空大師著『選擇本願念佛集』,認為菩提心是雜行而廢斥。但淨土宗鎮西派,却區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之菩提心,且謂菩提心為總安心、三心為别安心,而主張不應排除發菩提心。

另外,同淨土宗西山派,分為行門與觀門菩提心,主張廢前門,后門即是「三心」。

又淨土真宗,分為自力菩提心與他力菩提心,其中佛以本願誓與眾生信樂,即真實信心為願作佛心(願成佛之自利心)、度眾生心(濟度一切眾生利他心),故稱他力菩提心、淨土大菩提心。
〔大品般若經卷九、舊華嚴經卷九,優婆塞戒經卷一、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大日經疏卷一、卷十四、摩訶止觀卷一下〕
菩薩比丘 菩薩比丘總目錄
  内證菩薩道而外現聲聞比丘之形者。『大智度論』卷六(大正二五·107B):「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名勝意。」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菩薩階位 菩薩階位總目錄
  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功德,以至達佛果,其間所歷過程階位;通常以「位」或「心」稱之,如十信位(稱十信心)、十迴向位(稱十迴向心)等,均為菩薩階位之名稱。然有關菩薩階位之位次、名義,諸經論所説不一,例如發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説,在古代原本涵蓋菩薩修行之全部階位,至后世則僅相當于「十地」以前三賢位之初位而已,故對菩薩階位説,亦每隨「教理史」之發展而改變。所謂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菩薩階位中。自古以降,『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舉五十二位説(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以整然名義,位次而廣為一般採用。又各經論有不同之説法:

藏、通、别、圓等「化法四教」中,通、别、圓三教均配有菩薩階位:
1.通教: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階位,即乾慧地、性地等十地,又稱通教十地,為菩薩、聲聞、緣覺等三乘人共修之十種階位。
2.别教:以『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説五十二位為其位次。然將五十二位歸納成「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等七科,又將七科總結為凡、聖兩大項。即于五十二位中,以十信為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内」之見惑、思惑;界,指欲、色、無色等三界),而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内凡」位(以至止伏「界外」無明惑),以初地以后為「聖」位。又聖位中,以十地與等覺為聖位「因」,以妙覺為「果」。
3.圓教:圓教義主張所有存在,本來即具足三千諸法,故自本體而言,佛與眾生平等無二;然于現象上有迷悟差異,故自實踐立場而言,亦宜有修行階位等次,遂立「六即位」之説,以令修行者捨離卑下上慢心。另又藉别教五十二位之名,來説明圓教位次,故于十信位之前,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同時,圓教「十住位」相當于别教「十地位」。

又圓教菩薩階位,亦可配于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迴向)、琉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等六輪,以轉輪聖王之輪寶,能摧毀一切武器,來比喩每一階位,皆能斷除煩惱。

上述,各階位中,十信位菩薩唯名而無實,故稱為「名字菩薩」,或「住前信相菩薩」。同時,初住以后菩薩由于信根成就不再退失,故稱地前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信相應地菩薩。

又乾慧等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上菩薩,及歡喜等十地之第八地「不動地」以上,或「初歡喜地」菩薩,以悲憫、憶念
一切眾生,猶如母憶子,故又稱「一子地」之菩薩。

日本淨土真宗即以一子地配于初歡喜地,作為信心之現益(此世之利益),或兼作為當益(未來世利益)。

此外,世親大士『淨土論』一書中載及「教化地」,意指菩薩教化場所,或解為菩薩之階位;若解作階位,則相當于第八地以上。
〔仁王般若波羅密經卷上菩薩教化品、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梵網經卷上、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舊華嚴經卷八「十住品」、卷十一「十行品」、卷十四「十迴向品」、卷二三「十地品」,大智度論卷四九、十住毘婆娑論卷一、仁王經疏卷中本,華嚴經疏卷十八、大乘四論玄義卷二、法華玄義釋籤卷五下、大乘義章卷十二〕
華開蓮現 華開蓮現總目錄
  台宗所立「蓮華三喩」之一。對『法華經』之判釋,有「本跡二門」之開顯;且為闡明『法華經』之意旨,遂就經題之蓮華,各立本門、跡門三喩,稱蓮華三喩,即以華譬權法與跡(垂),以蓮譬實法與本(地),華開蓮現,喩于法華跡門,譬開權法,則實法自然顯現,稱開權顯實,即開三乘權法,顯一乘實法;喩于法華本門,稱開跡顯本,即開除以佛陀為伽耶近成垂跡示現權佛之情執,以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本佛。『法華玄義』卷七下(大正三三·773A):「華開故蓮現,而須華養蓮,譬權中有實而不能知,今開權顯實,意須于權。」
華落蓮成 華落蓮成總目錄
  「蓮華三喩」之一。台宗對于『法華經』之判釋,有「本跡二門」之開顯;且為闡明『法華經』之意旨,遂就經題之蓮華各立本門、跡門三喩,稱蓮華三喩。華落蓮成即以蓮華瓣落,則蓮實成,喩法華跡門,稱廢權立實,即三乘之權方便廢棄,則一乘真實義成立;喩于法華本門,稱廢跡顯本,即佛陀伽耶垂跡權身廢棄,顯本地實身成立為旨趣。
〔法華玄義七下〕
華嚴時 華嚴時總目錄
  判教「五時」之一。五時係判如來一代聖教,其中之華嚴時,指佛陀成道后,三七日中,宣説『華嚴經』之期間;即七處八會中前七會。然關于『華嚴經』之説時,異説頗多。
華嚴宗謂佛陀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説法,因其長短不定,又不擇前分后分,八會一時俱説。法相宗亦謂『華嚴經』係佛陀于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説法,然另有前后二分,「后分華嚴」為后時説法,與天台宗所説同。台宗謂『華嚴經』一部八會,别為前后二分,「前分華嚴」指第一會至第七會,為佛陀成道三七日間之説法,「后分華嚴」指第八會,為三七日以后至涅槃之時所説,名「時長華嚴」。
〔法華經方便品、華嚴經探玄記卷二、華嚴疏鈔卷一上、法華玄義卷十下〕
訶五欲 訶五欲總目錄
  正修觀法二十五方便五科中之第二。謂訶斥色聲香味觸等五境。五境本非欲,然其中有愛味,能令修行者引生欲心,牽入魔境,故稱五欲而訶斥。此五欲境過患,色如熱鐵丸,執之則燒;聲如塗毒鼓,聞之必死;香如憋龍之氣,嗅之則病;味如沸蜜湯、蜜塗刀,舐之則傷;觸如臥獅子,近之則囓。
此五欲得之無厭,惡心轉熾如火益薪,世世為害甚于盗賊,無始劫來,常相劫奪摧折色心,輪迴三道永無止境,故應訶之、棄之。『摩訶止觀』卷四下:古德之詩(大正四六·44A)「遠之易為士,近之難為情,香味頽高志,聲色喪軀齡。」
〔天台四教儀卷下〕
開三顯一 開三顯一總目錄
  開除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之權執,以顯示一乘(佛乘)真實義。係台宗對于『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法華經』前半部為跡門開顯,后半部為本門開顯。開三顯一,即于跡門化儀中,開除法華以前諸經所説三乘權教之執着,顯示一乘真實教;即開三乘教之方便,以顯一乘教之真實。然三乘與一乘之差别,實由對機未熟而起,如了盡三一差别妄執,三乘所行道,即為佛道;三乘理教,亦即實相一乘理教,故三乘實皆歸于一乘。
〔法華玄義卷九、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文句卷四、法華經義記卷一、卷八、法華玄論卷四〕
開示悟入 開示悟入總目錄
  開:開啟之意,即破除眾生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示:顯示,惑障既除即知見體顯,法界萬德顯示分明。悟:證悟之意,障除體顯后,即事(現象)、理(本體)融通而有證悟。入:證入之意,謂事理既已融通,則可自在無礙,證入智慧法海。
依『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于世間。

關于「開示悟入」之解釋,『法華文句』卷四上:以四位、四智、四門、觀心等四種,闡釋開示悟入之理,即:
1. 四位:四位係指菩薩修行過程中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四階段。① 以「開」配于十住位;此階位之初,能破除無明,開顯如來藏而見實相理。② 「示」配于十行位,此階位惑障既除,知見之體亦自彰顯,而「體」圓備萬德,故舉凡法界之眾德,無不顯示分明。③ 「悟」配于十迴向位:此階位既已除障顯體,明了法界眾德,則必事理融通。④ 「入」配于十地位;此階位事理既融,故自在無礙,任運自如得入薩婆若(一切智)智海。
2. 四智:① 以「開」配于道慧;謂「實性」中,得以開發佛智之見。② 「示」配于道種慧;能了知十法界中,諸道種别,並了知解惑之相,皆為佛知見所顯示。③ 「悟」配于一切智;謂了知一切法「一相寂滅」即能了悟佛知見。④ 「入」配于一切種智,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滅相」,而了知種種行類相貌,此即入佛知見。
3. 四門:四門係指圓教所立四法門。① 以「開」配于空門:謂于空門所詮「一空一切空」理中,得以開發佛知見。② 「宗」配于有門:謂有門所詮「一有一切有」理,即顯示佛知見。③ 「悟」配于亦空亦有門:謂了達「一切亦空一切亦有」理,證體悟佛之知見。④ 「入」配于非空非有門:謂證得「一切非空一切非有」理,證入佛知見為旨趣。
4. 觀心:此由台宗所説「一心三觀」中,直接闡釋開示悟入之理。三觀:指空、假、中三觀。① 了觀「心性三諦」理不可思議,且觀明淨無有疑滯,故名為「開」。② 觀境不可思議,能于空、假、中一心中,宛然分别而不濫,故名為「示」。③ 空、假、中,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故名為「悟」。④ 空、假、中三觀並非别存空、假、中,而是齊照空、假、中于一心中,故名為「入」。
〔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義記卷三、法華經玄義卷五上、維摩經玄疏卷四、法華義疏卷三(吉藏)、法華經玄贊卷三末、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台宗二百題十五〕
開近顯遠 開近顯遠總目錄
  開除執着,于佛陀伽耶成道佛為近成之佛,而顯示久遠來實成本佛為法華本門之開顯。此乃台宗對『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僅明十界皆成佛,尚未説佛陀久遠實成之佛,此垂跡示現之化儀,稱為跡門。后十四品(本門)中,明能説之佛陀,自五百億塵點劫前已成佛,亦即開除以伽耶成道之佛,認為近成佛之執着而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本佛,故稱開跡顯本。然佛身原無本跡二身之别,為除對于垂跡佛身之情執,認跡門之佛陀即本久遠之佛陀,此稱開近顯遠,其義即開跡顯本。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十下、法華義記卷一、法華玄論卷一〕
開跡顯本 開跡顯本總目錄
  又云發跡顯本,乃台宗對于『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智者大師説明『法華經』旨趣,謂有「本跡二門」之開顯,其本門開顯,就佛身而言,乃開跡顯本。即開除以佛陀為伽耶近成垂跡示現權佛之情執,以顯示久遠實成本地本佛。『法華經玄義』卷七下(大正三三·773A):「開跡中佛界十如,顯出本中佛界十如。」謂跡門開「下九界」權,以顯「佛界」之實。故于本門顯示佛界本有久遠,令了知跡門所説,而明諸佛本地之妙境界。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文句卷九下、法華經玄論卷一〕
開會 開會總目錄
  開:開除,會:會入。開除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方便教,而歸入真實一乘教法稱為開會。此乃台宗對于『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開會有「法」開會與「人」開會二種。在理論上,一切教法皆一致,稱法開會。依此,實際上沒有聲聞、緣覺、菩薩之分别而眾生均能成佛,稱為人開會。

五時説法中,第四般若時僅示法開會。第五法華涅槃時,才明示人、法開會。于人開會中,有開小善、會大善之同類開會,與開惡、會善之異類開會。前者為種類開會,后者為敵對開會。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法華經玄義卷九下、法華經義記卷一、卷二、卷三、台宗二百題卷十三〕
開廢俱時 開廢俱時總目錄
  台宗以開權、廢權同時,而無前后之分,稱開廢俱時。
蓋台宗為明法華開顯之旨,遂以『妙法蓮華經』題號之「蓮華」二字,開立本門三喩及跡門三喩。所謂「開廢俱時」一語,從跡門開會之三喩而來。所謂跡門三喩,即:1. 為蓮故華,比喩為實施權。2. 華開蓮現,比喩開權顯實。3. 華落蓮成,比喩廢權立實。此三喩中,第二華開蓮現與第三華落蓮成,若依蓮華開敷之事實,則華開、華落必有前后,即華先開而后落,然就教法會入之理,則開權、廢權係俱時而無先后。總之,開權顯實係就教法之體,廢權立實則就化導之用,二者皆開顯出權教之法體,即是真實教法,此即權實一體妙法,故特以開廢俱時一語示顯其義為旨趣。
開廢會 開廢會總目錄
  『法華經』之「本跡二門」開會之三義。乃智者大師就佛陀之「教説」及「佛身」問題,論及「真實」與「方便」關係時,所結論之三種概念。『法華經』前十四品跡門,闡明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會三歸一之旨,以釋一切一佛乘之理;后十四品本門,闡明開跡顯本、廢跡顯本、會跡歸本之旨,以釋久遠本佛。
開:開除,為除權教、跡門;廢:廢捨,為捨權教跡門;會:會入,指融會權教及跡門諸行,俾使歸入實教及本門。上述之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乃就教法之體,廢權立實、廢跡顯本係就化導之用,會三歸一、會跡顯本則就所修之行而論。『法華經』之前半部針對教法,説明權教(法華經以前諸經所説方便教)與真實教(法華經)之關係。約「教」之本體,開權顯實,即對于實教(法華經),權教乃方便教,開除權教之執着即可現出真實教法。
為引導眾生方便而廢權立實,既以開除權教執着,即進入真實,則無權教之必要,故稱廢權立實。

由實踐修行方面:會三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皆可會入一乘而成佛。法華本門針對佛身,亦可以開跡顯本、廢跡顯本、會跡歸本,而闡明權實一體妙法。
又『法華經玄義』卷九下,為闡釋『法華經』之力用,于本跡二門各立十重,跡門十重:破三顯一、廢三顯一、開三顯一、會三顯一、住一顯一、住三顯一、住非三非一顯一、覆三顯一、住三用一、住一用三。此十重亦可與跡門十妙(智、説法、境、行、乘、感應、神通、位、眷屬、利益)相配而論。

本門十重:破跡顯本、廢跡顯本、開跡顯本、會跡顯本、住本顯本、住跡顯本、住非跡非本顯本、覆跡顯本、住跡用本、住本用跡。此十重亦可與本門十妙(本因妙、説法妙、本果妙、本國土妙、本感應妙、本神通妙、本壽命妙、本眷屬妙、本涅槃妙、本利益妙)相配而論。

此外,本跡二門之十重亦可與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相配而論。配合情形載『法華經玄義』請自尋。又台宗並為開顯法華之旨,就『法華經』經題,蓮華各立本門、跡門三喩,以蓮華之花、果同時,喩權實一體妙法,稱蓮華三喩。

若以開、廢關係,以論蓮華三喩,花開則將結實,此稱開;花落果實則熟,此稱廢;如此以開為先,廢為后。若以立理之觀點,權即實,故開廢乃同時存在。此即為開廢俱時。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四法師品、法華經玄義卷五上、七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經義記卷一至卷三、法華文句卷三上、下、卷四上、下、法華玄論卷二、四、五〕
開遮 開遮總目錄
  開:是許可,遮:禁止之意。又作開制、遮開。為戒律用語。即于戒律中,時或開許,時或遮止。小乘戒法較嚴,並無開許;大乘戒法,則依慈悲願行,與活用戒法之精神,時有開許,稱開遮持犯為大乘戒之特徵。如安住淨戒律儀之菩薩,見盜賊欲殺害眾生,造無間業,不忍惡賊死后受大苦,以慈愍心斷彼性命,此雖開殺戒,但另一面是救其免墮惡道。
〔瑜伽師地論卷四一、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鈔卷中〕
開權顯實 開權顯實總目錄
  開除權教執着,顯示真實義。「開」含開除、開發、開拓等義。開除乃除卻權執,開發乃由内心之緣純熟而脱權執,開拓乃權即實而廣其體義。即開除三乘權便,顯示一乘真實義。
『法華經』以前之諸經,乃應未熟根機而設為權便法,實欲引眾生入真實之教;以權便法顯真實義故稱開權顯實。然權實本不異,若開除執着則權實不二,得趣歸一佛乘。
以上乃就『法華經』前半部,跡門之化儀而説。而后半部,本門化法之「開跡顯本」亦稱開權顯實,即破除跡權之執着顯示本門之真實。若以『法華經』,則前十四品為開三顯一,后十四品為開近顯遠,即前半部開除三乘教方便,顯示一乘教真實;后半部開除垂跡之近佛,顯示本地實佛,即二十八品,總歸于開權顯實為旨趣。又開三顯一乃以「人」、「機」而論,相對之,開權顯實乃針對「理」、「教」加以闡釋。
〔法華經玄義卷五上、法華文句記卷八之三、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法華玄論卷三、卷五〕
開顯 開顯總目錄
  開:即開除執着,顯:即顯示真義。關于法華開顯思想,在『大智度論』『法華經』等,印度論師述作中,未具明顯詮述,我國早于東晉竺法曠大師即倡法華「會三歸一」之旨,繼之有羅什三藏、吉藏、僧肇、法雲等大師續倡此義。智者大師基于上述諸師思想更倡「方便」即「真實」,而完成整然之法華開顯思想體系。台宗主張佛陀講『法華經』前所説之一切經,均非真實教法(未開顯),至『法華經』時始顯示真實教法。台宗針對『法華經』以教法與佛身,分立開權顯實、開三顯一、開跡顯本、開近顯遠等而論述。

另依『法華經玄義』之説,『法華經』有:本、跡二門之開顯:1. 跡門開顯:乃以教法,即法華前十四品為開權顯實、開三顯一。因人不知法華以前之權教,僅為導入真實方便,而執着于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教,為開除此執着,故明示三乘乃方便化導,以顯示唯一真實之一乘,明説方便即真實,故三乘歸于一乘理。
2. 本門開顯:即法華后十四品為開跡顯本、開近顯遠。乃以釋迦牟尼佛之佛身為了開除執着,于佛陀伽耶菩提樹下成道之佛為近成佛,而明示其乃為現形垂跡為顯示其由久遠實成之佛而來。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四法師品、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經玄義卷一上序、卷九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經義記卷一、二、三、八、法華玄論卷二、四、五〕
傳燈 傳燈總目錄
  傳法同義。乃為法脈展轉相傳而不絕,如燈火相續不滅。『大般若經』卷四○六(大正七·29A):「諸佛弟子凡有所説,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弗。如來為他宣説法要,與諸法性常不相違。諸佛弟子,依所説法,精勤修學,證法實性,由是為他有所宣説,皆與法性不相違,故佛所言,如燈傳照。」
又以佛法猶如明燈,能照破世界冥暗,故將傳法稱為傳燈。北宋道原禪師于景德年間,所編『禪宗史書』,即取「燈火相續」與「照破黑暗」為喩而稱「景德傳燈錄」。其后,歷代禪宗史傳,亦多引其例而續作各種「燈錄」,如宋代之『天聖廣燈錄』『聯燈會要』『建中靖國續燈錄』『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明代之『五燈嚴統』『續傳燈錄』『繼燈錄』『禪燈世譜』,清代之『五燈全書』『續燈正統』『錦江禪燈』等。
又日本真言宗于灌頂時,稱大阿闍梨為傳燈大阿闍梨;淨土宗傳法時,以能化師稱傳燈師,所化眾稱傳燈佛子。又為日本僧位稱號,設有傳燈大法師位、傳燈法師位、傳燈滿位、傳燈住位、傳燈入位等五位。
〔釋氏要覽卷中、祖庭事苑卷八〕
傳燈大師 傳燈大師總目錄
  明高僧(1554~1627)浙江西安人,俗姓葉,號無盡。少投進賢映庵大師剃染,后隨百松大師學天台教法。于萬曆十年(1582)問百松大師楞嚴大定之旨,見百松大師瞪目周視,忽而契入得授金雲紫袈裟。萬曆十五年,卜居天台山幽溪高明寺,立天台祖庭,教授學徒兼研習禪及淨土。其所撰『淨土生無生論』融會天台宗三觀之旨,闡揚淨土法門。

萬曆二十五年,撰『楞嚴經玄義』四卷,續出『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楞嚴經圓通疏』十卷、『性善惡論』六卷、『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二卷、『維摩經無我疏』十二卷、『天台傳佛心印記註』二卷等。師常開講席,于新昌大佛前登座豎義時,大眾齊聞天樂鏗鏘齊鳴。每歲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並四種三昧。明崇禎元年(1628),臨終手書「妙法蓮華經」五字,親自高唱三遍,而安祥圓寂,世壽七十五,僧腊五十年,住幽溪四十三年。
〔法華持驗記卷下、淨土聖賢錄卷五,詳見『高明寺志』一九九五年,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刊。〕
圓位 圓位總目錄
  藏、通、别、圓四教中,最高階位。位位相攝圓融故稱圓位。『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大正四六·151C)「如智者釋位,引南岳用大品文四十二字,以為圓位」
圓具 圓具總目錄
  又云近圓戒、具戒。即具足戒乃比丘,或比丘尼所受,此戒之戒品具足,近于涅槃圓果,故稱圓具。『南海寄歸内法傳』卷四(大正五四·230A):「圓具圓心,遵修律藏。」又具足戒之戒數,若依『四分律』:比丘共二五○戒,比丘尼共三四八戒。智者大師依法華開顯之妙旨,主張授受『梵網經』所説之十重、四十八輕戒,特稱圓頓戒或圓戒。
圓接别 圓接别總目錄
  三被接之一。又云圓入别。即化法四教之第三别教菩薩,已了達「不但中」理,轉而被接入圓教中。乃佛應别教菩薩,根機之巧而為説圓教令其承接,即以圓教引接别教菩薩。
别教地前之賢位,以空假而為假,在修假之位内,點示發習而為圓教之菩薩稱圓接别。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教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圓教 圓教總目錄
  究竟圓滿之教學。將諸經典内容體系化,以教相判釋,稱究竟圓滿教為圓教。
1.北魏慧光大師判立漸、頓、圓三教,而將『華嚴經』列入圓教。
2.台宗判五時八教,其中圓教之「圓」即不偏而圓滿為旨趣。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以教理義門大小,則通、别二教為「小中大」,圓教為「大中大」,若以教相偏圓,則藏、通、别三教為「偏中圓」,圓教為「圓中圓」,若以教義圓滿究竟與否,則通、别二教為「半中滿」,圓教為「滿中滿。若以權實,則别教為「權中實」,圓教為「實中實」,若以頓漸,則别教為「漸中頓」,圓教為「頓中頓」,若以諦理真俗,藏、通、别三教為「俗中真」,圓教為「真中真」,若以義法了義與否,藏、通二教為「不了義」,别教為「不了中了」,圓教為「了中了」,若以經典判釋,于華嚴、方等、般若之説法中,雖亦皆説圓教,但皆屬未開顯之圓,非純粹圓教,唯有『法華經』屬純圓至上為妙旨。
3.唐法藏大師,判立小乘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等五教,而將『華嚴經』列入第五之圓教。圓教即一乘教法,分為同教一乘、别教一乘二種。但以别教一乘超越諸經,乃説『華嚴經』之圓融無礙,故圓教又特指别教一乘。
4.唐元政大師判教,以真言密教為一大圓教。日本天台密教亦採此説並且設立教判。
5.日本天台圓宗,如圓(頓)戒,在天台宗為超越一切差别,以互相融合,而相輔相成。圓頓戒乃依法華開顯之妙旨與『梵網經』所説十重、四十八輕戒。此戒法為智者大師所倡,由日僧最澄大師傳入日本,至今尙頗受重視。並成為日本天台宗徒所崇奉。
〔華嚴經旨歸、金剛頂經疏卷一末、四教義卷一〕
圓教四門 圓教四門總目錄
  台宗所立圓教分為四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天台圓教,以萬法圓融,故沒有門門各立義,但在一法上則有四門入理之異為旨趣。
1.有門:觀見思之假即是法界,具足一切佛法。為三諦相即之假。
2.空門:觀一切法不在因、不屬緣,我及涅槃亦皆空。為三諦相即之空。
3.亦有亦空門:空假相即,故亦有亦空,是空假雙即之中。
4.非有非空門:見思即法性,故見思非有,法性即見思故法性非空為空假雙非之中道。
〔摩訶止觀卷六〕
圓詮 圓詮總目錄
  詮顯圓理之經,如華嚴、法華等經即是。多為華嚴宗或天台宗所用語。蓋華嚴宗以『華嚴經』為宗奉之主要經典,天台宗以『法華經』為宗奉,故各以其立場觀之,其所宗奉經典乃佛所宣説諸經中,最為圓滿而殊勝。
〔摩訶止觀卷一上〕
圓頓 圓頓總目錄
  圓滿頓超,即一切圓滿無缺。以圓滿具足心,即時可達悟界,則頓速成佛。故有「圓頓一乘」、「圓頓止觀」等名稱。以台宗教義其圓頓觀法則稱圓觀。此外,諸宗派中究極之教或修行,亦稱為圓頓。
〔摩訶止觀卷一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
圓頓一乘 圓頓一乘總目錄
  諸法圓滿,于頓極開覺證果之佛乘法門。圓為圓融圓滿,頓為頓極頓足。台宗指法華一乘法門為圓頓一乘。一乘法門,指眾生一念具足三千諸法為圓滿,三千諸法融即于眾生一念為圓融,故一色一香悉中道,自他融即,生佛不二。故行者修此法,初后不二,以觀實相三惑同斷,得三智一心,頓速具足諸法,究極證果,故稱圓頓一乘。

又受圓頓一乘教法之利根凡夫,稱圓頓凡夫。此外,如華嚴、密教等亦得稱圓頓一乘。華嚴教義中,諸法一多相即相入,事事無礙,重重無盡為圓義;于一切攝一切位,信滿成佛為頓義。于密教中,六大周遍,諸法悉為大日如來體德,凡聖皆居毘盧遮那心内為圓義。證得此理,由父母生身證得大覚位為頓義。
〔法華玄義卷十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
圓頓止觀 圓頓止觀總目錄
  略稱「圓頓觀」與「漸次止觀」「不定止觀」並稱三止觀。靜止妄念稱「止」,真智通達稱「觀」,由止成觀,由觀資止,兩者互成為止觀。
止觀法凡三種:圓頓止觀即其一。其主旨:修止觀法時,不漸次從淺至深,而由初時即直緣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别法可資體達為圓頓止觀。係依『法華經』所説觀法,乃智者大師宣説,由章安大師編,稱『摩訶止觀』凡十卷。
〔摩訶止觀卷一上、法華玄義卷十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
圓頓教 圓頓教總目錄
  圓教之全名,指『華嚴經』稱為圓頓教,乃台宗所立。以『華嚴經』為化儀之頓教、化法之圓教。『維摩經玄疏』卷一中,分為圓頓教與次第漸圓教,以華嚴為圓頓教,以三藏、方等、般若為漸圓教。
〔維摩經玄疏卷一〕
圓頓章 圓頓章總目錄
  全一篇。乃智者大師于三種止觀中,敘述圓頓止觀大要。又以其卷頭而稱為圓頓者。『摩訶止觀』卷一上,全文如下(大正四六·1C):「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后,無二無别,是名圓頓止觀。」計有一三三字。

或有唱頌此章時,附有『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大正四六·295C):「當知身土一念三千,故成道時,稱此本理,一身一念,遍于法界」等,而加二十四字為顯揚殊勝義。
本章内容:初論能觀之止觀,其次論所觀之無作四諦,而各自解釋圓頓相。圓頓止觀乃以淺法門,直接説明證得性德本具妙理,悟入佛知見之中。

其注釋書極多,有覺運師之『止觀勘文』,憲深師之『圓頓者私抄』,尊海師之『圓頓章見聞』(天台小部集釋所收)、覺然師之『圓頓章顯正記』等十餘種。
〔日本彫刻廣益書籍目錄大全、日蓮宗編纂宗學章疏目錄〕
圓頓無作大戒 圓頓無作大戒總目錄
  日本天台宗所傳之圓頓戒。圓頓、大戒均屬讚歎戒德之語。無作,新譯為「無表」乃戒體之通稱。戒體乃非色非心,隱住于受戒者心中,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決非為可造作發動之法,故稱無作大戒。
圓頓菩薩大戒 圓頓菩薩大戒總目錄
  係日本天台宗之圓頓戒。讚歎戒德,故稱圓頓。為别于聲聞、緣覺所受者,故稱菩薩,相對于小乘戒,故稱大戒。乃依法華開顯之妙旨,授予『梵網經』所説十重、四十八輕戒。
圓實 圓實總目錄
  圓頓一實稱天台圓教、一行圓融一切行,一位圓具一切位而成佛,頓極頓速稱圓頓。又理為一而無二三,為真實而非虚妄,故稱一實。
圓斷 圓斷總目錄
  台宗所説「圓教之斷惑」。即了達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體無差别,而遠離與圓妙、圓滿、惑智、一如之理,斷相違之妄念為圓斷,此係初住以上菩薩之斷惑妙方法。
圓融 圓融總目錄
  圓滿融通,無所障礙。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場,圓滿無缺而完整一體,且能交互融攝,毫無矛盾、衝突,相互隔離,各自成一單元稱「隔歷」,圓融即與隔歷互為一種絕對,而又相對立關係。華嚴宗所謂之「行布門」為一種由淺至深,依序漸進修法,「圓融門」則對立于「行布門」,而即使處于極低品位,亦可完成究極之覺悟。
台宗基依『法華經』所説實相一理,而立圓融三諦、圓融三觀等教義。
又華嚴宗則基依『華嚴經』所説法界無盡緣起説,而立事事無礙、六相圓融等教義。
〔觀音玄義卷上、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四教義卷六、華嚴五教章卷一、卷三〕
圓融三諦 圓融三諦總目錄
  又云:一境三諦、不次第三諦、不思議三諦。台宗所説「空、假、中」三諦,以前二諦係針對現象面所設立,中諦則針對本體面,各自獨立真理所設立,此三諦若彼此隔歷不融而前后互成次第,則稱隔歷三諦。圓融三諦則相對于隔歷三諦,即一諦之中,具足三諦,交互融會而無所謂個别説法。
〔金光明經文句卷二、卷四、卷五、摩訶止觀卷七上〕
圓融三觀 圓融三觀總目錄
  一心中修空、假、中三觀為台宗之觀法。與「次第三觀」相對。又云一心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空、假、中三諦理為即空、即假、即中而圓融,所觀之境為一境三諦,故能觀之心,亦觀一心即空、即假、即中而圓融無礙,故稱圓融三觀,以其斷同體三惑,故得一心三智。
〔觀經疏(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上、天台傳佛心印記、金光明經玄義卷下〕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總目錄
  十八卷。唐代宗密(780~841)大師撰。又稱『圓覺經修證儀』『圓覚廣修證儀』『圓覺修證儀』。收在卍續藏第七四册。内容有關「禮懺禪觀」等修行儀則。
本書係根據『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經),以闡明佛教修行者,在實際上修行及宗教事儀方面,所應行之坐禪觀法與懺悔滅罪法,並規定讚仰諷誦加行禮拜之行法。
又本書在中國佛教儀禮方面,係繼承東晉道安大師、智者大師之實修體系,與唐代慧覺大師之『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四十二卷,並稱為佳作。書中引用『天台小止觀』之處甚多。然本書之重點,巧妙地將華嚴與禪之行法加以結合。
又宋代淨源(1011~1088)大師將本書簡化,編成『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一卷。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
新學四書 新學四書總目錄
  新學天台教學所應習讀之四種書。
1.『法界次第初門』,又稱『法界次第』六卷,解説天台宗所習用之名目法數。
2.『四教義』,又稱『大本四教義』十二卷,詳論天台宗所立之教理教相。
3.『菩薩戒義疏』,又稱『菩薩戒疏』、『戒疏』二卷,明述梵網菩薩戒之戒相。
4.『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稱『小止觀』、『童蒙止觀』一卷,淺述一家觀心之綱要。四書之中,『四教義』闡明如來一代教化之五時次第,故為最初學習之要典。
〔山家正統學則、續山家學則〕
會一立五 會一立五總目錄
  會通一乘旨而立五性各别説,為法相宗所説。『法華經』『涅槃經』等主張唯有一乘法,謂一切眾生悉修佛道成佛而無二乘三乘,然『解深密經』則唯一乘,謂佛、眾生根機實有,或鈍或利等,五性之差别。『解深密經』卷二(大正一六·695A):「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説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
會三歸一 會三歸一總目錄
  又稱會三入一。開三乘方便,歸入一乘真實。台宗就『法華經』教義所立之名目。台宗謂佛于法華以前諸經,説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此係應根機未熟而方便施設,故未開顯真實以前為權法;待根機圓熟,則為之開顯一乘,若隔歷之情執脱落時,則權即實,三即一是為唯一佛乘。如此開三乘會歸入一乘,稱為會三歸一。與開權顯實、廢權立實其事相同,然開權顯實乃以教體而立,廢權立實以教用而立,會三歸一則以所修之行而立為旨趣。
又台宗、華嚴宗,以羊、鹿、牛等三車比喩三乘,三車外别立大白牛車以為一乘,故倡必會三歸一之旨。然嘉祥大師、慈恩大師等三車家,則以三乘中之菩薩乘為佛乘,否認四車説,而謂『法華經』乃會聲聞緣覺等二乘,而歸入菩薩乘,稱為「會二歸一」。
〔法華經藥草喩品、法華經義記卷一(法雲)、法華玄義卷九下〕
極位 極位總目錄
  至高無上之位、極證悟之位,通常以指佛果而言。『法華文句記』卷三之上(大正三四·198B):「若極位者,則一切下位而皆不知也」。
源信 源信總目錄
  日本台僧(942~1017)通稱惠心僧都。大和(奈良縣)人。登比叡山師事良源大師,才學早顯頗受賞識。博學強記,著述達七十餘部一百五十卷之多。其中『一乘要決』以闡揚天台宗義而著名于世。『往生要集』則提倡天台止觀念佛與善導系稱名念佛,成為日本淨土教之聖典,其他尙有『觀心略要集』等,皆收在『惠心僧都全集』中。又淨土教美術典籍中,相傳有許多為師之作品,但無據可考?由于末法時期,人心與思想動盪不安,淨土教思想順勢普及,故鎌倉新佛教亦因之形成一龐大勢力。此派相對覺運大師檀那流,稱為惠心流。寬仁元年圓寂,世壽七十六。
〔首楞嚴院源信僧都傳、惠心僧都行狀記、日本法華經驗記卷下〕
源清 源清總目錄
  宋代高僧。台宗山外派第三世。西元996年生,卒年、籍貫不詳?慈光晤恩大師之門人。曾與同門洪敏大師作『難辭二十條』以闡揚其師之宗義。又製『十不二門示珠指』與四明知禮大師論諍有關:觀心真妄是非等之問題。弟子有慶照、智圓大師等。
著作另有『法華龍女成佛權實』一卷、『十六觀經記』二卷、『佛國莊嚴論』一卷、『心印銘』章。
〔佛祖統紀卷十、諸宗章疏錄卷二〕
瑞相 瑞相總目錄
  又稱瑞應、奇瑞、祥瑞、靈瑞。即顯現嘉祥之兆。佛陀誕生、成道、説法及涅槃等皆顯現種種奇瑞,以令眾生,起信崇仰愛樂正法之心。現瑞之記事,散見于大小乘諸經。如『普曜經』卷二之三十二瑞相品載:佛陀誕生之當夜,有三十二瑞現;『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載:佛陀誕生七日后,現出五祥瑞等。
又佛欲説『法華經』時,先説『無量義經』時見佛陀入無量義處三昧,現説法瑞、入定瑞、雨花瑞、地動瑞、眾喜瑞、放光瑞等六種瑞相(六瑞)。

説『無量壽經』時,佛陀入大寂定,特現如來五德(五瑞)。現出瑞相時,大地搖動,有「六種震動」之説,又作六變震動、六返震動、六震、六動等。據『新譯華嚴經』卷十六,從搖動形狀與其時所發,音聲共有:動、起、涌、震、吼、擊等六種(十八種震動相)。
按『大品般若經』卷一所載:計有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等六種動相。
據『長阿含經』卷二載:佛自託胎、出生以至悟道、説法、涅槃等,皆現各種奇瑞之相。除上述外,歷史上亦不乏有道高僧或有菩提心人,于誕生或臨終時,能現出各種瑞兆。
〔長阿含卷三遊行經、法華經序品、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義記卷一〕
當分跨節 當分跨節總目錄
  判釋教相用語。
1.當分:藏、通、别、圓等四教各有其當分之教、行、理,即以諸經之含意而判其教旨,如『阿含經』為使離生死、入涅槃而説,故屬當分。
2.跨節:直超前三教而闡述圓意,即由『法華經』以定餘經之意為旨趣。
蓋當分之義門:在一代經之當位,故以當分而成法華「相待妙」,乃方便之施設;跨節之義門:則藉『法華經』而見一代經,故以跨節而成法華「絕待妙」為佛之本意。『法華玄義』卷一下(大正三三·691A):「當分者,如三藏佛,赴種種緣,説種種教。(中略)跨節者,何處别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説?」
〔法華玄義釋籤卷三、天台四教儀集註〕
當位即妙 當位即妙總目錄
  指在當分之地位,即為微妙;即使處于世俗間,不改凡夫之位,亦可契合真理。意即不論何事,其位皆妙,如良醫所觀,毒有毒之妙,藥有藥之妙。據『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一,法華之心為當位即妙,不改本位、不捨罪業亦可成佛道。 經變 經變總目錄
  全稱佛經變相。為描繪經典所記述情景之圖畫。以唐代寺院壁畫為主。唐代張彦遠所著『歷代名畫記』卷三之長安慈恩寺條:「塔北殿前牕間,吴畫菩薩;殿内,楊庭光畫經變。」為例,種類甚多。例如:維摩變、千鉢文殊、金剛經變、本行經變、彌勒變、華嚴變、除災患變、法華變、日藏月藏變、業報差别變,十輪經變、藥師變、寶積經變、楞嚴經變相、智度論色偈變等。諸書中以『歷代名畫記』所存有關經變記事最多。餘除散見于諸書外,現尙有存遺品。茲略述經變中較著名者:法華變:『歷代名畫記』卷八,隋代展子虔條:「法華變白麻紙、(中略)朱買臣覆水圖,並代代相傳。」遺品有敦煌千佛洞,第七十四、八十一、一一七、一二○F、窟之壁畫以及其他。
經讚 經讚總目錄
  讚歎經典之偈頌。現存梵文經讚中,有法華經讚及讚般若波羅密偈。其中法華經讚存于日本,河口慧海師自西藏攜回梵文『法華經』寫本之首部,其内容以首盧迦調二十頌所組成,末尾書有「阿遮利耶羅睺羅跋陀羅造」等字。另有:荻原雲來、土田勝彌兩位所校之改訂梵文『法華經』,與岡教遂師之梵文日譯『法華經』等,讚賞、讚頌。讚般若波羅密偈,存于拉津陀擸拉密特羅所出版之八千頌般若,其首部亦以首盧迦調二十一頌所組成,其中有一寫本,其上書有「是羅睺羅跋陀羅之作」等字。

至于我國及日本之經讚,在『淨土法事讚』卷末,收有般若讚文、阿彌陀經讚文,及法照大師之新無量觀經讚、新阿彌陀經讚。于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則錄有:智圓、淨源、靈鑑等大師之盂蘭經禮讚文各一卷。此外,在東域『傳燈目錄』卷上,及『諸宗章疏錄』卷一中,亦載有法藏大師之華嚴讚禮一卷十首、吉藏大師之觀世音經讚、作者不詳之法華經讚頌、石上大納言之淨名經讚等各一卷。
〔大智度論卷十八、中觀論疏卷十末(吉藏)〕
義寂 義寂總目錄
  宋代高僧(919~987)浙江永嘉人,俗姓胡,字常照。世稱淨光大師、螺溪義寂、螺溪尊者。十二歲出家于温州開元寺,十九歲受具足戒入天台山,從清竦大師研學止觀。清竦大師寂后,興建螺溪為宣講道場,其禪講辯難不捨寒暑。又自唐末以來戰亂仍頻,天台典籍蕩然無存,后學無以窺見台宗奥旨。師乃勸吴越王錢俶遣使高麗、日本,覓求天台宗典籍以饗學人。台宗由是獲得中興之機。
雍熙四年十月安祥圓寂,世壽六十九。撰有『止觀義例』『法華十鈔』等。門下有義通、諦觀、澄育、宗昱等名師輩出。
〔釋門正統四、統紀八、螺溪振祖集〕
義通 義通總目錄
  韓國人(927~988),宋代高僧俗姓尹,字惟遠。天生異相,頂有肉髻,眉長五六寸。幼時師事龜山院宗為大師,修學華嚴、起信學等。乾祐年間來中國,投禮螺溪義寂大師學習天台教觀。將歸鄉里假道四明,郡守錢惟治誠意懇留,漕使顧承徽捨宅為傳教院。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四月,太宗賜「寶雲」之額,遂有寶雲尊者之稱。其后闡揚天台教觀二十年,門下有知禮、遵式大師等。宋端拱元年十月安祥圓寂,世壽六十二。師平時呼人為鄉人,蓋以淨土為故鄉,諸人亦當往生,皆吾鄉中人。
著有『觀經疏記』、『光明玄贊釋』、『光明句備急疏』等書。
〔高麗國興國寺塔記、佛祖統紀卷八、釋氏稽古略卷四、佛祖綱目卷三十五〕
聖行 聖行總目錄
  五行之一。即佛菩薩等所修之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大正一二·433C)「聖行者,佛及菩薩之所行處,故名聖行。」廣義而言,即虔信『大般涅槃經』捨俗出家,護持性重戒、息世譏嫌戒等,住于不動地,又觀其身無我得四念處,住于堪忍地;復觀四聖諦,了達常樂我淨之理,住于無所畏地稱為聖行。『大般涅槃經疏』卷十四(灌頂)分聖行為戒、定、慧三種:
1.守戒律住不動地稱戒聖行。2.得四念處住堪忍地稱定聖行。3.觀四聖諦住無所畏地稱慧聖行。  
〔大智論卷十八、法華玄義卷三、摩訶止觀卷九上〕
解釋 解釋總目錄
  指解説、釋明經典之文義。如『顯揚聖教論』卷十三:應以六種相應,解釋一切佛經(大正三一·544C):一.由遍知諸法故,二.由捨二行大小惑故,三.由受善行故,四.由智遍知通達病等行故,五.由彼果故,六.由自他受彼果故。由如是六相及如前建立諸相應,為善解釋一切佛經。
我國人註解經典時,大多初敘經文大意,次釋經文,稱為入文解釋。此外台宗釋經文時,每以因緣、約教、本跡、觀心等四種釋義。三論宗釋宗義時,以隨名、因緣、顯道、無方等四種釋義。日本,真言宗明宗義時,以淺略、深祕、祕中深祕、祕祕中深祕等四種解釋。日蓮宗説宗旨,以文上、文底等二種解釋。以上皆為各宗獨特之解釋法。
〔金剛仙論卷一、十住毘婆沙論卷一、遺教經論、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四〕
隔歷 隔歷總目錄
  隔離歷别而不融通。又云隔歷不融、歷别。乃「圓融」之對稱。即事理、事事各自歷别,互相隔礙。台宗稱隔歷不融之法門為别教,其所詮空、假、中三諦相,稱為隔歷三諦。
〔法華經玄義一下、四教儀集註下〕
隔歷三諦 隔歷三諦總目錄
  又云次第三諦、歷别三諦與「圓融三諦」對稱。指四教中,别教所詮之三諦,謂空、假、中三諦彼此隔歷不融,前后互成次第。三諦即:1.空諦之中,但唯能「空」而未能融通于「假」、「中」。亦即謂一切諸法别具三諦理,漸次隔歷不得圓融自在,必須先空萬法,演無量空義,此即别教之「真諦」。2.假諦之中,但唯能「假」而未能融通于「空」、「中」。亦即謂次有諸法,唯是假名,而此假名中,具足無量相,此即别教之「俗諦」。3.中諦之中,但唯能「中」而與「空」、「假」不相即。亦即謂離空有二邊,趣入中道理,此即别教之「中道」。此三諦為四教中之「别教」所詮,故又稱别教三諦。
又隔歷三諦,乃為詮顯佛界中道理而立,即斷破六道法而成「空」,斷破二乘界法而成「假」,斷破菩薩法而成「中道」,如是空假中互成次第各自顯别,故稱隔歷三諦。
〔法華經玄義卷一上、二下、三上〕

又指「爾前不融之三諦」,即從華嚴、般若、法華等諸經意,判立三諦之融隔。華嚴、般若等經為法華以前所説,故稱「爾前」。台宗以法華以前之諸經具説藏、通、别、圓等四教,其中,藏、通二教詮説「空」,别教詮説「假」,圓教詮説「中」。此等未經開權會實之爾前諸經為粗法,隔别四教,其三權一實(藏、通、别三教為「權」,圓教為「實」)並未相即,故相當次第不融之隔歷三諦。
〔法華玄義卷一上、玄義釋籤一上〕
隔歷長遠教 隔歷長遠教總目錄
  化法四教中之别教。此教所斷之三惑,其體各别,而能斷能證之智,亦未與空假中等三智相互融即;以其斷惑證理皆依之次第故稱隔歷。其修行劫數亙歷久遠,十住入空位須經他生始可成就,十行出假位須經無量劫始能成就,故稱長遠。
頓漸二教 頓漸二教總目錄
  不依次第,快速到達覺悟之教法,稱頓教;依順序漸進,經長時間修行而覺悟稱漸教。若以教法形式觀之:開始即講深奥之内容稱頓教;而自淺顯内容次第,而入深奥内容,稱漸教。上述為一般教判之標準,以受教根機而論,或依佛陀説法内容别之。
又南北朝諸師之頓漸二教判,以天台之頓、漸、祕密、不定等四教,及華嚴五教判之第四最為著名。此外,我國禪宗南北二系于證悟過程之旨趣互異,南方慧能大師主張速疾直入究極之悟,世稱「南頓」;北方神秀大師,則強調依序漸進之悟,世稱「北漸」,此即禪宗頓漸二教之各依據。
跡化 跡化總目錄
  「本化」之對稱。謂垂跡教化。初地以上法身菩薩及佛,由自己實身變作許多應化身以化導眾生。又以『法華經』分為本跡二門之教化,前十四品為跡門,后十四品為本門。
跡本 跡本總目錄
  諸家釋『法華經』時所判之跡門、本門。『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為跡門,后十四品為本門。跡門法華,謂如來成道后至法華會座間,四十餘年之説法,為開三乘法權力方便,而以顯一乘法真實,所説教理均為開權顯實。本門法華,謂釋迦之身生于王宫,成道于伽耶(跡),然此佛身非佛之實身,而為佛久遠實成之法身(本),為濟度眾生之故,一時垂跡,示現伽耶成道之應身而已,此為佛之開跡顯本。
跡佛 跡佛總目錄
  諸佛垂跡之應化身。佛由自己之法身變許多應化身,以化導眾生,其法身為本地,應化身為垂跡,稱為跡佛。
跡門法華宗 跡門法華宗總目錄
  日本日蓮宗稱天台宗為跡門法華宗,自稱為本門法華宗。
跡門開顯 跡門開顯總目錄
  『法華經』前十四品中,對昔所言三乘權教開三顯一、開權顯實,明示一乘之實教,稱為跡門開顯。權者方便,實者真實,開方便而顯真實乃『法華經』之主旨。『法華經』前十四品,係以教法而言,為開三顯一;后十四品,係以佛身而言,乃開近顯遠之説。即前者開三乘教之方便,而顯一乘教之真實;后者開乘跡之近佛,而顯本地之遠佛。
補處智力 補處智力總目錄
  日本台僧大寶述。問:補處智力知久遠實成事耶?答:不可知之也。
第一:定能知所知義者,所知約久遠事,不在極佛内證,故日本論式初立。問云:知久遠實成事耶?能知直約智力自知,非論聞而知也。故而題目:「補處智力。」為問首亦標補處智力。思之。

第二:論補處不知極佛内證者,唯佛與佛自知自證境界,非唯久遠實成内證,跡中内證亦非補處所知,何為發跡之前?雖發跡竟亦不可知,何唯始得無生菩薩?法身應生亦不可知,何為跡中弟子?本化弟子亦不可知,故知極佛内證非出題意。

第三:正論本處智力不知久遠事者,補處彌勒三世始了達智光。故跡門施開,則約所化機緣,此是對機隨宜化意。觀行以上相應理者,自了權實本同本門。久近則在能化、垂化,補處尙昧其事,故久遠實成置而不論,唯道樹之前一節、兩節,尙不能知?日人強出頭而論其在欺歟。

第四:文證者,『妙玄』七上云:「本極法身,微妙深遠,佛若不説,彌勒尙暗」。『釋籤』科云:「明本遠難知」。非謂内證法身難知?故荆溪大師云:「本遠難知」。此示久遠本地,則補處智尙不可知。又『釋籤』一上云:「佛成道來,復過是數億阿僧祇,未發跡之彌勒不知」。又一上云:「若本則非不退智知」。且『妙玄』第七文,雖云本極法身,意必兼三身。故『文句』第二十六云:「今經所明,取寂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跡;取本昔道場所得三身名之為本與諸經異」。

第五:論曾問而知者,久得無生彌勒,今日以前幾曾可聞顯本?又在界外可聞,而言不知者,示同始得無生為發跡之由耳。故『文句』第七云:「彌勒昔見諸佛曾聞法華,何故疑問?時眾機宜應須扣發耳。」又第二十六云:菩薩有三種: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他方舊住俱有二種。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始得無生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彌勒是應生中之最勝者也,豈有執近之謂?然此是約因聞而知,若論此邊,不唯補處,一切應生,初住以上,多無不知者也。此非智力自知,于能立無所妨?

第六:明法身應生中,亦有不知者,良以不聞則不能知,雖夫應生菩薩,容有未聞本地之事,有執近之謂者?故疏中云:應生菩薩多無執近。多字着眼,乃知少有執近者也。又『妙玄』七下,明本門法身得益云:應生聞本地功德,觀佛三昧轉更深廣。故分别功德品云:佛説稀有法,昔所未曾聞,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文句私記』九輒,會多字而為皆字,云:應生定無執近之謂者非也。忽『妙玄』文成妨。

第七:辨『妙樂』二義者:『文句』二十五釋涌出品,乃不識一人。「補處智力悉見悉知,而于此眾不識一人。『記』釋之云:「所以今見皆不識者,此有二義:1.約權教;雖十方横豎遊履,教權時淺,不測本人。2.約實道:雖居補處猶在跡中(涌出本門序分)豈可云知?

案:初義者,從佛成道鹿苑施權之時,受補處記,至跡門開顯時,仍示權教補處。次義雖居實教補處,對始得無生人示跡中補處,不測本化也。彌顯補處智力不能自知。『法華會義』十二,約權者實者,釋與記不同。

第八:就經三千塵點,會『大論』、『釋籤』異者:「壽量品」云:「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達。」『釋籤』一上云:雖發跡竟,補處智力不知界數,況知塵耶?『大論』三十二云:法華三千塵劫,諸佛及大菩薩皆悉能知其數。『私記』七引之,會謂塵界,雖是事數,以極佛如量智巧,設其數故,補處俗智不能速疾達佛巧量數。故經云:我等不達。『釋籤』云:補處不知,然只是事數,非補處俗智不能計算之。故『大論』云:諸佛及大菩薩皆悉能知。如經云: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者。謂非世間算數所知,亦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次更出非二乘無漏智所知。次云我等亦所不達。

第九:評異説者:享保云:久遠實至極佛内證,補處智力爭可知之耶?評云:初地不測二地内證,乃至補處莫知極佛内證?此是大小乘經通途教相,何為本地内證乎。跡中内證亦不能知之也,恐怕日人出題意差歟。『要決』一,就三千塵劫知不知,會『大論』、『釋籤』異云:壽量品中略發跡,后彌勒等白佛言:「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亦所不達。此有二意:一者、跡化未知久本,雖聞略説,未聞廣故。二者、示同不知,為發起故。評云:彌勒舉三千塵劫,不知者在廣開中,何作略開,不知廣開而知。第二義稍可也。(略開在涌出品廣開壽量品。)『私記』七,約大小權實,會『大論』、『妙玄』知不知云云。評云:彌勒已歷跡門開顯來矣。然抑之為小果補處,及為權補處者,恐非今家意也。如『妙樂記』二十五云:一約權教,雖于十方横豎遊履,教權時淺不測本人者。跡門開顯以前,仍示權教補處。是故今雖成圓補處,而于本地弟子則未曾識一人。故云:約權教等,非謂跡門開顯之后仍居權補處也。享保云:『釋籤』約不能計盡一一塵數。『大論』約證知塵數不可量。評云:塵數雖多只是事數,補處俗智豈可不計?『大論』明云:諸佛及大菩薩皆悉知。若但證知塵數不可量,不能計盡者,諸佛俗智亦有限耶?

第十:遮外難者,問云:初地不知二地舉足下足,乃至補處未知妙覺舉足下足。若爾,久得無生,彌勒縱得曾值,久遠劫來番番開跡顯本,而不可知。今日化跡是何等佛垂跡,番番得值而可番番不知,何故?『文句』第七云:彌勒非曾不知,時眾機宜應須扣發耳。又非唯跡中補處不知本地,本地弟子亦不可測師化跡也。番番湧出而可番番不知,何故?『文句』第二十六云: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耶?

答:極佛本跡補處,智力可不測之?實如所難,然佛有因緣故欲令知者,本地弟子可即知跡,跡中補處待開方知。若佛四悉因緣,欲另不知者,本地弟子番番涌出,而可番番不知。中間以來弟子,番番應生而可番番不知。然解釋中,或約權教,或約跡中,釋補處不知者。蓋師弟同一本跡,以番番相資開化眾生故。無佛欲使本地弟子及彌勒等不知之理。故『妙樂記』第七,或約權教,或約跡中,以釋彌勒不知。『文句』第二十六,判本地弟子,無執近之謂。大要如斯,餘準知焉。
滅盡定 滅盡定總目錄
  此定為佛及俱解脱阿羅漢,遠離定障所得,即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者。因聖者遠離「無所有處」煩惱,若依修此定入無心寂靜樂,雖其想與憂已滅,但仍有細心想未滅。據『宗鏡錄』卷五十五(大正四十八~736B):滅盡定與無想之不同,即:滅盡是聖人所證出世間禪定,而無想是凡夫外道之所證世間定而已。
境本定身 境本定身總目錄
  台宗所立之詞,指釋迦丈六劣應身。境,所觀之境;本,根本;定,必定;身,指丈六三十二相之應身。謂藏、通、别、圓四教行人,隨其能觀之智不同,因而所觀佛身亦有劣應身、勝應身、報身、法身四種不同,然四教行人所認知佛身,皆必以丈六之釋迦應身,應身是彼等所觀境,所觀境于根本上必為釋迦丈六劣應身,故稱為境本定身,此係宋知禮大師盛倡之説。
〔四教儀半字談卷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境觀不二 境觀不二總目錄
  所觀境與能觀心相融不二。圓教行者,所觀境與能觀之心,大體上雖是相對差别,然二者之體皆為圓融無礙之法而互具相即故稱不二。

蓋萬法之當體,皆為三諦圓融之實相,其一一之法,無不圓具三千,此乃圓教所詮之要旨。依台宗之説,圓教行者之觀心,雖是境觀,但有能、所之别,然二者皆三諦圓融、三千圓具之實相,泯滅能、所之差别,故境與觀,則成相融不二,此稱常境無相、常智無緣。即境與觀既相融不二而本為一法,是則無可緣之境相謂之無相;既無可緣亦無能緣,此謂無緣。

又境與觀其體雖不二,然若依其修觀事相,則于能、所不二狀態中,三諦宛然而存,稱為無相而相,此係指所觀之境相,由此境相所發之智慧即是三觀,此謂之無緣而緣。要言之,雖謂境與觀相融不二,然猶須勤行實踐,始得能修、能觀之一心成就為要旨。
境觀相資 境觀相資總目錄
  天台宗用語。謂能觀之一心三觀,與所觀之三諦圓融實相妙境,乃主客相互資助而顯現成立。蓋因圓融之一心三觀,非藉妙境不能顯現,三諦圓融之妙境,非藉由妙觀不能成就,故稱境觀相資。
實相印 實相印總目錄
  又稱一法印。實相,指諸法實相之義理。此種實相為佛佛相遞持之真理印,故稱實相印。一切小乘以無常、無我、涅槃三法印印之,一切大乘則以此實相印印之。『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8B):「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説實相印。」
實教 實教總目錄
  「權教」之對稱。指如來隨自意真實教法。反之,隨他意方便教説稱權教。
藏、通、别、圓四教,其中以藏、通、别三教為權教,圓教為實教。
〔摩訶止觀卷三下〕
實諦 實諦總目錄
  真如一實之諦理。又云一實諦、一實、一諦與「真諦」同義。即聖者所見之理為真實諦理故稱實諦。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大正一二·443B):言實諦者,名曰真法。(中略)若法非真,不名實諦。又以常住佛性為實諦。台宗則以圓教所説空、假、中三諦圓融極理為一實諦。
對治助開 對治助開總目錄
  十乘觀法之第七。即以助道對治障礙,而開闢三解脱門。又云助道對治、善修助道法、對治助道修波羅密、對治諸波羅密。略稱助開、助道。即于修正觀時,障道之事惑現起,以彼等能助理惡無明,覆蓋理善中道觀之智慧,故修六度、十不淨、八背捨、八勝處等相應法而對治,以助正道,開前進道。此為以小助大,以偏助圓故稱對治助開。
〔摩訶止觀卷五上、八上、止觀大意、輔行傳弘決卷五〕
慈忍 慈忍總目錄
  慈悲與忍辱之合稱。『證道歌』(大正四八·396A):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法華經文句』以慈悲、忍辱、法空三者為弘通法華之三種法規,稱弘經三軌。

據『月燈三昧經』卷七所舉:修菩薩行者為利益眾生,于一切違順等境皆能慈忍,故獲得十種利益,即:
1.火不能燒:修行者常懷慈忍心,于一切違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而無所惱,故瞋恚之火不能燒。
2.刀不能割:修行者常懷慈忍心,于一切横逆之境中,了知自身體性空寂,故瞋恚利刀不能割。
3.毒不能中:修行者常懷慈忍心,于人加害時了知身心本空而不為意,故貪瞋毒藥,不能中傷之。
4.水不能漂:修行者常懷慈忍心,于一切順情之境,了知諸法本空而無所染,故貪愛水不能漂之。
5.得非人護:修行者常懷慈忍心,于一切時處為鬼神之類所護衛。
6.身相莊嚴:修行者常懷慈忍心,愛念于人故招感色身相好莊嚴之果報。
7.閉諸惡道:修行者常懷慈忍心,成就善法故惡道門自然閉而不開。
8.隨樂梵天:修行者慈行具足,梵行無虧,故命終后隨其意樂而生于梵天。
9.晝夜莊嚴:修行者常行慈忍,利益有情而不加惱害,故得身心寂靜,晝夜常安。
10.不離喜樂:修行者常行慈心,利益眾生俾其皆獲安穩,故自己之身心亦不離于喜樂。又『檀特羅麻油述經』亦舉出修慈之五利,即:刀不傷、毒不害、火不燒、水不沒、瞋惡見喜。
慳貪 慳貪總目錄
  慳悋貪着。即惜物而不布施與人,且貪求而無滿足。『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8A)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則墮慳貪。『大乘起信論』(大正三二·581A):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密。此慳貪之心,可以六度中之布施波羅密對治之。
又俗稱無情且苛酷為慳貪,係由慳吝貪着義轉來之敘述。
〔中阿含經卷三十一、菩薩本行經卷上、法華經文句卷四下〕
歌頌 歌頌總目錄
  讚歎諸佛與歷代祖師功德之偈頌。『法華經』法師品(大正九·31B):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又讚歎他人懿德之偈頌,稱為歌偈。『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正二五·316C):喜德女見太子,自造歌偈而讚太子,愛眼視之,目未曾眴。
又以歌謠讚歎佛之功德,稱為歌歎。
〔正法華經卷十、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四、佛説無量壽經卷下〕
漸次止觀 漸次止觀總目錄
  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由淺入深之觀法。又稱漸次觀。此法猶如登梯由低至高,即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禪定、無漏、慈悲等,進而觀實相真理,由淺入深,漸次修行之觀。即智者大師于瓦官寺所説之『次第禪門』。在『摩訶止觀』卷一(大正四六·1C)漸初亦知實相,實相難解,漸次易行。先修歸戒,斷邪向正,止火血刀,達三善道。次修禪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止三界獄,達涅槃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證,達菩薩道。后修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為初淺后深,漸次止觀相。
漸教 漸教總目錄
  循序漸進而説之教法,即初説小乘,后説大乘,以淺深次第而説之教法。或指漸次修行至佛果之法門,為「頓教」之對稱。南中三教之一,光統三教之一,化儀四教之一。以説法之内容而分,必經長時修行方覺悟,稱為漸教,一蹴而達佛果,稱為頓教。以説法之形式,由淺入深次第講説之教法,稱為漸教,從始即説玄深内容,稱為頓教。
台宗五時教判,最初之『華嚴經』屬于頓教,對此,阿含、方等、般若等諸經即屬漸教。此種由低至高,由方便教至佛陀出世本懷之究竟教,所作施設,即稱漸教。此外,華嚴宗所立五教之大乘始、終二教,其證佛果之階位次第乃依序修成,故亦總稱漸教。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
爾前 爾前總目錄
  爾前教之略稱。在台宗及日本日蓮宗,指佛陀宣説『法華經』以前之説法。台宗五時判教中,總稱前四時,未分真實與方便時之教法為爾前,以相對于第五之法華涅槃時。故爾前一語表示隔歷、方便、權假、三乘等意,相對之,法華則表示圓融、真實、一乘等意。
〔法華文句卷四之一〕
甄迦羅 甄迦羅總目錄
  古代印度數目之一。又云矜羯羅、恆迦羅,相當于千萬億。『法華經』卷六(大正九·53B):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
〔俱舍論卷十二、法華玄贊卷十〕
疑網 疑網總目錄
  疑惑之交織如網。『法華經』譬喩品(大正九·10C):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八十華嚴』卷十四賢首品(大正一○·72B):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
據道隱大師『本典略讚』謂,網有三義:1.難脱:如魚鳥為網所羅,難以脱出。2.覆障:如門前張羅雀網而障礙人之出入。3.隱蔽:如網蔽礙眼目使者不能見。
蓋佛法之大海,以信能入,信為佛道之源、功德之母,然因疑情能隱蔽信眼,障礙信奉正法,遂不能出離生死,故喩之如網。
〔法華經方便品、大無量壽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二七〕
盡是女身 盡是女身總目錄
  謂由聞法功德而捨離女身。『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大正九·54B):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后不復受。
另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沙竭羅龍王之女智慧利根,雖年僅八歲,然于諸佛所説甚深秘藏,悉皆受持,刹那間發菩提心,而得不退轉,並轉變為男子身之特色。
盡淨虚融 盡淨虚融總目錄
  為『般若經』所説空義為旨趣。『般若經』專明諸法皆空實相,不餘一法,悉皆是空,故稱為盡淨。
盡,悉皆之義;淨,真空義,在真空中不留一切情執,故稱盡淨。虚融者,諸法既為真空而無自性,故虚通融鎔,同為一如。乃台宗判佛陀一代五時説法中,第四時之説法,以滅除二乘法執,令入于法華中道實相之漸階。『法華玄義』卷十一(大正三三·800B):般若論通,則三人同入,論别,則菩薩獨進廣歷陰入盡淨虚融。
福聚海無量 福聚海無量總目錄
  積聚福德,廣如大海,無量無限乃讚歎觀世音菩薩福德無量之語。觀世音菩薩具足一切功德,以大慈悲心救濟眾生,為眾生所依怙,其福德無量。『法華經』觀音菩薩普門品(大正九·58A)觀世音淨聖,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種智還年 種智還年總目錄
  湛然大師為喩顯「本跡二門」理,于解釋『法華經』踊出品中「父少子老」之譬喩時,權假之施設妙談。本,指久遠實成之本地佛;跡,新近伽耶城證悟成道之釋迦佛。諸經論中常記載:世尊説法時,對眾解説其久遠前,即已證道成佛。並教化出無量菩薩眾,而于經過五百塵點劫后之今時,再度于伽耶城菩堤樹下證得正等覺。此一説法,『法華經』踊出品記載最詳。

經中並謂:世尊説『法華經』時,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從地同時踊出,世尊乃對眾言:彼無量菩薩眾,乃于久遠過去世所教化者,與會大眾聞言皆心生疑惑?而謂(大正九·41C)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譬如有人,色美髪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是事難信?佛亦如是。得道以來其實未久,(中略)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此一記載:各宗派諸師皆加以闡論,遂漸衍成本門、跡門之教説,其中尤以台宗最為重視此説。
蓋天台一宗以『法華經』為「宗經」,其所判立五時八教中,將該經二十八品,判别前十四品為跡門之説,后十四品為本門之説;並跡門之説,為釋迦成道四十餘年間,所説之全部教法,分判為五時,即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前四時,及第五法華時。

本門之説:則由跡門之佛為近成新佛,既示現于當世必易導致世人對此,誤認為自古以來,世間僅有此佛出世,而此佛僅為新繼成正覺之佛。為拂除此類「近執」,世尊遂特意對眾宣示:于久遠前,實已證道成佛。並藉昔時所教化無量菩薩眾之踊出現場,來使眾人當下契入本跡之妙理。然眾人猶執近跡,而迷昧于遠本,彌勒菩薩並代眾重申所疑,故世尊遂詳解説如來不可思議之壽量為旨趣。

湛然大師為解釋上記經文中「父少子老」之譬喩,遂立此藥名,謂釋尊遠昔服「種智還年」妙靈藥,故奏還年之效,猶如色美髪黑之少年,而現今日垂跡之少相,此即「父老而若少」之原委。而無量地踊菩薩亦久稟常住不死之奇方,故雖本地佛之宿世弟子,積有無量劫之年壽與精進功德,然對今日新成之釋迦佛:仍為恭敬供養之「所化眾」,猶如髪白面皺之子,此即「子少而若老」之原委。『法華文句記』卷九中(大正三四·323B):事有本跡,理無早晚,惑者迷理而暗本跡。(中略)然本弟子元知近跡,今之弟子猶迷遠本;破執近故,召昔示今。
〔法華經壽量品、注維摩經序(僧肇)、法華九轍卷七本〕
種熟脱 種熟脱總目錄
  下種、調熟、解脱之略稱。為佛化益眾生之三階段。下種:謂將成佛之種子,播于眾生心中。調熟:謂傳播教法。解脱:謂從苦中脱離。台宗認為最初將成佛種子播于眾生心中,以迄最后之開悟,可分為此三階段。
又此三者皆是從佛蒙受利益故亦稱三益。下種即眾生與佛法最初之結緣,調熟即有成佛可能之種子,逐漸成長至近于開悟,解脱即成佛種子全然成長,終得圓滿悟果。

以種熟脱,配于『法華經』化城喩品之内容,即聲聞、菩薩等大眾,往昔在大通智勝佛會下,聽聞『法華經』得信受領解稱下種;于大通智勝佛以后,漸志樂小法而深着五欲,如來深知眾生此性,遂設種種方便誘導稱調熟,及至靈山會上更聞『法華經』而得當成佛之記别稱解脱。
『法華經玄義』卷一上(大正三三·684A):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顯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脱之。並脱、並熟、並種,番番不息,大勢威猛,三世益物。
又『俱舍論』卷二十三:以聲聞之三生得果,配于種熟脱三位。即于第一生起順解脱分,于第二生起順決擇分,于第三生入聖位乃至得解脱;猶如下種、成苗、結實等三位不同。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法華經文句卷一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
端嚴 端嚴總目錄
  端正莊嚴。『勝鬘經』所説(大正一二·219A):又如須彌山王,端嚴殊特,勝于眾山。佛以上記比喩正法殊勝。
蓋攝受正法能得大精進力,生起隨喜心,攝受少許正法即能令魔憂苦,而其餘一切善法,皆無可比擬。又大乘即便攝受少許正法,亦優于二乘善根,故以端嚴之須彌山為譬喩。
〔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
算題 算題總目錄
  又稱短册。略稱算。係日本台宗論場之條目。算,即細長之竹片。台宗于法問論義時,將難解之文句書于「算」上,以便舉唱題目,逐一討論。類似一般世俗用作標幟,或記事之籤,唐代荆溪大師之『法華玄義釋籤』即就問者籤下所錄,予以闡釋而成。此法被日本天台宗徒所習用。
綱格 綱格總目錄
  指佛門規章。『摩訶止觀』卷七下(大正四六·97C):教門綱格匡骨盤峙。
維摩經疏 維摩經疏總目錄
  二十八卷。智者大師撰。又稱『淨名廣疏』『維摩經大疏』『維摩經文疏』『維摩經廣疏』『維摩羅詰經文疏』。編于卍續藏第十八册。(本經玄疏六卷,編于大正38卷)
本書係鳩摩羅什三藏譯『維摩經』之注釋書。智者大師應隋煬帝之請而撰述,但至二十五卷佛道品止而圓寂,其餘由其弟子灌頂(561~632)大師補作完成。本書對于『維摩經』三卷,凡十四品之注釋,首皆敘該品由來,及各品間關係,其次詳解品題,並對品文加以適度分科,復予縱横無礙之注釋。

本書内容賅博,立論適切,基于台宗之立場,闡釋淨佛國土之真義,論釋甚為精闢。由本書『維摩經玄疏』可窺得『維摩經』之特殊。又唐代湛然(711~728)大師删略本書,作『維摩經略疏』十卷。此廣、略二本並行于唐末五代。湛然復注釋本書,作『維摩經疏記』三卷(或六卷)。至宋代,智圓(976~1022)大師更作略疏『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以宣揚台宗之殊勝。
蒙潤 蒙潤總目錄
  元代高僧(1275~1342)。嘉禾(浙江嘉興)人,俗姓顧。號玉岡。大師十四歲于白蓮華寺從古源永清大師出家。就學『止觀』、『金剛錍論』、『十不二門論』等。永清大師示寂后侍竹堂傳公,刻苦精勤。在南天竺演福寺大振宗風。居六年而辭去,至龍井風篁嶺白蓮庵,專修念佛三昧。聞風來集者日眾,專精講説止觀之妙旨。依宣政院之請,繼下天竺靈山寺之席,經三年復歸白蓮庵養老。至正二年(1342)安祥示寂世壽六十八。
著有『四教儀集註』三卷、『四教儀集註科文』一卷。嗣法弟子有:大用必才、印海子實、雪林延瑞等大師。   
〔續佛祖統記卷上、往生集卷一、大明高僧傳卷一、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一、高僧摘要卷四〕
誦文法師 誦文法師總目錄
  貶斥唯知誦唱經文,而不了解經文意義之僧。『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2B):非暗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
誘引 誘引總目錄
  誘導引入。即指隨機方便。『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大正九·13C):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后但與大車,寳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虚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虚妄,初説三乘引導眾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據此,法藏大師『華嚴五教章』卷上:以三乘教為能誘引之權教,一乘教則三乘教所依歸之實體為實教。
台宗將佛一代化導分: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等五時,以前四時化意之特徵,分别為擬宜、誘引、彈訶、淘汰。其特别以鹿苑時,小乘教配為誘引時,即第一時『華嚴經』之説法,為小機者所不堪領解?故更隨應其根性,方便宣説小乘教,以誘引導入為旨趣。
『法華經』卷二信解品(大正九·17A):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中略)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即以小乘為誘引教之譬喩。
説法 説法總目錄
  宣説佛法,以化導利益眾生。與説教、説經、演説、法施、法讀、法談、談義、讚歎、勸化、唱導等同義。佛説法乃應眾生之能力、根機等,各施以適當教法,以達完全效果。又于一座説法中,佛以一音演説教法,聽者各依其根機而理解深淺互異。

據『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佛以五力而有五種説法。即:
1.言説:指以契合真理之言説,説三世、世間與出世間、有罪無罪、有漏無漏等法。
2.隨宜:隨應眾生之能力、性質而説偏圓、漸頓教化。
3.方便:善巧方便,説布施能得大富、持戒能升天等,使眾生修之而得以脱離苦海。
4.法門:宣説殊勝法,顯示菩提道俾使得安身立命。
5.大悲:為救度眾生,以大悲心導引之,為執着「無」者説「有」、執着「瞋恚」者説「慈悲」等。

宣説經論有五種人,稱為五説或五種説人。據『大智度論』卷二所舉:五種説人為佛、佛弟子、仙人、諸天、化人(佛、菩薩,或羅漢等,隱其本相,示現種種形像而説法者)。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則舉出佛、聖弟子、天仙、鬼神、變化等五種。

在佛十大弟子中,富樓那尊者即被譽為「説法第一」。此外據『華嚴經疏』卷一所舉,佛、菩薩、聲聞、眾生、器界(山河、大地等)五種,宣説『華嚴經』中之教法,稱為五類説,或五類説法。又據一行大師『大日經疏』卷七所舉:説真言者:有如來、菩薩金剛、二乘、諸天、地居天等五種。

説法屬法施,乃出家者應行之布施行為。又據『五分律』卷二十六載:于自恣之終夜,應行説法、經唄(配合節拍歌詠經文)等教團行事。
有關説法據『法華經』卷四法師品:説法者應入如來室(大慈大悲)着如來衣(柔和忍辱)、坐如來座(諸法空)。
『優婆塞戒經』卷二亦舉出,時説、至心説、次第説、和合説、隨意説等十六事。
有關説法之儀式,詳見『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説法儀式品。此外經論中:有德法者所應注意;説者與聽者須注意事項,統稱為説聽方軌。

據『優婆塞戒經』卷二載:説法有清淨、不清淨二種。凡先施食而后説法,或為增長三寶、斷自他煩惱、分别正邪、使聽法者得最勝而説法,稱清淨説法;存有利己心與他人競爭心,或為報、為世報,或有疑而説法,均為不淨説法。
我國舉行齋會時之説法,稱為唱導:梁『高僧傳』卷十三,載有善于唱導之高僧傳記。

日本自平安朝后期以降,出現專門以唱導技術為家業者,其中部分逐漸俗化,與説經祭文、佛寺緣起等,配合節拍而宣説,復配以三絃而歌詠之。
〔大品般若經卷二四四攝品、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四分律卷五二、五分律卷十八、十住毘婆沙論卷七、瑜伽師地論卷四五、大智度論卷一、二八、顯揚聖教論十七、法華經玄義六上、法苑珠林二十三〕
説法妙 説法妙總目錄
  台宗所立跡門十妙之一。指如來演説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緣法、所詮法、圓妙法等大小偏圓之教法,俱使眾生悟入佛知見。以融妙自在説法,故稱説法妙。
〔法華經玄義卷二上〕
説法品 説法品總目錄
  圓頓修行者于觀行即位,受持讀誦法華經之外,復説法利人,其化導之功歸自己,而觀解倍勝于受持讀誦。
〔法華經卷五分别功德品〕
説法瑞 説法瑞總目錄
  佛陀講説『法華經』前所現瑞相之一。『法華經』乃佛陀講説「出世本懷」之大經,故先現六種祥瑞相,稱為法華六瑞,説法瑞為其中之第一瑞相。即佛陀宣説『法華經』前先敘説『無量義經』作為『法華經』之緣起。
〔法華經卷一序品、法華經文句卷二下〕
領解 領解總目錄
  理解他人所教,依所教而開悟稱領解。又云領悟、會解、領覽、領得。又據『法華文句記』卷五之一詮釋:領,乃外領佛説;解即内受佛意。
頗羅墮 頗羅墮總目錄
  為印度古代婆羅門六姓之一,或婆羅門十八姓之一。意譯利根仙人、辯才、滿、滿正。又云:頗羅咜。據『妙法蓮華經』序品,日月燈明佛之俗姓即頗羅墮。
〔法華義疏卷二、三、法華文句卷三、法華玄贊卷二〕
誓扶習生 誓扶習生總目錄
  又云扶習潤生。藏、通、别、圓四教中,謂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薩地,以誓願力扶持煩惱習氣,受生于三界,以潤益三界眾生,成辦利他行。然在十地中第七之已辦地,既已斷除見思之正使,故不再受生于三界六道,但為度眾生而無生示生。

又第七地既與阿羅漢共斷三界見思惑,故今以殘餘之習氣,加誓願與慈悲二力,以得受生化度之自在。即以誓願、慈悲二力,扶持見思習氣而潤益三界眾生,又稱扶習潤生。

法相宗初地以上七地以下菩薩「留惑潤生」之義與此相同。『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正二五·261C):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生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
〔大智度論卷二十八、法華經玄義卷四下、止觀輔行傳弘卷五之六〕
誓願 誓願總目錄
  起希求心,且深自有所約制(自制其心),亦即發願起誓完成某一件事。『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九·8B):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蓋菩薩自最初發菩提心,至完成為止之尙未成佛等,即由其所發誓願。佛及菩薩共通之願稱為總願,四弘誓願;私人願稱别願,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等,即屬别願。

淨土宗特稱阿彌陀佛之本願為誓願。因其普遍救度眾生之願乃由發誓而來,稱弘願、弘誓;又因其願心深重,稱重願,又稱不捨誓約、本誓。由誓願而成就力量,稱為誓願力;其作用非凡夫所能思議,故稱為誓願不思議。

有關誓、願之異同,『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自制其心稱為「誓」,志求滿足稱「願」。又據吉藏大師『勝鬘寶窟』卷上:誓、願二者有同亦有異,同者猶如智與慧、眼與目;異者在即事以行為「誓」,如十受等,要求未得為「願」如三願等。是知誓願必伴以「邀制」(志求、約制—自制其心)之義,而非僅發願希求而已。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願之願文皆有「設我得佛」與「不取正覺」二語,其中之「設我得佛」即是發願希求義,「不取正覺」則為「邀制」義。
〔觀世音菩薩受記經、放光般若經卷三問僧那品、勝鬘經三願章、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十三、無量壽莊嚴經上、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中、摩訶止觀七下、法華經文句四下〕
誓願安樂行 誓願安樂行總目錄
  四安樂之第四。又云慈悲接引安樂行、夢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即菩薩愍念眾生于法華一乘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乃自誓:欲得無上菩堤,以神通力,智慧力引導眾生,深入此法;菩薩發此誓願,而安樂趨入法華之法,稱為誓願安樂行。
〔法華經卷四〕
踊念佛 踊念佛總目錄
  日本佛教用語。為日本平安朝時代之天台宗僧空也(903~972)上人所創之念佛方法。又作空也念佛、空也踊。踊,為舞蹈之意。即一邊拍擊鼓與鉦,一邊合符節拍念佛或念其他偈頌,深得法喜妙味自然婆娑起舞。后漸趨向通俗化。日本京都之六齋念佛、江户之葛西念佛及泡齋念佛等,世稱踊念佛。
〔元亨釋書卷十四、日本高僧傳卷六四〕
銀地道場 銀地道場總目錄
  位在天台山之佛隴古佛道場與金地嶺相接。智者大師于此實踐修持隱居十年。
〔大明一統志卷四七〕
障 障總目錄
  又云礙。全稱障礙,乃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堤,遮害出離之煩惱。諸經論説障之種别各異,茲述:
1.二障:①俱舍宗立煩惱障與解脱障。前者障害智慧,遂不得慧解脱。后者又作定障,障害禪定,遂不得俱解脱。②唯識宗立煩惱與所知障。此二障于生死相續中為業之助緣。煩惱障,以我執為根本而生諸煩惱,障礙大涅槃而不令現證。所知障,以法執為根本而生諸惑,被覆蔽所知之境,使不生智,復分為異生性障等十重障,為十地所斷。據『菩薩地持經』卷九住品、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四等載:所知障又分為皮障、膚障、骨障三種:于十三住中之歡喜住。以無開發無相住及如來住而分别斷。

2.三障,即:①『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卷五,區分妨礙瑜伽秘密三摩地之障,為我慢重障、嫉妒重障、貪欲重障。②『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四,列舉妨礙修定之障,為沈昏闇蔽障、惡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③『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分别三身品,列有惑障、業障、智障等三障,若惑障清淨則能示現應身,業障清淨則能示現化身,智障清淨則示現法身。④『解深密經』卷三分别瑜伽品,列舉:終定之障為三種,即:奢摩他障、毘缽舍那障,俱障。五蓋中,掉舉惡作蓋,即屬奢摩他障。以心躁動,或憂惱已作之事,皆能覆蓋心性故;惛眠蓋及疑蓋,屬毘缽舍那障,以昏沈與睡眠能使心性無法積極活動故;疑蓋則于法猶豫而無決斷,因而覆蓋心性;貪欲蓋及瞋恚蓋屬俱障,以執着貪愛五欲境,及在違情境上懷有忿怒,故能覆蓋心性。⑤『發智論』卷十一列舉:煩惱障、業障、異熟障等三障。煩惱障,指數數現行恆起之煩惱;業障,指五無間業;異熟障,指三惡趣。人趣中之北俱盧洲及無想天。

3.四障,即:①『無上依經』卷上菩提品載:不能證得無上菩提之障為闡提障、外道障、聲聞障、緣覺障等四種。②『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一:散亂大乘心者有四障:乘障:墮于小乘心。教化眾生障:着于三昧樂之辟支佛心。聚集佛法滿足功德障:求佛法而有厭足。畢竟聚集一切佛法障:所聞不廣為人説且不正念觀察。

4.五障,即:①『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曇彌經』、『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女人身有不得成梵天王、帝釋、魔王、轉輪聖王及佛等五障。②『大日經疏』卷一列舉:妨礙得除一切蓋障三昧,有煩惱障、業障、生障、法障、所知障等五種。又妨礙諸法之生、住等事,稱為障礙;二物互相障礙,不得同時佔有同一空間,如手礙手、石礙石,則稱障礙有對。
〔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卷一五三、雜阿毘曇心論卷三、辯中邊論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九九、菩薩地持經卷一、卷三、順正理論卷七十、佛性論卷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卷十三、佛地經論卷七、俱舍論卷十八、卷二五、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五本、俱舍論光記卷十七、卷二四、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末、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華嚴五教章卷三〕
增道損生 增道損生總目錄
  台宗所説「法華本門」之利益。道,指中道智;生,指變易生死。增道損生,即謂中道智漸次增進,而變易生死隨之漸次損减。『法華經玄義』序云(大正三三·681B):發眾聖之權巧,顯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損生,位鄰大覺;一期化導,事理俱圓。

菩薩修行階位中,自初住位以上,至妙覺位之四十二階位,菩薩依其中道智次第而增,稱為增道;由于智增而四十二品無明斷,而變易生死乃滅稱為損生。此係就一法身之智、斷二德而論其增減。

又十住位乃至等覺位之四十一階位菩薩,各有增道損生,隨之亦皆具「十如是」之法;而于妙覺位(佛果位)無明既盡,則無損生,亦即不具十如是中之「如是報」,故僅有九法,然若由「以佛為無上之果報」觀點則妙覺位應具有十如是。

又台宗論四十二位之增道損生,並非如别教之隔歷次第。『法華經玄義』卷五上(大正三三·735B):今文明四十二位炳然。皆是無次位之次位,達于實相增道損生,論次位耳。
〔法華玄義卷二上、法華文句卷十上、法華經玄義釋籤卷一、法華文句記卷十上〕
墜芥 墜芥總目錄
  以一粒極微小之芥子自忉利天墜下,使其被一支豎立于閻浮提之細針,針尖所貫穿;此事發生機率微乎其微,故比喩值佛出世之難能可貴。據『北本涅槃經』卷二載:遇佛出世,弘法度眾,極其不易,猶如墜芥投針鋒之難、優曇花之稀有;工巧之子純陀,得于世尊涅槃前,行最后供養,亦極難得。而速疾成就檀波羅密。『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四六·56C):「盲龜何由上值浮孔,墜芥豈得下貫針鋒?」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
寫經 寫經總目錄
  書寫佛典,約起于西元前一、二世紀頃,即印度部派佛教時代。蓋小乘諸部,傳承佛法皆依口誦,大乘教徒,則重勸説書寫;其中,印度是以梵語書寫,西域地方則梵語、胡語並用,錫蘭等專以巴利語書寫經典。大乘經典中,常有讚頌寫經功德之文字,如『法華文句』卷八,謂「書寫法師」乃五種法師中,功德最殊勝者。要之,印刷尙未發達時,寫經實具有弘傳流通之意義與功德。
寫經之材料,初期使用貝多羅葉,后漸有素帛、金鍱、槐皮、樺皮、竹帛、紙等。于寫經遺品中,有中亞「于闐出土」經偈斷片,係墨書寫于樺皮上。此外,亦有書寫于金、銅薄片之刺痕。于古寫本中,最常見者為貝葉,如現存梵語原典,即多以貝葉書寫;較晚則以紙墨書寫。此外,書寫之用具則有筆墨、棘刺等。

在中國,自東漢開始翻譯佛經同時,就有筆寫之經典,如譯成經文大多由筆受者等直接書寫下來,其后復因請經,或為流布故,更將譯文輾轉書寫。由是寫經風氣大為盛行。至隋唐之世,此風更為普遍。然至唐末宋初,因印刷術勃興而促成藏經開版之流行,寫經之風氣始告衰頽。而此之前,王室、公卿或民間皆常競相書寫單部(如法華經、金光明經、般若經等),或書寫整部之大藏經;詳考史籍,即常有歷代帝王敕令:書寫大藏經之記載。

現存之寫經遺品極多,其中最古者為敦煌出土之『譬喩經』一卷(日本東京中村不折藏),係于曹魏甘露元年(265)書寫。此外如日本大谷探險隊,自中國攜回之『諸佛要集經』卷下之殘片,其書寫年代,被推定為西晉元康六年(296),亦為中國著名之寫經遺品。
廢三顯一 廢三顯一總目錄
  佛陀説『法華經』前之諸經教法,皆屬權施化用,乃將一佛乘分為三乘説;至説『法華經』時,則廢捨權教之三乘,開顯實教之一乘。與「廢權立實」同義。『法華玄義』卷七下(大正三三·773A):華落蓮成,即喩廢三顯一。
廢立 廢立總目錄
  廢與立之並稱。廢,即捨棄;立,即存立。台宗謂之廢權立實,亦即廢假(權)立真(實)。權意謂導入實前方便,一旦至實則捨棄不用乃是當然。台宗論權教與實教關係,主張自教體而論,權即實,實即權,二者無别。然為引導眾生之作用上,主張廢權立實。以『法華經』二十八品論之,前十四品廢捨『爾前』權教,存立一乘真實,稱廢權立實,后十四品廢伽耶始成之跡,顯久遠實成之本,稱廢跡顯本。
〔解深密經卷二、俱舍論十七、法華玄義卷一上序王〕
廢跡顯本 廢跡顯本總目錄
  又云廢跡立本。台宗本門三喩之一,法華十重顯本之第二。謂廢伽耶始成之跡,顯久遠實成之本;此為破眾生近執,使其生遠智而立。佛陀于「爾前」及「法華跡門」時,未言壽量久遠義,故眾生皆以佛陀為伽耶始成之新佛。至説『法華經』壽量品時,始説成佛,已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猶如花落蓮成,令眾生伽耶始成之近執醒悟,永顯久遠實成之本佛。
又爾前,指佛説『法華經』以前,法華跡門指『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以方便品為主之前十四品;而以壽量品為主之后十四品,稱為法華本門。

『法華玄義』卷九下(大正三三·798C):廢跡顯本者,亦就説法。昔為五濁障重,不得遠説本地,但示跡中近成,今障除機動,須廢道樹王城跡中之説,皆是方便。執近之心既斷,封近之教亦息。
如來常于娑婆世界説法教化,亦于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即是廢一期之跡教,顯久遠之本説。〔法華玄義釋籤講義卷七、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廢權立實 廢權立實總目錄
  廢捨『法華經』以前之權教,樹立法華一乘。又云廢三顯一。廢權立實即佛陀于説法華前四時中,隨機演説大、小、頓、漸諸教,因眾生根性不相融,故將「一佛乘」分别為三乘,此時教法,係從宜施設權門之化用。説法華時,所化根性融合為一,得永廢前四時之三乘門,會歸于一佛乘之真實。即『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九·10A)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

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謂:「廢權立實」與「開權顯實」或「會三歸一」等名目之義同,皆明示法華跡門之開顯;開權顯實乃就「教體」,廢權立實係就「教用」,會三歸一則就「行門」而説。各名目所詮雖有區别,然明示開顯之相則皆一致。又法華跡門一語,指『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前十四品。
又蓮花三喩中,以花落比喩廢權,蓮成比喩立實;一乘實教既顯,則三乘之權教自廢。
〔法華玄義卷一序、卷七下、卷九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玄義釋籤講義卷一、七、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天台四教儀集註講述卷上(大寶)〕
廣修 廣修總目錄
  台宗第十一代祖,世稱至行尊者(770~843)。唐代東陽夏昆(浙江)人,俗姓留。早年入道邃大師之室,研究天台教觀。住禪林寺,日誦法華、維摩、金光明、梵網諸經及四分戒本為常課,且六時行懺法不懈。至晚年彌篤,每年隨自意行三昧。開成五年(840),日僧圓載大師入唐,以「台教疑問三十科」向師及門人維蠲大師請益,並薰習教學,歷五年始得奥旨而回日本。

台州刺吏韋珩,素重教門,請師入郡堂講『摩訶止觀』,聽者莫不欣慶。會昌三年于禪林寺安祥示寂,世壽七十三,法臘五十二,葬于金地道場。門人除維蠲師外,另有良諝、敬文、物外、光韶大師等。師示寂數年后,門人良諝師開塔火化,得舍利千餘粒,遂重建塔奉之。
〔宋高僧傳卷三十、佛祖統紀卷八、釋門正統卷二〕
廣智 廣智總目錄
  北宋高僧。四明(浙江)人。法名尙賢。廣智為賜號。依四明尊者知禮大師學天台教觀,聞講『淨名經』遂頓悟性相之旨,從學既久,遂位高弟。天聖六年(1028)繼知禮大師主持延慶寺,道化盛行。其時雪竇重顯禪師出山來訪,時人傳為盛事。日本國比叡山紹良師等,依其座下請學三年,還歸日本,大弘其道。著『闡幽志』、『釋金光明玄義』。生卒年及世壽均不詳?
〔佛祖統紀卷八、卷十二、續傳燈錄卷十一〕
彈偏析小 彈偏析小總目錄
  「五時」中,用以表示第三「方等時」特質之用語。全稱彈偏析小歎大褒圓。出自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該書中有「析小彈偏,歎大褒圓」之語。「彈」,彈斥;「偏」指化法四教中前三教(藏、通、别),台宗認為此三教法,猶為應機之權教,而非圓融究竟教法,故謂之偏;「析」析挫之意;「小」指小乘教(藏教)或執于淺窄狹隘之思想教説;「歎」,稱歎;「大」指大乘教,或持正不偏、深廣圓融之思想教説;「褒」褒美;「圓」指圓教,即化法四教中之第四教。台宗將佛陀一代教説判為五時八教,五時,指佛陀一生所説之教法,就后世結集而成之經典部帙,分為五個説法時期,即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即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前者指佛陀化導眾生之儀軌,分為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等四大類,后者則指佛陀化益眾生之方法,分為藏教、通教、别教、圓教等四大類。五時八教,為其教判總説,每一時教特色為旨趣。且將五時教與八教之關係,賦予配置作進一步之闡論。

五時教中,台宗認為方等時之教法特點即在于「彈偏析小,歎大褒圓」,即彈斥藏、通、别等三教偏淺、不究竟,而褒美圓教深廣圓融之妙義;或析挫小乘教(藏教)之偏執,而稱歎通、别、圓等大乘教。此即所謂「方等之彈訶」。

蓋針對所化機,此法(彈偏析小)旨在導其恥小慕大,趨向上乘。又于諸本方等部之經典中,台宗認為『維摩經』最能顯現「彈偏析小,歎大褒圓」之特質,如湛然大師所著『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九謂:『維摩經』之菩薩品即屬「彈偏」之具現,弟子品即為「析小」之表現,觀眾生品即為「歎大」之顯現。又經中對文殊菩薩及維摩居士之稱歎,即是「褒圓」之殊勝。
〔四教儀集註卷上〕
慶昭 慶昭總目錄
  北宋高僧(963~1017)。錢塘(浙江省杭州府)人,俗姓胡,字子文。幼年出家于開化院,十三歲在會稽開元寺受具足戒。二十一歲投禮奉先寺源清大師,學習天台教法十七年。源清大師示寂,繼其講席。
景德元年(1004)遷至梵天寺,宏講『法華』『止觀』等,各百餘遍,大揚宗風。
源清、洪敏等大師,扶其師晤恩大師之『光明玄義發揮記』、『作難辭二十條』,而知禮大師則撰『釋難扶宗記』以斥之。景德三年十月,師與智圓大師共撰『辨訛』支持晤恩大師之説。十二月,知禮大師更作『問疑』反詰之。如此與知禮大師往復五次,歷時七年,相互問難。此卽世稱台宗山家、山外之諍,師卽山外之代表者。其戒行清苦,深思敏辯世所罕見。天禧元年四月十六日在念佛聲中安祥示寂,世壽五十五,僧臘四十二。
〔佛祖統紀卷十、釋門正統卷五、閑居編卷十五〕
慧文 慧文總目錄
  北齊高僧,又稱慧聞。渤海(山東)人,俗姓高。年壽不詳?(約西元五世紀頃人)。
幼歲入道,聰敏絕倫,苦學深思至成年。一日,閲『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之妙旨。又讀『中論』至四諦品之偈(大正三○·33B):眾因緣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而頓悟空有不二之中道義。遂承龍樹大士之教學而建立宗風。
遊化河北、淮南,徒眾千餘人,盛弘大乘。以觀心學授與南岳慧思大師,思大師受法弘化南方,開創天台教學之基盤。
慧文大師之門人多在北方,故南方得其授法者少。台宗徒尊奉為台宗第二祖,世稱北齊尊者。
〔釋門正統卷一、佛祖統紀卷六、天台九祖傳、佛祖通載卷九〕
慧日 慧日總目錄
  以日光比喩佛之智慧普照眾生,能破無明生死癡暗,與慧光、慧照等同義。『法華經』卷七普門品(大正九·58A)無垢清净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無量壽經下、華嚴探玄記卷二〕
慧明 慧明總目錄
  智慧光明,又云慧燈明、慧燈。謂智慧能破除迷妄,譬如燈火能除黑暗。在經典中「慧明」一語,或指佛之智慧,或指比丘之智慧。
如『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卷二一乘品(大正九·324A):一切諸如來,説于智慧力,猶如夏中日,亦如世間燈,能竭煩惱海,照除無明暗。(中略)生死黑暗中,慧明能度彼。
『法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大正九·30B)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新『華嚴經』卷七二(大正一○·392B):慧燈破諸暗,(中略)普度群生靡有餘,此慧燈為之解脱。
慧威 慧威總目錄
  唐代高僧(634~713)。台宗第七祖。又稱惠威。婺州東陽(浙江)人,俗姓劉。幼年出家,受具足戒。禮謁縉雲智威大師研習天台教學,頓悟三觀之法,時人遂以「小威」呼之。初居京師天宫寺時,世人稱「天宫尊者」。后歸東陽,山居絕人事,但登門求道之士仍不絕于途。開元元年安祥示寂,世壽八十。左溪尊者玄朗大師為其嗣法弟子。吴越王勅賜「全真尊者」之諡號。
〔宋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七、三九〕
慧思 慧思總目錄
  南北朝(515~577)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稱南岳尊者、思大和尙、思禪師,我國天台宗第三代祖師。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經』,曾持經入塚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旋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因此,頂上遂隆起肉髻。

年十五出家,參謁河南慧文禪師,得授觀心法。曾因慨嘆虚受法歲,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華三昧。故重禪法實踐行及重義理推究。
北齊天保五年(554),師至光州,不分遠近為眾演説,長達十四年之久。其間聲聞遠播,學徒日盛,嫉其德望或謗是非者亦甚多。
又師于河南之大蘇山傳法與智顗大師,智師在徒眾弟子中最為傑出。

陳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岳),講筵益盛。居止十年,遂有「南岳尊者」之稱。甚受宣帝禮遇,被稱大禪師,思大和尙,又稱思禪師。
太建九年(577),在禪坐中安然而化,世壽六十三。

著作多半由門徒筆記整理而成,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四十二字門』二卷、『受菩薩戒儀』一卷等。自撰有:『南岳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
〔續高僧傳卷十七、弘贊法華傳卷四、佛祖統記卷六、景德傳燈錄卷二七、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一〕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總目錄
  十卷。智者大師講述于隋代開皇十四年(594),其弟子灌頂大師筆錄。又稱『天台摩訶止觀』,略稱『止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為天台三大部。

本書為智者大師晚年之講述,亦為其著作體系中最圓熟之論書。書中詳説圓頓止觀法,闡述智者大師獨特之宗教體驗與實踐。即敘説禪觀思惟,體悟超常識宗教境界之義奥—圓頓止觀,將其具體實踐法,分成總論略説(五略)與别論廣説(十廣),詳加解釋。

五略: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五段。十廣: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等十章;二者並稱五略十廣。

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本書原有三種類本,一為二十卷,另為十卷,第三種即今流通本,三者皆稱『圓頓止觀』,時人傳説第二為廣本,第三為略本,實則第三乃第二之再治本,而改題為『摩訶止觀』。宋代天聖二年(1024),依遵式大師之奏請,將本書入藏,淳熙三年(1176),大藏開版時校刊。

本書之注釋書頗多,有湛然大師『止觀輔行傳弘決』二十卷、『止觀義例』二卷、『止觀大意』一卷,梁肅學士『删定止觀』三卷等。
〔大唐内典錄卷十、佛祖統紀卷二五、新編諸宗教總錄卷三〕
摩訶止觀義例纂要 摩訶止觀義例纂要總目錄
  六卷。又稱『纂要』、『止觀義例纂要』。宋代從義大師撰。收于卍續藏第五十六册。乃荆溪大師之『止觀義例』注釋書。
本書首述止觀義例之大意及撰述其由來,次釋本文,復引書中之主要文句以成立自説,引用諸多内典、外典,對『止觀義例』作極詳細之解釋。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總目錄
  二十卷。唐代荆溪湛然大師撰。又稱『止觀輔行』、『輔行』、『弘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本書係注釋『摩訶止觀』,書題『止觀輔行傳弘決』即已揭出全書旨趣。以佛一代諸教「輔」翼止觀之妙「行」,復依止觀妙行以「傳弘」一代教旨。故于全書二十卷中,試圖以咨稟口決、審理要決等,來彰顯此教行相資之旨。古來凡講『摩訶止觀』,皆以此書為依憑。書中引用外典之處甚多,由此可見作者博覽群典且甚精。

本書自古來皆單行,至北宋天聖二年(1024)始入藏。本書之注釋書,有湛然大師另著『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有嚴大師『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道邃大師『摩訶止觀論弘決纂義』八卷等。
〔佛祖統記卷十、卷十一、卷二五、佛祖歷代通載卷二七〕
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 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總目錄
  十卷。唐代湛然大師述。又稱『摩訶止觀弘決搜要記』、『摩訶止觀搜要記』、『止觀輔行搜要記』。收于卍續藏第五十五册。因『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之内容過于廣泛,故本書擷取其要點,並將該書中之誤字加以訂正,且將其文義不明之處加以闡釋,方便止觀修行者之應用。依作者序文考據,本書係其示寂前三、四年所作。
〔智證大師請來目錄〕
數息觀 數息觀總目錄
  又云:阿那般那觀、安那般那念、念安般、安般守意。意譯為念入出息、念無所起、息念觀、持息念。簡稱安般、數息。乃五停心觀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即計數入息或出息次數,以收攝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此為除散亂,趨入正定之修法。
又將數息觀細分,有算數修習、悟入諸藴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修習等五類。
〔雜阿含經卷二九、修行道地經卷五、大安般守意經卷下、俱舍論卷二二、瑜伽師地論二七〕
樓閣 樓閣總目錄
  具有重層之建築物。或作為藏書、繪像、登眺遊覽景物之用。經典中常有此語,例如『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正一·131A):城有四門,門有欄楯,七重城上,皆有樓閣台觀周匝圍遶。『阿彌陀經』(大正一二·347A):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碯而嚴飾之。『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大正九·27A)重門高樓閣,男女皆充滿。
熟酥味 熟酥味總目錄
  『大般涅槃經』五味喩中第四味,指般若波羅密,為五味配五時教判之第四般若時,略稱熟酥,係由生酥而來。又熟酥亦是五藥之一,密宗作護摩法時,常以五穀、五寶與五藥共埋于壇下,表示以佛法藥,救治眾生無明煩惱病。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大日經疏卷八、法華經文句卷六下〕
窮子 窮子總目錄
  為法華七喩之一。三界生死之眾生,譬如無功德法財之窮子,佛譬如大富長者。以窮子受大富長者教化而得寶藏,比喩如來大慈大悲,以種種善巧方便,引攝二乘同歸一佛乘。
據『法華經』信解品載:有窮子自幼捨父離去,久住他國。至五十歲年老,加復窮困,遂雲遊四方以求衣食,漸漸乞行至其父所住之城,時乃父為城中大富長者。爾時窮子傭賃輾轉,遇至父舍佇立門側,遙見其父踞獅子牀,諸婆羅門、刹帝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珠瓔珞莊嚴其身,窮子見父有大勢力,心懷恐怖,遂疾走而遠去。
時大富長者見子便識,卽遣人疾走往追,窮子自念無罪何為見捉?轉更惶恐而悶絕于地。父遙見而知其子志意下劣,乃放其行,隨窮子之所趣。窮子被釋,復往貧里求衣食。

爾時長者為誘其子而設方便,先密遣二人,作憔悴狀,以除糞之事親近窮子,己亦着垢膩粗弊衣,手執除糞器,與窮子同,以此方便得近其子,復以勤作加價勉子留下,時日既久,窮子對長者漸無所畏,長者復讚其壯努力,無欺怠瞋恨,認窮子為兒,爾時窮子雖欣逢此遇,猶自謂為賤人,仍于二十年中,常作除糞之事為職責。

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以倉庫金銀珍寶悉委窮子,窮子雖受,然對珍寶諸庫藏無希取之意。長者知其意漸通泰,能成就大志,于臨命終時,宣説窮子實乃其子,于五十餘年前捨父離家之事,窮子方醒悟,生大歡喜。並謂己本無心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台宗將此譬喩分為旁追、二誘、體信、領知、付業等五科,配于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之五時,與『涅槃經』五味相對,以顯示佛一代教之化育為旨趣。  
〔大悲經卷四、法華義記卷五、法華玄義卷十上、法華玄論卷七、法華玄贊卷六〕
緣起 緣起總目錄
  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稱為緣起。若以佛果位,即由悟界之本性,稱為性起。
〔參照:佛光辭典6123〕
緣修 緣修總目錄
  二修之一。為「真修」之對稱。在修觀時,有所藉緣而修行者,稱為緣修;若非藉緣而修行,卽無修而修,稱為真修。在天台别教之修行階位中,前者係指初地(歡喜地)以前之菩薩所修,后者則為初地以上之菩薩所修。
〔摩訶止觀卷六下、法華經玄義卷三下〕
緣修·真修 緣修·真修總目錄
  在修觀時,有所藉緣而修,稱為緣修。若非藉緣而修,即本性整然無修而修,稱為真修。
〔法華玄義卷三下〕
緣理斷九 緣理斷九總目錄
  唯承認佛界理即為主體,而藐視九法界。天台宗乃以法界平等,即十法界同具佛性,唯因眾生的根機殊異而有差别。故天台主張凡是迷惑,必須斷除才能顯真理為實踐修持。换言之:絕不能唯依理法界而不顧九法界為本旨。
蓮華 蓮華總目錄
  生于沼澤之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于夏季開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中而開潔净花。印度古來卽珍視此花。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天地開闢之始,毘濕笯之臍中生出蓮華,華中有梵天,結跏趺坐,創造萬物;又毘濕笯及其配偶神,皆以蓮華為表徵。或以蓮華為多聞天之七寶之一。佛教亦珍視之,如佛及菩薩大多以蓮華為座。據『入大乘論』卷下載:十地菩薩係生于摩醯首羅天王宫,坐于寶蓮華王座而成佛。『觀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等,皆坐于寶蓮華上;眾生臨終時,彼佛等持蓮台來迎九品往生之人。又佛、菩薩等聖像,大多安置于蓮華台上;蓮華亦常作為供養佛、菩薩之具。

在印度,稱蓮華,可大别為二:
1.鉢頭摩華:卽蓮華。又云鉢曇摩華、鉢持摩華、般頭摩華、鉢弩摩華、波曇華、波慕華。譯為赤蓮華、赤蓮、紅蓮華、赤黄蓮華、黄蓮華。有赤、白二色,是否還有黄色則不詳?通常鉢頭摩華指赤蓮華而言;八寒地獄中,有鉢頭摩地獄、摩訶鉢頭摩地獄,卽譯為紅蓮地獄、大紅蓮地獄。此乃因地獄眾生,由于寒冷,故身體凍成紅色,皮破而呈血赤色。

2.優鉢羅華:卽睡蓮。又云優鉢華、烏怛鉢羅華、優盋羅華。譯為青蓮華、黛華、紅莲華。有青色、赤色、白色等。其中以青色者為最著名,卽尼羅烏鉢羅華,又云泥盧鉢羅華,譯為青蓮華。在經典中,形容佛眼之微妙以其葉為喩;口氣之香潔則以其花為喩。青蓮華為千手觀音四十手中之右一手持物,此手卽稱青蓮華手。又八寒地獄之第六為優鉢羅地獄。八大龍王之一為優鉢羅龍王。前者因冰混同水色而呈青色,或因寒氣而使皮膚凍成青色,故稱優鉢羅地獄。后者因龍王所住處卽優鉢羅華所生長之池,故以為名。

另:拘勿頭華,又云拘牟頭華、俱物頭華、句文羅華。譯為白蓮華、地喜花,卽白或紅之睡蓮,還有黄、青二色,此係指赤、白優鉢羅華而稱。

又須乾提華,又云搔揵提迦華,乃好香華之意。華色有黑色與赤色,此華恐為白色之拘勿頭華?然其形色不相似。另有分陀利華,又云分陀利迦華、分荼利迦華、奔荼利華、本拏哩迦華,譯為白蓮華,又稱百葉華、妙好華,亦是白色睡蓮之一種。不被煩惱污染,即清净佛性喩為分陀利華。『悲華經』及『妙法蓮華經』卽以此華為經題。

又千葉蓮華,乃有千枚花瓣之蓮華,係供養佛陀所用,卽為佛所坐之華台。又『大日經疏』卷十五:西方五種之蓮華,卽鉢頭摩華、優鉢羅華、泥盧鉢羅華、拘勿頭華、芬荼利迦華。

又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載:蓮花有香、净、柔軟、可愛等四德,而以比喩法界真如之常、樂、我、净四德。在『華嚴經』『梵網經』等有蓮華藏世界之説。于密教有以八葉蓮華為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又以比喩人之心臟(肉團心),並表示眾生本有之心蓮。  
〔中阿含經卷二三、華手經卷一、大日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九、法華經玄義卷七下、大日經疏卷五、宗鏡錄卷二十八、佛教美術研究、曼荼羅研究,L.A.Waddell: The Buddhi sm of Tibet〕
蓮華十喩 蓮華十喩總目錄
  據『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九: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廣布,令見者喜悦、吉祥,故以蓮華比喩菩薩所修之十種善法。卽:
1.離諸污染: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察諸境,而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亦無所染,譬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2.不與惡俱:菩薩修行滅惡生善,為守護身、口、意三業清净,而不與絲毫之惡共俱,譬如蓮花雖微滴水而不停留。
3.戒香充滿:菩薩修行,堅持諸戒律,以此戒能滅身口惡,猶如香能除糞穢之氣,譬如蓮花妙香廣布,遐邇皆聞。
4.本體清净:菩薩雖處五濁中,然因持戒,得身心清净無染,譬如蓮花雖處污泥中,然其體自然潔净而無染。
5.面相熙怡:菩薩心常禪悦,諸相圓滿,使見者心生歡喜,如蓮花開時,令見者心喜悦。
6.柔軟不澀:菩薩修慈善行,然于諸法亦無所滯碍,故體常清净,柔軟細妙而不粗澀,譬如蓮花體性柔軟潤澤。
7.見者皆吉:菩薩善行成就,形相莊嚴美妙,見者皆獲吉祥,如蓮花芬馥美妙,見者及夢見者皆吉祥。
8.開敷具足: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莊嚴具足,如蓮花開敷,花果具足。
9.成熟清净:菩薩妙果圓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見聞者,皆得六根清净,如蓮花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亦得清净。
10.生已有想:菩薩初生時,諸天人皆悦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如蓮花初生時,雖未見花,然諸眾人皆生已有蓮花之想。
蓮華三喩 蓮華三喩總目錄
  又云蓮花三喩,跡本三喩。台宗以明法華開顯之旨,遂就經題之「蓮華」于本門、跡門各立三喩。此乃佛所説甚深「妙法」,難以語言闡釋,故取蓮華為喩;卽以蓮華之花果同時,比喩權、實一體之妙法,遂于本、跡二門各立三喩:卽以蓮比喩實與本,以華比喩權與跡。于跡門顯施、開、廢之趣;于本門則顯垂、開、廢之相,以成妙法之權、實一體。

1.跡門三喩:①為蓮故華:比喩為實施權,以蓮比喩實,以華比喩權。謂佛為顯一乘實義,而施設三乘之權教。亦卽佛以方便力示現種種道,其實為一佛乘,欲令眾生知第一寂滅故。②華開蓮現:比喩開權顯實,以華開比喩開權,蓮現比喩顯實。謂如來于法華會座,開三乘權方便,以顯一乘之實義。亦即開方便門,以示真實之相。③華落蓮成:比喩廢權立實,以華落比喩廢權,蓮成比喩立實。謂一乘實教既顯,則三乘權教自廢,卽「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以上三喩為『法華經』前十四品之意。

┌為實施權(施)—為蓮故華—從本垂跡(垂)┐
跡門—┤開權顯實(開)—華開蓮現—開跡顯本(開)├本門
└廢權立實(廢)—華落蓮成—廢跡立本(廢)┘

2.本門三喩:①為蓮故華:比喩從本垂跡,以蓮比喩本,以華比喩跡。從本垂跡,係以本判跡,即垂跡門八相之化,以顯久遠實成之本地。謂如來久遠以來實已成佛(本),但為教化眾生而示現少年出家、得三菩提之化跡(跡)。②華開蓮現:喩開跡顯本,以華開比喩開跡,蓮現比喩顯本。謂開除以如來為伽耶近成垂跡示現之權佛情執,以顯久遠成佛之本。③華落蓮成:比喩廢跡立本,以華落比喩廢跡,以蓮成比喩立本。謂諸佛如來之法,為度眾生皆實而不虚,故伽耶成道之化跡,日久自廢,以立久遠成佛之本。以上三喩為『法華經』后十四品之意旨。
〔法華玄義卷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玄義釋籤講述卷一〕
蓮經 蓮經總目錄
  指『法華經』。『西陽雜俎』:「大興善寺素和尙,轉法華經三萬七千部,有一僧為其題詩:『三萬蓮經三十春,半生不踏完門塵。』」唐代齊己禪師詩有:「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之語。
請觀音經 請觀音經總目錄
  全一卷。東晉竺難提法師譯。又云『請觀世音經』『請觀世音消伏毒害陀羅尼經』『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消伏毒害陀羅尼經』。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經記述觀世音菩薩,為毘舍離國人民,解除疾病困厄,教其稱念三寶及觀世音菩薩本身名號,並説十方諸佛救護眾生神呪、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等,佛陀繼之宣説觀世音菩薩名號及陀羅尼之功德,並説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呪、灌頂吉祥陀羅尼,復對舍利弗説:呪之由來及功德等。

本經向為台宗所重視,而請觀世音菩薩及懺悔時所行觀音懺法,亦皆依用本經。
智者大師作本『經疏』一卷,『摩訶止觀』卷二上,依本經闡明非行非坐三昧之相,『國清百錄』卷一,亦闡説觀音懺法,宋代遵式大師作『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一卷,亦是記述觀音懺法之行儀為旨趣。

關于本經譯出年代及作者,有三種異説:據『開元釋教錄』載,本經于東晉元熙元年(419)譯出;『法經錄』及『仁壽錄』載:本經為南朝劉宋(420~479)時代竺難提所譯;『出三藏記集』載:本經之譯者不詳?  
〔出三藏記集卷四、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七、開元釋教錄卷三、大唐内典錄卷三、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
調五事 調五事總目錄
  台宗教學入十乘觀法前加行之二十五方便,五科中之第四。指調節飲食、睡眠(此二種屬定外之外調)、身、息、心(此三種乃入定時之内調)等五事。又稱調五法。卽:
1.調節飲食:謂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坐念不安;食若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食穢濁物,則心識惛迷;食不宜于身,則引發宿疾,故飲食當慎,不饑、不飽,調和適當。
2.調節睡眠:眠若不全,則心神虚恍;眠若過多,則廢修行,空喪功夫,沈沒善根,故戒眠當慎,不節不恣。
3.調身:身姿勢要正,無論半跏趺坐、全跏趺坐,必順坐法規定調身,使之不寬、不急。
4.調息:調和氣息,遠離風、喘、氣三種不調相,綿綿若存若亡,使不澀不滑。
5.調心:指調伏亂念,若心沈,念應止鼻端;或心浮,則安心向下,使其不沈不浮。

調和五事,如世間陶師之製造眾器,首先調和陶土,使其不強不軟,再取造器物。有志于十乘觀法之修行者亦然。首先調和五事使生三昧,繼而達其生慧為旨趣。   
〔摩訶止觀卷四上、卷四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一、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二、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誹謗正法 誹謗正法總目錄
  『菩薩戒經義疏』卷下:誹謗三寶,係由四種邪見所致,卽:
1.上邪見:對于一切撥無因果。
2.中邪見:不説一切無因果,僅説三寶不及外道。
3.下邪見:不説三寶不及外道,僅心中計執二乘之法殊勝,卽捨棄大乘而取小乘。
4.雜邪見:于諸種邪見中,有偏執、雜信、暫念小乘、思義僻謬等四種。
諂曲 諂曲總目錄
  欺瞞他人而故作嬌態,曲順人情。『法華經』方便品(大正九·8B):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又對物無所執,稱為無諂曲。『金七十論』卷上(大正五四·1251A):尼夜摩亦五:一不殺、二不盗、三實語、四梵行、五無諂曲。
〔無量壽經卷上、菩薩地持經卷五、十住毘婆沙論卷八、十地經論卷二〕
閲藏知津 閲藏知津總目錄
  四十八卷。明末蕅益智旭(1599~1655)大師著。收在『大正藏法寶總目錄』第三册。本書將『大藏經』之一七七三部佛典,分成經、律、論、雜四部,並加扼要解説。
1.經藏:分為大乘經(按台宗五時判教之順序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而分)九七六部(卷一至卷二五),小乘經二一一部(卷二六至卷三一)。
2.律藏:分為大乘律三十部(卷三二)、小乘律六十一部(卷三三),並附疑似雜偽篇。
3.論藏:分為大乘論與小乘論,前者又分釋經論七十一部(卷三四)、宗經論一一七部(卷三五至卷三七)、諸論釋三十二部(卷三八、卷三九);后者共有四十七部(卷四十)。作者各分有西土(印度等)、此方(中國)之别。
4.雜藏計有西方(外道、疑偽經)四十八部(卷四一)與此土(懺儀、净土、台宗、禪宗、賢首宗、慈恩宗、密宗、律宗、纂集、傳記、護法、音義、目錄、序讚、法事、應收入義)一七六部(卷四二至卷四四)。另于卷首有「總目錄」四卷。

本書,首次改變自唐代智昇大師所撰『開元釋教錄』以來之佛典編目分類方法。又日本(1880)出版『大日本校訂縮刻大藏經』(縮版印刷大藏經)之分類,及我國「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亦大體模仿『閲藏知津』之分類方法。此外,另有『小閲藏知津』四卷,乃簡約本書,而纂輯其要所成者。
歷緣對境修 歷緣對境修總目錄
  修習止觀之一。又云歷緣對境修止觀。緣指行、住、坐、臥、作、言語等六種緣;境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卽行者于行、住等日常一切行動中,常修定(止)、慧(觀)方便,則必能通達一切佛法,稱為歷緣對境修。『摩訶止觀』卷七(大正四六·101C):觀行若明,能歷緣對境,觸處得用。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
濁劫 濁劫總目錄
  指濁惡時期。劫,為長時,卽五濁中之劫濁。卽指减劫中,人壽二萬歲以后,見等四濁于此時盛起。『法華經』卷四勸持品(大正九·36C):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
獨菩薩教 獨菩薩教總目錄
  台宗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立為藏、通、别、圓稱化法四教,每一教皆依所化眾生之根機而有别,其第三教稱别教,此類教法為「不共教」,亦卽非屬聲聞、緣覺二乘人,所共習之教法,而係單獨對菩薩闡説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等,大乘無量法,故稱獨菩薩教。有别于藏、通二教之通于二乘,亦異于圓教之佛乘。其教法内容係論説「但中」理,依之而次第修習空、假、中三觀,並斷盡十二品無明達佛果。
〔四教義卷一、天台四教儀〕
積聚精要心 積聚精要心總目錄
  『摩訶止觀』卷一上所列三心之一,『宗鏡錄』所列四心之一。謂能積聚諸經中,所有核心要義,如『般若心經』積聚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與『大日經疏』列舉二心中之第二干栗馱心同義。然台宗反對此説,于『摩訶止觀』卷二謂:干栗馱係真實心而非積聚精要心。
〔翻譯名義集卷六心意識法篇、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九〕
蕅益 蕅益總目錄
  明代高僧(1599~1655),吴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鍾。 號智旭字蕅益,又號八不道人。由于晚居靈峯(浙江杭縣)建寺、創社、著書,故世稱靈峯蕅益大師。少好儒學,誓滅釋老,偶閲袾宏大師之『自知錄』『竹窗隨筆』,遂取所著闢佛論焚毁而轉信佛教。
服父喪期間,聞『地藏菩薩本願經』,始萌出家之志。
二十二歲專致念佛。翌年發四十八願,自稱「大朗優婆塞」。二十四歲,恭就憨山大師之門人雪嶺大師剃度。
師嘗學華嚴、天台、唯識,欲統一禪、教、律,綜合佛教諸家體系,惟實踐上偏重念佛。并兼治儒家、景教。主張融合佛、道、儒三教。
其著『彌陀經要解』乃為調和禪與念佛。門人成時師别編其遺文『靈峯蕅益大師宗論』十卷。師與憨山、紫柏、蓮池大師被稱明代四大高僧。
〔净土聖賢錄卷六、靈峯蕅益大師宗論卷一〕
融通 融通總目錄
  融會通達而無滯礙與相卽相入同義。『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四(大正四七·775C)德山棒、臨濟喝,皆徹證無生,透頂透底,融通自在。
諦閑 諦閑總目錄
  現代高僧(1858~1932)號古虚、字卓三。浙江黄岩人,俗姓朱,父度潤、母王氏,大師為第三子。九歲入私塾攻讀,智慧超羣。
一八七三年(十六歲),隨其母舅習醫,有一日問其母舅説:藥能醫命否?舅答:藥只能治病,豈能醫命。大師遂厭治病學,轉尋求醫命學,故在弱冠之年(1877),至臨海縣白雲山,投禮成道大師出家。

一八八一年(二十四歲)受具戒于國清寺。留寺學戒參禪,日夜不懈而精勤,且具宿慧,故功夫一日上進如千里之速。

一八八二年(二十五歲),至平湖福臻寺,依止敏曦老法師學習天台教觀,當時被大眾歎為法門龍象。

一八八五年(二十八歲),至上海龍華寺,親近曉柔法師聽講『法華經』。又親近大海法師聽講『楞嚴經』得益頗深。同年冬,受諸同學邀請,至杭州六通寺升座講『法華經』,講至「方便品」開佛知見時,忽然深入禪定,出定遂獲辯才無礙,答難析疑,如瓶瀉千里,莫之能禦。

一八八六年(二十九歲),承跡瑞定融大師授記付法,傳持天台第四十三世(龍樹大士算起)。

一八八九年(三十二歲),在龍華寺宣講『法華』聽眾二千多人。后至鎮江金山寺參禪兩年。

一八九一年(三十四歲)至寧波慈溪蘆山聖果寺掩關,專修天台教觀再而深造。

一八九三年(三十六歲),復受信眾要求,至龍華寺講『楞嚴』,時為初學者方便以了知『楞嚴』奥理,提綱挈領剖析玄微,遂著『楞嚴指味疏』問世。又應信眾邀請經常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東北地帶,宣講天台教觀。

一九一○年(五十三歲),就任佛教師範僧學校長兼總監。當時乃清代末期,而佛教亦遭不振。大師有鑒及此,遂慨然應聘,遴選各省優秀僧青年分班講授,並指導教行並進,且依天台教旨之理論和實踐,開創中國新僧教學史上新紀元。

一九一二年冬(五十五歲),受聘主持寧波觀宗寺。該寺係延慶寺觀堂舊址,乃宋元豐年間(約1078~1085),知禮五世孫介然法師(?),按照『觀無量壽經』觀行修行法,于延慶寺之東北角空地,建房六十餘間,最中為寶閣,四周環以十六觀堂,作為實踐觀行場地。該寺幾經興廢,降至嘉慶(1796頃)年間,重修殿堂增建僧房,而獨立門庭另設方丈。
諦閑大師,自接掌觀宗寺,即時重修大殿、天王殿、禪堂、藏經閣等,整修焕然一新,且得十方檀信護持,遂成為東南名刹之一。同時創設觀宗研究社,為專門培養天台學者之根本道場。

一九一八年(六十一歲),應徐文蔚居士之請,至北京宣講『圓覺經』『大乘止觀』三個多月,隨行有仁山、倓虚兩法師等。講經法會圓滿,請求皈依者數萬眾。束裝南歸時,有葉恭綽、蒯壽樞等居士設宴送行,並慨捐巨款,為請設觀宗學舍之資,翌年觀宗學舍正式開辦,大師自任主講,造就不少優秀法師,如仁山、顯蔭、寶靜、靜權、顯慈、根慧、倓虚、定西、允禪等法師,皆是當代聞名高僧。

一九二一年(六十四歲),應浙江省督軍廬永祥之請,在海潮寺宣講『仁王護國經』。當時,廬督軍下令全省禁屠三天。

一九二二年(六十五歲),在上海净土庵講『彌陀經』。又于蕪湖講『法華經』。后應南園居士之請,宣講『大乘止觀』。

一九二四年(六十七歲),在觀宗寺宣講『梁皇懺』,並撰成『梁皇懺隨聞錄』三卷。

一九二八年,物著長達九萬多字『觀經疏鈔演義』一册。該經『疏鈔』全名為『觀無量佛經疏妙宗鈔』。『疏』是智者大師著,『妙宗鈔』是宋知禮大師撰。諦閑大師自受戒,即以該經為每日必誦功課之一。該經疏鈔問世,既經達千年之久,但對之研究者甚少。諦公大師奉持此經四十多年,將體會之心得和盤托出,且為初學者方便研究,修改科文,撰成為『觀經疏鈔演義』流通。

一九三二年(七十五歲)五月十九日,將觀宗寺交與寶靜法師掌理,至七月初二午前,對大眾曰:「我勤念佛,净土現前。真實受用,願各勉旃。」向西合掌,和大眾念佛聲中,端坐含笑安詳圓寂。十月十六日奉安入塔于慈溪五磊山,該日沿途羣眾焚香,默哀恭送者達數萬人之多。足見諦老道德感人之深。世壽七五、僧臘五五。諦大師雖被稱為義學沙門,但其實踐密行却罕見,即日誦『普賢行願品』『金剛經』『圓覺經』『觀無量壽佛經』及念佛萬聲為常課,且朔望更加誦『梵網經』『菩薩大戒』等,終身未曾間斷。故得倓虚法師,在香港新界華南佛學院,撰文讚頌諦閑大師,即:
「古人有三不朽,一曰立德,次曰立功,三曰立言,然則世之立德者,未必立言、立功,立功者未必立德、立言。而立言者,亦未必立功、立德。唯我大師兼而有之。乘戒俱急,止觀圓融,勤苦自處,慈憫待人立德也。興建伽藍,樹立學社培植后進,衛教弘法立功也。法嗣天台,行修净土,疏經流布,昭示因果,立言也。誠以大師乃智者嫡傳,靈峯嗣響,法門龍象,近世耆德。曩年弘化南北,海宇欽崇,凡當時名士,莫不以歸依座下為榮。」又蔣維喬居士之輓聯云:「説法四十八年,教觀圓融,普為人天垂模範。
示寂七月二日,端祥坐逝,無邊刹土現莊嚴。」

諦閑大師之門下弟子極盛。著述有十三種之多,為近代中興天台教觀祖師。(參照諦公遺述語錄。年譜四七一~四九○頁。中國文史出版社『名僧錄』十一頁,朱哲撰「諦閑法師傳略」)
諦觀 諦觀總目錄
  韓國高僧。生卒不詳?精通天台教觀,道譽極盛,頗受國王之禮遇。
我國自唐末五代之戰亂,天台宗之典籍大多散失,吴越王錢弘俶,為復興天台教法,遂遣使至南韓,求還天台典籍。師乃于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奉該國王之命,攜天台論疏諸部來華。至台山螺溪傳教院,禮謁當代台宗義寂大師,一語傾心,遂禮之為師,于螺溪居住十年而安祥入寂。所著『天台四教儀』,係天台教學之最佳入門書。
〔佛祖統紀卷十、卷二三、卷三四、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三、朝鮮佛教通史下編〕
諸見境 諸見境總目錄
  台宗所立十種觀境之一,略稱見境。謂得禪者,若由觀禪定而生邪慧邪解,起猛利之見惑,則妨礙止觀。應如『摩訶止觀』卷十之一説:依之更修明諸見人法、明諸見發因緣、明過失、明止觀等四階段,以見惑為觀境,令達正道而不為所障。
諸家教相同異集 諸家教相同異集總目錄
  一卷。日本天台宗圓珍大師撰。又稱『甘露集』。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乃比較諸宗教相之同異,並説明大要。若依教相之不同,原有二十五家,本書僅列舉隋吉藏大師之三法輪二藏教、唐代新羅國元曉大師之四教、法藏大師之五教、惠苑大師之四教、遍學大師之三時教,七寶大師之五時教、劉虬大德之七階五時説、天台學之五時八教、日本上宫太子之五時教、日本天台慈覺大師之二種教等十家。
諸嗣宗派記 諸嗣宗派記總目錄
  二卷。撰者不詳?日本享保三年(1718)印行。集錄各宗傳承之次第。計收小乘二十部、十誦毘曇薩婆多宗、四分律宗、毘曇俱舍宗、成實宗、攝論宗、法相宗、三論宗、净土宗、楞伽宗、天台宗、涅槃宗、地論宗、華嚴宗、真言宗等,並有律宗受具師資横圖、天台傳經法師總圖,卷末之附言中,更可探討各宗法脈之原委。
諷誦 諷誦總目錄
  諷詠諳誦之意。又作誦經、諷經、諷讀、讀經。卽出聲讀誦經文、偈頌等。其諷誦法,原為印度婆羅門間,所行六行之一,佛教徒亦承用之,諷頌經典供養僧,稱諷供。于禪林,諷經依對象、時間、場合不同而分多種:如每日粥罷、齋罷、放參罷之三時上殿諷經,稱三時諷經;每月朔望之祝聖諷經;為「具應供之德」之無量賢聖及十六大阿羅漢,而諷誦應供經;此外尙有半齋諷經、日中諷經、土地堂諷經、祖堂諷經、韋馱天諷經、朝課諷經、晚課諷經等。
〔長阿含卷十五種徳經、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勅修百丈清規卷一聖節條、禪苑清規卷二〕
辨體 辨體總目錄
  辨明一經之指歸。為天台教學中所立五重玄義之一。智者大師為解釋諸經,而立五種義解法,卽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等五重玄義。以『法華經』所詮之妙體為中道實相,故以實相為全經所詮之妙體。
醍醐殺人 醍醐殺人總目錄
  台宗將佛陀一生説法之順序,判為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而分别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配之,醍醐味卽配于法華涅槃時。以醍醐比喩大乘實相教,謂鈍根聲聞、緣覺、菩薩于過去佛所,嘗聞大乘實相教法,猶若中毒;值佛陀之説醍醐經(指法華、涅槃等經),其毒卽發,斷滅結惑之生,稱為醍醐殺人。『法華玄義』卷十上(大正三三·806B):醍醐殺人者,如涅槃教中,鈍根聲聞發慧眼,得見佛性,乃至鈍根緣覺、菩薩七種方便,皆入究竟涅槃卽其義也。
醍醐喩 醍醐喩總目錄
  醍醐比為最上正法之譬喩。醍醐乃由牛乳煉製而成之酥酪,為牛乳中最高之美味;經典中每以醍醐比喩涅槃、佛性、真實教。
台宗,依『涅槃經』以醍醐比喩五時教判中之法華涅槃時。密宗則依『六波羅密經』以醍醐比喩陀羅尼藏。其他諸宗亦均以醍醐比喩自宗之最上至極之教法。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
醍醐經 醍醐經總目錄
  台宗對法華、涅槃二經之稱謂。醍醐,由牛乳精煉而成酥酪,味勝于乳、酪、生酥、熟酥,為乳中最上品。
台宗卽以醍醐配于五時教判中之法華涅槃時,意謂法華、涅槃二經之真實殊勝,猶如醍醐勝于其他諸味,故有醍醐經之喩稱。『法華玄義』卷二上(大正三三·692C):醍醐經,一種因果廣高長,但妙無粗。又醍醐經,妙因妙果,與諸經妙因妙果不異。
錢弘俶 錢弘俶總目錄
  五代杭州臨安人(929~988),字文德。吴越國文穆王錢元瓘之第九子。又稱錢俶。天性誠厚,心嚮佛法,年二十繼承王位。卽位奉天台德韶大師為國師,並從道潛律師受菩薩戒,號慈化定慧禪師。后周顯德二年(955),以慕阿育王造塔一事,鑄八萬四千小寶塔,中納寶篋印心呪,廣行頒施,世稱錢弘俶塔,甚而遠傳至日本。宋建隆元年(960),復興杭州靈隱寺,請智覺延壽大師為中興第一世。又迎請螺溪義寂大師講『法華經』,特賜「净光大師」號。復遣使赴日本、高麗求取天台論疏,致令天台教觀盛然而起。且于杭州建普門寺,于錢塘建兜率院等。
太平興國三年(978)舉國歸宋,封為「淮海國王」,八年改為「南漢國王」。端拱元年(988)更封「鄧王」,是年八月寂,享年六十,追封「秦國王」,諡號「忠懿王」。 
〔宋高僧傳卷七、禪林僧寶傳卷七、佛祖統紀卷十、卷二三、卷四三、宋史列傳第二三九〕
隨自意三昧 隨自意三昧總目錄
  台宗四種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異稱。由隨意之念起卽修禪定,而不侷限于行、住、坐、臥四威儀。『大品般若經』稱之為覺意三昧,南岳慧思大師則稱為隨自意三昧。卽于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念起卽覺,意起卽修三昧。
〔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四〕
隨自意隨他意 隨自意隨他意總目錄
  隨自意與隨他意之並稱。略云隨自隨他。又云隨智隨情。
佛説法時,依其自内證而説者,稱為隨自意、隨智;其所説者,稱為隨自意語、隨智説。反之,順應對方之想法而説,稱為隨他意、隨情;其所説者,稱為隨他意語、隨情説。復次:不違佛之自内證而順應對方想法,與其同一説法,稱為隨自他意、隨情智;其所説者,稱隨自他意語、隨情智説。此中,隨自意、隨他意、隨自他意之説,均見于『南本涅槃經』卷三二迦葉菩薩品。智者大師復就真俗二諦説,分别稱之為隨智、隨情、隨情智。

又台宗在教相分判上,以佛自顯之真實祕意為隨自意,隨順眾生之機情,而施各種方便為隨他意,而判法華為隨自意之教,其他諸經則隨他意之説。此外,諸宗間亦廣用「隨自隨他」語,以判經之權實深淺,如『大日經疏』卷七及『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一,均謂真言密教,為隨自意説,顯教為隨他意方便説。日僧源空大師『選擇本願念佛集』以念佛為佛之隨自意,定散諸行之法為隨他意。
〔北本涅槃經卷三五、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卷三上、摩訶止觀卷三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二〕
隨門 隨門總目錄
  台宗六妙門之一。又云隨息門。謂細心依隨息(呼吸)之自然出入,專住而不散。卽修行人之心隨于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心安明净,禪定自發,故以隨息為法門。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隨喜 隨喜總目錄
  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卷六十一謂隨喜者之功德,勝于行善者本人。隨喜一詞,亦引申為參與佛教儀式。而在台宗為五悔(滅罪修行懺法)之一,亦為五品弟子位之初品。

據『法華玄論』卷十:隨喜有二種:1.通隨喜:謂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人造福,皆隨歡喜。2.别隨喜:依五十功德之説,特指聞『法華經』,隨而歡喜。又謂大小二乘之隨喜不同,大乘之隨喜,廣通三世十方諸佛及弟子,小乘僅局限于三世佛;大乘隨喜法身功德,小乘僅隨喜跡身功德;大乘隨喜通漏、無漏,小乘隨喜唯限有漏心。

此外,或以隨喜為隨己所喜之意,如以布施為例,富者施金帛,貧者施水草,各隨所喜,皆為布施。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壽命品、大乘三聚懺悔經、瑜伽師地論卷四四、修懺要旨、觀經疏散善義〕
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總目錄
   1.普賢菩薩,所發十大願之一。卽見他人累積功德,如同自己積德般歡喜。如對佛陀之從初發心、不惜身命、捨頭目髓腦、修諸苦行,以至成道、滅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聲聞辟支佛、一切菩薩等諸善功德,我皆隨歡喜。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
2.指隨喜他人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大正九·46C):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尙無量無邊阿僧祇,何况最初于會中聞而隨喜者?
隨喜功德品 隨喜功德品總目錄
  『法華經』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稱。内容闡揚佛陀滅度,聞『法華經』而隨喜者,其功德廣大。略稱隨喜品。
隨喜品 隨喜品總目錄
  『法華經』分别功德品,觀行卽聞實相圓妙法而信解隨喜。令他人由此亦喜。對内以三觀,觀三諦境界,對外以五悔勤加精進助成理解
〔法華經分别功德品、法華文句記卷二七〕
隨喜廻向 隨喜廻向總目錄
  隨喜與廻向合稱。為台宗所立,五悔中之第三、第四。即于自他一切善根、善事隨歡喜心,將諸善根功德,廻向予眾生、廻向予佛道。
隨順 隨順總目錄
  隨從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華經』卷一序品,有供養諸佛、隨順行大道、具六波羅密之説。同經卷四「五百弟子受記品」亦説:世尊甚奇特,所為極稀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説法,使眾生處處離貪着。

隨順一語,在佛、眾生、教法皆可用之。于『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舉出十種隨順學法:卽不净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光明想、離欲想、滅想、死想,並言欲修習十想,須斷十種障礙學法與違逆學法。

又舉:宿因、隨順教、如理加行、無間殷重所作、猛利樂欲、持瑜伽力、止息身心粗重、數數觀察、無有怯弱、離增上慢等,十種隨順學法,並一一加以解説。
〔廣博嚴净不退轉輪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三七成熟品、大乘莊嚴經論卷二成熟品、俱舍論卷四、法華經文句卷二上〕
頭破七分 頭破七分總目錄
  受鬼神責打,頭破作七分。據『法華經』陀羅尼品:藍婆、華齒等羅刹女,于佛陀前誓願,擁護誦讀受持『法華經』者,並不令惱亂者得逞,卽説偈言(大正九·59B):若不順我呪,惱亂説法者,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
髻珠喩 髻珠喩總目錄
  『法華經』安樂行品七種譬喩之一。又云頂珠喩。髻珠,指輪王髻中珠。此喩中,以輪王比喩如來,以髻比喩二乘權教,以珠喩一乘實理。珠在髻中時,猶如實理隱于權教。此謂如來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二乘記,謂彼等已出離分段生死,皆得作佛。猶如輪王解髻中珠,授與功臣。
龍女成佛 龍女成佛總目錄
  八歲龍女,由于受持『法華經』功德而卽身成佛。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龍女卽娑婆竭羅龍王之女,年甫八歲,智慧猛利,諸佛所説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更于刹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復以一寶珠獻佛,以此功德願力,忽轉女成男,具足菩薩行。刹那頃住于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中,成正等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廣為人天説法,娑婆世界之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遙見而歡喜敬禮。
蓋古印度之女人地位甚低,小乘佛教認為女身垢穢,不能成佛,此與大乘佛教所論:眾生皆可成佛之思想衝突,故佛典中乃有女人可轉變男身成佛説。「龍女成佛」明示大乘佛教,在修行理論方面之發展。
〔須摩提菩薩經、海龍王經卷三女寶錦受決品、菩薩處胎經卷七、法華經玄義卷五上、法華經文句卷八〕
應化佛菩提 應化佛菩提總目錄
  又稱方便菩提。就佛三身而論,可分為三種菩提,應化佛菩提為其中之一。謂應于示現化導之處所,隨卽示現。如佛陀出宫至伽耶城,坐于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玄義卷五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金光明玄義卷上〕
擬宜教 擬宜教總目錄
  台宗五時教判中之第一華嚴時。擬者比擬,宜者機宜,卽對機配合教化。『華嚴經』乃佛為大機菩薩所説自證法,而對小乘機亦擬宜説教。説『華嚴經』之初分,聲聞不在會座;以華嚴為大機菩薩所聞之法,非二乘之所知?聲聞若得聞華嚴,則非聲聞。
然據佛一代化導之意趣,佛陀于有緣機類中,最鈍根者應經五時,故華嚴時,不為聲聞。但小乘機,雖不在華嚴會上;而佛為調御未證小機,擬説自證法。故就佛一代化意而論,華嚴時卽擬宜教。    
〔法華信解品、法華玄義十下、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
禪人 禪人總目錄
  專修禪定者。又稱禪者。『興禪護國論』卷上(大正八○·7A):此宗以戒為初,以禪為究,若破戒者,悔心止惡,則號禪人也。
〔摩訶止觀卷五上〕
禪波羅密 禪波羅密總目錄
  智者大師在金陵八年間(569~575),除講『法華經』『大智度論』外,最注重指導在南方未曾受到重視之實踐修習止觀,故大師之前期思想,可代表之著作,當推『大智度論』中有關禪法部門,及印度傳來所有坐禪實踐法,蒐集組織而成為「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略云『禪門修證』或云『漸次止觀法門』。由其弟子法慎大師記成三十卷,再經灌頂大師删定為十卷流通現存本(大正四六·475)。本書之特色,是將禪門實踐法,由淺入深次第而加以精密組織,在禪觀發達史上,確是劃時代之重要文獻,更還可説是禪學集大成,凡有心于禪學研究,誠屬不可缺少的寶典。

本書組織,與台宗基本聖典三大部之一『摩訶止觀』同分為十大章,即:
第一章:修禪波羅密大意,是針對行者雖然發心修習禪定,但對尙未得其要領及十種非法糾正,並為顯示正修必需條件,即:1.明發菩提心相。2.闡明修習禪定途徑,即行者雖發菩提心,必以菩薩心觀照中道正觀,明諸法實相,能憐愍一切眾生,而起大悲心,發四弘誓願,才能成就佛道。

第二章:釋禪波羅密名,即1.簡别共不共。2.翻譯。3.料簡。
1.簡别:因為「禪」是凡夫、外道、二乘、菩薩共修之通名,而波羅密却是限于菩薩與諸佛之不共修法。
2.禪梵語「禪那」譯為「思惟修」「定」「功德叢林」。波羅密多,簡稱「波羅密」譯為「到彼岸」「事究竟」「度無極」等,且各具通别兩種解釋。
3.料簡:針對「背捨」「一切處」等,都不能稱為波羅密,唯禪才能稱為波羅密,因「禪」最大,儼如國王具統攝義,即所有實踐法之内行功德,盡攝持在禪之中,稱為禪波羅密。

第三章:明禪波羅密門:即針對尋名究體作用。分為1.標禪門,2.解釋,3.料簡。且將禪門再分為色門、心門。關于色門,即以不净觀及阿那波那略稱「安般」譯為「入出息」,即屬數息法。至于第二解釋,是開色别立心門,以「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更分為通别解釋。

第四章:辨禪波羅密銓次:即明修禪波羅密次第,分為:
1.有漏禪:是修數息觀入欲界定,再以四禪入色界定,四無量心入四空定(無色界定)。
2.亦有漏亦無漏:是針對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觀。
3.無漏禪:是針對觀煉薰修之實踐次第,專以聲聞、緣覺、菩薩慧行為旨歸。

第五章:簡禪波羅密法心:是明諸禪法與心。
1.辨法,再分有漏法、無漏法、亦有漏亦無漏法、非有漏非無漏法四種。
2.明心亦分為漏心、無漏心、亦有漏亦無漏心、非有漏非無漏心四種。所謂「法華三昧」「般舟三昧」「首楞嚴」等百八三昧,都被攝持于非有漏非無漏禪法中。

第六章:分别禪波羅密前方便:即實踐觀準備,詳述于本書之第二、三、四卷,分為外方便、内方便,對于外方便,即舉二十五種方便法(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行、行五法),是實踐門必具條件,凡是初修行者,可謂是最基本之門徑。至于内方便:
1.明止門:再分為①繫緣止(隨緣止),②制心止(入定止),③體真止(真性止)三種法。
2.明驗善惡根性:分為外善、内善。外善更分布施、持戒、孝養父母師長、信敬三寶、讀誦聽學。内善分為阿那波那門(數息)、不净觀門、慈心門、因緣門、念佛門。至于悪根性,即舉出:覺觀、貪慾、瞋恚、愚癡、悪業等不善業法,對之以五門禪為救治法。
3.明安心法:即隨便宜、隨對治成就、隨樂欲、隨次第、隨第一義等。
4.明治病患:以氣息治病、假想治病、咒術治病、用心主境治病、觀析治病。
5.明覺魔事:示明魔種類,即煩惱魔、陰入界魔、死魔、天子魔等四種,並詳述破魔方法。

第七章釋禪波羅密修證分為
1.世間禪:分為①四禪,②四無量心,③四無色定。
2.亦世間亦出世間:即①六妙法,②十六特勝,③通明觀。
3.修證出世間:①對治無漏,②緣理無漏。第一對治無漏,再分為:九相,八念,十想,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六神通,十四變化,九次第定,獅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十一種。

其次之緣理無漏,並第四段修證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相,及第八章果報、第九起教、第十歸趣章等,竟未宣説而作結論?古來,對此都稱為不説部份。有關不説部份,也許是不適合聽眾機宜,或屬菩薩境界?也許對于三界内實踐禪修無關,所以智者大師才停講而終止?此必待賢明學者研究。在印度、西域就有種種不同禪觀法,是以智大師才將印度、西域傳來禪法,盡攝于組織整然體系内,成為『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其中之第七章,是本書中心思想部份,茲為供研究禪者參考,特摘其概要,介紹于次:
1.「世間禪」分為:①四禪:梵語「禪那」譯為靜慮。所謂「靜慮」即從寂靜境界思惟,由所發出來智慧力量,能體會到世間一切事物現象之根本真理。因為人都是著重于向外追求真理,缺乏内心了解事物現象本體,故大師強調實踐修禪功夫,以期早證禪定,才能獲得安身立命為歸宿。再説:如欲深入靜慮方法,即必須「繫心于一處」,時間一久,妄念自然會漸漸微薄而消失,進入舒適輕安。儒家也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之境界。然感覺到自身血液暢通,泰然自在,如坐飛機于虚空中,再而進入相似通(可預知當時境遇,但放棄坐禪時即失),更進一步為達未到定(趨入初禪)。再精進工夫純熟時,便會自得不可思議智慧,離棄世間(欲界)一切惡念,妙得喜樂,稱為初禪。二禪是初禪所得來,身心喜樂進而明净,且離尋伺塵濁,攝心境于一性,獲得無尋、無覺、無觀定力,稱為定生喜樂二禪。三禪即攝「行捨」,住于不苦不樂,且不耽落喜樂,能更欣上正念、正慧殊勝法,稱為離喜妙樂三禪。四禪是住于平等而非苦樂極善清净,顯現念清净而捨去一切喜樂,稱為捨念清净四禪。

又實踐禪觀者,如得初禪,即能對治貪、欲、瞋、憂、苦及犯戒,或散亂之障礙,遠離欲愛,自心得到寂靜境界。二禪能對治第一念尋伺(深細精神作用)與苦及不自然劣性。三禪能對治第二念貪與喜及踴躍之下劣定性。四禪能調順出入息,及對治第三念之貪與樂及樂作意下劣定性。再説:尙未進入初禪稱為近分定,雖然至初禪,還有相應微細精神作用。至二禪,始能斷審察精神作用,故謂無尋無伺。然大梵天之中間定,雖然無尋(猛利精神作用)但還有伺(愚鈍精神作用),雖勝初禪,却仍不及二禪,理由,可謂極明顯之至。

關于四禪法修持,佛陀在實踐苦行中,還曾訪問過阿羅羅仙人,論證四禪淺深和修持法,是以從修持開始至成道,悉不離四禪法。由此可見,四禪法對實踐佛道行者來説,乃是極重要而不可缺之途徑。
〔『順正理論』等七十七(大正第二九·329)『顯揚聖教論』第二(大正三一·480~582)『俱舍論』第二十九(大正二九·1~160)『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大正四六·664~696)〕

②四無量心:以四種無量心,緣無量眾生與樂及離苦思惟,作為輔助修禪,趨入禪定為目的。四種無量即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因為修持善行禪觀,必須養成四種無量心,得安穩修道以鞏固道心。因心具「慈」就不生瞋恚、不嫉恨他人;心具「悲」就會體量對方而不結怨于人;心具「喜」就能安心于善修一切法;心具「捨」就能放下一切而不計較是非,得速證禪定到安養寶所。  
〔『中阿含』第二十一章(大正一·421)『順正理論』第七十九(大正二九·329)『顯揚聖教論』第四(大正三一·480)〕

③四無色定:或稱四空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對于修習空定必具條件是:在修定中不念一切色相,且能滅對象之相,即能趨入虚空處,因為一切眾生,所有一切困苦所累,皆是被自身所招惹,是以行者在定中思惟脱離一切相,就無飢渴寒熱之苦。再説色身之粗弊虚誑,乃由宿世所薰積因緣和合之果報,故凡夫無法脱離一切苦報,是以必須在實踐行持中,諦觀一切空而捨除一切,如由籠中飛出之鳥得大自在為空處定。但空遍于無量無邊,以識為緣如緣得過多,則定會被散破。是以行者在實踐修持當中,必須觀空,且要認清「受想行識」為賊,絕不能被其所盗,更要了解一切屬無常、苦、空、無我,如妄作和合即會生危險,故所緣空還要捨棄,唯保留之識為緣,是名識處定。但識仍是無量無邊,如識過多,即容易障礙定力,是以行者必須觀識,更能認清受想行識如病、瘡、刺等不可被其所害,應觀一切事象是苦、空、無常、無我,能如是觀即破識相,且能超越識處,趨入「無所有處」空定。但行者還不能堅執于無所有處,仍再一步觀色受想行識,如病如瘡,一切屬無常、苦、空、無我,確非實有,是以必須欣慕思惟「非有想、非無想」妙定,如能證「非有想非無想定」,能享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最高之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四千大劫(一小刼·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二十個小刼稱為一中刼,二十中刼稱為一大刼)之安樂長壽。所謂「非有想、非無想」,是指仍留有第八識之最微細一念「非無想」,也因于微細故很難覺知,所以稱為「非有想」。智者大師在金陵八年間,辛勤指導實踐修習禪定,誠是希望行者都能速離人間生、老、病、死苦之束縛,直趨向于長壽之安身立命境界。  
〔『大智度論』卷十七(大正二五·557~756)『法界次第初門』卷上(大正四六·664)〕

2.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分為:(1)六妙門:關于六妙門,現存單行本,有『六妙法門』(大正四六·549)一卷流傳,該本是從本書(釋禪波羅密法門)中要節擴展詳説成為一卷(十章)之名著。智大師在該書(六妙法門)開頭便説:六妙門是修持禪觀之根本法門;更是趨入聖道要徑。由此可知修持禪觀實踐中,六妙門是不可缺少。
第一章,即:①數。②隨。③止。④觀。⑤轉。⑥净。由此六種實踐進修,即能萬行具發,得降魔速滅受想業惑,更能明白三乘歷别諸禪理,絕不停滯于非想定,而且很快能趨入涅槃之六種妙門。
所謂①數是指「數息觀」為主體實踐法,屬前段所述(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②「隨」是隨息,即十六特勝。③「止」是指五輪禪(地輪、水輪、虚空輪、金沙輪、金剛輪)。④「觀」是指九想、八念、十想、八背、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乃至三明六通、八解脱。⑤「轉」是空無想,無作、三十七品、四諦、十二因緣、中道正觀。⑥「净」是九種大禪等。
第二章:次第相生六妙門,顯明六法次第相生為入道階梯,各門都以修相、證相而詳解。
第三章:隨便宜六妙門,以方便善巧應用,隨緣不固執為旨趣。
第四章:對治六妙門,教導斷除三惑、三障對治方法。
第五章:相攝六妙門,闡明自體互具六法,如修一法,自然會生六妙互進成就。
第六章:通别六妙門,顯示由根性慧解不同,故其果報自然而然有所不同差别。
第七章:旋轉六妙門,即得第六通别從假入空觀,及前面所説,仍屬三乘共法,唯此從空入假觀之菩薩獨門大法,獲得自在遊行化度菩薩行。
第八章:觀心六妙門,係不依次第,從心直接以心性唯觀,顯明一切具足之偉大。
第九章:圓觀六妙門,乃圓妙絕待不思議境界之顯明。

以上九章,悉屬修因為相妙解,唯最后第十章證相六妙門,正是主張觀一心、見一心、見一切法,以導入佛知見,隨一念相應,獲得妙解現前而成佛道之妙論。    
〔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四六·141)六妙法門(大正四六·549)大毗婆娑第二六(大正二七·132)〕

(2)十六特勝 又名十六勝行修習。有關十六勝行説,從『阿含經』始,諸經論悉有敘述:
①念息短:因為初修習行者,心情暴疾容易散亂,致使呼吸無法調順,呈現氣息暴躁之相,故必須配合調順。
②念息長:在實踐行持當中,其呼吸已趨于精細,能得平均微微寂靜境界。
③念息遍身:思惟自身為虚無,即能呈現呼吸由一切毛孔,風行出入于全身。
④除身行:在深入禪定時,能獲心情安穩,是以粗息(呼吸)即時消滅。
⑤覺喜:深入禪法時,内心自然而然會呈現歡喜。
⑥覺樂:心情安穩,呈現大喜時,即能全身調適,其樂無法表達。
⑦覺心行:因過度歡喜,容易生起不厭喜貪戀,是以行者,必須提高警覺防犯。
⑧除心行:生貪受粗念,必須消滅,才能獲安穩而進道。
⑨覺心:能捨除受味,自然不墮「沒、掉」,呈現明朗境界。
⑩念心善:心能不貪不受,即能趨入寂滅安穩歡喜。
(11)念心攝:捨除「掉(不安)」念,就能護持自心。
(12)念心解脱:若能離「沒·掉」兩法,即能捨去二邊得到解脱。
(13)無常行:因自心已得寂靜定時,覺知諸法生滅,自然生起無常行。
(14)斷行:依無常行,就能斷諸煩惱。
(15)離行:因煩惱斷,心始能厭離一切惡念。
(16)滅行:離諸煩惱,始能了一切滅,證生一切智圓滿。

又約四禪説,最初四法中,息短屬于初禪,息長乃是二禪,遍身是三禪,除身是四禪。其次四法中,覺喜是初禪、二禪,覺樂是三禪,覺心與除心屬四禪。再次四中,令心喜是初、二禪,令心攝是三禪,令心定與令心脱是屬四禪。最后四法中,即遍于諸禪盡具狀態。

智者大師在其著『法華玄義』第四上(大正三三·719A),即分配于三界九地,以「知息長短」為欲界定,「知息徧身」為未到地,「除諸身行」為初禪覺觀支、「受喜」為喜支、「受樂」為樂支、「受諸心行」為一心支、「心作喜」即俱初禪,「心作攝」為二禪一心支,「心作解脱」為三禪樂,觀「無常」為四禪不動,觀「出散」即空處,觀「離欲」為識處,觀「寂滅」為無所有處,觀「棄捨」為非想非非想處。但,觀「棄捨」成就,便能得享受八萬四千大劫長壽。

由此,可看出智者大師,將印度古代『奥義書』所傳禪觀法,以善巧整然而簡明組織,給予后代研究禪觀之方便不少。
〔『增一阿含經』第一(大正二·549)大安般守意經卷下(大正十五·163)坐禪三昧經卷上「治思覺門」(大正十五·269)解脱道論第七(大正三十二·399)法華玄義第四上(大正三三·719A)〕

(3)通明觀:印度北方諸禪師,多喜歡習此禪法,但此法與十六特勝,或背捨勝處等,修法却完全不同。即在修禪觀時,能通照色、心,且于觀行成就之同時,即無諸暗蔽,心眼大開,所以稱為通明觀禪。

又習此禪法能獲三明六通,雖其餘禪法,亦能發得三明六通,但未能如通明觀明快,依『大集經』(大正十三·161A)説:「疾大疾、住大住、寂靜、觀滅、遠離是名為禪。」再説此禪法雖無法安立其位次,但却能輔助增勝出世觀定之法,使其速得三明六通之利。更不同于暗證取着,乃以明智趨入禪定功能,僅次九次第定而已。至于實踐法,即修觀時攝心靜坐調和氣息,一心諦觀息想通身出入,且必以覺息入無積聚出無分散,雖覺息入出遍身,却如空中風性,隨緣無所有之狀。更進而既知息依于身,離身無息,一心諦觀身色本無所有,凡質一切假身,皆盡是宿世妄想因緣所召,招來之業報而已。故行者們如能觀察思惟一切皆空,即得任運自如,證欲界定。
〔(大正四六·535)〕

3.修證出世間。分為(1)對治無漏,(2)緣理無漏。
A、九相以九種觀想為對象,針對貪者五欲之美好耽戀迷想,仗以禪觀力,俾其覺知人身不净,必須除其情欲觀想法:
①想相壞,或云「青瘀想」,即觀想人死后皮肉腐爛時,變為黄赤黑青化相。
②想相爛或云「膿爛想」、「絳汁想」,即由身上九孔流出蟲蛆膿爛,其黄汁流漏滿地,臭氣轉增之相。
③想相蟲啖或云「虫噉想」、「食不消想」即中蛆吮食鳥獸咀嚼,其身落剥殘缺之觀法。
④想相青勃或云「胖脹想」、「新死想」,即視死屍膖脹,如革囊觀法。
⑤想相紅腐或云「血塗想」、「膿血想」,即觀頭至脚滿身膿血流溢,污穢塗漫觀相法。
⑥想相虫食或云「壞爛想」,即死屍被風日雨露毁變且皮肉壞裂,五臟腐爛臭穢流溢之相。
⑦想相解散或云「敗壞想」、「筋纏束薪想」,即指皮肉已盡,唯存筋骨相連,頭足交横,形似薪束觀法。
⑧想相火燒或「燒想」、「燒焦可惡想」,被野火燒,或日熱化燒,白骨化成灰土觀相。
⑨想相生或云「骨想」、「枯骨想」,即筋斷骨離,形骸分散,唯存白骨之觀相。

總之,智者大師在禪法中,採取九想不净觀,旨在強調修行人,如能放下不執着于自身,就能予期取證。因依九想觀實踐修持,即能洞徹身體是由四大(地—骨肉、水—血液、火—暖氣、風—呼吸)假和合所成。且一生之中,還不斷受束縛,而誰也不能脱離生老病死痛苦。老子説:我有大患,為有此身,是以智者大師重視九想觀為修行基礎。
〔觀佛三昧海經第二(大正十五·645)大智度論第二十一(大正二十五·57)摩訶止觀第九之上(大正四六·117)〕

B、八念:是八種統一心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入出息、念死。『大智度論』第二一(大正二五·215)八念義説:佛陀之弟子,在清净精舍或空舍塚間,山林曠野中,善以運用九想内外修持不净觀,能觸發自身不净生厭惡感,趨入真道為旨趣。
①念佛:實踐禪定中,必念圓滿功德之佛陀為對象,鞏固自心統一。佛陀功德,具有不可思議力,能拔苦與樂,使身心泰然自得。
②念法:法通達無礙,能滅煩惱,使身心不執于二邊(空、有),直趨入清净境界。
③念僧:僧是和合正道之世間無上福田,念念不離心,即能速證聖果。
④念戒:依戒而生善滅惡,向上于菩提道,因戒能攝持身心于正範;破惑業障得慧解脱。
⑤念捨:捨分施捨與捨諸煩惱,施捨屬財施、法施,因具財施心,不慳貪心念,可以安心辦道;法施為互相研究修持方法,是將自己所了解授于他人。又捨諸煩惱是將三界八十八結使,盡能斷除,以得安穩歡喜清净念。
⑥念天:思惟天上清净,乃宿修果報所致善業所感。
⑦念入出息:觀察出入息長短及冷熱等分别,且能除去散亂心,俾速趨入禪定之念。
⑧念死:死有自死、他因緣死兩種。既有生,便有死,誰也無法避免死之歸宿。是以行者時時刻刻必以死為念,始能專心向道。
〔法界次第初門(大正四六·664)〕

C、十想:又云「十思想」,乃是十種觀想法:
①無常想:或云「非常思想」,即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新新生滅,變幻無常之觀想法。
②苦想:了徹一切世間無常,且不能脱離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别離、怨憎會、五藴熾盛)逼迫身心之畏懼觀法。
③無我想:或云「非身思想」。了知世間一切是苦,且不得自在觀法。
④食不净想:或云「厭惡食想」。即一切世間飲食,都屬不净因緣所生觀法。
⑤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即世間無有安樂,唯受是苦觀法。
⑥死想:觀察死相,而生畏懼之觀法。
⑦不净想:即身内三十六物,身外九孔,濁液不停流觀法。
⑧斷想:或云「無愛想」。即認涅槃為離煩惱、斷結使,始能清净觀法。
⑨離欲想:離一切欲,始能了生死觀法。
⑩盡想:生死已盡,無結使才能證真涅槃觀法。

但十想與九相觀之差異是『大智度論』第二十一卷(大正二五·215)説:因九相尙未得禪定,唯遮覆婬欲而已。至十想才能除滅婬欲等三毒,而九相如縛賊,十想如斬殺,故九相乃針對初學者,十想是屬成就者。去九相是門外,十想是門内等説法,學者祈勿忽略。
〔大智度論二一(大正二五·215)大乘義章第十四(大正四四·465)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大正四六·664)〕

D、八背捨:或云八解脱,由八種定力,可捨棄色、貪等心念為解脱。即:
①内有色想觀諸色解脱,略云有色觀諸色解脱,為使脱離内色想,必須觀外諸色,屬青瘀膿爛等不净。(初禪)
②内無色想觀外色解脱,呈現離内色想,便為之更加堅固,必須觀外色不净。(二禪)
③净解脱身作證具足住:略云净解脱,為試練善根是否成滿,將棄除初、二解脱不净觀,進修外色境净相,俾煩惱不生為對象。(三禪)
④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脱:略云空無邊解脱,即滅有對色想,修空邊行相成就。(四禪)
⑤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住解脱:略云識無邊處解脱,即棄除空無邊心念,修成識無邊相。(識無邊處。四空定之初)
⑥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脱:略云無所有處解脱,即捨棄識無邊心念,成就無所有相。(無所有處)
⑦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脱:略云非想非非想處解脱。即已去背捨無所有心,就無明勝之想,成就非無想相。(三界上禪)
⑧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脱:略云滅受想解脱。即厭棄受想,滅一切心之心所法,證滅盡定。(位超三界,證阿羅漢,見思惑盡)
再説第一第二解脱,即依初禪、二禪就能對治顯色之貪,第三是依第四禪修習净觀,共以無貪為性,第四至第七是以四無色之定善為性,第八是依有頂地,滅有所緣心為性。

關于修習禪定過程中,八背捨(解脱)是非常重要。因前三解脱是空色法,其次之四解脱是空心識,第八滅盡定,分為煩惱盡與煩惱未盡兩種,如得煩惱盡定,始能進趣上一層勝處。
〔大毗婆娑論第八十四(大正二七·432)、顯揚聖教論第四(大正三一·480)、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大正四六·664)、成實論第十二(大正三二·239)〕

E、八勝處:八除入、八除處。即觀察欲界色處,且能勝伏所緣之境,而對治貪之八種方法:
①内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即將尙未捨離内具之各别色想,由作思惟觀察,絕外界之好惡色境,生起勝知見,以對治降伏欲貪勝解。
②内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能緣外之多境,而得殊勝降伏。
③内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内色想雖捨離,但尙未能根除,唯緣少許外色而勝伏。
④内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將所緣外境都能勝伏。
⑤内無色想觀外色青勝處。
⑥内無色想觀外色黄勝處。
⑦内外色想觀外色赤勝處。
⑧内無色想觀外色白勝處。

從第五至第八青黄赤白勝處,是以青黄赤白四色而各别諦觀,俾其至速得到勝伏。因前節之八背捨,唯能得解脱棄背,尙未能達到自在樂受自如運用境界,故依實踐八勝處,始能成就制除所緣,獲隨心所欲,永不再起惑為旨趣。
〔大毗婆娑論第八十五(大正二七)、大智度論第二一(大正二十五·215)、成實論第十二(大正三二·239)、集異門足論第十九(大正二六·367)〕

F、十·一切處:或云十遍處。又稱十·一切入(處)、十遍入、十遍處定。即由勝解思惟力,觀察到色等十種法,同遍于一切處觀法。
①地遍處、②水遍處、③火遍處、④風遍處、⑤青遍處、⑥黄遍處、⑦赤遍處、⑧白遍處、⑨空遍處、⑩識遍處。

上述針對行者由八解脱、八勝處所得禪定而獲色等净相,雖能自在,但尙無法周遍,故智者大師強調必須再進一步修十種一切處觀,為完成禪定周遍,得自在轉變之好處。
〔大智度論第二十八(大正二十五·215)、大毗婆娑論第八五(大正二十七·437)、成實論第十三(大正三二·239)、順正理論第八十(大正二九·329)、瑜珈師地論第十二(大正三○·279)、法華玄義第四上(大正三三·719)〕

G、六神通:略云「六通」。依定慧力,示現六種無礙自在妙用。
①神境智證通(神足通):由自心而得任意自在變現神通。
②天眼智證通:得色界四大種所造眼根,能觀地上及地下遠近粗細諸色,如掌中菓。
③天耳智證通:能聞到人、天、三惡道等一切遠近聲音。
④他心智證通:能知他人心思,屬善屬惡皆能知道。
⑤宿住隨念智證通:了知過去世乃至千萬億世往事。
⑥漏盡智證通:見思煩惱斷滅,免再受分段生死,得未來世一切證知。

關于證得六神通,屬自利、利他兩方便,故智者大師勉勵行者,必須實踐修持六神通以為獲得證道基礎。 
〔中阿舍第二十·迦絺那經(大正一·421)、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二六·367)、瑜珈師地論第三十九(大正三○·279)〕

H、十四變化心:由得神境智證通所引發能變心,共計具十四種之多。即欲界及初禪各具四,第二禪天有三,第三禪天有二,第四禪天唯一,但欲界所變化除去了聲,唯存色香味觸四種,色界所變化,無有段食,故除去香味,唯有色與觸二而已。但大乘却強調四禪及欲界各具四種能變化心,共計二十種,因小乘無法現化于上地,故唯有十四種而已。
〔俱舍論第二七(大正二九·1~160)、大乘義章第十五(大正四四·465)〕

I、九次第定:或云無間禪、鍊禪,由無間次第而上進之九種禪定:①初禪次第定。②二禪次第定。③三禪次第定。④四禪次第定。⑤空處次第定。⑥識處次第定。⑦無所有次第定。⑧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⑨滅受想次第定。

必須從初禪發心起,純以智慧之一禪心進入二禪,乃至滅盡定。因實踐修禪中,如其心偶以不精純,即會生起異心,故智大師強調必須先修「定多智少」之基本味禪,再以「觀多定少」之觀禪,仍再為之定、觀均等而努力調鍊。更主張心心相續互念,以不雜餘念進修,是稱為「鍊禪」、「無間禪」。
〔大智度論第二十一(大正二五·57)、大乘義章第十三(大正四四·465)、法華玄義第四上(大正三三·719)〕

J、獅子奮迅三昧:或云獅子奮迅三摩地、獅子奮迅定。含意是舉喩顯現之修法,猶如獅子奮猛能却除塵土,又如獅子走動捷快。即實修該三昧法,就能捷速除去微細無知惑障,正如獅子奮迅似之快速。因為凡夫、二乘,始終生滅之業惑如塵,必依如獅子奮迅才能除去之三昧。另一面顯現法身不生滅尊貴。在『華嚴經探玄記』第十八(大正三五·440)説:實踐深入獅子奮迅定時,諸根開張,身手皆豎,能顯現其威勢,如獅子哮吼之相,使餘獸失去威力而屈伏。

智者大師採此納入必修之課程,希望行者發揮如獅子威猛,安住于無畏平等大智中。外以摧伏眾魔外道;内以慈養大悲應機于法界,攝持身心内外兼修,俾以增長智慧,深入法性海為旨趣。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大正四六·627)、法華玄義第四上(大正三三·718)、華嚴經探玄記第十八(大正三五·440)〕

K、超越三昧:實踐修禪定之行者,既得上述諸禪定,且能運用自如,即能成就「不時解脱」之利根阿羅漢(應供、殺賊、無生),即能于色、無色第八地「等至」禪定中,獲得超越一地殊勝,稱謂超越三昧。其過程首先于有漏八地「等至」,依「順、逆、均、次」現前而繼以不斷之數次修習,更仍以有漏,無漏七地,再仍以有漏,無漏契合進修,始能圓滿修習而得加行位,成就超越三昧定之功力。
〔俱舍論第二十八(大正二九·1~160)、四諦論第四(大正三二·375)、解脱道論第四(大正三二·399)〕

智者大師,強調提倡上述修習禪定法,係針對南方當時佛教學者,唯重于經文逐句之講解,而失去實踐修禪定弊病,致使罕有證道者,且多墮于「文字法師」之流。為顯現佛陀救世本懷,故在金陵八年間(568~575),日間宣講教理,夜習止觀而勉勵徒眾,盡力于教觀雙運之實踐修持為旨趣。
糞除 糞除總目錄
  糞,比喩三界之見惑、思惑。據『法華經』卷二信解品:有一長者,安置窮子于家中為奴,給付酬勞,使其清除糞便;以比喩佛陀以小乘教,教化二乘人,使其斷除三界見思煩惱。『金剛三十七尊出生義』(大正一八·297C):起化城以接之,由糞除以誘之。
聲教 聲教總目錄
  教法由音聲而宣説,故稱聲教。佛有六塵説法,此卽為聲塵説法。『摩訶止觀』卷七下(大正四六·97C):卽是漸、頓、不定、祕密、藏、通、别、圓,若得此意,聲教開合,化道可知。
聲聞乘教 聲聞乘教總目錄
  光宅四乘之一。光宅,卽指南朝梁代光宅寺法雲法師。師依『法華經』譬喩品所説:羊、鹿、牛、大白牛等四車,判佛陀一代教説為四乘教,而以羊車比喩聲聞乘教。謂聲聞人以「析空觀」觀生滅四諦,破除見思煩惱,證真諦理,得離三界生死,如乘羊車出火宅。
〔華嚴五教章卷一、法華義記卷四〕
薪盡火滅 薪盡火滅總目錄
  喩佛之涅槃,如薪盡火滅般。出自『法華經』序品。大小乘對此有不同之解:
1.小乘以菩薩為伏惑行因,故成佛果之最后身,為實業所生,稱為齊業身。主張佛之入滅,係由于自業已盡。以佛力比喩薪,智慧比喩火,故業壞報盡,稱為薪盡,果報身盡為火滅。
2.大乘以菩薩為斷惑行因,故佛果之身,非實業所生,只隨機生滅,稱為齊緣身。卽主張應身佛入滅,係由于機緣已盡,以機緣比喩薪,佛身比喩火,故眾生之機緣盡,稱為薪盡,隨而應身佛入滅,稱為火滅。『法華義疏』卷二(大正三四·482A):薪盡火滅者,依小乘義,以身為薪,智慧為火,故智慧依于身,身盡智便滅。(中略)就大乘釋。薪喩于感,火喩于應,眾生感盡,諸佛應息。
〔天台四教儀集註中〕
還門 還門總目錄
  台宗所立六妙門之一。轉心反照謂之還。卽反照能觀之心,不可得之法門。
蓋修行者雖修觀照,而真明未發,卽應轉心反照能觀之心;若了知能觀之心乃虚妄無實,則所觀我執自滅,無漏方便自然明朗,故還門為第五妙門。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臨終時之狀態 臨終時之狀態總目錄
  依『俱舍論』第十卷(大正二九·56B):墮地獄者之意識,最后滅于脚底出,人間是臍,天界是心藏,阿羅漢由頂上出。由此,惡人死時必始由頭降下而冷,至全身冷盡為死。
又『瑜伽論』第一卷(大正三十·281B)善心人之死,即心境安樂自在而不散亂,即眼前所現,盡得自憶所習善法,故死相是安樂而不苦。惡人之死相是極苦,即被宿習之貪瞋痴等惡薰習盡現于心,而痛苦逼迫于身,故所見雜亂色相,如龜被脱殼,如落湯螃蟹,受極大苦。古人有偈云:佛頂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在兩膝,地獄脚板出。
韓國禪堂略規 韓國禪堂略規總目錄
  一九九六·八·一五由慧藏法師提供:
禪堂,韓國話叫禪房。中國禪堂大多是全年坐香不斷,而韓國禪房,只有在夏安居和冬安居期間,才有禪僧聚集參禪,其餘時間是隨人自修。(夏安居是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冬安居是十月十五日至一月十五日)
韓國僧侣在安居前一個月,先到自己想去安居的禪房登記,等安居前幾日才報到。安居的前一日,禪僧們剃髮、沐浴,一起穿長衫(韓國話海青叫長衫)搭袈裟,到方丈室拜見方丈和尙,和尙會簡單的開示,然后回禪房稍息一會,禪僧們開始開會,推選此次安居的悦眾(禪房的主要人物是方丈和維那,但此二人大多不參加坐香,因此實際指揮者是悦眾)及各項執務分配,接下來是討論每天的坐香次數,(中國是由常住公定,但韓國禪房坐香次數,是由禪僧們自己討論訂定)禪堂的坐香次數,大約每日坐香八小時。到晚上時,講院、禪院、律院及外寮住眾一起聚集,分配此次安居各院工作執務和一些注意事項。從十五日開始,為期九十日之冬、夏安居正式開始。在三個月當中,初一、十五前一日是放香日,當天剃髮、沐浴,自由精進。初一、十五當天,早上布薩誦戒,下午方丈登座説法,晚上又繼續坐香。

待到三個月之安居結束,常住會將安居期間,所收得供養,平分給參加安居大眾,叫解制金。每人大約可收到韓幣九十萬,約台幣三萬元。由于各寺院禪房法緣不同,因此解制金有多有少,曾聽説解制金最多的是慶州佛國寺一百四十萬元、海印寺一百二十萬元、通度寺一百萬元。

禪房日常坐香表如下:
夏安居時間表
03:00 起床 禮佛 入禪
05:00 放禪
06:00 供養
08:00 入禪
10:00 放禪
10:45 己時佛供
11:00 供養
14:00 入禪
17:00 放禪
18:00 藥石
19:00 禮佛 入禪
21:00 放禪 就寢
冬安居時間表
03:00 起床 禮佛 入禪
05:00 放禪
06:00 供養
08:00 入禪
10:00 放禪
10:45 己時佛供
11:00 供養
14:00 入禪
16:00 放禪
17:00 藥石
18:00 禮佛 入禪
21:00 放禪 就寢
擧手低頭 擧手低頭總目錄
  于佛前舉一手,或微低其頭,表示敬禮;此係禮法中之輕者。『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九·9A):或有人禮拜,或復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
斷圓 斷圓總目錄
  圓教八義之一。其義有二:1.一斷一切斷,卽斷除一惑,則斷除一切惑。
2.以「不斷之斷」謂之斷圓。蓋于台宗判立五時八教中,圓教乃「化法四教」之一,此教係佛陀為接化最上利根人,説圓融相卽之教旨,故多屬不可思議殊勝諦理,為令世人了達此圓教教旨,智者大師遂于『四教義』中,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等八義而闡明。『四教義』卷一(大正四六·722B):斷圓者,不斷而斷無明惑也。
斷疑生信 斷疑生信總目錄
  斷除疑惑而信實相之妙理。台宗謂如來以權實二智為妙能,以『法華經』具有斷疑生信之勝用。『法華玄義』卷九(大正三三·797B):今經用佛菩提二智,斷七種方便最大無明,同入圓因,破執近跡之情,生本地深信,乃至等覺,亦令斷疑生信,如是勝用,豈同眾經耶?
藏教 藏教總目錄
  「化法四教」之一,全稱三藏教。卽小乘教之别稱。『四教義』卷一(大正四六·721A)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中略)此之三藏教屬小乘。以三藏為小乘教之别稱。其中之修多羅藏,指四阿含;毘尼藏,指八十誦律;阿毘曇藏,指佛及諸弟子之分别法義。此三者通稱為「藏」,以其各含藏有一切文理之故,亦稱阿含為定藏,毘尼為戒藏,阿毘曇為慧藏;合三藏之教,具有轉惡為善、轉迷啓悟、轉凡成聖之功用,故稱為三藏教。三藏法門雖各不相同,其修行位次與斷惑修證,亦互有差異,然卻同修「析空觀」,同證偏真空理,同歸灰斷,故稱為拙度三藏教。

又關于台宗將三藏教,判為小乘教之别名,慧苑大師之『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卷一,曾舉出四項過失,以非難之。卽:1.濫涉大乘失,2.大無三藏失,3.特違至教失,4.不定失。華嚴澄觀大師『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亦論列三藏教不宜名為小乘教之原因,而謂三藏教,亦含有大乘六度菩薩,能斷除三十四心結,而證成真佛,故不宜視同小乘教。南宋元粹大師之『天台四教儀備釋』卷上,則反其説(卍續五七·614A):今考大本,别意有三:1.小乘三藏部别故(大乘戒藏在梵網經),2.小乘三藏隔異故(經律論學互相不融),3.小乘三藏破舊醫故(客醫正術對破邪外),故名小乘為三藏教。以顯揚智者大師自内證之本懷,而樹立天台教學正義之殊勝。
〔法華經玄義卷四下、卷十上、法華經文句卷九上、摩訶止觀卷三下、四念處卷一、卷二、法華玄義釋籤卷二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八教大意、四教儀集註卷上、四教儀備釋、教觀綱宗〕
藏教七階 藏教七階總目錄
  藏教,卽三藏教,為小乘教之别稱;階,指階級次第。藏教七階,卽三藏教菩薩修行之次第。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引『天台四教儀集註』:三藏教菩薩修行至佛果,須經歷七個階段:
1.四弘誓願,卽觀苦、集、滅、道四諦境而起:①眾生無邊誓願度,②煩惱無盡誓願斷,③法門無量誓願學,④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四弘誓願。
2.三祇修六度:菩薩既已發心,于三阿僧祇劫勤修六度行,得本願滿足。
3.百劫種相好:謂于百劫中,種諸相好因,以百福德成就一相好,至三十二相具足,而得身莊嚴。
4.六度相滿:修行六度相圓滿,如世尊在因位時,勤修種種善行。
5.兜率降生:為補佛處而出世度生,卽自兜率天降生人間,以補佛處。
6.降神出家:厭生老病死苦而欲脱離,故求出家,入山修道。
7.菩提樹下成道:于菩提樹下降魔軍,安坐不動,而成佛道。
藉通開導 藉通開導總目錄
  通,指通教,為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據『四念處』卷二:通有三義,其中第三之通别通圓,卽為藉通開導。謂借通教開導别、圓之機類。亦卽别、圓之機類聞通教當體卽空説而修證,遂成為别、圓之人。
轉女成男 轉女成男總目錄
  轉女身成男子與「變成男子」同義。蓋印度自古以女人非法器,自『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曇彌經』為始,繼之大小乘諸經論,多説女人身,有五障三從之礙,若欲成佛,必要轉其身為男形。
又女人不能入諸佛淨土,故阿彌陀佛及藥師佛均别立本願,要期轉女成男。依『無量壽經』卷上:若重障女人,能稱名念佛,由彌陀本願力故,能得轉女成男之報益。『法華經』卷五提婆品:八歲龍女變為男身,往生南方世界成佛。

古印度女性之地位低落,故有女人不能成佛之説,然此説與大乘佛教主張眾生皆能成佛説相矛盾,故經中有變成男子之説。   
〔超日明三昧經卷下、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法華經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轉女身經、腹中女聽經、月上女經、瑜伽師地論卷三八菩提品、大智度論卷四、無量壽經義疏卷上〕
轉教融通 轉教融通總目錄
  五時判教中,第四般若時特徵之用語。全稱轉教付財融通淘汰,語出『天台四教儀』。于般若會座,須菩提等聲聞蒙佛力加被,代佛為菩薩演説般若法門稱轉教。融通,卽融會無礙,謂般若法門,説一切法皆摩訶衍(大乘)大小融會無二無别。

般若時,有轉教融通之妙;喩顯佛意,為付財、淘汰之語。付財一語取意『法華經』信解品,卽聲聞轉教顯佛意,乃大乘法財付與聲聞,恰如長者將家財委付窮子。但般若大乘妙理,原非聲聞人所知,得佛加被,始令其為菩薩眾演説,故信解品謂(大正九·17B):領知眾物,(中略)而無稀取一餐之意為妙論。

淘汰,乃清洗穢物。卽第三方等時四教並談,生大小各别之情執,故于般若時,示大小融通之法門,拂卻其情執。此恰如以淨水洗滌物之穢垢,卽所謂般若之「法開會」為焦點。
〔大品般若經卷二、卷七、大智度論卷四一、法華經文句卷六下、天台八教大意、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二、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四教集解卷上〕
壞驢車 壞驢車總目錄
  指弊驢所駕之壞車,與法華經中「大白牛車」相對稱。台宗説十乘觀法,謂不具足能觀十法與所觀十境則無其功用。而以壞驢車比喩之。『止觀義例』下(大正四六·453A)十乘十境以為正修,(中略)若無十境,乘則無體;若無十法,名壞驢車。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大般涅槃經疏卷二十、摩訶止觀卷七下〕
繫珠喩 繫珠喩總目錄
  法華七喩之一。又云衣珠喩、衣内明珠喩。卽衣裏繫有寶珠而自不覺知,仍四處奔走求衣食,比喩有大器者,卻甘作小智人。
〔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法華文句卷八上〕
藥王菩薩 藥王菩薩總目錄
  藥王,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二十五大菩薩之一。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載: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有佛號瑠璃光照如來,其國名懸勝幡。彼佛涅槃后,于像法中,有日藏比丘,聰明多智,為大眾廣説大乘,如來之無上清淨平等大慧。時眾中有星宿光長者,聞大乘平等大慧,心生歡喜。以雪山之良藥,供養日藏比丘及眾僧,并發願以此功德,回向無上菩提。若有眾生聞己名者,願其得滅除三種病苦。時長者之弟電光明,亦隨兄持醍醐良藥供養日藏及諸僧眾,亦發大菩提心,願得成佛。其時,大眾讚歎星宿光長者為藥王,電光明為藥上,卽為藥王、藥上二位菩薩。

同經並載:此二菩薩久修梵行,諸願已滿,藥王菩薩于未來世成佛,號淨眼如來,藥上菩薩亦成佛,號淨藏如來。

又『法華經』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過去無量恆河沙劫,有日月淨明德如來,其佛壽命為四萬二千劫。時有一菩薩,名「一切眾生憙見菩薩」,修習苦行,精進經行,一心求佛,經一萬二千歲,證得現一切身色三昧,乃服諸香,飲香油,燃自身供養佛一千二百年。命終后復化生于淨德王之家,受日月淨明德如來付囑,于彼佛滅度,造八萬四千塔。其自身亦于七萬二千年間,燃臂供養其塔。或謂彼「一切眾生憙見菩薩」卽今藥王菩薩。

另據『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本事品:于過去無數劫,有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説『法華經』,時有國王名妙莊嚴,夫人名淨德,二子名淨藏、淨眼。其王邪見熾盛。信外道之法。夫人與二子乃共設種種方便,使王至宿王華智佛所聽聞『法華經』,共得利益。淨藏、淨眼二人卽今藥王、藥上二菩薩。藥王菩薩之形像,一般為頂戴寶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無名指執持藥樹。三昧耶形為阿迦陀藥,或為蓮花。真言為「唵鞞逝捨羅惹耶(藥王)莎訶」,或「曩莫三曼多沒馱南訖叉拏多羅閻釼莎訶。」〔灌頂經十二、法華曼荼羅威儀形色法經、法華文句十下、圖像抄卷五〕
藥草喩 藥草喩總目錄
  為法華七喩之一。又云雲雨喩。『法華經』卷三藥草喩品,以雨比喩佛陀教法,以草木比喩眾生之機類,而以藥草比喩三乘人之根性。藥草有三種:卽小草、中草、大草。小草比喩人、天,中草比喩聲聞、緣覺,大草比喩菩薩。藥草雖有大小不同,若蒙雲雨滋潤,皆得敷榮鬱茂,能治眾病;故以比喩三乘人之根器雖高下不同,若蒙如來慈雲法雨潤澤,則能成大醫王,普救羣生。據『法華經』藥草喩品所載:以三草二木比喩五乘之機類,然菩薩乘中之大草、二木,諸宗解釋各自不同。依『法華文句』卷七所説:則以大草比喩藏教菩薩,以小樹比喩通教菩薩,大樹比喩别教菩薩;卽以三草二木比喩五乘七方便人。
鏡像圓融 鏡像圓融總目錄
  台宗以鏡像譬喩,顯示空、假、中等,三諦圓融無礙義。『摩訶止觀』卷一下(大正四六·9A):譬如明鏡,明喩「卽空」,像喩「卽假」,鏡喩「卽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不一二三,二三無妨。此一念心,不縱不横,不可思議,非但己爾,佛及眾生亦復如是。
日本天台宗亦依此説,而以喩顯三身三德之圓融無礙;以顯明比喩「法身」,以像比喩「應身」,以體比喩「報身」。此類以鏡像,喩顯圓融無礙之譬喩,成為日本天台宗所重視之口傳法門;卽以鏡比喩凡聖本具一實理性,以像比喩此理性中,圓具三千諸法而謂一念卽具三千三諦,猶如鏡映照萬象而圓融無礙。
〔註金剛錍論、止觀微旨掌中譜〕
離垢世界 離垢世界總目錄
  舍利弗當來成佛之國名。據『法華經』譬喩品:舍利弗于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華光如來,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安穩豐樂,天人眾多,其時,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法教化眾生。
勸持品 勸持品總目錄
  『法華經』卷五,第十三品之品名。前半品説藥王、大樂説等諸菩薩與得受記之五百阿羅漢等,誓願不惜身命,奉持讀誦『法華經』;后半品説諸菩薩勸人受持是經,並令廣宣弘通。
勸發品 勸發品總目錄
  『法華經』卷七,第二十八品之品名。内容:普賢菩薩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來此娑婆世界,聞佛陀説法,謂若成就四法,雖是佛陀入滅,還可得『法華經』妙理;普賢菩薩,遂以諸勝事奬勵,發起持經者之心。諸勝事:問四法、現瑞相、説神呪、通經力、歎持經、説持經果報、護法等七事。
嚴王品 嚴王品總目錄
  『法華經』卷七第二十七品。記述:過去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在世時,有一妙莊嚴王,因受二子之導引得以成佛,而精進修行『法華經』。上記之妙莊嚴王卽華德菩薩,二子即藥王、藥上二菩薩。
嚴淨 嚴淨總目錄
  諸佛國土之莊嚴清淨。『法華經』序品(大正九·3C):為欲説此,為當授記,示諸佛土,眾寶嚴淨。
寶所 寶所總目錄
  「化城」之對稱。謂珍寶之所在;比喩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喩小乘涅槃,在近而非實;寶所,卽比喩大乘涅槃,指真正證悟安住之道場。
〔法華經化城喩品〕
懺法 懺法總目錄
  依諸經説而懺悔罪過之儀則,又云懺儀。依準類儀而修稱為修懺。
蓋懺悔原是將自己生活上所犯過失,于特定時日在僧團眾僧前告白,表示懺悔。后漸包含人類精神之六根懺悔,與身、口、意三業懺悔兩類。
懺法之類别,據『四分律羯磨疏』卷一,有制教懺與化教懺二種。制教懺又分為眾法懺、對首懺、心念懺等三種。

另據『摩訶止觀』卷二上、『金光明文句』卷三載:懺悔分為事懺與理懺兩種;又云法懺悔、取相懺悔、無生懺悔等三種,稱三種懺法。前二者屬事懺,后者屬理懺。此外,于佛前舉行懺悔儀式前,須先行禮讚,稱禮懺儀;懺悔再行發願迴向,稱懺願儀,至此完成懺悔儀式。

我國佛教中之懺法,起源于晉代,漸盛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來採用大乘經典中,懺悔與禮讚内容而成懺法,以種種形式流行,從而産生許多禮讚文及懺悔文。據『廣弘明集』卷二十八,悔罪篇:有梁代簡文帝之涅槃懺啓、六根懺文、悔高慢文,沈約之懺悔文,梁武帝之慈悲道場懺(俗稱梁皇寶懺)、金剛般若懺文、摩訶般若懺文、陳江總文之羣臣請陳武帝懺文、陳宣帝之勝天王般若懺文、陳文帝之妙法蓮華經懺文、金光明懺文、大通方廣懺文、虚空藏菩薩懺文、方等陀羅尼齋懺文、藥師齋懺文、沙羅齋懺文、無礙舍身會懺文等多種。

諸懺法所依據之經典,有『涅槃經』、『般若經』、『法華經』、『金光明經』等,因所供奉之本尊亦因之而異。復有根據『圓覺經』、『藥師經』、『地藏經』等而修之懺儀。又有水懺法,及與星宿有關之熾盛光法。此外,雜有道教思想之占察懺法、塔懺法等亦漸興盛。隋、唐之間,佛教宗派漸起,各派依所宗經典,撰成種種懺悔行法,如台宗有『法華三昧懺儀』、『請觀世音懺法』、『金光明懺法』、『方等懺法』、『方等三昧行法』;淨土宗有善導大師撰『淨土法事贊』、法照大師撰『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華嚴宗有宗密大師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一行大師撰『華嚴懺法』;密宗有不空三藏譯『佛説三十五佛名禮懺』文。此外,知玄大師抄錄『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述作『慈悲水懺法』,至今猶流行甚盛。智昇大師更集『集諸經禮懺儀』為各種懺法儀之綜合刊本。

宋代為懺法之全盛時代,當時四明知禮、慈雲遵式、東湖志磐等大師,皆繼承智者大師之遺法,以禮懺為修習止觀之重要行法,故專務懺儀。其中知禮大師嘗修『法華懺法』、『光明懺法』、『彌陀懺法』、『請觀音懺法』、『大悲懺法』等數十遍不等,著有『金光明最勝懺儀』、『大悲懺儀』、『修懺要旨』;遵式大師又稱慈雲懺主,撰『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志磐大師撰『水陸道場儀軌』盛行于世。又元照大師撰『蘭盆獻供儀』,亦為懺法之一。

金代之王子成,彙集淨土因緣,編成禮念『彌陀道場懺法』,略稱『彌陀懺法』,刊行于元代至順三年(1332),遂廣行于世。明太祖屢建法會于南京蔣山,超度元代末年死于戰亂之亡靈等,懺法廣為流行。
覺意三昧 覺意三昧總目錄
  在一切時中,一切事上,念起卽覺,意起卽修之三昧。卽台宗四種三昧中之非行非坐三昧,在四種三昧中最為重要。『大品般若經』名為「覺意三昧」,慧思大師稱為「隨自意三昧」。
〔摩訶止觀卷二上、四教義卷十一〕
譬喩 譬喩總目錄
  略稱「譬」或「喩」。為使人易解教説之意義内容,而使用實例,或以寓言等加之説明稱為譬喩。梵語有四:四者之間有所差異,為類推而表示比較、相似、同一,如『法華經』中之火宅喩、藥草喩等譬喩故事。

又論述某一教説,作為實際例證之陳述;更為九部經或十二部經之一,音譯阿波陀那,在形式上與「本生譚」相同,包含佛傳文學、讚佛文學、因緣故事等。

其梵文本之代表經典,有『譬喩百頌詩集』、『天業譬喩』、『菩薩本生鬘論』等,漢譯本有『賢愚經』、『六度集經』、『百喩經』、『撰集百緣經』、『菩薩本生鬘論』、『雜寶藏經』、『大莊嚴經論』、『菩薩本緣經』等。

蓋佛陀説法,巧用譬喩,大小乘諸經論,亦多處舉示譬喩,以説明教法要旨。一般譬喩大多舉示現今之事實,然亦有舉示假設之例證。如以滿月比喩某人之容光焕發,以眼前之小物推比大物,或以粗境粗法喩顯細境細法,或準照部分(或全體)之類似點加以類推譬喩。

又顯佛陀一代教化次第之譬喩:1.據舊譯『華嚴經』卷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太陽初出,先照諸大山,次第及于一切大地;以此比喩佛出世,順次教化菩薩、緣覺、聲聞與根機粗淺者,稱為華嚴三照。2.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從牛出乳,依其精製,順序可得酪、生酥、熟酥、醍醐;以此比喩從佛出十二部經,復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密經』,復更從『般若波羅密經』出『涅槃經』。

上述五味,原係顯示自整體佛教(即十二部經)漸出其要之譬喩,其中以『涅槃經』為要中之要、最勝之教。但歷來諸師表示教化次第,大多將五味與華嚴三照之説互相依用。

3.台宗將『涅槃經』五味説,配于五時,而從説教之順序,與受教之機(對象)所得益兩方面,加以研判佛一代教化,此卽華嚴時(乳味)、阿含時(酪味)、方等時(生酥味)、般若時(熟酥味)、法華涅槃時(醍醐味)。其中『法華經』卽相當于前番五味中之后教后味,『涅槃經』則相當于后番五味中之后教后味。復就化法四教:以藏教為例,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與辟支佛如醍醐。而藏、通、别三教各具五味,唯圓教獨具一味。

4.隋代灌頂大師『涅槃經會疏』卷十三,根據諸經論與歷來諸師之説,謂牛為『涅槃經』之教首,乳為戒聖行,酪為定聖行,生酥為四諦慧聖行,熟酥為二諦慧聖行,醍醐為一實諦慧聖行。

又顯示三乘斷惑修行深淺不同之譬喩:『優婆塞戒經』卷一以兔、馬、象等三獸,渡河情形喩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譬如三獸有強弱,河水有底岸,兔、馬雖力弱,能至彼岸,但涉水未深;僅象渡河,得至其底。此以水比喩因緣之理,謂聲聞覺悟最淺,緣覺稍深,菩薩最深。『法華玄義』卷八下:則以三獸比喩通教之三乘,以水喩卽空,底喩不空。

又顯示佛陀應眾生機根,施以各種不同教法之譬喩:其目的不外為導入佛境;此一譬喩與顯示佛之法身不滅而遍于虚空譬喩,結合為七種譬喩,稱法華七喩。據『法華經』:

1.火宅喩:又云火宅三車喩:出自譬喩品。譬如家宅遭遇大火,幼兒仍在宅中遊玩,不知脱離危險,長者乃施設方便,告以門外有幼兒所望之羊車、鹿車、牛車等三車,藉誘出門外,遂共乘大白牛車脱離火宅。此譬喩中,火宅比喩三界,謂三界為五濁、八苦等苦惱所聚,無法安住;幼兒喩眾生,謂眾生貪着三界,耽于享樂生活,不知處境危險;長者比喩佛,羊車比喩聲聞乘,鹿車比喩緣覺乘,牛車比喩菩薩乘,大白牛車喩一佛乘。此一譬喩,歷來有三車家與四車家不同看法,主張方便之牛車與大白牛車為同一,而立三車之三論宗與法相宗,稱三車家,主張方便牛車與大白牛車。别有天台宗、華嚴宗,則稱為四車家。

2.窮子喩:又云長者窮子喩:出自信解品。窮子原係長者子,然因年幼而流離失所,不知自己之出身,而輾轉浪跡至長者家,見府第之豪貴,心生恐懼,欲疾走而去。長者一見便識,設施種種方法,收為嗣子以令其自覺。以此喩佛對自認為聲聞者,施設種種方便,增上其心,轉為菩薩自覺。

3.藥草喩:又云雲雨喩:出自藥草喩品。譬諸藥草種類有别,名色各異,雖密雲瀰布遍覆,同受一雨所澤,然因根、莖、枝、葉之别,大、小諸樹各稱性而長,致各有差别。謂眾生根性各異亦復如是。佛陀隨眾生品類,以教化眾生,各自智性,治癒其病惑,令證入菩提。
台宗依據此一譬喩,而對受如來方便法雨之眾生,有「三草二木」之别,其中小草配于人天乘,中草配二乘,上草配于藏教菩薩,小樹配通教菩薩,大樹配于别教菩薩;凖此,遂有五乘七方便人之譬喩。

4.化城喩:又云寶處化城喩,出自化城喩品。譬如有一旅行者,本欲行至五百由旬之寶處(真實悟界),然于中途因疲憊而休止,其時,有優越指導者,卽在三百由旬處,假現化城(方便悟界),藉之誘導旅行者,扺達寶所之方便論。

5.衣珠喩:又云繫珠喩,出自五百弟子授記品。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時彼親友因急事而遠行,卽以無價寶珠繫其衣内而去,其人醉臥,毫不覺知?為求衣食故,備受艱苦。直至親友告知贈珠之事,生活遂得改善。謂二乘人過去世,曾在大通智勝佛座下,結大乘緣,然為無明所覆而隱蔽不顯,今依如來方便開示,遂入于一佛乘。因此,又以「衣裡寶珠」、「衣内明珠」等用語,喩指眾生本具之佛性。

6.髻珠喩:又云頂珠喩,出自安樂行品。譬如轉輪聖王將覆藏在髮髻中之寶珠解開,給予功臣觀看,謂如來説『法華經』開顯所有權教(方便教)而會歸一乘實教,給予二乘必能成佛之證明。

7.醫子喩:又云醫師喩,出自如來壽量品。喩如孩童不知毒藥而狂吞,父遂給予妙藥治之。謂三乘人,不知權教為方便而深信,如來出而導歸于一乘。又以蓮花顯示法華開顯妙旨之譬喩:『法華玄義』序王,稱為蓮華三喩、跡本三喩。卽于『法華經』跡門「施開廢」,于本門「垂開廢」,而以蓮之實(比喩實與本)與其花(比喩權與跡)為喩,所謂「為蓮故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等語。

又顯示如來藏之譬喩:稱如來藏九喩。據『如來藏經』、『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卽:

1.譬如佛化無數蓮花,忽然萎變,無量化佛在蓮花内,相好莊嚴,結跏趺坐。萎花比喩無明煩惱,佛身比喩如來藏。謂一切眾生煩惱身中,本有功德莊嚴之如來藏,然被無明貪惑所覆而不能見。

2.譬如醇蜜在巖樹中,無數羣蜂圍繞守護,故欲取蜜,必先除彼蜂。羣蜂比喩無明煩惱,蜜比喩如來藏。謂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原有功德法味,然為無明所纏繞,則不得其用。

3.譬如稻、麥、粟、豆等,所有精實為糠所裹,若不去糠,則不能食用。稻、麥、粟、豆等比喩如來藏法身之體,糠比喩無明煩惱。謂如來藏法身,深隱無明煩惱中不得受用。

4.譬如真金雖墮于糞穢中,然永不變質,若知其所在,則得覓取可用。真金比喩如來藏性,糞穢比喩無明煩惱。謂如來藏性為無明煩惱所覆,然不失本淨,一旦尋獲,棄其垢穢,則復現其明潔淨性。

5.譬如貧窮家,其宅内藏有珍寶,卻無所知,待發掘始得用處。貧家比喩眾生,珍寶比喩如來藏性,地比喩無明煩惱。謂眾生雖具如來藏性,然被無明煩惱所覆而不自知。

6.譬如菴摩羅果之種子,深藏果實中,安住不動,未能萌芽成生,然亦含藏不朽,若遇地緣,種植其中,久后自成大樹王。菴摩羅果之種子,比喩如來藏,果實比喩無明煩惱。謂如來智久藏于無明煩惱中,安住不動,然亦始終不朽,其若遇佛法殊緣,則自然萌生,證成無上菩提。

7.譬如真金之像,藏于臭穢弊垢衣裡,棄擲于地,流轉曠野,無人能知,皆賤視之。真金之像,比喩如來藏清淨法身,臭穢弊衣比喩無明煩惱,曠野比喩三界生死大海。謂眾生雖有如來藏清淨法身,然被無明煩惱所纏,故墮在生死大海中。

8.譬如貧賤女,身懷貴胎(轉輪聖王)而不自知,猶作賤子之想。貧賤女比喩無明煩惱,貴胎喩如來藏清淨法身之體。謂一切眾生因無明煩惱,不知自身有如來藏清淨法身之體。

9.譬如鑄造金像,真金在内,燋模在外,其模為黑泥覆蔽,形狀燋惡,令人不能知其内有真金。真金比喩如來藏性,燋模之黑泥比喩無明煩惱。謂如來藏性,被無明煩惱所覆蔽,眾生遂沈浮于暗昧迷惑中,全然不識自身中具如來藏性。

上述譬喩,旨在喩顯一切眾生,皆由無始以來,被煩惱覆蔽,以致使本來清淨無染之如來法身不得顯現。
又顯示念佛三昧殊勝之譬喩:『觀佛三昧海經』卷十:長者閻浮檀金、王寶印、長者如意珠、仙人誦呪、力士明珠,劫盡時之金剛山等譬喩,皆用來比喩念佛三昧之殊勝功德。

又顯示自眾生貪、瞋煩惱中,生清淨往生心之譬喩:依善導大師之『觀經疏散善義』,譬如有人遭羣賊、惡獸追趕,向西逃亡,發現一條四五寸寬之白道,白道一邊是火焰兇猛火河,一邊是波濤洶湧水河,逃亡者心知進退皆難免一死,遭此危急之際,忽聞東岸傳來「決心往白道」,西岸傳來「一心正念卽刻來」之呼聲;逃亡者遂不顧一切渡過白道,到達西岸,終獲無窮幸福。上述故事,水河比喩眾生貪愛,火河比喩眾生瞋恚,白道比喩清淨之往生心。卽表示眾生依東岸釋迦佛之發遣,與西岸彌陀佛招唤,遂生起清淨往生心,以此而得往生淨土。此稱二河白道喩,或二河譬。

除上述各種類别譬喩外,經典中常用譬喩尙有:
1.師子身中蟲,出自『仁王經』卷下,略稱師蟲。譬如獅子號稱萬獸之王,竟被自身中之蟲所食,以比喩自稱是佛教徒而在佛法中,破壞佛法之惡徒。

2.盲龜浮木,出自『雜阿含經』卷十五、『中阿含經』卷五十三等。譬如大海中有一盲龜,壽命無量。每百年,探出水面一次,而海中有一浮木,中有一孔;盲龜若欲巧遇此浮木之孔,則甚為難得。謂人類生于今世,遇佛聞法之機緣稀罕難得,極為彌足珍貴。
〔雜阿含經卷五、卷十一、卷四三、譬喩經、五陰譬喩經、大品般若經卷十五、卷二三、卷二六、法華經卷一、卷六、金光明經卷一、大毘婆娑論卷一○三、一四三、一四五、大智度論卷三五、卷五四、成唯識論卷八、法華文句卷五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翻譯名義集卷十四〕
釋門正統 釋門正統總目錄
  八卷。宋代宗鑑大師集。為台宗之史傳記。收于卍續藏第七十五册。初由鎧庵吴克己居士執筆未竣而歿,后由宗鑑大師增續完成。本書編集台宗相承諸宗師之傳記,闡明台宗為釋門之正統。倣史記、漢書分為本紀、世家、諸志、列傳、載記等五部。
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總目錄
  魑魅、魍魎均為鬼神之名。如『法華經』譬喩品(大正九·14A):其舍恐怖,變狀如是,處處皆有,魑魅魍魎。『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二,陀羅尼護持國界品、『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等,均載其名稱。
吉藏大師『法華義疏』卷六,加以解説(大正三四·535B)「張平子西京賦注解云:山神為魑,虎形也;宅神為魅,猪頭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為魍魎。『春秋』第十卷云:鑄[歇-欠+斤]像物故有百獸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魎。注云:魑是山神,獸形;魅為怪物,魍魎者水神。
魑魅魍魎,實係見于我國古代典籍之鬼神名,佛典乃借而用之,在『法華經』梵本等,並無相當此四字之原語。  
〔大般若經卷五○一、卷五四○、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安宅神呪經、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灌頂經卷十二、順正理論卷十二、卷六七、治禪病祕要法卷下、法華文句記卷六下、法華玄贊卷六本、慧琳音義卷二七、希麟音義卷一〕
魔佛 魔佛總目錄
  指天魔與佛陀,係對舉極惡與極善者。『摩訶止觀』卷八下(大正四六·116B):魔界卽佛界,而眾生不知?迷于佛界,横起魔界,于菩提中,而生煩惱。
魔戒 魔戒總目錄
  為求名聞利養而持戒。若因畏懼外力而修忍辱行稱魔忍;若為求名聞利養而行精進,稱魔精進;悖于正理之邪禪,稱為魔禪;陷于分别見解之邪慧,稱魔慧。『摩訶止觀』卷八(大正四六·116C):
久遠劫來,為魔所使,起于魔檀,為有報故;持于魔戒,為利養故;行于魔忍,為畏他故;習魔精進,求名聞故;得于魔禪,昧于鬼法;樂于魔慧,分别見網。此外,又謂能令人起病惱、破歡喜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功德者,稱魔病。
〔摩訶止觀卷八上〕
魔事 魔事總目錄
  障礙修行,偏離正道之思想行為。『佛説魔逆經』(大正一五·112B):有所興業而有所作,則為魔事。若使志願有所受取,而有所奪,則為魔事。假令所欲思想諸着識念求望,則為魔事。
〔魔訶止觀卷四下、萬善同歸集上〕
魔事境 魔事境總目錄
  十境之一,又云魔境。十乘觀法之對境亦有十種,魔事境為其中第五。指修行人觀察陰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等前四境,而猶未破惑,致使天魔恐懼行人,若破惑得度,將損失其魔民,又慮修行人得大神通、大智慧,必受調伏控制,故發動種種魔事,破壞其修行。此際修行人宜先觀察而訶棄之,不使進入;其次自頭至足一一諦觀身心了不可得,令魔無所住;如是三觀而魔仍不去,卽當誓願以死為期之實踐,一心用觀,俾使道行成就為旨趣。
〔摩訶止觀卷五上〕
權大乘 權大乘總目錄
  大乘教中權巧方便教法,為「實大乘」之對稱。又云權教大乘、大乘權教。卽順機應情而方便宣説、未真實之大乘。在諸大乘宗派中,多稱本宗教理為實法,他宗為權法。例如天台、華嚴等一乘家之觀點,以法相、三論等三乘家為權大乘;反之,若依三乘家,認為天台、華嚴等一乘家為權大乘。
〔大乘義章卷九、選擇傳弘決疑鈔卷一〕
權化 權化總目錄
  佛菩薩為濟度眾生,以神通力,權示化現種種身,或種種物。如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身化現而攝受眾生。
又密教大日如來,示現明王之忿怒相,以驚覺難化眾生;甚至變現化城等物利導眾生。
又權化思想,于印度教信仰中,神每為實現人類之希望,拯救世間苦,守護正義,而化現其身。該教所謂權化,以信仰上,卽令眾生獲得解脱,從哲學觀點乃神憑其自身意向,以一種遊戲姿態化現于世。在印度教諸神中,毘濕奴神為示現世間,最具代表者約有十種權化相,前三種為動物形,第四種為半獸半人形,其餘六種為人類形。除印度教外,耆那教亦具有權化思想,此思想為一神教與多種信仰型態之調和,根本上乃唯一而絕對之神,以各種形態化現于世間。從大乘佛教興起,以「法身為絕對之實相」,相信法身佛、菩薩,或以其他各種形態出現人間,專為救度眾生。最顯著之例:乃觀世音菩薩之信仰。在中國、日本、西藏等地,皆相信觀世音菩薩顯現各種形相,如三十三身應化能除眾苦,廣為民眾信仰而接受。如西藏人,相信其國土為觀世音菩薩之住地,達賴喇嘛卽觀世音菩薩之化身。

在日本,所謂權化與應現、權現、權者、化現、示現等同義。此一思想,係日本民族信仰諸神格與佛教信仰相結合,稱為「本地垂跡説」,如天照大神、八幡大神,卽為大日如來,與觀世音菩薩之垂跡等。

又權巧教化:佛從一乘説三乘之教化,稱為權化。
〔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教行信證文類序〕
權化實化 權化實化總目錄
  權化乃權假方便教化;實化即一乘真實教化。謂佛教化,有權法與實法之别。隋代吉藏大師『法華玄論』卷一載:釋尊一代教化之始終有七門,其中,第四為「實化不得門」:謂佛初成道時,以大慈悲心,擬教導眾生真實理,但凡夫却無能力接受;第五為「權化得門」:卽權誘門,謂分一乘而説三乘之教化;第六為「實化得門」:謂漸化將成故會三乘歸入一乘之教化。
『法華玄義』卷三下,另有「化他權實」(大正三三·712A)「若析法權實二智者,照森羅分别為權智,盡森羅分别為實智;此二智逗種種緣,作種種説,隨種種欲、種種宜、種種治、種種悟,各隨堪任當緣分别。雖復種種,悉為析法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
權乘實果 權乘實果總目錄
  日本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説,以前九住心為權乘,第十住心為實果。蓋真言宗,以唯識、三論、華嚴、天台等諸宗為權乘(方便教)法,其所尊之佛皆為因位權佛,並非真佛;而以真實佛果為第十住心之法身佛。
權跡 權跡總目錄
  諸佛所現權化垂跡身。謂諸佛久遠劫前已成佛,為度化眾生假跡出現,例如八相成道之釋迦如來。「權」為「實」之對稱;「跡」為「本」之對稱。『法華玄義』卷十(大正三三·800B):「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
權假 權假總目錄
  權謀暫用義,為「真實」之對稱。佛為引導眾生,入于真實法而暫用方便法,成就卽廢此方便法門。譬如假藉船筏而渡河,或假藉階梯而登樓,終須捨離此權設工具。權法、權教,卽權假教法。
依台宗觀點:『法華經』乃佛所説之真實教法;而于『法華經』以前所説諸經,為權假法門而已。
又據日本淨土真宗之觀點:謂阿彌陀佛之弘願為真實究竟法義;相對其餘之真門、要門,乃至聖道門,皆屬于權假方便法門。
〔摩訶止觀卷三下、淨土和讚〕
權實 權實總目錄
  權,權謀、權宜之義,為一時需要所設之方便;實乃真實不虚之義,指永久不變之究極真實。權,又云善權、權方便、善方便、假、權假。實,又云真、真實。兩者合稱權實、真假等。權教與實教、權智與實智、權因與實因、權果與實果、權人與實人、權化與實化等為對稱。實教,乃據實述佛陀自内證之法,為究極根本教;權教,為導入實教所設方便教法,至實教當廢權教。

實智,又云真實智、如實智,乃如實了徹之智;權智又云方便智,為度人使用之智慧。實因指圓頓行;權因指藏、通、别三教之行。實果指三德祕藏之大涅槃;權果指丈六金身等化現。實人卽實在人;權人卽權化人,乃佛菩薩等,為引導眾生,而假現人或天之相貌。實化卽佛開三乘而歸一乘之教化;權化卽佛分一乘而説三乘之教化。

台宗認為『法華經』所説圓教為實教,其餘諸經所説之藏、通、别三教均屬權教,故稱三權一實。其若以蓮華三喩來表示,卽:為實施權(為蓮故華)、開權顯實(華開蓮現)、廢權立實(華落蓮成)。其中唯『法華經』能明權為權理,而顯彰真實究竟。以佛證悟本體:權、實二教均為平等,稱權實同體。以佛陀教化眾生作用:權、實二教所説修行方法,與覺悟之有所差異,故謂權實異體論。『法華文句』卷三上:所有事物存在狀態,可以權實四句表示,卽:一切法皆權、一切法皆實、一切法亦權亦實、一切法非權非實。

又『法華玄義』卷七之「十不二門」中,立權實不二門,謂自人之立場:菩薩乃至地獄等九界為權,而佛界為實,稱九權一實;以教之立場:雖有「三權一實」之區分,然當觀權實為圓融無差别。

『法華文句』卷三下,舉十種相對事物以表示權實,稱為十雙權實:
1.事理:由眾生本具之真如,無相平等之理(實),能生心意識等,各種差别現象之事(權)。
2.理教:綜合事理而用言語來表現之理(實),能立其理而説明之教(權)。
3.教行:由其教理(實),奉行實踐之行(權)。
4.縛脱:由行而分受迷妄之縛(權),與脱離迷妄之脱(實)。
5.因果:隨順真理之脱,為趣入菩提之因(權),因此能得開悟之果(實)。
6.體用:由其果遂有真如之本體(實),以及真如作用,卽能顯現教化眾生之用(權)。
7.漸頓:依教化之作用,有逐次引導眾生之漸(權)與立卽令眾生開悟之頓(實)。
8.開合:漸由頓開展出差别教法(權),終遂與頓合一(實)。
9.通别:依開合差别,得教法利益,有普通(權)與特别(實)。
10.悉檀:因利益有差别,則分為四種悉檀。前三者屬世間門(權),后一屬出世間門(實)。

藏、通、别、圓四教,各具足上列十雙,共有四十種權實。要略:可歸納為自行、化他、自他三種權實。
自行權實:為自内證之法,有權有實:化他權實,為教化、教導眾生方法,有權實區别。自他權實:謂自證與化導兩法並用。
〔正法華經卷一、法華玄論卷四、摩訶止觀卷三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四教義卷十二、出三藏記集卷八〕
權實二教 權實二教總目錄
  權教、實教之稱。權教,又云方便教,意為權謀教,卽佛隨順眾生意,以方便權謀所施設之教門;實教,又云真實教,為真實究竟教,卽佛隨自内證之實理而發揮教法。蓋總括佛教各宗派之教説,雖皆為真實不虚之聖言,然其中有主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認為眾生皆可成佛;另有主張「五性各别」而否認定性二乘及無性有情成佛等兩大系統。另于各經論中『法華』『涅槃』等經屬「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説;『深密』『瑜伽』等經論屬「三乘真實,一乘方便」。

台宗依『法華經』立「一乘真實,三乘方便」,稱『法華經』為實教,其餘諸經為權教;又以「部」與「教」而論其權實:以「教」:藏、通、别等三教為權,圓教為實;以「部」:前四時兼、但、對、帶為權,法華時之「一實開權」為實。

三論宗認為「一性皆成」,雖亦立「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説,然不認為三乘之外,别有一乘,故與天台之説相異。

唯識宗依『深密』等,主説「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説認為『法華經』「唯有一乘」之説,係為引攝不定性(一類)聲聞,而方便施設,實則眾生既有五性之别,而三乘「教、理、行、果」亦非無别,故主張「唯有一乘」説為方便教,而分别三乘説,乃為真實教。

華嚴宗與天台宗,説三乘外,别有一佛乘之法,而喩稱門内三車為方便虚指,門外之大白牛車為真實。又華嚴判小、始、終、頓、圓等五教中,認為小乘為愚法二乘教,大乘始教為三乘教,此均屬權教;而終、頓二教,示「一乘一性」故,有時雖亦稱實教,然因未説一切眾生皆具佛知見,故僅有「理性因」而無「果性果」,猶屬三乘,故稱為權教;唯獨别教一乘為真實教。
〔法華經方便品、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法華玄義卷七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權實二智 權實二智總目錄
  為「權智」與「實智」之並稱,又云權實二慧。權智:謂了知三乘權化法,又稱方便智;實智:了知一乘真實法,又云真實智、如實智。「實智」屬「體」,「權智」屬「用」。據『大乘義章』卷十九:依「對權明實」而論,了知一乘真實法,稱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法,稱方便智。又方便智,謂依「權巧方便」而設施,故稱為方便,其中,佛有三業方便之法:
1.身巧:為化度眾生,權現佛、獼猴、鹿、馬等各類身形。
2.口巧:實無三乘差異,隨順眾生根機,而權説三乘法。
3.意巧:尋念過去諸佛之善巧方便行化,我今得道亦應宣説三乘法。
『法華玄義』卷二上(大正三三·693A):「佛法不出權實,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卽實智妙也。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卽佛權智妙也。如是二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據同書卷三下:權實二智,可區分為七類:析法權實、體法權實、體法含中權實、體法顯中權實、别權實、别含圓權實、圓權實,而此七類權實,各開自行權實、化他權實、自行化他權實等三種,總合有二十一種權實。

此外,密教以胎藏曼荼羅之心蓮花台為實智,八葉台瓣之開敷為權智。 
〔法華玄論四、法華玄贊三、大日經疏六、摩訶止觀卷三下〕
權實不二門 權實不二門總目錄
  台宗「十不二門」之一。謂權實諸法相融、平等無二,稱為權實不二。「權實」指權假與真實。
以人而言:九界為權,佛界為實。就法而論:『法華經』以前之四時三教為權,純圓獨妙之法華教法為實。
所謂「不二」為泯除權實之相對性,而顯彰其絕待究竟理。蓋于五時中,前四時尙須藉權實教法相對性,以攝引眾生至第五法華會時,則權實相融而平等絕待,無差别相。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四(大正三三·919C):「權實不二門者,平等大慧常鑑法界,亦由理性九權一實,實復九界,權亦復然。權實相冥,百界一念,不可分别,任運常然。」此謂理性凡心,本圓具九權一實;卽佛界「實」具足九界之「權」,而九界「權」亦具足佛界之「實」。由是則權實平等,百界融泯全在一念中。故觀一念而照三千妙境時,卽能成就初心之修觀,此為「觀心」法門之要旨。
〔法華玄義卷七、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
權實止觀 權實止觀總目錄
  台宗之三權止觀與一實止觀。三權止觀:卽佛在法華時之前,所説四時三教之三藏觀、通觀、别觀等之偏止觀;一實止觀,卽佛于法華時所説之圓頓止觀。就三權止觀與一實止觀之關係,前者為「開」,后者為「顯」。蓋依台宗,佛為顯圓頓一實止觀,故先開三權止觀為導引。
『摩訶止觀』卷三下(大正四六·34A):「諸佛為一大事出世,元為圓頓一實止觀,而施三權止觀也。權非本意,意亦不在權外,祇開三權止觀而顯圓頓一實止觀也。」
佛知眾生種種本性欲望,故以「四悉檀」而應順化度。四悉檀中,例如「世界悉檀」隨順眾生樂欲而説三權一實止觀。若人欲聞正因緣,卽為宣説三藏觀;欲聞因緣卽空理,卽為宣説通觀;欲聞歷劫修行道卽為宣説别觀;欲聞即中妙理卽為説圓觀。
權實四句 權實四句總目錄
  台宗為闡明權實而立四句分别:
1.一切法皆權:指一切法皆有言説,而其言説乃能詮之機;以對所詮實理,卽稱權假。
2.一切法皆實:所謂真實在入證,而一切言説,無不以入證真實為本,故稱一切法皆實。
3.一切法亦權亦實:乃包括兩句卽能詮是權,所詮是實。如『法華經』方便品説:諸法實相,謂諸法為權,實相為實,而諸法卽實相,其體非二,故稱亦權亦實。
4.一切法非權非實:謂一切法體卽中道妙理,乃言亡慮絕,故稱非權非實。
以上分别權實四句,為正顯法華一經破立之意。
〔法華文句三〕
權實同體異體 權實同體異體總目錄
  權教與實教平等無二,稱為權實同體;反之,權教與實教各别者,稱為權實異體。「權實同體」于一佛乘分别説三乘,謂藏、通、别等,前三教權與圓教之實,平等無二,同為一體。
「權實異體」乃隨順有情之教化作用,謂前三教權與圓教之實修證各異。  
〔法華文句記卷十七、四教儀集註上、法華玄義講述一〕
讀經 讀經總目錄
  讀誦經典。為解義或祈願、廻向而讀誦經典。讀經包括多種類别,若為讚歎佛德而讀,稱為誦經、諷經;若為通解經義而讀,稱為看經;為祈願而讀大部經,稱轉讀。禪宗特别為其不同,謂諷經、轉讀,必行于佛前;看經可隨意于寮房。又誦『大般若經』時,逐卷誦六百卷全文,稱為真讀,卽讀經;唯讀每卷之初中后數行,而轉翻經卷,稱為轉讀。此外,于心中默讀經典稱為心讀;以身實踐經中之理,稱為身讀。

蓋讀經、轉經、諷經、看經、念經等名稱,各有區别意義,但一般皆不作别使用。又依『法華文句』卷八上載:讀指循看經文,誦指離經背誦不忘。

諸經論多有教勸讀誦受持,廣説其功德。如『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若能于本經受持讀誦解義,如教説修行,功德甚大。又『觀無量壽經』:求生極樂所修三福之一,卽「深信因果讀誦大乘」、「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為旨趣。

此外,『法華經』法師品舉出五種供養本經方法:受持、讀、誦、解説、書寫;后世遂依凖此説,稱為五種法師行。又『法華經玄義』卷五:讀誦大乘經典,為觀行五品之第二品。據善導大師之『觀經』序分義:讀誦大乘經典,能開智慧,進而厭苦、欣樂涅槃。『觀經散善義』:讀誦『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淨土三經,為往生淨土五種正行之一。據『選擇本願念佛集』謂:受持讀誦淨土三經以外之大小乘顯密諸經典,稱為「讀誦雜行」。蓋讀經在印度原以解義為主,自佛經傳譯至中國,為祈願或廻向之風氣盛行。依『梵網經』卷下:當為亡者于四十九日内,讀誦講説大乘經律、齋會求福。中國歷來亦有讀誦大乘經律以祈福消災之事。例如東晉以降,于旱魃之際,多讀誦『海龍王經』而祈雨;唐武則天曾勅諸州置大雲寺,于各寺讀誦『大雲經』,以宣布「神皇受命」之事;唐代宗曾勅請不空三藏講誦『仁王經』,為崇護國家而祈願。

于日本,有吴音、漢音、訓讀等三種讀經之語調。其中,以吴音為音讀較普遍。由讀經音聲之緩急粗細,可分為真讀、行讀、草讀等。日本各宗有特定讀誦經卷,如天台宗、日蓮宗,以法華經為主;淨土宗、真宗以淨土三經為主;真言宗以理趣經為主。但諸宗亦有所共依用之經,如『心經』、『遺教經』、『阿彌陀經』、『觀音經』等。還有法相宗,讀誦『成唯識論』等。
〔無量壽經卷下、目蓮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問法事品、大智度論五六、元亨釋書二十〕
變成男子 變成男子總目錄
  女子變成男子與「轉女成男」同義。據諸經論載:女人身有五種障礙,卽障礙不能為梵天王、帝釋、魔王、轉輪王、佛等。因有如是障礙,故欲成佛,須先轉變其身形為男子身。如『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載:有八歲龍女變成男身,往生南方世界成佛。
〔中阿含卷二八瞿曇彌經、無量壽經卷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顯戒論 顯戒論總目錄
  三卷。日本天台宗最澄大師撰。收在大正藏第七十四册。由最澄上表請廢小乘戒儀而立大乘戒儀,並别另大乘戒壇,遂引起南都諸宗之多方論難,最澄針對此類論難,而闡明大乘戒中經論内所明示,而展開日本山家學生式成立天台宗之根本理論,為純大乘戒之根本聖典。
顯益 顯益總目錄
  現世獲得利益。『法華玄義』卷七下(大正三三·七七一A):「此土他土弘經,論其功德觀文,但明冥利。」
體空觀 體空觀總目錄
  「析空觀」之對稱。全稱體色入空觀、體假入空觀、體法入空觀、體法觀。係指不待析破色、心諸法,而直接體達「因緣所生法,當體卽空」之觀法。
『三論玄義』(大正四五·四A):「小乘析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指『成實論』等之觀空法,乃析破色、心諸法而見空,相對之大乘則直觀因緣所生法,本性空寂如幻如夢。
台宗,以此體空觀,為四教中通教菩薩所修觀空之法,而以析空觀為藏教之觀法。又將體空觀與析空觀比較,謂兩者皆屬從假入空觀,亦同能破界内之見、思二惑;然其觀法則有巧、拙之别,乃以體空觀為巧度觀,以析空觀為拙度觀。
〔維摩經玄疏卷二、法華文句卷六上、摩訶止觀卷三下、四教義卷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
體智 體智總目錄
  體達真空妙有之智慧。『法華玄義』卷三上(大正三三·710C):「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界内十二因緣理。」為妙論。
囑累 囑累總目錄
  囑:付囑、付託之義,累:為煩勞荷負義。謂以事囑託他人令其負荷。宗門中每傳付佛祖大法,令后人護持,稱為囑累。
〔維摩經略疏卷十釋囑累品(智顗)〕
囑累品 囑累品總目錄
  囑託弘通該經品名。通常置于經末,如『文殊師利問經』第十七品、『維摩詰所説經』第十四品,皆為囑累品。但『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囑累品,却列為第二十二品,法相宗認為編次有誤?台宗則以為無誤而各執一説。
靈山會上 靈山會上總目錄
  世尊在靈鷲山説法時之會座。有二種説法:
1.指演説『法華經』之會座:靈山會上『妙法華經』,昔日世尊金口宣暢。
2.拈花付法之會座。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世尊昔在靈山會上,手拈一花示眾,迦葉見之,破顔微笑,世尊遂付以正法眼藏。世尊拈花付法之會座,乃后世禪門付法之根本會座,至今猶廣為流傳。
觀不思議境 觀不思議境總目錄
  指所觀之境。謂觀吾人現前一念妄心,卽具足三千諸法,此陰妄心卽空、卽假、卽中,為三諦不思議妙境。卽台宗所立十乘觀法之第一。又云觀不可思議境、分别不思議境、善識不思識境。或稱信解正因緣、信正因緣、善識不思議因緣。凡欲修觀行,必先定所觀境,因萬法盡具三千三諦互為融攝 ,無因果、迷悟之别,一一皆為不思議妙諦。故皆悉以為所觀境,而因萬法唯心,故特以現前一念妄心為所觀之境。上根人修此一法,自具十境十觀,得登初住真因之位。而中、下根人猶不能進其行,故更令修十乘觀法中第二以下之觀行。
〔摩訶止觀卷五上、四教義卷十一〕
觀心二百問 觀心二百問總目錄
  一卷。全稱『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宋代知禮大師述,繼忠師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趙宋時代,因『金光明經玄義』廣略二本之真偽問題,引發山家、山外兩派,長達七年之論諍。至景德三年(1006),知禮大師集十度往返之文書而撰『十義書』。翌年,慶昭大師亦擇『答十義書』以對辯之。七年之論叢,現僅存『十義書』及本書二部,故成為研究宋代台宗之重要資料。
觀心食法 觀心食法總目錄
  一卷。又稱觀食法。智者大師述。收在卍續藏第五十五册。本書示人以觀法受食,成為般若食,顯明空、假、中三觀中道之旨趣。
觀心誦經法記 觀心誦經法記總目錄
  一卷。又稱『觀心誦經記』。唐代湛然大師述。收在卍續藏第五十五册。本書乃宣説誦經必須身、口、意三業清淨,配合空、假、中三觀而運慈、悲二法,以趨入第一義空為旨趣。
觀心論疏 觀心論疏總目錄
  五卷。灌頂大師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是智者大師『觀心論』之注釋書,係依據『摩訶止觀』思想而顯發『觀心論』主旨之名著。内容先作觀心論序、正、流通之分科,唯序文説明,就佔卷一及卷二之一半,下文全部為正説分之説明,計十章,闡述四種三昧、二十五方便、十種境界、一心三智、十法成乘、破法遍、不起順道法愛等,最后以解釋六卽義作結論。
觀心釋 觀心釋總目錄
  智者大師解釋法華經之文句,所用四種釋例之一。卽以如來所説法義,為觀心對境,由觀己心之深廣而入實相妙理,稱為觀心釋。『法華經文句』卷一上(大正三四·3C):「觀心釋者,觀前悉檀教跡等,諸如是義,悉是因緣生法,卽通觀也;因緣卽空卽假者,别觀也;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
〔法華經科註一〕
觀世音信仰 觀世音信仰總目錄
  據『法華經』普門品:當眾生遭遇困難時,只要誦念其名號,觀世音菩薩卽時觀其音聲,前來拯救。觀世音菩薩在二十五聖眾中,耳根圓通最為殊勝。
我國有關觀世音菩薩之經典,始于魏甘露元年(256)由西域僧支疆梁接于交州譯『法華三昧經』六卷(已失?);西晉竺法護三藏于太康七年(286)譯『正法華經』光世音普門品;羅什三藏于姚秦弘始八年(406)譯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隋仁壽元年(601)闍那崛多、達摩笈多三藏共譯『添品法華經』,至于普門品偈頌;劉宋時代曇無竭三藏譯『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等,皆頌觀世音菩薩之功德信仰普及,故而觀世音菩薩信仰遂深入民間。又順應此風潮,而觀世音信仰經典之疑偽,亦遂之大量産出。如『高王觀世音經』、『觀世音十大願經』、『觀世音詠託生經』、『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觀世音懺悔除罪呪經』、『觀世音菩薩救苦經』、『觀世音所説行法經』、『觀世音三昧經』等。

宋代傅亮(374~426)依據東晉謝敷所著『觀世音應驗傳』,撰『光世音應驗記』;宋張演(五世紀前半)撰『續光世音應驗記』;齊之陸杲(459~532)撰『觀世音應驗記』等。由此可知西晉末期至六朝時代,觀世音信仰在我國社會已盛行可知。
智者大師針對『法華經』普門品,著『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又針對『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撰『請觀音經疏』一卷、『請觀音懺法』一卷。智者大師積極引用『觀音三昧經』等説,明示「觀音信仰」,而為解釋普門品之典範。
知禮大師著『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且添加偈頌,並予以注釋。

唐中期密教盛行,觀世音信仰亦有不同之發展。唐末五代時,日僧慧蕚大師自五台山請得觀音聖像,安置于舟山羣島潮音洞創建觀音院,稱普陀落伽山為觀世音菩薩之聖地。

由于觀世音信仰普及,非但譯經及論著極多。且觀世音聖像亦多不勝數,尤北魏之后,造像之風盛行。今大同、龍門、駝山石窟等尙存稀世遺品甚多。隋唐以來,受密教盛行影響遂造有十一面、千手、如意輪、不空羂索、准提等諸種觀世音聖像,又基于篤信者之感應,復現蛤蜊、馬郎婦、水月、魚藍等聖像還不少。

敦煌千佛洞内之菩薩聖像,泰半皆係觀世音聖像。除依經論、造像之外,以觀世音為主要崇奉對象,或冠上「觀音」名稱之寺院亦不勝枚舉。
又日本古來亦盛行觀世音信仰,據『扶桑略記』卷三載:推古天皇(592~628在位)勅刻沈水香木之觀世音聖像;聖德太子亦于法隆寺夢殿及四天王寺金堂,安置救世觀世音聖像。奈良朝之聖武天皇及光明皇后亦篤信佛教,于諸國建立國分尼寺,安置觀世音聖像,且為皇太子之病祈願,造觀世聖像一七七尊,寫觀音經一七七卷,又于各地陸續造不空羂索觀音、千手觀音、十一面觀音等;平安朝之觀世音信仰亦極普及。歷代觀音聖像之雕刻、繪畫珍品極多。現今列為國寶級達四百五十件之多。此外,有關觀世音靈驗之著作亦多,有:『觀音感通傳』、『觀音新驗錄』、『長谷寺緣起』、『觀音妙應集』、『準提觀音念誦靈驗記圖會』、『準提菩薩念誦靈驗記』、『洛陽觀音靈驗真鈔』等而流傳。

由此可見,觀世音信仰在中國及日本之盛行。然中國對觀世音信仰,混入密教而益複雜。后更與道教結合,發展出「娘娘廟」信仰,且民間信仰素以觀世音為女神而加以崇拜,日久遂與道教之「娘娘神」信仰混合,而有「觀音娘娘」之稱。
〔大智度論卷二六、卷三十、卷三四、瑜伽師地論卷七、大日經義釋卷四、法經錄卷三、翻譯名義集卷二、諸説不同記卷二、卷三、卷五〕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總目錄
  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稱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闚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别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脇侍,世稱西方三聖之一。

凡遇難眾生誦念其名號,菩薩卽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觀世音菩薩。又因其于理事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稱觀自在菩薩。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説菩薩于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卽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攝化眾生。

有關觀世音菩薩之住處,據『新華嚴經』卷六十八載:菩薩,住南海補陀落伽山,故其住處卽在娑婆世界。又在『大阿彌陀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觀世音受記經』中,以此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脇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卽以西方淨土為菩薩之本住處。

密教亦以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脇侍,並謂菩薩與阿彌陀佛,原為因果之異,尋其本覺卽為無量壽佛,但由本誓故示現大悲菩薩像。密教復安立菩薩于胎藏界曼荼羅、中台八葉院、觀音院、遍知院、釋迦院、文殊院、虚空藏院、蘇悉地院等諸院中,其聖像手持物各異。然『一切功德莊嚴王經』、『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等,則以觀世音為釋迦尊之脇侍。

關于觀世音菩薩之聖像,因其應化無方,故相狀亦頗多,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為其本形,餘者皆其示現神變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輪、不空羂索、青頸、香王、阿麽[齒*來]等,皆有個别之儀軌。

又『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舉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僊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頂觀音、廣大明王央俱捨觀音等。

觀世音菩薩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而傳至中國内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故有關觀音菩薩之記載甚多。
西藏信仰觀世音尤盛。代代之達賴喇嘛皆稱為其化身,且其真言(六字大明呪)至今尙廣傳于該地。

相傳其顯靈説法之道場,在我國浙江普陀山,且尊其生日為農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以為紀念。
〔舊華嚴經卷五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大寶積經卷八二、卷一○○、悲華經卷三、人日經卷一具緣品、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金剛恐怖集會方廣軌儀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陀羅尼集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六、卷三十、卷三四、瑜伽師地論卷七、法華經文句卷十下、法華義記卷八、注維摩詰經卷一、般若心經幽贊卷上、大日經疏卷五、三部祕釋、大唐西域記卷三、玄應音義卷五、法苑珠林卷十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總目錄
  一卷。又稱『觀音經普門品』『觀世音經』『觀音經』『普門品經』『普門品』。收在大正藏第九冊。為『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别行。内容宣説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之妙用。由長行與偈頌所成,唯偈頌在漢譯諸本中之存廢頗有出入。

漢譯本共有三種:1. 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第二十三觀世音菩薩品,2.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3. 隋代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譯『添品法華經』第二十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其中『正法華經』全缺偈頌;『妙法蓮華經』在羅什譯之初亦無偈頌,至隋闍那崛多時,始作增補,故與『添品法華經』之偈頌完全相同。
又普門品甚早卽有别行本,由『出三藏記集』卷四列舉『光世音經』一卷(正法華經,或稱光世音普門品)、『觀世音經』一卷(出自添品法華經)等可知。
又觀世音之信仰,古來在印度、中亞、中國、西藏、日本等地均廣為流布。近代尙發現用:回鶻語、蒙古語、土耳其語所寫普門品之斷片。

據專家之研究,本經文中有二三處引用『吠陀經』之説,故本經與婆羅門信仰關係甚深。因此多數學者,對觀世音菩薩之起源,每與婆羅門教之濕婆神相提並論。
注釋書有:智者大師『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宋代知禮大師所著『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
〔法經錄卷二、大唐内典錄卷二、回鶻文法華經普門品之斷片(羽田亨,東洋學報第五之三)〕
觀行 觀行總目錄
  觀心修行,鑒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觀法之行相。『梵網經』卷下(大正二四·1008C):「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天台圓教行位「六卽位」中之第三位卽是「觀行卽」。
觀行五品位 觀行五品位總目錄
  圓教菩薩六行位(六卽)中之「觀行卽」。此位能起觀行而心觀明了,得理慧相應能成五品功德:1. 隨喜品,2. 讀誦品,3. 説法品,4. 兼行六度,5. 正行六度。觀行卽與八位中之五品弟子位稱觀行五品位(佛光1276)。
觀法 觀法總目錄
  佛教一般實踐法門。即:有觀、修觀、觀念、觀想、觀行、觀察、觀門等,總稱觀法。意卽:以智慧專心觀想佛,或法等特定對象,而致力于證悟。例如:日想觀、月輪觀、九想觀等,皆以心中具體為對象來作觀,即初步觀法。后更進一步透過此類具象,而觀想深奧教義,或佛教哲理。

諸經論對于觀法之論述甚多,如『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修行道地經』、『禪要經』、『内身觀章句經』、『法觀經』、『身觀經』、『禪祕要法經』、『坐禪三昧經』、『菩薩訶色欲法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達摩多羅禪經』、『五門禪經要用法』等,皆闡釋觀法。觀法種類繁多且方法、目的亦各異,茲列舉較具代表性之觀法:

1. 原始佛教,强調有關四諦、十二因緣等觀法,如觀四諦稱四諦觀;觀十二因緣稱十二因緣觀;觀入出息稱數息觀,觀身不淨稱不淨觀;觀諸行無常稱無常觀;觀諸法無我稱無我觀;觀四非常稱非常觀;觀五停心稱五停心觀;觀四念處稱四念處觀。
2. 析色、心諸法,為空之觀法,小乘方面,如觀空稱空觀,觀生空稱生空觀;觀法空稱法空觀;析色為空稱析空觀。在大乘方面,如體達諸法當體卽空稱體空觀;觀勝義皆空稱勝義皆空觀。
3. 台宗關于空、假、中三諦之觀法,如觀假稱假觀;由假入空稱二諦觀;由空入假稱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稱中道觀;次第修三觀稱次第觀;一心觀三諦稱一心三觀。
4. 華嚴宗有關諸法實相之觀法:如觀實相稱實相觀;觀四法界稱四法界觀。
5. 法相宗有關三界唯心觀法:觀五重唯識稱五種唯識觀。
6. 三論宗之重要觀法,如觀八不中道,稱八不中道觀。
7. 真言宗之重要觀法,如觀淨菩提心五相,稱五相成身觀;觀阿字稱阿字觀。
8. 淨土宗之重要觀法:如觀月輪稱月輪觀,觀水稱水想觀,觀淨土地稱地觀,觀華座稱華座觀,觀像稱像觀,觀佛真身,稱真身觀,觀應身稱應身觀,觀身總相稱總相觀,觀别相稱别相觀。

又觀與止(梵語奢摩他,卽心凝定于一對境,並屏息想念功夫)相對,唯中道觀,雖亦稱為觀,然其為止觀雙運,卽合于捨(梵語優畢叉)之義;上述諸觀,雖概稱觀「毘鉢舍那」,然在中道觀,則有不同之義。

又觀之對境稱觀境;作觀之智慧稱觀智或觀慧;思惟真理而了解其意,謂之觀解;觀諸法無礙而達其三諦圓融不思議妙理,謂之觀達。此外,台宗所説之觀,有「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卽觀自心本性,故稱觀心;華嚴宗以觀為通入悟境之道,故稱觀道。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一、往生論、俱舍論卷二八、瑜伽師地論卷四五、往生論註卷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摩訶止觀卷三上、大乘義章卷十〕
觀音玄義 觀音玄義總目錄
  二卷。智者大師述,其門人灌頂大師記。又稱『别行玄義』『别行玄』『觀音玄』『觀音經玄義』。收在大正藏第三四冊。天台五小部之一。本書内容闡釋『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玄義,依『法華經玄義』所立:釋名、顯體、明宗、辨用、教相等,五重玄義之分科,設通、别二釋,就普門品大綱及「觀世音普門」五字作精細之解釋。為現存「普門品」注釋書中最古之著述,現代學者疑係在「摩訶止觀」之前所作?

本書雖與『觀音義疏』同為開示天台「性惡法門」之重要典籍,然『智者大師别傳』『大唐内典錄』及『續高僧傳』中,皆未言及此書為智者大師述。宋代知禮大師以本書而作『觀音玄義記』四卷,乃集「性惡説」之大成者。
〔佛祖統紀卷二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
觀音玄義記 觀音玄義記總目錄
  四卷。宋代知禮大師述。又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觀音經玄義記』『觀音别行玄記』『别行玄義記』『别行玄記』。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冊,乃『觀音玄義』之注釋書。

依自序:乃知禮大師六十二歲時所撰。知禮大師初投寶雲義通大師,適逢義通大師講『觀音普門品』,經過數番諮疑?遂得奧義。在宋天禧五年(1021)撰述成書。
天聖二年(1024),由遵式大師奏請奉入大藏經。
〔佛祖統紀卷八、卷二五〕
觀音義疏 觀音義疏總目錄
  二卷。智者大師述,門人灌頂大師記。又稱『普門品疏』『别行義疏』『觀音經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冊。為天台五小部之一。
内容解釋『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文句。初設時節、標人、敬儀、正問等四問,而答以口機感應、意機感應、身機感應等,明示觀音樹王之冥益;次就身、口、意等三業設問,而以别答、總答、勸供養等作答,明示普門珠王之顯益。
書中巧用四教、三觀之教法,以破斥他師、舊解等諸説,對觀音菩薩之信仰,詳細闡明其理論與觀行,為后世解釋『普門品』之指南。
又本書與『觀音玄義』皆舉揚「天台性惡」法門之要典。宋知禮大師為本書而作『觀音義疏記』四卷。
〔佛祖統紀卷二五〕
觀音義疏記 觀音義疏記總目錄
  四卷。宋知禮大師撰。又稱『觀音經義疏記』、『觀音别行疏記』、『别行義疏記』、『别行疏記』。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四冊。内容注解『觀音義疏』與『觀音玄義記』為闡揚天台性惡法門之要典。其注釋書有『觀音經義疏記科』一卷等。
〔佛祖統紀卷八〕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總目錄
  一卷。劉宋曇摩密多三藏譯。略稱『觀普賢經』『普賢觀經』『普賢經』。收于大正藏第九冊(389)。本經係佛陀在毘舍離國,大林精舍所説。當時佛宣告三個月后將「般涅槃」,阿難尊者等隨卽請問:佛陀入滅,弟子應如何修行大乘法要?佛陀説:「普賢觀門」(六根罪之懺悔)及懺悔之功德成就為旨趣。

本經旨在闡明『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互為融通;而與『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合稱為法華三部經。又『無量義經』稱為『法華經』開啓之經,相對之,本經為『法華經』之結經。
〔出三藏記集二、歷代三寶紀卷七、八、十、開元釋教錄卷三至五〕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疏總目錄
  一卷。智者大師述。又稱『觀經疏』『觀無量壽經疏』、『觀經天台疏』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七冊(186)。為『觀無量壽佛經』注釋書。
内容初立五重玄義,以闡釋經名。次判『觀無量壽佛經』係以心觀為宗旨,以實相為體,以生善滅惡為用,為菩薩藏之頓教所攝。復次隨文作釋,且以十六觀悉為定善。

知禮大師著『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舉揚其旨趣以來,本書成為天台五小部之一,亦被視為天台教學之要典。
然據近代學者,從内容上之考據,疑其為后人之偽作?指出書中所列五重玄義文,引載自『金光明經疏』卷一;而于隨文解釋中,又摘錄淨影、慧遠大師『觀無量壽經義疏』所説,故推斷為偽作?

本書之注釋書有:『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代法聰大師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知禮大師述。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佛祖統紀卷二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總目錄
  六卷。宋知禮大師述。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觀經疏妙宗鈔』『觀經妙宗鈔』。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冊(195)。
宋初,受唐末五代戰禍之影響,佛教理論學萎頓不振。且台宗分裂為山家、山外二派。屬山家派之知禮大師,在本書隨文解釋『觀經疏』,針對山外派之異議,倡導卽心念佛義,並倡色、心雙具説。因本書之刊行而引起山家、山外派之論諍甚烈。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總目錄
  三卷。宋代靈芝元照大師撰。又稱『觀無量壽經義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冊(279)。本書為『觀無量壽佛經』之注釋書。上卷闡述玄義,分教興來致、攝教分齊、辨定宗旨、料簡異同等四門,中卷、下卷,則依文解釋為旨趣。

本書廣究諸家之要義,其解説採取智者大師及善導大師之釋義,如對十六觀,取智者大師之説,九品釋,則採善導大師之論,又對于辨定宗旨一門中,有關事理及觀法與料簡異同門所説,皆為本書特點。本書之注釋書有:『觀無量壽經扶新論』一卷、『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三卷,宋代戒度大師撰;『觀無量壽經白蓮記』四卷,宋代用欽大師述。
觀練薰修 觀練薰修總目錄
  為觀禪、練禪、薰禪、修禪之總稱。禪(身心統一于平靜狀態)有世間禪、出世間禪與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其中出世間禪有:
1. 觀禪:明白觀照對象之禪,卽觀不淨等境,以破淫欲等念,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等。
2. 練禪:指將觀禪境界,再作進而鍛練淨化之禪,卽以無漏禪練諸有漏禪,猶如練金,如九次第定。
3. 薰禪:將前一境界作更進而薰習,開拓自在之境地,卽能徧薰熟諸禪,悉皆通利,轉變自在,如獅子奮迅三昧。
4. 修禪:卽將前面之境界,再進而修治,以增長其功德,卽超入超出,順逆自在之禪,如超越三昧。修禪為出世間禪之最高境界,亦稱頂禪。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十、法華玄義卷四〕
讚佛乘 讚佛乘總目錄
  讚一佛乘,卽讚歎唯一佛乘法而教化人。『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九·9C):我卽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讚歎佛之教法因緣,稱為讚佛乘勝緣之特色。
讚歎 讚歎總目錄
  讚揚歌歎,又云讚、歎。卽以偈頌等讚揚,佛菩薩威德神力。據『法華文句』卷三下:以言語表現讚歎者,稱為寄言歎,而在心中加以讚歎,稱為絕言歎。世親大師『凈土論』中,讚歎門為五念門之一;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亦謂讚歎供養,為淨土往生五正行之一。
日本淨土真宗主張: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得佛力之信心者,方為真讚歎。
〔大智度論卷三十、往生論註〕